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稿意见中主编和审稿专家的审稿人意见不一致太一致,我改怎么选择

已注册用户直接登录
一月免登录
冤家路窄:投稿和审稿那些事儿
来源:医盟V课堂|作者:邵鹏
做科学研究是要客观,可是论文作者和人都是人,如老人家所说,有人的地方就有上中下,左中右。再客观的科学家也要受到自己主观因素的影响。主观和客观之间于是就存在一个可以“讨价还价”的空间。作者和审稿人之间你来我往、斗智斗勇有意思的故事多了去了。回想起这几年同事和自己、审稿的经历,还真遇到一些有意思的事儿。
1/“It alldepends on the reviewers(一切都取决于审稿人)”
这是我的博士导师常挂嘴边的话。每次投稿之前和他开会定稿子,他都像是祈祷似的自言自语一遍这句话。同组的一位博士后同事,写了一篇文章,投到质量上乘的一个期刊。审稿意见不久就回来了,一共三个审稿人回复,两个很正面,一个很糟糕。关键是第三个审稿人直接把文章枪毙了。这个杂志有个规定,只给一次修改机会。作者好好修改了稿件,再次提交上去。不料第三个审稿人还是不满意——这个杂志没戏了,那只能换一个了。按照通常的做法,他把论文投给了一个影响因子稍低的期刊。修改格式,网上提交,等待。然后悲剧来了,这次一共有多达六个审稿人审了稿,而且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提的问题打印出来厚厚一摞,好多页。我这位同事的确认认真真,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按照审稿人的意见又是查理论,又是补实验,好好修改了一番。好在事情以喜剧结尾,文章最终还是接收了。“It all depends on the reviewers”,导师摇摇头说,“我们的文章没问题,如果没有遇到第一个杂志那家伙,省好多事儿呢。”从此,初出茅庐的我,就以为真的it all depends on the reviewers了。
2/This is an excellent paper(这是一篇非常出色的文章)
后来我写了一篇论文,自己感觉不是很“强”——创新点还不错,不过数据一般,心里有些忐忑。尽了最大的努力写出来,投了一份领域内主流期刊。很快审稿意见回来了,结果很好,minor revision(小修改)。第一个审稿人比较正面:问了些技术性问题,提了些中肯的建设性意见。第二个审稿人简直让我心花怒放,审稿意见就一行文字:This is an excellent paper。这估计是我这辈子能见到的最好的审稿意见了——自己的工作水平如何,我明白得很。这不是个负责人的审稿人——第一个审稿人还发现了我几个语法错误呢,这位仁兄肯定没有好好读我的文章。不过既然遇到了,就是缘分啊,就没事儿偷着乐呗。从此我更加相信那句话了:it all depends on the reviewers。
3/主编说:“我不完全赞同审稿人的意见,但必须尊重它们。”
后来,我又写了一篇论文,介绍了我们首次将一种业已存在的技术的新应用,投了出去。很快,审稿意见回来了,同样是三个审稿人,其中有一个很tough,说我们用的技术别人早用过了,没有发表的意义。我很气愤,技术有了,可是没有人用到这个方向里啊?这个期刊连一轮修改的机会也没有,我的文章直接被淘汰了。主编大概也觉得审稿人有点儿过了,写了一封信来,说“我不完全赞同审稿人的意见,但必须尊重它们……建议你们试试其他的杂志,我想在别的杂志那里机会还是很大的。”主编是对的,文章后来在影响因子类似的别处发表了。导师安慰我又说:“It all depends on the reviewers。”我点点头,心里想,学术圈里,reviewer最牛,主编都得让他们三分。
我愈发相信这句话:“It all depends on thereviewers”,天天盼着自己有机会审稿,手握“生杀大权”。直到遇到后来这件事儿。
4/“Accepted as it is(无需修改,照原文接收)”
这也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有个主流期刊发来邮件,邀请我审一篇稿件。正好有时间,对正在读博士的我也是个锻炼,就欣然同意了。作者与我是小同行,虽然抹去了姓名,还是很容易猜出来是哪个组的文章。实话实说,论文质量不错,但是我发现文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参数无论如何无法解释清楚——应该是作者耍了小聪明,故意含混带过,想蒙混过关——如果我的判断正确,作者声称他们搭建的系统所能达到的技术指标是站不住脚的。我觉得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不能做“庸医”——为了避免“误诊”,还专门和组里的资深同事们讨论了一下,他们也支持我的看法。于是我说这个参数是我对该文的一个Major concern(严重关注的问题),希望作者给出解释。