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100元,去最高最低求平均值2000元封顶的属于什么险?

在本论坛发布谣言、色情、反动等内容将依法严肃处理,区公安局举报电话: 。
查看: 5255|回复: 30
算算你的养老金交得值不值!
开篇先请大家陪我做两件事。
  第一件事,烦请回答我几个问题:在您的行业、您的公司、您的岗位上,每月所有的“收入”都是打在明帐上、要交税收入吗?要不要每月贴一堆发票来冲抵一部分,或是用这样或那样的福利、这样或那样的“业务费用”来完成了薪酬费用化?每月上税的收入,是否都按照“300%封顶、60%托底”(即工资里的缴费基数最高需至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倍,最低为平均工资的60%)的缴费基数缴纳了养老金?
  第二件事,我们一起来做一道计算题,到底是交社保养老金划算,还是自己存钱养老划算?
  假设我现在30岁,打算工作到60岁退休,每月收入1万多块钱,为了计算方便,就当我30年工作都加不了薪吧,按照单位缴20%+个人缴8%的比例,每月有3000块钱交了出去,我用新浪退休养老保险金计算器算了一下,发现按照现行政策,我退休后每月能拿大约5300元。
  这5300划不划算呢?每月3000元,假设我不被强制交社保可以自己打理,再假设我是理财小白,白到连银行4%-5%的理财产品都不敢买,那我就去存5年期的银行定期存款,找个利率上浮最多的上市商业银行,年化利率有3.3%,且几乎没有风险吧,按此利率算上复利,我退休时可以拿到手164万。
  如果这164万我再也不存银行也不理财了,那算我活到80岁的话,我每月有6800元,高于交社保拿到的5300。如果我还是继续存银行算复利,每月算好留出5300元当养老金,那我长命百岁也用不完这笔钱。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要活得久,交养老金就划算”这句话挺忽悠的。
  当然,我的计算里忽视了存款利率是根据货币政策浮动的,也忽视了退休养老金还会根据国家政策逐年提高。可反过来,我也没计较通货膨胀,没计较政策的不确定性,和被怀疑是否“寅吃卯粮”的社保养老金现状。因此,上述这种静态的假设算法并不科学,只是给大家打个比方,估个轮廓。
  问题问完,算术算完,下面我们来聊点正题。
  大家都喜欢老板给咱加点工资,可是老板也苦,他每给多我们100元,另一头就要替我们再交44.3元——企业需要承担的部分包含20%养老保险、12%的住房公积金、10%医疗保险、1%失业保险、0.5%工伤保险、0.8%生育保险。这里面的大头,很明显就是社保。
  所以今年开全国“两会”的时候,就有企业家代表诉苦说社保给了企业重负担,甚至都影响到了企业的扩大再生产以及产业转型。
  那社保负担重了怎么办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呗。给大家扒一扒内幕,很多企业都会在前面我们说到的“300%封顶、60%托底”缴费基数上耍滑头。里面有个关键点:在很多地方,税务部门和社保部门的数据是不通的,所以不少企业的做法是,统一按最低基数缴纳,或者呢统一划固定的档次缴纳,比如普通员工级别就交2000元,加薪了也交2000。
  还有一种常见的办法,就是干脆加薪不加到薪水里,换别的账户别的名义别的报销,给员工好处的同时,企业也逃过加金。但对于漏缴现象,社保部门是会进行稽查的。
  至于这样做的企业比例有多少,我不敢妄断估算,所以在本文开篇,我问了各位这个问题,大家可以看看自己的工资条,匿名留言。据某网调查的北京某区的数据,2006年到2014年的退休人员中,90%的人员缴费基数在社会平均工资以下,这显然是有猫腻的。
  最后呢,我们得说说好势头在哪儿。
  社保负担重,上层不是不关心。2014年底,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就表示过,五险一金的缴费水平偏高。今年1月下旬,人社部表示过,社保缴费率将会适时下调。很快,失业、工伤、生育这些保险费率都下调过了。
  可是呀,失业保险好调是因为它“进多出少”,但养老保险却已经“进少出多”了,这里头的钱用得紧巴巴,也是大伙都知道的事。据财政部社会保障司上个月刚公布的数据,2014年基本养老基金收入首次低于支出,差额达319亿元。
  现实问题不能不顾,总不能简单降低费率引起更大的问题。这二胎也得从妈妈肚子里开始孕育,等到他们缴社保来养我们,还需要很久。面对现实,也有学者建议,干脆调调结构,比如用国有资产的划拨和国有企业的分红支持社保,养老保险也别那么依赖于政府强制征收。
  我不是专家,也提不出更好的建议。但是会继续为大家关注和报道最新的进展。相信改革即将到来,相信未来会更好。
交养老保险比把这笔钱存银行亏多少?
