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农村商业银行招聘桂阳有吗?

新田农村商业银行正式创立
  红网新田站(分站记者 贺华建)11月1日,经过一年多的筹建,湖南新田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暨第一届股东大会召开。
&&&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唐晓波以及60多名股东及市县银监等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县政府副处级干部陈国盛主持大会。会议审议表决通过了新田农村商业银行筹建工作报告、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议事规则等14项议案,召开了第一届董事会、监事会,选举产生了王惠珍为董事长的董事会、蒋冬才为监事长的监事会,聘任了由唐晓华为行长的经营班子。会议邀请超创律师事务所律师予以全程法律公证。
  唐晓波在会上指出,新田成立农商行,标志着新田农村信用联社产权改革取得新的成果,他希望新田农商行加强企业管理,不断强化队伍建设,尽快实现规模更大、实力更强、资产更优、效益更好的发展目标,为新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上一篇:下一篇:
主办:中共新田县委、新田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田县网络宣传和电子政务办公室联系电话: 邮箱: 政务邮箱: 中国新田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广州市天河区天平乐测贸易商行
所属目录:
所属地区: &
网站访问量:2045&&
广州市天河区天平乐测贸易商行
广州市天河区天平乐测贸易商行
供货等级:
交易等级:
诚信指数:94%
客户满意:92%
联系人:负责人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银利街34号4楼A45房
广州市天河区天平乐测贸易商行位于广州市天河区银利街34号4楼A45房,主营
等。公司秉承"顾客第一,勇攀高峰"的经营理念,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如果您对我公司的产品服务有兴趣,请在线留言或者来电咨询!
会员类型:
普通会员(未实名认证)
主营项目:
资料待更新
注册资金:待更新
员工人数:未填
法人代表:
注册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银利街34号4楼A45房
单位注册时间:
扫描保存单位二维码信息
单位印象:工作氛围好
该商铺未发布任何商品信息,以下是系统为您随机推荐的商品信息!
技术支持:1024商务网
浙ICP备号-1
&&1024商务网客服QQ: &&
免责声明:此网页并非该单位官网,而是由会员免费注册的1024商务网商铺,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1024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如发现侵权违规问题请发邮件至或联系删除。&山西省重点网站 市唯一经国务院新闻办批准的新闻门户网站
新闻:51-8222094 广告:
- - - - - - - ----
太原都市圈
经济新闻 |
?????????????????????-- ---?-
&&&&&&&&最豪华飞机波音787宽体客机被中国买家购买。这架飞机主打奢华机型,机舱设计考究,总价达3.25亿美金(合人民币21亿),其中改装费就高达1亿美金。……
&&城市快镜
&&&&&&&&中国网民总数已达6.88亿,其中年龄低于10岁的网民超过1800万……
&&&&&&&&山西省哪所大学综合实力最强?哪所大学是2016年山西省最佳大学?哪所大学跻身2016中国顶尖大学和一流大学阵列?……
&&&&&&&&长长的睫毛、漂亮的眼睛、白皙的肌肤是每个妈妈都希望的,所以在孕期的时候为了让宝宝变得更加漂亮,妈妈们在饮食方面可是卯足劲花了许多功夫去研究并且实施的,都说为母则……
? 山西省政府
?? ? ?? ??? ?
