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发改委 钢铁去产能对钢铁落后产能怎么处理

快速注册成为生意地用户
请输入密码
生意地会员登录
请输入密码
广东省“十三五”期间关停350万吨钢铁产能
广东省“十三五”期间关停350万吨钢铁产能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将广东省省长朱小丹今年5月与国家部委联席会议单位签署责任书确定的目标任务分解压实到地市,8月17日下午,徐少华常务副省长主持召开了广东省加快推进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会议。韶关、清远等九市政府和广东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会。 &&&&会上,广东省发展改革委陈志清副主任传达了国家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8月4日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汇报了广东省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经信委、财政厅、人社厅等4部门与韶关、河源、惠州、清远市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全面布置落实广东省“十三五”期间关停350万吨钢铁产能,其中今年关停127万吨落后产能的目标任务。 &&&&徐少华常务副省长指出,广东省要全面贯彻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认真领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去产能,去产能主要是去钢铁煤炭过剩产能的精神实质,加快推进广东省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的工作。为确保按照国家的进度要求和时间节点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少华同志要求当前要抓紧做好三项工作:一是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二是力争在9月底完成今年的压减产能任务;三是鼓励先进,安置好企业职工。最后,少华同志进一步强调必须坚决防止边减边增产能,要加强联合执法,鼓励企业主动关停,各部门共同落实责任,保证省政府对中央的承诺落实到位。
注:本站所有信息来自于互联网,均为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生意地立场,如侵犯贵方权益可通过邮件反馈
【来源】发改委
已有0条评论
您可以输入150个字符
发布成功,请等待审核...
工程机械行业资讯
工程机械最新消息无法找到该页
无法找到该页
您正在搜索的页面可能已经删除、更名或暂时不可用。
请尝试以下操作:
确保浏览器的地址栏中显示的网站地址的拼写和格式正确无误。
如果通过单击链接而到达了该网页,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通知他们该链接的格式不正确。
单击按钮尝试另一个链接。
HTTP 错误 404 - 文件或目录未找到。Internet 信息服务 (IIS)
技术信息(为技术支持人员提供)
转到 并搜索包括&HTTP&和&404&的标题。
打开&IIS 帮助&(可在 IIS 管理器 (inetmgr) 中访问),然后搜索标题为&网站设置&、&常规管理任务&和&关于自定义错误消息&的主题。资源枯竭,韶关怎么办?
2005年煤矿企业已全部关闭。
铁矿探明储量11667万吨,现剩余可采储量624万吨,可采年限仅2到3年。
铅锌矿探明储量944万吨,现剩余可采储量141万吨,可采年限不足8年。
本报韶关讯 (记者卜瑜 通讯员黄明)作为广东传统工业基地的韶关,正面临着煤矿、铁矿、铅锌矿等资源濒临枯竭的局面。昨日,记者从韶关市有关部门获悉,广东省政府近日审议并原则通过《韶关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规划》,提出韶关要探索一条具有特色的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之路。
煤、铁、铅锌矿濒临枯竭
历史上,韶关是广东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韶关作为广东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供应地,累计向国家提供煤炭1.4亿吨、铁矿石超6500万吨、10种有色金属合计超400万吨。韶关的煤炭、钢和铁产量高峰时期分别占广东总量的68%、45.7%和80.4%。
但经过多年开采,韶关的煤矿、铁矿、铅锌矿已濒临枯竭。2011年11月,国务院批准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共有25个城市,韶关亦位列其中,成为广东省第一个全国资源枯竭城市。
枯竭带来沉重“包袱”
随着资源枯竭,带来的问题渐渐浮现。韶关固有的大量资源型工业发展萎缩,大中型资源型企业工业增加值占韶关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上世纪80年代的75%直线下降到50%左右。
2005年,韶关退出煤炭生产行业后,作为广东重要煤炭生产基地的韶关煤炭及其相关行业有5万多人失业,所有火电厂用煤完全依赖从外地调运或进口。韶关冶炼厂、钢铁厂等企业矿石资源对外依赖度一度超过60%。
多年来大量开采资源也导致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任务艰巨。大量的煤矸石、尾矿无序堆放,受污农田达2万多亩,地质灾害时有发生。
各类大型工矿企业停止生产后,历史遗留问题严重。2002年以来,韶关先后关闭了曲仁、煤田、坪石三个矿务局及多家企业,背上了企业关停、职工分流安置、生活区改造等沉重历史包袱。其中仅曲仁矿棚户区面积50万平方米,居民5万多人,约14000户住房急需改造。
转型:制造业、农产品加工和生态旅游
为解决资源衰竭带来的问题,探索老工业城市转型“新生”之路,韶关在长时间调研的基础上编制了《韶关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规划》,作为该市转型发展的行动纲领。
该规划在通过了国家发改委的初审后,又在近日获得省政府的原则通过。该规划提出,韶关要以打造粤北地区中心城市为目标,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和绿色发展。
据了解,韶关将利用广东老工业基地固有的钢铁、有色金属等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对液压件、矿山机械、铸锻件等机械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建设莞韶产业转移园区等多个聚集机械制造专业园区,推进产业和城市“双转型”。韶关最终将成为珠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配套产业基地、广东省机械装备制造总部经济基地、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和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为解决资源衰竭后遗留的大量历史问题,韶关实施了重点民心工程—原广东最大煤炭企业曲仁矿棚户区改造项目。目前已开工建设安置房近6000套,其中约90%的安置房已封顶,将于2015年全面建成入住。
韶关还将构建区域性交通枢纽,加快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和内河航道建设。目前,广乐、大广高速公路、赣韶铁路等交通要道正在加紧建设,韶关将成为对接珠三角、服务粤湘赣的岭南门户城市。
