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武钢合并重组方案整合方案或本周公布 将成全球第二大钢企股市好不好

宝钢武钢合并 或成为全球第二大钢企-中新网
宝钢武钢合并 或成为全球第二大钢企
日 04:28 来源:京华时报  
  宝钢武钢合并获国资委批准
  钢铁巨无霸诞生新公司名为宝武钢铁集团
  中国两大龙头钢企的合并终于浮出水面。记者昨天从国资委获悉,经报国务院批准,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实施联合重组。昨晚,宝钢股份、武钢股份两家公司同时发布《吸收合并报告书》(下称《报告书》),宝钢股份向武钢股份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换股吸收合并武钢股份。宝钢股份为本次合并的合并方暨存续方,武钢股份为本次合并的被合并方暨非存续方。  京华时报记者陈艳
  &&方案
  武钢与宝钢换股比例为1:0.56
  根据《报告书》,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的换股价格以上市公司审议本次换股吸收合并事项的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的股票交易均价为市场参考价,并以不低于市场参考价的90%作为定价原则,换股价格确定为:宝钢股份4.60元/股、武钢股份2.58元/股。由上述换股价格确定武钢股份与宝钢股份的换股比例为1:0.56,即每1股武钢股份的股票换0.56股宝钢股份的股票。
  同时,宝钢股份将吸收合并武钢股份,武钢股份现有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资质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由武钢有限承接与承继,自交割日起,武钢有限的100%股权由宝钢股份控制。
  公告显示,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合并后,会优化两家钢铁上市公司资源配置,推动合并后上市公司提质增效。二者在区位、研发、采购、生产、营销、产品、技术创新、企业文化等方面都将发挥协同效应。
  记者发现,换股价格比两家公司停盘前价格要低。在停牌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即6月24日,武钢股份收盘报2.76元,宝钢股份报4.90元。
  &&背景
  政策层面鼓励钢铁行业去产能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着产能严重过剩、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早在6月26日,宝钢、武钢宣布重组的当天,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回应媒体称,两家央企的合并目的是为了“去产能”。此前的5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武钢集团,现场宣布将武钢集团纳入钢铁行业“去产能”试点。
  早在2011年10月,国家工信部印发《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在“十二五”期间要形成3-5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6-7家具有较强实力的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力争到2015年,国内排名前十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从2009年的44%提高到60%以上。但“十二五”期间钢铁行业重组并不顺利,行业集中度不升反降。2014年行业集中度降到了36.6%,2015年行业集中度再度下降为34.2%,产业集中度降至近十年来的最低点。
  鉴于此,国家在政策层面积极倡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鼓励钢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化解过剩产能,推进行业“去产能”。
  日,中钢协副会长迟京东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经济每月谈”上透露,国务院近期发布了主要针对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的46号文件――《关于推进钢铁产业兼并重组处置僵尸企业的指导意见》。宝钢武钢重组,正是落实此份文件的一项重要举措。
  &&展望
  宝武钢铁或成为全球第二大钢企
  业内人士表示,在本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提高行业集中度为目的的新一轮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浪潮下,同属央企的宝钢股份、武钢股份将起到示范作用,堪称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与此同时,这一重组将优化两家钢铁上市公司资源配置,发挥协同效应,加快培育世界一流钢铁上市公司,提升中国钢铁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公开资料显示,宝钢集团拥有超过5400亿元的总资产,年产能约4000万吨,年销售额超过2400亿元,2016年在世界500强排名第275位。武钢集团拥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炼铁、炼钢、轧钢等完整的钢铁生产工艺流程,钢材产品共计七大类、500多个品种;公司总资产约为2200亿元,产能1800多万吨。