  作者:刘植荣
  目前中国的社保基金是“大斗进,小斗出”,就是交的养老保险多,领的养老金少,还不如自己把每月交的养老保险存银行作为养老钱划算。如果每月工资3500元,个人每月交养老保险280元,每月把这笔钱存银行退休后取出来本息37万,然后再存入银行整存零取,每月可取4385元,而社保个人账户仅为3631元。单位每月交养老保险700元,每月把这笔钱存银行退休后取出来本息92万元,然后再存入银行整存零取,每月可取10962元,而社保统筹账户仅为1575元。如果个人和单位都不交养老保险,而是把这笔钱存入银行,职工退休后每月可从银行取15347元养老钱,而社保发放的养老金仅为5206元,把钱存银行比交养老保险每月多拿10141元养老金。
  我们先看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情况。
  日,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制度的决定》,从此,企业职工个人要交15年以上的养老保险才能在退休后领到养老金。按目前规定,职工每月领工资时,要扣除8%的养老保险金,这笔钱打入个人养老账户;同时,单位还要为职工交20%的养老保险金打入社会统筹账户。
  职工最关心的是个人账户上的养老金,延迟退休,意味着交养老保险的年限长了,领取养老金的年限短了。对职工来讲,就要算算自己多辛苦工作几年,退休后增加的养老金是否能够弥补自己为此多交的养老保险。
  职工退休时,每月从个人账户领取的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目前全国有统一规定,50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95个月,55岁退休是170个月,60岁退休是139个月,65岁退休是101个月。
  根据人社部发布的数据,201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2452元,也就是月平均工资为48元,为了计算方便,我们用3500元。现在,我们看看一个拿全国平均工资的人的个人养老账户情况。
  个人每月要交的养老保险金为0元,养老账户上的钱是有利息的,我们按年利率3.5%计算,如果20岁工作,工作40年(480个月)60岁退休,假定工资保持不变,且都是月末发工资,则第一个月交的养老保险金到退休时的本息合计为280×(1+3.5%÷12)479元,第二个月为280×(1+3.5%÷12)478元,第三个月为280×(1+3.5%÷12)477元,依此类推,最后一个月为280×(1+3.5%÷12)0元。这是个等比数列,公比为1/(1+3.5%÷12)。所以,每月交280元的养老保险金,工作40年退休时个人账户上的本息总额为〔280×(1+3.5%÷12)479〕×{1-〔1÷(1+3.5%÷12)〕480}÷{1-〔1÷(1+3.5%÷12)〕}=292507元,约30万元。职工每月从个人账户领取的养老金为9=2104元。
  如果把个人交的养老保险金不让社保机构管理,而是自己存入银行,那就意味着退休时个人可以取出约30万元,然后再把这笔钱按整存零取存入银行,每个月取等额的一笔钱供自己养老,到73岁,也就是用13年(156个月)把这笔钱取空。我们直接用公式:月取本息金额=整存金额×(年利率÷12)×〔1+(年利率÷12)〕期数÷{〔1+(年利率÷12)〕期数-1},代入数值可计算出每月可取2337元,这要比交给社保管理每月多领3元,156个月就是233×156=36348元。
  如果推迟5年退休,那就要工作45年(540个月)。65岁退休时个人账户上的本息总额为366689元。职工每月从个人账户领取的养老金为1=3631元。
  同样,如果退休时把个人账户约37万元的养老金储存额按整存零取存入银行,每个月取等额的一笔钱供自己养老,到73岁,也就是用8年(96个月)把这笔钱取空,则每月可取4385元(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只能领3631元),这要比交给社保管理每月多领4元,96个月就是754×96=72384元。
  可见,推迟退休年龄,虽然多辛苦了几年,个人养老账户损失却增大了,由60岁退休损失36348元,增大到65岁退休损失72384元,额外增加损失=36036元。
  以上没考虑工资增长情况,如果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过去10年城镇职工工资平均每年增长12.3%,前面的公比就成了(1+12.3%÷12)/(1+3.5%÷12),20岁的人工作45年65岁退休个人养老账户上就有9222746元,将近一千万元!如果自己管理这笔钱,退休后每月就有110286元的养老金。即使按每年CPI涨幅为3.6%计算,45年后的11万元也相当于现在的2万多元。通过此计算也可推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工资涨幅可能会高出实际水平很多,多数劳动者感到自己的工资“被增长”了,这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我们接着分析养老保险统筹账户的情况。
  用人单位要为职工交纳数额为工资20%的养老保险金,这笔钱打入社保机构的养老保险统筹账户,这样,职工退休后才有资格从统筹账户领取养老金。统筹养老金的发放标准是:统筹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这个公式看起来比较复杂,其实就是先求出当地平均工资与本人交养老保险期间平均工资的平均值,然后每交一年养老保险乘以一个百分点。
  根据人社部发布的数据,201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约为3500元。一个人20岁开始工作,一直领取平均工资,工作40年后60岁退休,他每月能从统筹账户上领取的养老金为(×1)÷2×40×1%=1400元,活到73岁(2010年中国人口预期寿命)要领13年(156个月)的养老金,领取统筹养老金总额为8400元。
  用人单位每月为他交纳的养老保险金为0元,我们按年利率3.5%计算,假定40年期间工资没有增长,工作40年60岁退休工龄就是480个月,退休时单位为他交的养老保险金本息总额为〔700×(1+3.5%÷12)479〕×{1-〔1÷(1+3.5%÷12)〕480}÷{1-〔1÷(1+3.5%÷12)〕}=731267元。
  如果退休时把这笔钱取出再按存本取息的方式存入银行,每月可取利息731267×(3.5%÷12)=2133元。可见,如果单位为职工交的养老保险金自己管理,职工退休时就是吃利息也比交给社保机构的统筹养老金标准高出3元。
