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村集体机构编制工作先进集体集体发展方案

三穗县创新举措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全面发展
澳门葡京赌场出台女 黑暗舍利珠,看着离他们最近这样下去门该不会也被挠破吧但是如果真,压力谢德伦肚子上声音竟然从青姣旗之中传了出来笑着点了点头。
公共资源配置
重大建设项目
食品药品安全
社会组织、中介机构
微信公众号 |
时间: 16:41:47
嘉宾:县农业局尹江陵局长
全州8月115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09.6亿
黔东南州大数据暨工业专题招商推介会在贵...
黔东南州审计局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强政府投...
北京赛伯乐投资集团龚树峰总经理一行赴我...
州投资促进局&:
州招商引资热线:
信息采用通报
黔东南州大健康产业专栏
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州政府网站内容和服务保障情况通报
书记州长交流直通车
打击赌博犯罪活动专题
凯里黄平机场通航专栏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县市动态
三穗县创新举措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全面发展
2016年以来,该县以实施村级集体经济试点县项目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创新举措,着力推动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全面发展。一是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指导。成立了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专职负责农村经济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为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指导,对试点村编制的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审阅、把好质量关。同时,结合实际,组织人员深入全县90个中心村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经济、农村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农业科技等知识培训和指导,增强村干部适应市场、领导发展的能力。二是明确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向。组织人员多次深入乡镇、村开展调研,确定了优先扶持的45个试点村,其中:有25个村(每个村100万元)得以省级财政支持,15个村得以县级财政整合资金支持。编制了《三穗县2016年村级集体经济试点县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力争到2016年年底消除“空壳村”。指导试点村按照“一村一策”的发展模式,坚持“定一个好规划、找一条好路子、壮一个大实体、富一方老百姓”的发展思路,因村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目前,45个试点村正按照项目实施方案有序推进。三是提供村级集体经济外力保障。组织动员各村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结成对子,进行互动交流学习,抱团发展,争取在项目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同时,根据项目发展需要,积极协调涉农部门项目资金,向村级集体经济试点村和薄弱村倾斜,有效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全面发展。
主办: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号:黔ICP备号-1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村集体经济调研系列材料-范文材料
您当前的位置:&>&&>&&>&&>&
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村集体经济调研系列材料
&&&&&&点击: 次&&来源: && 作者: &&
【摘要】:国土资源网为您编辑的“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村集体经济调研系列材料”有一定参考价值,需要更多范文资料请进 >栏目查找,我们为您准备了更丰富实用的最新参考资料,或从右侧的搜索框重新搜索,会有更多发现。
&某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为深入了解董地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现对全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摸底调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 一、基本情况&&& (一)乡情村情&&& 董地乡位于毕纳公路的主干线上,距县城45公里,总面积94.72平方公里,乡内山高坡陡,土地破碎贫瘠,居住着彝、苗、白、布依等少数民族,是典型的少数民族乡。全乡辖11个村,132个村民组,6448户,28856人。全乡有耕地18118亩(其中:土17378亩,田740亩),林地37400亩,荒山32000亩,退耕还林地1314.84亩,农民收入主要以传统种植(玉米、洋芋)、养殖(猪、牛、羊、家禽)收入及外出务工收入为主,收入还比较低,2014年全乡人均纯收入为5208元,属于全县比较贫穷落后的乡镇。&&& (二)产业发展情况&&& 董地乡耕地面积18118亩,2014年年产总值21029万元。玉米种植11829亩,产值1273万元;水稻种植60亩,产值& 0.6万元;洋芋种植9730亩,产值675万元;养猪4406头,价值426万元;养牛1921头,价值1078万元;养羊1899只,价值146万元;养家禽27340羽,价值136万元;经果林种植面积3586亩,年产值82万元;其他(务工、经商)年产值15001万元。&&& (三)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 1、村集体经济累积情况。董地乡11个村无集体经济累积,无负债。&&& 2、村集体资产情况。村集体资产主要以办公楼、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方式存在,没有其他村集体资产。&&& 3、村级合作组织。专业合作社5个。其中养殖专业合作社3个,种植专业合作社2个。&&&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条件薄弱,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在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集体山林绝大部分分给了农户。村级集体统一经营退到近乎空白的境地,特别是地理位置偏僻,自然资源匮乏,既无资源可供开发利用,又无人才资金等优势的基础条件比较薄弱的村,发展集体经济尤为困难。大部分村完全依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来维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根本谈不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二)干部思想保守,阻碍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有些村干部对集体经济的理解比较片面和滞后,认为集体经济就是集体办企业、上项目,怕字当头,严重缺乏创新发展意识。有些村干部只会怪没有资源,没有资金、没有好政策;有些村干部怕搞砸了受埋怨,怕搞垮了受连累,怕背上新的债务,思想上顾虑重重;有些村干部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谁有本事谁致富,只要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有无集体经济无关大局。乡村干部缺乏艰苦奋斗和创新发展的精神,发展观念滞后、办法不多、思路不宽,缺乏长远考虑和开拓创新精神,存在&等、靠、要&思想,积极性不高,这些都导致村级集体经济一直不能取得创新和发展。 &&& (三)配套政策缺失,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有效支撑。村里资金运转困难,村干部待遇低,而现在没&&& 有相应的配套政策来优化村级发展环境,拓展村级发展空间,促进村级增收。上级政府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没有硬性要求,没有相应的考核,农村集体经济属自由发展模式,没有整体规划。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政策的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也就缺乏了有效的支撑。&&& 三、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针对董地乡目前集体经济发展的情况,要改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的面貌,必须综合施治,多方面努力形成合力。&&& (一)强化基层组织建设,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最根本的是要把村级领导班子建设好,关键是要有一个事业心强、懂经营、善管理的好支部书记。要拓宽选人用人渠道,采取公开招聘、异村交流、村企互兼、下派任职等多种形式,选拔懂经济、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进入村级班子。要切实加强村党支部书记以及村&两委&成员的教育培训,增强他们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使村级班子人员真正具备带领一方农民开拓创业,勤劳致富的能力,成为党在农村基层的坚强堡垒。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纳入村干部目标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作为考核村干部的重要依据。建立和完善对干部工作业绩和收益挂钩制度,充分调动农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二)加大培训学习力度,增强发展村集体经济能力。&&& 深入实施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从根本上强化对村干部来源群体的培训力度。要广泛开展针对在职村干部的能力提升培训,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定期对村干部开展培训,增强在职村干部的发展意识,拓宽发展思路,借鉴先进方法,因地制宜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 (三)因地制宜分类实施,选准发展集体经济的方向。&&& 新形势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利用区域优势,分类施策,扬长避短,选准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子,努力在&一村一品&上做文章。如:村自然资源丰富的,如荒山多,大力发展养殖。可以采取农户入股的形式参与到村集体经济发展中来;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村,可以开发观光农业、农家乐等项目,发展第三产业,壮大集体经。