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应对措施应对加强环境管理国际合作的必要性的措施

??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何建坤  今年初以来,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IPCC评估报告进一步从科学上确认了人类活动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世界不安甚至恐慌情绪日益浓厚,舆论声称“气候变化是人类21世纪最大的挑战”。国际社会各种多边或双边活动日益频繁,达沃斯论坛、G8+5峰会、中外领导人会晤,都把气候变化作为重要议题。  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面临的挑战  我国CO2排放总量大,增长快,在国际社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减排压力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其中主要是减少能源消费的CO2排放。我国当前是CO2排放第二大国,2004年占世界CO2排放总量的17.8%。年间,我国CO2排放的增长量占世界同期CO2排放增长量的一半以上,2010年前我国CO2排放量就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我国CO2排放量较快增长的态势,将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压力。  我国人均CO2排放量一直较低,2000年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0%。但随着我国能源消费的较快增长,2004年已达世界平均水平的87%,今后1~2年内就有可能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从而使我国面临的减排压力进一步增大。但我国历史上CO2排放量一直很低,1950年时仅占世界总排放量的1.3%,自工业革命以来,我国人均CO2排放的累积量仍低于世界水平的一半,不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1/7。对此,我国还应积极宣传,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  全球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浓度的目标,将对我国现代化道路提出严峻挑战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将极大压缩世界化石能源消费的空间,发展中国家已不再具备沿袭发达国家以高能源消费和高资源消耗为支撑的现代化道路的国际环境,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受到国内资源和环境的严重制约,而且面临全球环境容量空间限制的更严重威胁。日前,德国政府在G8+5峰会上提出,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50%的目标,虽未达成共识,但也反映了减排的急迫性。据此目标,即使届时按人均CO2排放量相等计算,我国到2050年的CO2排放量也要比2005年减少一半左右。我国从年,CO2排放量增加了一倍多,按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技术进步情景分析,2050年的CO2排放量至少要比2005年再增加一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势对我国现代化进程提出了严峻挑战。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将伴随激烈的技术、经济和贸易竞争,对我国和平发展和技术创新将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技术创新是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手段,也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对策。因此,要把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技术作为我国自主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领域,以超常规的措施大规模发展和推广先进能源等减排技术。它长远关系到一个国家在未来化石能源消费被限定在有限数额情况下能否维持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大计,同时也决定一个国家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引发的政治、经济、贸易等国际形势的激烈变动中的竞争优势,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既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同时也应成为我国推进自主技术创新的重要机遇和巨大驱动力。西方企业界对于应对气候变化能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思想正逐渐成为主流,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不可逆转,低碳经济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它将与全球化、信息技术一样,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版图的强大力量。  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盟国家已开始实施促进CO2减排的法律和政策,将有效促进其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同时,为保护其国内企业的竞争力,这些国家有可能进一步抬高进口产品的环保标准或能效标准,设立“绿色贸易壁垒”,或采取征收国际碳税等措施。在国际贸易双边谈判当中,也出现了附加能效和环保条款、规定新义务的动向,同时也会导致高耗能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对我国产品能耗较高、增加值较低的制造业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会产生直接影响,需要认真应对。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应该遵循的原则  发挥《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指导作用,坚持《公约》中确定的各项原则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性文件。