其实也不是所有的Major都可怕,只要作者解释的合情合理,我下一轮肯定很爽快地给他们通过,大家都不容易。但如果作者有意模糊事实,这文章的立意就站不住了。杂志的网上审稿系统有个选项:下一轮修改后的稿件,你是否愿意再审,我选择了肯定的答案。提交了审稿意见之后,我就开始等作者们修改的稿件——我很想知道作者怎么回答我的疑问。可是等了很久,杳无音信。直到三个月后的一天,一封来自该期刊的邮件出现在我的邮箱里。不过让我意外的是,这不是修改后的稿件,不是response to reviewers’ comments,而是一封来自该期刊主编的decision letter(最终结果)。邮件里说,经过考虑,原文被accepted as it is——照先前的版本直接接收了!不过,矛盾的是,邮件同时还说,该文章已经经过多轮修改。后来我查看了发表出来的最后版本,那有疑问的参数,还是原封不动躺在文章里。岂有此理,我无法理解这事儿,感觉自己作为reviewer的尊严重鄙视了,不是it all depends on the reviewers么?怎么轮到我做reviewer就不depend on我了呢?后来我和导师闲谈的时候说了这事儿。他笑了笑,说,“我也不知道,不过那篇文章的senor author(最后一个作者,通常是PI)不就是这个杂志的主编么?”
唉,谁说学术圈里没有江湖?这次reviewer败给主编了。
慢慢经历的多了,知道这些有趣的故事都是有点儿意外的小插曲。大多数的同行审稿,都是“软”“硬”结合、通情达理的——既维护学术水准,通过审稿的过程把有疑问的问题讨论透彻,又尊重作者的劳动和发表的需要。只要论文内容说得过去,一般都会让你发表,即使文章有点儿小瑕疵,即便经历一些你来我往的波折。感觉有些审稿人就像是在提携后辈:我遇到过一个很负责人的审稿人,像是动了感情一样,在审稿意见里说,“你应该在文章加上这个这个讨论,你如果不做,我会失望的”——那可爱的口吻弄得我都不好意思跟他(她)讨价还价。话说回来,科研论文还是得好好做,“搞定谁都不如搞定自己”,打铁还得自身硬。
(本版编辑:郑小编)
【医盟V课堂(微信公众号:yimengvkt),口袋里的医学科研视频直播交流平台】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掌上医讯”,版权均归掌上医讯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凡是本网站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作分享,文章观点不作为掌上医讯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联系电话:400-1199330)
共有0人参与讨论
联系我们:400-1199330 或 7
青岛掌上医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修改论文几乎是每篇论文发表国际期刊杂志的必经过程,幸运的直接Accept,如果可以Acceptwith minim revision也还算不错,基本上调调版式改改文字就可以满足要求。但如果遇到Accept with major revision,对耗费大量精力撰写的论文进行一系列的论文修改、英文修改确实令人胆怯。但是一定不要放弃,不要气馁,因为机会仍然存在,所谓大修一般可能是缺少必要的实验或者证明支持,说服力不够。编辑给你修改的机会也是因为看中文章的内容,所以一定要针对审稿人的意见小心翼翼地认真修改。这个过程是个很有收获的过程。但如果真的不幸遭遇Reject,也不要灰心,好好地学习审稿人的意见,通常他们的意见还是非常专业与中肯的,在返还修改稿的时候,附上逐点回复是很重要的,再向该刊或者他刊发起新一轮的进攻 在大多数情况下,最终的论文发表结果值得你付出。复审稿人意见的时候,除了写清修改内容外,还有一些话是必须要写的。 首先,不论审稿人提了什么意见,你在回复的时候,第一句话一定要说:“谢谢您的建议,您的所有建议都非常的重要,它们对我的论文写作和科研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次,就是如何回答审稿人意见也要讲究一些方法技巧:1. 不遗漏任何意见,不管是期刊编辑或是同行评审员提出的。要确认编辑和审稿人提出的所有意见都有回复到,即便是不同意或是没有采纳修改的意见也要说明原因。 2. 逐点回复。可以将审稿意见进行编号,然后顺序回复,标示论文中进行的修改,或是指出修改前后的页码与行数,另外,为了更好区别意见和回复,审稿意见可以使用粗体字。 3. 分类审稿意见。如果审稿意见很多,可以进行分类,比如与方法相关的归成一类、语言相关一类等等,如果进行分组的话,记得要在信里说明。 4. 将段落式的评审意见拆成点列式。如果审稿意见是长长的段落,那么不妨将它分离成点,个别回应,如果有不确定的意见,可以在回复前解释你的理解再进行回复。 5. 审稿人的意见明显有问题,可以礼貌地厘清。