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香榧住房补贴政策策?

最后实际走的线路是这样的 &
遂昌农家乐 & 茶树坪村桃源农家乐位于遂昌县高坪乡,目前有10家农户开张,可同时接待300人用餐,住宿80人。 黄观荣 8306225& 黄观根8306231 黄久富8306209黄久生8306216&&&&&&&&&&& 黄名根8306224 &黄名生8306240& 黄茂昌8306232& 黄石岳8306235&&&&&&&& 黄志文8306226黄水清8306247&&& 黄金文8385626& 黄久年8306219 & 大山(三宝栏)村农家乐位于峡谷幽深、飞瀑流泉的神龙谷景区境内 大家和& 6266885 金黄家园农家 翠竹居农江南农家8347116&&&&&
田野农家 三定兰 8347099&&&&&
路边农家&&&&&&& 竹海农家&&&
石屋农家&&&
& 南尖岩农家乐开张12家农家乐,110多个铺位同时容纳340人就餐。 毛树根(612088) 毛传仁(614348)
毛立新(664669)毛根强&&
毛土忠&& 毛土根(664041)
毛樟员(655605)毛立伟(626295)& 毛仁动(656255) 毛根明 & & 三井村农家乐 新路湾镇三井村坐落于白马山北麓,海拨1000米左右,气候宜人,生态环境优越,与白马山旅游区毗邻。 香榧农家8200001 潘 根 秀8200010 傅 香 珠8200193&
外山农家8200037& 忆雨山农家8200006郑 凤 媛8200050&
黄 玉 环8200014& 潘 新 良8200003&& 傅 连 珠8200019 &&&&&
田铺村农家乐田埔(定位为以狩猎文化为特色的高山度假村) 应村乡田铺村坐落于白马山北麓,海拨1000米左右,与白马山庄毗邻,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自然景观、气象特征与三井村相似。 农 家 人8200136& 老土人家8200122& 春 韵 堂8200158&
快 活 林8200128& 听 泉 居8200107 秋 爽 斋8200149&
烟 雨 楼8200130& 水 竹 居8200137& 小桥流水8200203&
山 里 人8200138 & 小金竹农家乐小金竹(定位为以高山水库为特色的移民新村) 位于应村乡的小金竹村位于应村水库边上,海拔较高。 依 水 缘8448198& 金秋乐园8448508& 竹业农家8448081&
水上渔家8448118&& 新农人家8448811渔 之 家 & & 清水源农家乐(80人) 王子祥8385527王子富8380085曾金松8380087 & & & 大柘镇大田村农家乐汤溪山里人是村民利用自家的居住环境而经营的一家农家饭店,位于遂昌县城西20公里处的大柘镇大田村,是县城通往“飞石岭”、“南尖岩”、“独山古村落”、“湖山温泉”等风景区和王村口革命老区的必经之地 汤溪山里人家曾军华8151904 汤溪八景农家傅利青886966 餐餐农家乐周小伟 田园农家乐吴伟文786815 & 红星坪(定位为渔家乐村) 红星坪村位于湖山乡西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12公里 阿根大叔曾观根8156019王家大妈曾鸿 渔家姑娘王立华立平农轩曾立平 & & & & 黄皮农家乐(黄瓜宴特色餐饮村),石练镇黄皮村紧邻飞石岭景区 黄瓜农家朱文清096530&
东瓜农家邵昌文 西瓜农家钟杨仙& 辣椒农家张华强 农家小园王家娥8268640青山绿水王石民955009 & 三仁乡竹海休闲山庄 风凰山庄顾宪新8259668& 谢小松588) 毛水根157)小忠村项奋民 三敦山庄洪有田110) & 遂昌长濂“鞍山书院”坐落于浙江省遂昌县东大门,云峰镇的西南面,进镇公路横穿而过,距遂昌县城10公理,距遂昌金矿约5公理,地处松阳、遂昌、武义、金华、龙游五县的交界处,是浙中金衢文化旅游区和浙西南山水生态旅游区的结合部,龙丽高速公路出口处8 / 8195628 & & & & & & & & & & & &
去啦去啦,最好是在那里多呆几天
回复萝卜: 谢谢捧场
我计划中秋过去,请问有什么高见需要注意的,谢谢。
回复Justin: 祝您旅途愉快!
