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东方都市大港项目

代表聚焦舟山港域开发:建设东方大通道打造“东方大港”_网易新闻
代表聚焦舟山港域开发:建设东方大通道打造“东方大港”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代表聚焦舟山港域开发:建设东方大通道打造“东方大港”)
中新网北京3月10日电 (记者 江耘)“将东方大通道(沪舟甬跨海大通道)作为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发展的主通道,争取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标志性工程和国家‘十三五’综合交通规划。”全国人大代表、舟山市华鹰远洋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科平10日在北京如是建议。
李科平表示,“十三五”时期是国家全面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发展战略的重要阶段。舟山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龙眼”,其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近年来,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和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也进入了关键时期。
但值得关注的是,当下舟山港域海陆综合集疏运能力滞后,制约浙江省海洋经济示范区推进。因此,李科平认为,需要国家层面超前谋划,加快完善相配套的综合集疏运体系。
东方大通道贯穿舟山群岛新区南北,连接上海、宁波两个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城市)。
李科平提出,要将东方大通道作为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发展的主通道,争取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标志性工程和国家“十三五”综合交通规划,真正打造世界级“东方大港”。
根据正在修编的《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舟山港域适宜开发建港岸线约380公里(深水岸线约300公里),其中未开发利用岸线约230公里,开发空间巨大。李科平认为,应该加快舟山港域开发,全面推进舟山群岛新区国际物流枢纽岛建设。
“国家层面在项目规划和审批时,应将矿、油、粮等大宗散货集中布局舟山港域,发挥舟山港域大宗散货水水中转特色优势,充分体现错位发展原则。”李科平说道。
原宁波港集团和舟山港集团整合组建为宁波舟山港集团,于去年挂牌,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以资产为纽带的实质性一体化。
“我们要扩大开放‘一带一路’建设,港口的作用不可或缺。”全国人大代表、宁波港集团有限公司原总裁李令红表示。
因此李令红建议,需提高宁波舟山港的开发程度,尽快同意浙江设立宁波舟山港自由贸易港区。(完)
(原标题:代表聚焦舟山港域开发:建设东方大通道打造“东方大港”)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欢_NN1650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海宁中国经编针织科技工业园区”的调查与思考&&&&经者,南北顺通;纬者,东西相贯。经编、纬编、横编并称纺织、针织的三大编织方法。而经编由于其质量的稳定,层次的分明,质地的牢固,始终在编织行业中占有排头老大的地位。近年来,这个全国的冷门行业----经编,在浙江省一个名叫“马桥”的小乡镇落地生根,“海宁中国经编针织科技工业园区”在这里悄然崛起,显示了勃勃生机。马桥人敢做经编梦、齐绘经编图、巧织经编网、勇建经编园、共筑经编城,终于把“经编”这个蛋糕做大了。为总结推广经验,进一步理清思路,我们对马桥经编园区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查情况综述如下:一、基本情况:&&&&海宁中国经编针织科技工业园前身是马桥镇工业园区,1998年12月经海宁市计经委批准,1999年初正式动工建设,当年引进企业15家,实现工业产值1.2亿元。2000年10月,经浙江省计经委批准,更名为海宁中国经编针织科技工业园,是省级百家特色工业园区中唯一的一个经编针织工业园区。园区注重高起点、高标准开发,立足于“中国”和“科技”这四个字,现已初具一定规模。据权威人士统计,全国高档的KS经编机总计不超过600台,马桥镇就有180多台,设备拥有量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一,经编产业用布占全国一半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经编产业用布基地,也堪称是中国的“经编之乡”。