作者:卜瑜 黄明
本文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关键词阅读: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全国统一客服热线:400-649-8008
当前位置:>发改委 >广东省 > 韶关市
广东省韶关市发展和改革局
广东省韶关市发展和改革局相关链接:
  广东省韶关市发展和改革局职能介绍: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提出国民经济发展和优化经济结构的目标、政策,提出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和政策的建议,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提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二)研究分析全市和国内外经济形势及发展情况,进行宏观经济的预测、预警,研究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宏观调控政策建议。
  (三)研究分析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情况,参与财政、土地、金融体制改革及政策的制定,提出投资融资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
  (四)承担指导推进和综合协调经济体制改革的责任。研究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大问题,组织拟订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协调有关专项经济体制改革方案;指导和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五)承担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和生产力布局的责任。监测分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拟订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和投资结构的调控目标、政策及措施;安排市级财政性投资项目,按规定权限审批、核准或审核上报各类建设项目;组织开展重点建设项目稽察,协调重点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六)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提出重要产业的发展战略和规划。组织拟订综合性产业政策,负责协调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并衔接平衡相关发展规划和重大政策,做好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衔接平衡;负责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平衡;承担部省市合作干线铁路项目和交通网络规划与建设协调职能;协调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组织拟订和实施服务业、业、产业、产业技术进步发展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协调解决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等方面的重大问题。(七)研究能源开发和利用,提出综合能源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并组织实施,完善对能源产业的管理,推进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拟订能源行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研究提出相关体制改革建议,监测和分析能源产业、能源安全的发展状况,规划重点项目布局,开展能源对外合作。
  (八)负责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规划和落实重大政策,组织编制和协调实施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并进行监测。
  (九)承担重要商品总量平衡和宏观调控的责任。组织编制重要农产品、工业品和原材料总量平衡计划并监督执行,会同有关部门管理市级粮食等重要物资储备。
  (十)负责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衔接,组织拟订社会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参与拟订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民政等发展政策,研究提出促进就业、调整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协调社会事业发展和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及政策。
  (十一)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综合协调环保产业有关工作,组织拟订应对气候变化的规划和政策。
  (十二)组织编制国民经济动员规划、计划,研究国民经济动员与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的关系,协调相关重大问题,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动员有关工作。
  (十三)按规定指导和协调招标投标工作,对重点建设项目招标投标进行监督检查。
  (十四)承办市人民政府及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p#副标题#e#
  广东省韶关市发展和改革局内设机构职能介绍:
  (一)办公室。
  负责文电、会务、机要、档案等机关日常工作;负责信息、安全、保密、信访、政务公开等工作;负责机关财务、资产管理、离退休人员服务、计划生育等工作;负责人大议案、政协提案和行政复议办理工作。
  (二)综合规划科。
  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生产力布局的建议,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中长期发展、总量平衡及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政策;拟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测与评估,提出调整建议;组织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分析研究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宏观经济监测预测,提出经济预测目标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起草综合性文稿。
  (三)经济体制改革科。