你必须据理力争。但是,你一定不能说:“审稿人先生,我认为你的意见是错的!”你不必对他的意见发表任何的评论,只需要列出你的理由和证据就可以了,结尾也不要强调你的观点是正确的。简单说就是“既不说你对,也不说我对,证据说话”。 6. 遇有无法处理的意见,记得说明原因。有时候审稿人会要求额外的数据或是补做实验,而你会认为没有必要或者暂时无法做到,即使如此,还是要说明不做的原因,类似经费不够或没有时间这种私人的理由要尽量避免,不要摆出一大堆理由来证明这个意见是不好实现的。你可以说:“谢谢您的建议,它非常的重要,由于您的建议,我发现了我目前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按照您的建议提高科研水平,取得更多成绩!”这样就委婉的拒绝了评审意见,又让评审人觉得你很看重他的意见。 7. 新添加的数据或图片,指出它们的位置。论文修改的时候如果加入了新的数据、表格、图片等资料,记得指出它们的位置,如果有必要,可以另外附在修回信后给审稿人和编辑,如此他们就不用一个一个的搜寻。 最后,在回复信的结尾最好写上“再次谢谢您的建议,希望能够从您哪里学到更多的知识。”这句话最好用黑体,要显眼。最后,在回复信的结尾最好写上“再次谢谢您的建议,希望能够从您哪里学到更多的知识。”这句话最好用黑体,要显眼。导语:在SCI论文投稿的过程中,步骤正确能使论文的投稿更加顺利,减少不必要的弯路,梅斯小编对SCI论文投稿的步骤和经验进行了整理,供大家交流分享。来源:梅斯医学(一)投稿程序1、 & 选择合适的SCI期刊-Choose a journal。结合专业知识、年度影响因子表和他人经验来综合选择要投递的期刊,并进入该期刊查询系统查询近年来的文章走向。2、 & 下载Introduction for submission。只要到每个杂志的首页,打开submit paper一栏,点击Introduction查看或下载即可。3、 & 稿件及其相关材料准备-Preparation:Manuscript.doc、Tables.doc、Figures.tiff(jpg等)、 Cover letter,有时还有Title page、Copyright agreement、Conflicts of interest等。4、 & 网上投稿-Submit a manuscript:先到每个杂志的首页,打开submit paper一栏,先以通讯作者的身份register一个账号,然后以author login身份登录,按照提示依次完成:Select Article Type、Enter Title、Add/Edit/Remove Authors、Submit Abstract、Enter Keywords、Select Classifications、Enter Comments、Request Editor、Attach Files,最后下载pdf,查看无误后,即可到投稿主页approve submission或直接submit it。&5、 & 不定期关注稿件状态-Status:Submit New Manuscript、Submissions Sent Back to Author、Icomplete Submissions、Sbmissions Waiting for Author's Approval、Submissions Being Processed、Submissions Needing Revision、Rvisions Sent Back to Author、Icomplete Submissions Being Revised、Risions Waiting for Author's Approval、Revisions Being Processed、Declined Revisions。6、 & 修回稿的投递-Submitted the revised manuscript:主要修改revised manuscript、response to the reviewers、cover letter,还有其他修改的相关材料。程序是进入投稿主页main menu,点击revise,仍然按照原先程序投递(近似于4),切记把修改的标题、摘要和回复信等内容要修改。最后上传附件时,先把留下来且未修改的材料前打钩(表示留下不变),然后点击next,再上传已经修改的材料(主要包括revised manuscript、response to the reviewers、cover letter等),最后下载pdf,查看无误后,即可到投稿主页approve submission或直接submit it。7、 & 校样-Correct the proof:一般编辑部先寄出三个电子文档,包括Query、Proofs、p-annotate,有时也可能伴有纸质文档校样,如一次J pineal research。校样后通过E-mail寄出即可。