  如果把731267元存入银行,每月按社保机构统筹养老金标准1400元发给职工,13年后账户上的利息结余为〔733×(1+3.5%÷12)155〕×{1-〔1÷(1+3.5%÷12)〕156}÷{1-〔1÷(1+3.5%÷12)〕}=144538元,本息合计538=875805元。也就是说,工作40年60岁退休,养老金在统筹账户损失约88万元。
  如果把731267元存入银行,每个月取等额的一笔钱供自己养老,到73岁,也就是用13年(156个月)把这笔钱取空。我们直接用公式:月取本息金额=整存金额×(年利率÷12)×〔1+(年利率÷12)〕期数÷{〔1+(年利率÷12)〕期数-1},代入数值可计算出每月可取5841元,13年就是1196元,统筹账户养老金返还率为1196=24%。
  由此可见,我国养老金返还率非常低,如果单位自己为职工办理养老账户,职工退休时用账户的利息支付职工的养老金,也比现在社保机构的统筹养老金高出733÷1400=52%来,等退休职工死亡后,单位还可以把账户上73万元的养老金结余收回。
  如果延迟5年退休就要工作45年(540个月)65岁退休,退休时,单位给个人交到统筹账户上的养老保险金本息总额为916732元。而职工退休后每月领取的统筹养老金为×1)÷2×45×1%=1575元,活到73岁只能领8年(96个月)的养老金,实际领取统筹养老金总额为200元,比60岁退休少领200=67200元。
  同样,如果把916732元存入银行,每个月的利息就是916732×(3.5%÷12)=2674元,高出统筹养老金99元。如果到73岁,也就是用8年(96个月)把这笔钱取空,则每月可取10962元(养老保险统筹账户只能领1575元),96个月就是12352元,统筹账户养老金返还率为52352=14%。
  通过以上分析计算可知,推迟退休不管是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还是统筹账户,损失都会增大。推迟5年退休,统筹账户返还率由60岁退休的24%降到65岁退休的14%。
  以上计算还有没把工资增长因素考虑进去。由于四五十年间工资不可能不增长,如果按国家统计局过去10年平均每年工资涨幅为12.3%计算,假如一个20岁的人去年开始工作,月薪3500元,那他工作45年65岁退休后,单位向统筹账户为他交纳的养老保险金本息总额为2306万元,退休后即便吃利息,每月也能拿到将近7万的养老金。这样推算,延迟退休给个人养老金造成的损失就更大了。
  通常来讲,工龄越长,工资越高,延迟退休,意味着在职工人数不变的情况下,企业为职工交纳的养老金总额会增加。从另一方面考虑,多数工作岗位职工超过一定年龄后,年龄越大,工作效率越低,由于人体部件的老化,在某些岗位上发生事故的几率越高。所以,推迟退休,会使企业的雇工成本上升,生产效率下降,生产事故增多
  由于“延迟退休”意味着交的养老保险总额增加了很多和将来领的养老金总额减少很多,它关系到所有居民的重大切身利益,对职工和企业,都会带来巨大的利益损失,不利于调动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妨碍经济发展,从某种程度上限制劳动人民享受自己劳动成果的权利。所以,一些国家甚至要通过公投来决定退休年龄和养老金的变动。
  对那些个人交纳养老保险才能在退休后领到养老金的企业职工来说,用自己的辛苦钱买保险养老,这笔钱收不回来心里总不踏实。三十年前宣传“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十几年前宣传“养老不能靠政府,企业职工入社保”,现又宣传“养老基金亏空了,退休年龄要提高”,加之又要把养老保险基金拿去炒股,使得百姓担心自己的养老钱就像变戏法一样给变没了。
本帖最后由 重阳老人 于
15:15 编辑
交养老保险比把这笔钱存银行亏多少?
  作者:刘植荣
& & 目前中国的社保基金是“大斗进,小斗出”,就是交的养老保险多,领的养老金少,还不如自己把每月交的养老保险存银行作为养老钱划算。如果每月工资3500元,个人每月交养老保险280元,每月把这笔钱存银行退休后取出来本息37万,然后再存入银行整存零取,每月可取4385元,而社保个人账户仅为3631元。单位每月交养老保险700元,每月把这笔钱存银行退休后取出来本息92万元,然后再存入银行整存零取,每月可取10962元,而社保统筹账户仅为1575元。如果个人和单位都不交养老保险,而是把这笔钱存入银行,职工退休后每月可从银行取15347元养老钱,而社保发放的养老金仅为5206元,把钱存银行比交养老保险每月多拿10141元养老金。
  我们先看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情况。
  日,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制度的决定》,从此,企业职工个人要交15年以上的养老保险才能在退休后领到养老金。按目前规定,职工每月领工资时,要扣除8%的养老保险金,这笔钱打入个人养老账户;同时,单位还要为职工交20%的养老保险金打入社会统筹账户。
  职工最关心的是个人账户上的养老金,延迟退休,意味着交养老保险的年限长了,领取养老金的年限短了。对职工来讲,就要算算自己多辛苦工作几年,退休后增加的养老金是否能够弥补自己为此多交的养老保险。
  职工退休时,每月从个人账户领取的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目前全国有统一规定,50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95个月,55岁退休是170个月,60岁退休是139个月,65岁退休是101个月。
  根据人社部发布的数据,201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2452元,也就是月平均工资为48元,为了计算方便,我们用3500元。现在,我们看看一个拿全国平均工资的人的个人养老账户情况。
  个人每月要交的养老保险金为0元,养老账户上的钱是有利息的,我们按年利率3.5%计算,如果20岁工作,工作40年(480个月)60岁退休,假定工资保持不变,且都是月末发工资,则第一个月交的养老保险金到退休时的本息合计为280×(1+3.5%÷12)479元,第二个月为280×(1+3.5%÷12)478元,第三个月为280×(1+3.5%÷12)477元,依此类推,最后一个月为280×(1+3.5%÷12)0元。这是个等比数列,公比为1/(1+3.5%÷12)。所以,每月交280元的养老保险金,工作40年退休时个人账户上的本息总额为〔280×(1+3.5%÷12)479〕×{1-〔1÷(1+3.5%÷12)〕480}÷{1-〔1÷(1+3.5%÷12)〕}=292507元,约30万元。职工每月从个人账户领取的养老金为9=2104元。
