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津贴补贴标准玉米补贴下来了吗?一亩多少

& 玉米补贴政策出台 玉米补贴补多少每市斤大体2毛钱
玉米补贴政策出台 玉米补贴补多少每市斤大体2毛钱
核心提示:玉米补贴政策何时出台,具体补贴金额是多少,这一直是市场关注的重点。4月17日,中央农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表示,去年的改
玉米补贴政策何时出台,具体补贴金额是多少,这一直是市场关注的重点。4月17日,中央农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表示,去年的改革应该说只是一个前奏,做了一个铺垫,意味着今年一定要有更大的变动。另外,对于外界颇为关注的补贴方案,陈锡文表示&农民很关心,到底补了多少啊,怎么补,按斤补还是按地补,到现在最终方案还没出来,但一定会在近期公布,尽量不耽误春耕。&
4月20日,吉林省粮食局局长韩富春在接受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采访时,公布了一个重磅消息&价补分离后,国家会给农民一个适度的补贴,根据各方的反应,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每市斤大体2毛钱,就是一亩地大体在170元钱左右。&。
通过近期国家各机构负责人对玉米临储的解释,我们发现以下特点。
1、今年的玉米种植调整力度非常大,所以补贴区域一定是玉米优势种植区。
2、镰刀弯地区如果再种玉米肯定没补贴,如果不种玉米反而能得到一些国家扶持品种的补贴。
3、国家虽然在玉米方面要以市场调节为主,降低玉米的市场流通价格,但粮食安全也是国家要考虑的重点因素,所以国家调整粮食价格的原则就是:做到&种粮卖的出、吃粮买的到&,因此,除了补贴之外,国家出台玉米临储&兜底政策&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
4月17日,&2016中国农业发展论坛&在中国农业大学召开,陈锡文在论坛期间以农村供给侧改革为重点,发表题为&十三五中国农业发展&的演讲。其中谈到了粮食、尤其是玉米补贴问题,透露出很多重大信息,农民很关心到底补我多少,怎么补法?一定要看。
&今年补多少?我说今年补完了加上卖的肯定低于一块钱,市价降下去了政府给农民补贴不会比去年价格更高。&
对种粮的农民受到的损失进行合理补贴,同时要求他们调整农业生产。农民很关心到底补我多少,怎么补法?现在最终方案还没出来不好说。但是这个补贴我在调研中跟农民座谈讲清楚,他们也理解。去年把价格从1.12降到1块钱农民吃亏了,但这亏必须吃,因为国家吃的亏比你还大。你吃1.12的亏,国家每斤吃0.25的亏,比国际市场贵,他们表示理解。今年补多少?我说今年补完了加上卖的肯定低于一块钱。所以将来的补贴是在市场形成价格之上给农民补贴,我想这个补贴肯定不会比1块钱要高,一定比一块钱低,那才能起到调节结构。所以农民说低一点也可以,但是不能低太多,当然具体方案在一号文件里讲的三句话要考虑:保障农民的生存,充分考虑财政接受能力,保障玉米产业链的健康发展。这三句话综合平均下来我想大家一定理解的,市价降下去了政府给农民补贴不会比去年价格更高。
&一定对主产区的农民补贴,我给你的补贴是玉米价差的补贴,但是对于非主产区的农民来说,你再种玉米不能给你,你不种玉米我才能给你。&
同时还要消除农民一个误解,你给我的补贴是由于玉米市价下降以后你给我的补,加在一起虽然价格加上补贴比去年的临储价低,我还可以继续种玉米,如果大家这样想玉米的价格降不下去了。
所以一定对主产区的农民补贴,我给你的补贴是玉米价差的补贴,但是对于非主产区的农民来说,你再种玉米不能给你,你不种玉米我才能给你,如果不把这个事扳过来,这个产能也下不去,为什么有这样一个判断?
我们到底有多少地区不适宜种玉米?进入新世纪以后,这15年过去,我们粮食播种面积扩大很大,大家知道有过一个数据,比如刚才讲到2003年粮食总播种面积14.9亿亩,降到建国以来最低水平,粮产量增长其中也有贡献就是播种面积下降,现在播种面积已经超过17亿,比那时候增加了2亿2千万亩的播种面积,主要用在哪?
玉米用了两亿,而且玉米的产量这十几年来翻了很多倍,所以调研的时候很多地方干部农民说你不让我种玉米让我种什么?我说你之前那地种什么的?他说想不起来了,因为种玉米已经有十几年了。
前两天看到一个材料,黑龙江江边一个县,那个材料上看了非常吃惊,2010年的时候本县玉米生产占主体结构。我当年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师,我们驻地就是黑河地区,也就是说从黑龙江低温带以上,所以我在那种粮食主要就是小麦和大豆,很少种玉米,农民自己家有一点或者磨一点他们叫玉米杈子熬点粥,因为那个地方的玉米质量不好,生长期很短。
我下乡第一个到的地方是兵团,五大粮食农场,每年国庆前下去,5月18号才开始,这么一个气侯你非要种玉米,行家就叫两张皮一个芯,水分一蒸发以后里面没有东西,这种玉米也大量种,种了也得收啊?所以得想办法让这些地区的玉米退出去,只有实现这几个目标我们才能做到粮食玉米方面的机制改革。
&玉米价格改革实质性推进后,小麦和稻谷的价格形成机制必须及时跟进,农民也好,对地方政府部门也好都要考虑一点明年的稻谷和小麦是不是还按最低价考虑,可能还要认真掂量。&
不仅是玉米,很多人说你稻谷怎么办、小麦怎么办?刚才讲了有关税配额的保护受到的压力没有玉米大,但是不能说不改。
如果玉米价格由市场决定了,小麦稻谷的价格继续按照政府价格低的话,那农民就多种小麦多种稻谷,从这个角度去讲我想玉米改革实质性推进之后其实对于小麦和稻谷的价格形成机制必须及时跟进,否则就会出现主要农作物之间比价紊乱。
这些问题一定要通盘考虑。所以我想对农民也好,对地方政府部门也好都要考虑一点明年的稻谷和小麦是不是还按最低价考虑,可能还要认真掂量。
一号文件提出继续和完善小麦和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格,完善是什么意思?更多的是依靠市场,所以从这个角度去讲,农村改革发展的任务相当繁重,今年作为十三五开局第一年要做的事情很多,我想今年我们农业系统来讲玉米的改革能不能如期实现目标就意味这整个十三五能不能有一个健康顺利的发展。【玉米补贴】最新玉米补贴政策终于出台了,你究竟可以拿到多少钱?
