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帐盈余账户盈余对外国来说有什么不利影响

国际收支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1.03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全球性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盈余问题研究
本文研究的是全球性国际收支经常账户失衡(global current accountimbalances)的调整(adjustment)和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问题。本文把世界各国按照世界银行Atlas方法,根据2009年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分为高收入国家、中高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四类,并对其年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盈余的分布进行了分析。文章对这四类国家的经常账户盈余进行了生存分析,分析影响其盈余时间长短的因素。之后又研究了其经常账户盈余的决定因素,以及经常账户的可持续性。本文以大样本为基础,采用先进的数量分析工具,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实证研究。主要工作如下:  
第一,本文利用1970年-2008年这39年间的国际经济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来查看全球经常账户盈余在发生调整的时候的主要特征。  
第二,利用生存分析技术来研究影响经常账户盈余时间长短的因素有哪些。  
第三,通过截面数据回归和面板数据回归来分析经常账户余额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第四,研究了中国的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的可持续问题。  
文章据此得到一些重要的结论:  
第一,经常账户盈余在发生调整的时候有以下特征:经常帐户经常账户盈余国家与赤字国家在数量上是不对称的;全球性大幅经常账户高盈余状况不是一个持久和普遍的现象;在全球范围内,经常账户盈余发生大幅快速调整的现象并不常见;经常账户盈余发生大幅快速调整会给宏观经济变量带来影响。  
第二,影响经常账户盈余时间长短的因素有:就高收入国家整体而言,实际有效汇率越贬值会使得经常账户盈余持续的时间越缩短,贸易开放度越高,经常账户盈余持续的时间越缩短;就中高收入国家整体而言,未成年人抚养比率越高,人均GDP增长率越高,通货膨胀率越高,会使得经常账户盈余持续的时间越短,而贸易开放度越高,经常账户盈余持续的时间就越长;对于中低收入国家而言,未成年人抚养比率越高,经常账户盈余持续的时间越短,而净外国资产占GDP的比例越高,经常账户盈余持续的时间就越长;对于低收入国家而言,净外国资产占GDP的比例越高,实际利率越高,通货膨胀率越高,金融深化程度越高,低收入国家的经常账户盈余持续的时间越短,而贸易开放度越高,低收入国家的经常账户盈余持续的时间就越长。  
第三,经常账户余额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净外国资产/GDP比率是正向影响经常账户余额大小;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将会减少中等收入国家经常账户盈余,增加高收入和低收入国家的经常账户盈余;非劳动人口与劳动人口的比例与经常账户余额呈负相关关系;低收入国家实际利率与经常账户的变化呈正向变动,高收入国家、中高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实际利率和经常账户呈反向变动,且中低收入组表现十分显著;对高收入以及中高收入国家而言,通货膨胀和经常账户成正向变动关系,对中低收入和低收入国家呈反向变动关系:金融生化程度的加大会带来中高收入国家的经常账户余额的增加,而对高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和低入国家则会带来不太显著的正向作用;财政余额占GDP比例对高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有正向的影响,对中高收入国家的表现则相反;对于高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来说,贸易条件改善会使经常账户余额增加,贸易条件恶化会使得经常账户余额减少。而对于中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则相反。  
第四,中国的进口与出口在长期中不收敛,但是当考虑到一个结构断点的时候,中国的实际进出口时间序列自2005年第2季度起存在协整关系。
学科专业:
授予学位:
学位授予单位:
导师姓名:
学位年度: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四十人论坛
> >从长期国际比较角度看中国未来经常账户
字体大小[]
从长期国际比较角度看中国未来经常账户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
共有0条点评
  自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外贸顺差逐步下降,经常项目占GDP的比例随之降至4%以下,2011年甚至达到2.8%的低位,各界因此纷纷猜测我国已经进入结构调整时期,未来经常账户盈余将保持低位水平。做出这样判断的理由通常有两个。一个是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导致的出口增速放缓。多数分析者不看好欧洲,对美国的复苏也抱谨慎的态度,而欧美市场占到我国出口的三分之二,欧美经济的停滞或低增长严重影响我国的出口增长。另一个是对国内投资趋势的估计。多数分析者认为短期内国内投资不至于下降过快,从而,即使国民储蓄仍然保持高位,经常账户盈余也不至于增长。
