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中国专家学者协会对汽车物流的研究成果

戴定一:从学术年会成果评选看物流学术研究_中国商用汽车网
当前位置&&
&&&&&&&&&&&正文
一周热点排行国内外物流发展与教育现状对比研究
国内外物流发展与教育现状对比研究
国内外物流发展与教育现状对比研究
国内外物流发展与教育现状对比研究[摘要]“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理念, 自上世纪 80 年代传入我国以后,引 起了各方人士的广泛重视,吸引了大批人才研究物流理论,加之国家对物流产业 的重视,在我国掀起了一股“物流热”。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国的各 大城市。这些物流企业需要大量的物流人才。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空缺,许多高校 相继开设了物流专业,社会上也出现了许多物流培训班等等。但是许多物流企业 反映这些物流人才与他们需要的物流人才还有很大差距。于是,我们针对国内物 流发展及教育现状,对比国外物流教育状况,提出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同 时对我国高校的物流人才教育作出了一些分析和建议,希望能有些帮助。 [关键词] 国内物流 国外物流 课程设置 建议与方案 国内物流发展状况及教育现状1.1 现阶段我国物流的发展状况 中国物流业近5 年才开始起步,并进入发展期。物流业的兴起与外资进入中 国市场,制造业转移中国密切相关,接着是连锁业物流、家电物流、日用化工业 物流、汽车物流等等。从区域概念来讲,先是沿海,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及环 渤海地区,再逐步向中西部推进。 重来衡量,大约在发达国家上世纪70年代末80 年代初的水平。中国物流业虽然 已迈入发展期,但总体上仍落后于发达国家20 至30 客观地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现代物流 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以2003 年为例,我国的物流业全方位快速推进:全社会对 物流的认识更加深化,现代物流业已纳入全国与各地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中国 物流业总量增长迅速,逐步形成了以市场调节为主的运行机制;各级政府加大了 对交通、通讯等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与物流交通的交通运输、信息通讯、 仓储、包装和配送等各行业都有了较快的发展。 物流基础设施的能力显著提高。 近年来,我国物流发展最为显著的进步体现在交通运输、仓储设备、信息通讯、 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信息基础建设的 投入不断增大,信息通讯能力在短时间内快速增长: 然而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一直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从物流教育和 科研的角度,近年来,我国物流教育与科研取得了丰硕成果,专业教育框架初步形 成,2000 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物流管理专业的院校只有 所,2001年设置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和物流工程专业的院校分别为2 2002年分别为10 所和37 所,2003 年,分别达到22 所和75 所,且教学条件逐步改 善,研究力度不断加大,研究水平有所提高,培训与认证工作都取得了较大发展。 1.2 我国高校物流教育情况 我国物流教育历程回顾我国高校早在解放前后就已经设置了物流相关专业。20 世纪30 年代初,上 海交通大学在管理系设置材料管理所(专业),知识结构侧重于经济管理方面, 比如财务、会计和工商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但只办了一期即停止。此后,很快爆 发了抗日战争,相关专业的设置一直空缺。解放初期,我国学习苏联经验,增加 了不少物资技术和计划管理的知识,二者都有比较强的部门性。1946 年,教育 部在北平铁道管理学院(今北方交通大学)设置材料管理系、运输管理系。同年 开始招生,到全国解放(1949)陆续招了三期(46、47、48)。 1960 年,我国开始进行物资管理体制改革,一些高等学校陆续设置了这一方 面的专业,物资管理人才的培养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 1966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物资管理专业受到批判,几乎所有高等学校 设置的这一专业都停止了招生,使我国物资管理人才的培养受到严重挫折,一直 到1976 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这一类专业才陆续得到恢复和发展。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方针以后,我国部分高等院 校注重引进国外物流学的最新理论和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设置了一 些新的课程,或对原有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修订,比较典型的新课程有电子商务、 现代物流学、供应链管理、仓储学等。这些课程的设置使我国的物流专业教育有 了长足的发展。 可见,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我国只有一所高等学校设置有物流类专业。从 60 年代开始,一些高等学校陆续设置了相关专业,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各专 门学院,如铁道学院、矿业学院、机械学院等设置的“物资管理”专业;二是综 合性的工学院或财经学院设置的“物资管理”或“物资经济”专业。从比例关系 来看,前者占的比重较大,这主要和我国的部门管理体制有关。在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物流教育的专业设置以培养综合性的物流人才为主,将部门之间的差别逐渐 缩小。 国内物流教育现况目前, 我国物流人才教育培训工作已取得重大进展。全国开设物流本专科教 育的大专院校达160 所,中专职高400 多所,全国中等专业院校物流教学指导委 员会已经成立。