  研究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关问题,拟订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协调有关专项改革方案,提出推进总体经济体制改革建议;指导和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协调解决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协调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并进行监测评估;指导县级(含中心城镇)综合改革工作,协调各类开发园区的重大问题;提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政策和措施的建议。
  (四)投资科。
  监测分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拟订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和投资结构的调控目标、政策和措施;拟订政府投资规划、计划,审核安排市级财政性投资项目,编制下达市级财政性投资年度计划;提出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建议;研究分析全社会资金平衡状况,参与研究财政、税收、融资政策;审核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承担投资备案项目综合管理工作;协调推进政府投资非经营性代建工作。
  (五)工业科技科。
  组织拟订综合性产业政策,提出综合性政策建议;统筹工业、服务业、信息化发展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衔接平衡;组织拟订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和产业技术发展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协调重大技术装备发展、推广应用、重要产业基地建设和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和国民经济新产业的形成,组织推动技术创新、产学研结合及相关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做好相关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组织实施重大产业化示范工程。
  (六)资源节约与环境气候科。
  综合分析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统筹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衔接平衡;参与编制环境保护规划,协调环保产业有关工作;综合分析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规划和政策建议;协调推进清洁发展,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七)农村经济科。
  综合分析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提出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议,协调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以;衔接平衡农业、林业、水利、气象、土地利用与基础测绘等发展规划、计划和政策;提出农林水利重大项目布局建议并协调实施;拟订本级财政农林水利基建项目投资计划和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计划;参与编制水资源配置与节约规划、生态建设规划和矿产资源发展规划,参与制定土地政策。
  (八)交通能源科。
  拟订能源行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提出能源行业体制改革建议,推进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承担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衔接平衡工作;分析综合交通运输、能源行业运行状况,规划重点项目布局,协调发展重大事项;协调部省市合作干线铁路项目和交通网络规划与建设工作;参与能源预测预警、运行调节和应急保障工作;开展能源对外合作。
  (九)社会发展科。
  组织拟订和协调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协调人口和计划生育、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旅游、政法、民政等发展政策;推进社会事业建设;研究就业与人力资源、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情况,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协调社会事业发展和改革的重大问题。
  (十)经贸外资科。
  监测分析国内外市场状况,提出贸易发展战略和宏观管理政策建议;承担重要商品总量平衡和宏观调控的工作,指导监督重要商品的储备;组织实施粮食、棉花等重要商品的进出口计划;拟订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协调流通体制改革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的战略、规划、计划、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的目标、政策,协调有关重大政策;负责外债全口径的宏观监测预测工作。
  (十一)招投标管理科。
  指导和协调招标投标工作,提出招投标项目事项和综合性政策建议;拟订招投标实施办法和审查核准项目招标方式、方案;指定发布招标公告媒体;组织协调处理招投标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十二)人事科(监察室)。
  负责机关和指导直属单位的人事管理、机构编制、劳动工资、宣传教育等工作;负责机关和指导直属单位纪检、监察和党群工作。(十三)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
  组织拟订国民经济动员规划、计划;协调国民经济平战转换能力建设;研究国民经济动员与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的关系,协调相关重大问题;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动员有关工作;承办市国防动员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十四)重点项目稽察办公室。
  负责重点建设项目稽察和日常监测工作;跟踪检查相关行业和县(市、区)政府贯彻执行国家投资政策和规定的情况;组织开展对中央和省安排本市投资项目、市级财政性投资项目和市属非经营性代建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对重点项目招标投标进行监督和检查,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对违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发改委相关部门:
韶关市相关政府机构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fzjhj-xxzx(a)
地  址:风度北路125号市政府大楼
网  址:http://www./
Copyright (C)
科易网 版权所有运营商:厦门科易网科技有限公司
点击咨询客服,提交服务需求钢铁行业如何应对“环保风暴”?