二、工业园区的几大特点:&&&&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海宁中国经编园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高效率建园:园区1999年3月正式动工,仅仅两年的时间,已建成面积400多亩,吸收38家企业入园开发,2000年经编业已实现产值11.2亿元。海宁顺龙染整有限公司是园区的第一个入园、第一个投产、第一个见效的企业。从立项报批到政策处理、土地征用、企业建设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而且当年投入1800万元,当年实现利税1020万元,利润720多万元。2000年又实现产值4000多万元,利润1150万元,这被马桥人自豪地称之为“马桥的深圳速度”、“龙的精神”。建园速度之快,效益之高,是马桥人民“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精神的体现,也是他们历史性的创举。(2)高起点开发:主要体现在投资规模大,开发起点高,开发附加值高。一是投资规模大。2000年30多家入园企业总投资额超3.8亿元,其中有6家企业投资额超过1000万元。私营企业浙江海利得土工新材料公司共征地92亩,先是投资3000多万元,从德国引进了先进的经编织造设备,最近又投资5500万元,与浙江中大集团、浙江万向集团组建了浙江海利得新材料股份公司,计划年产1.5亿元,创利税2000万元,同时积极筹备企业上市。锦达公司与意大利合资组建的经编后整理设备投资额也在3000万元以上。园区企业由于投资方向准确,经营机制灵活,均取得了良好的投资回报。二是开发起点高。园区在投向之初,就把马桥定位在“中国经编之乡“,把目标瞄准了“辐射全国,接轨世界”,他们敢做中国的经编梦,那就是使马桥的经编成为全国最大,乃至全世界最大的经编产业集聚中心。三是开发附加值高。工业园区现有的各类设备均以进口为主,拥有较多“KS”、“双轴向”等世界最先进的经编设备。经编机主要来自德国;圆机、袜机设备以意大利为主;定型机、拉毛机、摇粒机等后整理设备以韩国、台湾为主。这些设备均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有利于产品档次的提升和升级,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3)高标准建设:园区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入手,坚持总体规划,分段实施的原则,把三通四平、绿化亮化、保护环境放在首位。园区的道路开阔,花木点缀,环境优美成了吸引外商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园区的开发实施了“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是启动土地500亩,主要吸引附近具有一定技术实力的经编、针织企业入园发展。第二步是在5年规划园区面积3000亩,实现入园企业超100家,创产值30亿元。第三步是完成面积5.7平方公里,全面实现 “三、二、二”总体规划,即设生产、生活、市场三个区划,技术开发、质量检测两个中心,中国经编网站、产业用布网两个网站,使园区上档次、上规模。&&&&(4)高科技助推:企业要想生存并发展,必须不断推出最有高新技术含量的新产品。为此,园区成立了“经编针织技术中心”和“经编质量检测中心”,主要为园区企业引进技术、提供服务、培育人才拓宽渠道,并对企业的新项目、新产品进行论证、鉴定,从而为园区提供一流的技术服务。园区企业也十分注重新产品的开发,争创品种优势。顺龙染整有限公司自90年代以来已经完成从圈绒--双面绒--灯条绒--摇粒绒的四次产品升级换代,平均2—3年提升一次产品的科技含量。99年来,经编科技工业园还先后从天津纺织工学院等五所大学聘请了20名专家组建了“经编技术开发中心”,组建了经编协会,帮助企业开发高科技、高效益的产品。三、工业园区的几条优势:&&&&1、产业优势:经编业在马桥最初的优势并非十分突出,但却颇具特色。80年代初,马桥经编厂(现锦达公司)由10台303经编机开始起步,1993年就大胆地投入1000多万元引进了国际最先进的经编设备,实现了经编业高科技“零”的突破。产业升了级,产品也升了级,人们对高科技的认识也升了级。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引起了上级领导和科研部门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吸引了大批有识之士来投资兴办经编企业。到了九十年代,马桥经编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锦达是马桥经编的摇篮,是马桥经编的“领头雁”。锦达公司靠织造蚊帐布起家,二十年来,不断引进先进设备,开发新产品,经济效益逐年提高,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同时,又派生出了“超达”、“正达”、“杰达”、“伊利达”等许许多多的的“小锦达”,目前,马桥已有经编及后整企业80多家,各类经编机及后整理设备200多台(套),经编业成为马桥经济的支柱产业。