回复小飞侠的引文:谢谢。临时决定在家整理照片。
超详细的农家乐~~~ 请问老大如果神龙谷、南尖岩、温泉三个地方都想去 但是只想住一个地方不想挪坑的话,推荐住哪儿?
太美了,五一就去!谢谢分享~~
五一我也想去,同去的站内信啊! &
楼主,遂昌县哪里住宿比较安全啊?一个人出门旅行,不知道从何入手。两天一晚,不知道在遂昌什么地方住宿比较好,能推荐一下吗?
回复June-Lover:遂昌还是比较大的,不知道你的具体目的地,不过那一般住宿不成问题
遂昌农家乐电话怎么弄到滴,太牛了。。。收藏。出行计划中。。。感谢!
请问如果是从南京出发,想要去南尖岩、神龙谷、独山村的话,这三个景点有先后顺序的建议吗?谢谢啦请问如果是从南京出发,想要去南尖岩、神龙谷、独山村的话,这三个景点有先后顺序的建议吗?谢谢啦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对龙泉发展香榧产业的思考与建议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对龙泉发展香榧产业的思考与建议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当前位置:&&&浙江遂昌县三井村34号(『避曙胜地』香榧农家乐)
扫描获得旅游地图
您查询的地方暂无街景
您可以尝试移动右侧地图雷达查看周边位置街景地图
浙江遂昌县三井村34号(『避曙胜地』香榧农家乐)
电话:8-78- 02
地址:【报告地址电话错误】
查看大地图:
酒店机票预订:
常用目的地地铁线路:更多
门牌号码查询
热门城市酒店预订:
最新热门电影
浙江遂昌县三井村34号(『避曙胜地』香榧农家乐)简介
香榧农家乐位于浙江丽水、遂昌县白马山北麓, 海拔1240米,与白马山国家森林公园毗邻,交通便捷。海拨高、气温低、山清水秀,是“天然氧吧”、“清凉世界、避暑胜地”,素有“小庐山”和“浙南狩猎第一村”之称。在此度假可以看日出、观天象,享受民间特制的米酒和麻糍,吃纯天然的野菜,品尝奇珍异果,参与三井祭祀、狩猎、游白马山、白马湖等活动,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参考链接/news/zjy/BJI7CEHE053.html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主要特产:农家士鸡、麻糍、石磨豆腐、 白马牌玉笋、高山蔬菜、农家自制菜干、田间野菜、三井明贡
茶叶(自拥品牌) ●民俗风情:祭祀、狩猎、游白马山顶峰( 海拔1621.4米) ●自驾路线:: A杭州始发—杭金衢(杭新景)高速—龙丽高速— 新路湾出口下
B宁波始发—甬金高速—龙丽高速— 新路湾出口下
新路湾出口下后,水泥硬道直通三井村,驾程约20分钟 ●活动:
避曙  三井明贡茶 ●参考费用(不含酒水):
吃住RMB55-65/天/人(八菜一锅/九菜一锅) ●出游联系:老潘 电话:, QQ: 门牌:浙江遂昌县三井村34号
热门推荐:
亲,说点啥子嘛
我来点评浙江遂昌县三井村34号(『避曙胜地』香榧农家乐)
总体评分:
有话要说:
(请勿重复提交)
北京热门商家:
特色地图大全
中国古代地图
热门景点地图
四川九寨地图丽水日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第A02版:丽水新闻
第A01版 要闻
第A02版 丽水新闻
第A03版 丽水脚步
| 标题导航
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念 不遗余力推动生态惠民
  中共庆元县委&&杜光旻  近年来,我县牢记省、市两级党委政府的要求和嘱托,坚持“绿色发展、科学跨越、生态惠民”这条主线,以“生态移民、产业发展、产业融合、改革创新”等举措,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生态移民“拔穷根”。庆元东西部差距明显,约40%的农民世代居住在东部高山远山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很差,增收难度大。要使这些地区的农民整体上摆脱贫困,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异地搬迁,拔掉穷根。为此,我们把生态移民作为头等大事。依托工业园区、城市新区、中心镇布局,让农民真正“搬得出、留得下、富得起”。