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世界多西紫杉醇醇需求量是多少

植物药巨大的市场前景吸引各高校科研力量
时间: 02:25
&& &各专业高校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植物化学药研发、中药现代化研究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基础研究水平较高,这一切都体现了我国在中药及全球植物药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
&&& 植物药巨大的市场前景对各高校的科研力量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 近日,记者从中山大学药学院获悉,该学院已在广东省梅州市建立了目前规模在国内屈指可数的植物药产业基地,该基地位于梅州市梅县松口镇,已租用林地42698亩作为优质红豆杉种植基地,目前已种植优质红豆杉1500亩。
&&& 据悉,从2004年开始,中山大学药学院及中大医药发展中心与梅雁生物工程研究所进行合作,进行高紫杉醇含量和高生长量红豆杉品种的优选与产业化试验。2007年,中大医药发展中心控股林海南药公司,将其更名为梅州市中大南药发展有限公司,与中山大学药学院合作建设中山大学南药基地,专门从事优质红豆杉种植的产业化以及紫杉醇下游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 中大药学院负责人透露,中大南药基地项目是中大在植物药种植领域的首个产学研一体化项目,此前,植物药领域的研发大部分都在制药公司间展开。但是,随着掌握核心研发力量的高校的加入,种种迹象表明,一场前所未有的植物药研发大战正在上演,而有着数千年中医药传统的中国无疑已成为主战场之一。
&&& 看好紫杉醇
&&& 据中山大学药学专家介绍,目前全球植物药市场年销售额超过160亿美元,并正在以每年10%~20%的速度增长。在年间,全球上市的1000多种药物中有55%来自天然产物或其衍生物,甚至有6%直接属于天然产物原型。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陈凯先也曾向媒体透露,目前全球的抗肿瘤药物中有40%~50%的药物化学结构来源于天然产物。抗感染类药物所占比例更高,达到50%~60%。由于植物药市场需求上涨,且来源于天然产物的药物比重不断扩大,众多制药企业和医药研发机构看到了其中包含的机遇,这事实上有力地激发着天然植物药的研发热潮。
&&& 中大南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凌翔表示,中大之所以将研发火力集中在紫杉醇这个项目上,也是看中了其巨大的市场潜力。
&&& 据悉,紫杉醇是近20年来发现的临床治疗效果最好的抗癌药物。 一直占据国际抗癌药物销售第一的位置,也是国内医院的首选抗癌药物。2008年的原料药销售额预计为3.5亿美元,制剂为35亿美元。目前,国内紫杉醇原料需求量为1500公斤,年产量却不足100公斤;全球紫杉醇需求量为5000公斤,年产量不超过500公斤。
&&& 研发争夺战
&&& 由于缺口巨大,全球制药企业都在积极寻求突破,但目前可行的只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人工细胞培养,一种是从红豆杉植物中提取。&目前,围绕紫杉醇原料产业化研发展开的争夺仍在激烈地进行,这种争夺是世界性的。&中大药学院博士生导师古练权教授告诉记者。
&&& 据悉,目前大部分紫杉醇原料供应商遍布美国、欧洲和亚洲。前不久,又有两家新公司&&加拿大Bioxel harma和美国Paxis制药公司售出了第一批紫杉醇产品。
&&& 据了解,目前紫杉醇临床使用的主要是注射制剂。由于注射制剂纯度要求很高(98%以上),而且需要使用特殊的溶剂,成本很高,副作用明显,目前紫杉醇的注射制剂技术基本上被百时美施贵宝公司所垄断,国内虽然有几个紫杉醇的注射制剂推出,但由于存在质量问题,市场份额很小。紫杉醇口服制剂由于生物利用度低,至今未能在临床中使用。实际上,从原料药到制剂的整个紫杉醇市场,都由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等几家国外大公司所控制。
