广西退耕还林补助标准到期后,有没有粮食综合补肋

国家退耕还林补助政策有变 粮食补助改补现金
站内检索:
>>>>>>本页
国家退耕还林补助政策有变 粮食补助改补现金
近日,我国对退耕还林粮食补助办法作出调整:今后退耕还林粮食补助将改补现金。
据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志宝介绍说,粮改钱是根据国家粮食库存现状提出的,也是进一步落实和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具体措施。国家向退耕还林户提供粮食补助标准不变,原则上将向退耕户补助的粮食实物改为现金,即退耕还林按每公斤粮食折资1.4元、退牧还草每公斤饲料粮折资0.9元计算,对省级人民政府包干。粮食补助资金不足的,首先由以前年度兑现时节余的以丰补歉资金解决;仍有缺口的,由地方财政筹资弥补。粮食补助改补现金后的具体补助标准,按照补助水平不降低的原则,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
&存在(5566)
人才信息最新信息列表:
人才信息最热信息列表:欢迎通过访问 www.
湖北省财政厅公众网
当前位置: 
退耕还林粮食补助有哪些政策?
  退耕还林粮食补助有以下两项政策:  (1)退耕还林还草粮食补助资金。  ①2003年以前,中央规定对退耕户只能供应粮食实物,不得以任何形式将补助粮食折算成现金发放。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我省退耕还林检查验收合格面积,每亩每年补助粮食(原粮,下同)300斤。粮食补助年限,暂定经济林补助5年、生态林补助8年、还草补助2年。  ②国家计划内退耕还林还草的粮食,按每斤0。7元的标准,由中央财政负担,并对省级政府包干,如有节余,滚动用于退耕还林还草粮食补助,不得挪作他用;如有缺口,由地方政府自行负担。  ③2003年,中央将粮食补助资金,由拨付现款改为在农发行挂账,原定包干标准不变。  ④从2004年起,中央规定将粮食补助资金,改为对退耕农户按每亩210元发放现金。  (2)退耕还林粮食调运费用。  ①中央规定,退耕还林粮食调运费用由地方财政承担,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不得转嫁给供应粮食的企业和退耕户。  ②我省退耕还林粮食调运费用,实行分级分类负担的办法,标准暂定为每斤补助0。1元。第一类13个特贫困县,退耕还林还草粮食调运费用,按每斤原粮0。1元标准,由省级财政与县财政各负担一半,分别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管理,包干使用。第二类4个县,按2001年退耕还林还草粮食调运费基数,由省级财政与县财政各负担一半,分别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管理,以后年度新增退耕还林面积,所需新增粮食调运费部分,由地方政府自行解决,省级财政不再增加粮食调运费补助。第三类:除以上两类地区以外的其他地方,退耕还林还草粮食调运费用,由退耕还林还草的县(市、区)政府根据本地供应粮食实际所需调运费用,据实足额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管理。
李克强对全国冬春...
国办印发《老年教...
前三季度经济数据...
以决胜决心打赢三...范文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范文搜索 && 退耕还林粮食补助
退耕还林粮食补助
内容加载中...
大约有1项符合查询结果(搜索耗时:0.0052秒,页面处理:0.0647秒)
...木耳种植方兴未艾。此外,林业资源丰富,由山地林区、退耕还林、村舍周围林带等构成,活木蓄积量达xx万立方米。
(四)自然资源
xx青乡位于xx自治县xx青石油板块的中心地带,开采潜力特别大,地下石油资源蕴藏...林业退耕还林补贴流程
篇一:《退耕还林补助政策》
退耕还林补助政策
(一)政策解读
国家于1999年开始试点,2000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00"24号)。我省在经过2000年和2001年在大安市、敦化市进行退耕还林试点后,于2002年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建设工程。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国发,,2002"10号)规定:国家无偿向退耕户提供粮食、现金补助。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退耕还林政策,保证退耕还林健康顺利进行,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完善退耕还林粮食补助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04"34号)。通知规定:“从今年(2004年)起,原则上将向退耕户补助的粮食改为现金补助。中央按每公斤粮食(原粮)1?40元计算,包干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具体补助标准和兑现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根据此通知精神,经省政府批准,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林业厅、省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吉林省分行联合下发了《关于退耕还林粮食补助改补现金有关问题的通知》(吉财明电,,2004"3号),通知规定:“从2004年起,我省将向退耕户补助粮食实物改为补助现金”,“粮食补助改发现金后的具体标准为每斤粮食补助0?68元”。这样,国家按每亩140元下拨粮食补助资金,
我省按每亩136元标准下拨,每亩留4元,用作省级以丰补歉资金,现存于“国家储备粮油补贴”专户。退耕还林现金补助标准一直没变。
(二)政策问答
1、退耕还林补助标准是什么?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粮食补助标准为: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粮食(原粮)100千克。补助粮食(原粮)的价款按每公斤1?4元折价计算。补助粮食(原粮)的价款和现金由中央财政承担。
现金补助标准为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现金20元。
2、退耕还林补助年限是多少?