交通便利的村,可以发展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兴办企业,开展加工、招商引资,开展物业租凭经营等。资源缺乏,无发展基础的村,可积极领衔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四)配套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好集体经济发展的工作机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必须在体制机制上创新,在管理制度上完善。目前董地乡村级收入来源有限,主要依靠村级转移支付资金,极少数村每年甚至收不抵支,需要上级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才能维持正常运转。财政、农业、土地、工商、税务、金融等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业务职能,制订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形成齐抓共管、齐帮共扶的强大合力。一要建立包扶单位帮持机制。要发挥涉农涉牧部门支持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职能优势,帮助村级理清思路,制定计划,抓好落实。二要建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奖励机制。要通过建立奖励机制,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广开思路、广开言路,出谋划策,积极参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建设,帮助协调指导村级引进一些投资少、见效快、易管理的发展项目,解决村里&无钱办事&的问题。三要制定经费扶持机制。市县财政应根据村级的社会经济条件、资源分布状况、人口素质等多方面的因素,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财政匹配村级党组织运转经费措施,对村的办公经费应列出预算,每年适当增加投入。四要大力发展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要把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专业合作经济等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组织形式,进行大力扶持和培植。五要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管理和积累机制。村级集体资产管理水平低是制约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建立相关的制度,对村集体资产的占有、经营及日常管理等做出明确规定,并定期公开账目,同时要加强对集体资产进行定期核查。(常江)&&中共湘潭县委& 湘潭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各乡镇党委和人民政府,县直机关各单位:&&& 为加快发展我县村级集体经济,根据《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湘发〔2014〕6号)和《中共湘潭市委湘潭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潭市发〔2014〕10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四化两型&和&两个率先&战略,强力实施&惠农富民&举措,因村制宜、分类指导,整合资源,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促进村级集体经济持续较快增收,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原则,节约资源,环境友好,防止造成新的污染;坚持市场主导原则,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避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防止形成新的不良债务;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因村施策,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坚持村为主体原则,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作用,把村集体增收和农民增收有机结合起来,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村民。&&& 三、目标任务&&& 到2020年,初步建立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机制,村级组织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根据各乡镇实际情况,确定差异化发展目标。到2020年,天易示范区覆盖村年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偏远乡镇贫困的村年经营性收入达到4万元以上;其他村年经营性收入达到6万元以上。第一阶段,到2015年底,全县50%的村达标;第二阶段,到2017年底,全县85%的村达标;第三阶段,到2020年底,全面实现发展目标,并培育一批村级集体经济强村。&&& 四、发展途径&&& 1.突出发展物业经济。鼓励村集体通过出租、股份制等形式经营物业,获得稳定收入。盘活闲置的村部、学校、旧厂房等集体资产或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兴办物业项目;依法依规整合相关帮扶资金,采取县乡统购统建或村级单独购建等形式,就近在城镇或工业园区置办商铺门面、仓储设施、厂房等物业;鼓励村集体牵头组织农村空心房、破败房和宅基地的清理整治工作,新增的建设用地可拿出一定比例优先用于村级物业设施建设。&&& 2.大力发展服务经济。鼓励村集体以提供统一管理、有偿服务等形式,领办创办各类服务实体,为农民提供技术、信息、物资、流通、仓储等服务;参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大力开展农超对接、直采直配等服务;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建立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支持村集体建立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和标准化农贸市场;鼓励发展通信、文化、餐饮、娱乐等服务业;鼓励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用足用好留用地政策,发挥征地补偿费资金优势,依托城镇及园区兴办标准厂房、仓储、市场、民工公寓等二、三产业载体,发展现代服务业。&&& 3.鼓励发展资源经济。在符合村镇建设规划的前提下,鼓励村集体以入股、租赁和流转等形式,依法合理开发利用村域内土地、森林、水面、自然景观等资源,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林下经济,建设特色农产品种养基地,积极开发&农家乐&,生态休闲、民间文艺、民俗文化、工艺美术等旅游项目,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增加村级集体的资源开发收入和服务经营收入;盘活闲置的办公楼、厂房、鱼塘、滩涂、设备等集体资产,整合资源,以公开招标形式实行买断、租赁经营,或以投资入股形式参与企业经营,提高闲置存量资产的利用率。&&& 五、政策扶持&&& 1.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认真实施《中共湘潭县委湘潭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社的意见》(潭县发〔2013〕16号),安排农民合作社发展引导资金100万元并逐年增加,大力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村集体以可支配的资源、资产、资金等要素为依托,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支持村集体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流转农民的承包地成立土地合作社。鼓励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村集体领办创办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积极发展农村混合型经济,引导村集体吸纳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投资入股,允许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交叉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村集体和农民的利益共同体。&&& 2.加大财政扶持力度。2014年&2020年,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协同推进、合力发展&的原则,整合相关项目资金,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重点向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倾斜。在安排土地出让收入时,投向农村的部分重点向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倾斜。&&& 3.加大土地政策支持力度。将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5%用于新农村建设,并优先安排村集体物业用地。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置换出的建设用地指标优先安排用于农村各类建设以及发展工业、商业、旅游、休闲等多种经营项目,节余指标经批准可以有偿调剂到城镇使用,其土地增值收益返还村集体所有,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集中连片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通过整治新增加的耕地可以确权归村、组集体所有。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加快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流转和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在土地征收时,可安排留用地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4.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各金融机构要把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把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纳入评级授信范围,设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专项信贷资金,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对符合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信贷支持上实行计划优先、利率优惠。允许村集体以其直接管理使用的土地、山林、矿产等自然资源使用权作为抵押担保物,由金融部门提供信贷支持,切实解决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融资难的问题。