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礼乐机构中的清商乐礼机构清商署

--- 街道 ---
东花市街道
崇文门外街道
永定门外街道
体育馆路街道
天坛神乐署中和韶乐(雅乐)论证报告
  天坛位于北京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273万平方米,是明清帝王祭天、祈谷的祭坛,也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现存规模最大、形制最完美的古代祭天建筑群。1961年被列为我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单位。
  天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当时是合祀天地的场所,称天地坛。明嘉靖九年(1530年),天地分祀,这里成为专门用于祭天的祭坛,定名为天坛。清乾隆年间,天坛经过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建筑形式及格局最终确定并保留至今。1918年,天坛被辟为公园对社会开放。
  天坛建筑布局呈“回”字型,北圆南方,由两道坛墙围成内、外两坛,内坛又分南北两部分,北部是祈谷坛建筑群,明末、清代用于孟春举行“祈谷礼”,祈求五谷丰登;南部是圜丘坛建筑群,用于冬至举行“祀天礼”,秋收事竣,以答谢上苍,并祈祷风调雨顺,国祚绵长。两坛的主要建筑集中在一条轴线上,并在东侧各自配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附属建筑:宰牲亭、神厨、神库等。两坛各自独立,但功能齐备,且主从有序。两坛之间由长360米,宽30米,北高南低的墁砌大道――丹陛桥相连,浑然一体,形成偏离中心的南北中轴线,构思十分巧妙。内坛西侧建有斋宫,是皇帝举行祭天大典前进行沐浴、斋戒的场所。斋宫是一座方形宫城,有围墙两重,御河两道。皇帝斋戒时,兵丁在河廊护卫,戒备森严,人称“小皇宫”。斋宫坐西朝东,虽自成一体,却又与祈谷坛、圜丘坛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西外坛南部有神乐署,是培养祭祀乐舞生和演陈礼乐的场所。
  祭天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历代帝王都建有各自的祭天场所,天坛则秉承了历代祭坛的神韵“苍璧礼天”,为明清之前历代祭坛所不能及。天坛建筑承载着天文、地理、美学、声学、数学、哲学、音乐等诸多层面,祭天大典所涉及到的礼仪制度、乐舞理论等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历代均有专门的礼乐篇章详细地记载,设有专门的机构和官员负责礼乐的事务。天坛神乐署即是明清时期皇家最高的礼乐学府。
  一、中和韶乐的演习之所――神乐署概况
  神乐署位于天坛外坛西部,是天坛五组主要建筑之一。神乐署创立于明初,是培养祭祀乐舞生和演礼陈乐的场所,隶属于太常寺。初名神乐观,清乾隆八年(1743年)四月,改神乐观为神乐所,十九年(1754)又改神乐所为神乐署,以后一直沿用此名。
  神乐署大门和廊庑(俗称群房)组成神乐署大院。神乐署正中大殿五间,名太和殿,崇基,三出陛,各六级。左右步廊各两间。后显佑殿七间,左右廊各三间。殿后为袍服库,典礼署、奉祀堂南北各三间,左右门各三间,左门东通赞房、恪恭堂各三间,正伦堂、侯公堂各五间南转穆佾所三间,右门东掌乐房、协律堂各三间,教师堂、伶伦堂各五间。北转昭佾所三间,前后均联檐通脊。正门三间,三出陛,各四级。清康熙十二年(1673)将太和殿改名为凝禧殿。