  如果把个人交的养老保险金不让社保机构管理,而是自己存入银行,那就意味着退休时个人可以取出约30万元,然后再把这笔钱按整存零取存入银行,每个月取等额的一笔钱供自己养老,到73岁,也就是用13年(156个月)把这笔钱取空。我们直接用公式:月取本息金额=整存金额×(年利率÷12)×〔1+(年利率÷12)〕期数÷{〔1+(年利率÷12)〕期数-1},代入数值可计算出每月可取2337元,这要比交给社保管理每月多领3元,156个月就是233×156=36348元。
  如果推迟5年退休,那就要工作45年(540个月)。65岁退休时个人账户上的本息总额为366689元。职工每月从个人账户领取的养老金为1=3631元。
  同样,如果退休时把个人账户约37万元的养老金储存额按整存零取存入银行,每个月取等额的一笔钱供自己养老,到73岁,也就是用8年(96个月)把这笔钱取空,则每月可取4385元(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只能领3631元),这要比交给社保管理每月多领4元,96个月就是754×96=72384元。
  可见,推迟退休年龄,虽然多辛苦了几年,个人养老账户损失却增大了,由60岁退休损失36348元,增大到65岁退休损失72384元,额外增加损失=36036元。
  以上没考虑工资增长情况,如果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过去10年城镇职工工资平均每年增长12.3%,前面的公比就成了(1+12.3%÷12)/(1+3.5%÷12),20岁的人工作45年65岁退休个人养老账户上就有9222746元,将近一千万元!如果自己管理这笔钱,退休后每月就有110286元的养老金。即使按每年CPI涨幅为3.6%计算,45年后的11万元也相当于现在的2万多元。通过此计算也可推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工资涨幅可能会高出实际水平很多,多数劳动者感到自己的工资“被增长”了,这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我们接着分析养老保险统筹账户的情况。
  用人单位要为职工交纳数额为工资20%的养老保险金,这笔钱打入社保机构的养老保险统筹账户,这样,职工退休后才有资格从统筹账户领取养老金。统筹养老金的发放标准是:统筹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这个公式看起来比较复杂,其实就是先求出当地平均工资与本人交养老保险期间平均工资的平均值,然后每交一年养老保险乘以一个百分点。
  根据人社部发布的数据,201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约为3500元。一个人20岁开始工作,一直领取平均工资,工作40年后60岁退休,他每月能从统筹账户上领取的养老金为(×1)÷2×40×1%=1400元,活到73岁(2010年中国人口预期寿命)要领13年(156个月)的养老金,领取统筹养老金总额为8400元。
  用人单位每月为他交纳的养老保险金为0元,我们按年利率3.5%计算,假定40年期间工资没有增长,工作40年60岁退休工龄就是480个月,退休时单位为他交的养老保险金本息总额为〔700×(1+3.5%÷12)479〕×{1-〔1÷(1+3.5%÷12)〕480}÷{1-〔1÷(1+3.5%÷12)〕}=731267元。
  如果退休时把这笔钱取出再按存本取息的方式存入银行,每月可取利息731267×(3.5%÷12)=2133元。可见,如果单位为职工交的养老保险金自己管理,职工退休时就是吃利息也比交给社保机构的统筹养老金标准高出3元。
  如果把731267元存入银行,每月按社保机构统筹养老金标准1400元发给职工,13年后账户上的利息结余为〔733×(1+3.5%÷12)155〕×{1-〔1÷(1+3.5%÷12)〕156}÷{1-〔1÷(1+3.5%÷12)〕}=144538元,本息合计538=875805元。也就是说,工作40年60岁退休,养老金在统筹账户损失约88万元。
  如果把731267元存入银行,每个月取等额的一笔钱供自己养老,到73岁,也就是用13年(156个月)把这笔钱取空。我们直接用公式:月取本息金额=整存金额×(年利率÷12)×〔1+(年利率÷12)〕期数÷{〔1+(年利率÷12)〕期数-1},代入数值可计算出每月可取5841元,13年就是1196元,统筹账户养老金返还率为1196=24%。
  由此可见,我国养老金返还率非常低,如果单位自己为职工办理养老账户,职工退休时用账户的利息支付职工的养老金,也比现在社保机构的统筹养老金高出733÷1400=52%来,等退休职工死亡后,单位还可以把账户上73万元的养老金结余收回。
  如果延迟5年退休就要工作45年(540个月)65岁退休,退休时,单位给个人交到统筹账户上的养老保险金本息总额为916732元。而职工退休后每月领取的统筹养老金为×1)÷2×45×1%=1575元,活到73岁只能领8年(96个月)的养老金,实际领取统筹养老金总额为200元,比60岁退休少领200=67200元。
  同样,如果把916732元存入银行,每个月的利息就是916732×(3.5%÷12)=2674元,高出统筹养老金99元。如果到73岁,也就是用8年(96个月)把这笔钱取空,则每月可取10962元(养老保险统筹账户只能领1575元),96个月就是12352元,统筹账户养老金返还率为52352=14%。
  通过以上分析计算可知,推迟退休不管是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还是统筹账户,损失都会增大。推迟5年退休,统筹账户返还率由60岁退休的24%降到65岁退休的14%。
  以上计算还有没把工资增长因素考虑进去。由于四五十年间工资不可能不增长,如果按国家统计局过去10年平均每年工资涨幅为12.3%计算,假如一个20岁的人去年开始工作,月薪3500元,那他工作45年65岁退休后,单位向统筹账户为他交纳的养老保险金本息总额为2306万元,退休后即便吃利息,每月也能拿到将近7万的养老金。这样推算,延迟退休给个人养老金造成的损失就更大了。
  通常来讲,工龄越长,工资越高,延迟退休,意味着在职工人数不变的情况下,企业为职工交纳的养老金总额会增加。从另一方面考虑,多数工作岗位职工超过一定年龄后,年龄越大,工作效率越低,由于人体部件的老化,在某些岗位上发生事故的几率越高。所以,推迟退休,会使企业的雇工成本上升,生产效率下降,生产事故增多
  由于“延迟退休”意味着交的养老保险总额增加了很多和将来领的养老金总额减少很多,它关系到所有居民的重大切身利益,对职工和企业,都会带来巨大的利益损失,不利于调动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妨碍经济发展,从某种程度上限制劳动人民享受自己劳动成果的权利。所以,一些国家甚至要通过公投来决定退休年龄和养老金的变动。
