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超市便利店便利店,做得比较好是哪个?

& 如何开好便利店?开好便利店的重要步骤
如何开好便利店?开好便利店的重要步骤
来源: 互联网
在沃尔玛、乐购等全球连锁大超市侵占市场的背景下,很多便利店经营的顺风顺水,这是为什么呢?便利店之所以在这些零售巨头下得以生存、发展,主要体现在“便利”二字。如何开好便利店呢?这就要求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便利店的便利作用。那么,如何理解便利店的“便利”二字,下面为你做下简单的诠释。(1)场所便利:离住处或工作点很近。(2)时间便利:全天候24小时营业。(3)商品便利:只销售若干消费者最常需要物品。(4)服务便利:消费者购买的品种数量较少,因此结账无需久候。对于如何开好便利店,具体的介绍如下:(1)一天24小时,一星期7天营业,甚至提出全年无休。(2)提供3000种以上的食品、家庭用品以及个人商品。(3)
一次快速停留。“一次停留便利商店购物”就是以am/pm为经营主干。因此,它们提供:①有效率而即时迅速的服务。②干净、整齐、清爽、有良好组织的卖场。以上都是美国方面的报导资料,这些条件在前面一开始便都已说明。便利商店的最大特色应该反映在它的整体造型外观及设备上,如像是:(1)外观宽敞、明朗:宽敞的人口,让顾客从大门即可对内一览无遗,倍增亲切,并且容易接近与自取。(2)内部标识清楚:顾客进了店门后能够立刻看见所寻找和想买的东西,因为清楚、明确而生动的标识是“便利”的基本要件,它所代表的就是“保证满意”。让顾客从标识上,可以满足视觉、味觉及食欲上的要求,刺激购买欲望。(3)供应熟食:熟食是便利商店的主力商品。早餐、午餐、晚餐甚至到宵夜,都可以在便利商店获得满意的解决。供应熟食,也是便利商店与一般食品杂货店之间最大的差异处。(4)放置调味台:一般接触的快餐店,如麦当劳、温娣等的热食都是调好味的。而7一ELEVEN便利商店,则设有调味台,供应芥茉、蕃茄酱、美乃滋……让购食汉堡包、热狗的顾客,可按自己的口味和嗜好随意选用。(5)冷冻餐饮食品:以最现代化的设备,采自助服务方式,供应各项冷冻餐饮食品,如:酸乳酪、奶昔、冰淇淋、霜淇淋等。(6)各类冷热饮:各种汽水、果汁等饮料及热的咖啡、茶、巧克力饮料,均可依个人需要,以供应机按杯销售,既方便又经济实惠。(7)大型冷藏柜:牛奶、果汁等各类饮料,都可储存、陈列于立式冷藏柜内,不仅使购物者一目了然,而且保持冰凉新鲜。(8)利用微波炉加热:对于喜爱热食的顾客,便利商店应备有微波炉,可立即为顾客的食物加热。(9)商品分类陈列:各类饼干、糖果、点心、零食、调味品、化妆品、日用品等都分门别类、很有顺序地陈列于货架上,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寻找。(10)
结账台方便顾客:便利商店的结账台设计。都能使顾客快速结账不用等候,结账台上面及外侧,更陈列了杂志、电池、香烟、口香糖、小包零食等,这些小物品很能满足急需的顾客。经营便利商店,主要目的应在于:引进更新的经营观念与管理制度,以服务社会及供大众消费,并藉以加速及提升省内零售业的现代化与合理化。责任编辑:贝缇
投资额:1万-3万关注度:5650
投资额:3-5万关注度:7023
投资额:3万-5万关注度:6307
投资额:1万元以下关注度:6967
投资额:10-20万关注度:10846
投资额:1万以下关注度:6003关于便利店,这 19 个秘密还挺有意思的_商业_好奇心日报
社交账号登录 或者
新用户注册 上传头像拖拽或者缩放虚线框,生成自己满意的头像预览 忘记密码
商业关于便利店,这 19 个秘密还挺有意思的
宣海伦 费丽婷
逆势生长的便利店,里头有的是洞悉人心的细致功夫。
本文来自《好奇心日报》,更多好文章请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 。
“独身、年轻、受过良好教育,新上海人。喜欢用好东西,租在市中心一间 90 年代的老式公房里,家里没人做饭。”
——据说这样的人最容易走进便利店。上海联华罗森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晟给出的描述,细致得好像真认识那么一个人。