?????? ??????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国务院新闻办批准函(2004)56号&&& ICP许可证号:晋B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123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41049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编号&&()字第05号&&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
- 刊登广告 - -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太原日报社主办 太原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公网安备 29号壹钱包支付密码忘记了怎么找回
  壹钱包支付密码忘记了怎么找回全国统一客服热线:(010一5949一1128)24小时人工客服热线:(010一5949一1128)( 业务办理 退款、提现、提现不到账、转账不到账、退款不到账、查询、充值、充值话费不到账、资金解冻、提高限额等第三方服务)全天24小时服务.电话
  特招入伍以来,韦慧晓4年半的军旅生涯可以用两个第一来概括:辽宁舰第一位女副部门长和中国海军第一位女副舰长。
  2012年2月,35岁的韦慧晓从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博士毕业,成为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的一员。在这里,她从高校“学霸”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女军官。
  2015年4月,根据上级命令,她从辽宁舰调到某新型导弹驱逐舰担任实习副舰长,迈出“到部队后成长的关键一步”。就在几个月前,她刚刚通过独立操纵考核,成为中国海军第一位女副舰长。
  中大博士自荐成为航母女军官
  按照海军的培养模式,要成为副舰长,首先要经过军校的专业学习,毕业后分配到舰艇上经过层层考核。
  但韦慧晓的成长路径有所不同。本科在南京大学读大气科学,毕业后进入华为公司从事行政工作,硕士和博士在中山大学读地球科学,其间曾赴西藏支教、到北京当奥运会志愿者,她的人生之路充满了跨越和精彩。
  读博期间,参军的念头逐渐在她脑海中清晰起来,而且带着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按照规定,博士毕业生入伍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她在一天天逼近实现梦想的最后期限。
  就像支教和做志愿者,韦慧晓希望能够投身到一项神圣的事业中,“尽自己的一分力量”。参军就是这样一件事。高考填志愿时,这个来自广西百色的壮族姑娘在“提前批”志愿一栏,郑重填上国防科技大学,结果“人家在桂林和柳州就招满了”。这一次,她决定不再让机会溜走。
  2010年10月底,她给海军首长寄出一封厚厚的自荐信,表达想成为一名现役军人的愿望。“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感到懊悔,而且也必将是我此生最值得自豪的历程。”她写道。
  实际上,为了穿上军装,她在两年前就开始了有计划的体能训练。先是每天跑四五公里,一年后增加到10公里,“把运动当成和吃饭睡觉同等重要的事情来做”。
  自荐信寄出后,韦慧晓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没想到,3天后她就收到了海军有关部门的电话。半个月后,海军方面派人到学校考察,了解情况后为她提供了3个选择,其中包括当时正在组建的航母接舰部队。
  听到航母两个字,韦慧晓的眼神一下子亮了。没有任何犹豫,她选择了这项“与民族崛起紧紧相连”的事业。
  “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使命”
  直到2012年2月底报到,韦慧晓才意识到,与满腔的热忱相比,她对这支部队的了解少得可怜。在她的想象中,他们应该住在岸上的宿舍楼里,实际上,由于当时航母还在建设中,大家全都住在旁边的生活保障船上。
  没有宣誓,也没有授衔仪式,韦慧晓坐在一群参加集训的军官中间听课,心想“这就算入伍了”。第一次作自我介绍,她习惯性地向台下鞠躬,直到部门长纠正说应该敬礼,她才意识到自己“已不是其他身份了,要抓紧进入角色”。