&&& &&中国在这方面也有了良好的开始。&古练权教授说。
&&& 古练权教授表示,从红豆杉植物中提取紫杉醇是全球制药领域的一个难题。近年来,国内对红豆杉种植非常重视,特别是国内许多地区都在大规模发展红豆杉种植。但是,大多数地区种植的红豆杉树的枝叶中紫杉醇的含量很低(小于万分之一)或只含有少量的紫杉醇前体物质。因此,从国产红豆杉中选育生长快、紫杉醇含量高且生物学特性稳定的优良品种是红豆杉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 从1997年开始,梅州市梅雁生物工程研究所在梅县的雁洋和松口镇的丘陵地区进行红豆杉种植试验。在引种国内已有的红豆杉品种的基础上,发现了具有高紫杉醇含量和高生长量的红豆杉优良个体,通过扦插、组培、胚胎培养等方法培育出优质种苗。该优选品种枝叶中紫杉醇含量很高(紫杉醇最高的含量达万分之七,平均在万分之三以上),是目前见诸报道的紫杉醇含量最高、生长量较大的红豆杉品种。在此基础上,研究所于2003年对该优良品种的育种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2005年建了200亩种苗培育基地。古练权教授透露,该基地在红豆杉提取紫杉醇这一研究项目上已经取得了4项专利,保证了其国际领先地位。
&&& 中国的优势
&&& 分析人士指出,在植物药领域,中国企业面对的主要对手是国际上的跨国制药公司。
&&& 有报道称,目前,美国、日本、韩国、欧盟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许多医药研究机构都在加紧进行有关天然植物药的研发工作。不少大型制药公司正尽力把最大数量的植物物种送入实验室进行大规模筛选,以便从中找出任何可能的生物学功效。葛兰素史克公司的研究人员从植物样品中同时筛选出15~20种功效,寻找抗癌、抗病毒以及治疗神经、心血管和肠胃疾病的功效。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每年从25个国家搜集到4500种植物以及海洋生物、细菌和真菌,筛选出能抗艾滋病病毒感染和对60种肿瘤细胞株显示出抑制活性的提取物后,把有开发前途的植物分配给各制药公司。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发达国家过去10年在开发植物医药方面的支出年均增幅达15%,其中世界排名前15位医药公司的科研支出年均增幅达22.5%。
&&& &&但我们有自己的优势,中国拥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几千年的中药临床应用历史,中药疗效较好,而且具有完整的中医药理论体系和丰富的文献资料,各专业高校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植物化学药研发、中药现代化研究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基础研究水平较高,这一切都决定了我国在中药及全球植物药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古练权教授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欢迎进入-||中国最大紅豆杉價值
紅豆杉價值
屬淺根植物,其主根不明顯、側根發達,是世界上公認的瀕臨滅絕的天然珍稀抗植物,是遺留下來的古老樹種,在地球上已有250萬年的歷史。由於在自然條件下紅豆杉生長速度緩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長時間以來,世界範圍内還沒有形成大規摸的紅豆杉原料林基地。中國已將其列爲一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也明令禁止采伐。