《公约》确立的原则是在经过发展中国家协调一致的努力下争取的结果,最主要的有两项,其一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过去、现在和未来相当长时期都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应该对气候变化承担主要责任。发达国家应履行《公约》中规定的率先采取减排行动以及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和帮助进行能力建设的义务。其二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经济和社会发展及消除贫困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当前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同时在发展中也要探索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相协调的新型发展道路。  在全球控制温室气体浓度目标选择上,要正确把握和全面权衡适应、减缓和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最终目标是: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使自然生态系统自然地适应气候变化,确保粮食生产免受威胁,并使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温室气体浓度控制目标的选择本质上是“公平发展”问题,是对气候变化适应、减缓和发展三者之间关系的权衡。由于各国所处自然环境和条件不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和特点不同,各自利益的取向不同,因此所关注的侧重面也不同。欧盟等发达国家已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有条件实施温室气体的减排,并能在国际减排行动中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因此更侧重于强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发展中国家自然生态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适应气候变化则是当务之急。除气候变化可能引发的灾害外,发展中国家还面临其他自然灾害、贫困、卫生及教育等同样急迫的问题及现实威胁,这些都只能在发展中逐步解决。因此发展中国家则更着眼于发展,没有合理的CO2排放空间,其现代化进程将会夭折;也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和抵御气候变化的影响,才能更有效地发展和实施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先进技术和对策,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因此,要强调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不宜过急或过激地确定减排目标。  在减排义务的分担方面,要强调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国家能源消费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在减排义务的分担方面,要区别各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尊重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国家能源消费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保障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所必需的CO2排放增长空间。发达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初已完成了现代化阶段,但其后20~30年时间内,其能源消费和相应CO2排放仍在持续增长。发展中国家通过追求“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利用后发优势,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相比,实现现代化的人均CO2排放量的最高值有可能会降低,但不可能无条件地跨越这一发展阶段。因此,在未来减排义务分担方面,要体现“公平发展”的原则,保障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同时发展中国家也要积极探索和研究灵活的、非强制性的、相对减排的目标和承诺方式,从而逐渐形成合理的国际社会减排机制。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与对策  把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结合,增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能力  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其适应和减缓行动都既具有紧迫性,又具有超长期性,其对策也具有广泛性、综合性以及与国家既定战略和政策一致性等特点。应对气候变化可以做到“一个结合”、“两方面推进”。一个结合,即将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技创新战略相结合,并将其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方面推进,即与国家重大生态建设工程、节能工程和能源产业技术升级工程相结合,推进能源、农林业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加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与国家能源、环境等领域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建设相结合,推进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法律政策体系和管理机制的建设,增强国家的综合应对能力。  积极实施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对策和政策,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  当前,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主要对策领域有:实施“节能优先”的能源战略,提高能源转换和利用效率,把节能降耗作为经济工作中的突出重点;以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消化和再创新相结合,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和先进核能技术,优化能源结构,发展低碳和无碳能源;加快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节能型经济;加强促进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法律、法规和财税金融政策体系建设,加强产品能效标准和标识的制定和管理;加强森林保护、植树造林和土地的合理利用,不断增加碳吸收汇;加强农、林、水利等领域及沿海地区适应气候变化的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建设,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综合应对能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各级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全球环境意识,促进全社会的自觉参与和积极行动。  