  神乐署专门为全国祭祀活动培养乐舞生,作为当时的音乐学府,神乐署内容涵盖音乐、舞蹈、乐器、乐章等等在内的古代祭天乐舞,最多时神乐署有乐舞生2200多名。清末,随着清王朝的衰落,神乐署也趋于没落,逐渐失去了原来的面貌和作用。神乐署文物古迹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各界人士的关注下,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天坛公园经过艰苦努力的工作,逐步收回并修复了神乐署主要建筑,将神乐署开辟成中国古代皇家音乐展正式开放,把我国古代文化中的精品展示给广大的游人,向世界展示天坛文化独有魅力。
  二、中和韶乐(雅乐)历史渊源
  雅乐又称韶乐、郊庙乐,已有五千年的历史,王朝更迭,朝亡朝兴,雅乐却一直受到所有王朝尊崇并享有崇高地位。所谓“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历朝中央政府均设立专职官员和职能部门负责有关雅乐的一切事宜。周秦以来,朝兴朝灭,这种状况从未中断。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北齐、北周,宋时的辽、金,后来入主中原的元、清,莫不如此。
  雅乐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直保持了其肃穆、典雅、优美的风格。汉唐以来,俗音乐兴起,一度使韶乐受到冲击。汉哀帝下诏予以纠正(《汉书?乐志》)。唐开元间更明确规定演奏韶乐只能使用钟、磬、恰等古乐器,特有的乐器,特有的律吕,特有的金石之声,表达了一种幽深宏远发人深思的韵味。
  雅乐融礼、乐、歌、舞为一体。根据《通典》记载,周朝存有六代大乐:即黄帝之《大卷》,尧帝之《大咸》,舜之《大韶》,禹之《大夏》,商之《大C》以及周之《大武》,名称各不相同,但都为雅乐前身,汉、唐、宋、元均称为雅乐,至明洪武年间,更名为中和韶乐,清朝沿用。
  中和韶乐是明清两朝用于祭祀、朝会、宴飨的皇家音乐。以金、石、丝、竹、土、木、匏、革八种材料制成的乐器演奏,和以律吕,文以五声,八音迭奏,玉振金声,融礼、乐、歌、舞为一体,表达对天神的歌颂与崇敬。
  中和韶乐历代相沿,伴随着皇家重大祭祀活动而展开,其发生、发展经历了明洪武元年的正式定名、产生、形成期,清顺治、康熙成熟期,至清乾隆的兴盛期,到1911年清朝灭亡的冷落、沉寂期,20世纪80年代天坛修纂志书的抢救、复苏期,中和韶乐有了新的发展,天坛公园经过15年的研究,整理出了部分中和韶乐曲谱,1990年在祈年殿东配殿布置“祭天乐舞馆”,展出全套中和韶乐乐器,同期录制了祭天音乐,获得广泛的好评,成为天坛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2001年天坛公园管理处正式开始“天坛文化周”活动,举办祭天舞蹈表演,举办“坛乐清音”音乐会。2004年9月天坛神乐署修复完成,专门开辟了中和韶乐展演厅,成为中和韶乐的专门演出场所。
历 代(雅乐) 管理机构
  朝代机构职官备注
  远古时期 “帝(舜)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 舜帝派夔掌管乐事,是为乐官之始。
见《尚书?舜典》
  三代 无专设机构,尽设乐官之职。 大司乐;乐师;大胥;小胥等职。 见《周礼》
  秦太乐、太乐令、太乐丞
  乐府 乐府令、乐府丞 属奉常管辖
  汉太乐 太乐令、丞属太常管辖
  乐府(武帝元狩二年立)乐府令、丞属少府管辖
