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没人说百度外卖商家电脑版平台对渎决黑小商家监管不利

【组图】订餐平台再爆黑料 450亿市场难监管(组图),必胜客外卖网上订餐,肯德基外卖网上订餐,微信外卖订餐系统 - 阅读新闻频道
当前位置: >
【组图】订餐平台再爆黑料 450亿市场难监管(组图)时间:日07:50来源:中国经济网
原标题:订餐平台再爆黑料 450亿市场难监管(组图)
  近日,经媒体报道,部分外卖平台上“无证餐厅”花226元可以购买到订餐平台前五名位置。此事一经报道,各家订餐平台均受到网友的声讨。针对外卖平台屡禁不止的“无证餐厅”、“竞价排名”等现象,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约谈了相关商家,同时北京市食药监局表示,涉事网络订餐平台对大量店铺未尽审查公示义务,已满足立案条件,现已固定证据将立案调查。  市场规模达450亿 法规完善却难监管  2015年第四季度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规模达到190.8亿元,环比增长33.1%。2015年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规模达到457.8亿元。从2015年全年来看,餐饮外卖市场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并且餐饮外卖的互联网渗透率仍然较低,随着送餐物流的不断完善、技术进步、城市扩展等因素驱动,预计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在未来5年内仍将维持高速增长的态势。从细分市场交易份额占比来看,2015年第四季度学生校园市场份额达26.6%,但与市场份额高达67.7%的白领商务市场相比仍有着较大的差距。  目前,中国已经在食品卫生领域设立了诸多法律规定,日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5年3月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加强了对食品生产经营的规范,并增加了对网络食品交易的规范,“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交易规范”。7月1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法制司副司长陈谞介绍,“办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强化平台和经营者义务,细化严重违法行为的具体情形,明确违法行为的管辖,强化调查处理职权,细化抽样程序,明确了责任约谈的情形,强化了法律责任。  即便如此,网络订餐平台的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屡见报端。“3·15”央视晚会曝光多家实体店铺的照片与订餐平台上的照片不相符,订餐平台上的菜品、店面光鲜亮丽,但实体店面却混乱狭小,餐厅的厨师甚至直接用牙咬开加工食材。此外,还有一大批上线商家,并没有经营执照、卫生许可证。近日,媒体再次曝出订餐平台竞价排名,几百块就可以购买靠前的位置,获得更多订单,甚至黑餐馆都可以排进前十。可见虽然目前政策法规方面已经趋于完善,但是部分订餐平台以利益为目的,为黑餐馆撑腰,网络食品安全问题依旧难以监管和处理。  订餐平台替“黑外卖”撑保护伞  目前,订餐平台的市场竞争极其激烈,主要几家大型平台瓜分了整个网络订餐市场。“3·15”晚会曝光后,数千家不合格外卖店遭到下架,直接导致了整个订餐平台市场份额的改变。而被下架的不合格商家,改头换面转战其他的订餐平台,等到风声过后,再次和各家订餐平台联系,利用竞价排名等方式重新申请上线。由此可见,理论上而言,订餐平台其实只是顾客和店家的中介单位,实际上,订餐平台已经和外卖商家甚至“黑餐馆”形成利益联盟,是利益共同体,外卖商家帮助平台提高市场份额和用户数,而订餐平台则为外卖商家或者说“黑餐馆”提供保护伞,增加其收益。  