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支持大股东意见征询函

万科独董华生谈为什么不支持大股东意见 上_百度知道我为什么不支持大股东意见_百度知道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MBAClub,分享传递价值
秘书微信号:iMBAClub1;QQ群:
投稿邮箱:
合作邮箱:
  编者语
  作为万科的独立董事,华生教授身份特殊,他在上海证券部报的文章,让万科管理层与大股东之间的商业大战,做了专业的旁白和注解。万科案例,必将成为MBAers必修案例,而华生教授的背景介绍,成为案例分析前的必读之作。
  华生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校长,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江苏省扬州市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现任中国侨联华商会副会长、北京市侨联副主席、北京市政协委员、兼任燕京华侨大学 (又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华侨学院) 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南大学、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万科独董华生:我为什么不支持大股东意见 (上)
――作为独立董事就万科董事会投票立场的说明
□在万科股票复牌之前,尽可能全面公开地披露关系到现有股东和潜在投资者切身利益的真实信息,是证券市场公平公正原则的要求,也是广大投资者的要求和权利。
我当万科独董,有一个条件,就是不拿任何薪酬和津贴。这倒不是因为我高尚或钱多,而是因为我是做经济包括资本市场研究的,我不想因为当这个独立董事而影响我发表观点的公正性。
在宝能举牌以后,万科董事会一直没有就宝能举牌举行过任何正式会议进行讨论,我认为是不应该的。无论是管理层还是华润作为大股东,都应该要提出召开董事会。
独立董事别无选择,要么赞成,站在管理层一边,要么反对,站在大股东华润一方,甚至连弃权都不行。因为任何一张弃权票都会使赞成票不够数,从而实际上等于反对。
进退两难又大限将至,我还真没遇到这么尴尬的局面,心里真恨不得骂人了。
  阅读完整文章,请点击“阅读原文”,直接进入上海证券报链接。
  注:MBAClub编辑转载,意在传播价值,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编辑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评论部评论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美国独立教育顾问协会认证顾问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我为什么不支持大股东意见——没人能够一手遮天(下) _ 东方财富网()
我为什么不支持大股东意见——没人能够一手遮天(下)
作者:华生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我为什么不支持大股东意见——没人能够一手遮天(下)】万科董事会的表决,以独立董事实际全部支持和放行重组预案而结束,阻止了持股仅15%左右的二股东出尔反尔,利用其在董事会的话语权否决已经在今年3月全体股东大会通过的推进与深圳地铁重组的决定,把决定重组命运的权利再次交回给不久将召开的股东大会,保护和捍卫了绝大多数股东的权益。独立董事投票的合法合规和正义性不言而喻。所以我投完票,心情也大大放松,以为这事就已经结束了。(上海证券报)