截至目前,已有3万多农民实现了生态搬迁,城区周边45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万多个,每个脱贫小区都有来料加工点,就业渠道大大拓宽。据初步统计,搬迁后农民年收入达到1.8万元以上,高出全县平均水平40%以上。  二、特色产业“唱山歌”。我们紧紧抓住生态环境优势和高山气候等资源特性,抓特色、唱山歌。突出林道建设,新建竹林道960公里,每年节省运费2000多万元,实现竹产业产值32亿元。突出高山气候条件和人口外出便于土地流转的优势,大力发展高山冷水茭白、庆元甜橘柚等特色产业,亩均收益达元,实现农业总产值11.8亿元;加快山地开发利用和地力培育,发展油茶、蓝莓种植等产业,促进农民二次增收。加快来料加工转型,在全世界之窗——义乌设立窗口,实现“义乌接单、庆元加工”的新模式,1-8月发放加工费1.6亿元。探索“互联网+”模式助农增收,入围全国大众电商创业最活跃前50强,1-8月农村电子商务销售额3.7亿元。  三、筑巢引凤“搭平台”。以香菇特色小镇为引领,做大做强新香菇市场,致力于从香菇原产地向全国食用菌全球采购中心和全国香菇集散中心发展。同时,借助其强大的仓储能力,以及全国食用菌价格指数发布等平台,最大程度规避菇农价格风险。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从“食用菌大县”向“食用菌强县”转变,大力发展食用菌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2015年实现食用菌产业达35亿元。目前,全县从事食用菌深加工企业有200多家,全产业链可提供就业岗位达1.7万个。  四、创新思路“促融合”。今年,庆元推出“春夏秋冬”四大主题乡村旅游季,举办54个主题旅游季活动,已举办贤良亲水节、月山农耕文化节、莲湖风情农事节等农事节庆32场次,引来各方游客20多万人次。承办华东地区游泳邀请赛、第五届环浙自行车公开赛等赛事,吸引了大量的体育爱好者和大众游客到庆元观光旅游。在农旅融合方面,全县已创建休闲农业综合体8个、休闲农业园区30多个,下步还将建设“香菇寻祖游”等4条农业休闲旅游路线。农业旅游商品特色街也即将投入运营。在建设美丽乡村中突出培育美丽经济,把立足点放在农民致富上。  五、补齐短板“抓改革”。把补齐农村改革短板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致力于农村资产盘活,全面完成农村确权工作。林权抵押贷款累计金额14.7亿元、盘活山林18万亩,惠及林农3万户。创新担保融资方式,在全市率先开展农产品仓储质押担保贷款和留用地抵押贷款,今年分别累计发放100笔6712万元和82笔1458万元。  建设桃源仙渡  力促农民增收  莲都区仙渡乡&&郭跃伟  近年来,仙渡乡以“确保农民收入两位数增长”为目标,坚定“生态兴乡、产业富民”发展信心,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力促农业富民。我们围绕桃、柑桔、食用菌等优势产业,大力实施标准化生产和提质增效工程,狠抓高效、精品、绿色农产品基地扩面提质,建成以岭头、半岭为中心的省级桃主导产业示范区6000亩,辐射带动1万亩;建立梅田大棚完熟栽培蜜桔示范基地100多亩,去年产品每公斤售价20-30元还供不应求。同时,我们顺应发展大势,积极发展养生农业。今年,我乡张山后吴里和董弄鲍店两个自然村被列入区级养生农业示范村创建计划,坚持不使用农药、化肥和添加剂,发展西瓜、水稻、生姜和土鸡等种养项目,成效初显,在生产出更多适销对路好产品的同时,也让好产品卖出了好价钱。此外,大姆山420亩“联合国茶叶示范基地”,更是坚守24年不使用化肥农药,采用自然生态管理模式生产有机茶,很好实现了产业提质增效。  二、推进旅游利民。我们以养生农业为基础,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打响特色品牌,进一步扩大生态产业的富民效应。2011年以来,我乡充分利用文化资源,连续6年开展“游梅田古道,赏仙渡桃花”等系列主题活动,通过举办桃花节、采桃节、认领桃树、自助采摘游、摄影节等各类农事节庆活动,从单纯的卖桃子向卖风光转型,成功吸引了大批游客,助推休闲观光农业和特色创意农业发展。积极提升创建梅田、岭头农家乐和民宿特色村,走出农旅结合的发展新模式,让当地农民的腰包鼓起来。