  在生活保障船上,每次吃完饭,韦慧晓都会特地从餐厅绕到船尾,只为多看一眼航母。一次课上,教员放了一段网友自制的航母视频,“很粗糙”,她却禁不住落泪了,因为“强烈地感受到了自己的使命”。
  3月中旬,她终于登上了每天行注目礼的航母,进行熟悉舱室的训练。从初中开始,韦慧晓就喜欢参加定向越野,“穿越在山林中,看别人看不到的风景”。对她来说,在偌大的航母船体上找到生活和工作的舱室,就像定向运动一样过瘾。
  她的战位在驾驶室,从住的舱位到驾驶室最快5分钟。熟悉舱室考核时,要求30分钟内找到10个分布在全舰不同部位的舱室,她只用了19分钟。
  在此后的一个多月里,韦慧晓开始学习航海,跟随航母出海航行,并第一次见到黄色涂装的歼-15绕舰飞行,“很有战斗的感觉”。
  2012年10月,韦慧晓被任命为航海部副航海长,成为航母上第一位女副部门长。命令到时,韦慧晓正在大连舰艇学院参加培训。在航母任职的38个月里,她有20个月在院校学习。
  “佩着少校军衔,但资历章只有一排。”大连舰艇学院学员鲁苗涛注意到了这位经历特殊的少校,并邀请她到学员队交流。交流中,35岁的韦慧晓提到自己的3000米成绩不太理想,并向这群20多岁的学员下了挑战书。
  “5年后肯定超过你们!”这句话让鲁苗涛印象深刻。从那以后,他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这位少校在操场上跑步,“感觉有一种信念支撑着她”。
  已经蹒跚起步,但路还很漫长
  巧合的是,鲁苗涛毕业后正好分配到韦慧晓担任副舰长的某新型导弹驱逐舰,见证了昔日校友从副部门长到副舰长的成长过程。
  对于韦慧晓来说,刚刚担任实习副舰长的一年里充满了挑战。与航母不同,驱逐舰副舰长不仅要了解舰船的方方面面,还要了解整个编队的情况,需要掌握的知识急剧增多。
  为了牢记装备数据,她几乎每天看书到深夜。有好几次,鲁苗涛深夜1点半值完更后看到她的舱室灯还亮着,第二天早上6点,她又准时和舰员一起出早操。
  “见缝插针地学吧,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坐在副舰长室的办公桌前,她微笑着告诉记者。据该舰政委廖祥权介绍,来舰一年多,她基本没休过假,“全部心思都花在了工作上”。
  在对空部门长黄震的眼里,韦慧晓喜欢钻研,“经常拉着干部一起研讨战法、训练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最近一段时间,她正在舰长胡杰的指导下研究怎样精简防御口令,以最快的速度拦截来袭导弹。
  刚来舰时,她对舰上的装备很不了解,经过一年努力,已能够准确掌握各项参数。胡杰认为,她的学习能力很强,“在专业上成长比较快”。
  除了作战、训练和装备,韦慧晓还担负着舰务管理职责,对军容军纪要求非常严格。她和美国名将巴顿同一天出生,对这位擅长把部队整治得军纪严明的将军充满崇敬:“他对纪律的要求十分严苛,要求皮鞋擦亮,军容永远严整。”
  由于缺乏部队基层经验,刚到舰时有舰员评价她的管理方式“有些生硬”,但现在处理问题“慢慢变得艺术起来”,标志性的微笑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在副舰长室接受采访期间,不断有舰员前来汇报工作,她都能收放自如,处理得井井有条。
  作为一名女性副舰长,韦慧晓的到来也为这艘线条刚硬的新型导弹驱逐舰增加了几分细腻的柔情。过节时,她会给舰员准备些水果、糖果等小礼物,平时战士们遇到困难,她也能细心发现,尽力帮忙解决。
  海军舰艇部署女军人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海军的普遍做法,目前已有包括美、英、法、日等十几个国家的海军舰艇部署了女军人。
  据报道,1991年,我国南海舰队某医院船搭载17名女军人到南沙巡诊,这是中国海军女军人第一次随舰船执行任务。2012年9月,我国海军首批27名全课目女舰员走上舰艇战斗岗位,标志着人民海军女舰员培训走向正规化、体系化。
  如今,中国海军有了第一位女副舰长。据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姚副支队长介绍,韦慧晓刚刚通过副舰长独立操纵考核,“意味着可以在一般情况下驾驶舰艇,就像刚刚拿到驾照”。
  目前,她需要继续加强舰艇操纵训练,同时学习组织训练、舰上日常管理、组织日常勤务、主要武器的战斗使用、应急操纵和抢险等内容。
  “已经蹒跚起步了,但她的路还很漫长。”姚副支队长说。(王达)
  特招入伍以来,韦慧晓4年半的军旅生涯可以用两个第一来概括:辽宁舰第一位女副部门长和中国海军第一位女副舰长。
