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财政与稳健的财政政策财政的不同之处

从“积极”到“稳健”:财政政策转型--财经--人民网 从“积极”到“稳健”:财政政策转型 】【】【】【】【】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至此,今年年中以来各方面对于“财政政策调整”所作出的种种分析、评论,终于得到了明确的政策指向和权威性的表述。  财政政策有必要转型  自1998年至2003年,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成为中国财经领域的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对于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化解国民经济运行周期低迷阶段的种种压力,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作用显著,功不可没。但扩张政策毕竟是宏观“反周期”操作适用于经济低迷阶段的政策类型,随着2003年中国国民经济终于走过由相对低迷向稳定高涨的拐点,GDP增长速度跨入9%以上的区间,并在2004年一季度继续高攀9.7%,人们对于投资过旺、经济偏热的关注迅速上升,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变化便成为必然,财政政策的转型也就是十分必要的事情了。  从2004年年初的突出问题来看,随着民间的以及地方政府驱动的投资明显趋于活跃和旺盛,我国投资总量的增幅过大,并且在房地产、钢铁、电解铝等行业中的投资有一哄而起的迹象,同时货币供应量增长偏快,物价上升,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取代通货紧缩而成为经济运行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决策层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宏观调控措施,其中包括:收紧货币政策控制银根,管住货币供应闸门等。在财政政策方面,也作出了一系列以柔性手段为主但果断、及时的调整。举其要者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年初在本年度财政预算安排中,将上年1400亿元的长期建设国债规模调减到1100亿元。  2.对一些以国债筹资的建设项目的资金拨付进度有意放缓。  3.对由预算资金拨款支持的基本建设项目,在支出进度上,也作了有意的控制。  4.显著强化财政资金使用中的结构导向,结合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协调统筹要求,大力支持农业、公共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的资金投入。  5.积极酝酿和推行税制改革与完善的操作方案。明确了3―5年内在全国停征农业税的要求,并在部分地区加快进度,黑龙江、吉林等农作物主产区2004年一步到位;下半年东北八个行业率先实行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变。  6.为促进外贸出口,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出口退税机制改革,除保证出口退税正常需要、确保“不欠新账”之外,还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历年遗留的出口退税欠款的“老账”问题。  应在稳健把握之下着力协调  财税政策的这些调整变化,其实质内容可概括为三点:一是政府总量扩张的调减和淡出,二是对结构优化的注重与“有保有控”区别对待;三是在抓住时机深化改革、完善管理方面的积极进取。  财政部金人庆部长在2004年5月27日于上海出席全球扶贫大会闭幕式的记者招待会时说,中国已经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今后可采取中性的财政政策,有保有控,确保中国经济持续稳步健康发展。这一关于财政政策的新表述,从政策转型的角度提纲挈领地作了勾画。这种“政策转型”的重要性和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这也是其后各界对于“中性财政政策”之说给予高度关注,作出种种分析、评论的原因。  财政政策调整意味着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功成身退”,其必要性来自国民经济发展周期中的阶段转换,这一点已无庸多言而不必在此展开论说;财政税收相关调整的各个要素综合在一起,足以称之为一种政策转型,则是由于其所必须具备的系统性调整性质;而“中性”的导向,则是以总量特征的直观形式给出当前财政政策转型的基本定位与趋向。动态地看,总量上既不扩张也不收缩,即可谓之为一种“中性”。我国从实行了六个年头的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转为中性财政政策导向,其中的基本政策含义是认为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变化之后,现阶段还不宜简单采取“全面紧缩”的调控方法,既不能“不转弯”,又不能“急转弯”,而应当是在稳健把握之下着力协调,在调减扩张力度中区别对待,即“有保有控”。按科学发展观实施公共财政职能,既有不少“越位”需要退出,又有许多“缺位”和“不到位”需要填补和加强。这里强调的是总量控制、松紧适度下的结构优化调整,即对有些项目降低支持、放缓支持或者不支持,而对有些项目继续支持。以这种区别对待的方式,通过调整财政收支的流向与流量,达到总量中性和结构优化的效果,应当是当前最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增长、也可以有效配合制度创新和增长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选择。可以说,前一段时间所讨论的“中性财政政策”所有实质性内容也都可以用更易为大众把握的“稳健财政政策”的表述所涵盖。  突出“治本为上”思路以合理转型  具体来看,当前和今后一般时间财税政策转型中的要领可以考虑如下:  ――调减总量扩张力度的同时,控制赤字,增收节支,并要将把握好“有保有控”的区别对待作为关键,服务于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要求。政府资金使用的重点,应集中于国家发展规划确立的战略发展目标和农林水、生态保护与国土整治、西部开发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点项目,以及与公共卫生体系、教育、科技进步、社会保障关系密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条件建设。  ――政策调整要与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框架相呼应,政府首要考虑的应是市场不能有效提供的公共产品(公益品)与公共服务。对一般竞争性、盈利性的投资项目,政府资金应退出,以尽可能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这些领域中配置资源的优势。应注重通过各种手段的实施,为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提供政策平台和制度平台,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力量和微观主体的自我发展能力,并将这些纳入“五个统筹”的宏观环境之中。  ――近年长期建设国债资金投入的重心和在建项目应继续予以关注,以保持必要的政策连续性。要严格控制新开工建设项目,坚决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过度超前建设。要扩大国债资金实行工程招标采购、集中支付的范围,提高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益,保证工程质量。长期建设国债的相关政策调整应当和税收政策的调整相互呼应。  ――注重调节收入分配,改善社会预期、鼓励消费,并积极合理调整区域经济关系,逐步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条件。  ――大力深化改革,积极推进实质性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通过创新做大经济与财源“蛋糕”,应成为长期的不懈追求。政策转型中应不断改进、完善税制与税收征管,审时度势深化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应特别关注“乡财县管”、“省管县”等改革实验并积极总结其经验)和配套推进“金财工程”、“金税工程”,把短期调节和中长期的改革与结构优化有机结合,使体制创新与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相互推动,在“标本兼治”中突出“治本为上”的思路,使财政政策的合理转型与解决长期性、战略性、体制性的难题充分发掘效益潜力两者之间,实现有效的良性互动。  (作者单位: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陈云) 精彩推荐: 热点新闻榜 互联网搜索 镜像: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稳健财政政策实施一年多以来的效果如何 如题,稳健财政政策实施一年多以来的效果如何 还是一样的.