2016年,首次推出66株桃树,很快以单株568元以上的价格被认领一空。通过办节,岭头、半岭等沿线周边村庄桃农户均可增收4000多元,少数农户达到万元之多。  三、抓实政策惠民。一方面,我们整合筹措800多万元资金,实施基地配套道路、康庄路大中修、防洪堤修复、灌溉工程建设等项目,有效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另一方面,打好“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六边三化三美”组合拳,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全民保洁日”,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全面整治优化农村发展环境。  做好美丽经济“四个一”&  打通农民增收“主通道”  龙泉市住龙镇&&叶伟林  住龙镇是浙西南革命根据地中心区域,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近年来,我们坚持“生态重镇、红色古镇、旅游新镇”三大定位,做好美丽经济“四个一”,打通农民增收“主通道”。  一是做特“一个农场”,农民增收有底气。以“六边三化三美”为推手,加快“美丽田园”扩面增量,推动绿色茶园、生态茄子园、有机果蔬园、樱花基地等快速发展,并通过“果园采摘”“自制茶叶”等项目打响了“绿色养生游”。目前,全镇茶叶种植面积380亩,产值达680万元,人均增收760元,“老住龙”“雪牙茶”两个品牌名声日盛。同时,我们以“党员先行示范,农户见效跟进”模式,引导农户走多元化生态种养之路,推动灵芝、夏菇、石蛙等产业发展。  二是做精“一批民宿”,农民增收有盼头。精心规划民宿经济发展,以“农家乐(民宿)重点培育村”“六边三化三美精品村”“51省道美丽乡村风景线”等建设为抓手,抓牢23个涉旅项目不放松,力争完成1200万元的年度投资额。成功引进1.2亿元的民间资本,全力打造养生养老度假基地;以“田园山水·乡愁民宿”为理念,打响了“太极湾·双渡洋”民宿品牌,全村已投入600余万元,其中寻水双渡、馨园两家精品民宿投入280万元,与碧波居、亚宁山庄、亲水木屋等组成住龙全域旅游发展“民宿第一集团”。今年以来,全镇新增农家乐(民宿)18户,累计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营业收入366万元,同比增长均超过152%。  三是做靓“一个小镇”,农民增收有舞台。以“红色小镇”列入龙泉市特色小镇培育行列为契机,谋划了20个项目,估算投资13.25亿元。目前,红军街改造一期工程已完成,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披云山游客接待中心已竣工,江滨路综合提升、集镇街区立面改造等项目稳步推进。同时,以“全域性党建”理念助推“红色小镇”建设,打造全域性红色文化礼堂,依托“省级干部教育基地”金字招牌,以“重走红军路”“追寻红色足迹”等活动打响了“红色教育游”。今年以来,吸引了单位团体58批次,12000多人次前来开展红色教育活动,有力带动了旅游经济发展。  四是做活“一项改革”,农民增收有杠杆。住龙镇有林地39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19万亩。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开展全国首例生态公益林质押贷款,由水塔村17户党员率先带头,112户参与信托计划,3.8万亩生态公益林全部列入林地信托试点,并成立了水塔村利民担保合作社,已发放信贷资金36万元,引导林农将抵押贷款用于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发展。  开启“农业+”模式  壮大乡村美丽经济  青田县小舟山乡&&徐万生  近年来,小舟山乡充分发挥生态梯田优势,精心打造创意油菜花品牌,以“农业+”模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通过“农业+创意”模式,实现从种田到卖风景卖创意。从2013年开始,我们利用1000余亩单季稻收割后闲置的田地,推广种植创意油菜花,通过设计、放样,种出了各式各样的油菜花图案,每年都会有央视等40多家省级以上新闻媒体争先报道。