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走失,商场出入货管理制度有权封闭现场限制所有人员出入吗?

孩子走失怎么办?这个高科技平台你一定要关注--百度百家
孩子走失怎么办?这个高科技平台你一定要关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孩子和家长们想必都在各种愉悦的氛围中度过了一天,大力哥今天写一篇软文,为大家介绍公安部一个刚刚成立不到一个月的平台——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孩子和家长们想必都在各种愉悦的氛围中度过了一天,而偏偏有些人在这一天谈起了一些并不开心的话题,然而他们的付出却十分值得敬佩。大力哥今天写一篇软文,为大家介绍公安部一个刚刚成立不到一个月的平台——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
为什么写这篇稿子?首先,今天是六一,是孩子们的节日,希望能够借这个日子引起大家对儿童失踪事件的重视,呼吁更多人加入到这一公益活动中。
其次,大力哥今天看到了两篇文章,一篇是《公安部儿童失踪平台上线半月
已帮助14个孩子回家》,很明显的企业风格,这篇文章是由新浪微博推动的。另一篇为《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已找回24名失踪儿童》,明显的政府
风格,是公安部活动的稿件。两篇文章看起来在标题数据打架,然而事实上,这里面有更深层次的内容。
据大力哥咨询参与这一项目的企业获悉,5
月份公安部儿童失踪平台上线以来,确实找回了24名失踪儿童,但是很不幸,其中10人已经遇难,因此真正能够回家的只有14个孩子。而公安部这一平台共发
布了31条寻人信息,也就是说只有不到一半的孩子能够平安回家,这其中部分是由于家长报案晚、方式不当导致的。
这让我触动很大,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孩子是明天的希望,如果写一篇文章能够让更多家长看到,让更多孩子避免走失,或者能够安全回家,那么这篇文章就足够有意义!
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究竟是什么?
今年5月15日,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上线,数十家媒体联合发布了反拐倡议书,协助公安机关预防、打击拐卖犯罪,为失踪儿童家庭实现“团圆”梦想贡献媒体人的力量。
其中,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打拐办在阿里巴巴的技术支持下,开发了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用于全国各地一线打拐民警即时上报各地儿童失踪信息。
儿童失踪的相关信息会在第一时间通过@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 官方微博、高德地图等渠道对公众发布,自动精准推送到儿童失踪地周边的相关人群,以高科技的手段号召社会力量寻找失踪儿童。
微博数据显示,上线半个月以来,该平台所发布的70条微博总阅读数超过3900万,被转发超过7.9万次,已拥22万粉丝;其主持的话题#儿童失踪紧急发布#短短半个月已获得6947.3万阅读量、5.7万讨论量。
以下内容来自公安部公开资料,希望家长们能够阅读并收藏,或者尽一份力去转发给更多的人,更重要的是,外出时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孩子,防止悲剧的重演。
如何防止儿童被拐?必须教会孩子的五件事
1、记住家庭地址、联系电话。一定要让孩子熟记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单位的全称及电话号码,告诉孩子在迷路或被拐骗时,应找警察或拨打110,同时模拟特殊情况和孩子一起演练。
2、不和陌生人说话。要告诉孩子别跟陌生人说话,并拒绝陌生人的饮料、糖果、礼物和搂抱,不跟陌生人走等,不给犯罪分子诱骗机会。
3、3岁学会认方位。在孩子3岁的时候,就要教会他正确认识方向。不妨学学这首歌谣:“清晨太阳升在东,夜里马勺北斗星。街道门牌要记清,会认东西南北中。”
4、制作护身卡,家中留底,或交幼儿园、小学班主任保管。它也叫儿童身份识别卡,由澳大利亚警察发明,包括孩子的食指指纹、DNA、彩色照片、病案记录、血型、父母的联系方式等。此外,稍大一点的孩子,特别是走夜路的女孩还可以带个尖叫警报器或者哨子,遇到坏人时就能呼救,威慑坏人。
5、走失时站在原地。告诉孩子一旦找不到爸妈,就站在原地不动,但不要坐下或蹲着,以免太隐蔽父母找不到。
孩子走失后,家长该怎么办?