  常綠大喬木,高達30m,胸徑達100cm,樹皮灰褐色。紅褐色或褐色,裂成條片狀剝落。大枝開展,1年生枝綠色或淡黄色,秋後變爲黄綠色,2~3年生枝黄褐色或紅褐色;小枝交互呈水平方高伸展。冬芽具覆瓦狀排列的鱗片,圓柱形,黄褐色或紅褐色,表面有光澤;葉線形,長1.5~2.2cn,寬約3mm,螺鏇狀着生,排成2列。花單性,雌雄異株;雄球花淡黄色,花藥5~6(稀4~8),有梗;雌球花短梗或近無梗,胚珠單生於側生花軸頂端的苞腋,基部具盤狀珠托。種子堅果狀,卵圓形或倒卵形,長5~7mm,徑3~5mm,上部常具2條縱脊,先端有凸超的短鈍尖頭,種臍顯著,近圓形或寬橢圓形,假種皮杯狀,肉質,成熟時紅色,有甜味。
  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產於南部、陝西南部、、貴州西部及東南部、西部、東北部、北部、安徽南部級雲南東南部。分布範圍較廣,但現存植株稀少,自然分布多散生。廣西僅零星分散在龍勝、靈川、融水,臨桂、永福、資源、興安等縣海拔700m以上區域,很少集中連片。目前,廣西資源、龍勝、臨桂等地有規模人工栽培。&& 紅豆杉屬植物全種有11種,分布於北半球的溫帶至熱帶地區,中國有5種,廣西有紅豆杉和南方紅豆杉2種。南方紅豆杉與紅豆杉不同之處是葉緣之不反卷,葉背綠色邊帶較寬,中脈帶上的凸點較大,呈片狀分布,或無凸點,種子卵形或倒卵形,微有2縱棱脊。周其興等(1998)研究表明,紅豆杉與南方紅豆杉的遺傳一致度達0.995,形態特征也極爲相似,因此可以合並爲1個種。在廣西,南方紅豆杉分布範圍與紅豆杉分布範圍基本一致,分布於桂北和桂東北資源、龍勝、灌陽、、臨桂、三江、等地。
生物學特性與適生生境
  分布區地跨暖溫帶至中亞熱帶南部,垂直分布多在海拔500m以上山地。喜夏涼冬寒氣候,北部的年平均汽溫爲10~12℃,最冷月
平均汽溫爲1~3℃,極端最低氣溫爲-15℃;最南部的年平均氣溫爲14~16℃,最冷月平均汽溫4~6℃,極端最低氣溫-8℃。年平均降水量mm,常年多霧,空氣濕潤,忌炎熱酷暑,氣溫超過30℃的低丘炎熱地或幹燥地,不能生長。分布區的土壤爲酸性山地黄壤和紅黄壤,灰岩地區未見有分布。喜肥沃濕潤的森林土壤,黏重土生長不良,幹旱貧瘠地不能生長。耐蔭,幼樹需在庇蔭下生長,成齡樹也忌日照直射。常與闊葉樹混交生長,少有成片純林。&& 紅豆杉雌雄異株、異花授粉、植株間隔,導致授精受阻、種子數量減少。種子當年成熟,假種皮厚,自然條件下需兩冬一夏才能萌芽。雖然偶有天然更新苗,但大多數種子休眠期内己腐爛或幹燥失水失去活力。幼苗長勢慢、抗逆性差、成活率低,決定了野生紅豆杉資源分散性、有限性及發展難度,這也是紅豆杉稀有瀕危的客觀原因所在。&& 紅豆杉生長較慢,據測定,樹齡100年以上的紅豆,胸徑40cm左右。人工栽培能顯著提高生長速度,廣西臨桂海拔560m的低山造林,造林成活率100%,3年平均高91.6cm、平均地徑1.45cm,年平均高長量約爲高30.5cm。紅豆杉萌芽力強,耐修剪。花期2~3月,果熟期10~11月。
主要有害生物防治
  紅豆杉蟲害較少,主要是圃地根腐病、猝倒病及日灼。防治方法是苗期陰雨天防積水和幼苗遮蔭,幼苗出土後每隔1周用800倍托布津或半量式波爾多液輪換噴施。
  紅豆杉用途及發展前景 紅豆杉全株含紫杉醇,經營紅豆杉藥用林,宜采用矮林經營方式,每3~5年采地上部分1次,供制藥廠提取紫杉醇。我國古代《》就己記載“紫杉”可入藥,“用皮易引起嘔吐,用木部及葉則不吐,且利尿、通經。治腎髒病、糖尿病”。據記載紅豆杉枝葉具通經止痛、利尿、降血糖作用。近年研究發現紅杉根、皮、枝、葉中含有抗癌物質紫杉醇,對卵巢癌、細胞性肺癌,前列腺癌、、白血病等的療效顯示了良好的前景。紫杉醇藥物在美國1992年穫准上市,1994年起先後在20多個國家穫准上市。紫杉醇藥物十分昂貴,1kg紫杉醇市場價約爲100萬美元,深加工產品價值更高。
  由於國内外對紅豆杉提取物紫杉醇的需求,使我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紅豆杉資源開發熱潮,各地天然紅豆杉資源遭到了嚴重破壞,有的地方甚至瀕臨滅絕。由於紅豆杉資源減少,且天然紅豆杉是國家一級珍稀保護植物,禁止采伐,目前紫杉醇產量呈逐漸下降趨勢。國内紫杉醇年產量大約50kg左右,除國内用一部分外,主要出口銷往歐美和日本等國。據統計,目前僅國内紫杉醇需求量在1000kg以上,並有逐年遞增之趨勢,其產量遠遠不能滿足國内外市場需求。
  我國紅豆杉屬5種紅豆杉中,紫杉醇含量一般在0.004%~0.01%之間,且多分布於樹皮中。大力發展紅豆杉人工栽培,提高植株的利用率,前景廣闊。