我国贯彻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与全球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完全一致。从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下降了48%,而同期全世界平均下降11.5%,OECD国家下降10.9%。“十一五”期间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技术节能,可实现单位GDP能耗下降20%左右的目标。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比重将达10%,单位GDP的CO2排放强度可比2005年降低20%,年下降率超过4%,为全球减缓CO2排放作出积极贡献。  当前,我国要抓住和平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在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持续发展的同时,争取在10~15年内,尽快掌握核电、风电、生物质发电和液化以及CO2捕捉和埋存等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技术,并形成超常规、大规模产业化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为未来承担减缓碳排放义务打下良好基础。  坚持《公约》中确立的各项原则,维护我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理权益和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行动中,我国要做到“一个坚持”、“两个维护”。一个坚持,即坚持《公约》的指导作用和《公约》中确立的各项原则。依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坚持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两个维护,即(1)维护我国和发展中国家“公平发展”的合理权益,保障实现现代化所必需的CO2排放增长空间。同时积极促进国际技术合作和技术转让,创造有利于我国引进先进技术的国际氛围。(2)维护我国在全球环境事务中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合作的外交理念,在国际社会发挥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消除“中国气候威胁论”的负面影响。  我国要积极倡导并努力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新机制,即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依照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区别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全面协调发展、适应和减缓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有利于解决各国发展所关切的问题、促进技术创新和技术转让、鼓励各国和各界广泛参与的长效和灵活的国际合作机制。这既有利于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和平发展,又有利于全球和各国生态环境的改善。  来源:《科学时报》  何建坤: 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教授、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浅析国际合作防治全球性疾病的有效途径
时间: 08:03:26&&来源:吉林农业C版2010年第10期&&作者:杨
超,邵子宇,符
遥,慕迎莉,施沐华
杨& 超,邵子宇,符& 遥,慕迎莉,施沐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07级国际政治2班& 北京 100000)摘要:随着国际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全球性的疾病传播成为困扰各国政府的一个难题。全球性疾病传播途径多样、易感人群广泛、潜伏期长、防治难度大。各国仅凭本国自身国力难以对全球性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全球性疾病的特征使得各国加强国际合作、共同防治大规模疾病成为可能。文章通过对H1N1疫情的论述,分析当代全球性疾病的新特点,论证国际合作在防治大规模疫情中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国际疫情防治司是防治全球性疾病的有效途径的方案。关键词:H1N1;大规模疫情;国际合作中图分类号:D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10)-10-0226-30 前言日,墨西哥一名4岁的男孩被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者。3月30日,在美国加州发现了第二例病例。此后,甲型H1N1流感迅速蔓延并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焦点。其实,以甲型H1N1为代表的流行性疾病的传播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发展的历程就是一部与各种疾病抗争的历史。这些疾病的广泛流行对人类生存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而这些影响比战争、革命、暴动还要深刻。因为它从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影响人类发展。1 甲型H1N1概述自2009年3月起,甲型H1N1流感在短短几个月内便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其传播速度之快、波及范围之广、危害程度之深,值得我们深思。甲型H1N1区别于一般流行性疾病,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究其原因,主要源于其以下四个特征:1.1 传播途径多样甲型H1N1流感病毒非常活跃,可在人与猪之间双向传播,也可在人群间传播。