2012 年,罗森在“消费者选择的外资便利店品牌”中排名最低,日本方面决定收回罗森的品牌代理权,张晟就是在这节骨眼上接手上海罗森。
在到处都在谈及电商对传统零售冲击的时候,便利店在中国反而正在经历一个快速成长期。根据英敏特数据,2009 年到 2014,便利店零售市场以 15.9% 的年复合增长率扩张,到 2019 年总市场零售额预计在 900 亿到 1,000 亿人民币之间,大概是现在的 1.5 倍。即便是便利店业态最为成熟的上海,也尚未完全饱和。
和所有零售行业一样,便利店这门生意也脱不开“因地制宜”的四字法门。日本的便利店一定有鲜煮咖啡;台湾的便利店里桌子、椅子少不了——上海也有,但大多数不会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
北京的便利店生意好像总是做不起来,一家两家关门了,四家五家又自别处开出来,但不一定是在办公楼、高档住宅区这些你以为的“好市口”。
至于,为什么便利店的招牌从深蓝变成浅蓝;一进门看见货架上是什么品牌;爱吃的寿司怎么忽然就不见了;便利店的灯是真的亮啊……这是一门洞悉人心的生意。
这里似乎隐藏着很多小秘密,也正因为此,我们最近和张晟、全家中国新闻发言人王意文,以及北京 7-Eleven 711行政本部本部长吴萌聊了聊。2004 年,7-Eleven 进入北京,吴萌打那会儿起就在了。算的上是元老级人物,7-Eleven 也是目前北京最大的外资便利店品牌。
他们对行业的判断更多的是来自实践,也有对未来市场的一些猜想,不过我们发现,多数观点是一致的。
1、什么样的城市可以开便利店?
2003 年,全家首次进入大陆市场,在上海开出第一家实验店。
“依照国际经验,当人均 GDP 达到 6000 美元的城市,即是便利店行业可以进入的时期。到 1 万美元时,可快速发展。”王意文告诉《好奇心日报》,2002 年上海人均 GDP 已接近 6,000 水准,因此看好上海发展及消费潜力。
截至 2015 年 10 月,全家在中国内地开设近 1,500 家门店。目前各城市店数分布为:上海近千家、苏州近 120 家、杭州 70 家、无锡 39 家、广州近 180 家、成都近 50 家、东莞 9 家、深圳 30 家、北京 15 家。
2、便利店为什么爱扎堆?
上海也是罗森的大本营。宁波、杭州、镇江、无锡、嘉兴、苏州…你会发现罗森选择的这些城市都在上海工厂周边,当天物流 3、4 小时能辐射到的地区。
拥有专供的食品加工厂和成熟的物流体系是品牌便利店区别于杂牌店的地方。
以北京 7-Eleven 为例,饭团,三明治,便当等日配商品占总销售额的 40%左右。7-Eleven 持有专用供应商公司的股份,工厂生产的产品专供 7-11,产品的配方也由 7-11 和专用工厂共同研发。
2004 年,7-Eleven 把便利店模式带到了北京。一时间,北京街头冒出了各种各样山寨 7-Eleven 的“彩条便利店”,但也只是“看起来”像而已。那些尚未成气候的便利店品牌使用的是同一家供应商,提供毫无差异的产品。一些规模更小的便利店,干脆只提供保质期 15 - 30 天的盒饭。
如果仔细观察北京 7-Eleven 的门店分布,你会发现一家店的周围,一定还有好几家临近的店面,这是 7-Eleven 的开店策略。这么做可以节省配送、运营管理的成本,对区域内的品牌建设也有好处。
某天下午 1 点左右,记者目睹了来送盒饭的货车,一辆车可以配送附近 7 家店,这种模式与日本相类似。
3、为什么北京便利店生意不好做?
北京啊北京,夜里人在城外,白天人在城里。天冷不愿出门,路宽懒过马路。
“北京的 24 小时便利店为什么比上海少很多?”知乎上最热门的回答总结为“三个半”:生意只能做“半年”,马路只能做“半边”,一天只能做“半天”。
偌大的一个北京城,24 小时的便利店开在哪儿“都很痛苦”。
进入北京后的第四、第五个年头,7-Eleven 实现盈利,目前在京有 186 家门店,店均日销售额超过 20,000 元。但如果算上 7-Eleven 北京公司体系下的 60 多家天津门店,京津地区整体还处于亏损之中。
而上海则是另一番光景。上海本是座小渔村,蜿蜒的街道大多临河修造。便利店最爱开在小路边,假使把马路修得和北京一样又宽又好,当中放一道铁栅栏,生意马上就不好做了。
现在哪还会有人特地绕一大圈去便利店买东西呢?
4、人流量大的上海外滩,不是开便利店的好地方?