2014年,小舟山的创意油菜花景观荣获了“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展金奖”。2015年,乡里举办了“创意花田”广告拍卖会,竞拍成功的企业,可将企业LOGO图案植入油菜花田,此举在全国尚属首例,共吸引了20多家企业参与,拍得广告费近40万元。  二、通过“农业+旅游”模式,实现乡村经济华丽转身。我们将传统农业发展为景观农业、休闲农业,进一步开发农业旅游。建起了“油菜花庄园”,新打造了“硫华菊庄园”“油茶露营基地”等项目,并积极开发农业旅游产品。随着人气的攀升,小舟山农民用传统手艺制作的菜油、茶油以及油菜花蜂蜜供不应求,也带动了农家乐的发展。目前,全乡共有9家农家乐,186张床位,900个餐位。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小舟山乡旅游呈井喷式发展,游客量和旅游收入成倍增长,到2015年全乡游客量达16.5万人次,旅游经营总收入突破450万元,在家农户平均额外收入2.2万元。  三、通过“农业+文化”模式,实现产业经济转换多元化。借助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品牌,深入挖掘田鱼文化,建立了精品田鱼的品牌,三年时间,小舟山鲜活田鱼市场价格翻了一番。我们通过举办“开犁节”“尝新饭”等节庆活动,进一步将传统的农耕文化传承发扬。全力打造摄影特色文化乡,借助摄影文化拓宽农民创收的渠道,如目前农民模特收费标准达到了200元/次,“农民+牛”收费标准是300元/次。  四、通过“农业+党建”的模式,实现党员干部作风大转变。小舟山不走寻常路的“农业+”发展模式,是因为我们一直以党建为统领,深入践行“三带三敢三不怕”作风精神,党员干部为富民事业用尽洪荒之力。比如,党员刘永如每年都将自己所有的田用来种新品种作试验,我们的女乡长亲自上阵当模特,为创意油菜花代言。  守土有责&&增收有道  云和县雾溪畲族乡&&陈婧伊  雾溪畲族乡是云和县城饮用水源保护区所在地,乡小人少、地寡林茂,促进农民增收这项工作门槛更高,挑战更大,我们选择了一条“一转二耕三扶”三步走的助增路子。  第一步,转移人口,向县城聚集获取发展空间。县委县政府饮用水源地人口转移政策实施以来,一期已转移落户群众110户360人,二期报名群众224户845人。出台《创业助跑行动计划》,每年投入20万元鼓励和奖励自主创业,开展来料加工、电子商务等各类技能培训活动,培育来料加工经纪人10名,在转移安置区设立来料加工服务中心,吸收中老年劳动力50余人,创造年加工费110万元;指导农村青年发展电子商务,培育年销售额百万元以上的网店10家,从业群众人均年增收达6000元。  第二步,深耕优势,向生态资源索要经济效益。大力推进传统农业生态化转型,提高土地山林资源产出效益。通过农村党员干部带头推动,开展退菇还药、退菇还林工作,逐步减少食用菌生产,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和笋竹林高效经营,引进中药材企业,采取“公司+农户+市场”的模式,带动农户自主创收。目前为止,各村党员干部带头成立专业合作社12家,基地化经营白术、百合、温郁金等中药材4500亩,高效笋竹林1.2万亩,利用食用菌转产土地8000多平方米,带动和吸收了400多名留守富余劳动力参与创业,实现人均年增收3500多元。  第三步,精准扶贫,向惠民政策寻求增收保障。认真用好用足惠农扶贫政策,“一类一措施、一户一办法”帮助低收入农户增收,通过保障兜底、岗位吸收、产业扶助、部门结对、亲友带动“五个一批”工作。认真开展“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试点工作,选育31名雾溪籍云和师傅、耕种大户和创业先锋,“以一带三”签约落实联系帮扶93户低收入农户,努力实现“一户一人、一户一能、一户一千”增收目标。利用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帮扶资金,发展村级物业经济,收益按人口比例分配给各村用于农户基本医疗补助救助,年反哺收益资金6万元。  农旅融合补短板  精准发力促增收  庆元县淤上乡&&吴孚郎  近年来,我乡挖掘资源优势,以农兴旅,以旅富农,探索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全力打造近郊休闲旅游地,有效带动农民增收,我们主要是从三方面入手:  一、集聚资源促产业延伸,不断挖掘农旅融合发展潜力。