上行下效

很难从根本上解决 一、我国财政政策的历史回顾及启示

  (一)科学运用宏观调控工具,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无论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调控经济都用“两只手”:一只是看不见的手,指的是市场机制,通过市场对资源进行基础性配置;一只是看得
  见的手,指的是政府宏观调控,主要是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或失灵。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一个是财政政策,一个是货币政策,采取的主要手段是税率、汇率和利率,即通常所说的“三大法宝”。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里,国家计划也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这三者之中,国家计划提供宏观调控目标和总体要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体实施执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辅相成,但也有不同的分工。对宏观经济来讲,货币政策更多的是管总量,财政政策更多的是管结构。在宏观调控中,这两个政策应该密切相关,并且调控的力度、调控的方向要大体一致,才能形成合力,取得调控成效。但具体采取什么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相机抉择。

  宏观经济运行千姿百态,但概括起来讲,也就是三种类型。

  一种类型是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经济学上的术语叫“通货紧缩”,即需求不足,供给大于需求,表现为物价总水平下降。应对通货紧缩局面,应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出现的情况,可以说是通货紧缩,所以在1998年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有中国特色的名字,实质上就是扩张性财政政策。

  第二种类型是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经济学上的术语叫“通货膨胀”,即总供给比总需求小,供不应求,表现为物价上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多次通货膨胀,最近的一次是1993年到1996年这段时期。这种情况下,应该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要控制赤字、减少发债、压缩政府开支、控制货币总投放量等。