市场上外卖平台普遍存在审核和管理方面的漏洞,有的平台承认审核系统不够严格,有的平台则认为是商家证件审核难度较大,有商家伪造证件超出审核工作人员的能力范围,这都给“黑餐馆”上线提供了可乘之机。  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外卖市场整体交易额达231亿元,是去年前三季度总和。与外卖市场发展迅速形成反差的,是不断曝出的外卖平台的餐饮安全问题。外卖O2O对餐饮安全的不重视,不仅影响了用户的用餐体验乃至健康问题,也制约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要杜绝“黑餐馆”问题,平台要提高审核门槛。  网食安全从平台抓起  改善网络订餐的食品安全环境,需要多部门共同努力,网络订餐平台首当其冲。首先要改变的就是网络订餐平台的短视行为,目前主流平台大多都在利用竞价排名的方式,提升商家影响力和订餐数目,这种蝇头小利往往给“黑餐馆”可乘之机。民以食为天,网络订餐虽然是新兴产业,但是对于订餐平台而言,保障所售食品的安全卫生是最基础的要求。各大订餐平台必须严格把控审核机制,严格审查。目前网络订餐市场依旧有极大的上升空间,而且增长势头迅猛,这就更需要订餐平台从源头上为用户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才能保证整个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其次,订餐平台针对屡禁不止的“黑餐馆、黑外卖”可以借鉴电商平台打假的经验,甚至还要更为严厉。“黑餐馆”问题涉及到食品安全,而且往往“黑餐馆”的成本极低,最高20万元的罚款对于日订单量在700万单左右的三大外卖平台来说,犹如隔靴搔痒。因此,除了罚款之外,针对情况严重和一些有意为之的行为,应该用封停平台或追究责任人的相关责任作为惩罚,以对其他平台起到警示作用。“黑餐馆”被查封后可以随意换一个ID继续经营,不是单单靠罚款和封禁就可以解决的。订餐平台方面必须加大对“黑餐馆”监察管理力度,定期排查,实体检验,加大处罚力度并且联合相关执法部门让涉及食品安全罪的“黑餐馆”入刑以避免“黑餐馆”的泛滥。  订餐平台方面也需要转换思维,将眼光放长远,竞价排名短期内确实会提升订餐平台的市场份额和“黑餐馆”的营业利润,但是长远来看,竞价排名无异于是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放纵和对“黑餐馆”的听之任之,最终受害的除了顾客还有平台本身的用户流失。外卖平台的竞价排名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制造不公平竞争。哪个商家花钱多就能获得更高排名,进而获得更多销量和利润,而不参与竞价排名的商家则被挤到幽暗角落,哪怕其饭菜质量和服务上乘,也会被冷落。这种以花钱多少作为竞争力,而不是以产品质量和服务作为竞争力的营销方式,显然会滋生和助长不公平竞争。二是误导消费者。根据平常的习惯性认知,订餐用户往往认为排名越靠前的商家越可靠,而在外卖平台的页面上,并没有提示该排名只是商家花钱打广告,这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刻意剥夺,也是对消费者选择权的刻意误导,人们一不小心就会买到“黑餐馆”的“黑暗料理”。  9月1日,《上海市网络餐饮服务监督管理办法》即将实施,违法平台将被吊销营业许可证。作为第一把关人,外卖平台理应为“黑餐馆”出现担责。而北京市自今年初开始启动全市性无照无证餐饮单位综合治理工作,针对利用违法建设、待拆迁地区、违法出租房屋等从事非法餐饮活动,包括网络订单问题,准备利用一年时间,使全市万余家无照无证餐饮单位得到基本治理。目前,针对万余户无照无证餐饮单位,全市实现治理率46.4%,12个区治理率达到50%以上。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美食”的模式带来了众多红利,网络订餐行业发展十分迅速,也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接受和认可,确保食品安全才能保障整个网络订餐行业健康、快速、稳定地发展。  文/马思遥来源北京青年报)
本文相关推荐