两年来,全乡流转土地2000多亩,建起了黄沙洋扶云菜业、长砻蓝莓基地、方格百菇园等农业精品园和18家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并融入“赏花摘果、农耕体验”等休闲观光元素,农业产业化的集中经营为农旅融合创造了基础条件。各村各农户也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发挥自身作用,形成了独特的农业优势,长砻村农民不仅规模化种植蓝莓,还入股参与民宿的经营分红,新开的新安江农家乐,吸引游客体验移民农家生活,拉长旅游产业链,实现“吃、住、游”一条龙服务。仅今年上半年,我乡已新开农家乐、民宿6家,餐位283个,床位45铺,进一步优化了农民增收结构。  二、注重内涵促整体提升,不断展示农旅融合发展魅力。我们围绕“田园”主题,制定了近郊休闲旅游规划。通过举办乡村节庆文化活动,实现从农家观光向人文旅游转变。今年三月,举办了万人赏油菜花活动,开启了我乡近郊休闲游的序幕。五月的杨梅、七月的西瓜、八月的垂钓、九月的猕猴桃,各村近郊休闲采摘游活动异彩纷呈。同时重点打造农业精品园、重点民宿村、低碳示范村、星级农家乐,依托“赏花摘果访古村”将各村景点串连成线。围绕重点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拆违3万多平方米、投入4600万元建设景观防洪堤、农业生态等工程,扮靓美丽乡村,助力农旅融合。今年,各个赏花摘果活动延续时间长,累计吸引游客近4万人次,通过土特产、采摘水果、农家乐餐饮、民宿等新增旅游收入265万元,农旅融合绽放出了应有的魅力。  三、强化协调促服务,不断激发农旅融合发展活力。在农旅融合工作中,乡村两级党员干部多策并举为农户增收提供动力。协调各职能部门,为家庭农场业主争取金融部门小额贷款300多万元,从政策上给予农民增收致富最大的支持。加强技术服务,组织乡内精品农家乐业主到外地学习考察,开设农家乐厨师培训班,首期参训人数达140人。在农旅融合浓厚氛围影响下,全乡涌现了一批带头创业的党员干部和致富能手。  抓好点线面  力促农民全方位增收  缙云县舒洪镇&&章晓斌  今年以来,我们在县委提出的“一个烧饼三个家家,草根创业十大产业”的基础上,重点抓了“点、线、面”三个方面的工作,农民增收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60元,增长10%;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6344元,增长16%,位居全县前列。  一是抓亮特色“项目点”。首先,以乡村旅游拉动。重点推动蟠龙忘忧谷、姓王土面博物馆以及仁岸“水趣”民宿三个乡村旅游项目实施,打造一条引领舒洪全域旅游发展的精品线路。目前,忘忧谷项目已进入设计会审,计划一期投入3000余万元;投资1500余万元的土面博物馆已投标施工;“水趣”民宿已投入5000余万元,28幢民宿联建和农家乐接待中心可在年底前建成投入使用。其次,以文化节庆推动。今年我们成功举办了仁岸杨梅节,将节庆与文化、产业充分结合,节庆当天接待各地客商200余家,游客3万余人,651吨杨梅销售一空,创利润1300万元。再次,以美丽建设引动。全镇6个村,3个村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专业设计,但不发包,在村双委的监督下全员参与工程建设,劳务性工资由村民领。以仁岸村为例,2015年村民领劳务报酬280余万元,人均增收800多元。  二是抓活产销“两条线”。我们紧抓两条线:线下抓生产,打造特色农产品。如:仙仁杨梅,种植面积达7000余亩,两次获“浙江最甜杨梅”称号;姓王土面,全镇有500多专业加工户,已成为区域性品牌,年加工量达到5000万元;青井茶叶,年加工量和销售额达到1亿元,占全县的半壁江山。线上抓销售,积极培育电商。创建了全县首家斯奈克农村电商创业园,培育电商企业51家,去年销售额达3188万元,其中农产品销售额552万元,让舒洪的产品在风口上“飞”起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是抓强党建“引领面”。为了实现共享发展,让点、线连成面,我们不断推进下山脱贫、职业培训、来料加工等其他各种农民增收举措。