  但是,出口形势也许不像业界估计的那么悲观。尽管一季度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五月份的最新数字显示,当月出口同比增长10.9%,较一季度提高3.3个百分点。在国内,投资增长放缓较为明显,特别是在房地产业。同时,我们注意到,多数分析者的预测都是基于我国过去几年情形的外推;但是,要判断我国是否进入经常账户的拐点,只看短期趋势是不足的,而是必须把我国放在国际和历史的框架下进行考察。从这个角度出发,有一点历史经验值得我们注意,即全球经济增长的领头羊和成功的追赶者都长期拥有经常账户盈余。比如,英国在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曾经几乎不间断地拥有经常项目盈余一个世纪,其中一些年份盈余占GDP的比例还非常高;美国在1980年之前的八十年的多数年份里也拥有持续的经常项目盈余;而战后实现赶超的经济体,如德国、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在它们的高速增长时期也拥有大量的经常项目盈余。我国是当今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大国,经常账户盈余只持续了十年左右的时间,以世界的历史经验观之,声言我国已经到了经常账户的拐点似乎为时尚早。
  本文报告我们对全世界216个国家或地区年的一个研究结果以及基于这个结果对我国未来十年的经常账户走势的预测。我们关注的是经济增长差异对经常账户失衡的影响,因为相对于其它国家快速经济增长是经济领头羊和赶超经济体的主要特征。在这方面,国际上流行的观点是,如果一个国家比其它国家的增长速度高,则未来这个国家的经济占全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将增加,从而它在当期就应该向国外借债,因为未来它有能力偿还债务。但是,这个观点的基础是个人和企业具有对未来的完全预测能力且能够做出完全理性的决策,在现实中,这等价于要求金融市场可以实现对未来经济增长的完全定价。这显然是过于强烈的假设,此次金融危机表明,即使是像美国这样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也无法实现对未来的正确定价。
  我们的研究关注国内储蓄和投资的关系和变化。我们的出发点是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根据这个理论,一国的国民储蓄率是经济增长率的增函数,其背后的原理是,国民储蓄的增长即是一国财富总量的增长,而财富总量是经济总量的增函数。但是,这个关系不是线性的。当经济增长速度较低的时候,储蓄率随经济增长率的提高较慢;而当经济增长速度较高的时候,储蓄率随经济增长率的提高而加速提高。莫迪利安尼在去世之前写作的最后一篇论文就是用生命周期理论解释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储蓄率的增长。他发现,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可以解释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储蓄率的大部分变化。另一方面,长期而言一国的投资率是经济增长率的线性函数。由于经常项目盈余等于国民储蓄减去投资,因此,经常项目盈余占GDP的比例将随着GDP增速的提高呈现出一条U型曲线。
  为此,我们利用我们的跨国数据对经常项目盈余占GDP的比例进行了计量回归分析。我们的解释变量包括真实经济增长率、真实经济增长率的平方项、人均GDP、人均GDP的平方项、真实经济增长率和人均GDP的乘积项,控制变量包括本国货币当局以及存款性金融机构对外净债权占GDP的比例、M2和GDP的比例、国内私人部门借贷和GDP的比例、贸易依存度、15岁以下人口比例、65岁以上人口比例以及国家和年份固定效应。除经济增长率而外,其它变量都是现有的经常账户研究中经常使用的变量。我们的回归分析证实了U型曲线的存在,且发现曲线的最低点发生在GDP增长速度为6%的时候。这个结果既可以解释美国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高增长和高赤字共存的现象,也可以解释战后赶超经济体和我国2004年之后高增长和高盈余并存的现象。美国在九十年代的增长速度高于其它发达国家,但是,它还不足够快,因而储蓄率提高不多,而投资率增长较多,从而出现持续扩大的经常项目赤字。我国和其它赶超经济体的情况是,由于经济增长速度足够快,储蓄率的增长开始加速,而投资率的增长是线性的,因此出现经常项目盈余。
  对年间我国经济增长率和国民储蓄率、投资率之间进行简单的相关分析,我们发现,投资率和经济增长率之间的相关系数非常小,统计上高度不显著,但储蓄率和经济增长率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5,且在统计上比较显著。这部分印证了我们的国际比较分析所得到的结论。
  利用上述跨国、跨时段的研究结果,我们可以以2011年为基期预测我国从2012年到2020年的经常项目走势。根据多数学者的意见,我们将我国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定为8%。根据我们的计量分析,在一定的范围内人均收入的提高会增加一国的经常项目盈余,而即使是到2020年,我国的人均收入还将在这个范围内,因此,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我国的经常项目盈余将增加。对于其它除国家和年份固定效应之外的控制变量,我们采用年的平均趋势对它们进行预测。在这些变量当中,贸易依存度将持续下降,15岁以下人口比例趋于稳定,而其它变量的数值将提高。这些趋势对我国的经常项目盈余具有不同的影响。比较容易理解,贸易依存度的降低将减少我国的经常项目盈余,而对外净债权占GDP的比例的上升将提高我国的经常项目盈余。另外,M2和国内私人部门借贷分别占GDP的比例的提高意味着我国的金融市场会更加发达,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国内储蓄,因此它们会降低经常项目盈余。最后,65岁以上人口比例的提高意味着养老负担的增加,国民储蓄的下降,因而会降低经常项目盈余。我国的国家固定效应以2011年的实际经常项目盈余确定,即国家固定效应的数值使得我们的回归方程准确地预测2011年我国的经常项目盈余。