&&&&&2、技术优势:海宁中国经编针织科技工业园区始终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放在首位,无论是镇、园区的领导,还是经编业的老总,无一例外地都有较强的科技意识,注重先进设备的引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锦达公司每年都选派技术人员到中国纺织大学接受培训,并且投入大量资金与中国纺织大学、天津纺织工学院联合设立了经编技术开发中心、科研生产基地,实现了“科研—开发—生产”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为科学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做出了大胆的尝试,也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一个目前广泛用于航天、航空等行业的土工合成材料就是在这个镇办企业、由纺织部副部长(现中国纺织学会副会长)计国标亲自挂帅,首先开发研制出来的。受之启发,海宁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县(市)级博士后开发基地。“博士后基地”的建立,又为马桥经编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推动作用,两者相得益彰。  3、地域优势:海宁中国经编针织科技工业园,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的海宁马桥镇,东距上海市80公里,距“东方大港”乍浦港60公里;西距杭州市50公里;北距海宁市府5公里。工业园区紧靠海宁大道,与杭金公路接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并可利用沪杭高速公路、沪杭国际空港和乍浦港口的交通优势,为园区开发提供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4、人才优势:经济发展的地方一定是人才济济的地方。经编业是马桥的传统工业、特色工业,多年来,马桥已拥有了一大批经营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产品销售人才。通过市场竞争,企业经营者进一步树立了人才意识,近年来,许多企业在通过各种途径引进大批技术人才的同时,加强了与中国纺织大学等十多家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共同研制开发新产品,发挥人才优势,也为投资者来园区创办企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5、服务优势:海宁中国经编针织科技工业园区实行全方位、一条龙服务。园区管委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对投资进行一条龙项目报批、验资、土地出让、工商、税务登记等手续。管委会统一协调市公安、工商、财政、土管、城建、邮电、供电等有关职能部门为投资者提供服务。园区为入园企业提供办证、办照、等一条龙服务,并实行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了众多企业入园投资兴业。去年以来,园区已吸收38家企业入园开发,总投资3.8亿元&&&&6、网络优势:为进一步扩大影响,打开国际市场,马桥经编企业纷纷利用网络来打造新优势。经编园区技术中心建起了中国第一个注册经编网站。到目前为止,园区上网的经编企业已达60多家,其中25家企业独立建网。园区开发公司总经理范仲飞说:“今年1--4月份,我们通过网络信息手段,实现经编销售额5800多万元,相当于总销售量的三分之一。有的时候,一天就有十几家外商网上登陆。”上网最早的超达经编有限公司,目前竟没有一个专职的销售人员,所有的销售客户都是在网上结识或上门订货,其中一香港客户年初一次就下了500多万元的面料订单。网络成了众多经编企业了解市场行情,掌握市场动态的窗口。四、几点启示:&&&&马桥经编工业园区的兴建,给我们带来如下几点启示:&&&&1、用活政府“有形之手”&&&&写就区域“特色文章”&&&&海宁中国经编工业园区的兴建,与政府切实转变职能,始终是一方面坚持运用市场这支“无形之手”配置资源,另一方面,强化政府这支“有形之手”,对经济进行有效管理分不开的。如果不是马桥镇的决策者们审时度势,认识到产业趋同是构成区域特色的重要基础,提出了实行扶优、扶强、扶大、扶新、发展特色的政策设想,马桥的经编工业可能仍陷入过去的那种各自为政,技术封锁,无序竞争的境况。如何把经编特色产业的蛋糕做大,马桥政府用活了他们的“有形之手”,他们当“导航员”, 强化对产业的引导功能,注重提高产业层次和产品的档次和质量;当“裁判员”,规范经济运行的秩序,通过行业自律,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当“服务员”,优化经济发展的环境,终于写就了经编这篇“特色文章”。&&&&2、探索发展“目标思路”&&&&齐心构筑“经编之城”&&&&规划是建设的龙头和前提。园区的建设如何克服一些开发区的弊端,走出一条新路,必须制定和完善园区发展规划。既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又要有超前的眼光,合理确定园区的规模。