粮食和现金的补助年限,退耕还草补助按2年计算;还经济林补助按5年市场计算;还生态林补助按8年计算。
3、现行退耕还林粮食和现金补助期满后,是否还继续给予补助?
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文件规定:现行退耕还林粮食和生活费补助期满后,中央财政安排资金,继续对退耕农户给予适当的现金补助,解决退耕农户当前的生活困难。
4、现行退耕还林粮食和现金补助期满后,继续补助标准是什么?
补助标准为: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每亩退耕地每年补
助现金70元。
原每亩退耕地每年20元生活补助费,继续直接补助给退耕农户,并与管护任务挂钩。
5、现行退耕还林粮食和现金补助期满后,继续补助期限是多少?
继续补助期为:退耕还生态林补助8年,还经济林补助5年,还草补助2年。
6、退耕还林粮食补助资金如何发放?
粮食补助资金由财政部直接拨入我省“国家储备粮油补贴”专户。市县财政局在同级农发行开设“退耕还林粮食补助资金”专户,乡镇财政所、国有林业局、森林经营局在当地金融部门开设“退耕还林粮食补助资金”专户。省财政通过“国家储备粮油补贴”专户对市县“退耕还林粮食补助资金”专户拨付退耕还林粮食补助资金,市县对乡镇也是通过专户拨付粮食补助资金。乡镇财政所、国有林业局、森林经营局将退耕还林粮食补助资金分配情况公示后,将现金直接发放到退耕农户手中。篇二:《退耕还林工程粮食补助和现金补助管理流程图》{林业退耕还林补贴流程}.
退耕还林工程粮食补助和现金补助管理流程图{林业退耕还林补贴流程}.{林业退耕还林补贴流程}.
篇三:《林权及其退耕还林补助款支付申请》
申请人:xx,男,生于日,汉族,四川省xx县人,务农,住xx县xx镇xx村二组,身份证编号:,电话:1x80。
被申请人:四川省xx县xx镇xx村二组,法定代表人:社长,谢xx,男,住xx县xx镇xx村二组,电话:15x55235。
申请要求:
1、依法确认申请人退耕还林专项建设低产林品种改良与改造的权属积面积18.8亩;
2、依法责令被申请人支付退还林补助款4042元;
3、依法责令被申请人赔偿支付申请人差旅费1000元;
4、依法追究被申请人党纪行政和法律责任;
5、将查处结果书面告之申请人。
事实和理由:
1981年农业承包责任制落实时,申请人四川省xx县xx镇xx村二组为落实承包责任制,将其本组分三个小组分别落实,到1988年调整责任制时至今日,基按原三个小组来调整。其中申请人属于xx的社员,被申请人社长谢xx属岩x的社员。
近年来,由于退耕还林政策落实,申请人便在小地名x和x种植了楠竹和绵竹18.8亩,2011年4月,经xx县林业局等有关单位进行检查验收,并补助现金18.8亩x215元/亩=4042元。此款被划到被申请人社长谢xx手中时,谢xx便利用职权,在《xx县2011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低产林品种改良与改造资金分摊兑现花名册》伪造袁x、袁x、袁x、袁x、袁x、袁x、谢xx、谢x、谢x的名字将款冒领后侵占,申请人为此事多次找到xx县林业局,xx镇政府调查处理,确认林权及补助款的归属,至今未果。用去差旅费1000多元。
综上所述:申请人耕种退耕还林山林被申请人伪造《花名册》冒领侵占。为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退耕还林条例》法律法规之规定,申请上级人民政府重新调查处理为谢。
附1、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2、xx县2011年度《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低产改造资金合作兑现花名册》一份。篇四:《林权及其退耕还林补助款支付申请书》{林业退耕还林补贴流程}.