  第三种类型就是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基本平衡,但在结构上有矛盾,冷热并存,发展不均衡。我国从2003年下半年到现在基本上处于这么一种状况,但具体来讲,有些产品供大于求,有些产品供小于求。应对这种局面采取什么样的宏观调控政策?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2005年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调整财政政策取向,由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转向稳健财政政策,也就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中性财政政策。稳健财政政策的实质是在总量上不做太大的动作,但在结构上有保有压,加强薄弱环节,压缩过热行业的投资。有人认为宏观调控就是紧缩,就是要控制发展速度,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其实,宏观调控针对的是经济运行中不健康、不稳定的因素。这些问题,市场解决不了,必须用政府宏观调控这一只看得见的手加以解决,包括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不平衡,调整经济结构,调整投资与消费关系,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最后达到比较稳定、持续、协调的发展。因此,无论是扩张的宏观调控政策、紧缩的宏观调控政策,还是稳健(中性)的宏观调控政策,只要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符合宏观经济环境,有利于消除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都是积极和协调的,都是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的。

  (二)近十年来财政宏观调控简要回顾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经济发展就是有高有低,波浪式前进,在不平衡中求得平衡的。但是,严格地讲,在1993年以前,我国基本上属于计划经济,政府宏观调控主要是靠计划实现综合平衡,大多采取行政性措施。真正运用经济办法进行宏观调控,运用财政“三大法宝”来进行宏观调控,是在1993年我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

  1.年的财政宏观调控1993年到1996年,我国宏观调控的着力点是控制通货膨胀。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四个“热”:房地产热,开发区热,集资热,股票热;二是四个“紧张”:交通运输紧张,能源紧张,原材料紧张,资金紧张;三是一个“乱”:经济秩序混乱,特别是金融秩序混乱。为了确保经济的健康发展,日,中央下发了6号文件,决定通过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当时出现的经济过热现象进行治理整顿,文件中,财政政策是重头戏。

  为贯彻落实中央的这一文件精神,财政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具体包括:一是通过适当压缩财政开支逐步减少财政赤字,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社会集团购买力,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增加有效供给,缩小社会供求总量的差额;二是通过税制改革,调整税种结构和税率,严格控制税收减免,清理到期的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规范分配秩序;三是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增强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四是整顿财经秩序,健全规章制度,强化财税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大力打击逃税骗税和设“小金库?等违法违纪行为,加强对预算外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五是支持汇率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完善出口退税制度,促进外贸出口增长。在货币政策的配合下,1996年国民经济成功实现了“软着陆”,既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挤压了过热经济的泡沫成分,又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增长,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6%,物价指数比上年增长6.1%,形成了“高增长,低通涨”的良好局面。对此,国际上的评价是非常高的,说中国避免了一次经济灾难。

  2.年的财政宏观调控年的宏观调控刚刚完成,经济形势就发生了变化,亚洲金融危机波及我国,出现了供大于求、需求不足的问题,经济增长明显受到需求不足的制约。当时的提法叫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趋势”,实际上就是通货紧缩。1997年以前,我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通货膨胀,没有治理通货紧缩的经验。在国际上,也是治理通货膨胀的经验比较多,一般都是采取“关水龙头”的做法,包括控制银行货币投放量、提高利率、控制财政支出等。治理通货紧缩,最关键的是扩大需求。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实质上就是扩张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增加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支出,特别是增加投资性支出等来扩大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主要措施包括:

  一是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累计发行了9100亿元的长期建设国债,集中力量建成了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同时带动了社会投资特别是民间资本的跟进。

  二是调整税收政策,刺激需求增长。对涉及投资、消费及进出口的税收政策及时作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实行了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国产设备投资按40%的比例抵免企业所得税、对国家鼓励发展的外商投资项目和国内投资项目的进口设备在规定的范围内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停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恢复征收居民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分三年将金融保险企业营业税税率由8%降至5%,以及多次提高出口货物增值税退税率等政策措施。