  后汉、太予乐、太予乐令、总章乐官 原为太乐,汉永平三年改
  黄门鼓吹署与乐府同
  魏太乐、太乐令
  晋太乐(兼总章)、太乐令属太常,设司律中郎将、协律校尉管辖
  鼓吹(兼清商)鼓吹令
  南北朝
  宋太常 太乐令、协律校尉齐
  太乐署(掌诸乐及行礼节奏)署令、署丞 太常寺属官协律郎2人统领三署
  鼓吹署(掌百戏鼓吹乐人等事)署令、署丞
  清商部(掌清商音乐等事)太乐署兼领梁 太乐署、清商署、鼓吹署 令、丞 太常统太乐、鼓吹、清商三署,设协律校尉、总章校尉监掌
  陈太常、太乐令、协律校尉
  北魏协律中郎、太乐令
  北齐太常寺协律郎、太乐署令
  太乐署、鼓吹署 太乐令、协律校尉后周
  大司乐中大夫、小司乐下大夫、
  乐胥中士等 未置机构,仅效法周礼,设置乐官诸职隋
  太乐署(掌管雅乐) 令2人;丞2人;乐师8人
太常寺属官协律郎二人统领三署
  清商署(掌管俗乐;隋炀帝时撤消) 令1人;丞1人;乐师2人鼓吹署(掌管礼仪音乐)
令1人;丞2人;哄师2人唐
  太乐署 令1人;丞1人;乐正8人;典事8人
  鼓吹署 令1人;丞1人;乐正4人;
  教坊宋
  太乐局 令1人;丞1人;乐正2人;副使正2人
  鼓吹局 令1人;丞1人
  大晟府(崇宁年设立) 大司乐;典乐;太乐令(丞);主簿 辽 太乐署 协律郎
  太常寺 协律郎(从八品)
  太乐署、鼓吹署 令(从六品);丞(从七品);直长(正八品);太乐正(从九品);太乐副正(从九品);教坊提点(正五品);教坊使(从五品);副使(从六品);判官(从八品);谐音郎(从九品)元
玉宸院 乐长、乐副、乐判 至元八年立
仪凤司 大使、副使、判官 至元二十年置
  云和署 署令、署丞 掌乐工调音律及部籍更番
  安和署 署令、署丞 掌乐工调音律及部籍更番
  太乐署 署令、署丞 隶属太常寺,掌管礼生乐工
  常和署 署令、署丞 初名管勾司。管领回回乐人
  天乐署 署令、署丞 初名昭和署,掌管河西乐人
  兴和署 署令、署丞
  祥和署 署令、署丞
  广乐库 大使、副使 掌管乐器等物
  教坊司 大使、副使 掌管承应乐人及管领兴和等署
  明太常寺 协律郎 掌管神乐观
  礼部 教坊司奉銮 掌管教坊司
  清乐部(乾隆七年置) 总理乐部大臣(典乐)、署正、署丞、司乐
  神乐署乾隆八年改神乐观为神乐署,负责郊庙等祭祀之乐隶属礼部,神乐署官员之任免归太常寺和声署
负责宫中庆贺燕飨之乐
  1911年清朝灭亡后中和韶乐长期处于沉寂期,20世纪80年代后天坛对其进行研究、整理、发掘,中和韶乐有了新的发展,
2004年9月天坛神乐署修复完成,天坛建立专门机构负责神乐署的管理和保护,并聘请专业演员作为乐团的艺术指导,传承雅乐文化。
  三、中和韶乐定名
  “中和韶乐”作为一个乐种、乐队和一种制度,始于明洪武初年,清沿袭之,皆属于宫廷雅乐。其名称亦起于此时。但在先秦文献中,“中和”、“韶”、“韶乐”、“韶”等词语已屡见不鲜。在《左传》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季札观乐及乐论中有“见舞韶箫者”。东汉郑玄云:“韶之言绍也,言舜能继绍尧之德。”它表示最和谐完美、最符合儒家伦理道德的音乐。
  清中和韶乐的十六种乐器,在先秦就已出现。在乾隆年间,形成清代中和韶乐之规模。
  清中和韶乐所使用的乐器,按金、石、丝、竹、匏、土、革、木8种制造乐器的质料分类,称为八音,共16种。金属:D钟、编钟;石属:特磬、编磬;丝属:琴、瑟;竹属:排箫、箫、}、笛;匏属:笙;土属:埙;革属:建鼓、搏拊;木属:恰。每种乐器,在朝会中用1至8件不等;在重要祭祀(包括大祀和中祀)中,依等级的不同亦各有多有少,但种类都是一样的。清代中和韶乐,不仅名称沿用明朝旧制,乐器亦采用明制。所不同者,明代无D钟、特磬(清初期亦无),其余乐器在个别乐品形制和名称上略有差异。