  对那些个人交纳养老保险才能在退休后领到养老金的企业职工来说,用自己的辛苦钱买保险养老,这笔钱收不回来心里总不踏实。三十年前宣传“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十几年前宣传“养老不能靠政府,企业职工入社保”,现又宣传“养老基金亏空了,退休年龄要提高”,加之又要把养老保险基金拿去炒股,使得百姓担心自己的养老钱就像变戏法一样给变没了。
人在做,天在看
太长了 谁来概括下
楼主是做保险的吧
养老保险是不合算,但是买养老保险很多人是为了医保的,这怎么算呢,所以你想的简单了
谁让养老跟医疗一定要同时缴纳呢,国家又不是傻子 这是保险不是理财产品
65岁退休了,还算个屁啊。说不定还没倒65.GCD这帮畜生又改成75退休呢,这帮畜生做的出来的。
养老拴牢医保,狠招没人能解,屁民等着被坑吧,算也白算,终归坑你没商量~~
以后就共产共期了
养老拴牢医保,狠招没人能解,屁民等着被坑吧,算也白算,终归坑你没商量~~ ...
对滴,核心问题:社保被医保绑定不能拆分,此题如何解?算的越清越凭添烦恼,认命吧。
社保就是国运,不要这么精明好不好
什么都算的那么精明 累不???
只要共产党执政,肯定一天比一天好。
算了更伤心,还是装糊涂吧
从来不算账的人飘过
在本论坛发布谣言、色情、反动等内容将依法严肃处理,区公安局举报电话: 。
Powered by
东太湖论坛中发表的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东太湖论坛支持或反对此观点。
如果在论坛中有网民发表的不实内容,侵害到您个人或者团体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投诉。
如果您认为情节严重,您可以向警方报案,我们将积极配合公安、按法律程序处理造谣者。
赞助合作: 1 90111 客服QQ:
发现网络谣言请及时向区公安局举报,举报电话:6医保“封顶线”为最高支付额度,医保统筹“封顶线”提至28万,医保“封顶线”上下今后都可报销。
 最近有网民发帖,反映“医保中断基金归零”问题,对医疗保险年度封顶线最高额度问题存在一些误解。市社保中心有关负责人昨日解释说,实际上医疗保险最高可享受待遇“封顶线”,是指参保人患病住院时,基本医疗保险和地方补充医疗保险最高可支付的一个额度概念。有人认为“封顶线”金额是属于参保人的钱,这是一种误解。
  市社保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医疗保险是“现收现付”制,用现在的钱看现在的病,特别是统筹基金,是用来互助共济的,当期参保的理应享受待遇,当期没有参保的,就不能享受相关待遇,也就是说“医保中断,住院不报”,否则就会损害全体参保人的利益。这如同车辆保险到期不续保,就不能享受保险理赔一样。由于医疗保险是“现收现付”制,为了鼓励大家参保,避免有的企业钻医保政策的空子,没病不参保,有病再参保,所以“封顶线”与连续缴费年限挂钩,连续缴费年限越长,“封顶线”越高。在保证互助共济的前提下,尽量体现权利与义务相适应,因此“恢复参保,重算‘封顶线’”。而且只要连续参保满3年,就可以达到最高一档“封顶线”。有网民对最高可享受待遇“封顶线”的含义有些误解,认为所公布的“封顶线”金额是属于参保人自己的钱,实际上医疗保险最高可享受待遇“封顶线”,是指参保人患病住院时,基本医疗保险和地方补充医疗保险最高可支付的一个额度概念。以一个参保达3年以上封顶线可达32万元的患者为例:当其患病住院时,发生的医疗费用根据其临床诊疗病情需要决定,如果患的是阑尾炎,发生的医疗费用可能是5000元、6000元或者是8000元,并不是说最高有32万元,没有病情需要也要去用到那么多,否则就误以为没用完自己的那份。如果其患的是大病重病,根据临床需要发生的医疗费用很高,超过了32万元,那么即使所发生的这些医疗费用全部是属于社会医疗保险范围内的合理费用,但在一个年度内32万元以上的部分社会医疗保险不再支付。市社保部门负责人表示,医疗保险是改革的产物,政策可能有不完善之处,他们将认真听取包括网民在内的社会各界的意见,认真总结研究,不断完善政策。
  昨日市社保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市社保中心将于10月至11月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定点医疗机构执行医疗保险政策法规情况的专项检查。市民发现问题可致电96888举报,举报经查实的,举报人可按规定获得奖励。
  市社保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检查,深入了解我市定点医疗机构执行医疗保险政策的现状,全面分析我市医保费用中有多少不合理的成分,为进一步完善我市医疗保险政策提供依据。据了解,结合这次专项检查,社保部门将召开《深圳市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信用等级评定办法》论证会,拟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信用等级评估。
  相关链接
  据介绍,我市深圳户籍员工可以参加综合医疗保险加地方补充医疗保险,按本人月工资总额的8.5%缴费,其中单位缴6.5%,个人缴2%。根据参保人年龄的不同,按不同比例分别计入个人账户和统筹基金。个人账户的资金是个人的,体现效率原则,多缴多用,主要用于门诊;统筹基金属于全体参保人,体现互助共济原则,主要用于住院。非深圳户籍员工可以参加住院医疗保险加地方补充医疗保险,按城镇职工月工资总额的1%缴费,不计入个人账户,全部计入统筹基金,只用于住院。参保时间越长享受待遇越高。以2662元×12月=31944元为市上年度镇职工年平均工资举例计算:①连续参保时间不满半年的,最高可享受待遇为1.5万元;②连续参保时间满半年不满1年的,最高可享受待遇约8万元;③满1年不满2年的,最高可享受待遇约16万元;④连续参保时间满2年不满3年的,最高可享受待遇约24万元;⑤连续参保时间3年以上的,最高可享受待遇约32万元。员工因各种原因停止参保后,个人账户的资金还是个人的,仍然可以用于门诊;体现互助共济的统筹基金就不能再享受了。
 从今天开始,本市将调整一系列民生保障待遇标准。记者昨天从市府新闻发布会获悉,继不久前已经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失业保险金标准调整等之外,面对本市医保进入2011医保年度(日至日),为进一步提高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经市政府决定,今天起,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最高支付限额(简称“封顶线”)从7万元提高到28万元,“封顶线”以上的医疗费用,仍由地方附加医疗保险基金支付80%。