  三是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改善居民消费心理预期。连续四次调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建立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年终奖金制度。同时,增加社会保障投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四是规范收费制度,减轻社会负担,推动扩大消费。1998年以来,取消行政事业收费项目1805项,共减轻社会负担1417亿元;农村税费改革不断深化,农民负担明显减轻。五是支持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产业结构优化。在稳健的货币政策的配合下,积极的财政政策基本完成了预期的宏观调控目标: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了经济结构,促进了企业技术改造,提高了居民的收入,但最大的功劳还是拉动了经济增长,国债投资每年拉动GDP增长1.5~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拉动1.8个百分点,从而避免了我国经济的大起大落。期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基本上保持在7%~9%之间,又一次实现了“软着陆”。

  3.两次财政宏观调控的启示在这两次财政宏观调控的成功实践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两点启示。

  第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财政政策也包括货币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和经济手段,其主要作用在于消除经济周期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弥补市场的不足,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发展。正确地运用财政政策,不仅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必然选择,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实践证明,无论是扩张的财政政策,还是紧缩的财政政策,或是稳健(中性)的财政政策,只要运用得当,符合宏观经济发展需要,有利于消除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的因素,都是积极的、可持续的、有效的。

  第二,财政宏观调控的灵魂或关键是审时度势、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必须随着环境与对象的变化而适时适度地调整。要对具体经济情况作具体分析,并根据不同的时机,做出正确的抉择。宏观调控政策能不能发挥作用,关键在其是否基于对宏观经济形势正确、科学的判断之上。具体来说,要判断得早,动手得早,决策得早,这样作用也大,效果也明显,成本也低。换言之,是否采取扩张、紧缩或是稳健(中性)的财政政策,必须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特定的宏观调控目标决定。经济太热了,财政宏观调控政策就要着眼于给经济降温;经济冷了,财政宏观调控政策就要着眼于给经济升温;经济冷热差不多的时候,财政宏观调控政策就要着眼于解决结构不平衡问题。 我觉得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主要是控制经济增长率,防止经济过热。但个人认为效果不是很好,主要是由于中国现在的GDP主要是靠低廉的劳动力带动,在不大幅增长低收入重体力劳动者收入的情况下,想控制经济过快增长很难。