人群间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唾液为媒介。病毒通过感染者说话、咳嗽、打喷嚏的方式将带有病毒的飞沫散播到空气中,易感者吸入后就会感染。如果接触带有病毒的物品,如手机、餐具等,或与感染者进行有身体接触,如握手、亲吻等,均有可能感染病毒。此外,甲型H1N1流感病毒还可通过已感染的猪或其粪便、周围污染的环境等途径传播。甲型H1N1流感病毒传播的广泛性使人们可能接触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其传播范围大、传播速度快的特点给疫情的扩散提供了更充足的条件。1.2 易感人群广泛甲型H1N1流感的易感人群十分广泛,这也是其能够在短时间内大规模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年龄而言,甲型H1N1流感的易感人群几乎遍及所有年龄层。年龄在5岁以下的儿童和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因为自身免疫力较低,一旦接触到该病毒,极易感染甚至成为重症病例。20岁至45岁的青壮年体内免疫力太强,在肺部受到流感或呼吸道病毒侵袭时会导致抗体反应过于剧烈,致使肺部组织受到严重破坏,最终将造成人体免疫系统不堪重负进而危及生命,因而甲型H1N1流感致死的患者绝大多数为青壮年。就身体状况而言,处于妊娠期的妇女、肥胖者(体重指数≥40危险度很高,体重指数在30-39很可能是高危因素)以及伴有慢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等疾病的患者、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均较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1.3 潜伏期长且具有隐蔽性与普通流感或其他类似传染病相比,甲型H1N1流感的潜伏期相对较长,一般为1-7天,甚至更长。有效传染期将从发病前一天一直持续至发病第7天。甲型H1N1流感具有隐蔽性,它在发病初期的症状与普通流感十分相似,民众因此对甲流的警惕性不高、重视程度不够,因而患者常常错过发病初72小时的最佳救治期。1.4 潜在危险:病毒变异自疫情爆发以来,日本、巴西、墨西哥等国已经先后出现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变异的情况。虽然目前仍没有确切的证据说明变异病毒的种类、结构、毒力、传染性等方面的情况,但可以肯定的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发生变异是必然的。一旦变异,甲流病毒毒力将增强,现有的治疗手段及其疗效势必会受到严重影响,病毒造成的危害很可能会变得更为严重。病毒的不断变异也会给医药、疫苗的研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而如果疫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2 防治全球性疾病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以H1N1为代表的全球性新型疾病所具有的传播途径多样、易感人群广泛、潜伏期长等特点,极大地加大了防治难度,也使此类疾病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征;与此同时,全球性疾病出现的后期病毒变异加大了疫苗的研发难度,更要求各国共商对策,广泛合作研究治愈方法,以更好地应对此类疫情。2.1 突发性、迅速蔓延性及传播全球性等新特征使国际合作成为防止全球性疾病的关键因素全球疫情威胁的形成,原因来源于诸多大型疾病、灾害的“全球化”、“国际性”。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加速发展之下,各国人民充分享受着全球化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带来的便利及福利;与此同时,人员、物流的高效快速流动,也给病毒传播带来了方便的渠道。城市化进程以及部分地区的战争与自然灾难的发生更加剧了疾病的扩散。国家经济的发展,使得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以中国为例,经济繁荣的背后是农民工大量涌入,贫民居住日益集中,那些地方卫生条件差,极易滋生各种病菌;城市人口的过度集中,也使这些疾病在城市中大肆侵袭,并不断扩散滋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增强,地球越来越像一个地球村。许多高传染性疾病日趋跨越国界,冲破地域限制在世界各地蔓延。与此同时,各种传染性疾病也越来越呈现出全球化的新特征:疾病突发性、迅速蔓延性、传播范围全球性。这类疾病的新特征极大的加大了防治难度,给世界各国专家出了一个难题。这两年的H1N1,首先在墨西哥发现,继而扩散到亚洲、欧洲,世界各地皆难于幸免。2003年的非典疫情、2005年的禽流感疫情,以及甲型H1N1流感疫情,都充分体现了全球性迅速蔓延的特征――因此,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完全规避这场疫情,置身事外而高枕无忧。要预防它的流行与蔓延,必须依赖各国之间及时、全面的信息交流与深入、有效的合作。2.2 各国防控大规模疫情的难度使国际合作成为必然大规模疫情的突发性,迅速蔓延性,全球性要求国际合作。同时,各国在实际防控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和困难也决定了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各国必须加强合作应对这一威胁,寻找解决应对大规模疾病传播的这一难题。疫情一旦爆发,世界上的国家都将受到影响。2.2.1 疫情的科研攻关需要国际合作 科研攻关是应对各种新型疫病的基础力量。病毒无国界,疫情防控也需要国际科研合作。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人口在世界范围内流动,H1N1、禽流感、SARS等传染性疾病也随之全球蔓延。世界移民的不断增多、出国旅游浪潮的兴起以及各种全球政治会晤、商务交流的进行,使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数以万计的人们每天穿梭于世界各地。一旦新的疫情发生,这些人中的可能携带病毒的人便会将病毒从一个国家带到另一个国家。而他们在全世界流动的时间往往会比H1N1的潜伏期更短,这样病毒便会通过本地被感染者在当地传播扩散开来。这种频繁的人口流动使病毒有了足够繁殖的空间,传统的隔离方式对此根本难以起效。此外,疫苗的研制对各国来说也是一个难题。以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研制为例,现阶段研制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对将来出现的H1N1流感可能没有很大的作用。首先,流感一旦爆发,医药企业便无法及时生产足够的疫苗,因为疫苗的研制最短需要6个月。其次,现存疫苗可能由于病毒发生变异而毫无用途。因为,我们并不知道病毒最终变体的基因构成,因此不能确定现存疫苗届时是否有效。疫苗的研制必须针对病毒的特征,在实验室研制成功后,还需要数月的临床试验,确保安全后才能用于接种。