8、 & 版权协议-Copyright agreement和利益冲突-Conflicts of interest:一般首次投稿时就需要提供,但也有少数杂志是Accepted之后才需要提供。(二)投稿经验总结1、正确选择对口的SCI期刊。原则上是先投递高影响因子的杂志,然后不断降低IF,但是大家都知道没改投一种杂志,我们可能光改变格式可能很长时间,除非你采用了文献管理软件。我认为也不能盲目投递杂志,应该要结合专业知识、年度影响因子表和他人经验来综合选择要投递的期刊,然后再进入该期刊文章查询系统查询近年来的文章走向,包括专业内容、种属等。2、不能进行一稿两投。这种投机取巧之事最好不要做,因为许多杂志之间的编委是相同的,一旦同一篇文章两次发到同一个编委或审稿人手中,那后果就不堪设想,尤其那些投递手稿时就需要转移协议的,切记主要版权问题。3、如何正确选择必需推荐的审稿人?一般编辑不会选择你推荐的审稿人,但你还是尽量选择同行中的小专家。但这也与你的投稿目的有关,若十分自信文章的创新性和中肯意见,你可以从参考文献中挑选大专家。4、如何礼貌地向编辑咨询稿件状态?我曾经在Toxicological Science上投一篇文章,2个月时我“很不礼貌”地向编辑咨询稿件状态,其实不是有意的,只是写英文信的口气完全按照中文语气,不委婉。后来次日编辑就回信说reject the paper,不知道这是巧合还是带着性格。但与人相处时,是存在感情因素的,尤其是可以accept或者也可以reject时,很有用。5、如何提高一次投稿的成功率?文章本身的创新性是第一位因素,对口期刊选择、文章格式完美、语句通顺(尤其符合英文习惯)等也很重要。6、版权协议和利益冲突表格要谨慎填写。签名时尽量不要代签,以免被编辑发现时的尴尬。7、尽可能参照投稿说明,认真修改手稿格式。这一点是衡量一位科研工作者的严谨程度,建议大家认真阅读Introduction for submission,逐条地改正,以防延误同行评审时间。8、修回后投稿一定要核对初稿中改正的地方:标题、摘要、cover letter等。9、要了解此刊是否需要审稿费和版面费?大家都知道版面费一般都是用美元衡量的,建议最好选择不需要版面费的(不用彩图也收版面费的)。但是有些杂志,如Endocrinology等杂志就需要版面费,多数杂志若有彩图印刷都要版面费的,大家谨慎选择。10、一般外文SCI杂志的审稿周期是1-3月。大家一方面耐心等待,若2月左右没有消息,可以通过e-mail咨询一下稿件状态。我的感觉是好一点杂志审稿周期短一点,而往往是差一点的杂志却老是拖,曾经遇到一个IF2.5的杂志3个多月后咨询:原因是找不到审稿人,或是审稿人推脱最近很忙。2016“诺奖”得主大预测你只管猜 我任性送识别二维码 立即预测赢大奖MedSci(MedSci_cn)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在本次大会上,由心脏联盟和乔治联合共同成立的健康研究院(HHRC)在10月15日上午正式揭牌,HHRC是由高水平的专家提供与临床相关的服务,同时培养全国致力于临床研究的中青年专家,提高我国心血管及相关疾病的研究水平。超加工食品的摄入量与超重和肥胖风险有关,不过还需要进一步的纵向研究来证实我们的研究结果。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钱和社会地位对咱们的健康又会有什么影响?系统评价/Meta分析是循证医学重要的研究方法和最佳证据的重要来源之一,是当前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各专业工作者必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本次会议将讨论微流控平台测序仪、三代测序技术、中度测序等行业新动向,聚焦癌症、NIPT、疾病感染、免疫分型、伴随诊断、个体化治疗等测序服务的创新应用,希望促进科研界和产业界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我国疾病诊断和治疗技术的革新。本案例患者的头骨变化是由于因为慢性贫血所致骨髓红细胞生成增加和骨髓增生。叶酸,不管其是作为补充的B族维生素或者是来自食物中的天然叶酸,其对于机体中所有细胞正常功能的发挥都非常有必要,而且对于预防新生儿发育缺陷非常关键。静脉曲张是指由于血液淤滞、静脉管壁薄弱等因素,导致的静脉迂曲、扩张。身体多个部位的静脉均可发生曲张,比如痔疮其实就是一种静脉曲张,临床可见的还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及腹壁静脉曲张等等。患者男,52岁,因右手和手腕数枚蓝色结节就诊。关节炎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共有100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两种。白藜芦醇是多酚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花生、葡萄(红葡萄酒)、虎杖、桑椹等植物。