具体的数据看了也没用,因为个人觉得现在人民币不是自由浮动(当然,这对我国很有益处),各种数据是失真的。

综上所述,这个过渡阶段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是各企业的利润从表面上少了些。为什么中国采用“积极”一词来形容财政政策,用“稳健”形容货币证策?而不是扩张或紧缩。_百度知道财政与金融教案 &|&&|&&|&&|&&|&&|&&|&&|&&|&&|&&|&&|&&|&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教学资源专题栏目 财政与金融教案 &&&热&&&&&★★★ 财政与金融教案 作者: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 13:46:08 文章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下一篇文章: 【字体: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教务处版权所有-------------------- &&& 地址:长沙(星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毛塘环保小区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邮编:410151) 电话:2 Power by:信息服务中心& xzking论我国财政政策由积极到稳健的转型--《四川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论我国财政政策由积极到稳健的转型 【摘要】: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回顾了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七年来的成绩,分析了其面临的困境和消极影响,得出实施稳健财政政策是正确选择的结论,着重研究了财政政策转型的思路与对策,并对稳健财政政策实施以来的效应作出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政策建议。 1998年,中国经济形势发生急剧变化。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明显加深,长期以来盲目建设带来的结构不合理等深层次矛盾,在国际经济环境急剧变化和国内市场约束双重因素作用下,中国经济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消费需求增长趋缓、投资需求增长乏力、对外贸易受到严重冲击、物价持续走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失业率攀升等等。 中国政府审时度势,全面分析了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果断地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由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向积极的财政政策转换。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是以增发国债为主,兼用其他财政手段为主要特征,旨在扩大内需为核心内容的扩张性财政政策。 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七年以来,虽然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变化,但是,仍然遗留了一些问题:财政债务风险加大;经济结构矛盾依然突出;国债资金边际投资效率下降;对民间投资形成挤压;诱发通胀压力。同时,我国经济运行正处于新一轮上升期,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新一轮经济周期的总态势是冷热并存;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关口,需求约束型的经济体制已经形成,但经济中仍然存在与长期性、体制性因素相关的结构问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关键阶段,对应着社会矛盾最为严峻的时期。经济社会的不协调已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基于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政府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6【分类号】:F812.0【目录】: 中文摘要2-4 英文摘要4-10 0 引言10-14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0.1.1 相机抉择是财政政策的灵魂和关键10 0.1.2 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是当前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10-11 0.1.3 选题意义11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0.3 本文的创新点13-14 1 西方财政政策综述14-26 1.1 财政政策的涵义14-15 1.2 财政政策主要的分类:15-17 1.2.1 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社会总需求过程中发挥作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自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15-16 1.2.2 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可以将其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16-17 1.3 财政政策的作用17-20 1.4 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财政政策20-26 1.4.1 积极财政政策的涵义20-23 1.4.2 稳健财政政策的涵义23-26 2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及其评价26-35 2.1 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背景26-27 2.2 积极财政政策的措施27-29 2.3 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29-35 2.3.1 积极财政政策的正面效应29-31 2.3.2 积极财政政策的负面效应31-35 3 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与财政政策的转型35-43 3.1 经济形势的变化35-39 3.1.1 经济增长速度并不过快,但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波动幅度太大35 3.1.2 债务规模庞大,财政风险增加35-36 3.1.3 从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政策手段看,税收政策工具运用得不够、力度不足,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36-37 3.1.4 我国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依然存在许多问题37 3.1.5 我国农村财政政策虽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37-38 3.1.6 目前,规模庞大的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还很不完善38-39 3.1.7 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对促进科技进步的力度尚显不够,它与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还不完全适应39 3.2 积极财政政策已经具备了转型的条件39-43 3.2.1 积极财政政策转型的可能性分析40-41 3.2.2 积极财政政策转型的必要性分析41-43 4 财政政策转型的思路与对策43-62 4.1 财政政策转型的思路43-46 4.1.1 转换财政政策调控手段和调控方法的组合43-44 4.1.2 由原来的需求管理转向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并重,将二者有机地加以结合44-45 4.1.3 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搭配45-46 4.2 财政政策转型的对策46-62 4.2.1 加宽国债项目后续资金的来源渠道,解决财政转型过程中的拖曳问题46-47 4.2.2 理清国债建设资金项目,调整国债投资的方向47-49 4.2.3 合理调整税收政策,实现结构性减税与增加财政收入的立体组合49-52 4.2.4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52-54 4.2.5 完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54-56 4.2.6 加大财政对中小企业扶持的广度与深度56-58 4.2.7 进一步增强财政对科技进步的支持力度58-62 5 财政政策转型效应分析62-75 5.1 稳健财政政策的回顾62-64 5.2 稳健财政政策的绩效64-66 5.3 对当前稳健财政政策的建议66-75 5.3.1 财政收支增长速度应保持合理适度水平67 5.3.2 增强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针对性67-68 5.3.3 加快向公共财政转型,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68-69 5.3.4 协调双稳健政策的搭配69-75 主要参考文献77-79 作者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简介79-8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薛楠;[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莉;[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10期 储德银,崔志坤;[J];财贸研究;2004年03期 徐国荣;王春;;[J];当代财经;2005年12期 倪红日;[J];地方财政研究;2005年01期 