  □实际情况是,当张利平提出回避时,在场没有董事提出异议,更无董事会决议为其参与投票免责,因此张利平要求回避,本人一点错误和责任都没有。至于事后任何一方因自己认为张利平的回避理由不足而否定董事会表决的合法性,当然是绝对不行的。因为历史是不能倒转的。不要说张利平的回避要求完全合法合规、毫无瑕疵,就是真有问题,那也只是影响今后别人对他的看法和评价,投票结果仍然有效。  □若张利平确有利益冲突、需要回避,他是否早就没资格当独立董事、早该罢免了呢?这其实也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因为回避制度并不是为独立董事专门设立的,而是一个应用很广泛的制度。因此,需要对某项特定或特殊当事人回避的公务或社会执业人员,并不影响其正常的公务执法或执业人员的身份资格。  □华润本来是万科的第一大股东,而宝能是不请自来抢万科第一大股东的,本来这两家应当是利益相反、冤家对头,后来的事情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人们不禁要问,华润方面与宝能有这么多接触密谈,被指存在关联和交易,是否已经涉嫌形成关联和一致行动人关系?因为按照这个思路去探究,许多原来不清晰和不可理解的现象的确有了合理的解释。  万科董事会的表决,以独立董事实际全部支持和放行重组预案而结束,阻止了持股仅15%左右的二股东出尔反尔,利用其在董事会的话语权否决已经在今年3月全体股东大会通过的推进与深圳地铁重组的决定,把决定重组命运的权利再次交回给不久将召开的股东大会,保护和捍卫了绝大多数股东的权益。独立董事投票的合法合规和正义性不言而喻。所以我投完票,心情也大大放松,以为这事就已经结束了。  独董张利平回避权之争的实质  由于投票和律师见证宣布表决结果一切都很平静。听到宣布会议结束,我就挂断了连通会议的电话。但没有想到的是,会议结束后,估计在华润方面董事代表回去汇报了表决结果后,华润先是阻挠万科发布会议结果的董事会决议公告,在万科公告发布后,华润方面又于次日发表声明,质疑表决结果,认为独董张利平的回避表决理由不成立,应计入未赞成预案的董事人数,因此,该重组预案并未依法通过。华润后来还进一步向深港两地交易所和相关监管机构提出正式投诉,认为决议通过不合法,要求裁决重组预案通过无效。此事迅速引起了经济界、法律界人士的热烈讨论。  我这人不爱拉关系,开了这么几年的会,与张利平先生还是不熟。那天张利平从海外回来,飞机晚点,董事会为等他推迟了半个多小时。飞机落地后,张利平拿着手机边出关边参会讨论。到预案表决时,不知他是因正在过关检查还是别的原因紧张,话说得我听起来有点语无伦次。我记得他上来的原话是:第一个声明是我新的工作在黑石,目前对两大股东都有交易,特别是目前有一个数额较大的和万科在进行,所以我已征求我律师的意见,我有利益冲突,所以我弃权。万科的高管何等精明职业,知道回避利益冲突与投弃权票这可有天壤之别,可决定重组预案的命运,说的含糊不清怎行!张利平话音刚落,董秘朱旭马上追问:那您这样的话,属于利益关联,您就属于回避表决,是这样吗?张利平答:没有错。朱旭又确认:回避表决?对吗?张利平回答:对。朱旭再跟进:那我要提醒您的是关于独立董事,您做出回避表决的话,必须给我们书面回避理由,签字,然后我们会在公告里公告。张利平最后答:就是我刚才讲的理由,因为利益冲突,所以我必须回避表决。我会提供书面意见,你们给我一个时间,我会提供。这就是大家看到的后来公告里张利平要求回避议案表决给董事会确认函的背景。  这里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张利平独董要求回避合法有效吗?理由充分吗?若理由不充分,因而决议通过就无效吗?其实这里的答案本来是极为明确的。法规要求有利益冲突的投票人回避,有利益冲突的人不回避是违法违规。投票人本着安全谨慎的原则,对自己认为可能引起利益冲突的某项议案要求回避表决,是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即便当场有人提出异议,只要当时董事会没有通过决议认为他不存在利益冲突并为其参与投票表决免责背书,张利平先生均可拒绝任何个别人的不同意见,坚持回避。  而实际情况是,当张利平提出回避时,在场没有董事提出异议,更无董事会决议为其参与投票免责,因此张利平要求回避,本人一点错误和责任都没有。至于事后任何一方因自己认为张利平的回避理由不足而否定董事会表决的合法性,当然是绝对不行的。因为历史是不能倒转的。