  清中和韶乐虽沿明制,但清初对乐用名不一。顺治元年(1644年)只称“大乐”,有时称“中和乐”,《清会典事例》称“宫悬大乐”。后制定朝会、宴享、导迎诸乐制度时始用“中和韶乐”。乾隆初年又称“中和雅奏”、“厘定雅乐”。而实际坛庙祭祀中,除群祀乐用《庆神欢》以外,其余均用中和韶乐。
  四、中和韶乐的乐器
  中和韶乐乐器按照 “金、石、丝、竹、土、木、匏、革” 分为八音,共D钟、编钟、特磬、编磬、琴、瑟、笛、篪、箫、排箫、埙、恰、笙、建鼓、搏拊十六种乐器,基本上在先秦就已出现。在乾隆年间,形成清代中和韶乐之规模。清中和韶乐的16种乐器,除单管竖吹有孔箫外,其余15种,先秦文献中早已出现,并大部分已被出土文物所证实。历经数千年,在形制上或名称上难免稍有变化。
  埙,先秦史籍《世本》云,周平王时“暴辛公作埙”,已不可考,但从西安半坡遗址中出土的陶埙,距今已有6800年至6300年之久,比周平王时期的暴国辛公还要早4000多年。
  笙,《世本》记为女娲氏或作笙簧,有的版本记“随作笙”,并记女娲氏为黄帝之臣,而随又是女娲之臣,这些皆系传说。另除《周礼》中记有“笙师”之外,《诗经?小雅》也记有“笙磬同音”,可证明当时早已有笙,并可说明这两种乐器都是有固定音高的。
  a,古笛字。当时只有5孔,后增为6孔。然近期考古发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墓葬出土的7孔(不包括第一孔上测的小孔)猛禽骨笛,能吹出比较复杂的七声音阶。经碳十四断代测定,距今已经8000年。
  },亦竹质乐器。《世本》云,周平王时“苏成公作}”。《诗经?小雅》:“仲氏吹}”。又《吕氏春秋》云:仲夏之月“调笙、竽、埙、}”。战国初期曾侯乙墓出土有},与古文献记载相似。
  箫,《世本》谓“舜所造”。有的版本还记载“其形参差,象凤翼,十管,长二尺。”这显然是排箫。先秦古籍中记载很多,皆指排箫。如《诗经?有瞽》:“箫管备举”。郑玄注:“箫,编小竹管。”《周礼》所记及郑注皆同。河南光山宝相寺春秋早期黄君孟夫妇墓、河南浙川下寺春秋晚期楚墓出土石箫均为排箫。
  明清中和韶乐除明确有排箫之外,尚有“箫”,是单管竖吹多孔之箫。先秦遗物中迄未发现,甚至先秦文献中亦未见明确记载。古代箫是指排箫,而“箫”和“管”从不混淆,独此处将管和箫连通起来,似是一物,或相近之物。
  作为中和韶乐中的重器――D钟、特磬,在商周以来有很多记载,并有大量实物传世。由于自铭的不统一,两者名称及形制往往在某种程度的相似和混淆。作为一件乐器名称的“D钟”,约最早见于唐。特磬,古人有云,不编之钟、磬,皆可称特钟、特磬。D钟、特磬,明中和韶乐中并未具备。至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得西江出土古钟11枚,于是仿配成备十二律的铜镀金D钟,又采和阗玉制特磬12枚,最终形成清代中和韶乐规模。
  附表见:中和韶乐乐队编制图
  中和韶乐乐队编制图
  建鼓 n钟 编钟 编磬 特磬
  笙 笏 排箫 篪 篪 篪 埙 埙 篪 篪 篪 排箫 笏 笙
  笙 笏 笛 笛 笛 笛 笛 笛 笛 笛 笛 笛 笏 笙
  笙 笏 箫 箫 箫 箫 箫 箫 箫 箫 箫 箫 笏 笙
  笙 笏 瑟 瑟 瑟 瑟 笏 笙
  笙 笏 琴 琴 琴 琴 琴 琴 琴 琴 琴 琴 笏 笙
  五、中和韶乐的艺术特点
  中和韶乐始终作为皇家专用祭祀乐舞,主要特点有四:
  1、八音具备
  中和韶乐又称八音乐,它是由八种材料分别制成的乐器共同组成的乐队,即金(钟)、石(磬)、丝(琴、瑟)竹(笛、箫、篪、排萧)、土(埙)、木(恰)、匏(笙)、革(鼓)。