  2012年2月,35岁的韦慧晓从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博士毕业,成为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的一员。在这里,她从高校“学霸”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女军官。
  2015年4月,根据上级命令,她从辽宁舰调到某新型导弹驱逐舰担任实习副舰长,迈出“到部队后成长的关键一步”。就在几个月前,她刚刚通过独立操纵考核,成为中国海军第一位女副舰长。
  中大博士自荐成为航母女军官
  按照海军的培养模式,要成为副舰长,首先要经过军校的专业学习,毕业后分配到舰艇上经过层层考核。
  但韦慧晓的成长路径有所不同。本科在南京大学读大气科学,毕业后进入华为公司从事行政工作,硕士和博士在中山大学读地球科学,其间曾赴西藏支教、到北京当奥运会志愿者,她的人生之路充满了跨越和精彩。
  读博期间,参军的念头逐渐在她脑海中清晰起来,而且带着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按照规定,博士毕业生入伍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她在一天天逼近实现梦想的最后期限。
  就像支教和做志愿者,韦慧晓希望能够投身到一项神圣的事业中,“尽自己的一分力量”。参军就是这样一件事。高考填志愿时,这个来自广西百色的壮族姑娘在“提前批”志愿一栏,郑重填上国防科技大学,结果“人家在桂林和柳州就招满了”。这一次,她决定不再让机会溜走。
  2010年10月底,她给海军首长寄出一封厚厚的自荐信,表达想成为一名现役军人的愿望。“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感到懊悔,而且也必将是我此生最值得自豪的历程。”她写道。
  实际上,为了穿上军装,她在两年前就开始了有计划的体能训练。先是每天跑四五公里,一年后增加到10公里,“把运动当成和吃饭睡觉同等重要的事情来做”。
  自荐信寄出后,韦慧晓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没想到,3天后她就收到了海军有关部门的电话。半个月后,海军方面派人到学校考察,了解情况后为她提供了3个选择,其中包括当时正在组建的航母接舰部队。
  听到航母两个字,韦慧晓的眼神一下子亮了。没有任何犹豫,她选择了这项“与民族崛起紧紧相连”的事业。
  “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使命”
  直到2012年2月底报到,韦慧晓才意识到,与满腔的热忱相比,她对这支部队的了解少得可怜。在她的想象中,他们应该住在岸上的宿舍楼里,实际上,由于当时航母还在建设中,大家全都住在旁边的生活保障船上。
  没有宣誓,也没有授衔仪式,韦慧晓坐在一群参加集训的军官中间听课,心想“这就算入伍了”。第一次作自我介绍,她习惯性地向台下鞠躬,直到部门长纠正说应该敬礼,她才意识到自己“已不是其他身份了,要抓紧进入角色”。
  在生活保障船上,每次吃完饭,韦慧晓都会特地从餐厅绕到船尾,只为多看一眼航母。一次课上,教员放了一段网友自制的航母视频,“很粗糙”,她却禁不住落泪了,因为“强烈地感受到了自己的使命”。
  3月中旬,她终于登上了每天行注目礼的航母,进行熟悉舱室的训练。从初中开始,韦慧晓就喜欢参加定向越野,“穿越在山林中,看别人看不到的风景”。对她来说,在偌大的航母船体上找到生活和工作的舱室,就像定向运动一样过瘾。
  她的战位在驾驶室,从住的舱位到驾驶室最快5分钟。熟悉舱室考核时,要求30分钟内找到10个分布在全舰不同部位的舱室,她只用了19分钟。
  在此后的一个多月里,韦慧晓开始学习航海,跟随航母出海航行,并第一次见到黄色涂装的歼-15绕舰飞行,“很有战斗的感觉”。
  2012年10月,韦慧晓被任命为航海部副航海长,成为航母上第一位女副部门长。命令到时,韦慧晓正在大连舰艇学院参加培训。在航母任职的38个月里,她有20个月在院校学习。
  “佩着少校军衔,但资历章只有一排。”大连舰艇学院学员鲁苗涛注意到了这位经历特殊的少校,并邀请她到学员队交流。交流中,35岁的韦慧晓提到自己的3000米成绩不太理想,并向这群20多岁的学员下了挑战书。
  “5年后肯定超过你们!”这句话让鲁苗涛印象深刻。从那以后,他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这位少校在操场上跑步,“感觉有一种信念支撑着她”。
  已经蹒跚起步,但路还很漫长
  巧合的是,鲁苗涛毕业后正好分配到韦慧晓担任副舰长的某新型导弹驱逐舰,见证了昔日校友从副部门长到副舰长的成长过程。
  对于韦慧晓来说,刚刚担任实习副舰长的一年里充满了挑战。与航母不同,驱逐舰副舰长不仅要了解舰船的方方面面,还要了解整个编队的情况,需要掌握的知识急剧增多。