紅豆杉價值
  從紅豆杉的樹皮和樹葉中提鍊出來的紫杉醇對多種晚期癌症療效突出,被稱爲“治療癌症的最後一道防線”。高純度紫杉醇價格昂貴,每公斤200&萬元人民幣左右。但是紅豆杉生長緩慢,天然更新能力差,人工種植10畝僅能提鍊1公斤1%純度的紫杉醇。
  由於紅豆杉的提取物(TAXOL PACLI TAXEL)紫杉醇具有獨特的抗癌機理,美國國立腫瘤研究所所長BRODER稱紫杉醇是繼阿黴素、顺鉑以後,十五年來被認爲是對多種癌症療效較好、副作用小的新型抗癌藥物。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美國、英國、俄羅斯、韓國、中國都相繼開展了深入的研究。美國率先把研究成果應用於醫學臨床並在治療各種癌症方面取得了顯著的臨床效果。從此人類在抗癌領域中又取得了新的突破。所以到目前爲止以至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内,人類同癌症做抗爭的的最有利的武器之一,就是。
   紅豆杉中含有的紫杉醇,具有獨特的抗癌機制和較高的抗癌活性,能阻止癌細胞的繁殖、抑制腫瘤細胞的遷移,被公認是當今天然藥物領域中最重要的抗癌活性物質。據專家介紹,紫杉醇不溶於水或酒精之類溶解物,它的淬取技術非常複雜、加工程序十分嚴密,直接使用紅豆杉樹皮或根莖是不能治病的。
  目前,全球每年大約死於癌症的病人在630萬人左右,僅美國、歐洲、日本每年就在400萬人左右。治療這些病人每年大約消耗1500∽2500千克紫杉醇。一位研究紫杉醇的美國專家說,即使將世界上現有的紅豆杉全部砍伐,所提取的紫杉醇也隻能挽救12.50萬名癌症患者的生命。
   溫馨提示:不要隨意進食紅豆杉。有些群眾遇到感冒發熱時,會擷取些許紅豆杉枝葉煲水飲用,試圖治病。專家提醒,這種做法是錯誤的,目前紅豆杉的醫療用途主要體現於從樹皮、根部、枝葉中提取紫杉醇制作抗癌類藥物,直接服食紅豆杉並沒有明顯醫療效果。 2002年,衛生部就禁止將紅豆杉作爲保健食品和食品原料使用。人一旦誤食紅豆杉,則有可能出現頭昏、瞳孔放大、惡心、嘔吐、肌無力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死亡。
  紅豆杉功效: 利尿消腫、治療腎髒病、糖尿病、腎炎浮腫、小便不利、淋病等。 溫腎通經、治療月經不調、產後瘀血、痛經等到有效的功效。
  癌症藥物的新來源:紫杉酚(taxol)是一種有效且常用的癌症藥物,但它目前僅能采自於一種瀕危植物的針狀葉,人們對該藥的需求很可能超出這種樹的生產能力。最近,研究人員在美國化學協會擧行的會議上宣布說,他們已經從榛樹和真菌中分離出了這種化合物。這一發現可能會爲該藥提供一個充足的新來源,也可能使其成本大幅度降低。紫杉酚屬名paclitaxel,是全世界癌症藥物銷售量最大的藥物之一。它被用於治療子宮癌和乳腺癌,許多乳腺癌治愈者仍服用該藥以預防癌症的複發。雖然現在這種藥物的供應仍很充足,但很快需求可能會增加:調查人員正在測試該藥對阿耳茨海默氏病、多樣性硬化以及其它癌症的療效。如果該藥對上述疾病確實有療效,那麼藥物將變得供不應求。因爲該藥的生產是先從太平洋紅豆杉的針狀葉中提取先導化合物,再對其加工而成的。太平洋紅豆杉是一種瀕危植物,生長在北美太平洋西北沿岸。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大學的化學家安傑拉·霍夫曼一直在尋找辦法,提高紅豆杉中紫杉酚的產量。出乎意料,她在另一個完全無關的研究課題中發現了該化合物的一個新來源。她和她的同事當時正在研究榛樹,想搞清爲什麼榛樹中有些更易患上枯萎病。這種枯萎病在俄勒岡州的威拉米特河穀毁壞了成片的榛樹林。研究人員從幾種類型的榛樹中得到了提取物,並對這些樣品進行了純化和分析,霍夫曼在其中發現paclitaxel的化學特征。霍夫曼和她的同事發現,榛樹的樹葉、樹枝和果實中都含有paclitaxel,雖然含量僅有紅豆杉的 10%。他們同時發現生長在榛樹上的真菌也可產生paclitaxel。戴維·霍克說,最終,有關真菌發現可能是最有價值的。戴維·霍克是美國馬薩諸塞州伍斯特縣一家藥物公司的天然產品專家。他說,紅豆杉中也含有產紫杉酚的真菌。霍克強調,如果能用真菌在大缸里產生這種藥物,“這將肯定是很有價值的”。