近两年,罗森上海新开了近 200 多家店,关掉了 140 多家店,这里面有许多你想不到的取舍。比如说,他们最近关掉了外滩店。
“租金高、利润低、又没有好的广告效应,就关掉了。”张晟解释道,人流量大并不意味着广告效应就好,“每天来的客人是外地的,又不是上海的客户群,可能在上海知道了(罗森)但也没用,他回家又没有(罗森)的。”
5、为什么办公楼下的那家便利店关门了?
罗森还关掉了一批租金和营收不成正比的办公楼门店。看似拥有稳定客流的办公楼,便利店生意也不好做。
“如果这个楼是满的话,办公楼便利店开张的第一天,估计就是生意最好的一天了,因为天天吃人家会吃厌,周边又不断有新的饭馆开出来,客流自然会减少。”再加上办公楼的门店晚上是没有生意的,双休日也是没有生意的。
6、在住宅区开便利店,得先做这些事情
2012 年日方收回罗森代理权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计划,对于店面的改废慎之又慎。谨慎到了什么程度呢?比方说要入驻一处住宅小区,张晟会让手下的人晚上去楼下“数灯”。
比起书面报告上的数据,这位罗森上海的总经理更相信自己在现场看到的东西。
“开发商说这个小区已经卖完了,但是你上网一查,会发现又有很多房子挂着卖,所以入住率到底是多少呢?”他要求手下一家家地去数灯,“这还不够,我们还要看灯的颜色是不是不一样,有的开发商会故意把灯都开着。我们还要看外墙上空调装了没装。”
张晟管这叫做“现场信息采集能力”,“在中国做生意,尤其是做零售生意,这一点非常重要。”
7、上海新开的便利店为什么都在郊区?
在便利店行业发达的上海,几步就是一家便利店。市中心的便利店竞争已经很激烈,新空间主要在上海周边的郊区和新城区。
“我们同行都说,每天查表,日销都是在跌的。因为人不断往外迁移,市中心租金一直在涨,办公楼也在往外搬。”张晟表示,白领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公司也在往外搬迁,这都是必须了解的城市趋势。
8、但也不是所有的郊区都适合,比如……
新的机会出现在郊区新兴的住宅区。随着城市发展,物价、房价暴涨,许多人在郊区住豪宅、开豪车,生活质量却不高。想买个包子就只能在吃路边摊,想给孩子买个小玩具都没地儿买。
——城郊的配套生活设施跟不上,这就是便利店的机会。不过,假使真的到了城郊本地人遍布的老城区,比如说上海松江,生意反而难做。
“上了年纪的老上海人最喜欢说,'这个东西怎么这么贵,我自己家里也做得出来',他们没有时间成本这个概念。”张晟说,人的消费观念是很难改变的。便利店说到底做的还是年轻人的生意。
9、说要吃得清淡点,但最好卖的还是重口味
如果你开始把“要吃得清淡点”挂在嘴边,那说明你老了。
年轻人的味蕾只分辨的出浓油赤酱、酸爽麻辣的——这是便利店的销售数据说的,便利店最关心的就是年轻人的口味。
为什么麻辣烫卖的好?为什么麻辣香锅卖得好呢?还有,你发现了吗,日本的拉面一年比一年咸了?张晟提出了一连串的反问。
“今天的 90 后,未来的 00 后,从小喝的是 100% 的果汁,可乐、雪碧,他们的味蕾现在只知道甜酸苦辣,其他的味道很难辨别了。”前段时间张晟和朋友在日本,他 40 多岁的朋友说,“呀,这个面这么咸?” 张晟答,“你看,大街上日本年轻人都在排队。”
10、便利店最赚钱的,是关东煮、包子、盒饭那些鲜食系列
在英敏特面向 3,000 名 20 - 49 岁的互联网用户的调查中,94% 的受访者过去六个月都曾在便利店购物,最主要的消费品类分布于食品与饮料。
从消费偏好看,中国大陆消费者更倾向于消费食品类商品,尤其是速食商品。在便利店的销售品类中,自产研发的烘焙、甜品和鲜食类食品的毛利高、购买频次也高,是便利店的主要盈利点。根据王意文提供的数据,鲜食系列占全家总营收 40% 以上。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谈论如何抓住消费者的时候,便利店的经营者最先考虑的,总是如何抓住消费者的胃。
冷柜里的包装盒饭、饭团、三明治,热腾腾的关东煮、包子、烤串和现做盒饭……这些自产食品是品牌便利店能做出差异化的地方,也是别家轻易复制不了的东西。
11、想了解一座城市的口味?去逛逛便利店
全家每个单店至少拥有 2,500 个商品品类,每年淘汰近 1,700 余个品相,轮换 70% 以上的商品。在开店之初,全家会提前半年时间,把每家店刚开业时的商品组合和品牌确定下来,研究什么样的商品组合和品牌是当地消费者喜欢的。
以全家的盒饭系列为例,有在全国各地都受到欢迎的咖喱猪排饭,也有因应华东口味的绍兴大排、雪菜肉丝面,华南有广式腊味油饭、捞面。
北京的 7-Eleven 则和北京协和医院合作,推出了维 E 润肤露,以及烤鸭汉堡这样的本土风味食品。
12、货架上源源不断的新品,是如何出现和消失的?