  为了牢记装备数据,她几乎每天看书到深夜。有好几次,鲁苗涛深夜1点半值完更后看到她的舱室灯还亮着,第二天早上6点,她又准时和舰员一起出早操。
  “见缝插针地学吧,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坐在副舰长室的办公桌前,她微笑着告诉记者。据该舰政委廖祥权介绍,来舰一年多,她基本没休过假,“全部心思都花在了工作上”。
  在对空部门长黄震的眼里,韦慧晓喜欢钻研,“经常拉着干部一起研讨战法、训练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最近一段时间,她正在舰长胡杰的指导下研究怎样精简防御口令,以最快的速度拦截来袭导弹。
  刚来舰时,她对舰上的装备很不了解,经过一年努力,已能够准确掌握各项参数。胡杰认为,她的学习能力很强,“在专业上成长比较快”。
  除了作战、训练和装备,韦慧晓还担负着舰务管理职责,对军容军纪要求非常严格。她和美国名将巴顿同一天出生,对这位擅长把部队整治得军纪严明的将军充满崇敬:“他对纪律的要求十分严苛,要求皮鞋擦亮,军容永远严整。”
  由于缺乏部队基层经验,刚到舰时有舰员评价她的管理方式“有些生硬”,但现在处理问题“慢慢变得艺术起来”,标志性的微笑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在副舰长室接受采访期间,不断有舰员前来汇报工作,她都能收放自如,处理得井井有条。
  作为一名女性副舰长,韦慧晓的到来也为这艘线条刚硬的新型导弹驱逐舰增加了几分细腻的柔情。过节时,她会给舰员准备些水果、糖果等小礼物,平时战士们遇到困难,她也能细心发现,尽力帮忙解决。
  海军舰艇部署女军人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海军的普遍做法,目前已有包括美、英、法、日等十几个国家的海军舰艇部署了女军人。
  据报道,1991年,我国南海舰队某医院船搭载17名女军人到南沙巡诊,这是中国海军女军人第一次随舰船执行任务。2012年9月,我国海军首批27名全课目女舰员走上舰艇战斗岗位,标志着人民海军女舰员培训走向正规化、体系化。
  如今,中国海军有了第一位女副舰长。据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姚副支队长介绍,韦慧晓刚刚通过副舰长独立操纵考核,“意味着可以在一般情况下驾驶舰艇,就像刚刚拿到驾照”。
  目前,她需要继续加强舰艇操纵训练,同时学习组织训练、舰上日常管理、组织日常勤务、主要武器的战斗使用、应急操纵和抢险等内容。
  “已经蹒跚起步了,但她的路还很漫长。”姚副支队长说。(王达)
  特招入伍以来,韦慧晓4年半的军旅生涯可以用两个第一来概括:辽宁舰第一位女副部门长和中国海军第一位女副舰长。
  2012年2月,35岁的韦慧晓从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博士毕业,成为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的一员。在这里,她从高校“学霸”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女军官。
  2015年4月,根据上级命令,她从辽宁舰调到某新型导弹驱逐舰担任实习副舰长,迈出“到部队后成长的关键一步”。就在几个月前,她刚刚通过独立操纵考核,成为中国海军第一位女副舰长。
  中大博士自荐成为航母女军官
  按照海军的培养模式,要成为副舰长,首先要经过军校的专业学习,毕业后分配到舰艇上经过层层考核。
  但韦慧晓的成长路径有所不同。本科在南京大学读大气科学,毕业后进入华为公司从事行政工作,硕士和博士在中山大学读地球科学,其间曾赴西藏支教、到北京当奥运会志愿者,她的人生之路充满了跨越和精彩。
  读博期间,参军的念头逐渐在她脑海中清晰起来,而且带着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按照规定,博士毕业生入伍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她在一天天逼近实现梦想的最后期限。
  就像支教和做志愿者,韦慧晓希望能够投身到一项神圣的事业中,“尽自己的一分力量”。参军就是这样一件事。高考填志愿时,这个来自广西百色的壮族姑娘在“提前批”志愿一栏,郑重填上国防科技大学,结果“人家在桂林和柳州就招满了”。这一次,她决定不再让机会溜走。
  2010年10月底,她给海军首长寄出一封厚厚的自荐信,表达想成为一名现役军人的愿望。“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感到懊悔,而且也必将是我此生最值得自豪的历程。”她写道。