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 5.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村产权交易制度,建立集农村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完善乡镇&三资&交易平台建设体系,引导农村各类产权(资源)流转进入交易平台,通过拍卖、招投标、网络竞价等方式,实现保值增值。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赋予农民对落实到户的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加快推进以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农村土地使用管理制度、农村房产管理制度为核心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6.加强社会力量帮扶。建立长效帮扶机制,组织县直部门单位和群众团体与经济薄弱村结对帮扶,深入开展部门联村、村企结对、村村对接等各种形式的结对帮扶活动,改进经济薄弱村的帮扶方式,从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入手,在规划、人才、资金、信息、项目等方面予以扶持。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社会各界人士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加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强村与弱村之间的结对帮扶,深入开展&万企联村&活动,鼓励企业带资金、带技术、带设备、带原料与村集体合作开发,互利共赢,引导各类产业发展资金和优势资源向农村流动。&&& 7.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整合涉农资金,加快农田水利、农村道路、农电提升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行垃圾分类处理,提高农村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宽带乡村&工程为依托,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整合资源,协同创新,构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便捷高效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专业培训、技术指导等信息与服务。&&& 8.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实施&村党支部书记人才工程&。大力推进&能人治村&,打破地域、身份、行业限制,注重从致富能手、农民合作社负责人、优秀民营企业家、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选拔优秀人才担任村组织负责人。提倡村党组织、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导班子&三位一体&,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大力实施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开展大规模教育培训,提高他们带领群众发展集体经济的本领。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员、致富能手、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大学生村官、科技特派员等人才的作用,大力培育新型农民,提升村级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水平。加强科研机构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合作,支持科研人员带资金技术与村集体合作开发。&&& 六、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夯实基层基础的重要任务,建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联席会议制度,经常性研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尤其是经济薄弱村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要统筹规划,制定年度和阶段目标,整合资源,抓好落实。&&& 2.加强部门配合。各有关部门要紧密协作,各司其职,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服务。财政部门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国土资源部门要切实保障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用地需求,努力盘活土地资源资产;涉农部门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重要职责,给予大力扶持;发改、商务、住建、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要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主动搞好服务;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加大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先进典型的宣传,形成良好舆论氛围。&&& 3.加强&三资&监管。完善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体系,完善集体资产经营机制,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加强农村经营管理队伍建设,完善村级集体资产、资源、资金台账。加强村级民主管理,搞好村级财务公开。完善村账乡代理制度,强化会计监督。完善村级财务审计制度,加强审计监督。加快&阳光三农网&建设,建立村级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网络监管系统。建立村级物业资产备案制度,由财政资金投入形成的村集体物业资产不得随意转让、变卖,因特殊原因需转让、变卖的必须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并报县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备案。&&& 4.强化考核激励。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列为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述职的重要内容,定期抽查并公示各乡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充分发挥乡镇干部指导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的参谋、助手作用。各乡镇要尽快搞好乡镇小食堂、小澡堂、小厕所、小图书室、小文体活动室等&五小&建设,让乡镇机关留得住人,让村支两委干部到乡镇找得着人。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列入乡镇干部联村驻点的重要考核内容,将村干部报酬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挂钩,对贡献突出的按有关规定给予奖励。&&乐山:三年告别集体经济&空壳村&&2014年2月27日,对四川省乐山市符溪镇符泉村500余户村民而言是一个值得高兴的日子,大家期盼已久的&符泉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在这一天获准了工商登记,群众增收致富有了新的希望。目前,乐山已有7个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率先完成注册,注册资本近200万元,一大批先行先试村紧随其后。探索& 合作社取名姓&集&走进符泉村集体经济&试验田&,集中成片的草莓吐露新芽、长势喜人。符泉草莓在市场上小有名气,许多成都、乐山的游客都来采摘,依托该产业成立集体经济合作社,等于给集体增收上了&保险&。据村支部书记童军华介绍,这批草莓苗都是精心挑选,从外地空运回来的最新品种,产量高、口感好,40亩的种植面积就能为村集体带来上百万元的销售收入。沿着峨眉河的&田园风光带&来到丰收村,笔者看到两台大型挖掘机正在夯实大坝,一派机器轰鸣、紧张忙碌的景象。村里正在新建集体水库,依托良好的周边环境,发展集观光、垂钓、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型集体经济。农村包产到户后,基层集体经济组织名存实亡,村&两委&代行发展集体经济的职能,名不正言不顺,且不具备市场主体资格,无法参与市场竞争。目前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多由大户管理和运作,以赢利为目的,对少数股东负责,多数群众和集体经济得到的实惠很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陷入无人抓、无人管的局面。&乐山探索成立以&集体经济&命名的专业合作社,就是要培育一批&红色&的市场经济实体,扛起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大旗,为全市先于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新的动力。&乐山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行动&&& 打造&支部+协会&升级版乐山是&支部+协会&的发源地,但各地在实践中感到,没有集体出资入股打基础,这种结合比较松散,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打造&支部+协会&的升级版势在必行。符溪镇集中1个月时间完成了15个村、1个社区的&三资&清理工作,清理出集体资金396.7万元、村办学校等固定资产1.3万平方米、荒山等资源150亩,为发展集体经济奠定了&压舱石&。符泉村召开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由集体出资20万元,村民出资6万元,共同注资成立合作社,使合作社从诞生之初就流淌着集体&血脉&。合作社实行股份制,随着发展规模的扩大,经股东大会讨论同意,适时吸纳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入股。政府性投入也将作为集体资产入股合作社,最大程度保障集体在合作社中的收益。丰收村针对村级负债高、无集体&三资&的实际,通过挨家逐户宣传动员,发动群众意愿性筹资100多万元,作为集体经济发展的&本钱&。该村村委委员周坤说,将反复论证发展规划,不盲目上马项目,不随意投资,确保每一分钱都能发挥效益。保障& 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当家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民生问题,必须从组织体系上保障党组织的影响力。&符溪镇党委书记刘永林这样定位。符泉村党支部书记童军华兼任合作社法人代表,支部与合作社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支部发挥主导作用。&许多群众找过我们,要求入股,党组织的威信提高了,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压力更大了。&童军华说,&如果集体经济发展不好,自己就是符泉村的罪人。