  紅豆杉的藥用價值主要體現在它的提取物——次生代謝衍生物-——紫杉醇。根椐方唯碩博士(方唯碩——1997年畢業於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藥物化學博士曾師從於梁曉天教授)的研究結果,紫杉醇最早是從短葉紅豆杉的樹皮中分離出來的抗腫瘤活性成份。是治療轉移性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最好藥物之一,同時對肺癌、食道癌也有顯着療效,對腎炎及細小病毒炎症有明顯抑制。紫杉醇的抗癌機理是:紫杉醇能與微量蛋白結合,並促進其聚合,抑制癌細胞的有絲分裂,有效阻止癌細胞的增殖。
  爲減少對野生紅豆杉資源的破壞,人們又開始用紅豆杉的枝莖葉部分,提取前體化合物10----去乙醯巴卡亭Ⅲ、然後用半合成辦法制備藥用紫杉醇。紫杉醇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廣譜、強活性、抗癌藥物,具有獨特的抗癌機理。
  國外最早報道是1971年美國從紅豆杉中提取紫杉醇,美國食品醫藥管理局 (FDA)1992年批准用於臨床,經證明對多種癌症有療效,由其是對卵巢癌、乳腺癌的治療穫得成功,治愈率達33%,有效率75%.用美國腫瘤研究所(NEI)所長BRODER的話說:紫杉醇是繼阿黴素、顺鉑之後十五年來,人類與各種癌症相抗爭時,療效最好、副作用最小的藥物。
  另一方面,全球範圍内,世界各國對傳統醫藥的治病方法和治療原理逐漸接受(傳統醫藥是指在現代醫藥出現以前,保護和恢複健康的醫療方法)。中國在傳統醫藥方面有着悠久的歷史,如中藥麻醉、針灸、中草藥等。
  經權威部門鑒定和相關報道,中國境内的紅豆杉在提練紫杉醇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含量。以東北紅豆杉和南方紅豆杉的含量較高,由其以生長環境特殊的東北紅豆杉含量爲最高(含量可達萬分之二)。獨特的氣候條件有利於植物體内幹物質的沉積。如把東北紅豆杉適當南遷可增加生長期、改善生長環境有利於植物體内有效成份的合成,提高含量和品質。
  當前,人類穫得紫杉醇的方法有:1.天然提取. 2.人工合成. 3.半人工合成. 4.生物發酵. 後三種方法大都停留在實驗室階段。
  紫杉醇的分子式爲:C47H51NO14是萜類環狀結構的天然次生代謝物。主要由紫杉烷環和側鏈組成。研究其生物合成,對於人爲定向的提高合成效率及克隆組合,形成關鍵的酶的基因,提高紫杉醇的產量意義重大。目前的關鍵是能否找到一兩個關鍵酶的發現,並使得其基因純化和基因克隆。克隆紅豆杉基因能否突破還有待於觀察,不過人們已經找到的假想途徑,目前這些技術還處在實驗室階段。
  根據研究及報道:從紅豆杉植物中分離得到的10---去乙醯漿果赤黴素Ⅲ (巴卡亭Ⅲ),顯然活性低於紫杉醇,但可以從紅豆杉針葉中提取。該物質經過四步化學過程可合成紫杉醇。爲解決紫杉醇新來源途徑,取得重大進展。以NICOLAOU博士爲首的美國研究小組在1994年報道通過化學方法全合成紫杉醇的結果。但化學合成從實質意義上說還沒有取得徹底的突破,目前還不具備應用價值。
  STTERLE等從短葉紅豆杉韌皮部分, 分離得到一種寄生真菌(taxo myces an dreanae).可以在特定的培養基中產生紫杉醇及相關烴合物,但由於目前產量極低,所以還不能在生產中得到應用。重組DNA技術可望提高紫杉醇的產量。
  通過研究還發現:根是除樹皮外紫杉醇含量最高的器官。人們利用發根農杆菌(agrobac terium rhizogenes )浸然紅豆杉植物外植體誘導生根。這一辦法不需外援激素,發根生長迅速,遺傳性狀穩定而受到重視。如能把尋找合成紫杉醇或其類似衍生物,從微生物合成途徑中,定向得到關鍵酶和克隆紅豆杉相關基因結合起來,可使這一方法得到突破 。具第五界北京生物醫藥發展論壇介紹,從植物中提取紫杉醇的發展過程大體情況是:
&  從60年代起,抗癌新藥的發現主要是從原始植物的代謝產物中尋找,就是目前正在使用的幾種抗癌化療試劑,也不是從高等植物中提取的化合物。
  比如:從長春花中分離出的“長春花類生物鹼”
  從盾葉鬼臼中分離得到的“表鬼臼毒素”類衍生物。
  從喜樹中分離得到的“喜樹鹼類衍生物”
  以至到現在的從紅豆杉中分離得到的“紫杉二帖類”成份等。
  提取紫杉醇所需的相關技術和設備:
  1. 用紅豆杉提取紫杉醇的關健技術及相關資料.