1、马上报警,儿童失踪后不必等24小时,公安机关立即启动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
2、马上组织亲朋好友到火车站、汽车站等要道拦截;
3、立即张贴寻人启事,同时到电台、电视台、相关网站发寻人启事;
4、到当地救助站与福利院进行寻找;
5、仔细回忆孩子失踪时,周围人有无异常表现;
6、了解周边有无其他失踪儿童,联系其家长共同查找线索;
儿童被拐的7大高发场所以及应对措施
NO.1家门口
家门口是每个家庭都很熟悉的环境,家长们也因此疏于防范,导致家门口是孩子丢失概率最高的地方。
常见拐骗手段
1、利用小孩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在门外玩,没有家人看管的机会将孩子拐走;
2、专门找家住一楼,只有老人在家看孩子的家庭,直接一人把孩子抢走抱上车,另一个人堵在门口不让老人追出去;
3、利用糖果、变魔术等手段吸引孩子注意力,然后引到其他地方抱走。
1、无论何时都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不要让孩子在无人看护的情况下单独跟其他孩子外出玩耍;
2、家住低层且老人单独在家时,不要把门窗敞开,以免将家庭情况暴露给犯罪分子;
3、平时与信任的邻居打好招呼,在自己无暇分身的时候帮助一同监管孩子。
小孩子多动爱闹,家长们经常会选择带着孩子在公园里散步游玩,虽然地形开阔,但是由于人多嘴杂,比较吵闹,公园也会成为人贩子最佳的犯罪地点。
常见拐骗手段
1、人贩假装和孩子套近乎,故意引孩子离开家长的视线,趁其不注意抱着孩子消失在人群中或跳上路边同伙的汽车逃走;
2、参与到大家的聊天中,熟络后找借口走开找机会抱走小孩;
3、趁着小孩子闹脾气,大人赌气自己走把孩子留原地的机会,抱走孩子。
1、家长带孩子在公园时应该尤其注意陌生人,尤其是极其热情的中年妇女,拒绝让她们直接抱走孩子;
2、家长带孩子去公园应至少找一人陪同,以防人贩子团伙作案,一人自顾不暇;
3、利用一些科技产品帮助看护孩子,一旦孩子发生被汽车劫走的情况,也可通过定位功能、报警功能帮助警方破案。
NO.3超市或商场
超市或商场人流量大,并且隔断较多,柜台和柜台的陈设相差不大,孩子一转眼就容易不见。
常见拐骗手段
1、在家长们挑选商品、结账时,大多忽视对孩子的关注,趁机抱走孩子;
2、一家人一起逛商场,互相以为孩子被对方照料着,结果谁都没留意,孩子不知不觉走丢;
3、盯着一些孩子喜欢的区域,如玩具或图书区,趁孩子滞留没跟上家长将其带走。
1、孩子如果在商场不小心走丢,家长不要慌,应迅速找到商场负责人,一方面进行广播寻找,另一方面让其立即关闭所有出口,调动保安帮助一起找孩子;
2、为孩子佩戴具有定位功能的产品,,孩子离开10米左右至信号断开,手机就会立刻就能收到警报提醒父母关注孩子在哪儿;
3、不要单独带着孩子去超市,一家人逛商场时要指定看孩子的人。
NO.4火车站
一般车站都是人流最集中的地方,尤其是每到节假日,旅客出行数量猛增,人群拥挤,并且各**等混杂其中,孩子丢失也不易寻找。
常见拐骗手段
1、在进站口、安检处、候车大厅、出站口等人多拥挤的地方,趁乱抱走暂时被父母忽视或是被人群挤开的孩子;
2、假装老乡随意交谈,借帮忙看孩子之名抱走孩子。
1、出门前提升孩子的安全意识,教会孩子背诵自己家庭地址和电话,识别穿制服的人;
2、教孩子基本的求救方法,比如大声哭闹喊救命,找穿制服的人帮忙;
3、遇到穿着干净、时髦的陌生人也不要大意,有的人贩为达目的,会潜伏一段时间寻找机会下手。
NO.5动物园和游乐场
游乐场和动物园都是孩子们的最爱,此类地方有众多儿童聚集,并且一般来此玩的孩子都有了基本的认知能力,好奇心较强,更容易给人贩子创造机会。
常见拐骗手段
1、利用小孩的单纯骗其玩游戏、指路等,带离小孩躲开父母视线;
2、盯着独自离开父母玩游戏的小孩,趁机将其带走;
3、直接抢大人或小孩手里的东西,引走大人去追赶,然后同伙趁机把小孩抱走。
1、给孩子换上穿鲜艳衣服,或佩戴一个显眼的标志,带有家长信息的名牌等;
2、父母要时刻留意孩子有没有跟上来,更不要让陌生人帮忙照看小孩;