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同发布了《关 于开展职业院校物流专业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通知》对实用型物流人才提出 了培养目标和实施方案。 另外我国香港与台湾地区的物流教育与内地相比起步较早。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开设了物流相关课程。由于香港各大学开设与物流相关课程均与运 输(航运)相关,香港理工大学设有国际航运与物流管理系,香港科技大学工学 院开设了运输物流管理、台湾地区的成功大学开设了物流管理、国际物流专业, 新竹交通设有交通运输研究所和运输科技与管理系。 但是,由于物流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它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边缘学科, 物流产业又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同时它又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 集型相结合的产业,所以发展物流产业,不仅需要高级物流管理人才,更需要大 量物流执行型与操作型人才。而且目前全国仅有9 所大学招收物流专业学生,20 多所正在筹备,即使这些毕业生能够全部进入人才市场,也不能满足需求,尤其 不能满足市场对高级人才的需求。更不要说要考虑其中的不合格毕业生了。 由以上我们可以得出,我国物流人才的正规完善的培训迫在眉睫。下面我们 再来看一下国外物流的教育情况。 国外物流发展及教育现状2.1 国外物流发展状况 物流的发展不仅与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关,同时也与科学 技术发展的水平有关。按照时间顺序,物流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 世纪初至50 年代 20 世纪初,在北美和西欧一些国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大批量生 产和销售的实现,人们开始意识到降低物资采购及产品销售成本的重要.单元化 技术的发展,为大批量配送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人们认识物流提供了可能。从 实践发展的角度来看,年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美国军事后勤活 动的组织为人们对物流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的实证依据,推动了战后对物流活动的 研究以及实业界对物流的重视 第二阶段:20 世纪60 至70 年代 60 年代以后,世界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物流逐 渐为管理学界所重视,企业界也开始注意到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改进物 流管理作为激发企业活力的重要手段。这一阶段是物流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第三阶段:20 世纪70 年代至80 年代 这一时期物流管理的内容从企业内部延伸到企业外部,物流管理的重点已经 转移到对物流的战略研究上。 第四阶段:90 年代以来至今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新经济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还发展,现代物流的内容仍 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人们更加认识到物流体系的重要, 现代物流的发展被提到重要日程上来.同时,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 也为物流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使物流向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2.2 国外物流教育情况 物流教育体系概况据统计,目前国外已有24 个国家和地区的218 所大学开设了物流课程。主 要集中在美国和欧洲,2000 年欧洲物流协会公布,在欧洲共有87 所大学开展物 流高等教育,其中54 所大学设有物流管理或供应链管理硕士和本科专业另外33 所院校在其他专业培养方案中,开设有物流管理或供应链管理的课程。美国的加 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等共计 50 多所大学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德 国科隆大学、英国克兰菲尔德商学院、瑞典斯德哥尔摩经济大学、新加坡国立大 学等开设了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其中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物流教学体系与美国相 似。物流专业隶属于商学院、土木工程系或工业工程系。 2.国外物流专业课程设置 国外物流课程的设置一般是基于配送和运输等物流核心要素开展的,典 型课程包括物流战略、配送系统设计、运输与仓储的规划管理、配送信息系统及 应用软件的开发与使用。其中商学院设置的物流管理专业强调供应链管理,课程 包括供应链管理技术和应用,供应链物流,战略与应用,战略采购与供应链管理, 也包括相关的分析管理技术和方法,如仿真技术、统计学、运筹学、管理会计、 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法律与商业之间的交叉学科。土木工程系开设的物流课程包 括:港口规划与管理、运输系统分析、智能交通与车辆系统、运输管理与政策、 道路网络管理系统、交通流理论、地理信息系统等。工业工程系开设的课程包括 运营规划与控制、工业物流、库存系统等。 其中,开设物流课程最多的国家是 美国,其次是德国, 3.开设本科物流专业的高校数量相对还较少,职业培训开展广泛。 从物流课程的开设情况来看,各国大学都已普遍开设了物流课程,而从本科 物流专业的设置上看,单独设立物流专业的大学数量相对来说还比较少。本科物 流课程大多以两种形式开设:一是作为一些专业的必修课或选修课。这些专业主 要是工商管理、营销和运作管理三个专业。例如麻省理工学院将物流与运输规划 方法、供应链规划、生产系统与供应链设计等课程作为运作管理专业的选修课程; 二是在专业下设立专门的物流方向。