  比较困难的是确定未来的年份固定效应。事实上,年份固定效应反映的是全世界的总体经济状况。根据我们的回归结果,这五十年间出现了四个明显的周期:、、、,而两年处在一个新的周期的起点上。从历史上的四个周期来看,经常账户都经历了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倒U型波动轨迹。从2009年开始的新的周期会有所不同、进而世界会较长时间地在经常项目的低位上徘徊吗?我们对此没有确定的答案。为此,我们采取了低位和中位两个预测。对于低位预测,我们采用三年的固定效应的平均数作为对未来年份固定效应的预测;对于中位预测,我们采用年各年固定效应的平均数。相对于二十一世纪头十年世界经济高涨和分化的情形, 年是世界经济较为稳定地由复苏走向繁荣的时期,用这个时期来做中位预测是较为合适的。
年我国经常项目盈余占GDP比例预测(%)
  上表是我们的预测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低位预测和中位预测的结果均表明我国的经常项目占比在未来的八年间将稳定地上升,两者的差距为1.64个百分点。根据低位预测,我国2012年的经常项目占GDP的比例为2.26%,到2020年增加到3.43%,平均为2.73%;根据中位预测,经常项目盈余将从2012年的3.90%增加到2020年的5.07%,平均为4.37%。我们的预测值高于多数其他人的预测值,但是和二十一世纪头十年的实际数据相比仍然较低。
  我们的中位预测明显高于2010年以来的趋势,在未来的三到五年时间里,实现低位预测的可能性要大得多。但是,2015年之后世界经济仍然处于目前这样的困境的可能性也比较小。我们的猜测是,在2015年之前,我国每年的经常账户盈余将在2.2%到2.5%之间波动;如果之后世界经济恢复到正常水平,则在年期间,我国经常项目的波动范围将上升到4% - 5%这个区间。
  总之,决定一国经常账户的主要因素是长期的结构性变量,包括经济增长率、人均收入、人口结构、国际收支状况、金融体系以及政府财政状况等。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国的人口将进一步老化,金融体系将进一步健全,外贸依存度将下降,这些因素将导致我国经常账户盈余的下降;但是,相比于其它国家,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将仍然较高,人均收入将进一步提高,这将提高我国的经常账户盈余。就目前情况来看,经济增长的正面作用将强于其它方面的负面作用,因此我国的经常项目盈余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将仍然有上升的空间。
(作者:姚洋 柳庆刚)
相关点评 (共
我也说两句:[所发表的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
字数少于500
[ 姜建清 ]
[ 鲁政委 ]
无标题文档
| 合作与交流 |
| 在线申请 | 在线帮助
版权所有:北京四十人论坛顾问有限公司
秘书处电话(010-)与外星人做生意了?全球经常账户出现盈余-华尔街见闻
<span id="tj-post-left-collect" class="collect" data-toggle="collect" data-active=""
data-post-id="230631" data-url="/stars/230631"
data-message="请登录后收藏哦。新人请猛点右下角“注册”加入我们。" data-message-type="warning"
data-text="收藏" data-active-text="取消收藏">
与外星人做生意了?全球经常账户出现盈余
众所周知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全球所有国家的经常账户赤字+盈余应该等于0,但根据IMF最新的统计,全球所有国家的经常账户如今居然出现了盈余,美国还对此不禁笑问&我们是与别的星球做生意了吗?&
理论上一国出口金额大于进口,我们就基本可以说该国会出现经常账户盈余,比如中国,反之则出现赤字,比如美国。根据定义,全球所有国家的经常账户不管是正数还是负数,加在一起和应该是0。
但在实践中,并不是这么简单。美国圣路易斯联储总结IMF的数据显示全球进口和出口总和之间是长期存在差异的:
数据显示在年间的多数时间,全球经常账户是赤字状态,比重在全球GDP的0.2~0.9%之间,但是这一趋势在最近十年里逆转,盈余一度达到全球GDP的0.5%。
如何解释这种差异呢?难道真的某些国家在偷偷与外星人做生意,并把收入计入了经常账户?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说法,出现这种情况是多个因素造成的。其中之一是,运输滞后可能造成经常账户盈余:一国今年已经计入了出口,但另一国可能计入进口时已经到了下一年。
另外一大因素是,企业可能为逃税之类的目的少报收入,这种情况在新兴市场国家比较常见。
2009年IMF的研究还发现,全球经常账户转为盈余的原因还包括服务业的价格测算不准确,不像货物的进出口那样可以较为精准的记录。IMF预计未来五年里贸易盈余将减少回到赤字状态。
圣路易斯联储经济学家Ana Maria Santacreu认为,全球经常账户的误差幅度算是比较大的,准确统计背后的原因比较困难,但研究这一现象将对理解全球失衡有重要的帮助。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span id="tj-post-collect" class="collect" data-toggle="collect" data-active=""
data-post-id="230631" data-url="/stars/230631"
data-message="请登录后收藏哦。新人请猛点右下角“注册”加入我们。" data-message-type="warning"
data-text="" data-active-text="">
<span class="endorse" data-toggle="endorse" data-active=""
data-post-id="230631" data-url="/vote/up/230631"
data-message="请登录后点赞哦。新人请猛点右下角“注册”加入我们。" data-message-type="warning"
注册手机号
请输入新密码密码(6-26字符)
没有手机账号?
用户名、手机或邮箱
还没有见闻账号?
密码(不少于6位)
已有见闻账号?
密码(不少于6位)
图片识别码
已有见闻账号?
没有邮箱账号?
您需要绑定手机号(即完成实名认证)才能发布信息,请完成绑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常账户盈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