林权及其退耕还林补助款支付申请书
申请人:xx,男,生于xx年x月xx日,汉族,四川省xx县人,务农,住xx县xx镇xx村二组,身份证编号:xxxx,电话:xxx。
被申请人:xx省xx县xx镇xx村二组,法定代表人:社长,谢xx,男,住xx县xx镇xx村二组,电话:xxxxx。
申请要求:
1、依法确认申请人退耕还林专项建设低产林品种改良与改造的权属积面积18.8亩;
2、依法责令被申请人支付退还林补助款4042元;
3、依法责令被申请人赔偿支付申请人差旅费1000元;
4、依法追究被申请人党纪行政和法律责任;
5、将查处结果书面告之申请人。
事实和理由:
1981年农业承包责任制落实时,申请人四川省xx县xx镇xx村二组为落实承包责任制,将其本组分三个小组分别落实,到1988年调整责任制时至今日,基按原三个小组来调整。其中申请人属于xx的社员,被申请人社长谢xx属岩x的社员。
近年来,由于退耕还林政策落实,申请人便在小地名x和x种植了楠竹和绵竹18.8亩,2011年4月,经xx县林业局等有关单位进行检查验收,并补助现金18.8亩X215元/亩=4042元。此款被划到被申请人社长谢xx手中时,谢xx便利用职权,在《xx县2011年度巩
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低产林品种改良与改造资金分摊兑现花名册》伪造袁x、袁x、袁x、袁x、袁x、袁x、谢xx、谢x、谢x的名字将款冒领后侵占,申请人为此事多次找到xx县林业局,xx镇政府调查处理,确认林权及补助款的归属,至今未果。用去差旅费1000多元。 综上所述:申请人耕种退耕还林山林被申请人伪造《花名册》冒领侵占。为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退耕还林条例》法律法规之规定,申请上级人民政府重新调查处理为谢。
附1、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2、xx县2011年度《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低产改造资金合作兑现花名册》一份。
xx县人民政府
申请人:xx
报送:xx镇人民政府、xx县林业局、xx县信访群众工作局篇五:《我的退耕还林补贴哪去了》
我的退耕还林补贴哪去了?
郝良懿 日上午德伯斯司法所传出一片吵闹声,原来是司法所接待阿林一合嘎查乌日根白乙拉、白孟河等几位村民,他们自2010年开始莫名的得到了自家退耕还林地的补贴,但此前却一直没有享受过此补贴,想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工作人员立即深入该镇的林业站了解这几位村民的退耕还林情况,原来自2002年开始,国家开始落实退耕还林“谁种树,谁得补”政策,要求嘎查村民在自家的退耕地上种树还林并享受退耕还林补贴,由于这几名村民当时不太相信政策而且已经出去打工,所以他们自愿放弃了这片耕地,尔后嘎查领导通过承包的方式将乌日根白乙拉10亩、白孟河5亩地的种树任务及补贴发包给社区的金刚,自去年的土地排查政策出台后,要求将退耕还林补贴发放给此地的所有者,故现在这几位村民就退耕还林补贴与金刚双方产生纠纷。
工作人员在了解情况后联系金刚一同深入到阿林一合嘎查调查,通过调解劝说,双方一致达成协议:金刚偿还自2010年以来至今发放的退耕还林补贴,并将以后发放的补贴款全部发放至他们本人,而且15亩土地的所有权分别归乌日根白乙拉、白孟河所有,但这片耕地上所中种的树全部归金刚所有,直至采伐完毕,采伐之前乌日根白乙拉、白孟河等不得随意砍伐此片树林;此协议达成后,双方都很满意此结果。篇六:《退耕还林委托造林协议》
委托造林协议
甲方(委托方):
乙方(受委托方):
为了更好的、统一的完成本村此次退耕还林的造林质量及退耕后更好的对造林成果统一管理,加快村周围生态脆弱地绿化,发挥森林蓄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本村环境作用,促进我村经济发展,经甲乙双方充分协商,特订立本,以便双方共同遵守。
1、地块坐落:小地名:
2、本次退耕还林国家补贴政策是5年内国家验收合格每亩总的补贴1200元,兑现是第一年500元,第三年300元,第五年400元,甲方同意林业局把退耕还林补贴款全额打入乙方账户。乙方退给
其余作为乙方的造林和管护费。
3、甲方有义务把地块界限指明确给乙方,在造林验收完前乙方架设造林用水管道,进行防护围栏、对造林地管理等不能给予阻拦和破坏。{林业退耕还林补贴流程}.