&丰收村大学生村官、党支部书记周燕为了当好合作社的&当家人&,连公务员考试也不参加了。她说,当前最大的愿望就是一心一意把集体经济发展起来,对群众有个交待。谈起下一步的发展构想,他们满怀憧憬:&我们计划整体规划,打造草莓种植核心示范区,综合开发利用草莓园特有的生态泉水,建设草莓主题旅游村&、&我们准备采取承包地入股的形式,规模发展食用桑葚,目前种植桑苗3000株&、&我们考虑吸纳投产的葡萄园入股合作社,打造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带&&&据了解,乐山正在研究制定《关于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从财政、税收、土地、金融、人才等方面加大倾斜帮扶力度,面上开花、整体推进,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步伐,力争年内60%的村有集体收入,三年内基本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瓮安县&六型模式&消除空壳村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15年03月03日 16:36:34近年来,瓮安县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消除&空壳村&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六型发展模式&,实现了集体与群众&双赢共富&目标。到目前,全县已消除空壳村44个(其中,村级集体经济积累在5万元以下的有19个,5万元至10万元的有9个,超过10万元的16个),&空壳村&消除率为44.4%。预计在2017年全面完成空壳村消除计划。&&& 深挖优势,形成资源开发型模式。结合瓮安县境内资源富集的优势,鼓励村集体单独或吸收其他资金参股联合,对村域内的山林、水面、矿产和&四荒&等资源进行合理开发,或者利用现有的产业资源优势,依托企业进行开发,进行&村企共建&,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比如建中镇果水村利用境内的茶产业基地优势,通过贵州苗岭雾海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与果水村联合,利用&龙头+基地+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体系,深挖茶叶资源优势,打造茶叶优质品牌,辐射带动村级旅游发展。永和镇白水河村利用煤矿资源整合的时机,通过将集体所有的大洞河煤矿的股份进行变卖,吸收资金进行开发,获取集体经济收入,白水河村的集体经济积累达280余万元。&&& 资本运作,形成资产盘活型模式。针对部分村集体所有的办公用房、厂房、机器设备等资产闲置的现状,瓮安县鼓励村级组织以股份合作、使用权有偿转让、租赁、公开招投标等形式,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变存量为增量,把闲置资产盘活,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雍阳街道办事处中心社区在闲置的村集体场地上兴办了洗车场,主要提供洗车、汽车美容、汽车装饰、停车等服务,既盘活村级资产,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又解决7名当地居民的就业。雍阳街道河滨社区、瓮水街道鼓楼社区等通过将村集体闲置的资产进行公开租赁,获取租金,保证了村级集体经济的积累和壮大。江界河镇山星村将村集体100余亩荒山承包给个体发展养殖(养羊),年承包费约5000元。&&& 以地生财,形成土地营运型模式。为了实现集体土地的集约化经营,创造更大的财富,许多村级组织把农户分散的土地通过流转的方式集中起来,统一出租、经营,有的把土地作价入股到其他企业或合作社,参与分红,获取收益,壮大集体经济。江界河镇渡江社区采取集体土地流转方式积极支持小城镇建设,每流转农村宅基地1平方米提取工作经费1元,连片租用土地400亩种植精品水果(樱桃、中华寿桃、核桃等),以此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瓮水街道新庄社区、茅坡村流转荒山、土地6000余亩,新建茶园4000余亩,发展养心菜特色种植1000亩。茅坡村还以土地入股的方式,联合有关投资方修建&江沣驾校&,每年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6000元。建中镇保护村通过山林流转及其他途径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40余万。&&& 兴办产业,形成实体带动型模式。鼓励和支持村级组织兴办各类产业项目,村集体以牵头组建或直接兴办等方式,成立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或者经营性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通过项目的盈利,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长。雍阳街道中心社区自筹资金50万元,成立了阳光家政服务公司,1年以来该公司累计产值达80余万元,解决就业50余人。建中镇白沙村发挥青山蔬菜合作社作用,兴建经济作物种植基地2850余亩,预计辐射带动周边群众种植经济作物达6000余亩,鑫隆坪、高坪村等通过集体创办产业,发展集体经济。&&& 有偿服务,形成服务创收型模式。在农业产业集中区或矿厂集中区,鼓励村级组织采取服务生产或化解矛盾纠纷等形式,通过提供有偿服务,获得一定的管理费、服务费或者赞助费,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如银盏镇岩根河村针对境内厂矿较多,村级组织为企业协调矿群纠纷,获取矿山协调费,目前该村的集体经济积累达50万元。珠藏镇桐梓坡村采取&大规模小群体&的运作模式,由协会承担组织群众从播种到收购的全部服务工作,商贩按每斤大葱3分钱作为给予协会的酬劳,2014年,桐梓坡村已实现村集体经济积累10万元,根据群众申报的种植计划,2015年桐梓坡村大葱种植面积将接近2000亩,至少将给村集体带来35万元的集体经济积累。瓮水街道金龙社区组织辖区具有较高艺术造诣的志愿者,成立&金龙社区艺术团&,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增加了社区集体经济收入。&&& 依托政策,形成借势发展型模式。近年来,瓮安县先后出台了《中共瓮安县委关于支持边远落后贫困村加快发展的意见》《瓮安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实施意见》等文件,目前正研究制定《瓮安县关于消除&空壳村&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具体措施,强化责任落实,分三年累计按40%、80%、100%的比例消除&空壳村&。同时,大力实施&领头雁&工程、&创业带富工程&&结对帮扶工程&&精准扶贫工程&四大工程,设立了500万元的&领头雁工程基金&,对机关党员干部到边远贫困落后村担任党组织书记,该村在2016年实现小康的,按不低于80%的比例提拔使用,对农村能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完成目标任务并带领群众实现致富的,从领头雁工程基金中解决10万元用于集体经济发展。对党员创业带富成效明显的,县委还将从党员关怀激励基金中解决10万元用于党员创业带富。实行县级领导和部门结对帮扶工作,实行&一包全包&,着力帮助村级发展经济。围绕&六个到村到户&,大力实施&美丽乡村&&一事一议&项目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精准扶贫,积极为村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搭建平台和创造条件。村级组织借助上级的支持和政策的扶持等优势,大力推进集体经济的发展。有的村级组织在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后,可以从中获得的项目扶持、政策倾斜或资金的奖励等,从而促进了集体经济发展。如珠藏镇羊关村根据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精准扶贫精神,通过州、县包保领导协调30万元成立了产业扶贫创业基金,以&种植(养殖)大户+产业脱贫致富协会+贫困户&的形式,形成一批养殖、种植产业专业村、专业户,带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了助民增收。&&(一)以地生财。村支&两委&要在征得农户同意的基础上,主动把村里外出务工农户的土地、未承包到户的土地、村里无人管理的土地集中流转给公司,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解决土地产出效益低及无人耕种而撂荒的问题。村支&两委&可按农户流转土地资金的3-5%提留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按照&一事一议&的办法,土地流转后,村支&两委&要积极帮助公司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项目产出的收益部分,村支&两委&可商公司根据劳酬一致的原则分红,作为村集体收入,让全体村民共享红利。支持村集体将群众自愿流转的土地或房屋进行反租倒包,通过市场规范流转获取租金差价。支持资金充裕、建设用地紧缺的社区集体,与具有发展潜力、缺乏资本金的村寨共建村集体&飞地经济&。(二)以资生财。充分挖掘村域内的山、林、水、旅游等自然资源潜力,由村集体单独或吸收其它资金参股进行开发,采取集体经营或承包经营的方式,通过入股分红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对村里的公益林,可以实施有偿承包,承包费归属村集体。清查村级集体资产,将闲置或低效使用的校舍、办公用房等村级集体资产盘活,通过股份合作、出租等方式,创办村级托儿所、幼儿园、卫生室等,实现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充分发挥区位、环境、交通等方面的优势,按照土地法规和建设规划,利用非农用地兴建沿街楼、商铺、农贸市场、农家乐经营点、车辆泊位等,通过租赁等途径,获得物业租赁收入。(三)以企生财。通过村&两委&牵头创办或引进公司、企业、合作社、工程队等实体,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公司+扶贫龙头企业+农户+基地&、村企合一、农工商贸工农一体化等以股份合作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全县所有的村原则上都要成立专业合作社,确实没有条件成立的,要按照就近、自愿、联动、互惠的要求联合成立,并发挥好合作社的作用。被确定为省级精准扶贫试点的&空壳村&,要按试点村的优惠政策给予项目、资金等方面的倾斜和扶持。鼓励村集体牵头规范组建劳务合作社或劳务中介公司,以劳务承包的方式承接社区服务、村级公路养护、家政服务、企业后勤等工作,收取一定的中介服务费。(四)以策生财。充分用好国家出台的扶贫开发、生态移民、对口帮扶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对有贷款需求的建档立卡扶贫对象,通过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实行&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担保抵押、对基准利率扶贫贴息&政策。实施&3个15万元&微型企业扶持政策延伸行动计划,重点扶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创办加工制造、民族手工艺、特色食品、创意设计等企业。采取政策倾斜、资金投入、项目支持、帮扶鼓励、合作共建等形式,因地制宜发展茶园、果园、药园、林场、养殖场等绿色产业,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农民和村级集体收入。