“整根香蕉奶昔蛋糕”、“提拉米苏圣诞蛋糕”、“冰皮月亮蛋糕”等等…罗森做过一系列应季产品。除此之外,还要结合时下的流行趋势,比如把植物奶油替换成更加健康的淡奶油。
罗森每周都会推出新品。每周四,罗森上海的总经理张晟也都会参加新品会,在商品上市时给门店一个“预测数”,达不到就末尾淘汰。一般来说,观察期在三个月。
每年三月、四月,罗森会针对自产食品进行盲品。“2012 年起,我们一直在强化甜品和烘焙这一块。” 每年罗森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消费者调查,不是调查便利店,而是专门追踪消费者每天的生活习惯。
根据张晟的说法,在 15-19 岁这批最年轻的消费者当中,罗森在甜品烘焙方面的评价排名第一。这是一个很不错的信号,因为:抓住最年轻的这群人,就是抓住未来便利店的主要消费人群。
“我们最终并不是要做一个超级好吃的东西(吸引消费者)到罗森来,这部分当然也需要有,但绝大部分应该是:今天吃啥呢?我先到罗森看看吧,这才是我们最终的定位。”张晟表示,你永远要有替代品满足需求。
13、便利店凭什么和面包店竞争?
在中国便利店市场,食物的竞争来自于街头巷尾,路边摊卖的包子是竞争,大大小小的甜品店、面包店也都是便利店的竞争对手。
“比如我们要知道消费者什么时候来,为什么来便利店买面包。”根据调研张晟发现,三点过后,许多面包店就没有好吃的面包了,但真正的消费者往往是晚上采购第二天早上吃的面包。“如果要做新鲜面包我肯定做不过专业面包房,但是到了第二天早上,保存条件不同,我就要保证肯定做的比别家好吃。”
14、便利店卖包子,竞争来自于街头小贩
“罗森一个包子卖 2 块 5,马路上一个包子 1 块 2、1 块 5。”张晟说自己一开始也很没信心。要怎么才能卖过人家?关键是要东西竞争发生在哪个环节,从消费者不同阶段的需求中寻找差异化优势。
便利店消费者还是愿意为卫生、安全买单,张晟认为,便利店首先要改的是包子的口味,“很多消费者认为便利店的包子不好吃,不是不好吃,是配方得改。”
便利店的包子一蒸就是好几个小时,怎样才能保持口感不让包子烂掉?要进行配方的调整,但不能添加有害的东西,只能在高筋面粉、低筋面粉调配上花功夫。
另外,冷冻过的包子盐味会下降,这里头都有讲究。
15、便利店是怎么让你吃上油豆腐粉丝汤的?
一份简单的便利店食品,要考虑制作、运输和保存等各个方面。
罗森推出的汤面、油豆腐百叶粉丝汤、咖喱牛肉汤、乌冬面……这些汤汤水水的东西运输起来很麻烦。罗森调整了食物的冻点和沸点,使食品在冷藏的时候是结冻的,加热才化成汤汁。
16、为什么上海便利店容不下一张桌子?
首先当然是因为租金贵。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地界上,便利店经营者们得仔细琢磨:到底有多少人愿意坐在便利店里吃东西。
根据罗森的调查,这个比例不太高,大概不到 10% 的顾客愿意坐在便利店里吃饭。
但在台湾,你走进任何一家便利店,通常都能看到宽敞、明亮的休息区域,带着 WIFI 的那种。这其实也容易理解:在台湾开车的人少,天气又炎热,人走一段就走不动了。
同样的,你会发现东京街头的咖啡店很多,而且特别便宜,为什么?因为东京的咖啡店就是个歇脚地儿,浑身西服的日本职员走得热了,到客户这里浑身臭汗的,先在楼下喝一杯。而在国内,咖啡馆可能还是个“拍拍拍,上传朋友圈”的地方。
在上海便利店,比较常见的是墙边或窗边的一排小桌板,仅提供一个站着吃东西的空间,这种设计的出现是因为政府以前不允许在店内放椅子。
所以哪怕是便利店里的一张桌子,都和这座城市有关。“我们也不是说不做(店内空间),是不要硬做,有条件也还是做。”张晟补充道。
谁说那 10% 的需求,不是需求呢?