  实际上,为了穿上军装,她在两年前就开始了有计划的体能训练。先是每天跑四五公里,一年后增加到10公里,“把运动当成和吃饭睡觉同等重要的事情来做”。
  自荐信寄出后,韦慧晓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没想到,3天后她就收到了海军有关部门的电话。半个月后,海军方面派人到学校考察,了解情况后为她提供了3个选择,其中包括当时正在组建的航母接舰部队。
  听到航母两个字,韦慧晓的眼神一下子亮了。没有任何犹豫,她选择了这项“与民族崛起紧紧相连”的事业。
  “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使命”
  直到2012年2月底报到,韦慧晓才意识到,与满腔的热忱相比,她对这支部队的了解少得可怜。在她的想象中,他们应该住在岸上的宿舍楼里,实际上,由于当时航母还在建设中,大家全都住在旁边的生活保障船上。
  没有宣誓,也没有授衔仪式,韦慧晓坐在一群参加集训的军官中间听课,心想“这就算入伍了”。第一次作自我介绍,她习惯性地向台下鞠躬,直到部门长纠正说应该敬礼,她才意识到自己“已不是其他身份了,要抓紧进入角色”。
  在生活保障船上,每次吃完饭,韦慧晓都会特地从餐厅绕到船尾,只为多看一眼航母。一次课上,教员放了一段网友自制的航母视频,“很粗糙”,她却禁不住落泪了,因为“强烈地感受到了自己的使命”。
  3月中旬,她终于登上了每天行注目礼的航母,进行熟悉舱室的训练。从初中开始,韦慧晓就喜欢参加定向越野,“穿越在山林中,看别人看不到的风景”。对她来说,在偌大的航母船体上找到生活和工作的舱室,就像定向运动一样过瘾。
  她的战位在驾驶室,从住的舱位到驾驶室最快5分钟。熟悉舱室考核时,要求30分钟内找到10个分布在全舰不同部位的舱室,她只用了19分钟。
  在此后的一个多月里,韦慧晓开始学习航海,跟随航母出海航行,并第一次见到黄色涂装的歼-15绕舰飞行,“很有战斗的感觉”。
  2012年10月,韦慧晓被任命为航海部副航海长,成为航母上第一位女副部门长。命令到时,韦慧晓正在大连舰艇学院参加培训。在航母任职的38个月里,她有20个月在院校学习。
  “佩着少校军衔,但资历章只有一排。”大连舰艇学院学员鲁苗涛注意到了这位经历特殊的少校,并邀请她到学员队交流。交流中,35岁的韦慧晓提到自己的3000米成绩不太理想,并向这群20多岁的学员下了挑战书。
  “5年后肯定超过你们!”这句话让鲁苗涛印象深刻。从那以后,他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这位少校在操场上跑步,“感觉有一种信念支撑着她”。
  已经蹒跚起步,但路还很漫长
  巧合的是,鲁苗涛毕业后正好分配到韦慧晓担任副舰长的某新型导弹驱逐舰,见证了昔日校友从副部门长到副舰长的成长过程。
  对于韦慧晓来说,刚刚担任实习副舰长的一年里充满了挑战。与航母不同,驱逐舰副舰长不仅要了解舰船的方方面面,还要了解整个编队的情况,需要掌握的知识急剧增多。
  为了牢记装备数据,她几乎每天看书到深夜。有好几次,鲁苗涛深夜1点半值完更后看到她的舱室灯还亮着,第二天早上6点,她又准时和舰员一起出早操。
  “见缝插针地学吧,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坐在副舰长室的办公桌前,她微笑着告诉记者。据该舰政委廖祥权介绍,来舰一年多,她基本没休过假,“全部心思都花在了工作上”。
  在对空部门长黄震的眼里,韦慧晓喜欢钻研,“经常拉着干部一起研讨战法、训练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最近一段时间,她正在舰长胡杰的指导下研究怎样精简防御口令,以最快的速度拦截来袭导弹。
  刚来舰时,她对舰上的装备很不了解,经过一年努力,已能够准确掌握各项参数。胡杰认为,她的学习能力很强,“在专业上成长比较快”。
  除了作战、训练和装备,韦慧晓还担负着舰务管理职责,对军容军纪要求非常严格。她和美国名将巴顿同一天出生,对这位擅长把部队整治得军纪严明的将军充满崇敬:“他对纪律的要求十分严苛,要求皮鞋擦亮,军容永远严整。”
  由于缺乏部队基层经验,刚到舰时有舰员评价她的管理方式“有些生硬”,但现在处理问题“慢慢变得艺术起来”,标志性的微笑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在副舰长室接受采访期间,不断有舰员前来汇报工作,她都能收放自如,处理得井井有条。
  作为一名女性副舰长,韦慧晓的到来也为这艘线条刚硬的新型导弹驱逐舰增加了几分细腻的柔情。过节时,她会给舰员准备些水果、糖果等小礼物,平时战士们遇到困难,她也能细心发现,尽力帮忙解决。