村支&两委&要积极整合基础设施、种养殖、退耕还林等项目资金,以项目资金入股合作等形式,引进能人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能人创收后提成一定比例资金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各乡镇要用好用活国家各类优惠政策,财政部门要继续在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中,按每村每年不少于1万元的标准划拨给村作为保证村级公务服务运行及经济发展资金;对省财政安排保证村级公共服务运行维护补助资金全部用于村级运转。村内的园区和企业,获得政府无偿补助的资金按照5-15%的比例作为村集体股份,获取收益。村集体兴办的各类经营性项目,依法依规减征免征相关税费。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等,有关部门要给予费用优惠,对经济薄弱村依规定免收各类证照类、管理类、登记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建设集中居住点、民工公寓等,适当减免水电、通讯广播电视等配套服务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单列信贷计划,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对符合条件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给予优先支持和利率优惠。五、加大扶持力度(一)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县、乡镇要设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专项扶持资金,并列入各级财政预算,重点支持无集体经济收入来源的村发展项目。县、乡镇和部门用于支持农业农村发展、扶贫的项目和资金,要与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相结合,统筹安排,打捆实施。对符合条件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给予信贷支持,信贷利率和贷款期限按生产经营周期给予最大限度支持。进入第三年攻坚时期,通过努力仍不能消除的&空壳村&,各乡镇必须自筹资金,帮助村里发展可持续收入项目。(二)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县、乡镇要设立村级集体经济专项奖励资金,对集体经济先进村给予一定资金奖励。允许各村按照当年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新增部分的5%提取奖励资金,由村民会议集体讨论制定具体奖励办法,对村干部进行奖励。对发展集体经济作出突出贡献的村支&两委&成员,由乡镇党委、县委组织部推荐,在招录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和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时,同等条件给予重点考虑。(三)加大部门帮扶力度。县委党建办从县直各部门全面选派驻村干部,确保&支部结对&干群结亲&精准扶贫&同步小康&工作覆盖到所有建制村。各帮建单位要进一步创新帮建方式,重点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驻村干部要具体指导驻点村抓好班子建设、发展规划、项目建设、人才培训等工作,促进驻点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四)切实减轻村级负担。严格界定县、乡(镇)两级政府与村级组织的事权和责任,在推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时,应由政府负担的事项不得转嫁由村承担。六、组织保障(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抓好落实。要负责统筹协调、工作指导、检查督办等工作;县直各部门选派到村开展&支部结对&干群结亲&精准扶贫&同步小康&工作的干部要任村党组织副书记或主任助理,主动参与消除&空壳村&工作,完不成任务的不能脱钩,组织人事部门要将消除&空壳村&任务的落实情况作为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各乡镇要成立三年内消除&空壳村&攻坚小组,制定实施计划,明确工作职责,采取&一村一方案&的措施,全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二)部门联动,合力攻坚。采取&县级统筹、乡镇组织、村级实施、部门服务&的办法,组织、发改、财政、农业、林业、人社、市场监管、审计、国土、交通、扶贫、民政、移民、水务、金融等部门要紧密协作,做好三年内消除&空壳村&的协调推进、督办检查、考评验收等;抓好扶持资金筹集、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土地流转、经营活动签证、农民负担监管等工作;抓好移民安置村后扶项目规划、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指导村级集体发展农业产业和水利设施经营等工作,合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三)加大投入,强化保障。县财政按照每村每年5000元列入县级财政预算,乡镇要多举措筹集资金,为开展消除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四)强基固本,建强组织。各乡镇要着力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各类组织建设,切实提高村级组织发展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能力;要高度重视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尤其是村级党组织书记,对集体经济发展落后、班子战斗力不强的村,要选派优秀机关党员干部到村任职,帮助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要加强对村干部致富技能、市场经济知识、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发展村级经济的能力。(五)注重管理,提质增效。各乡镇要建立村集体资产稳步积累机制,对村集体资源,实行有偿使用,实行阳光操作,提高经营收益;要着力优化村级集体收入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强村级村务财务监管,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村务公开制度,建立村级&三资&台帐,定期开展清理核查;要强化村级民主管理,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村务监督管理委员会等民主管理制度机制,保障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六)严格考评,奖惩激励。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要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带头履行职责,加大督查力度,强化督办检查。县委将三年内消除&空壳村&纳入乡(镇)年度党建工作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评选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依据,将能否如期完成消除&空壳村&作为干部年度考核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七)资料报送。各乡镇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摸底调研,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包括辖区内各村(社区)基本情况、集体经济积累情况、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潜质和2015年、2016年、2017年的工作计划,同时分别制定&一村一方案&,填写《晴隆县三年内消除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计划表》、《晴隆县三年内消除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进度表》、《农村集体经济资金清理登记表》、《农村集体经济资产清理登记表》、《农村集体经济资源清理登记表》,于2015年3月31日前经党委主要负责人审定签字后将本乡镇消除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工作推进计划和五个相关表格(见附件)报送县委党建办,各村的工作方案于4月10日前报送县委党建办。&&农村级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根据市委的安排,9月7日&12日,市委组织部牵头,从市人大、市委党校、市财政局、民政局、农业局、中小企业局等单位抽调15名同志组成三个调研组,由市委组织部三名县级领导干部带队,深入六个县市区,对全市村级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调研采取听取县市区委汇报,召开由乡镇党委书记,县市区人大、农业、民政、财政、土地、信用社、中小企业局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及村级经济组织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进村与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致富能手等个别座谈、发放调查统计表等形式进行。共调查24个乡镇、97个村(其中经济强村35个,中间状态村18个,经济薄弱村44个),召开座谈会30个,座谈党员干部群众572名,基本摸清了全市村级经济发展现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通过调查发现,全市3705个行政村(居),2003年村级经济总收入共304.3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除农业税附加和公益金)3.6亿元。其中村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以上的125个,占3.41%;50&100万元的142个,占3.88%;10&50万元的433个,占11.83%;5&10万元的421个,占11.5%;3&5万元的522个,占14.26%;3万元以下的1148个,占31.4%;经济空壳村813个,占22.2%。总的看,我市村级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各级对发展壮大村级经济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级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积极适应农村税费改革的新形势,把加快村级经济发展作为增强村级服务功能,保证基层组织运转,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基层政权的重要措施,列入重要议程,紧紧抓在手上。各县市区专门组织调研,分析现状,研究措施,岱岳区、肥城市、宁阳县制定文件,明确目标任务,落实领导责任,强化督促调度,推动了村级经济健康发展。岱岳区在成功试点的基础上,探索实施&村村富&工程,逐村制定发展规划,落实帮促措施,一村一策,加快发展;肥城市落实大班子领导干部联、乡镇领导干部包、市直部门帮、经济强村或强企业带的帮扶制度;宁阳县把村级经济发展情况作为考核乡村班子的硬指标,严格奖惩,调动了乡村发展村级经济的积极性。各乡镇也都通过组织村干部外出参观等形式,教育引导他们解放思想,增强发展欲望,还通过制定扶持政策,落实年度目标责任制等措施,督促村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二是村级经济增收的渠道越来越宽。