不要说张利平的回避要求完全合法合规、毫无瑕疵,就是真有问题,那也只是影响今后别人对他的看法和评价,投票结果仍然有效。就如关系无数人重大利益的世界级足球比赛,运动员犯规及裁判误判,只要没有当场纠正,事过即便有录像铁证如山,也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比赛结果。试想,如果事后谁都只要自己找个理由就想推翻规则、改写历史,这个世界上还有秩序吗?  其实对于华润这样的大型企业来说,对自己曾经投过赞成票的重组进程现在转而反对,不会在关键性会议的表决上不做好准备工作,而肯定是胜券在握,胸有成竹才来开会投票的。华润方面董事的确也是在预案讨论环节一开始就抢先发言,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稿子,宣读反对的各项理由。  我猜想张利平先生新的工作单位黑石,如他自己所说,与华润和万科这样的巨型企业很难没有偶尔的业务交集。而张利平当年作为华润方面推荐的独立董事,在巨大重重压力下或许已答应华润,自己会在表决时弃权。而华润方面以为只要有这张弃权票,否决重组预案便大功告成。没想到张利平先生要么是良知驱动,要么是焦虑压力下为自己回避找的理由出了岔。因为他先说的利益冲突与投弃权票是完全矛盾和会导致相反结果的两件事。万科的董秘素质到位、技高一筹,让他自己澄清了表述,表达了他本人不愿因自己原因否定重组预案的真实意愿。所以说,魔鬼往往就在细节之中。华润方面虽然家大业大,但从上到下参与此事的决策人执行人,预先功课没做到家,对出席会议的董事的交代中漏掉了微妙的关键之处,同时决策反馈又不灵敏,结果让煮熟的鸭子飞了。这就不难理解华润方面为什么事前稳坐泰山,会上有备而来,但在董事会表决失利后,一下子就撕破脸大动干戈,不惜代价和影响,到处兴师问罪。但花钱请了律师,其理由在我看来实在是无理取闹。我们若不论对错,从军事的角度看,在自己一方具有优势资源情况下把关键前哨仗打输,导致后患无穷。试想华润倘若在国际市场上遇到深谙规则惯例、并不惜在可行性研究上花大钱的真正外企,那还有多大取胜的希望?  第二个问题是,若张利平确有利益冲突、需要回避,他是否早就没资格当独立董事、早该罢免了呢?这其实也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因为回避制度并不是为独立董事专门设立的,而是一个应用很广泛的制度。回避制度主要是说执行公共事务的官员特别是如法官、检察官等,在与当事人或事件有利益关联从而与执行公务有利益冲突时,应当实行回避制度,因而这是一种法规的强制要求。回避制度也进而推广至一般社会上的如财务会计等执法或执业人员。因此,需要对某项特定或特殊当事人回避的公务或社会执业人员,并不影响其正常的公务执法或执业人员的身份资格。对的董事来说,《公司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与董事会会议决议事项所涉及的企业有关联关系的,不得对该项决议行使表决权。该董事会议由过半数的无关联董事出席即可举行”。可见,上市公司董事无论是独立董事还是其他董事,当董事会讨论所涉及的企业有关联关系的(从张利平的情况看,重组预案所涉及企业为万科与深圳地铁两家,而张利平任职的黑石公司与其中之一的万科因正新近策划合作一大型商业物业合作项目而产生关联),就应在此事上回避。这种回避并不影响董事任职资格。因为当一个董事任职时,他并不知道他本人或他就职的单位(也可能日后有改变,如张利平任独立董事期间,在2015年7月其任职单位就从原瑞士信贷转至黑石公司)是否将来会与担任董事的企业中的某人或某事有关联。故当某事项关联时,应要求回避。只有在关联关系今后长期持续存在,乃至其不得不持续回避从而影响其作为董事的正常履职时,此人就可以提出辞职。张利平因其刚任职不足一年的新雇主最近策划一个或有他本人参与的与万科合作的项目,目前并不影响其独立董事任职资格。  综上所述,万科这次讨论重组预案,表决程序和结果合法合规,无懈可击,且当场无任何董事、监事提出异议,现场见证律师确认决议结果合法有效。在这种情况下,华润方面事后质疑决议结果的有效性就有点近乎小儿科了。