促进企业向园区集聚,真正走小企业大群体、小企业大产业、小企业大市场的路子,逐步把经编特色产业建成区域性强、带动性大、辐射面广的集生产、信息、开发于一体的产业中心。马桥镇党委、政府根据创建一流园区的要求,突出“科技”和“经编”,根据高新技术孵化、产业发展和人们居住的不同需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在实施中,政府各部门通力合作,扶强、扶优、扶新,坚持发展与提高并重,管理与服务并举。园区的建设也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大家齐心协力构筑“经编城”,使工业园区的形象建设体现出了浓郁的时代气息。3、营造园区“软硬环境”&&&&塑造竞争“良好氛围”&&&&勇于竞争,才能赢得发展机会;理解竞争,才能制定有效的策略;把握竞争,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经济的发展,需要塑造一个竞争的良好氛围。马桥镇在“修道引财路,筑巢引金凤”方面自有一套。他们认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重视硬环境,更要注重软环境。现在各地的硬环境逐步趋同,争夺人才、吸引投资的竞争,主要体现在软环境上。改善软环境,一是要加强法治,完善体制、政策,让“税外无费”切实减少企业负担。二是要强化服务意识,减少审批事项和审批环节,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三是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四是要加强宣传教育,倡导合作,塑造健康、宽松的文化环境。园区设施的改善和政府良好的服务,给园区内兴业的企业家们吃了定心丸,经编工业园成了马桥经编业迅速发展的直通车。&&&&4、把准行业“市场脉搏”&&&&着力扶植“企业龙头”&&&&通过市场,可以加强和外界联络和接触,及时了解经编产品的最新发展趋势,为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和产品的竞争力,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创造条件。目前,国际上发达国家经编面料占生活用布量的比例为25~35%,我国仅为5%左右。应该说,经编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把准行业“市场脉搏”,找准市场需求,就能引导经编针织业走上一条高速良性发展的轨道。&&&&把握行业“市场脉搏”,还需要大力扶植龙头企业。马桥经编园区的崛起,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的不断涌现,是因为园区内拥有浙江锦达土工有限公司、浙江海利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海宁顺龙染整有限公司等各类龙头企业和由此带来的示范效应。扶持“龙头企业”,一是着重培育壮大“龙头”,扶持一批经营素质好、上规模、上水平的企业,新建改建一批大(大规模)、高(高技术)、新(新产品)、外(外向型)的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二是完善功能,确保各项扶持政策落实到位。三是实施科技兴企战略,推动企业的产业升级和产品的升级换代。&&&&5、依托科技“以人为本”&&&&&&引动经济“源头活水”高新技术企业是高科技工业园区的主体,没有高新技术企业,再好的园区设施也是一个空壳。然而多年来,我国的高科技成果都深藏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内。在庭院深深的高校,科技人员人人手握灵蛇之珠,家家抱有荆山之玉。如何突破高墙深院的壁垒,把高科技的成果吸引到自家来,开发成现实的生产力,转变成实实在在的产品,马桥人自有办法:与一些知名的大院大所全面合作,“借鸡生蛋、借梯上楼”,让自己的公司成为高科技成果的研究所、试验场、开发地。攀了“高亲”,生了“贵子”。于是,先后开发出了土工布、土工格栅等多项高科技的产品,填补了国内的空白。有的产品(如柔性灯箱广告用布)一面市,就占领了三分之一的国内市场。高新技术的开发和研制,引动了马桥经济的“源头活水”,全镇的经编、针织企业以年增长率40%的速度递增,一大批企业显示了勃勃生机和活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人才是根本,在扩大招商引资的同时,要特别重视招才引智,通过高薪聘请、技术入股、产学研合作、建立博士后基地、创办孵化器等多种措施,营造激励创新和人尽其才的良好氛围。&&&&应该说,“海宁中国经编针织科技工业园区”已初具一定规模,虽然与有些高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但它的兴建与成功,给人以方向、以启迪。(调查组成员:常务副校长 朱坤苗 教师 孙岩等,执笔 孙岩 2000.8)
全国党校网站
中共中央党校
国家行政学院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中共苏州市委党校