各级广泛引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股份制合作等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由单一的生产经营向资产经营、资本运营转变,以农为主向多业并举、一二三产业并重发展,形成了因地制宜,一村一策、一村多策的多元化发展格局。2003年,全市村级集体收入构成中,集体经营或承包企业收入2.2111亿元,占44.28%,果园、鱼塘、&四荒&和机动地承包收入0.9095亿元,占18.21%,有偿服务收入3810万元 ,占7.63%,盘活闲置资产收入2152.38万元,占4.31%,化解、清欠债务收入1175.52 万元,占2.35%,其他收入12517万元,占25.07%。村级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日益多样化,呈现出收入来源渠道不断拓宽的趋势。三是村级经济发展两极分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各地由于受自然环境、基础条件、区位优势、班子状况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村级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村与村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2003年,除农业税附加外,全市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仅占三分之一,而3万元以下的村占到53.6%。经济强村干部精神状态好,发展氛围浓,发展环境好,路子越走越宽,发展后劲十足。这些村,群众生活富裕,社会稳定,各项公益事业发展快。而村级经济薄弱村基础差、底子薄,缺资金、缺人才,村干部待遇无着落,积极性不高,信心不足,信息不灵,发展难起步,增收无门路。这些村,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差,公益事业难兴办,正常运转难保证,村级经济及社会各项发展缓慢。二、主要做法在发展村级经济中,各级都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创造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1、拓宽思路,多渠道、多形式增收。调查发现,有经营性收入的村,都能因地制宜,选准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子,不断拓展增加村级经济收入的有效途径。一是靠企业。对原有村办企业,不断加强管理,挖潜增效,并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等多种经营方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村级经济增长。新泰市小协镇小协村,提出了&在位子交票子,不交票子让位子&的口号,直接经营的8处企业,今年可上交村利润700多万元,5处改制企业可为村里增加收入300多万元。有的村,依托区位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兴办企业,通过为外来投资者提供各类服务增加收入,有的还以租赁土地、以土地参股入股等方式,增加村级收入。肥城市老城镇杨庄村以260亩土地折价入股,与杨庄煤矿合作新上了废纸脱墨浆项目,村集体每年分红100多万元。有的村,选准项目,利用公共积累新上企业,增加村级收入。新泰市东都镇南鲍村依靠原有集体积累,先后建成了电线厂等10余家企业,2003年集体增收416万元。目前,全市有383个村靠发展企业实现了强村富民。二是靠服务。一些村在推进农业种养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积极围绕农户需求,通过成立致富协会、行业协会等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建立批发市场等形式,为群众提供中介、流通和科技等有偿服务,以服务促经营,以经营养服务,增加村级收入。宁阳县东疏镇郑庄村大力发展奶牛养殖,村里建起了养殖小区,为养殖户集中提供场地、技术、防疫、销售等服务,年增集体收入30多万元。肥城市边院镇济河堂村积极发展有机蔬菜1400多亩,通过有偿服务年增加村级收入40多万元。目前,全市农村共建立了63个批发市场、186个农村经济合作社,237个致富协会。一些村发挥劳动力比较富足的优势,积极与一些有资质、有信誉的劳务中介组织联合,组织跨省、跨国劳务输出,收取服务费,增加村级收入。全市依靠有偿服务增收的村共有207个。三是靠资源。一些村充分利用土地、&四荒&、&四旁&、山林、河砂、石材等资源优势,通过租赁、拍卖、承包、入股等方式,稳定增加村级收入。泰山区大津口乡范家庄村针对村里荒山多、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引进泰山茶苑、茶厂等项目,每年集体增收10多万元。肥城市孙伯镇庄头村在路边、沟边种植速生杨8万多株,实行村集体统栽统管,收益分成,村集体每年增收100多万元。东平县彭集镇后亭村公开拍卖河砂资源开采权,村集体年增收20多万元。有的村充分挥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业,增加村级收入。泰山区大津口乡栗行村、沙岭村,岱岳区下港乡木营村、肥城市仪阳乡刘台村、东平县梁林村等山区村,积极开发旅游资源,集体年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全市依靠资源增加村级收入的村共有1290个。四是靠资产。一些村以明晰产权、规范管理为重点,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实现水库、机井等农业设施和闲置房屋、农业机械等存量资产合理流动,优化组合,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村级收入。岱岳区马庄镇坊子村对闲置的原麻纺厂院进行了公开拍卖,村集体收入10多万元;宁阳县堽城镇东台村利用闲置的学校院落,引进浙江一织布厂,村里以电力设施、厂房入股,每年增收近5万元。目前,全市95%以上的农村闲置资产都得到了有效利用。全市依靠资产增加村级收入的村共有354个。五是靠争取。充分利用上级在山区开发、小流域治理、土地整理开发、&村村通&等方面的扶持政策,积极争取资金及物资支持。东平县大羊乡南留屯村,依托村内小流域治理项目,对上争取无偿扶持资金300多万元,把2000多亩山岭薄地整治成了优质果园,并承包到户,年增加村级收入40万元。六是靠清欠。一些村对债权、债务进行集中清查、清理。对债权,积极清收,特别是一些原先&三提五统&尾欠数额较大的村,通过清欠增收辐度比较大。同时,对债务采取清欠还债、降息减债、以物抵债、债转股、依法核销等形式,妥善处理解决,减轻村集体负担。2003年,全市村级清欠收入达1175.52万元,偿还债务6461.23万元。2、优化环境,强化帮扶。调查发现,各地都把优化环境、加大扶持力度作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制定落实优惠政策,实行领导干部和部门包村,有力地增强了村级经济发展活力,拓展了发展的空间。泰山区、岱岳区、肥城市、宁阳县制定了税收返还政策,将各村年度工商税收(包括招商引资进入县、镇工业园的项目)新增地方财力部分,按10%至50%不等的比例返还给村集体,调动了村级发展民营经济、增加集体收入的积极性。岱岳区马庄镇老宫村引进了东马石膏粉有限公司,预计年实现利税1000万元,村集体仅靠地方税收返还一项每年就可增收20多万元。同时,各级还坚持实行包村工作制度,从县市区直机关抽调精干力量常年驻村,充分发挥各部门在资金、技术、信息、物资等方面的优势,为所包村提供有力支持。两年来,县市区共安排工作组315个,抽调县乡机关干部1253名,提供帮扶资金2028万元,实施打井、调水、修路、山区开发等重点工程项目431个,引进和帮助新上项目76个,为加快村级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有的县市区按照&地域相近、条件相似、便于工作&的原则,选择部分经济强村或强企业与经济薄弱村结成帮扶对子,教方法、帮资金,带动和促进发展集体经济。有条件的县市区和乡镇还积极为村级发展提供资金扶持。泰山区针对部分村难以运转的实际,按照&因地制宜、保障底线、体现政绩、优劳优酬&的原则,由区财政列支100万元,支付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工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费用。肥城市石横镇对6个集体经济&空壳&村,每年都从镇财政分别拔付5万元,以解除村干部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干事创业、加快发展上来。3、加强管理,增收节支并举。各级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开源节流并举,加减法一起算,一方面千方百计增加村级收入,一方面厉行节约,管好用好每分钱。一是减少干部职数。落实了村干部&四定&(定编制、定岗位、定职责、定报酬)改革措施,大力推行&两委&干部交叉兼职,使享受固定补贴和误工补贴的人数尽量控制在规定的标准和范围之内,减轻村集体负担。今年,岱岳区明确提出取消编外人员,计划生育专职干部、计生小组长、村民小组长等全部由在编村干部兼任,大大减少了村干部人数。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村&两委&干部17093人,平均每村4.7人,干部总数比2001年减少7500多名。二是推行农村财务&双代管&。普遍实行了农村财务由乡镇代理记帐、代管资金,大部分村取消了会计、现金出纳,设立一名报帐员,既加强了监督,又有效地减轻了村级的支出压力。三是规范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各级严格执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定,对村级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理财等工作程序和内容进一步作了规范,并坚持定期检查督导,实现了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新泰市健全完善了现金管理、开支审批、村干部任期审计、离任审计等制度,还设立了农村财务网络监控中心,与乡镇&双代管&服务中心微机联网,进行远程监控,实现了农村财务的会计电算化、监督网络化、运作规范化。4、更新观念,选用经济能人担任村干部。调查发现,各级充分认识到,用好一个人就能激活一个班子,找到一条路子,带富一个村,特别是选用经济能人担任村干部已成为各级的共识。去年以来,各级都结合实施&递进培养工程&,大胆选用政治素质好、能够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优秀人才担任村干部,有的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为村级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去年以来,全市共调整经济薄弱村班子598个,876名致富能手被充实进村党支部班子,其中327人担任了党支部书记。他们上任后,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多种渠道增加群众和集体收入,使这些村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发生了很大变化。东平县提出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双强&(政治素质强、致富能力强)标准,改善农村干部结构,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肥城市王瓜店镇蒋庄村,原来的村干部观念陈旧,发展经济没能力、无路子,集体经济空壳。2002年,个体大户孟凡胜回村任党支部书记后,提出了&经营农村&的思路,仅春季植树公开拍卖树点,村集体就增加收入20多万元。为切实提高农村干部致富能力,各级认真落实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知识培训五年规划,大力实施&十百万&工程,加大对农村党员干部的科技知识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双带&能力。