4、甲乙双方在造林验收完后要遵守退耕还林的相关法律法规。
5、乙方要保证造林质量和造林地管理达到林业局验收标准。保证造林合格。
7、本协议自双方签字有效,甲乙双方任何一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本
第1页 共2页
协议规定的责任时,致使本协议无法履行或无法完全履行,相关条款已有约定的按其约定执行,没有约定的,违约方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守约方由此造成的全部经济损失。
8、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林业局一份。
甲方(签字):
乙方(签字):
第2页 共2页 年
日篇七:《退耕还林补助到期后研究》
陇西县退耕还林政策期满后如何帮助解决困难地区
退耕户生计问题的研究
一、基本情况
陇西县地处甘肃中部,渭河上游,总土地面积362.2万亩,总人口49.52万人,耕地面积118.6万亩。全县现有17个乡镇、215个村、1292个村民小组。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总揽,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以协调发展为目标,深入实施产业富民、工业强县、商贸兴陇三大战略,着力构建特色农业、新型工业、现代商贸同步发展的经济格局,全县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04年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16937万元,农业总产值 76754万元,粮食总产量12670万公斤,财政收入101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56元。现有草畜存栏20.9万头(只),其中牛2.1万头,羊18.8万只,畜牧业总产值1484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9.3%。现有林业用地面积
88.6万亩,其中有林地17.1万亩,疏林地8万亩,未成林造林地 13万亩,灌木林地20.6万亩,宜林“三荒地”29.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8.6%。
二、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基本情况
1、退耕还林区域分布及坡度构成。全县的14.76万亩退耕还林(草)全部安排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上,符合生态优先的原则,其中大于25度的有55762.2亩,占退耕还林任务的
37.8%;16-25度的有75592.7亩,占退耕还林任务的51.2%;5-15度的有15645.1亩,占退耕还林任务的10.6%;小于5度的有600亩,占退耕还林任务的0.4%。
2、已退耕还林地的林种、树种及分布和比重。全县的14.76万亩退耕还林(草),按林种分有:生态林14.66万亩,占退耕还林任务的99.3%;草0.1万亩,占退耕还林任务的0.7%,2001年在文峰、福星2镇实施完成。按树种分有:刺槐2万亩,占13.6%;柏树1.016万亩,占6.9%;榆树5.144万亩,占34.8%;臭椿1万亩,占6.8%;山杏5.5万亩,占37.2%;苜蓿0.1万亩,占0.7%。生态林以改善生态环境为主,部分间作套种苜蓿,为基本无效益或效益一般,其中0.1万亩退耕还草,种草发展了养殖业,1亩能饲养一只小尾寒羊,年收入200元以上,为经济效益较大。
3、退耕户退耕前后人均收入变化情况和劳动力转移变化情况。全县退耕户退耕前人均年收入1331元,退耕后2005年人均年收入1756元,补助政策到期后预期人均年收入1518元,减少238元,影响退耕户的生计问题。退耕后劳动力转移增加
1.2万人,增长60%,其中劳务收入占退耕户年收入的22%。
4、退耕还林地退耕前后单位面积纯收益变化情况。在排除补助等外因下,单就退耕还林地而言,退耕前种粮食与退耕后种树种草比较,其补助政策到期后预期平均每亩纯收益只达50元,亩均减少90元。
5、未留足基本口粮田户和全退户的数量、比例,缺粮户的范围、数量及比例。全县退耕还林涉及17个乡镇,172个村,23995户,99237人,其中未留足2亩基本口粮田的退耕户16800户,占退耕户的70%;全退户1200户,占退耕户的5%。缺粮户16800户(当地口粮标准300公斤/人、年),占退耕户的70%,主要分布在水土流失严重的渭河沿川、北山和西北山一带。