中共无锡市委党校
中共常州市委党校
中共上海市金山区委党校
牡丹江市委党校
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
省内党校网站
浙江省委党校
杭州市委党校
宁波市委党校
湖州市委党校
嘉兴市委党校
绍兴市委党校
金华市委党校
衢州市委党校
舟山市委党校
台州市委党校
丽水市委党校
温州市委党校
海宁政府网
本市部门网站
市人力社保局
市国土资源局
市场监督管理局海盐示范产业园_百度百科
海盐示范产业园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海盐产业园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为13万平方米,占地108亩,项目位于浙江省省级中小企业基地--沈荡工业区(海盐县沈荡镇)核心区域。本项目以低碳工业园为标准,以“典型性、唯一性、未来可持续性”为原则,以“建筑功能、产业潜力、市场表现、价值贡献”为目标,以创导者的姿态缔造沈荡五星产业园区,搭建与国内外资本、产业运营商、行业企业之间的对接平台,激发企业影响力,从而树立产业品牌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并以此开启城市产业综合体百业兴旺的新篇章。
海盐示范产业园关键词
上海示范投资有限公司
海盐示范产业园
海盐县沈荡镇上海普陀区桃浦镇镇政府全资打造
上海示范投资有限公司
海盐示范产业园简介
海盐示范产业园海盐产业园规划有A、B两大片区
项目一期开发的为B区,占地约29300㎡,工程容积率按1.04、绿化率按20.7%规划。
B片区规划建有10套标准化工业厂房,每套为2层厂房拼接4层办公楼的形式,注重产品的模块化、集约化、低能耗、高附加值。
单栋标准厂房拼接办公区域的设计理念为整合生产和商务实现了更为精简和更具效率的空间融合。
外观简洁大气,富有浓郁的现代化气息。
园区厂房结构荷载考虑充足,大空间构筑,前后各有客、货电梯,交通流线清晰便利,布局灵活多变,适合产业业态多元化的需求。
本项目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沈荡镇海王公路永泰西路。
沈荡镇位于杭州湾北岸的嘉兴市海盐县境内,东临乍浦东方大港、西南邻海宁、北连嘉兴秀洲新区,距拟建中的沪杭磁悬浮铁路嘉兴出口仅5公里左右。水陆交通发达,货物运输便捷,沈荡已成为杭浦高速、杭州湾跨海大桥、绍嘉跨海大桥、海盐大道交叉中心点。
①公路: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及其接线、乍嘉苏、杭浦高速公路的相继建成,使海盐处于沪、杭、苏、甬之间由高速公路连成的“十”字型交通节点上,海盐与四大城市的运距都在100公里以内,均能在1小时内通达。
②铁路:铁路嘉兴客运站、货运站和铁路内河水运联运站距海盐35公里。海宁客运站、货运站距县城30公里。拟建中的乍湖铁路穿境而过。
③内河航运:海盐地处浙北杭嘉湖平原,境内水网密布,水路交通发达。现有等级航道37条,全长239公里,其中五级航道57公里,六级航道62公里。省十大内河干线航道之一杭平申线贯穿全县,另有嘉于硖线、长山河等交错纵横,内河水运优势突出,为周边沿海各县(市)之最。
④空运: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均为100公里左右,车行路程均在1小时左右,航空运输条件十分便利。
⑤海运:海盐港区东北有上海港、乍浦港,东南有宁波港、舟山港,以现有秦山核电大件码头为例,距上海港仅133海里,距宁波港85海里,距舟山定海港仅80海里,极具承接喂给转运优势。
海盐示范产业园上海市区至本项目所在地路线
从上海市区出发至示范·海盐产业园经由G42(沪宁高速)→G15(沈海高速/宁波方向) →G92(杭浦高速/海宁方向) →南北湖出口下(嘉兴方向)→沈荡镇(本项目现场),全程仅需约1.5个小时车程。
海盐示范产业园上海示范,礼遇海盐
海盐示范置业有限公司,为上海示范投资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示范投资有限公司由上海市普陀区桃浦镇政府于2003年全资设立,注册资金1亿元人民币,是一家集工业房地产开发、招商引资、物业管理为一体的实体投资型综合性企业。
上海示范投资有限公司担负着改造桃浦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的重任,目前已成功引进康鹏化学、九州通医药、德国汉高、乐凯股份、江汉股份、方大药业和上海国际包装城等上市公司和一批业界颇具影响力的企业。
随着桃浦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项目建设和产业升级的推进,企业运作机制的不断完善,无论是前期的土地资源开发,还是后期的项目设计规划、建筑施工队伍选择管理以及招商引资、物业管理等方面,公司通过实际操作积累了功能区开发的丰富经验。
上海示范投资有限公司运用成熟的开发模式,通过不断积累,现已成为上海市产业地产龙头企业。
企业信用信息东方大港管理局地址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宁东方都市户型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