那么它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影响?今后医务人员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中评价中,论文权重或将下调。医疗机构的薪酬和人事管理制度也将迎来改革。梅斯医学课题研习班通过对往年项目总体资助情况分析、近几年的指南的解读、科研热点的解构,理清申请者的申请思路,让大家在申请时做到思路清晰、逻辑明确、紧追热点。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不重视早餐,选择随便吃点以填饱肚子,或者早上什么都不吃,直接到中午才吃东西。一项最新研究中,美国的研究人员将125岁计算为人类寿命的绝对上限。换言之,这意味着在一个给定的年份里,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看到一个人活到125岁的概率小于一万分之一。日,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发布了《2016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管理的专家共识》维生素A缺乏是发展中国家公认的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营养问题。我们国家的儿童维生素A水平如何?维生素A与我们的健康有什么联系?越来越多的实验室发表声明表示无法重复韩春雨的实验,10月8日,媒体对韩春雨进行了相关采访。但继8号的采访后,昨日,12位学者实名发声:未能重复韩春雨实验,呼吁第三方介入调查。消化不良(dyspepsia)是临床常见的一组上腹部症状,包括器质性和功能性两大类病因。代谢综合征是指人体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发生代谢紊乱的病理状态;会威胁人类的健康。为促进国内生物芯片产业的发展,推进学研产的项目转化,本次会议将邀请行业内领先的企业和专家,探讨全球生物芯片的发展态势和国内外的产业政策环境,聚焦在药物研发和医疗诊断两大领域的创新应用和产业成果,全面展示该领域发展的良好态势。生命面前,冲在一线的永远是我们的医护人员!经验丰富的Angel Borja教授告诉你在起草科学论文时哪些是必要的而哪些是应该避免的!如果您正在准备撰写论文并想在国际期刊上发表,那么梅斯小编强烈向您推荐这篇文章,非常值得您参考并收藏!在SCI论文写作工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太多,小编在网上收集了一些关于写作的细节提示,供大家交流分享。有特别体会的M友们,也请继续添加上去哟!在SCI论文投稿的过程中,步骤正确能使论文的投稿更加顺利,减少不必要的弯路,梅斯小编对投稿的步骤和经验进行整理,供大家交流分享。是的,这是一篇烧脑的搞笑段子!很多小编自己都看不懂~!看看谁能都看明白笑出声儿!北京时间10月3日下午17:30,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来自东京工业大学的研究者Yoshinori Ohsumi(大隅良典)因发现自体吞噬(autophagy)的机制而获得此奖。无论是阿司匹林,还是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依普利酮,单独使用对慢性心衰患者都有益处,然而,依普利酮与阿司匹林合用尚无文献报道,是否合用阿司匹林会减轻依普利酮的有益效果尚不清楚。论文能否被SCI、EI收录,本身的学术水平是关键,但高水平的论文未必就一定能被收录,这说明如何提高被收录率还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的。不要因为推动了一点边界而洋洋自得,也不要一味沉浸在自己的领域中,忘记了这个世界的辽阔和丰富。如何抗衰老,可能是所有人都关心的话题,也是相关科研人员一直致力于研究的内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睡眠过程中上气道反复塌陷,造成血氧饱和度下降以及睡眠中断,正成为越来越常见的疾病。剖宫产是美国最常见的外科手术,约有1/3的产妇经由剖宫产分娩,剖宫产所带来的一系列健康危害却不容忽视。世界最大的临床综合医学期刊BMJ Open是OA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如何有更好的BMJ Open命中率呢?对此,梅斯医学对BMJ Open主编Trish Groves主编进行了采访。