17、便利店老板巡店,为什么带着一副扑克牌?
英敏特调查显示,便利店最容易引起消费者反感的是服务人员态度不好,其次是卫生状况差。
自日方接手后,罗森引入了品质管理体系,由十几个人组成“神秘访客”的团队,到门店观察经营情况。
张晟自己也时不时去门店搞突击检查,“我看的东西很多,首先看服务、寒暄语,然后看产品的配置,第三卫生,第四货架布局是否合理……”他一口气报了一连串指标。
在高密度集中发展的便利店行业,罗森目前的加盟店比例超过半数,全家、7-Eleven 的加盟店比例更是在 70% 上下。
为了加强门店管理,张晟把督导的照片做成了一副扑克牌,每到一个门店就把牌摊在店员面前,要对方找出自己从属督导的照片。
这招挺狠的。张晟发现,后来自己只要去了一家门店,这一片区域的门店都知道了。“我猜想,他们是建了个微信群(通风报信)。”
18、传统零售唱衰,为什么便利店能逆势增长?
一份来自贝恩公司的报告显示,在电商冲击之下,传统百货和商超的销售额明显下滑,而便利店则逆势增长,连续三年销售表现优于百货、超市等大型零售业态。2014 年,便利店年销售同比增长达到 25.12%,门店同比增长达到 22%,增幅在整个零售业中位居榜首。
“都说是被电商冲击完了,我觉得这和百货商场的不作为有关。”张晟分析,“你发现没有?所有百货店都长一样,一进门都是化妆品,柜台的位置你闭着眼睛都能知道。”
大型商超的问题也出在自己身上。为了收取更高的返利和进场费,连锁超市牺牲掉了一些小众的细分产品。“有些大卖场 97% 的销售是来自于 3% 的品种,这就出现大问题了,因为这 3% 的商品完全可以到电商上面去买。”
日本的大卖场的比例通常是 20% 的品种贡献 80% 的销量,剩下的 80% 的品种虽然只带来 20% 的销量,但同样有必要保留。
便利店行业也是如此。自产商品和全国性品牌就像是味精和盐,没有盐的话做不了菜,但全都是盐的话就没有差异化。7-Eleven、全家和罗森都拥有自己的自产品牌。相较于大型超市,便利店的自产品牌更加精致,没有明显的廉价感。
另一方面,便利的网络购物已经把消费者完全宠坏,消费者进店购物的目的性越来越明确:我既然来了这个东西一定要有。
“即使消费者要的东西我没有,替代的东西一定要有。比如,可能你来的时候盒饭不多了,但面包会有,甜点会有,汤面会有。”张晟希望能够逐渐培养消费者的品牌信赖感。
19、便利店最好的时候还没有到来
上海目前拥有超过 6,000 家便利店,这个数字大约是北京的三倍,为全国之最。按人口比例计算,台湾地区约 2,300人拥有一家便利店,日本 2,000 人一家店,上海的便利店容量应该在 1 万家门店左右,仍有不小的拓展空间。
来自红杉资本的数据显示,2015 年,每一天都有 3 家新的便利店开业,这个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爆发。
“便利店只是零售的一种业态,百货、超市都火过一阵,现在大家不喜欢去大超市了喜欢去便利店。” 吴萌表示,现阶段想的不是竞争对手,而是怎么吸引消费者,怎么把便利店的盘子做大。
张晟也表达了同样的态度。“应该说 2020 年是个大发展时期,大概还有四五年会一下子起来。”
内文图来自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分享至:
没有更多啦
登录查看你的好奇心指数
根据你的好奇心指数推荐
好奇心微信公众号7-11,全家便利店和传统的便利店比有什么优势?
【汪惟的回答(133票)】:
国际品牌的优势:长期经营获得的经营诀窍、多年积累下来的战略思考角度、更加专业的团队。
零售行业是一个琐碎的行业,通过长时间的累积掌握了很多的经营诀窍。
盛夏如何保证顾客能拿到冰饮料而不是店员刚刚放进冰箱的常温饮料?