  宝武钢铁集团成立后,总资产将超过7000亿元,预计年产能将达到6000万吨,产能规模仅次于欧洲钢铁巨头安赛乐米塔尔(年产能约1亿吨),在全球钢铁业中排名第二。排在第三、四位的将是年产能均接近5000万吨的河北钢铁集团和日本新日铁。
【编辑:吉翔】
>经济新闻精选: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宝钢武钢整合方案或本周公布 将成全球第二大钢企|宝钢|武钢|钢铁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本报记者 张玉洁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宝钢与武钢合并方案有望本周公布,宝钢将成为本次重组的主导方。
  此前的6月26日晚,宝钢集团与武钢集团同时宣布正筹划战略重组事宜。和也自6月27日停牌至今。
  将成全球第二
  作为中国两大龙头钢铁央企,宝钢集团和武钢集团6月底启动“联姻”,被称为近年来中国钢铁产业最大规模的重组事件,这也是继南北车合并、中冶与五矿合并之后最大的央企重组案例。
  根据《世界钢铁统计数据2016》,2015年,宝钢生产粗钢3493.8万吨,位列全球十大钢企第5名;武钢粗钢产量为2577.6万吨,位列中国十大钢企第6位。预计两者合并后将超过河北钢铁,拥有超过6000万吨的粗钢产量,跃居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二,仅次于安塞勒米塔尔(Arcelor Mittal)的9713万吨。
  宝钢集团总经理陈德荣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宝钢、武钢两个企业的联合重组,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在钢铁去产能中如何发挥联合效应。
  在上一轮钢铁行业整合潮时,宝钢和武钢均重组了多家钢铁公司。但从目前的结果来看,并不算成功。宝钢先后重组新疆、韶钢,并在广东湛江兴建钢铁基地,形成了“一体两翼”的战略布局。武钢先后重组鄂钢、昆钢、柳钢,在广西防城港建立了防城港钢铁基地。其中,宝钢的湛江钢铁基地和武钢的防城港基地仅距200公里,产品结构方面基本雷同。
  2014年以来,钢铁行业遭遇全行业亏损的寒冬局面。2015年,武钢亏损超过75亿元,宝钢实现净利润10.13亿元,但同比下滑超过8成。2015年,宝钢剥离了宁波钢铁,武钢也剥离了柳州钢铁。
  武钢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2.73亿元,同比下降47.66%,但较之2015年巨额亏损业绩已大幅改善。宝钢上半年实现净利34.68亿元,同比增加9.25%。
  龙头企业调价
  兰格研究中心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9月中旬,已有浙江、湖北、湖南、陕西、吉林、甘肃、云南等省提前完成全年去产能任务。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屈秀丽近期表示,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力度将加大,市场供需矛盾将进一步改善。目前社会库存、企业库存都处于低位,铁矿石、煤炭价格小幅上涨形成成本支撑,有利于钢材市场的稳定,行业盈利局面有望保持。
  尽管9月份旺季开局不利,从8月24日至今,上海螺纹钢价格下跌5.93%,热轧与冷轧产品的价格跌幅分别为4.08%与1.28%。但宝钢、武钢、鞍钢和首钢等钢铁企业却逆市上调10月出厂价。其中,冷轧价格上调幅度大于热轧,主要与购置税减半政策到期前汽车行业需求激发有关。
  受行业供需改善大趋势影响,中小型钢铁企业中高铁开工率有所上升。兰格钢铁云商平台9月18日消息,在其调查的全国百家中小型钢铁企业中,本期有28家企业进行了高炉检修(含停产及焖炉设备,下同),合计有46座高炉进行检修,比上期减少3座(本期有1座高炉新增检修,4座高炉恢复生产),检修高炉容积为35616立方米,比上期减少了2240立方米,按容积计算,百家中小钢铁企业高炉开工率约为90.68%,比上期大幅增加了0.63个百分点。
  兰格钢铁认为,上周钢价快速下滑,钢厂利润空间也随之逐渐缩小,但厂家生产热情依旧,导致国内中小高炉开工率再创年内新高。目前,国内多数中小钢企处在微利状态,即便后期钢价仍存在下滑风险,但目前大多数钢厂暂无对高炉检修的计划,因此短期内高炉开工率仍将会保持高位。
责任编辑:马龙 SF061
林毅夫教授认为政府为了推行赶超战略,不得不扭曲体制。但究竟是体制导致了战略,还是战略导致了体制,是很值得进一步深究的。
基础科学的革命不受企业家精神影响,而是政府支持的科学家推动的,政府部门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专利制度的建立也是政府的工作。如果说中国落后是因为没有自由,我觉得这个解释没有抓到现代经济出现翻天覆地变化的根本原因。
方便面肯定是当今中国涨价幅度最小的食品,也是性价比最高的食品,可是为什么它会陷入空前的危机。