随着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尤其是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大量应用,越来越多的非编码RNA 的调控机制被揭示,其中常见的具调控作用的非编码RNA包括小干涉RNA、miRNA、cirRNA以及长链非编码RNA。2016年8月,中国营养学会(CNS,Chinese Nutrition Society)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妇幼人群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工作组制定了最新版《备孕妇女膳食指南》。2016下一代CAR&TCR-T研讨会将于10月21-22日在上海召开。韩为东主任作为大会主席将在会议致辞并作精彩演讲。陈虎、张叔人、黄树林、钱程、张鸿声、黄河、李宗海等嘉宾将做精彩报告。日,中华神经外科学会神经创伤专业组发布了《2016创伤性颅骨缺损成形术中国专家共识》。真实世界研究是通过不经主观筛选或二次加工的方式收集客观存在于或必然产生于日常临床诊疗实践中的数据,根据不同的待解答方向,经统计分析获得相应的研究结果,借以提供最具指导性的循证依据,正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本文总结了今年国内外发布的几篇甲状腺诊疗的指南。在过去,非编码RNA,因为不能编码蛋白质而被认为是基因组中的“暗物质”或“垃圾RNA”,是一类并没有什么存在感的物质。然而近年来,它在越来越多的研究中得以“洗白”。雌激素是一种女性激素,主要由卵巢和胎盘产生。进入青春期后,卵巢开始分泌雌激素,促进阴道、子宫、输卵管和卵巢的发育。“第十二届国际呼吸学会暨ATS联合论坛”(ISRD&ATS 2016)将于-16日在上海展览中心召开。熬夜一时爽,然而过后你的身体可要发出抗议了。你想啊,你的各器官系统白天都为你工作了,晚上还要加班,这样合理吗?2016下一代CAR&TCR-T研讨会将于10月21-22日在上海召开。上周发表在JAMA杂志(包括JAMA子刊)上的亮点研究有哪些呢?一起来学习一下吧!“2016(第八届)干细胞技术与临床转化论坛”将于10月14—15日在北京隆重召开!研究结果表明,孕期补充DHA可能有助于改善学龄前儿童的持续性注意力。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二十四小时连轴转的医生朋友们终于可以抽出时间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了。明天又是中秋佳节了,月圆人团圆,这是所有中国人对中秋的最美好祝福。然而有那么一部分人在值班。MedSci_cn来自新浪微博认证资料:上海北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MedSci官方微博
热门文章最新文章MedSci_cn来自新浪微博认证资料:上海北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MedSci官方微博审稿人不熟悉论文内容,意见不中肯,修回时可以向主编说明吗?(审稿人,人员,态度,满意,文献) - 论文写作与投稿 - 生物秀
标题: 审稿人不熟悉论文内容,意见不中肯,修回时可以向主编说明吗?(审稿人,人员,态度,满意,文献)
摘要: [审稿人不熟悉论文内容,意见不中肯,修回时可以向主编说明吗?(审稿人,人员,态度,满意,文献)] 一个月前一篇elsevier的文章一审回来,两个审稿人,第一个的意见很积极,要求补充一个对比实验即可,审稿结论是小修后录用。第二个审稿人提出了7个意见,不是很肯定论文内容,关键是意见有些“弱智”,把意见给两个老师和另外两个博士师兄看了之后都一致认为这个审稿人一方面不熟悉论文内容和研究方法,另一方面 关键词:[审稿人 人员 态度 满意 文献 评审 对比实验]……
一个月前一篇elsevier的文章一审回来,两个审稿人,第一个的意见很积极,要求补充一个对比实验即可,审稿结论是小修后录用。
第二个审稿人提出了7个意见,不是很肯定论文内容,关键是意见有些“弱智”,把意见给两个老师和另外两个博士师兄看了之后都一致认为这个审稿人一方面不熟悉论文内容和研究方法,另一方面感觉没有完全看完论文。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了内行人一看就感觉是外行人提出的意见,论文中有两个方法细节已经在原文中给出了比较详细的处理说明,但审稿人还是重新提出是如何处理的。但不知道这个审稿人最终给的审稿结论是什么。
结合上述两个审稿人的意见,主编给了修改后再审的意见。
论文月底就要返回了,在此请问诸位大牛们有没有碰到过类似的情况?碰到这样的情况在修回的cover letter中可以向主编申诉,说明审稿人不熟悉论文内容,给出的审稿意见不够中肯吗?还有就是如果要申诉,应该怎么向主编说明?有没有范文或者例句啊?