如威斯康新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物流与运输 管理方向,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营销专业下的供应链管理方向,休斯顿大学工业工 程专业下的配送与物流工程方向等。根据美国奥尔良州立大学主持的一项物流职 业类型调查,美国物流管理者的专业结构为: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及结构分别为物 流12%、商科52%、工程23%、其它专业13%;研究生毕业的从业人员的专业及结 构分别为物流13%、商科73%、工程12%、其它专业2%。上述数据表明,第一, 物流人才专业背景以商科为主,需要一定数量的相关专业人才。第二,物流管理 人员的层次越高,越要求具有商科专业背景,工程和其他专业的物流从业人员比 重有所降低。可见,物流专业人才需要宽阔的知识背景,对于高校物流教育的最 大启示便是:物流专业教育不应仅局限于物流专业知识本身,而应拓宽专业的广 和专业教育相比,目前各个大学更多开展的是物流职业培训教育。例如,乔治亚技术学院成立有专门的物流协会,与美国商船学院的全球物流与运输中心合 作,广泛开展物流职业教育和物流方面的科学研究。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 斯坦福大学,加利弗尼亚大学的国际贸易与运输中心,北佛罗里达大学的物流管 理学会等众多高校及机构,都普遍开展物流管理或供应链管理的职业培训。 分析比较国内外物流课程设立的区别从开设了物流专业的一些高校的课程设置来看,国外物流专业的基础课程设置基 本相似。在此,将国外物流专业基础课程进行了大致分类,并与我国物流专业基 础课程的设置进行比较,如下表所示: 课程类别 国外一般课程 国内一般课程 知识类 经济类 宏、微观经济学 宏、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政治类 政府政策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等 市场类 市场营销、人力销售(personnel sales)、市场研究、营销策略、经济地理 市场营销,少数有经济地理 管理类 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大致类似 财会类 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 会计学原理 战略类 战略管理、决策分析、战略规划与设计、企业开发、企业与行业分析等 较少,少数高校有战略管理课程 法律类 商法 法学概论,少数开设经济法 技能类 计算机 操作、管理信息系统 原理、操作、管理信息系统等 数学 微积分、运筹学、商业或企业统计、统计分析 微积分、运筹学、统计学 外语 英语 英语 写作 写作、商业通信 经济应用文写作 人际类 商业沟通、商务谈判、演讲等 研究技能类研究报告、研讨会等 从以上国内外物流专业基础课程的对比可看到国内外较有特色或较偏重的基础课程,如下表所示: 外国 我国 战略类课程 经济类课程 财会类课程 政治类课程 人际类课程 营销类课程 法律类课程 研究类课程 从上表可看到,国外物流专业基础课程和我们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国外普遍重视战略类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从战略的高度思考问题, 有助于拔高学生的水平和层次,而此类课程是我国物流专业基础课比较欠缺的; (2)财会类的课程一般都开设有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从管理 的角度深入学习企业财会方面的知识,不同于我国多停留在对会计记帐规则的学 (3)人际沟通、商业通信之类的课程是我国较少有的;(4)国外开设的法律类课程,一般注重商法、经济法,国内物流课程基础 课仍和其它课程一样,多开设法学概论。 (5)政治类课程侧重于让学生了解本国政府的政策,而我国侧重于对学生、 意识形态、思想道德上的教育。 此外,不少高校都开设有专门的指导撰写研究报告的课程,而我国基本没有 此类课程,不利于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比较国内外物流专业课程,可以发现, 我国物流专业课开设较多的是功能类课程,较缺乏的是战略类课程、系统工程类 课程和研究类课程。功能类课程中,我国普遍开设的是运输、仓储等课程。开设 相对较少的是采购、物料管理方面的课程,而这恰恰是国外物流专业普遍开设的。 我国物流教育的弊端与解决方案4.1 我国物流教育存在三大问题 针对以上分析与比较我们得出,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物流教育明显落后于 西方发达国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物流人才的客观要求,在培养目标、课程结 构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教育专业人才模式不适应现代物流管理的要求 由于受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条块分割、分业管理等问题的影响,物流业是一 个分散的状况,再加上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的物流教育条块分割的状况未 得到彻底的改变。因此,各专业之间课程重复的现象未得到缓解,许多高等学校 的物流教育只是现代物流理论中某一个环节,使人才的培养受到了很大的局限。 与此同时,物流专业设置过细、过专、过窄,既不能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的 要求,也不利于学生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与物流业发展的差距仍然较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些高等院校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设置了一些新的课 程,或对原有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修订,在这一方面比较典型有电子商务、现代 物流学、供应链管理、仓储学等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使我国的物流教育 的内容及课程体系大大丰富,使我国的物流教育比改革开放以前有了长足的发展 和更新,但与国内外物流业的发展特别是发达国家物流业的发展状况相比,还存 在着差距。