更有意思的是,沉默了很久但仍在不断窥测方向和调整立场的宝能,现在看到有华润这个根正苗红的“大块头”撑腰和遮风挡雨,终于按捺不住认为机会又到了,是大展身手的时候了,公然指控“独立董事丧失独立性,未能诚信履职”,并进而发展到要求罢免董事会全部董事,以便重新洗牌,实在是让人啼笑皆非。按照宝能的逻辑,董事会通过了符合上次股东大会决议方向的议案,给他这个未进董事会的第一大股东争取了重组预案发言表决的权利,是“内部人控制”、不能均衡代表股东利益,那否定预案、否定上次股东大会绝对多数同意推进的事反而就是代表了全体股东的意志?现任董事会中,管理层只有3席,二股东华润也有3席,其他4位独立董事和1位外部董事基本上是华润推荐或同意的,如果这次独立董事跟着只持15%左右的二股东一起否决预案,人们是否更有道理指控董事会是被少数外部股东控制呢?其实宝能迄今也算个很成功和有很大规模的民营企业,奋斗到今天肯定也来之不易,应当有所珍惜和节制。因为历史反复提示,个人也好,企业也罢,都不能投机心太重,更不能自己觉得一时得势就忘乎所以,以为就可以战无不胜、横扫一切了。利令智昏的结果往往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闭门家中坐 祸从天上来  本来即便拿张利平的投票问题说事,也没有我的事。没想到万科董事会投票通过重组预案的第二天,尽管是周末,我的微博上最近一篇关于杨绛先生的评论上突然出现了一批就万科事件攻击我的言论,说我给万科重组预案投了赞成票是给广大股东带来灾难,是屁股指挥脑袋,问王石给了我多少好处,竟然出卖人格、晚节不保等等。我看了非常奇怪。独立董事按照自己的判断投票是合法权利和正常履职,况且推进与深圳地铁的重组,而且宁可继续停牌也要等,是3月份股东大会以97%以上的高票通过的意见,5%以下的中小股东支持率虽然低点,但也超过93%,怎么等到胜利在望了,突然冒出这些希望重组失败的人呢?  所以我当时觉得很不理解,挺天真地发了两条新微博,简单解释几句我投赞成票的原因和理由,说明我在万科并不领报酬。不料这招来更猛烈的谩骂攻击:你没半毛钱关系发什么声?独立董事都拿薪酬,你不拿只能说明你更心怀叵测,其心可诛。你说不拿薪酬肯定会有其他更大利益,否则我死都不信……还有人威胁我透露了内幕信息,要追究法律责任等等。这才使我警醒:重组预案通过一定触动了一些人的深层利益,特别是有人想利用信息不对称浑水摸鱼,否则何必怕我说话、威胁我闭嘴?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一了解才知道,这次投票不仅华润方面的态度来了个大翻盘,从赞成推进深铁重组进程到坚决反对,而且其他不少独立董事预先都有很多人做工作。还有的告诉我,这次投票得罪了很多人,包括几位交情很深的老朋友。只有我,也许因为我一个人远在北京,整天闷在家不怎么交往,也许怕我名气不大但嘴太快,也许已经搞定了足够的票数也就懒得来理我。总之,似乎只有我是蒙在鼓里的。一看这里利害相关的水很深,而微博字数有限,说不清问题还会被人歪曲扣帽子,况且确实也不够正规,我当即删去这两条微博。但我并不怕事,声明我将写长文正式说明我们独立董事投赞成票的原因和理由。  我这个人自小因“出身问题”备受歧视,养成了不服输的倔强性格。如那年参加亚布力企业家论坛,我做的演讲题目是“挣钱与花钱的意义”,尽管坐在台下的一位大佬在旁讽刺道:“这个教授来给我们讲钱,他见过钱吗?”我还是在演讲中鲜明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市场经济中,挣钱体现一个人的能力,花钱体现一个人的价值。这也是我自己的金钱观。我自己和家里现在生活开销已经绰绰有余,更多的钱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每年差不多都会做几百万到上千万的公益捐赠。平时对挣钱的事提不起多大情绪。但一说起政策理论问题、学术模型问题,如要讲清道理、辩个明白,马上来劲。1988年与几个同伴在《经济研究》连发三篇数万字长文,指名道姓与吴敬琏等人辩论,前两年还和周其仁老兄又就土地和城市化问题大辩了一场,为此也得罪了不少人。但天性如此,看来这辈子也改不了了。  故而这次通过电话出席万科董事会并参与投票,事后无端地被拉进矛盾漩涡,还有人威胁我泄露了内幕信息,半只脚已经进监狱。