林丽敏;;[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张献国;[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贺晖;[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田成川;;[J];宏观经济管理;2006年01期 殷凤娟;;[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苏明,陈少强;[J];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程实;[N];光明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温桂荣;[D];湖南大学;2004年 郭彦卿;[D];天津财经学院;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基伟;费瑞波;;[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宋红梅;李杰;靳晓艳;;[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11期 陈益君;李志平;;[J];北方经济;2006年14期 王俊娟;;[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05期 赵国旭;邬华明;;[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6期 张桂文;;[J];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09期 刘亚清;姜杰凡;刘纯安;;[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年01期 纪明慧;;[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年08期 周柏春;;[J];党政干部学刊;2010年05期 丁国民;王慧玲;;[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佳;;[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善杰;[D];辽宁大学;2010年 杨文杰;[D];河北大学;2011年 冯向前;[D];暨南大学;2006年 陈赟;[D];浙江大学;2008年 方红生;[D];复旦大学;2008年 孙剑飞;[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于大力;[D];吉林大学;2009年 李颖;[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樊世杰;[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齐美玲;[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晓霞;[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唐珊;[D];湘潭大学;2010年 陶瑞;[D];安徽大学;2010年 李清水;[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苏石榴;[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田晓华;[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陈静;[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黄荆和;[D];浙江大学;2006年 贺霖;[D];清华大学;2005年 李淑颖;[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海星;刘德权;;[J];商业研究;2011年10期 王宇龙;;[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6期 刘颂根;;[J];福建金融;2010年10期 黄凤羽;关飞;;[J];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66期 郭文轩,周雄飞,云伟宏,李利英;[J];经济研究;2003年04期 李键;;[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08期 李艳艳;;[J];财会研究;2011年16期 许生;刘国艳;;[J];宏观经济管理;2011年01期 刘尚希;;[J];财会研究;2011年24期 张少杰;;[J];求是学刊;200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颖;[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宇;[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张文娟;[D];海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侯珏;[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郑永海;[J];商业研究;2003年05期 朱柏铭,骆晓强;[J];财经研究;2002年07期 叶文辉;[J];财经研究;2004年02期 平新乔;[J];财贸经济;2000年11期 高培勇;[J];财贸经济;2003年07期 李茂生,陈昌盛;[J];财贸经济;2004年01期 王保安;[J];财贸经济;2004年05期 刘国光;[J];财贸经济;2004年08期 高培勇;[J];财贸经济;2004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鄢红星;;[J];甘肃科技纵横;2006年03期 巴曙松;刘孝红;牛播坤;;[J];福建金融;2006年09期 刘克自;蒋慧民;;[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蔡章华;周亮;;[J];时代金融;2009年06期 李靖娜;罗廷婷;王剑;;[J];企业导报;2009年07期 崔斐;;[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09期 高文舍;;[J];当代经济科学;1985年03期 赵云旗;[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87年01期 傅光明;;[J];财会月刊;1987年03期 王松奇;;[J];开放时代;198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培勇;;[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郭兴方;;[A];理论·改革·发展[C];1998年 王来斌;;[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林斌;洪燕真;戴永务;刘燕娜;林伟明;邱晓兰;余建辉;;[A];福建省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陶红;杨东平;;[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陈其坤;;[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杜云;;[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A];2009第三届中国民用炉具研讨会暨产品展示会、2009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设备及技术交流会会刊[C];2009年 韩庆华;王晓红;;[A];决策与管理研究()——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林致远;龚敏;;[A];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授牌仪式暨“转轨时期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王剑锋;[N];国际商报;2008年 何鹏;[N];上海证券报;2007年 陈宪;[N];解放日报;2007年 本报记者 季晓莉;[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宗禾;[N];中国财经报;2003年 赖永峰;[N];经济日报;2010年 林洛;[N];财经时报;2004年 李玉梅;[N];学习时报;2004年 薛黎?何鹏;[N];上海证券报;2007年 本报评论员 欧阳觅剑;[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伦德;[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方雯;[D];吉林大学;2010年 张万强;[D];辽宁大学;2013年 陈本燕;[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刘家义;[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张龙;[D];西北大学;2010年 刘志强;[D];吉林大学;2004年 庄佳林;[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胡燕京;[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孙福国;[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余显财;[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张瀚蕾;[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杜黑;[D];暨南大学;2008年 张广现;[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吴知音;[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毛燕;[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李惠英;[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陈静;[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周龙升;[D];苏州大学;2005年 杨蕊愿;[D];苏州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稳健财政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