结合今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归零翻篇大讨论”,我们开展了众筹党员关爱基金、党员互助组、先进传帮带等活动,将党员的先锋作用延伸到农民增收的具体工作中。如岭口村党支部书记李喜强,多次放弃了自己在广东的生意,带领党员干部,积极盘活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使农民年收入从2013年的10068元增加到去年的14060元。  耕种红色山水  打造幸福古镇  遂昌县王村口镇&&徐土生  近年来,我镇立足实际优势,传承红色精神,耕种红色山水,不断发展壮大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一是点文成金,让好文化成为富民的内动力。王村口是红色古镇,粟裕、刘英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曾在这里开展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我们创造性做好红色文化传承的文章,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资金对古镇风貌进行保护,对红色革命遗址群进行修复;依托乌溪江水资源优势,引进工商资本开发红军漂流景区带。今年以来,仅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就接待游客960批次19000余人,取得了良好的政治和经济效益。古镇干部群众更是在坚守一方文化中传承好红色精髓,以担当实干精神抓发展、促增收,今年以来共争取项目资金3000万元,仅3个月就完成22公里通景公路政策处理,创造了征迁的“红色速度”,使群众得到真实惠。  二是点旅成金,让优生态成为富民的好资源。我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引领作用,经营好青山绿水,大力发展农家乐民宿产业。一方面,实施“景区+农家乐”发展模式,4A级景区所在地石笋头村党支部敢想敢为,将该村打造成为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目前全村拥有农家乐39家,近一半农户做起农家乐,今年前8个月营业总收入已突破1000万元,户均营业额达到25万元。另一方面,实施“党建+民宿”发展模式,大坑村党员集体带头将古老民宅变身舒适民宿,带动全村发展民宿15家,截至8月底营业收入超过260万元。  三是点绿成金,让新产业成为富民的强引擎。我镇在做大做强茶叶、四季豆等传统原生态农产品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兴农林产业,拓宽群众增收致富路子。通过招商引资,全国首个300余亩规模化人工种植青钱柳基地落户我镇,因具有降血糖的保健功效,第一批青钱柳茶上市后,深受城市中老年群体欢迎。吴处村的食用木槿花已实现规模化种植,鲜花每天销往上海市场,每公斤售价达到40元,市场供不应求,同时推出以“观花现采,花宴全席”为主题的农旅体验产品,备受游客青睐。目前,全镇新兴农林产业直接带动就业300余人,经济效益超过1000万元,成为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  挖掘绿色资源潜力  助推农民增收致富  松阳县枫坪乡&&邓智强  枫坪乡根据今年8月份史书记调研我乡民宿及传统村落发展时的要求,传承红色基因不忘本,践行“两山”理论不停步,对标提升农民幸福感,大力发展农业生态产业、传统民宿及旅游产业,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真正实现农民增收。  一、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生态产业。乡党委按照“巩固支柱产业地位、壮大主导产业规模、提升特色产业效益”发展思路,鼓励和引导农民逐步改善农产品结构,带动全乡农业向多元化综合经营转变。目前,全乡累计建设高效笋竹林2000余亩、高山蔬菜600余亩、香榧4500余亩、油茶2700余亩。初步形成了以食用菌、笋竹林为支柱,高山蔬菜、香榧、油茶为主导,其他特殊种养业为补充的农林产业结构。  二、培育新型业态,丰富产业结构。