政府制定指导价可能是未来促进网约车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做法,即通过听证会确立指导价,避免垄断定价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由此确保老百姓真正从“共享经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宝钢武钢重组方案出炉在即 8股或受益整合|武钢|宝钢|钢铁行业_新浪财经_新浪网
&nbsp&nbsp&nbsp&nbsp新浪提示:本文属于个股点评栏目,仅为证券咨询人士对相关个股或板块的个人观点和分析,并非正式的新闻报道,新浪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一切有关该股的准确信息,请以沪深交易所的公告为准。
  宝钢武钢重组方案出炉在即,24日,发布“自日起继续停牌预计不超过1个月”的公告提示。此外,来自宝钢集团的消息显示,宝钢股份联合等多家产学研机构,启动“高效率、低损耗及特殊用途硅钢开发及应用项目”(简称“硅钢项目”),新产品预计年新增产值8亿元(人民币,下同)以上。
  据中国新闻网24日消息,该硅钢项目是中国国家科技部“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专项”首批启动的子任务之一。硅钢广泛应用于发电、电力传输、用电等领域,尽管中国的硅钢制造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在特高压输电、先进大型发电机等领域相继打破国外品牌垄断,但顶级产品的整体水平与国外仍有一定差距。
  该项目将研发两大类高效环保型导磁材料等,形成系列高端产品,若能实现新产品完全替代,以2015年中国发电总量测算,每年有望降低输配电损耗1.1千亿千瓦时,相当于三峡年发电量的127%,减排二氧化碳1.1亿吨。
  作为中国两大龙头钢铁央企,宝钢集团和武钢集团6月底启动“联姻”,被称为近年来中国钢铁产业最大规模的重组事件。
  宝钢集团总经理陈德荣此前透露,宝钢、武钢两个企业的联合重组,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在钢铁去产能中如何发挥联合效应。2015年遇钢铁行业“寒冬”,宝钢粗钢产量为3611万吨,利润总额10.3亿元(2014年为94.2亿元)。年,宝钢计划压减产能920万吨。
  认为,若宝钢和武钢进行深度整合,新的联合体无论从产量和质量上,都将是国内当之无愧的绝对龙头。我国上一轮钢铁行业并购整合潮始于2005 年,宝钢和武钢在 年间分别并购了八钢、韶钢、广钢和鄂钢、昆钢、柳钢,同一时期的并购整合还有唐钢合并邯钢和实现河钢钢铁主业整体上市,鞍钢并购攀钢,济钢吸并莱钢等。从上述几起并购案例来分析,上一轮钢铁行业整合的指导思想是“以大并小,区域整合”,希望大钢厂能够通过自身更加先进的生产和管理能力帮扶中小钢厂脱困。但是目前钢铁行业的现状表明,区域整合的效果比较明显,但“以大并小”的结果却是不及预期的。在行业整体过剩和需求面临拐点的大环境下,以大并小不仅使中小落后产能难以退出,反而大钢厂还会被小钢厂拖累。2015 年3 月工信部发布了《钢铁产业调整政策(2015 年修订)(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到2025 年,前十家钢铁企业(集团)粗钢产量占比超过60%,形成3-5 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超大型钢铁集团。
  申万宏源认为,此轮钢铁行业整合将以“强强联手,区域整合”为指导思想,最终有望形成3 家产能规模过亿吨,2 家产能规模过5000 万吨的超大型钢铁联合体。“强强联手”的思路将大大提高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压缩中小钢厂的生存空间,从而淘汰低效产能,实现规模效应。推荐以下潜在整合标的:、、、、、、、ST韶钢。作者:|日|来源:西本新干线
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宝钢与武钢合并方案有望本周公布,宝钢将成为本次重组的主导方。据中国证券报9月19日消息,此前的6月26日晚,宝钢集团与武钢集团同时宣布正筹划战略重组事宜。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也自6月27日停牌至今。作为中国两大龙头钢铁央企,宝钢集团和武钢集团6月底启动“联姻”,被称为近年来中国钢铁产业最大规模的重组事件,这也是继南北车合并、中冶与五矿合并之后最大的央企重组案例。根据《世界钢铁统计数据2016》,2015年,宝钢生产粗钢3493.8万吨,位列全球十大钢企第5名;武钢粗钢产量为2577.6万吨,位列中国十大钢企第6位。预计两者合并后将超过河北钢铁,拥有超过6000万吨的粗钢产量,跃居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二,仅次于安塞勒米塔尔(Arcelor Mittal)的9713万吨。宝钢集团总经理陈德荣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宝钢、武钢两个企业的联合重组,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在钢铁去产能中如何发挥联合效应。在上一轮钢铁行业整合潮时,宝钢和武钢均重组了多家钢铁公司。但从目前的结果来看,并不算成功。宝钢先后重组新疆八一钢铁、韶钢,并在广东湛江兴建钢铁基地,形成了“一体两翼”的战略布局。