我的蛮劲就又来了,天天半夜起来写文章。现在监管部门将信息披露视为头等大事。按《证券法》的规定和要求,上市公司的董事等应当保证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从我的文章可以看出,这次万科董事会会议公告的信息实在少得可怜。大量对公众股东和市场投资者至关重要的信息均未公布。故我当时就要求公开董事会会议记录,但大家显然意见不一。然而公司股票很快将复牌,这种对信息披露的不准确、不完整因而必然不能全面真实的情况,只会有利于少量知情者,对广大公众股东和潜在投资人极不公平。在一时激情的正义感推动下,觉得即便个人付出点代价也要打破上市公司这种普遍存在的对关键信息披露的不准确、不完整因而也很难真实的局面。这样我才选择了《上海证券报》这一指定披露信息媒体刊登了这一系列文章。  有人说,除了上市公司及其董事会,其他人无权发布信息。那我看许多上市公司包括这次万科的大股东二股东就自己发了不少声明,也从没有人说他们越权。我的文章就是我作为独立董事发表的声明,有何不可?还有人威胁说,你擅自透露大量内幕信息,是违法的,应予追究。但在境内施行的《证券法》第七十五条对内幕信息的定义是“证券交易活动中,涉及公司的经营、财务或者对该公司证券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尚未公开的信息,为内幕信息”。万科境内的股票并不在“证券交易中”,已经长期停牌,故不符合内幕信息的前置条件。  说到违法违规,应当说这次万科重组倒可能有人涉嫌。华润本来是万科的第一大股东,而宝能是不请自来抢万科第一大股东的,本来这两家应当是利益相反、冤家对头,后来的事情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这本应对立的两家最近宣布将在下次股东大会上联手否决引入深圳地铁的预案,共同以“内部人控制”等治理问题指控万科管理层,这意味着双方在否决万科这几十年形成的公司治理模式、撤换经营管理层的目标下或成为同盟者和一致行动人。现在如果将历史回溯,这种逻辑的截然矛盾,也许就有了合理解释。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华润方面在董事会上也承认,华润与宝能本来就有若干重要项目合作与关联,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华润前海中心项目的合作方就是宝能,并说华润为此向宝能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优惠和融资。该传言至今尚未得到华润方面和宝能的澄清和反驳。因而有人推测华润一些人本来就对万科这种与国企格格不入的治理方式和作风看不顺眼,怀疑宝能与华润管理层也许很早就有默契。宝能入局举牌,华润方面表面上半推半就,或坐视不救,或做点表面文章,不断否决万科管理层提出的各种自救方案。当兵临城下,火烧眉毛之际,还对万科管理层决定紧急停牌加以指责。后来眼见宝能离成功收购只剩一步之遥,干脆亮出底牌要万科管理层接受宝能入主的现实。只是由于万科管理层的顽强阻击和工作,加之宝能借助和杠杆资金吞并万科的企图也许触碰政策红线,被迫收敛。而此时万科管理层又运气极佳地找到了深圳地铁这个独占天时地利、背景强大的同盟者。若让其成功,显然某些人的计划就要泡汤。  照此逻辑,小兄弟不行,大哥只好亲自出马,准备在董事会上就让预案胎死腹中。无奈天算不如人算,在董事会表决功亏一篑的情况下,使出各种重手,也大失章法。而宝能毕竟年轻冲动,认为押宝站队的时候到了,公开与华润方面并肩作战。不过这样一来,人们不禁要问,华润方面与宝能有这么多接触密谈,被指存在关联和交易,是否已经涉嫌形成关联和一致行动人关系?因为按照这个思路去探究,许多原来不清晰和不可理解的现象的确有了合理的解释:为什么原本表面上对立的双方,关系越来越不一般,甚至相互礼谦,把万科这样一流企业的第一大股东宝座,私下让来让去?感情好到这种地步,真让外人看得眼热。  倘若真的如此,在未披露关联关系的情况下,华润方面与宝能对万科的股票你增我持,或已涉嫌违法违规,可以被要求投诉调查。双方所持股份在调查清楚和做出处理之前,可以申请临时冻结其表决权。  