3、教育孩子安全防范知识,不要接受陌生人的东西,更不要随意跟陌生人走。
同样,医院也是人流混杂的公共场所,许多有小孩的家庭平日里免不了感冒发烧要去医院。况且每个医院每天都有许多新生婴儿出生,更多的犯罪分子为了谋取不法利益在医院偷孩子卖,让许多平时小心谨慎的家长防不胜防。
常见拐骗手段
1、伪装成医护人员,以带新生婴儿去做检查或打育苗等借口将孩子抱走;
2、夜晚趁人熟睡进病房直接抱走孩子。
1、刚生完孩子的妈妈需要两个人陪护,一个护理产妇,一个专门看好孩子;
2、认准病房内的值班护士、医生等经常接触的人,不要将孩子交到陌生医护人员手中;
3、晚上在病房内锁好门窗。
NO.7车里和路上
车里和路上同样也是儿童被拐的高危场所。
常见拐骗手段
1、当父母与孩子产生一定距离后,突然将孩子夺走进入汽车、或人群中;
2、独自呆在车里的孩子容易受到人贩的注意和诱拐。
1、尽量不要带孩子到没有安全措施的公共场合去,如果一定要带,也可以使用电子产品保证必须保持孩子在安全范围内;
2、带孩子的时候一心不能二用,不要玩手机,买东西,放任孩子在自己身边玩;
3、走在大路上尽量往里靠,不靠路边走,防备突然出现的车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5729
阅读:10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城市拥堵造就了共享出行市场的千亿市值,滴滴出行一年烧掉100个...
首席发言者
娱乐资本论
娱乐资本论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相关新闻关键字:
48小时热榜新闻视频关于孩子的这些,你知道吗?
&1.孩子丢了之后24小时才让立案?
公安机关出于警力不足和考核压力等考虑,接到儿童失踪报警往往选择不立案。只是登记了“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信息表”,在查找失踪人员过程中,发现有拐卖人口等犯罪线索的才会立案侦查。
2.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称,公安机关并没有儿童被拐后24小时才可立案的规定。对于失踪儿童来说,最初的24小时是寻找解救的黄金期。
陈士渠指出,这里使用的是“失踪”,而不是“被拐”,不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孩子是被拐。比如,很多儿童其实是走失,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如果公安机关动员,靠孩子本人或者家人的力量难以找回。
如果田文军的故事发生在美国,他可以要求警方紧急启动“安伯警报”,通过广播电台、电视台、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电子交通提示、社交网站等途径向孩子失踪所在区域的居民发布报警信息,发动群众力量来寻找。在美国,如果儿童是在商场走失,还可以请求商场立即启动“亚当代码”儿童走失警报,张贴海报和广播发布走失儿童的详细描述信息,封闭建筑物的所有出口并实时监控,工作人员立即停止工作进行搜寻。如果10分钟内未找到,立即由执法部门接手。
3.发现孩子下落,能直接解救吗?
并不是所有失子父亲都像彭高峰这么幸运,在案发地和拐入地警方的跨省合作下找回了孩子。拐卖儿童往往是跨区域、大范围的流窜作案,点多、线长、面广。侦办这类案件需要大量经费和警力,造成调查取证、犯罪嫌疑人抓捕难、打击处理和解救安置等诸多方面的困难。另外,被拐妇女儿童往往被数次转卖,在侦查过程中,只要一个环节断线,整个案件的侦破就会陷入僵局,解救难度就比较大。然而,退役武警仔仔向网易新媒体透露,除非社会影响大、性质恶劣,一般案件地方警方是不会上报至公安部的,也很少进行跨区域合作侦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走失儿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