711和全家的解答——在店内设立巨大的人可以走进去的冰箱,从内部向外补货,和顾客拿饮料的顺序方向正好相反。
现有的红旗超市恐怕只会觉得匪夷所思吧,在现有的店铺改建也不太现实。
战略思考角度,国有品牌对行业趋势理解至少落后5年。
红旗互惠超市如果现在不开始着手开始造自己的鲜食工厂,恐怕未来要挨很多年的打。
自有品牌产品(PB)目前已经是产业趋势,其中的鲜食是PB产品的最佳切入点。
有了自己的工厂才能出差异化,有了差异化才有更高毛利率和销售额,有了利润才能承担更多房租。
更专业的团队,零售业拼到后面除了拼供应链就是拼团队了。
大概就是金龙帮和少林寺的对比吧,开创武当派的那种人物,国内少有。
金龙帮创业几十年,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业务。金龙帮只在当地有竞争力,因为业务拓展大部分还是靠几个当家的。比如红旗超市虽然在成都很有面子,能拿到很多政府支持的充交通卡等业务,全赖老板在四川耕耘多年,出了四川哪怕是到重庆,都没那么好混。
少林寺数百年源自海外,期间不断有高僧创造出绝技终有七十二数。每个和尚都有专修东西。
国际品牌每个人从努力愿景到思考模式乃至拖地擦玻璃的正确方式都是有定规的。
少林寺内部还设立了非直接盈利的达摩研究院,711也是有幕僚系统的。不停的在翻译日本产经剪报,每周周行业新品调查信息等等。
【知乎用户的回答(23票)】:
之前接触相关的课题,所以做过了一些调研~
7-11,familymart等等一些外来便利店(大多为日本)能在选址与本土便利店这外在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尽管价格上稍高于其他店铺,但仍拥有大量顾客的原因是:不断推出创新的、细腻周到的服务来吸引客源:
典型的日本便利店结构布局为:
1 入口处左手边一般摆放杂志读物架及放冰淇淋等冷藏食品的雪柜;
2 迎门三排货架分别是日用品类、即食类及点心类;
3 入门右手为收款台,旁边一般摆放热饮料及好炖和热包子;
4 最里面一般是冷饮柜,一个提供饮料、啤酒等饮品; 另一个放置寿司、饭团、便当等快餐。
此外, 便利店为了便于顾客购物方便,店铺走道应该至少达到80cm 的宽度,以避免高峰时段的拥挤现象。货架高度需要设计合理,中心货架不高于165cm,以免给妇女儿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1 以商品为核心,重视商品的研发。
便利店经营者为了满足消费者喜新厌旧的心理,他们不断开发新产品,形成独有的商品特色。在日本,商品研发的竞争激烈,只要某一个便利商店研发出畅销新品,其他的便利商店将争相模仿。以全家为例,商品部门通常以星期为单位,淘汰前一周或前几周销售不好的商品,一年内大概有70%的商品被换下来。新的产品一上架,经营者会把它们摆放着店铺内最显眼的位置并结合相应的促销活动。店内也经常为新食品举行“试吃会”来吸引客户的眼球。
2 选择合适的广告媒体。(这点国内的7-11,全家等做的一般)
便利店的资金有限,广告投入不能和大型超市及购物中心相比。他们一般喜欢选择当地的报纸刊登促销广告或者直接在店口派发优惠券。其次,经营者也会选择电台、网络等作为载体对店面进行宣传。日本便利店的海报制作得相当精简实用,促销项目一般会及时放在店内的主页上,方便社区客户尽快得知消息。
创新的人性化的便利服务
1 物流服务。
帮助客户寄送收取快件邮包等(在中国与顺丰合作,快件到达时可以暂寄存在7-11,属于和顺丰的双赢吧,对于7-11的好处是取快件的时候大多数人会随手买几个东西,这个有点像荷兰航空的俏江南飞机餐)
3目前中国暂无的一项非常暖心的业务。
针对老龄化和空巢老人,全家推出:全家客户只需通过互联网,向它属下任何一家商店定购便利餐
给年老亲人,便利店店员送货时会顺便查看老人是否无恙,然后通过互联网向客户报告老人的近况。
国内便利店的经营推广策略主要以价格为主,这实际上是一个误区。便利店租金普遍较高,规模小成本高,卷入价格战并无多大优势可言,反而容易陷入被动局面。
“捆绑销售”是商家利用促销活动把快到保质期的零界食品进行处理的常用渠道。这种推广活动遭到国内很多消费者的不满,因为商品的质量大打折扣。
在日本便利店的鲜食架上,单日未卖出的便当饭团、面包点心等往往就不能再出售,便利商店为了
节省资源,纷纷着手临界食物的再生利用研究。其中LAWSON( 罗森) 连锁店进行过期鲜食循环加工再生实验,把食品废弃物经由废弃物处理商送到堆肥处理工厂加工后,再出售给肥料公司来节省成本。
不过本土便利店圈地这件事做得还是很好!