  2. 紫杉醇含量的精度測定方法及質量標准及相關資料.
  3. 去雜超淨設備.
  4. 高壓液相色譜儀及液相色譜分析拄等。
  紅豆杉和很多藥物一樣具有一定毒性,在沒有醫生的指導下,長期大量食用後,可能會產生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白細胞下降等嚴重毒副作用。紅豆杉不屬於新資源食品,衛生部在《衛生部關於進一步規範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已將紅豆杉列入《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單》,禁止紅豆杉作爲保健食品和食品原料使用。
  人誤食紅豆杉的中毒表現主要爲頭昏、瞳孔放大、惡心、嘔吐、彌散性腹痛、肌無力等,嚴重者出現心動緩慢、心髒驟停或死亡,病理檢查出現肺水腫、心肌出血和心肌炎等改變。
園林綠化價值
  房前屋後,荒坡空地,道路兩旁也適宜種植,一次種植,多年受益,效益顯着。紅豆杉樹形美麗,果實成熟期紅綠相映的顏色搭配令人陶醉,可廣泛應用於水土保護和林、園藝觀賞林,是新世紀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秀美山川的優良樹種。
  在園林綠化,室内盆景方面也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如利用珍稀紅豆杉樹制作的高檔盆景,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賣到30萬元/盆,成爲城市綠化和家居美化新貴,被人們形象地稱爲珍貴的“搖錢樹”。 自然界中的紫杉醇主要存在於紅豆杉樹的全身,而樹皮的含量最高,達萬分之一左右。但紅豆杉是一種緩生樹種,全世界非常稀少,美國早已將其列入保護樹種。在亞洲,中國、緬甸、印尼等國擁有的野生紅豆杉較多。
  紅豆杉的提取物 (TAXOL PACLI TAXEL)紫杉醇具有獨特的抗癌機理,美國國立腫瘤研究所所長BRODER博士稱紫杉醇是繼阿黴素、顺鉑以後,十五年來被認爲是對多種癌症療效好、副作用小的新型抗癌藥物。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美國、英國、俄羅斯、韓國、中國都相繼開展了深入的研究。美國率先把研究成果應用於醫學臨床並在治療各種癌症方面取得了顯着的臨床效果。從此人類在抗癌領域中又取得了新的突破。所以到目前爲止以至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内,人類同癌症做抗爭的的最有利的武器還隻能是紫杉醇。
  紫杉醇主要是從紅豆杉的根、皮、莖、葉中來提取。由於提取工藝較爲複雜,由其是在去除原液中的葉綠素的成份方面較爲困難,在加之設備投資較大,由其是原料來源缺乏,紫杉醇的規摸性提取在我國發展較晚,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剛剛開始。
  目前、全球每年大約死於癌症的病人在630萬左右。僅美國、歐洲、日本每年就在400萬人左右。治療這些病人每年大約消耗公斤紫杉醇。而全世界每年大約隻能生產350~500公斤紫杉醇。其中美國可生產25~50公斤、中國隻能生產50公斤左右。因此紫杉醇的市場開發、應用潛力巨大。同時大規摸的培植紅豆杉原料用材林基地,也蘊藏着巨大的市場商機。所以,紅豆杉的身價也因此倍增。