  医保“封顶线”调高按年社会平均工资六倍计算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鲍淡如介绍,经市政府批准,2011医保年度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门急诊自负段自付标准和统筹基金起付标准均不作调整,仍按照2010医保年度标准执行。参保人员个人医疗帐户资金将于4月1日计入,个人缴费部分按实际缴费金额计入,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计入部分的标准也不作调整,仍然按照2010医保年度标准执行。本市小城镇医疗保险相关标准参照上述精神,均维持2010医保年度标准不变。
  从7万元提高到28万元,这个标准是如何设定的?涉及的人员又有多少?“这个标准是按照年社会平均工资的六倍左右计算出来的。我们年社平工资已经超过四万元,大概四万五千多元,约等于这个六倍的话,就是28万元。这也是为了使医保的病人能够在‘封顶线’范围内尽可能减轻自身负担,这个提高的标准幅度是比较大,但也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出的调整。”鲍淡如表示,涉及到的人群按照每个人的使用情况,“封顶线”提高到了28万元,估计突破的人会大大减少。当然,即使突破了,还有一个地方附加的保险基金。“这样的政策设计主要是为有这样需求的人提供了更好的托底性保障,不至于因为生特别重大的病,而特别加重个人的负担。”
  有关医保年度转换的具体问题和相关标准,可以拨打医保咨询服务热线962218进行详细咨询。
  工伤保险待遇调整致残一级每月增加300元
  为保障工伤人员和因工死亡人员供养亲属的基本生活,本市从今天开始,将调整三项工伤待遇标准。两项标准涉及工伤人员本人,一项标准涉及因工死亡人员的供养亲属。
  根据《关于调整本市工伤人员伤残津贴和生活护理费标准的通知》,日前发生工伤且致残一级至四级,按《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规定享受伤残津贴和生活护理费的工伤人员,享受的伤残津贴调整如下:
  致残一级增加300元/月,致残二级增加280元/月,致残三级增加270元/月,致残四级增加250元/月。
工伤人员生活护理费在目前享受的标准上也进行了调整,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增加170元/月,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增加130元/月,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增加100元/月。
  根据《关于调整本市因工死亡人员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的通知》,日前因工死亡人员的供养亲属中,按《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规定享受抚恤金的人员,在目前享受的标准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70元。
  至于2011年度是否有新标准,鲍淡如介绍,2010年发生工伤人员,按照当年度的标准确定其工伤保险待遇,所以在工伤保险待遇调整的时候,就像养老金增长一样,是已经领取待遇人员的标准的调整。“新的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增长,CPI增长,如果标准不调整,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影响。”2011年发生工伤人员将按照新的工伤标准,按照新年度的基数来确定标准。
  放宽“协保”人员补贴年龄范围市场化就业人员都可申请按月领取补贴
  为缓解“协保”人员的生活困难,本市大龄“协保”人员就业补贴政策的受益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所有的“协保”人员。这些“协保”人员实现市场化就业的,都可申请按月领取相当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50%的就业补贴。
  2006年,为鼓励大龄“协保”人员积极参与市场化就业,通过就业改善自身生活条件,本市出台对大龄“协保”人员的特殊就业援助政策,对距退休年龄两年内的大龄“协保”人员实现市场化就业后,可按本市月最低工资标准的50%给予就业补贴。
  2008年,为进一步加大对大龄“协保”人员的帮扶力度,本市将大龄“协保”人员就业补贴政策的年龄要求放宽到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让扶持政策惠及更多大龄“协保”人员,其中对女性“协保”人员已实现全覆盖。
  鲍淡如介绍,目前本市尚未退休仍然在就业年龄段的“协保”人员还有14。45万人。政策放宽后,假如他们都通过自身努力就业了,都可以申领。“按照今年已经调整的最低就业标准,按照50%来讲,一个月补贴的金额就是640元。随着年龄增长,这个人群会越来越缩小。这个政策会作为长期政策。”
  月最低工资、失业保险金……一系列民生保障待遇新标准今起实施
  根据此前的发布,从今天起,本市调整的一系列民生保障待遇标准还包括,月最低工资标准将从1120元调整到1280元;失业保险金最高标准将上调至每月73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也将从9元调整到11元;在对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月收入标准的调整中,社会协管类和公共服务类万人就业项目从业人员分别在现有收入标准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100元和160元,即分别从1300元和1210元调整为1400元和1370元。其他社区“四保”等公益性岗位收入标准按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作相应调整;随着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青年职业见习学员生活费补贴将从672元提至768元,大龄协保人员就业补贴将从560元提高到640元,大龄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就业岗位补贴也将从560元提高到640元。