  海军舰艇部署女军人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海军的普遍做法,目前已有包括美、英、法、日等十几个国家的海军舰艇部署了女军人。
  据报道,1991年,我国南海舰队某医院船搭载17名女军人到南沙巡诊,这是中国海军女军人第一次随舰船执行任务。2012年9月,我国海军首批27名全课目女舰员走上舰艇战斗岗位,标志着人民海军女舰员培训走向正规化、体系化。
  如今,中国海军有了第一位女副舰长。据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姚副支队长介绍,韦慧晓刚刚通过副舰长独立操纵考核,“意味着可以在一般情况下驾驶舰艇,就像刚刚拿到驾照”。
  目前,她需要继续加强舰艇操纵训练,同时学习组织训练、舰上日常管理、组织日常勤务、主要武器的战斗使用、应急操纵和抢险等内容。
  “已经蹒跚起步了,但她的路还很漫长。”姚副支队长说。(王达)
  特招入伍以来,韦慧晓4年半的军旅生涯可以用两个第一来概括:辽宁舰第一位女副部门长和中国海军第一位女副舰长。
  2012年2月,35岁的韦慧晓从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博士毕业,成为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的一员。在这里,她从高校“学霸”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女军官。
  2015年4月,根据上级命令,她从辽宁舰调到某新型导弹驱逐舰担任实习副舰长,迈出“到部队后成长的关键一步”。就在几个月前,她刚刚通过独立操纵考核,成为中国海军第一位女副舰长。
  中大博士自荐成为航母女军官
  按照海军的培养模式,要成为副舰长,首先要经过军校的专业学习,毕业后分配到舰艇上经过层层考核。
  但韦慧晓的成长路径有所不同。本科在南京大学读大气科学,毕业后进入华为公司从事行政工作,硕士和博士在中山大学读地球科学,其间曾赴西藏支教、到北京当奥运会志愿者,她的人生之路充满了跨越和精彩。
  读博期间,参军的念头逐渐在她脑海中清晰起来,而且带着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按照规定,博士毕业生入伍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她在一天天逼近实现梦想的最后期限。
  就像支教和做志愿者,韦慧晓希望能够投身到一项神圣的事业中,“尽自己的一分力量”。参军就是这样一件事。高考填志愿时,这个来自广西百色的壮族姑娘在“提前批”志愿一栏,郑重填上国防科技大学,结果“人家在桂林和柳州就招满了”。这一次,她决定不再让机会溜走。
  2010年10月底,她给海军首长寄出一封厚厚的自荐信,表达想成为一名现役军人的愿望。“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感到懊悔,而且也必将是我此生最值得自豪的历程。”她写道。
  实际上,为了穿上军装,她在两年前就开始了有计划的体能训练。先是每天跑四五公里,一年后增加到10公里,“把运动当成和吃饭睡觉同等重要的事情来做”。
  自荐信寄出后,韦慧晓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没想到,3天后她就收到了海军有关部门的电话。半个月后,海军方面派人到学校考察,了解情况后为她提供了3个选择,其中包括当时正在组建的航母接舰部队。
  听到航母两个字,韦慧晓的眼神一下子亮了。没有任何犹豫,她选择了这项“与民族崛起紧紧相连”的事业。
  “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使命”
  直到2012年2月底报到,韦慧晓才意识到,与满腔的热忱相比,她对这支部队的了解少得可怜。在她的想象中,他们应该住在岸上的宿舍楼里,实际上,由于当时航母还在建设中,大家全都住在旁边的生活保障船上。
  没有宣誓,也没有授衔仪式,韦慧晓坐在一群参加集训的军官中间听课,心想“这就算入伍了”。第一次作自我介绍,她习惯性地向台下鞠躬,直到部门长纠正说应该敬礼,她才意识到自己“已不是其他身份了,要抓紧进入角色”。
  在生活保障船上,每次吃完饭,韦慧晓都会特地从餐厅绕到船尾,只为多看一眼航母。一次课上,教员放了一段网友自制的航母视频,“很粗糙”,她却禁不住落泪了,因为“强烈地感受到了自己的使命”。
  3月中旬,她终于登上了每天行注目礼的航母,进行熟悉舱室的训练。从初中开始,韦慧晓就喜欢参加定向越野,“穿越在山林中,看别人看不到的风景”。对她来说,在偌大的航母船体上找到生活和工作的舱室,就像定向运动一样过瘾。