【许可乐的回答(4票)】:
因为在全家兼职过,就试着回答该问题,所处城市没有红旗等便利店,只和本土的别的便利店做比较。首先是服务理念。虽然已经是几年前的事情了,但是依然记得培训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几句常用语。顾客进来听到感应门的时候每位员工必须喊欢迎光临,再加当期宣传语(比如面包三件八折,欢迎选购),买单的时候还要重复您好欢迎光临,一共是十元,收您二十,找您十元,谢谢光临,欢迎再次光临。虽然是很简单的对话,但是相对于别的便利店给顾客的感觉就是比较好,有被服务到的感觉。
其次是食品卫生新鲜,种类繁多。这个卫生主要是店员拿关东煮的时候必须佩戴口罩手套。所有的保鲜食品保质期一天的完全当晚拆毁扔掉,保温箱内饮料的保质期也是每天检查。关东煮的锅子豆浆机包子机都是每天清洗的。而作为便利店,基本上要用到的东西基本都能买到。
之前提到过的走入式冰柜也是很厉害的存在。
我还是觉得去全家的灯特别亮,和别的比就比较不一样。这和里面的装修陈设都应该是专业考量之后设计的。
最后关于我之前说的对于店员的要求全家是会在每月派神秘顾客进行秘访,如果有不到位的地方是要被扣分的。
但是我明显感觉目前很多门店的店员都不如当时的我。我好像拿到过九十多分,比当时的全职人员都高出很多。
其实这段经历蛮有意思的,可以见识到各种不一样的人。因为知道卫生所以我现在还是愿意经常去全家解决早中饭。
【张张的回答(3票)】:
7-11连锁成规模的话才比较显出优势。可以收快递,买音乐会演唱会的票,还有便当三文治现场微波,关东煮等,好吃。关键是都很整齐。
【赵志雄的回答(2票)】:
定位不一样,没有可比性。711 的饮料价格一直挑战我的钱包。
一般超市全是基本款,卖点是便宜,一点惊喜都没有,可是社会底层确实需要啊,我那勤俭的母亲就经常被各种折扣打动。
说到底,8元一瓶可果美和3元一瓶可乐,能说他们是竞争对手么?更不说十来二十块的各种只记住价格的饮料了。
711这类超市想要有更大影响,要么国家调收入分配成功,更多中产阶级,当然这至少短期内不现实,另外一个更可能的就是借助物价下一轮大跃进了,不涨价,顺势打入低端市场
不过吧,物价涨那么多轮,711也没打算战大众超市,基本可以肯定是固守自己在市场的位置
现在都爱产业升级,赚轻松钱,怎么可能去自降身价做脏活累活
【张永年的回答(2票)】:
早饭和便当,这对上班族是多么重要
【JonathanGao的回答(1票)】:
24小时营业,超大的立式饮料柜。冬天有热饮,有可以即食的东西。还有就是比一般的便利店贵。
【朱韦灵的回答(0票)】:
从消费者角度看,711的货品品质和体验更好。曼谷100米就有一家。小的优势就是这样。
【城南西楼的回答(0票)】:
你造每次想去红旗互惠然后被门口选菜的阿姨吓到然后滚出来的心情是多么悲怆么。你造红旗的灯没有7-11亮么,简直不想进去啊。你造我记忆里还是红旗阿姨穿着红色的红旗褂褂的奇怪映像么。
【vivi的回答(0票)】:
有音乐,店面更明亮,货品品质比较好,但是有些蛋糕好贵啊啊啊~
【纪涵予的回答(0票)】:
灯光 可提供加热的快餐速食 可坐的台位 24小时营业 不断更新的快餐种类
【胡铁棍的回答(0票)】:
弱弱的问一句,真的不是因为关东煮好吃吗
【知乎用户的回答(0票)】:
从自己感受来说,原来家门口有小卖店,该有的都有,而且没带钱也可以先欠着,因为都认识,想要什么阿姨都能给进。后来小卖点没了,过了两年门口同样的位置就变成7-11(真的是同样的位置),周围许多假装住附近的人,周围的学生也过来买东西。便利店感觉不是真正的提供便利,而是在慢慢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么多年过去了,物质也极大丰富化,便利店的东西和小卖部的东西没有太大差别,而我们心里还是和10年前的小卖部的东西比,觉得便利店的东西就是好之类的幻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工作节奏的加快,现在都早点全在路上吃,没人有时间和邻里去聊天,得空再去小卖部还啤酒瓶,换5毛押金之类的事了,小卖部的存在也变得很尴尬。总结起来,其实我们日常生活所需的东西都没有变化,不是物质需求变了,而是我们变了;不是商品变好了,而是人情变淡了。
【钱远山的回答(0票)】:
服务水准,不要老阿姨店员,上海的罗森就是这样毁掉的