6、“五结合”落实情况及存在问题。“五结合”落实情况为:基本农田建设户均达到5.7亩,人均达到1.4亩;农村能源建设沼气池拥有户占退耕户的6.7%,改造节柴灶、节柴炕的占退耕户的60%,拥有太阳灶的占退耕户的90%,铡草机拥有户占退耕户的2.7%;生态移民没有;封山禁牧涉及17个乡镇的187.6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0.2%;舍饲圈养羊存栏14.4万只,户均6只,棚圈改造0.2万户,面积达到4万平方米,户均20平方米。农村能源建设的沼气池建设资金短缺,退耕户普及难度较大,养殖业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解决途径
补助政策到期后,约有10.33万亩退耕还林的16800户退耕户的生计问题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占总退耕户的70%,只有30%的退耕户的收入变化不大。主要途径是:
1、着力发展高效农业
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争、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多渠道增加农
民收入。搞好退耕还林区特色种植业,利用退耕地增值增效。采取种、养相结合的办法,把菌类食品加工办成长线产业,使群众增收致富,形成产业链条。充分利用现有耕地,着力发展马铃薯、中药材、花卉、食用菌、蔬菜、经济林等支柱产业。种植马铃薯10万亩、中药材5万亩、食用菌0.1万亩、蔬菜0.5万亩、经济林2万亩。
2、大力发展草畜产业
在退耕还林政策期满后帮助解决困难地区退耕户生计问题措施是以解决退耕还林农户长期收益问题为重点,从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出发,以做大做强草产业为中心,全面开展封山禁牧发展舍饲圈养畜牧业,不断推广良种繁育,积极引进优良种畜,使畜产品结构日趋合理,适应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加强。通过公司+农户的形式广泛推行扶牛(羊)还牛(羊)的扶贫政策,积极引导群众发展舍饲圈养,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同时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建设优质牧草基地、发展舍饲养殖,加快品种改良,搞好标准化圈舍改造和示范基地建设。全县退耕户种植各类牧草15万亩,其中紫花苜蓿10万亩,红豆草1万亩,甜高粱1万亩,燕麦1万亩,草高粱1万亩,青饲玉米1万亩。新建青贮氨化池1800个,制作氨化饲料3500吨;建立10个牛羊冻配改良点,引进荷斯坦、德国黄牛、安格斯、西门塔尔等细管冻精1000支,授配300头,利用绵羊常温人工授精技术,授配200只;圈舍改造10000户;继续巩固和提高福星红岘村、春家湾
村,巩昌镇马湾村,碧岩镇龙川村等9个肉羊专业村;新建菜子镇东风村、元阁村,柯寨乡张家湾村,碧岩镇碧岩村等4个肉牛示范村。
3、积极发展能源建设
以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等项目为契机,积极推广应用“四位一体”生态能源模式、“五配套”生态模式、“一池三改”模式和太阳能综合利用。全县累计新建沼气池1万户,推广太阳灶5万台,形成了北部干旱山区“一池三改”、“五配套”能源生态模式,渭河沿川“一池三改”和“四位一体”模式,南部山区“一池三改”的发展格局。通过能源建设,解决农民生活用柴困难,减少对生态的人为破坏,促进生态植被恢复,有效巩固退耕还林建设成果。
4、强力发展劳务产业
做大做强劳务产业,通过培训,输转建立长期的劳务基地和市场,走由苦力型向技能型、分散型向组织型的劳务发展路子,让退耕户从劳务输出中稳定增加收入。每年培训、输转退耕农民2万人次,力争退耕户户均劳务年收入达0.3万元。
二00六年五月十二篇八:《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补助标准)》
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
国发,,2007"2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更多相关内容:
与"林业退耕还林补贴流程"相关文章
热门排行榜2016退耕还林补助政策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退耕还林补助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