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简单化 长期以来,我国的物流教育主要是课堂授课,注重理论上的传授,学生动手 能力、思维能力差,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国外物流教学所采取的方 式主要以下几种: 讲课(lectures),属于教师常规授课; 特邀讲座(reports),邀请物流人士进行报告; 实习(intership); 参观企业、物流设施等; 研讨会(seminars),一般作为常规课程,定期进行(多数每周都有); 团队合作项目(individual groupprojects)。 其中,后两项方式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平,是国外 高校教学所普遍采用的,它们一般都是专业必修课,设有学分要求。目前我国国 内这种教学形式还比较少见,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4.2 针对我国物流教育现存问题提出的建议及解决方案 首先 。学习外国物流发展的先进理念,先进方式,国外物流因起步较早,已形 成了成熟的理论和一定的发展模式,在许多方面,如园区建设、电子商务、物流 企业经营等,都有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在学习的过程中,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走有中国特色的物流发展之路。 其次 。加大物流人才的培养力度, 重视物流技术的研究、推广,通过各种渠 道培养一大批物流管理和技术人才,吸收、消化国际上先进的物流管理思想和物 流实用技术,应用到我国物流建设和物流企业的经营中。此外,有关部门和行业 组织可通过研讨班、培训班、出国考察等形式,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培训教育。具 体方案如下: 1.物流教育要与时具进 保持物流教育的先进性,要求物流专业教育内容的国际化和实用化。国外物 流产业及教育的发展远远领先于我国,我国开展物流教育应本着“拿来主义”原 则,吸收国外先进的物流教育模式,同时学科和教学内容也需要及时调整,以符 合我国物流产业现状。 另外,物流教育要与最新的物流科学研究紧密结合。教学与科学研究是相辅 相成的关系,物流教育者在教学与实践过程中既可以发现新的课题和研究方向, 又可以在课题研究中提高科研水平,提高教学能力。 2.物流专业设置要结合学校实际。 从广泛意义上讲,物流专业涉及管理学、经济学、工学、计算机科学等内容, 目前国内物流本科专业包括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个专业,也有学者提出设置物 流管理、物流工程和物流经济三个专业。现在物流专业一般设置在商学院、工商 管理学院交通学院、机械学院(或系)下面,也有的单独成立物流学院(系)。 国内还没有一家院校能够完全涵盖物流这一学科的所有领域,各个院校设置物流 专业时需要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各自的特色,发挥自身优势,不必求全。 3.教学内容要注重实践与案例 针对物流专业教学内容,需要不断引进国外物流学的最新理论和实践经验, 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充实新的课程,如电子商务,物流成本分析,供应链流程 再造等,更重要的是增加物流实践和案例教学方法。物流是一门新学科,学生对 其缺乏了解,因此需要让学生多参加一些企业实习,增加对物流设备设施,物流 业务流程的感性认识。物流技术及理论的日新月异也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来认识。 院系可以开展案例教学,通过视频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加 速物流知识的传播和更新。此外,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建立物流实践工厂和物流 实验室,进行物流模拟教学。 4.充实物流教师并确保教材质量。 物流师资水平决定物流教学水平。目前,我国高校的物流教师大部分是从经 济学,管理学,机械工程学、交通运输学,物资管理学等相关专业转变过来的, 整体水平较低,数量较少,所以,应大力提高高校物流师资水平。可通过开展在 校物流师资出国培训和聘用国内外物流专家和企业资深物流经理为客座教授等 办法来实现。同时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配备适用的教材也是非常必要的。现在充 斥市场的物流专业教材和辅助教材多雷同,不齐全,缺少规范性的基础教材和真 知灼见的专业教材。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组织物流领域的专家学者编写适合我 国国情的优秀教材,同时也可引进国外优秀的教材作为参考。
发表评论:
馆藏&199238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转]&[转]&汽车物流的中国现状_百度知道当前位置:
胡大伟教授做《国内外物流研究发展现状》学术报告
10月30日下午2:30,汽车学院物流工程系胡大伟教授在学院三楼多媒体教室为研究生做了题为《国内外物流研究发展现状》的学术报告。首先,胡教授简要介绍了物流的来源和现代物流的基本情况。物流最早起源于美国,中国早期的物流概念是从日本引入的。现代物流指的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地流动过程。研究物流的目的在于系统的分析成本和物流学说等,使客户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目前全球物流市场已经形成,并且产生了许多新的概念,如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精益物流、绿色物流等等。接着,胡教授从学术研究刊物、研究规模、研究方向等方面向大家介绍了国内外物流研究概况。从对基础研究层面、应用基础研究层面、应用研究层面多角度的介绍了基本的研究动态和趋势,但在物流领域仍然存在着关于理论创新、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创新等一系列亟待进一步的解决的问题。最后,胡教授希望同学们能站在国际学术领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找准方向,发掘实现途径,心存高远同时又脚踏实地的做学问。理解中国特色及其内涵和本质,善于概括和抽象,经过抽象找到普遍适用性规律,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次讲座让同学们深刻的认识了物流领域的知识以及学习和研究的方法,为同学们今后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论指导,使同学们受益匪浅。胡大伟教授做报告认真聆听答疑解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