声明:本网部分信息转载于其他网站,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第一时间处理!(发邮件请复制文章网址)黑作坊“躲”进外卖平台:网上订餐遭遇信任危机_网易财经
黑作坊“躲”进外卖平台:网上订餐遭遇信任危机
(原标题:黑作坊“躲”进外卖平台:网上订餐遭遇信任危机)
为了保证平台供给,不只是饿了么,其他一些餐饮O2O公司表面上打着分享经济的幌子,实际上在对线下商户进行“半机构化”,进一步保证供给。“饿了么其实是从一些小商户做起,然后切入到品牌商家的平台,小商户对其功劳不小。”北京某风投机构合伙人对记者说。网络订餐平台“饿了么”被央视“3·15”晚会曝光后,3月16日,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对“饿了么”去年11月未对入网食品经营者审查许可证、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行为处以罚款12万元;对今年3·15期间被曝光的涉嫌违反食安法的行为,约谈其主要负责人并正式立案调查。据央视记者调查,在“饿了么”网站上,存在商家虚构地址、上传虚假实体照片等问题。更令人震惊的是,在其网站上注册的一些商家,实体店面卫生状况较差,有的甚至是一些无照经营的,其中部分作坊还是饿了么员工自己开设的。饿了么平台成立于2009年,目前其业务覆盖已经超过300多个城市和50万商户。2015年底,12.5亿美元入股饿了么,占股约27.7%成为第一大股东,获得投资后,饿了么估值超过45亿美元。“黑作坊”问题其实在O2O上并不少见。除饿了么此次遭央视曝光外,许多地方媒体也曾报道过美团外卖、外卖等平台出现过类似问题。3月16日,多位风险投资领域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网络送餐“事关人命”,而许多平台在商户资质审核方面存在漏洞,亟需规范。饿了么需要“黑作坊”冲量?3月16日,饿了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来回应称:目前,饿了么已紧急下线相关涉事违规餐厅,紧密部署全国范围的线下餐厅核查工作;彻查涉事员工的渎职行为,追究涉及部门的管理责任;反省平台监管流程,切实强化监管环节在平台流程中的优先地位。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媒体首次曝光饿了么的“黑作坊”问题了。2015年9月,成都当地媒体已报道饿了么部分餐馆是小区作坊,涉嫌无证经营。同年11月,上海市食药监局已经对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饿了么公司注册名称)进行立案调查。调查发现,玛丽莲饮品等餐饮单位在“饿了么”网页上展示的《营业执照》所载明的住所,与网站标识的经营地址不符,且未查见《餐饮服务许可证》。若干地方政府部门已经对饿了么等网上订餐服务平台进行约谈。对此,饿了么的回应,无非是表态未来平台会加强商户资质审核及管理等。3月16日,上海一位风险投资机构合伙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任何一家公司有融资需求的话,必然会做出一些举动满足投资方的需求。“饿了么这种做平台的公司,也想要冲刺到一定规模来保持竞争地位,这才可能吸引投资和用户。”上述合伙人告诉记者,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核心指标是平台每天的订单量,这个数值的公式是“餐厅覆盖数乘以每个餐厅覆盖用户量、再乘以频次”,因此平台对线下餐饮店的覆盖数量是订单量的一个基础。据公开资料显示,仅2015年一年,饿了么就进行了三次融资,分别来自中信产业、、、大众点评、红杉资本、和阿里巴巴等公司,融资额加起来将近17亿美金。“这个融资速度是相当快的。”北京某风投机构合伙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餐饮O2O也有监管烦恼目前困扰高频O2O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供不应求。上述北京某风投机构合伙人对记者说,融资过程中,平台有多少供给能力是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它有时比用户量等指标都重要。