再进一步分析,华润方面在隐瞒所有这些信息的情况下,在董事会上完全翻脸,企图强行否决重组预案,其结果会让万科股票随即复牌。这种行为和意图,当时如果得逞,市场会以为万科的股权保卫战已经失败,宝能的胜利唾手可得,从而误导大批以为宝能还会乘胜继续收购的投资者火中取栗,而知晓内情的各种关系人等,可以高位出逃,坑害根本不知内情的大量无辜投资者。待等真相大白、股票下跌到位、套人无数后,再按计划对华润定向,使华润方面重新做回第一大股东。这样的意图及可能的严重后果当然也不能轻易放过,应当调查处理。所以难怪有明眼的朋友劝我说,这事和你一毛钱关系没有,你浑不吝不知深浅地进去一搅和,坏了人家有巨大利害关系的好事,又给自己带来很大风险,这是何苦呢?我嘴上回应说,我自己本来有一大堆大课题做不完,哪有空研究万科这点事,但谁让他们招惹我呢?心里在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推动法治社会建设,朗朗乾坤下,如果有点权有点钱就能破坏规则、不要企业家精神,只是玩玩资本就可获暴利,那证券市场还有公平正义公道良心吗,中国的经济能有希望吗?  文章写到此处,本该结束。但这次华润与宝能甩出以为能克敌制胜的“内部人控制”大棒以及企业改革、独立董事功能等重大问题,乃至有人对我文章中观点提出批评质疑,还没有来得及展开回应,故而这文章看来还得再续一篇。
(责任编辑:DF155)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网友点击排行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热点】:万科独董华生 为什么不支持大股东意见,为什么华润要争夺万科股权,万科与华润矛盾,华润为何不救万科,万科独董华生的无奈 - 创想星空网
当前位置: >
【热点】:万科独董华生 为什么不支持大股东意见
时间:日14:53来源:IT168网
  日 华生在上证报刊文就投票立场做出说明  华生表示,这是对其作为独立董事的投票立场和理由做一个说明,希望有助于推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公开化,促进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进步,进一步厘清独立董事的职责和作用。  日晚 前海、华润齐发声:反对万科重组预案  前海人寿官网6月23日深夜发布声明称,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明确反对万科此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预案。华润同时也重申,反对万科重组预案。  6月22日 深交所七问万科收购案  深交所6月22日针对万科收购案向公司下发问询函。在深交所列出的七大问题中,万科独立董事张利平在董事会上的回避表决举动成为问询焦点,而这也是之前万科与华润的争议所在。  日 华生连番发声 披露万科董事会内容  万科独董、著名经济学家华生18日、19日两度在个人微博上披露万科17日董事会会议内容。随后,华生删除了微博发言。  日 万科详解深铁重组案  6月19日晚八点,万科召开投资者电话会议,由万科副总裁谭华杰介绍了万科增发股权收购深铁项目的意图和对公司未来的考虑。  日 华润发声反对万科收购案  18日,公司第二大股东华润明确发声,反对万科披露的购买资产预案,并表示将在股东大会上继续投反对票。  日 万科资产收购方案出炉 拟456亿收购前海国际  6月17日万科发布公告,准备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深圳市地铁集团持有的前海国际100%股权,初步交易价格为456.13亿元。前海国际负责前海枢纽项目和安托山项目的开发、建设、运营等全过程管理。但在披露董事会决议时,万科和华润却各执一词,对独董张利平的身份产生争议,由此对此次决议是否通过产生了争议。  日 股东大会放行 万科A股继续停牌  万科3月17日下午15点召开股东大会,审议《关于申请万科A股股票继续停牌的议案》。