【MayLava的回答(0票)】:
便当…。懒的时候便当全靠罗森。
我觉得这种便利店就是在卖便当的时候顺带卖点儿其他东西。而且能买到一般小超市买不到的商品和品牌。
【让我发的回答(0票)】:
请注意 国内的全家 是日本的品牌 但是操盘和核心是台湾人,台湾人开的类似企业 就是先重金砸旗舰店,然后吸引加盟 坑加盟者的钱 还有就是坑加盟者的人工等种种 哪里有那么美好。只能说 老牌国有便利店 太闸了而已。
【知乎用户的回答(0票)】:
我觉得主要这几点吧:1.店员服务态度好 (当然在上海,很多家罗森都请了上海老阿姨,表示完全不能忍,态度差,服务效率低,罗森你在搞什么)2.自营的食品供应,全家的品种很多,711的双拼饭很好吃 3.24小时营业,就算价格贵些 但是这种便利性是无法代替的 4. 位置好,基本办公大楼附近都会有
【金大喜的回答(0票)】:
装逼和 维记牛奶,这对 屌丝是多么重要~~~
【知乎用户的回答(2票)】:
题主,你拿7-11和全家去跟红旗和互惠做类比,是完全错误的。。
7-11和全家这种的确是连锁便利店,但是,红旗和互惠是连锁超市(虽然红旗也有便利店,但它本质上还是一家连锁超市),便利店和超市的概念不一样,两者经营理念就完全不一样,这种类比很无聊,更无聊的是一个前7-11的区域经理
还来讲解7-11的优势却不告诉大家这完全没得比,这种事情就更加无聊了。
一、外资连锁便利店
1、7-11和全家这种外资便利店其实最适合开店的地方是高度发达的城市以及中等发达城市的中心区域,因为这些地方的人群普遍拥有相对较高的收入、相对很高的生活压力、对生活“品味”的相对“高”要求、以及充分的惰性,这些地方的人群大多喜欢简单便捷的购买方式,不在意一两块的斤斤计较(或者是没时间去计较),而且进入日资、外资便利店买的东西,讲出来以后会在某些人群中产生“哇!土豪!”的特殊心理。
2、外资便利店进入中国市场,首要目的就是赚取高额利润,其次就是进一步扩大其所属国产品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同样是饮料,外资便利店会将最好的位置交给他们的国度的产品,如果中国产品想要加入,那么所需要缴纳的入场费就会很高。而且同款产品在外资便利店的价格会远远高于其他便利店。
二、本土连锁便利店
成都的本土连锁便利店是“WOWO(喔喔)”连锁便利超市,WOWO在成都的开店数量远远高于7-11和全家,7-11和全家有的,WOWO都有,但是,WOWO比外资便利店的商品价格要便宜。
日资外资其实主要就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提高单品售价,而本土便利店基本都是走价格亲民路线。
也就是说,日资外资企业主要是通过各种手段(智能化、服务水准、宣传手段)提高自己的品牌形象,塑造高大上是必须的;而本土便利店大多在紧追外资便利店的服务能力之后,依靠自身价格优势进行扩张和对抗。
WOWO在成都的开店数量远远高于7-11和全家的总和。
7-11和全家在全球的开店数量是WOWO很难达到的数量。
PS:说说红旗这种超市和全家这种便利店的差异性!
1、产品上,红旗、互惠、中百这些连锁超市会要求货品种类齐全、品类齐全;而7-11、全家、WOWO这种连锁便利店要求货品少、小、精,但能满足客户紧急需求。
举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连锁超市里面你会经常去购买,但你想要在连锁便利店买的话就基本只提供两三种产品给你,而7-11这些就只会给你提供半熟食。所以中国的大妈大婶会经常进红旗,基本很少进7-11。
2、开店位置上,7-11敢开店的地方,红旗也敢开;但红旗敢开店的地方,7-11未必敢开。
举例:你可以在全四川几乎所有城市见到红旗,但7-11恐怕走出成都就会死。
PS2:假如中日之间发生战争,亲,你7-11还敢于留在中国开店么?
我怎么看都觉得你会先关店。
PS3:以前学习的时候,老师提过一个问题,说:A类超市(如沃尔玛)开起来以后,它旁边的小店铺还会有生意么?答案是:小店铺创造了一种新的经营模式——传销!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开超市便利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