为了保证平台供给,不只是饿了么,其他一些餐饮O2O公司表面上打着分享经济的幌子,实际上在对线下商户进行“半机构化”,进一步保证供给。“饿了么其实是从一些小商户做起,然后切入到品牌商家的平台,小商户对其功劳不小。”上述北京某风投机构合伙人对记者说。3月16日,饿了么针对“黑作坊”发表声明称,网络订餐平台属于新生业态,早期发展较为粗放,政策法规中也缺乏对平台的明确规定和具体要求,平台在早期对线上商户运营资质的审核、证照采集等工作没有一步到位。“线下市场中,中小型餐厅易名易址、转让等情况频繁,这也给线下排查增加了难度;平台市场人员证照审查工作仍需政府监管部门的专业性指导,提高审查准确度。” 饿了么在其对外声明中说。有从事餐饮O2O项目人士告诉记者,饿了么当然存在管理问题,背后原因也确实有为了融资而进行扩张,但其声明所提及的行业问题,也确实存在于整个外卖O2O行业。对体量大的平台而言,商户的资质审核以及监督需要高昂的人力成本。但有关部门对网络订餐的监管正在加强。去年10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首次将网络食品经营纳入监管,这意味着在网络平台售卖食品的经营者,都必须申请食品流通许可证才能入网经营。今年3月底,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出台《北京市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试行)》,这意味着网络订餐将面临更为严格的监管。
去年12月,饿了么张旭豪曾对媒体表示,由于法律法规所限,许多商户因建筑属性导致经营场所无法办证,但这些商户能长期解决当地的民生问题,所以饿了么也就此问题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我们其实跟相关政府部门交涉了相当长的时间,但是政府部门在这方面的态度非常坚决。”上述北京某风投机构合伙人对记者表示,“我们曾经投过一些与餐饮相关的O2O项目,但是因为对商户建筑属性等规定,只能将这些项目叫停。目前现存的私厨O2O服务也踩在政策的红线上。而相关法律法规的调整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纪佳鹏
责任编辑:钟齐鸣_NF5619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百度外卖对合作餐厅的监管只有刷单吗?害人饿肚子就没人管?!!_百度外卖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百度外卖对合作餐厅的监管只有刷单吗?害人饿肚子就没人管?!!收藏
这里说一下我今天的遭遇吧最近新换了家公司,对工作环境的餐厅还不大熟悉,没办法,只好订外卖了。11点订的餐,让12点送到结果十二点多了,连个屁都没有!送餐员十二点十分才出发,打电话问什么时候能送到,还带搭不理的,说我订得太晚,再过半小时才过来。十二点半,送餐员电话打不通。十二点五十多送餐员电话终于打通了,说我的饭给别人了,让我稍等!!!我要取消订单,结果只能打电话取消,电话还是个打不通的电话!第一次找百度外卖投诉,客服只知道帮忙转述、催单,我很明确跟客服说,我的午间休息时间是十二点到一点,现在已经十二点五十多了,我已经没办法再吃饭了。尼玛!我都上班了,你把饭送来给谁吃?!!!第二次投诉,终于有个可以听得懂人话的人了,帮我取消了订单,可惜我中午没吃上饭,要饿着肚子到晚上六点这件事,就这么被所有人忽略了!!我就不奢望物质补偿了,但是一点精神补偿都没有,还是很让人难以接受。
我是一位骑士 差不多每天早上9点吃完就上班 中午忙的话 34点才能吃到饭 很正常吧
正确的订餐方式,写个备注,说:送快点,不要出错
给你5星好评。你看看给你准时送达不
有的店确实坑!
我今天也碰到了,最后没给送,我在他家店吃挺久了。结果晚点一个小时,催了5个电话还没给送,也不给退单。艹她吗的,发现还有10单没评价,刷了十单差评+投诉
用百度骑士配送商家,快点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网络外卖监管没那么难!
网络外卖监管没那么难!