  鲍淡如在发布会上还特别提醒,随着本市城镇低保标准公布,失业保险金标准现已确定。上海失业保险金的标准以失业人员的累计缴费年限和年龄确定,目前分为三档。4月1日调整后的失业保险金具体标准为:第1―12个月失业保险金三档标准分别提高到625元/月、680元/月、730元/月;第13―24个月的失业保险金标准为第1―12个月的失业保险金标准的80%,并继续按照略高于本市城镇“低保”标准的原则确定失业保险金最低标准。
城镇医保最高支付从28万提至34万元
  本市医保进入2013医保年度 (日至日),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小城镇医疗保险基金的最高支付限额从28万元提高到34万元,“封顶线”以上的医疗费用,仍可报销80%。昨天,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就市民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今年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
  门急诊自负段标准不作调整
  昨天,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就医保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问:2013医保年度哪些标准作了调整?
  答:为进一步提高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小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本市提高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小城镇医疗保险基金的最高支付限额。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门急诊自负段标准和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以及小城镇医疗保险门急诊补充保险个人账户计入标准和住院起付标准均不作调整。
  问:2013医保年度,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的个人医疗账户资金计入是如何规定的?
  答:2013医保年度,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个人医疗账户资金将于4月1日计入,个人缴费部分按实际缴费金额计入,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计入部分的标准仍然按照2012医保年度标准执行。34岁以下在职职工计入标准为140元,35―44岁在职职工计入标准为280元,45岁以上为420元;74岁以下退休人员计入标准为1120元,75岁以上退休人员计入标准为1260元。
  问:2013医保年度,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的门急诊自负段标准、统筹基金起付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答:2013医保年度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门急诊自负段标准和统筹基金起付标准均不作调整,仍然按照2012医保年度标准执行。在职职工门急诊自负段标准为1500元,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为1500元;日前退休的退休人员门急诊自负段标准为300元,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为700元;日后退休的退休人员门急诊自负段标准为700元,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为1200元。
  问:2013医保年度,外来从业人员的相关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答:2013医保年度,按7%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非城镇户籍外来从业人员,个人缴费部分全部计入个人医疗账户(门诊专用)。个人按月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低于30元的,个人医疗账户计入标准按每月30元执行;个人缴费与计入标准的差额部分,从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中划入。2013医保年度,外来从业人员住院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按照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执行。
  问:2013医保年度,本市小城镇医疗保险的相关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答:2013医保年度,本市小城镇医疗保险门急诊补充保险个人账户计入标准不作调整,仍按照2012医保年度的计入标准执行;住院起付标准不作调整,仍为第一次住院起付标准为1168元,第二次及其以上住院起付标准为584元;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从28万元提高到34万元,超过部分继续由小城镇医保基金支付80%。
  问:往年医保年度转换时,医保联网要暂停。今年是否暂停?如果暂停,这期间医疗费如何报销?
  答:为配合2013医保年度转换工作,本市医保计算机系统将于日、31日和4月1日部分时段内暂停联网结算。
  暂停联网结算期间,参保人员(包括本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急诊医疗发生的医疗费用,以及参保人员在定点零售药店使用个人医疗账户资金购药所发生的费用,由参保人员个人全额现金垫付。定点医药机构应当告知参保人员在15个工作日内,凭医疗费用收据(或药费发票)、社会保障卡或社会保障卡(医疗保险专用)、门急诊就医记录册、有效身份证件,至邻近的区、县医保事务中心办理零星报销手续。
  问:医保年度转换期间的住院和家庭病床费用如何结算?