投票结果显示,该议案获股东审议通过,宝能系也对此投出了赞成票,万科A股股票将继续停牌至6月18日以推进本次资产重组事项。  日 万科举办业绩说明会网上路演 透露复牌时间表  万科2015年度业绩说明会的网上路演今天下午三点如期举行。万科管理层郁亮、王文金、谭华杰、孙嘉、朱旭,在网络互动平台接受投资者提问。对于投资者最为关注的万科股票复牌时间以及与深圳地铁的战略合作进展,万科管理层透露,将全力争取在6月18日前披露重组预案并复牌。  日 万科重组底牌渐露 深圳地铁登场  在A股股票停牌近三个月之后,万科筹谋许久的资产重组事项日前终获实质性进展。万科13日晚公告显示,公司3月12日与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根据备忘录内容,万科将在本次重组中购买深圳地铁集团下属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权,由此实现地铁集团部分优质地铁上盖物业项目资产的注入。双方本次交易对价初步预计在400亿-600亿元之间。  日 万科A:重组方案极为复杂  万科A当日晚间发布公告,因本次筹划的重大资产重组极为复杂,涉及境内外多项资产、多个相关方,公司与多个潜在交易对手方已持续进行谈判和协商,但截至目前具体交易对价、支付方式、交易结构、目标资产具体范围等仍在谈判过程中。因涉及的资产、业务、财务等各方面核查工作量较大,相关工作难以在1月18日前完成并实现A股复牌,公司股票申请继续停牌。  日 万科H股复牌大跌 A股继续停牌  停牌应对宝能系收购的万科周二晚间公告称,已向港交所提出申请,于日早上9时开始恢复其H股买卖,但A股股份将维持停牌。万科H股当日开盘后一度大跌逾11%。而在复牌后的四个交易日里,万科H股累计跌23%。  日 万科拟发行A股或H股及现金收购目标公司权益  29日早间,万科在深港两地披露了重大资产重组停牌进展。公司称,停牌期间,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相关工作进一步正常推进,取得了一定进展。公司已于日就有关可能交易与一名潜在交易对手签署了一份合作意向书。公司拟以新发行股份方式(A股或H股)及现金支付方式,收购潜在卖方持有的目标资产。  日 宝能回应高杠杆举牌万科:从未过度使用杠杆融资  12月27日,一直保持缄默的宝能集团负责人首次回应舆论关切,表示:&信守约定、控制杠杆率、稳健经营、确保风险可控和资金安全是宝能集团的一贯经营原则。23年以来,宝能集团的信用记录良好,从未过度使用杠杆融资。&  日 钜盛华万科持股增至24.26%  据最新披露显示,截至12月18日,深圳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增加买入8196万股万科股票,持股比例达24.26%。  日 万科安邦&在一起& 撬动&宝万之争&天平  围绕万科股权展开的宫斗大戏,在24日凌晨发生戏剧性反转。万科和安邦先后在其集团官网公开发表声明,表达互相欣赏和支持的态度。这两份声明直接粉碎了此前关于&宝能系与安邦是一致行动人&的猜测。  日 王石:不应争斗 愿意照顾宝能诉求  面对宝能系的锲而不舍,以及安邦会否成为一致行动人的疑虑,万科方面态度似乎有所改变。据21世纪经济报道,12月23日早晨,正在拜访瑞士信贷的万科主席王石在演讲中表示:&我是很尊重潮汕帮的,特区帮、深圳帮大家都是为深圳做建设的,宝能、华润、万科都是深圳。在演讲中,王石还否认了安邦与宝能是一致行动人。  日 万科董事长王石发布微博称下周一见  19日早上,万科董事长王石发布微博,称下周一见。并转发了一篇名为《万科被野蛮入侵背后的真相,一场大规模洗钱的犯罪》的文章。但随后,王石删除了这条微博,并重新发文表示,公司在做出经营决定,就不仅要考虑股东利益,还要考虑相关利益人的利益。恶意收购在法律角度是个近乎中性的词,无关道德,但在伦理角度,其行动不顾社会相关利益至少是不善。  日 万科AH股双双停牌 拟筹划发行股份  万科A股、H股均发表公告称,因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筹划股份发行,用于重大资产重组及收购资产。