虽然现在通过网络订外卖很火爆,但是笔者目前为止还没有使用过,不过这并不能说明什么。真实的情况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已达到1.5亿,成为外卖的主力军。其中用户使用率达21.1%,用户规模较2015年底增加3610万,增长率为31.8%。
如何保证1.5亿用户的食品卫生安全,这个依托于网络、“颠覆”传统餐饮行业的模式,难坏了食品药品监督部门。不过,总算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各地区的食药监部门或是约谈、或是责令、或是出台规章制度,其中也包括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依法应当取得许可证的,还应当审查其许可证;以及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的《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根据相关规定,“三无”餐馆压根不可能堂而皇之地登上网络订餐平台进行对外销售。
相比于传统餐馆、饭店有固定经营场所的监管,网络外卖因为其特有的“优势”能够最大限度地逃避监管:据媒体暗访显示,网络订餐乱象频现:厕所洗手池洗菜、用过的餐盒洗了再用、PS假证黑店3天上线、地图上根本找不到的餐厅竟成了推荐商户、被下线黑店换个马甲再度回归……网络,放佛成了包容一切丑恶的庇护衣,而如何加强平台管理,或是如何让平台加强管理似乎成了解决网络外卖的突破口。
但从笔者的实际生活经验来看,这个治理方向似乎有一些问题。第一,让平台监管自己的加盟商,有些让婆婆管媳妇的味道。要知道,他们才是利益共同体,在相同利益的驱使下,这种监管靠谱吗?第二,网络平台作为企业,他们具备去监管的客观、主管能力吗?显然,这部分人力、物力、财力的支出是十分巨大的。第三,让坐在办公室里通过电脑、电话办公的人,来监督遍布城乡的现实生活中的人,脱节不脱节?
其实,网络外卖监管没那么难!而且一点都不难,难就难在,我们的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能不能放弃官架子,能够信赖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说来说去,食品药品卫生监督的目的是什么?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百姓吃上放心菜、放心饭。反过来说,食品卫生安全,也是老百姓最最关心、最最关注的问题。那么食品卫生、网络外卖的监管工作怎么能够少了他们?
如果把眼睛紧盯网络平台,对于监管部门来说是轻松了,但是效果如何不知道。而实际上,网络订餐的基础还是还是做饭——送饭——吃饭,相比较我们自己到想熟悉的饭馆订饭,中间只不过加了一个通过网络订房的过程。显然,这四个环节中,做饭、送饭是重点,而不是网络订餐——网络平台对订餐有推广作用,这个无需争论,但针对卫生监管来看,它不是重点。
那么这些饭菜是在哪啦做出来的?恐怕互联网是做不出来饭菜的,还不是传统的餐馆、饭店、哪怕是小作坊。而这些场所,恐怕不会选择在大河沟里、深山老林里,而是有固定的场所。此外,外卖取餐,也是需要到固定场所去的。所以说,锁定做饭的地点,既重要,更可行。
那么最后就是要发动群众,对无照餐馆进行举报。群众监督无疑是一个法宝,但是我们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群众监督却越来越被淡化,为什么?因为群众监督一没奖励,二没保护。该奖励的不给,反而可能会把举报人的信息给透露了,引火上身,显然这是监管部门的渎职犯罪行为。
要发动群众,监管部门自身就要正,要敢于面对、敢于处罚那些黑餐馆、黑老板。对提供有效线索的群众,要给予高额的奖励,罚款的50%甚至全部。这样既省的监管部门入账复杂,而且能够真正的让利于民——这些罚金相比消灭掉的食品安全隐患,对于监管部门来说不是大赚特赚吗?