  明洪武年间将雅乐改称中和韶乐。仍要八音俱全。清朝继承明朝的规制,乐队编制为85人,加舞蹈128人,总数超过200人。
  2、所用乐器均为古乐器,目的在保持传统,保持雅乐绵润悠长的特色。它所采用的古乐器,如钟、磬、琴、瑟、笛、箫、篪、埙等,音质均有优美圆润、温文尔雅的特点,而象唢呐、管子等响器则被认为难入其列,而被排除在外。这使得一批有可能绝迹的珍贵中国古乐器保存下来。如恰汉朝以后在民间已鲜见,而象篪、排萧、埙、瑟甚至钟磬等在唐宋以后民间也极少流传,成为朝廷礼仪乐队的专用乐器。
  3、充分体现“金声玉振”之特色,也就是突出钟声磬韵。
  《孟子万章》中记载:“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谓孔子之德犹作乐先撞钟,已发众声。乐将止,击磬以收韵。”就是说在乐队未奏响之前先击钟一声,然后众乐齐鸣一音。若干拍后,在将结束时,击磬一声收其韵,音收静后再击一声钟,众乐又发,如此反复,而突出钟磬之声。俗称钟敲一声,歌更一字。
  清朝《祭祀乐通例》合乐节奏介绍:
  “击侨云鹄帧C孔嘁痪洌嚅D钟一声,以宣其声。每奏一字,歌声未发,先按谱击编钟一声,以宣其声。歌声协律歌一字,众吹奏乐器各按谱吹一声,琴按谱弹一声,瑟按谱弹两声(左右两手并鼓之)歌声(每歌一字)将歇,按谱击编磬一声以收其韵。每句将阙,击特磬一声,以收其韵。次击应鼓三声,(没应鼓一声,)拍搏拊一声以应之(三声凡六声)。每章阙,栎三声以止乐。”
  古人把雅乐视为神乐,即敬天法祖的圣乐,因此绝不允许任何淫声俗韵参与进去。历代乐师们也有认为雅乐的演奏方法过于简单,想加以改进,都被认为是违背祖制,属“淫荡之声,郑卫之音”。如明朝大音乐家朱载志驮爬肿龉薷模蛔殖父鲆簦宄∧昙湓腥颂岢鼋检胍衾痔虻ィㄒ椴捎妹髦煸炙龅慕检肜智獾搅饲』实鄣难洗示芫〖岫ǖ厝衔绮捎酶暮蟮慕检肜智辉蛭ケ匙嬷疲蚪庵稚袷サ睦智胨桌只煳惶澹挥星稹R虼饲宄漓胍衾秩匀徊捎弥忧靡簧韪蛔值难葑喾椒ā
  4、有乐必有词,歌词是雅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雅乐演奏均有歌声,歌词能更准确的表达祭祀礼仪音乐的内容,也称为祭祀乐。历代雅乐礼、乐、歌、舞并存,周代即有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之说。《诗经》中周颂、商颂是祭祀乐的颂词。《周颂?维清》:“维清缉照、文王之点。肇,迄用有或,维周之祯。”大意是:“朝政即清明,典章是根本。文王始祭天,至今终有成,祥瑞降周民。”雅乐歌词都有颂扬上天的赐福,缅怀祖宗的恩德,饮水思源不忘根本(治国原则)的含义。
  明朝建国后,明太祖朱元璋即重新撰写歌词,谱写歌曲。明嘉靖年间,嘉靖皇帝为推尊私亲,将自己生父兴献王称为皇考,而举天地分祀之礼,在原大祀殿遗址建大享殿,将其生父配祀皇天上帝,举季秋享帝于明堂之礼。并将祭祀歌词全部更新。
清乾隆年间修订的歌词有祭天、祈谷、常雩各九章(每章为一首歌词),大雩、方泽八章,太庙六章,社稷、日坛、先农坛各七章,月坛、历代帝王庙、先师庙、先蚕坛等六章,所有这些歌词都载入《清史稿》、《清会典》、《钦定律吕正义后编》等史书文献。
  六、中和韶乐的价值