在强大的环保风暴面前,钢铁行业要凝聚目标、形成共识,坚定不移地把节能减排低碳发展作为战略、作为方向,毫不动摇地走好节能减排之路,每个企 业必须毫不犹豫地过好环保这一关。这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长富在2014第五届中国钢铁节能减排论坛
& & & & 在强大的&环保风暴&面前,钢铁行业要凝聚目标、形成共识,坚定不移地把节能减排低碳发展作为战略、作为方向,毫不动摇地走好节能减排之路,每个企 业必须毫不犹豫地过好环保这一关&。这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长富在&2014第五届中国钢铁节能减排论坛&举办期间向钢铁行业发出的动员 令。来自发改委、工信部、环保部的有关领导同与会的逾300位代表围绕节能减排政策、对策、经验等进行了交流。
&  回顾:钢铁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用一组数据说明&十二五&期间钢铁行业在节能减排、降低碳排放方面取得的成效。&十二五&前三年,GDP能耗和二氧化 碳排放累计下降9.03%、10.68%,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下降7.8%、7.1%、9.9%和2.0%。李新创表示,钢铁行业要实 现&十二五&约束性目标,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  李新创认为,&十二五&期间,钢铁行业在节能减排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表现在五个方面。
&  第一,污染物排放绩效指标明显下降。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水平明显提升,吨钢二氧化硫、吨钢烟粉尘、吨钢耗新水量、吨钢废水排放量均大幅下降。涌现出一大批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先进企业。
&  第二,各工序节能限额达标率进一步提高。2013年,重点统计企业焦化、电炉工序能耗限定值达标率已达100%,烧结工序能耗企业限定值达标率提高了7.3%,炼铁工序能耗企业限定值达标率提高了1.2%,转炉工序能耗企业限定值达标率提高了18.8%。
&  第三,吨钢能耗持续下降,但节能目标完成任务仍有滞后。2013年,重点统计企业吨钢综合能耗592千克标准煤/吨,较2010年下降2.2%;截止到2014年4月,下降至590千克标准煤/吨;截止到2014年4月,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进度的59%。
&  第四,能效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继续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年累计淘汰炼铁产能5000万吨、炼钢产能 4600万吨,实现从源头上节能降耗,能效水平提升。二是能源回收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高、焦、转炉煤气利用率持续提高;自发电比例和转炉煤气回收量逐年 提高;设施向高参数、大容量、高效率发展等。三是工业化、信息化进一步深度融合,企业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提高,企业能源管理精细化程度逐步提升。
&  第五,运用市场机制推动节能减排效果初显。一是通过价格变化引导企业节能减排。从2013年开始,在7个省市开展碳减排交易试点,尝试运用市场机制 有效推动节能减排。二是体制改革实现能源供需双赢。全国直购电交易量由2012年的400亿千瓦时,增加至2013年的1200亿千瓦时。三是通过灵活多 变的方式引导各类资金进入节能减排降碳领域。借助资本市场的平台,通过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十二五&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入快速发展期,有效地缓解了企业 资金压力。
&  李新创表示,欲完成节能指标、氮氧化物减排指标,需要通过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强化管理的突进,并依靠法律标准约束、经济手段引导、必要的行政手段。
&  当前:钢铁业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  &效益不佳、企业布局分散都将影响钢铁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投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所副所长李佐军如是说。
&  用喜忧参半形容当前的钢铁行业非常贴切。当我国的钢铁产量连续18年成为世界第一时,我国钢铁企业面临的是长期主业亏损。有数据显示,自2012年 起,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排放大国。中国碳排放量占全球排放的29%、美国占16%、欧盟占11%,且目前全球每年增加碳排放的65%来自中国。中国已成为 发达国家工业制造的加工厂是不争的事情,但发达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要求中国承担减排义务的声音也越来越大。为履行负责任大国的义务,中国政府郑重承诺: 到2020年,单位GDP碳强度比2005年降低40%~45%。
&  李新创表示,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的发布、标准规范的完善及实施,钢铁企业将面临能源消费强度、能源消费总量以及更严格能效标准多重考核的挑战。
&  未来:钢铁业须面对&环保风暴&
&  李新创提出,在新的形势下,企业应当适应多重考核压力,考虑企业能源战略发展问题;转变常规节能理念,实现能源系统优化;深度挖掘节能潜力,不断提升能效水平;积极主动应对温室气体减排;深入开展环境诊断,抓紧实施环保改造;充分发挥节能减排咨询及技术平台作用。
&  李新创认为,不是越多节能项目的实施就一定能带来越好的节能效果,应注重统筹优化配置。譬如,技术选择的系统性、技术选择的有效性、项目决策的合理性、项目实施的规范性对科学用能都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据张长富介绍,2013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已经下降到591.7千克标准煤/吨,与2005年相比下降了14.8%。水资源利用、 二氧化硫、烟粉尘排放量等指标也明显下降。由此可见,在外部经济环境持续恶化、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情况下,行业节能减排、环保水平正在不断提升。
&  张长富对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坚持促进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张长富说,该院在行业中知名度很高,是一家有实力的研究 机构,长期以来,他们为政府机构、钢铁企业、节能环保企业搭建了良好的合作交流平台。张长富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把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推向新的高 度。
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办的“中国企业国际化论坛首届年会”11月21日-23日在......
享三重好礼 !回馈礼:韶关合菱机电-三菱电机空调新老客户均可免费获赠......
韶关市晟茂冶金材料有限公司信息转载:因5月废钢价格继续上涨,盖尔道及纽......
关于印发《2016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国农办......
版权所有:韶关商讯网 | Copyright &
| 地址:广东省韶关市五里亭河畔名居首层 | 电话:400-168-0751 技术支持:韶关市浈江区红方格广告策划有限公司网警备案号4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钢铁淘汰落后产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