网络外卖的监督管理,关键还要基于实际;不推卸责任,不投机取巧;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监管起来,没那么难!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家庭厨房外卖”不能成监管盲区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yfs001
对话动机一段时间以来,以“家庭做的饭多出来一份,正好有偿共享给想吃的人”为宣传语的app火爆市场,简而言之,就是家庭做饭菜供应不特定人群,“家庭厨房外卖”这一概念颇受追捧。然而,关于“家庭厨房外卖”的监管问题一直备受争议。面对这种颇受市场欢迎的共享经济形式,如何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围绕这一话题,《法制日报》记者与业内专家展开了对话。对话人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中国法学会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孙娟娟《法制日报》记者赵丽记者: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在我国境内从事食品生产和加工,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等食品经营行为的,均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食品安全。“互联网+”模式下的“家庭厨房外卖”,显然不只是为自己家庭成员提供餐饮的私人厨房,而是向不特定公众提供网络订餐服务的经营活动。“家庭厨房外卖”本质上依然是赚取利润的经营行为。由此,很多人提出,“家庭厨房外卖”不能因为冠上了“家庭”这一名号就游离监管之外,逃避应有的法律责任。孙娟娟:的确如此。“家庭厨房外卖”可以说是目前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外的食品安全隐患。之所以是隐患,因为在监管缺失的情况下,很难确定其是否符合保障食品安全的要求,包括原料来源、厨房卫生、食品制备过程中的添加物、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等。对于依法登记并获得许可的食品生产经营者而言,其不仅需要通过内部制度履行上述法定要求,也有主管部门通过检查、抽检等方式保证其合规性。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家庭厨房外卖”的无证无照,其送货也无法通过现有规范化的网络平台和配送公司进行,因此,这也加剧了其在外卖送货过程中由于保存不当导致的食品安全隐患。记者:相对于借助临街商铺从事餐饮服务的酒店、饭馆等传统餐饮经营行为,“家庭厨房外卖”设在社区居民楼,比较隐蔽。因此,监管的力量难以有效触及,形成全覆盖式监管,导致现实中的“家庭厨房外卖”处于监管盲区。朱毅:你可能知道是谁做的,但是你不知道他在做饭的这段时间处于一个怎样的健康状况,还有他做饭的场所也是动态变化的,昨天可能很干净,但今天是否受到污染你不清楚。他是怎么样储存食材的、又是怎么样运输的,这些细节缺乏规范,这也是目前存在的一个安全隐患。孙娟娟:“家庭厨房外卖”没有法律界定,在于其本身是互联网发展下的新生事物。相对而言,由于法律立法程序复杂、耗时冗长,其滞后性是不可避免的。对此,如何通过法律的立、修、释来规范“家庭厨房外卖”,是目前食品网络经营立法的重点。朱毅:由于没有纳入行政部门的管理范围,“家庭厨房外卖”的经营行为不适用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法规,靠消费者的自我保护会有不少漏洞。不过,政策是人为制定并为管理服务的,把“家庭厨房外卖”纳入常态监管,探索“家庭厨房外卖”的管理对策。就法律规范来说,法律一般具有滞后性,很多法律规范的出台都是在新事物出现之后。法律不是一成不变的,关键是事在人为。这就需要在现有法律规定层面,有关方面要尽可能通过释法等路径,对“家庭厨房外卖”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尽可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记者:在走访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家庭厨房外卖”的优势,远比我们想象的多。比如,可以让暂时没有工作的厨艺高手一展身手,扩大社会就业渠道;让那些没有资金或胆量投资餐饮业的市民,获得一定收入;富有个性的特色私房菜,可以满足不同食客的需求。事实上,合法餐饮业经营者,监管部门也不一定就能省心。毕竟食品安全事故出现后,老板一走了之的现象并不少见。孙娟娟:就像你说的,作为分享经济的一种模式,“家庭厨房外卖”使得个体可以利用厨艺佳、空闲多的个人资源进行共享,在产生经济价值的同时也使得该个体获得分享的快乐。相应的,多样性、便捷性也使“家庭厨房外卖”深受欢迎。正因为如此,“家庭厨房外卖”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潮流,并由诸多的app为其提供互联网平台的服务。诚然,这为个体创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但基于上述安全的考量,对“家庭厨房外卖”采取监管彰显了安全保障优先的理念。退而言之,即便可以通过备案等简化的监管方式将“家庭厨房外卖”纳入监管体系,“家庭厨房外卖”所具有的“散户”形式也会加剧监管的难度。在这方面,也需要通过风险交流,告知消费者有关“家庭厨房外卖”的安全隐患,使其更好地在美味、便捷、安全之间做出合理选择,毕竟,消费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最后环节,消费者也要自觉选择有安全保障的食品,来保障自身的健康。另外,应鼓励更多的个人或者行业内部人士举报“黑厨房”等违法行径,通过打击这些违法行为,确保线下食品的安全,而这是保障线上食品安全的根源所在。
[责任编辑:yfs001]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团外卖商家版pc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