经申请,该公司股票自日下午13:00起停牌。  日 宝能集团发表回应:相信市场力量  宝能集团12月18日发表声明回应王石质疑,称集团恪守法律,相信市场力量。  日 王石宣战&宝能系& 谁将笑到最后?  在&宝能系&的连番猛攻之下,作为万科灵魂人物的王石在17日高调发声,亮明自身立场&&不欢迎&宝能系&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  日 宝能系增持万科 持股比例达22.45%  深圳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继续增持万科股份。据港交所16日披露的资料,钜盛华10日和11日连续两日买入万科A股,持股比例升至22.45%。  日 谁的万科? 深交所发问&宝能系&  12月10日,深交所公司管理部向&宝能系&旗下的钜盛华(收购主体)发出《关注函》,一连抛出了九大关注事项,要求钜盛华及财务顾问在12月14日前答复并给出证明文件。其中,&宝能系&借道杠杆资金举牌背后的相关权利行使、资金来源以及信息披露问题成为关注焦点。  日 王石郁亮朋友圈放言捍卫万科价值观  此前,在股权争夺战中,未曾表态的万科集团总裁郁亮在其微信朋友圈首度发声,表示要捍卫万科的价值观。这与早前王石在朋友圈发布的文字遥相呼应。  日 安邦加入万科举牌战团  万科12月8日晚公告,权益变动报告书显示,截至12月7日,安邦保险旗下产品合计持有万科普通股共计5.52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  日 宝能系再夺万科第一大股东  11月27日至12月4日,&宝能系&豪掷近百亿资金再度疯狂抢筹万科,20%的持股比例已显著超过华润(15.29%),正式登上第一大股东。  日 华润连续两日增持万科 夺回第一大股东之位  日,据港交所权益信息披露显示,华润在8月31日和9月1日两次增持万科,分别以均价13.37元每股增持约752.15万股;以均价13.34元每股增持约2974.3万股,两次增持共耗资约4.97亿元。  日 宝能系130亿上位万科第一大股东  截至8月26日,宝能系已连续三次举牌万科A,累计持股比例达15.04%,取代央企华润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并打破了万科近15年的股权平衡。  分享到:  0 个人觉得赞好文章 点个赞您已经赞过了+1
大家都在看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的乒乓球选手福原爱于本月中旬和台湾乒乓球选手江宏杰在东京完婚。
当地时间9月6日,澳大利亚联邦法院在布里斯班进行庭审,该国政府在法庭上向中国深圳能源运输有限公司索赔至少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寨卡病毒可能在眼部存活,眼泪传播可能成为人类感染寨卡病毒的潜在途径。
据说,6日上课时有六七名女生突然被幼儿园学生的灵魂“附体”,同时出现类似癫痫发作的症状以及哭闹,老师不得
参加G20峰会的加拿大总理-贾斯廷·特鲁多,他拥有“好莱坞面庞”,被国外媒体称为“最性感的国家领导人”。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寨卡病毒可能在眼部存活,眼泪传播可能成为人类感染寨卡病毒的潜在途径。
北京时间9月8日凌晨,苹果召开新品发布会,iPhone 7和iPhone 7 Plus正式登台亮相,9月9日开启预约,9月16日正式开卖,国
近日,成千上万张壮观摄影作品角逐英国野生动物摄影奖的15个奖项。
- 24小时滚动实时热点 - 桂ICP备号如本网信息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 E-mail:575七7三23五@qq点com 网盟勿扰本网发布的内容仅为参考,不代表本网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证券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