  在國外,加拿大的植源藥物公司、美國的泰坦化學公司、美國的施貴寶 (BNS)公司是應用紅豆杉開發紫杉醇最早、技術實力最強、經濟實力最大的公司。由其是美國的施貴寶公司,二十年來一直獨霸世界紫杉醇市場。該公司用做提鍊紫杉醇的原料有相當數量是從中國進口,或通過其它途徑穫得,然後其產品紫杉醇針劑在反銷中國從中穫取暴利。
  中國生產的紫杉醇(TAXOL)含量都在98%以上,出口價位一般在800元/克人民幣,在國外每克紫杉醇被制成33克針劑,每支含紫杉醇大約30毫升,反銷我國大約每支2500元/支(人民幣)。也就是說我國的癌症病人,每使用一克進口紫杉醇相當於付出了80000元人民幣,是黄金價格的600多倍。
  正因如此,中國的野生紅豆杉,在短短的十幾年中遭到了史無前例的砍伐和破壞,野生存量銳減。有的地區甚至已瀕臨滅絕。因此,保護現有資源、人工擴大紅豆杉資源總量,就擺在了有識之士
  紅豆杉爲常綠植物,是近年來開發成功的抗癌新藥紫杉醇的原料植物。東北紅豆杉又稱紫杉,零散分布在長白山脈的混交林中。紅豆杉是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是第四紀冰川後遺留下的珍稀瀕危植物,分布範圍狹窄,現存數量逐年減少,大力開展人工栽培成爲當務之急。紅豆杉的根、莖、葉、皮中含有可提純的紫杉醇,目前國際市場上每公斤價格近百萬元。
  紅豆杉中提取的紫杉醇具有防癌治癌的作用,而且無明顯的不良反應,是近年來國際上公認的植物提純的抗癌藥物,臨床應用對多種癌症有較好的效果。美國的臨床研究證明對卵巢和乳腺癌有突出的療效。此外,對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也有一定效果。
  在中國林學會生態分會的指導下,遼寧省生態經濟專業委員會組建了紅豆杉科研協作組,由沈陽藥科大學、沈陽農業大學等有關專家組成,協作組將在人工栽培、生產加工、分析鑒定、臨床應用等方面廣泛開展協作。
  紅豆杉的開發利用有很好的前景,當前應大力發展人工栽培。建立穩定的紅豆杉原料基地,利用當前發展林業,城市綠化的機遇擴大栽培面積。通過果藥間作、林糧間作、荒地開發、庭院綠化等多種形式建立樣板示範基地。
  爲了加快發展紅豆杉生產基地,將達到一定規模,又有管理能力的農戶,定爲藥廠的生產基地,建立穩定的產銷關係。
  紅豆杉原是長白山野生資源,栽培技術簡單,和栽培普通樹一樣,全國大部分地區都試栽成功。由於紅豆杉生長很慢,又有耐陰特點,因此,在行間可間作其他作物,栽植3年生紅豆杉的株距1米,行距2米,667平方米300?350株。如節省土壤也可先密植,以後再移栽。二年後剪下部分枝條由藥廠回收。
  紅豆杉田間管理要點是,利用好排灌條件,旱能澆水,澇能排水。施有機肥、綠肥和生物肥。不能用有殘毒農藥和除草劑,必要時可用生物農藥。
  它有抗癌的功效,藥用價值極高 。
  紅豆杉系紅豆杉科紅豆杉屬常綠大喬木,全世界共有11種,我國5種,即東北紅豆杉、紅豆杉、南方紅豆杉、雲南紅豆杉、西藏紅豆杉。由於紅豆杉分布地域較窄,加之人爲盜伐,如今已近瀕危邊緣。現在,全世界野生紅豆杉僅有1000萬株。一位研究紫杉醇的美國專家說,即使將世界上現有的紅豆杉全部砍伐,所提取的紫杉醇也隻能挽救12.5萬癌症患者的生命。所以各國爲保護不多的紅豆杉自然資源,已禁止一切砍伐。目前98%純度的紫杉醇國際市場價格爲每幹克40至60萬美元,我國純度爲70%的紫杉醇售價爲160至180萬元/千克,比黄金價格還要昂貴。