这些时间里,甲型H1N1可能已经开始大规模的传播了。这就说明了仅仅依靠一个国家单独的研究对疫情的医疗措施是不行的,我们需要各方的共同合作。2.2.2 建立全球疫情防御体系需要国际合作 大规模疫情的全球化,加大了防治难度,给世界各国专家出了一个难题。为此,国际社会试图建立起疫情全球防御体系。但是发展中国家公共财政能力差、公共卫生基础弱和现行的社会福利制度不健全的情况,有人因此担心,发展中国家将会是这个防御体系中脆弱的一环。发达国家防疫体系较为完善,政府快速应对能力强,往往能在第一时间发现病例并采取防控措施,在经历过甲型H1N1和禽流感疫情之后,防患于未然的措施将更有力、更迅速。而发展中国家却面临着困境:医药资源不足,医疗空间狭小;国家无法准确监测最初疫情,形成全面准确的判断,最终形成有效决策;信息不透明,政府面临信任危机。从目前看来,这些问题很有可能决定未来的大规模流行疾病防治的前途。国际合作迫在眉睫,每个国家都是防治大规模疫情中的重要一环,所以发达国家应多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多交流防治经验,建立国际合作机制,共同应对大规模疫情。只有这样才不会贻误防疫时机,给本国带来巨大损失。2.2.3 各国度过经济危机需要国际合作 全球化趋势推动各国不断加强经济联系、文化交流,同时大规模疫情也对全球经济造成难以量化的影响。疫情冲击了各国旅游业和贸易业,让投资者信心受到打击。一个很明显的表现是,在股市方面,航空股、旅游股受到沉重打击。甲型H1N1冲击波第一个伤害的是旅游业。各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游客人数下降,各大旅游公司损失惨重,旅游景区的酒店也面临着生存危机。甲型H1N1在全球大范围扩散,让世界航空业再一次绷紧了脆弱的神经。乘客对疫区的恐惧导致大量航班被取消,航空公司损失惨重。另外,甲型H1N1也给整个金融市场雪上加霜。要改变这种境况,复苏全球经济,各国首先必须携起手来控制疫情,才能走出疫情带来的全球经济危机。全球化趋势在推动各国不断加强经济联系、文化交流的同时,也使国家之间界限日益模糊,国家之间的保护墙也随之倒塌。在全球化时代之下,国际合作赋予了大型传染病防治工作新的内涵。正如艾滋病防治一样, H1N1的防控也是没有国界的,只要尚有一个国家还存在疫情,全球就不可能真正消除它。防治H1N1,仅靠一国政府明显力不从心,联手防止疫情早已不是各国的一国利益,而是人类生存环境安全得以保障的整体利益;相反,H1N1造成的严重破坏及巨大损失,对各国人民健康、乃至于生存都形成了严重的挑战,迫切需要各国共同解决。没有国际合作,人类便无法抗击这些 “全球化”灾害。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防治应该是全球一盘棋。只有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紧密配合,共同确立有效的疫情预防和控制体系,各国通力合作,在信息共享以及互相帮助方面拆除“疆界”,全球抗击疫情才会收到最大成效。 3 国际合作的实现途径:国际疫情防治司由此可见,大规模疫情具有较强的突发性,蔓延速度快且影响范围广。因此,大规模疫情一旦爆发,它给国际社会带来的影响将无法估量。针对此情况,结合本文所论述的国际合作在防治大规模疫情中的作用,我们设想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框架下,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一个专门的防治机构――国际疫情防治司,以遏制大规模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本机构设置如表1:表1& 国际疫情防治司疫机构设置&国际疫情防治司秘书处&信息部&监察部&对外联络部&研发部&疫情实验室1.秘书长办公厅2.法律事务厅3.新闻部4.管理事务部5.疫情防治事务协调厅&1.办公厅2.信息化厅3.信息安全厅4.装备厅5.科技厅&1.办公厅2.疫情防控厅3.执行监察厅&1.办公厅2.研究室3.信息编研室4.亚洲局5.欧洲局6.非洲局7.美洲局&1.疫苗研制中心2.保健药物研制中心3.疫情防治办法研究室&1.病毒检测中心2.病理实验室3.1 国际疫情防治司的特征国际疫情防治司同其他同类机构相比,将具有以下特征:3.1.1 国际参与的广泛性 本机构将定性为政府间组织。只接受主权国家的加入申请。申请加入的国家须先向秘书长提出加入申请,经由国际疫情防治司全体成员大会讨论,简单多数成员同意之后方可加入。原世界卫生组织的成员国将自动具有本机构成员资格。这一规定,将使世界上的所有主权国家均可加入到组织中来,使机构具备全球性的特征。从最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到拥有先进技术条件的发达国家均为成员国,排除了对不发达国家的歧视,实现真正的国际合作。3.1.2 对突发疫情的迅捷反应性 在国际疫情防治司的框架下,设置有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完善的信息监督和传递机制的信息部。一旦出现大规模疫情爆发的征兆,信息部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情报传递到组织。国际疫情防治司将根据情报做出快速的反应。包括向世界发出病毒警报,派遣专家组赴疫区指导工作,向各成员国征集治疗所需的各种物资。并针对疫情的具体情况,做出具体的布置。3.1.3 防治疫情的专业性 作为旨在预防全球大规模疫情疾病的卫生医疗组织,国际疫情防治司将和各成员国的卫生部合作。每年成员国将选派国内专业素质高、吃苦耐劳、责任心强的医生进驻组织工作。各成员国根据组织章程,将向组织提供各项物资以便于组织工作的开展。这样,国际疫情防治司将拥有世界上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由经验丰富、具有科研精神的医生对各种疾病进行诊断和研究,集世界之力攻克疾病难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国际合作的作用。3.2 国际疫情防治司建立的可行性3.2.1国际疫情防治司的建立需求分析 结合本文在文章第二部分论述,大规模疫情已成为影响国际社会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由于大规模疫情具备突发性强、蔓延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的特点,仅靠一国的力量是无法对疫情进行有效的防治。这一点在SARS,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中可以看出。各国也意识到在防治大规模疫情的时候需要加强国家间的合作,否则,疫情的防治工作将会事倍功半。因此,各国现在都希望建立一个国际性的疫情防治机构,联合各个国家对大规模疫情进行防控与治疗,共同抵御大规模的疾病带来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疫情防治司的建立,符合时代的需求,符合各国的需要。它的建立,将有助于大规模疫情防治工作的开展,发挥国际合作这一形式在防治疫情中的作用。3.2.2 资金来源分析 国际疫情防治司隶属于世界卫生组织,经费来源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世界卫生组织划拨的正常工作预算经费,二是个成员国缴纳的特别会费,三是来自于组织下设的基金会捐款。