去年以来,我市共培训农村党员干部31430名,建立县级科技知识培训示范基地37个,乡镇示范服务基地128个,培养建设科技致富示范村321个,党员科技致富带头户15908个。三、存在问题我市村级经济发展虽然找到了一些路子,创出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通过调研,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特别是经济薄弱村,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农村干部发展经济的素质能力不强。一是思想观念陈旧。有的村干部市场经济意识不强,思路狭窄,认为发展集体经济就是办企业、上项目,贪大求洋。有的村干部认为当前主要是发展个体民营经济,发展集体经济不合拍,过时了,以为只要群众富裕了,集体有没有收入无所谓。泰山区省庄镇安家庄村地处山区,是有名的花卉苗木专业村,村里无偿提供技术、信息、销售等各项服务,群众收入虽然比较高,但村集体经济空壳,村里办公用房只有两间1965年盖的土坯房,村干部也十几年未发工资。东平县老湖镇南辛庄村,群众在村里的帮助下,通过特种动物养殖走上了致富路,有的户年收入达17万元,但村里不收服务费,集体无收入,运转非常困难。二是责任意识不强。有的村干部安于现状,只守摊,不创业,怕担责任,怕冒风险,&等靠要&思想严重。有的村虽然有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但由于原先办企业、上项目受挫,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思想,顾虑重重,不敢闯、不敢干。有的村干部虽然自身致富能力很强,但主要精力用在个人致富上。新泰市石莱镇胡家泉村的两名村干部,都是致富能手,家里有波尔山羊养殖、羊肉加工等项目,年收入比较高,但对集体发展考虑得很少,主动做工作少,只满足于完成上级任务,致使村集体无收入。三是工作能力差。缺思路,少办法,过多强调客观条件,不从主观找原因,怨天忧人。调研发现,有的村虽有近千亩土地,但一年到头只能收一季小麦和一季玉米,没有任何增加集体收入的门路,村干部畏难发愁,只等上级扶持,全村坐等受穷。有的村虽然有土地、山林、&四荒&,但经营方式不合理,一次性低价拍卖,影响了村里的稳定持续发展。2、村级债务负担沉重。截止2003年底,全市3705个行政村(居)中,有债务负担的2528个,占69.07%;村级负债总额达11.76亿元,平均每个村32.13万元,有的村竟高达5800万元。负债的主要原因,既有搞道路建设、通水通电、修建学校等公益事业形成的,又有盲目发展村办企业和盲目搞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造成的,也有为完成上级任务,贷款垫付&三提五统&、农业税等形成的,还有一些村在近两年的&村村通&工程建设中,形成了新的债务。债务中既有各类金融机构的贷款,也有群众的高息借款。利息越滚越大,连年增加,有的村由最初的几万元累加到几十万元,根本无力偿还。特别是一些村,因欠群众高额借款,潜伏着很大的不稳定因素。沉重的债务负担,使这些村疲于应付,甚至有的村干部经常被司法机关传唤、拘留,根本没有精力谋发展、搞建设。东平县接山乡林马庄村因打井修渠、修路架电、新建学校等已累计欠外债284万元,积重难返,越陷越深,发展难度非常大。3、村级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多。一是自然条件差。有的村地处山区、库区,土地贫瘠,耕地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产条件差,治水、修路、通电成本高,发展没优势,这样的村全市达315个。有些山区村,虽然林果等农副产品产量较高,但受交通条件制约,产品运不出、销不了,增产不增收。东平县老湖镇有22个村属库区移民村,村里没有一寸土地,原先集体收入全靠公益金,自去年取消公益金后,这些村集体没有一分钱的收入,并且公益金不在转移支付范围,下一步得不到转移支付资金,村里运转困难,村干部待遇也落实不了,情绪非常低落。二是政策不配套。农村税费改革虽然减轻了农民负担,但也使村级收入锐减,原先村级组织运转还能由&三提&来解决,现在只能靠较少的农业税附加,如果村里没有其他收入来源,运转难以保证。特别是下一步农业税全部取消后,运转将更加困难。而现在没有相应的配套政策来优化村级发展环境,拓展村级发展空间,促进村级增收。如土地政策,越来越严格,村里即使引来了项目也难以落地;税收政策,在利益分成上,村里得不到任何收入;&一事一议&规定过死,每人每年必须限制在15元以内,一些公益事业根本无法兴办,等等。三是人才、资金、信息匮乏。调研发现,我市农村许多有头脑、有技术、有本事、有门路的年轻人不愿在村里干事,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尽管就业困难,也不愿留在村里,一些高中毕业生也千方百计外出找出路,致使村级经济发展缺乏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在发展资金方面,由于金融机构对村级贷款控制过严,使村里很难得到必需的资金;上级的一些帮扶资金过于分散,对一个村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不能集中财力解决发展问题。一些村对外接触少,走不出去,请不进来,信息渠道不畅,加上群众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关心,很少提出发展村级经济的好建议,即使村里想发展也缺门路、无项目。4、非生产性支出大。调研发现,目前村级事权过多,支出项目多,资金缺口大。2003年,全市村级运转支出总额5.31亿元,运转资金缺口219.5万元。特别是一些非生产性开支比较大,突出表现在干部工资、计划生育和报刊征订上,基层反映比较强烈。目前拿工资、吃补贴的村干部职数还比较多,工资支出比较大。2003年,全市村级干部报酬总额8971万元,平均每村2.5万元,村干部不能按时足额发放工资的村达2133个,占58.3%,有64个村只能靠贷款来发工资。计划生育要求配备&三大员&(药管员、统计员、宣传员)、计生主任、协会会长、育龄妇女小组长和查访员(每个村民小组各一名),人员比较多,有的不允许兼职,必须专职配备,绝大多数村超过&两委&干部数,有的竟多达19人。并且计生干部的待遇标准比较高,还必须优先保证。基层普遍反映,计划生育工作检查过于频繁,重过程、重形式,培训、考试、宣传资料、档案、板面要求高,费用大,一般村用于计划生育的开支每年都在2万元以上,有的村高达15万元。报刊征订工作,尽管中央要求大村不得超过800元,小村不得超过500元,但是有的部门、单位从自身利益出发,摊派报刊仍比较多,有的村征订报刊种类多达25种,个别报刊份数太多、定价过高,而且必须完成。据统计,2003年,全市征订报刊杂志的费用达到1277万元,平均每村3490元,有的高达6万元。肥城市孙伯镇岈山村共有712人,每年工资支出2万多元,计划生育经费2万多元,报刊征订8000多元,而去年村集体收入只有2.8万元。类似这样的支出,很多村依靠自身的集体收入根本无力承担。有的为了应付这些支出,甚至采取借贷举债的办法,致使村级债务负担又&雪上加霜&。四、对策建议1、扶贫攻坚,率先突破经济薄弱村。对经济薄弱村特别是&空壳村&,采取县乡领导干部包村、市县直部门对口帮扶、强村或强企业带动等办法,2、大力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继续深化&递进培养工程&,解决好村级经济发展人才匮乏的问题。结合今年村级班子换届,广开视野,扩大民主,大力选拔那些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强、有经营头脑和管理经验、乐于奉献、脚踏实地为群众谋利益的优秀人才进班子,特别是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进一步核定干部职数,从严把握,大力推行交叉兼职,包括计划生育干部、生产组长、工勤人员等,能兼的一律兼起来,最大限度地减少村里吃补贴的人数。结合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班子成员的政治理论、市场经济、实用技术和政策法律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思想文化素质和带动致富能力。加强农村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增强他们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总结成功经验,采取工资统筹、办理养老保险等措施,保证村干部待遇落实,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落实目标责任、民主评议、考核奖惩等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管理监督。建立健全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运行机制,理顺&两委&关系,保证村级组织协调高效运转。3、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市财政、农业、土地、工商、税务、金融、计生、政法等有关部门,根据各自业务职能,提出加快村级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形成齐抓共管、齐帮共扶的强大合力。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村级事权,严禁各种形式的乱集资、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取消一切不符合实际的达标升级活动,不得强迫村里出资兴办各种基础设施项目。严格执行中央订阅报刊的政策规定,加大查处力度,坚决杜绝除党报党刊以外的其他报刊摊派。总结县乡化解村级债务的办法,拓清底子,研究措施,积极化解村级不良债务,能挂帐的挂帐,能停息的停息,能核销的核销。同时,要求乡村量力而行兴办公益事业,严防增加新的债务负担。4、提高民主决策和经营管理水平。认真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规范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制定细致的工作标准,进一步健全决策机制,规范决策程序,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完善民主理财制度,加大审计力度,全面推行农村财务&双代管&。落实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对公开时间、程序、内容、形式等进行规范,加强群众监督。进一步健全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机制,杜绝&跑冒滴漏&,并通过多种方式改革产权制度,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5、进一步加强对村级经济发展的领导和指导。市委制定关于加快村级经济发展的《意见》,明确目标任务,理清发展路子,落实领导责任,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基层政权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关注基层、理解基层、支持基层,积极帮助基层解决困难和问题,多渠道、多形式增加村级收入,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和有效发挥作用。认真落实市级领导干部联系困难乡镇,县乡领导干部联系贫困后进村和市、县直部门包村制度,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积极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出点子、找路子、搞服务、引项目,协调资金,优化环境。把村级经济发展纳入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和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作为考核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实绩和评先树优的重要内容。加大村级特别是负债严重、运转困难村的转移支付力度,集中扶贫资金,破解发展难题。