在此谢谢诸位大神们了。回复建议逐个意见一一反驳,估计编辑会考虑你的意见。回复2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novelenergy at
建议逐个意见一一反驳,估计编辑会考虑你的意见。 目前论文已经修改差不多了,审稿意见的回复也写的差不多了,在回复里并没有提出抱怨,针对每个问题也重新给出了很详细的说明,只是在给主编的信里要不要说明一下情况?回复我也遇见过这种情况,觉得不要抱怨的好。反而意见回复时尽量客气点。回复可以解释,最好不要对评审人员的意见做出结论性评价回复修改意见逐一修改或解释就可以了。回复3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ceeexgj at
目前论文已经修改差不多了,审稿意见的回复也写的差不多了,在回复里并没有提出抱怨,针对每个问题也重新给出了很详细的说明,只是在给主编的信里要不要说明一下情况?... 经历差不多。正常修改,然后单独给编辑发信申诉并阐明自己观点
结果直接送主编终审,结果还不知道,国内期刊。回复说明一下吧。。客气委婉点,态度好一点。。让编辑觉得你确实是在用心,重视这个事情。。能改的还是按照审稿人的意见改改。。回复即便要抱怨也不要写在cover letter里,有的投稿系统会把cover letter和正文一块送给审稿人看的回复可以申诉,说明情况就好。回复逐一修改,客观的对每一个问题进行回答和解释,就可以了,其实无论审稿人的评论多么差,关键是他对你修改后的文章满意否?同不同意发表?。祝成功!:victory:回复当然不能直接说审稿人不懂吧,你可以在Cover letter中说可能审稿人在某方面没有看清楚文章内容嘛!回复建议不要直接说审稿人不行,你可以把审稿人不清楚的地方以回复的方式给他讲清楚,并告诉他在文中XX地方说明了。如果你给编辑说审稿人不行,说不定会另外再找一个审稿人,那样可能会时间更长一些了。回复13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啸天犬 at
建议不要直接说审稿人不行,你可以把审稿人不清楚的地方以回复的方式给他讲清楚,并告诉他在文中XX地方说明了。如果你给编辑说审稿人不行,说不定会另外再找一个审稿人,那样可能会时间更长一些了。 谢谢回复不建议向编辑抱怨。
可以在回复审稿人问题里面逐一说明。他没看懂的,你可以说在文中某地方做了解释,并略微改动下,说我们之前可能没解释清楚,根据审稿人的意见进行了修改。
这样编辑会觉得你很重视审稿人的意见,会考虑的。即使送回到审稿人手上,他也会感到比较舒服。回复15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ljxue at
不建议向编辑抱怨。
可以在回复审稿人问题里面逐一说明。他没看懂的,你可以说在文中某地方做了解释,并略微改动下,说我们之前可能没解释清楚,根据审稿人的意见进行了修改。
这样编辑会觉得你很重视审稿人的意见 ... 非常谢谢回复委婉点点说出编辑的问题,最好把重点放在你们的创新工作上,千万不要批评审稿人员回复就问题回答问题,不要说审稿人不熟悉你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有些杂志就是要找些专业领域有差异的审稿人来审,如果外行都能看懂了,才说明你写的好。
指责审稿人就是指责编辑,不会有好结果。回复不要随便申述,审稿人是编辑找的,说审稿人外行不也是在说编辑外行吗。回复时只要回答问题即可,如果确定自己观点是对的,就说经过反复推敲和论证观点正确,也可以引用文献说明,千万不要对审稿人给出评价。我以前出现过类似问题,甚至审稿人让做一些根本不可能的实验,我都是用这样的方式回复,编辑都采纳了。回复绝对不要referee就是大爷
comment就算再push 也要装孙子
相关热词:
生物秀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生物医药门户网站之一,致力于IT技术和BT的跨界融合以及生物医药领域前沿技术和成功商业模式的传播。为生物医药领域研究人员和企业提供最具价值的行业资讯、专业技术、学术交流平台、会议会展、电子商务和求职招聘等一站式服务。
官方微信号:shengwuxiu
电话:02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审稿人退稿 主编大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