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特色的发展思路,培育沿坑岭头“画家村”、丁坑养生村、梨树下避暑胜地、斗潭红色旅游基地,推进乡村旅游民宿产业地域化、差异化、个性化发展,全力打造“纯净枫坪”特色品牌。如,在沿坑岭头“画家村”建设中,通过“政府引导、党员示范、村民参与”方式,推进乡村民宿产业,成功开发“柿子红了”高端民宿,在较短的时间内即获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示范带动广大村民从原来的迟疑观望变为主动加入,纷纷开起民宿和农家乐。2015年该村共接待游客2.5万多人次,经济收入200多万元。同时,充分挖掘枫坪特色的农产品销售,如沿坑岭头的金枣柿通过升级包装,打造成具有文化内涵的“善果”,售价从原来的每公斤6-10元提高到78元,仅此一项每年可带动农民增收15万元。  三、发挥党建引领,筑牢发展根基。乡党委政府结合枫坪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特点,出台了系列助农增收政策,如对发展白茶、香榧、油茶等产业和民宿改造的农户进行补贴,其中香榧最高补贴每亩达1000元。各村党支部则根据实际,探索适合本村发展的重点产业,由党员示范带动推进建设。如,山乍口村党支部通过党员带领建设的方式,开发了500多亩香榧基地,聘请村里的低收入农户进行日常管理,每月15日党员固定活动日时,还组织全体党员进行义务劳动。基地收益按股份给村集体和村民分红,其中村集体收益部分,20%用于补助困难群众,30%用于村民房屋保险、社会养老、医疗保险补贴等公益事业,50%收入用于本村经济发展。  农旅融合念好产业致富经  景宁畲族自治县大漈乡&&蓝景芬  大漈乡大力引导农民发展美丽经济,突出培育乡村休闲旅游和高山冷水茭白两大绿色生态支柱产业,走出了一条适合大漈的农旅融合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农民人均纯收入走在景宁全县前列。  一、稳产保质树品牌,农业经济“靓”眼球。大漈85%的农民种茭白,全乡种植面积达5000亩,是浙江省高山茭白之乡,也是全国第三大蔬菜批发市场——苏州南环桥市场的直供基地。近几年农民单种一季茭白,亩产收入平均可达7000元以上,特别是今年行情非常好,收购价最高时1公斤超过10元,部分农民一亩收入超过16000元。对茭白这个已经响当当的优势传统产业,我们从服务和管理方面加强引导,促使茭白产业保“质”和“量”,促农民增收。一方面,乡村联动,发挥党员示范户作用,党员干部带头科学种植,做好传、帮、带。另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加强指导,在销售出口关强化质量安全检测,倒逼农民科学种植。  二、扩量提质升品位,民宿经济“鼓”腰包。依托国家4A级景区、国家级生态乡、中纪委监察部杭培中心教学实践基地、省级风景名胜区等金字招牌,大漈近几年着力发展农家乐及民宿,通过党建引领、政策引导、典型示范、店小二式服务等举措多管齐下,使得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并初步形成规模。到目前,我乡已创建省级农家乐特色村2个、市级3个,市级农家乐综合体1个,市级农家乐集聚区2个。全乡有农家乐经营户61家,其中民宿43家(四星级1家、三星级34家),已具备同时接待700人住宿、4000人就餐的能力。2015年,乡村休闲旅游收入翻番增长,达到1600多万元。今年大漈旅游的热度较去年更盛,农民收入有望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三、打造平台搭框架,农旅融合促腾飞。一方面,打造节庆平台,连续举办了四届茭白节,宣传茭白、营销旅游,利用“一产”推广“三产”,达到经济唱戏的目的。另一方面,搭建招商平台,充分吸引社会资本投资高端民宿,新引进河北地质大学一位年轻教授倾情倾力打造“如隐·小佐居”,定位为景宁甚至是丽水最有品位的民宿之一,预计年内能完工。同时,我们还吸引景商回乡创业投资一千多万元打造“雪花漈民宿园”。
& 版权所有 丽水日报社 合作伙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住房补贴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