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拨款能够维持机构的顺利运行,进行日常事务的处理工作。这部分的资金保证国际疫情防治司不会因为资金的问题而停止工作。每年,各成员国还将根据组织章程,依据其经济实力的大小缴纳特别会费。此部分的资金是专门用于在全世界范围内对疫情防治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的,诸如信息监督网络的建设。第三部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对不发达国家贫穷落后地区的援助工作。用于帮助当地人民能够饮用到干净的饮用水,吃上卫生的食物,并普及基本的卫生常识。 3.2.3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国际疫情防治司的建立,将改变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疫情频发的局面,减轻大规模疫情给人们带来的损害。对疫情暴发局面的有效控制,可以减缓人们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在经济层面上,降低疫情对各国旅游、国际贸易、股市等带来的影响。各国的农业特别是肉类贸易,航空业,旅游业在疫情传播中容易遭受打击。在国际疫情防治司的运作下,疫情将提前得到防御,损失减降到最低,可以大大降低这些行业所遭受的损失。在社会层面上,组织的工作可以给人们带来安全感,安抚人们因疫情产生的焦虑心理,维持社会的稳定。国际疫情防治司的建立,能消除疫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它的建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综上所述,国际疫情防治司的建立,是符合国际形势发展要求的,是符合世界人民的愿望的。它的建立,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于疫情的大规模传播这一类问题的重视,表明世界是一个整体,各国需要互相合作才能更好的发展。同时,也意味着国际合作这种模式可以在防治大规模疫情中起到作用。这种运用国际合作解决跨国问题的模式,不仅可以应用在大规模的疫情防治上,在安全、食品、领土争端等问题上也可以运用。国际疫情防治司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它将在防治大规模疫情爆发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国际合作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的典范。我们希望,国际疫情防治司的建立可以有效预防全球性疾病,控制国际大规模疫情的爆发。诸如口蹄疫、疯牛病、禽流感、SARS、H1N1这类疾病的爆发及传播将得到控制,不会转变成为在国际上大范围传播的流行性疾病。同时,由大规模疫情造成的人员死亡率也因国际疫情防治司的建立而降低,更多的人将不会因为疫情疾病而死亡。疫情实验室也将加快对病毒的研究,使疾病疫苗从研制到生产的时间大大缩短。最后,国际疫情防治司将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基础医疗设施,提高各国的医疗水平,切实起到遏制疫情传播流行的作用。4 结语疫情的大规模传播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一大问题,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挑战。疫情在全球传播影响了各国的国家利益,也损害了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国际合作这一重要的机制,在防治大规模疫情的全球爆发中,将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各国应该秉承积极合作的态度,坚持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准则,致力于有效防止疫情的传播扩散,为建立一个健康、安全的世界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国际合作这一机制也将在解决全球争端、贫困、发展等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参考文献[1] [美]约翰[M]巴里,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M],上海科教出版社.[2] 当流感来袭:疫情第一现场目击实录[M],中国外文局,新世界出版社.[3] 周先云.甲型H1N1流感的特点与防控[J].鄂州大学学报,2010,(02)&& [4] 钟南山.甲型H1N1流感主要危害青壮年[J]. 药物与人,& 2009,(06) .[5] 赵敏,李文刚.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与治疗[J].人民军医, 2009, (06) .[6] 朱科伦,朱郇悯,曾文铤,等.从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认识新发传染病的特点[J].广州医药, 2009,(06) .[7] 郑继方,杨志强.甲型H1N1流感防控100问[M],金盾出版社,2009,(5).[8] 蒋荣猛,李兴旺.甲型H1N1流感防治手册[M],人民出版社,2009,(5).[9]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紧急防治流感与禽流感[M]. 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10] 尚勇.国外禽流感防控综合报告[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11] A.罗宾逊,M.J.赫德森,M.P.克拉尼奇,李琦涵.疫苗关键技术详解[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2]蔡高强.论艾滋病防治中的国际合作[OL]. .[13] 钱瑞娟,刘焱,晋保平,等.国际组织指南[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14] 于永达.国际组织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5] 宋秀琚.国际合作理论:批判与建构[M].世界知识出版,2006.[16] 古勒维奇 (作者),朱天飚 (编者, 译者),袁明旭 (译者).艰难时世下的政治:五国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政策比较[M].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17] 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网站[OL]. .[18] 联合国官方网站[OL]. .
相关文章无相关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强森林经营的必要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