  她的战位在驾驶室,从住的舱位到驾驶室最快5分钟。熟悉舱室考核时,要求30分钟内找到10个分布在全舰不同部位的舱室,她只用了19分钟。
  在此后的一个多月里,韦慧晓开始学习航海,跟随航母出海航行,并第一次见到黄色涂装的歼-15绕舰飞行,“很有战斗的感觉”。
  2012年10月,韦慧晓被任命为航海部副航海长,成为航母上第一位女副部门长。命令到时,韦慧晓正在大连舰艇学院参加培训。在航母任职的38个月里,她有20个月在院校学习。
  “佩着少校军衔,但资历章只有一排。”大连舰艇学院学员鲁苗涛注意到了这位经历特殊的少校,并邀请她到学员队交流。交流中,35岁的韦慧晓提到自己的3000米成绩不太理想,并向这群20多岁的学员下了挑战书。
  “5年后肯定超过你们!”这句话让鲁苗涛印象深刻。从那以后,他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这位少校在操场上跑步,“感觉有一种信念支撑着她”。
  已经蹒跚起步,但路还很漫长
  巧合的是,鲁苗涛毕业后正好分配到韦慧晓担任副舰长的某新型导弹驱逐舰,见证了昔日校友从副部门长到副舰长的成长过程。
  对于韦慧晓来说,刚刚担任实习副舰长的一年里充满了挑战。与航母不同,驱逐舰副舰长不仅要了解舰船的方方面面,还要了解整个编队的情况,需要掌握的知识急剧增多。
  为了牢记装备数据,她几乎每天看书到深夜。有好几次,鲁苗涛深夜1点半值完更后看到她的舱室灯还亮着,第二天早上6点,她又准时和舰员一起出早操。
  “见缝插针地学吧,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坐在副舰长室的办公桌前,她微笑着告诉记者。据该舰政委廖祥权介绍,来舰一年多,她基本没休过假,“全部心思都花在了工作上”。
  在对空部门长黄震的眼里,韦慧晓喜欢钻研,“经常拉着干部一起研讨战法、训练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最近一段时间,她正在舰长胡杰的指导下研究怎样精简防御口令,以最快的速度拦截来袭导弹。
  刚来舰时,她对舰上的装备很不了解,经过一年努力,已能够准确掌握各项参数。胡杰认为,她的学习能力很强,“在专业上成长比较快”。
  除了作战、训练和装备,韦慧晓还担负着舰务管理职责,对军容军纪要求非常严格。她和美国名将巴顿同一天出生,对这位擅长把部队整治得军纪严明的将军充满崇敬:“他对纪律的要求十分严苛,要求皮鞋擦亮,军容永远严整。”
  由于缺乏部队基层经验,刚到舰时有舰员评价她的管理方式“有些生硬”,但现在处理问题“慢慢变得艺术起来”,标志性的微笑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在副舰长室接受采访期间,不断有舰员前来汇报工作,她都能收放自如,处理得井井有条。
  作为一名女性副舰长,韦慧晓的到来也为这艘线条刚硬的新型导弹驱逐舰增加了几分细腻的柔情。过节时,她会给舰员准备些水果、糖果等小礼物,平时战士们遇到困难,她也能细心发现,尽力帮忙解决。
  海军舰艇部署女军人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海军的普遍做法,目前已有包括美、英、法、日等十几个国家的海军舰艇部署了女军人。
  据报道,1991年,我国南海舰队某医院船搭载17名女军人到南沙巡诊,这是中国海军女军人第一次随舰船执行任务。2012年9月,我国海军首批27名全课目女舰员走上舰艇战斗岗位,标志着人民海军女舰员培训走向正规化、体系化。
  如今,中国海军有了第一位女副舰长。据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姚副支队长介绍,韦慧晓刚刚通过副舰长独立操纵考核,“意味着可以在一般情况下驾驶舰艇,就像刚刚拿到驾照”。
  目前,她需要继续加强舰艇操纵训练,同时学习组织训练、舰上日常管理、组织日常勤务、主要武器的战斗使用、应急操纵和抢险等内容。
  “已经蹒跚起步了,但她的路还很漫长。”姚副支队长说。(王达)
百度新闻源&& 14:21:40
    编辑:接|单
[] [] [] []
[] [] [] [][] []
网站:(022) 转 9008 
电台办公室: 
电台总编室:
本网站由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版权所有,技术支持
Copyright 2003 - 2011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州市农村商业银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