武钢先后重组鄂钢、昆钢、柳钢,在广西防城港建立了防城港钢铁基地。其中,宝钢的湛江钢铁基地和武钢的防城港基地仅距200公里,产品结构方面基本雷同。2014年以来,钢铁行业遭遇全行业亏损的寒冬局面。2015年,武钢亏损超过75亿元,宝钢实现净利润10.13亿元,但同比下滑超过8成。2015年,宝钢剥离了宁波钢铁,武钢也剥离了柳州钢铁。武钢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2.73亿元,同比下降47.66%,但较之2015年巨额亏损业绩已大幅改善。宝钢上半年实现净利34.68亿元,同比增加9.25%。监测数据显示,截至9月中旬,已有浙江、湖北、湖南、陕西、吉林、甘肃、云南等省提前完成全年去产能任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屈秀丽近期表示,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力度将加大,市场供需矛盾将进一步改善。目前社会库存、企业库存都处于低位,铁矿石、煤炭价格小幅上涨形成成本支撑,有利于钢材市场的稳定,行业盈利局面有望保持。尽管9月份旺季开局不利,从8月24日至今,上海螺纹钢价格下跌5.93%,热轧与冷轧产品的价格跌幅分别为4.08%与1.28%。但宝钢、武钢、鞍钢和首钢等钢铁企业却逆市上调10月出厂价。其中,冷轧价格上调幅度大于热轧,主要与购置税减半政策到期前汽车行业需求激发有关。受行业供需改善大趋势影响,中小型钢铁企业中高铁开工率有所上升。9月18日消息,在其调查的全国百家中小型钢铁企业中,本期有28家企业进行了高炉检修(含停产及焖炉设备,下同),合计有46座高炉进行检修,比上期减少3座(本期有1座高炉新增检修,4座高炉恢复生产),检修高炉容积为35616立方米,比上期减少了2240立方米,按容积计算,百家中小钢铁企业高炉开工率约为90.68%,比上期大幅增加了0.63个百分点。分析人士认为,上周钢价快速下滑,钢厂利润空间也随之逐渐缩小,但厂家生产热情依旧,导致国内中小高炉开工率再创年内新高。目前,国内多数中小钢企处在微利状态,即便后期钢价仍存在下滑风险,但目前大多数钢厂暂无对高炉检修的计划,因此短期内高炉开工率仍将会保持高位。
24小时点击排行宝钢武钢重组方案出炉在即 8股或受益整合大潮
证券时报网()08月25日讯&宝钢武钢重组方案出炉在即,24日,发布&自日起继续停牌预计不超过1个月&的公告提示。此外,来自宝钢集团的消息显示,宝钢股份联合等多家产学研机构,启动&高效率、低损耗及特殊用途硅钢开发及应用项目&(简称&硅钢项目&),新产品预计年新增产值8亿元(,下同)以上。据中国新闻网24日消息,该硅钢项目是中国国家科技部&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专项&首批启动的子任务之一。硅钢广泛应用于发电、电力传输、用电等领域,尽管中国的硅钢制造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在特高压输电、先进大型发电机等领域相继打破国外品牌垄断,但顶级产品的整体水平与国外仍有一定差距。该项目将研发两大类高效环保型导磁材料等,形成系列高端产品,若能实现新产品完全替代,以2015年中国发电总量测算,每年有望降低输配电损耗1.1千亿千瓦时,相当于三峡年发电量的127%,减排二氧化碳1.1亿吨。作为中国两大龙头央企,宝钢集团和武钢集团6月底启动&联姻&,被称为近年来中国钢铁产业最大规模的重组事件。宝钢集团总经理陈德荣此前透露,宝钢、武钢两个企业的联合重组,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在钢铁去产能中如何发挥联合效应。2015年遇钢铁&寒冬&,宝钢粗钢产量为3611万吨,利润总额10.3亿元(2014年为94.2亿元)。年,宝钢计划压减产能920万吨。申万宏源认为,若宝钢和武钢进行深度整合,新的联合体无论从产量和质量上,都将是国内当之无愧的绝对龙头。我国上一轮钢铁行业并购整合潮始于2005 年,宝钢和武钢在 年间分别并购了八钢、韶钢、广钢和鄂钢、昆钢、柳钢,同一时期的并购整合还有唐钢合并邯钢和实现河钢钢铁主业整体上市,鞍钢并购攀钢,济钢吸并莱钢等。从上述几起并购案例来分析,上一轮钢铁行业整合的指导思想是&以大并小,区域整合&,希望大钢厂能够通过自身更加先进的生产和管理能力帮扶中小钢厂脱困。但是目前钢铁行业的现状表明,区域整合的效果比较明显,但&以大并小&的结果却是不及预期的。在行业整体过剩和需求面临的大环境下,以大并小不仅使中小落后产能难以退出,反而大钢厂还会被小钢厂拖累。2015 年3 月工信部发布了《钢铁产业调整政策(2015 年修订)(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到2025 年,前十家钢铁企业(集团)粗钢产量占比超过60%,形成3-5 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超大型钢铁集团。申万宏源认为,此轮钢铁行业整合将以&强强联手,区域整合&为指导思想,最终有望形成3 家产能规模过亿吨,2 家产能规模过5000 万吨的超大型钢铁联合体。&强强联手&的思路将大大提高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压缩中小钢厂的生存空间,从而淘汰低效产能,实现规模效应。推荐以下潜在整合标的:、河钢股份、、、、、、ST韶钢。
[责任编辑:lanl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宝钢和武钢合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