  中和韶乐在整个中国音乐文化发展过程中占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也是中国古代音乐的重要一部分,发掘、研究、保护中和韶乐这一古老的文化遗存,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极高的历史和学术价值。中和韶乐是中国音乐五千年发展史中重要的一部分,伴随着朝代的兴亡而发生发展,二十五史中都对其有详细地记载。所谓“华夏正声”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见证,是中华民族音乐理论的最高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亚洲地区雅乐文化的中心,日本、韩国、老挝、越南地区现存的宫廷雅乐均传自中国,可以说神乐署所承载的中和韶乐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明显的时代特征,其传承历史、丰富和完善中国音乐史的特点,是对中国音乐文化的一大贡献。
  (二)实用价值。中和韶乐表示最和谐完美、最符合儒家伦理道德的音乐。其演奏只能使用钟、磬、恰等古乐器,特有的乐器,特有的律吕,特有的金声玉振的金石之声,表达了一种特有的美与幽深宏远发人深思的韵味。孔子称赞韶乐尽善尽美。发掘、抢救、保护中和韶乐将对全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促进人们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七、中和韶乐的生存现状和传承危机
  1、生存现状
  中和韶乐这一古老的音乐经过天坛公园研究者15年艰苦地研究、发掘、整理工作,初步取得一些成果,但仍存在着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中和韶乐原先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中和韶乐原为皇家祭祀、朝会、宴享用乐,随着清王朝的灭亡,其机构消亡,人员解散,丧失了展现的舞台。人们对于传统音乐的观念也日益淡化。取而代之的国家的几大专业民族乐团和军乐团,负责国家重大的外事接待活动和重要的演出活动,中和韶乐失去了其展示的平台,只保留在神乐署这个专门的衙署之内,仅限于保存。
  (二)乐团的规模难以得到传承。清代中和韶乐有200多人乐舞生,歌生、舞生、乐生有严格的区分,分工明确,要求整齐划一、秩序井然,随着清王朝的灭亡,人员散失,留下的一部分资料曲谱大多是文字方式记载的宫商谱,整理起来相当困难,且没有专门的音乐院团来演出,达不到原有中和韶乐的规模,更说不上传承下去。
  (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审美需求提高,对传统音乐的兴趣愈来愈淡漠,年轻人更倾向于所谓的流行音乐,了解这种音乐的场合和机会也愈来愈少。其发展举步维艰,需要全社会的大力弘扬,否则难以改变这种不为人知的状况。
  八、天坛公园对中和韶乐的研究和保护情况
  上个世纪80年代天坛公园管理处开始投入大量资金逐步整理《天坛公园志》资料,其中包括中和韶乐的文字、音像资料,90年代初投资万元在祈年殿东配殿布置祭天乐舞馆用以展出中和韶乐相关内容。2001年开始投入资金连续举办天坛文化周活动,在天坛圜丘东侧设立小规模的演出厅,演出中和韶乐。2002年开始,天坛公园管理处筹集专款5000万元,修复明清祭天礼乐演习场所――神乐署,并利用廊房布置成中国古代皇家音乐展馆,陈展主要内容为中国古代皇家音乐历史沿革、乐器历史沿革等,并恢复性陈展了部分历代散失的雅乐乐器。利用主要建筑凝禧殿建成中和韶乐展演厅,制作了一整套完整的中和韶乐乐器,用于中和韶乐展示性演出,用于保护中和韶乐之以古老的音乐。三次“天坛文化研讨会”及《天坛文化论丛》均涉及中和韶乐的发掘和保护问题。对保护中和韶乐的奋斗目标、工作原则、资金投入等作了详备的研究。聘请专业演员,录制祭天古乐盒带,录制雅乐CD。从2001年开始连续三年在天坛南神厨设立小舞台恢复性演出中和韶乐。2005年春节在神乐署凝禧殿进行中和韶乐展示性演出。建成为中国古代皇家音乐展馆,开辟中和韶乐词曲、舞蹈、乐器专门展厅公开展览。