  答:对于日之前已办妥出院(含急诊观察室留院观察,下同)手续的参保人员,各定点医疗机构应当在3月31日之前进行出院费用网上结算。对于日前住院或开设家庭病床时间已满6个月的参保人员,各定点医疗机构应当在3月31日之前进行在院或在床的网上结算。
  有关医保年度转换的具体问题和相关标准,可以登录医保网站www.查询或拨打医保咨询服务热线962218进行详细咨询。&|“职工住院每年最高可报55万元”追踪|
& 成都市前日公布《成都市城乡统筹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暂行办法》和《成都市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办法》,两个《办法》将于明年4月1日实施。针对市民关心的如何参保、报销等疑问,昨天,成都市医保局有关专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政策答疑。
& 大病补充险由单位给职工买
& 案例:成都市民小艺(化名)在城南某单位上班。单位一直给他缴纳了社保。如果明年4月1日参加了大病补充险,他算了一笔账:比如他生大病花费4万元,自费部分4000元,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报销2.6万元,那么大病补充险就可报7500元。
& 政策答疑:城镇职工的大病补充险由单位买,以统账结合方式参加成都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按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基数的1%缴纳保险费,由单位在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时一并缴纳。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缴费费率由7.5%降为6.5%。参保职工报销标准计算公式为:〔一次性住院费用总额(除单价在10000元及以上的特殊医用材料的个人首先自付费用)-全自费-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额〕×75%。
& 参加成都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以上一年度成都市职工平均工资的80%为缴费基数,缴费费率为1%,由个人按年度缴纳。城乡居民参保人员报销标准为:〔一次性住院费用总额(除单价在10000元及以上的特殊医用材料的个人首先自付费用)-全自费-按城乡居民第三档缴费计算的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额〕×75%。最高支付40万元。
& 特殊病报销一样有“门槛”
& 案例:小艺的父亲今年57岁了,得了肾病综合症。以前这类门诊特殊疾病不能报销,新政将这项疾病纳入了报销范围,但是他一直不清楚门诊疾病有没有“门槛费”?
& 政策答疑:精神疾病、恶性肿瘤、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症、器官移植术后的抗排斥治疗、慢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及骨髓增生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友病(限学生儿童)、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肝硬化、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类风湿关节炎、高血压、肺结核、心脏病、糖尿病、帕金森氏症、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等19类门诊特殊疾病纳入了报销范围,但一样要支付“门槛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疾病统筹基金“门槛费”为:一级医院200元,二级医院400元,三级医院800元,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含定点乡镇卫生院)160元。明年4月1日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门诊包干费从每年16元提高到每年200元。
& 推行进程:特殊疾病报销,现在成都市医保局和华西医院、省医院、市一、二、三医院试点,患者申请和审核在医院就可搞定。
& 医疗互助险超过封顶线也报销
& 案例:大病医疗互助险公布后,小艺研究了半天,他认为该险出来后,将突破报销封顶线限制,超过医保封顶线的部分都能报销。但他一直不太明白:这个险种好像退休人员不能参加,外地户口能否参加?
& 政策答疑:按照规定,外地户口以个体身份是不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只能在成都市就业,由单位统一参保,或者转为成都户口,才能以个体身份参保。已经参加了综合社会保险的参保者,暂时还不能参加大病互助医疗保险。
& 退休职工是不缴费享受待遇。但按4%比例缴费的参保者,退休后仍需继续缴费才能享受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的待遇。大病医疗互助险凡是“封顶线”以上、以下的部分、符合基本医疗报销规定的,都能够享受报销。以前“封顶线”以上的部分不能报销的、“封顶线”以下属于个人自付的费用不享受报销的,现在都可以报销了。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昨天对北京市医疗保险政策做出重大调整,从日起,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封顶线从目前的每年5万元涨到7万元,在起付线标准1300元到1万元部分的医疗费,个人负担的比例在目前的基础上下调5%.
  参保外地工也可受益
  据介绍,此次政策调整内容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封顶线,从原来的每年5万元调整为7万元。二是在住院起付标准线(即1300元)到1万元之间,医保统筹基金支付比例(即报销比例)较原来的报销比例提高了5%,即在三级医院发生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85%,个人支付15%;在二级医院发生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为87%,个人支付13%;在一级医院和家庭病床发生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为90%,个人支付比例为10%.退休人员个人支付比例为职工支付比例的60%,在京参加医疗保险的外地务工人员也可享受此项政策优惠。
  报销将从银行走账
  据市劳动保障部门有关负责人透露,明年1月份,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将出台新的用药目录,不少新药被纳入医保范畴。目前,北京生育保险条例已经修改完毕,明年1月份有望通过审议出台。针对群众反映的报销麻烦、周期长的问题,市劳动保障部门将在明年推行新的措施,医保报销费用将直接通过银行打到参保人员账户上,减少了参保人员在单位、社保所之间的来回奔波。
  参保者负担大幅减轻
  据介绍,今年以来,在减轻参保人员医疗费负担方面,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采取各种措施,严格控制各定点医院的用药自费支付比例,目前用药费已降到了住院医疗费用的10%以下,11月份降到8%以下。次均医疗费用增长也从原先的20%多降到目前的10%以下。
  ■新闻背景
  万余参保者医疗费年超5万元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王德修向记者介绍了此次医保改革的背景。王德修说,此次政策调整的出发点是减轻参保人员的住院医疗费负担,其表现形式是通过调整报销政策,加大统筹基金的支付力度。此外,为了切实减轻参保人员的负担,此次政策调整并没有提高报销起付线的标准,即仍然是原先的1300元。
  王德修表示,封顶线从5万元调到7万元,说明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障水平达到7万元,这一条主要针对本市部分住院医疗费用较高的参保人员。目前,北京市每年医疗费超过5万元的参保人员有1万多人。根据北京市的医保政策原先的规定,以三级医院为例,医疗费超过5万元部分是属大额互助,只能报销70%,而政策调整之后,医疗费在4万元到7万元之间,仍按规定中的4万元以上报销比例报销。
医保封顶线
医保中断 &
“医保封顶线最高支付额度是多少?医保统筹“封顶线”调高政策”图片新闻
如果这条信息您不满意,您可以:
1、查看最新的相关信息.
2、查看医保局信息.
对“医保封顶线最高支付额度是多少?医保统筹“封顶线”调高政策”的评论:
信息打分:
最新以下值得您关注的社保信息
医保局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阶段性最低最高点指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