冠亚水分仪以旧换新政策
1、“以旧换新计划”支持哪些机型换购?
在东北三省及内蒙的所有粮食行业用户们都可以利用进行换购。旧机型除了深圳冠亚品牌以外,还支持其它品牌,能够换购的包括:WL-02型、WL-01型、SFY-60S型等正在热销的。
2、通过何种方式进行购换?
用户可以携带自己的水分仪前往的冠亚水分仪长春分公司或者沈阳分公司、哈尔滨分公司,由公司的技术工程师来评判,旧水分仪的价值,从而获得相应的优惠金额来购买全新的设备。
吉林区域黑龙江区域辽宁区域内蒙古区域技术支持2016年玉米临储收购政策将被调整为“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机制,一石激起千层浪,玉米变成了焦点,引起了广大农民和农业从业者的关注!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或将引发农民种地危机。
1 好消息:玉米补贴政策落地了!
中国经济网消息:玉米补贴每亩100元以上,中央财政补贴资金拨付到省(区,市),再由地方政府统筹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到玉米实际种植者手中。
每亩补贴100元以上,不管产量高低,不管灾年丰年,不管你是一亩500斤,还是1000多斤,只能按亩领补贴了!这说明,临储正式推出历史舞台了,论斤补贴也不再可能!你有多少地,你种了多少玉米,每亩只能领到100元以上!
每亩补贴100元以上,这对于农民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同时告诉农民,要想有一个好收入,必须依靠自己了,玉米的质量好,卖价高+补贴,这就是一个丰年!玉米的质量差,卖价低+补贴,这就是一个灾年!所以,只有把玉米种好,才能保证农民收入!
2 坏消息:托底收购有多低?不知道!
国家发改委等方面仍将安排中储粮等符合条件的企业,在适当的时候进入市场进行托底收购。不过,届时政策给出的玉米托底收购价会很低,只够弥补玉米种植户的种植成本。
这个玉米还是有企业收购的,农民也不用太担心,玉米价位严重偏低、玉米卖不出去的状况,估计也就是大范围卖粮难的时候,才有企业收购,请注意这个适当的时候,所以种玉米的农民,还是要自己找销路,自己找下家,不要指望着国家!
这个托底收购市场化,一斤玉米能卖多少钱,完全是由农民和收购方决定的,一斤玉米能卖多少钱?这个底线是多少?能低到哪里去?没人能知道,或许是七八毛,或许是五六毛,也有可能是九毛或五毛,农民心里还是没底!
3 玉米市场化,真的能让进口玉米及其替代品停滞吗?
相关专家表示:预计在经过对玉米的种植、收储、补贴等一系列政策调整之后,国内玉米将会回归到和国际玉米市场价格相近的水平,随之,国内对高粱、大米等玉米替代品的进口也会停滞下来,这样国内累积的2亿多吨玉米就会逐步消化掉。
2016年玉米进口关税配额量为:720万吨,非国营贸易比例40%。限制进口政策频繁出台,日起,大麦、高粱、木薯和玉米酒糟纳入自动进口许可管理,进口DDGS反倾销调查,国内厂家暂停采购美国DDGS。2016年玉米以及玉米替代品的进口量,一定会大幅度下降!
至于会不会停滞进口?这就要看国内玉米价格和国际玉米价格的差距了。如果国际价格低于国内,大量企业为了利润,仍然会选择进口及其替代品。如果国内玉米继续下跌,跌倒国际价格以下,大量企业就会放弃进口,选择农民手里的玉米。这两种情况,一种是农民手里的玉米卖不出去,一种是农民的玉米卖不上价格,对于农民来说,都是一种说不出的痛!
4 玉米,给了农民狠狠的一巴掌!
虽然今年政策调整,但是种植结构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不管是镰刀湾地区,还是玉米优势产区的农民,2016年还是选择了种玉米,因为政策可以等,播种不能等!因为只有继续种下去,才知道能不能挣钱!
但是,2015年低迷的价格行情,已经伤心了无数农民的心,2016年政策的调整,“市场化收购”+“每亩100元以上补贴”,把玉米推向了市场化,这注定玉米价格跌跌不休,注定了是玉米价格悲催的一年!
只是当玉米卖不上价格,当农民只能忍痛种玉米的时候,当农民的付出跟回报失衡的时候,农民将会选择不再种地,部分平原地区的大块土地,或者可以转租或者流转,但更多的农民和地区,将会选择让土地荒下去!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宝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责任编辑:tuwei] 标签:
相关新闻:
您可能喜欢的
微信分享在线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玉米补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