  九、保护规划
  天坛为保护中和韶乐这一古老音乐,制定了十年保护计划。由专门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负责管理、督导,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和市、区文化局负责检查、督促。保护计划要点如下:
  (一)静态保护
  1、进一步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普查工作,彻底摸清中和韶乐发生、发展的历史沿革,以及乐器、乐曲及价值等全部状况。申报国家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将普查所获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存档。
  3、进一步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工作,并把这些研究成果编纂成文本予以出版。
  (二)动态保护
  1、成立中国雅乐研究会,建立中和韶乐生存保护研究机构。
  2、成立中和韶乐乐团。
  3、培养能够演奏中和韶乐的青年,从根本上解决传承难题。
  4、创办“中和韶乐艺术培训班”,从人才、从演奏水平等多方面提高艺术档次。
  5、成立以演出等为内容的文化发展公司,广泛开辟演出市场。
  6、延续天坛文化周的传统,进行定期演出,以促进中和韶乐的传承、发展。
  7、开展对内、对外更广泛的艺术交流,使中和韶乐这一古老乐种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十、保障措施
  (一)建立有专家指导的,以天坛公园园长为组长的中和韶乐保护领导小组。
  (二)设立以公园主管园长为负责人的工作小组,分工明确,合理支配。
  (三)设立专门研究机构即中国雅乐文化研究发展中心负责中和韶乐的研究和开发。
  (四)把天坛神乐署60%的工作人员培训为能进行中和韶乐乐器的演奏,30%成员参与保护和管理,10%的核心人员参与理论研究。
  (五)把中和韶乐(雅乐)文化的保护纳入天坛公园的整体规划,实行责任追究制。
  (六)依托演出市场的开发,发展中和韶乐产业,出版书籍,开发系列特色产品,形成产业链。
  (七)每年拨专款保护经费,继续研究整理中和韶乐(雅乐)资料。
  十一、保护机制
在实施五年保护计划中,要重点建立五大保护机制,提高广大员工的保护意识,逐步健全动态的持续发展的保护体系。这五大机制是:
  (一)以文化战略上“定向”、发展蓝图中“定位”、工作决策时“定项”、领导班子内“定人”、干部职责上“定责”、资金投入上“定额”为主要内容的领导制度建设机制。
  (二)专家指导、招收乐器特长生、自主培养演奏员、专门的机构管理人才,步调一致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三)不断提高发展创新,协调发展的动态持续保护机制。
  (四)天坛神乐署的品牌效应与中和韶乐相结合双赢的发展机制。
 (五)开展中和韶乐演出与发展中和韶乐产业链相结合,实体开发为依托,形成完整的艺术市场营运机制。
天坛公园管理处
 版权所有
& ()东城区第二文化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隋朝清商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