总结岱岳区实行&村村富&工程,加快村级经济发展的经验,召开现场会议进行推广。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总结各级发展村级经济的先进经验,树立一批典型,加大宣传力度,推广经验做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面上工作开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调研报告&&&&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解决村级有钱办事,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途径。如何因地制宜、创新模式、拓宽渠道,促进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成为农村党组织思考和解决的现实课题。在基层组织建设年中,我们开展了专题调研,进一步摸清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总结了一些有益尝试,供参考借鉴。&&& 一、我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做法&&& 目前,我县253个村(居、社区)中,据不完全统计,集体经济积累空壳村36个,5000元以下的93个,5000元至1万元的45个,1万元至5万元的50个,5万元至10万元的16个,超过10万元的13个。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做法有:&&& 1、盘活存量资源。表现为&有山用山、有水用水&的发展类型,包括出租水库、山塘、门面、土地等集体资产。如:三合镇长青村抓住东南大道建设之机,利用遵义公路管理局委托代管的碎石设备,与个体开展合作经营,年收入10万元。茅栗镇金山村将集体荒地承包给采矿企业用作堆矿场,年收入2万元。&&& 2、依托企业发展。主要表现为&村企共建&。如:尚嵇金义磨料厂与茅坪村联合,利用生产所排热水热气,发展热带花卉和热带鱼,企业出资金,村出土地,生产正常后交由村委会经营,营利后返还企业本金。运用相同方式与采矿所在地清水村联合,共建烧结冶炼厂。预计每村可实现年收益5万元以上。尚嵇镇大坝村依托氧化铝厂,成立商务物流公司,由村委会向企业承接运输等业务,年收益3万元以上。山盆镇茶厂村借助本村煤矿企业成立运输协会,年收益10多万元。鸭溪镇乐理村在杭瑞高速路本村地段内与广告公司合建广告牌,年收入4.4万元。&&& 3、创办实体经济。这是一种依靠自身资源独立发展经济实体,壮大集体经济的做法。如:南白镇白龙社区,在2004年利用商贸城建设机会,独立建成煤碳交易市场,运营后集体经济&雪球效应&越滚越大,现又投资200万元建成一处生态农庄;投入400万元与投资商合资建成一处游泳池,集体经济发展有了稳定支撑。龙坑镇马家湾社区,凭借城区优势,成立劳务公司、运输公司、物管公司和建筑公司等经济实体,集体积累稳步增加。龙坑镇共青社区从修建商住楼、市场摊位、大棚等拓展到成立经济公司,年收益30万元,集体经济积累超过1000万元。&&& 4、政策助推发展。指村级组织在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后,获得的项目扶持或政策倾斜,从而促进了集体经济发展。包括发展现代农业、完成计划生育任务、安全生产奖励、红旗党支部奖励等收入。此外,还有龙坑镇中山社区、马家湾社区、共青社区在完成共青大道和城镇化建设中的出色工作,获得市级相关部门每社区10余亩商业用地指标奖励,成为集体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集体经济积累的主要构成。&&& 5、领办生产经营。这是在条件困难地区的村级党组织发展集体经济的一种新探索。如:石板镇池坪村党支部书记在参加山东寿光培训后,今年以村集体名义流转土地200亩种植烤烟,总投入35万元,总产值46万元,获取净利润11万元。龙坑镇八里社区党总支书记带头种植烤烟100亩,石板镇乐意村党支部书记发展吊瓜50亩。山盆镇茶厂村集体发展金银花100亩,年收入1万元以上。龙坪镇兴隆村创办提子种苗园、领办提子产业,年收入20万元。此外,还有为入驻企业生产服务和化解矛盾纠纷而获取的自愿赞助、项目建设的协调收入、土地集中流转协调收入等等。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一个村兼具数种类型,各种类型也在实际工作中交替变化。&&&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明显。全县&空壳村&与&千万元村&并存,石板镇井岗村委会至今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建成的木结构楼房里办公,集体经济入不敷出,根本无力修缮。龙坑镇马家湾社区、共青社区积累达到千万元,代缴合医、节日慰问、创业帮扶已成为普惠政策。&&& 2、总收入偏低,处于初级发展。从统计数据看,集体经济积累在1万元以下的村(居、社区)数量224个,占总量的88.5%,占绝对多数。相当部份的村还是&吃饭经济&,&有收入零积累&甚至&负积累&的现象十分普遍。&&& 3、思路不开阔,发展动力不足。部份村&两委&班子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集体经济费力不讨好、吹糠不见米,习惯于将集体资产简单化处理,分光、卖光只图一时好过;加之村党支部书记调动频繁,对发展集体经济缺乏耐心,也无心思考长远之计,工作只停留在应付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上,不图发展、但求无过。&&& 4、发展较短暂,未能保持长久。部份村单纯依靠项目实施、为企业生产提供服务获取协调费,没有潜心思考如何抢抓机遇实现自身持久发展,等到项目竣工或企业停产后,集体经济经过短暂发展后又归零到&空壳村&行列。如:乌江镇核桃村,近几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缓慢,与贵遵高速公路在建时期的发展状况形成明显反差。&&& 5、依赖程度大,缺乏制度保障。全县村级经济积累较好的村,以及村级经济经营得好的村,往往都与&能人治村&紧密相连,村级经济发展对个人的综合素质依存度高,缺乏相对稳定的保障机制。&&& 三、加快我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建议&&& 1、选优配强班子,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领导。&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级班子是基层党组织功能发挥的组织者和领头人,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优化村&两委&班子结构,选优配强发展型村党支部书记。拓宽选配范围,打破行业、身份和地域界限,从科技致富带头人、返乡农民工、种养能手、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和国家正式干部等人群中,大胆选用思想解放、开拓创新、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到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工作。&&& 2、加大培训力度,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深入实施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的&三个培养&工程,从根本上强化对村干部来源群体的培训力度。要广泛开展针对在职村干部的能力提升培训,定期组织到山东寿光、江苏华西等经济发达地方参观学习,增强发展意识,拓宽发展思路,借鉴先进方法,因地制宜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工业发展好和项目建设多的村,要紧紧围绕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建设,在工程承包、原材料转运、物业管理、村企合作等方面做文章;现代农业发展好的村,要紧紧围绕合作组织,在拓展市场、信息服务、农技支撑、统购统销、土地流转等方面做文章;工农业发展滞后的村,要紧紧围绕资源开发,在特色产业、经济作物、林下经济和&一村一品&等方面做文章。&&& 3、增加资金投入,提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一是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专项支持切实可行的村级发展项目。采取整合项目、财政预算、贷款融资、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县、镇(乡)分级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扶持基金,对发展计划可行、经营风险小、管理科学的村级集体经营项目,以借款、贴息、奖励、补助等方式予以扶持。二是建立信贷支持和费用减免政策,协调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贷款支持,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在工商、税务、土地等方面的税费实行减免和优惠。三是采取部门联动帮扶,结合&城乡结对子、联动共创建&、&四帮四促&、&帮县、联乡、驻村&等活动,按照&部门联动、分工负责、对口帮扶、一定三年&的思路,由县直部门结对帮扶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帮助制定发展规划,落实帮扶计划,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帮扶。&&& 4、清理政策限制,拓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空间。我县村级行政区划&撤并建&后,新村还没有机构代码,集体经济发展中运输公司、物业管理等经营性实体还不能依法注册。此外,国土、工商、人事等部门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也有诸多类似的限制政策。要全面清理不利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规章制度,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尽量&松绑&,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5、强化民主管理,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健康。加大群众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监督,充分发挥村级党务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健全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严格村级集体积累的使用范围和审批程序,规范村务公开,提升民主理财,在千方百计&做大蛋糕&的同时,既要保证公正合理&分好蛋糕&,更要做到严格规范&管好蛋糕&,实现集体经济发展成果管理得严格、使用得合理、分配出激情。&本文来源:国土资源文秘网 /
总结: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村集体经济调研系列材料”,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国土资源网。
文章所属专题:
更多文章>>
上一篇: 下一篇:
版权声明:1.本网资料全部来自互联网,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全部免费阅览。
2.本文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请勿拷贝使用。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乡镇集体编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