是世界上公認的瀕於滅絕的珍稀抗癌植物。是第四紀冰川孑遺留下的古老樹種之一。 在地球上已生長了近 250萬年。具報道全球目前僅存野生紅豆杉2500萬株左右。漫長的生物進化和基因遺傳賦予了這一物種獨特的内部結構,紫杉醇(TAXOL)、紫杉酚就是該植物的提取物之一。國家林業局曾對目前開展的 "紅豆杉工程"做出過明確的批示:"紅豆杉爲我國一級保護樹種,兼有很好的生態效益和極高的經濟價值,國家支持在適當範圍大力營造紅豆杉林,社會各界以承包、租賃、拍賣、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參與造林綠化事業應予以提倡和鼓勵”。 所以說"紅豆杉工程"既是當務之急的挽救生命工程,又是造福人類的偉大陽光事業。我國的紅豆杉資源和世界上其它國家相比雖占一半以上,但從世界上的紫杉醇的需求量來看,還是遠遠不夠的。自從1992年美國的食品藥物管理局(FAD)批准紫杉醇爲治療晚期的癌症藥物以來,我國的野生紅豆杉資源過度砍伐日益加重,野生紅豆杉資源遭到了嚴重的破壞。而且野生紅豆杉的很多生物學特性,又限制了自然群落的發展。 據統計:世界上癌症的年發病人數在1000萬以上,如按0.006%----0.06%提取紫杉醇,年需消耗紅豆杉樹皮700----1000噸。既使全球的紅豆杉樹皮全部采淨,也僅能維持短期的需要。而且人工合成或化學合成紫杉醇的方法,目前還處在實驗室階段。所以,人工擴繁 發展紅豆杉資源,建立紅豆杉醫用原料用材林基地就迫在眉睫。目前紅豆杉苗木的幾種繁植方法1. 先育種植法紅豆杉資源的保存和種苗的快速繁育,是解決紫杉醇用材林建設的基礎,大面積營造紅豆杉人工林是解決紫杉醇原料的關健。 用紅豆杉種子繁育苗木時,要住意種子的儲存方式,要沙種混藏或控溫處理,這對越冬後出芽和打破休眠習性,具有很好的效果。播種前要搓傷種皮、溫水浸種、藥劑激素處理。出苗後遮陰是育苗的關健。可防止苗木高溫灼燒保持濕潤、透光度在40%爲宜。東北紅豆杉和南方紅豆杉出苗率均可達到70---80%,要求出苗溫度高於15度。 紅豆杉的愈傷組織形成的遲與早的比率,在不同的種類和同一種類不同植株之間存在差異。同時與外植體類型、取樣部位及采集季節、光照條件、培養基種類等因素有關。在誘導培養基上,東北紅豆杉、南方紅豆杉、雲南紅豆杉均能形成愈傷組織。但形成情況因紅豆杉的種類及植株的不同也有差異。 研究表明:一定程度的水解絡蛋白(CA)能促進東北紅豆杉、南方紅豆杉的傷愈組織生長,但濃度大於0.5%時不利於紫杉醇的形成和積累。而當濃度大於1% 時又能促進傷愈組織的的愈合,和形成新的生長點,又不影響紫杉醇的積累。經比較,2、4D也有利於傷愈組織的形成,也可提高誘導率。在2、4D培養基中的愈傷組織顏色新鮮、塊大松軟,對紅豆杉的愈傷組織的誘導比較容易。但其它培養基添加物,如細胞懸浮培養、B5培養基、炭源蔗糖也可增加紫杉醇的含量。但高農度蔗糖中的葡萄糖會抑制紫杉醇的合成。同時半乳糖對促進細胞生長顯著。GIBSON的研究表明,無論是細胞懸浮培養還是誘導愈傷組織細胞生長以及紫杉醇含量的形成,在黑暗情況下好於光照條件下。 無論組培的方式用什麼品種和部位都要選擇中層增殖能力旺盛的細胞組成(表層細胞含大量的澱粉顆粒、中心細胞無核,容易出現分化的管狀分子)。這樣有利於形成細胞間的細胞鏈絲,從而形成大的細胞團,有利於細胞間小物質的信號傳遞。從而使得紅豆杉的細胞以細胞團的形式存在,產生功能性細胞肌體,促進細胞團區域化,和細胞功能分化,這一點是使紅豆杉產生代謝物的前提。 3. 紅豆杉的人工扦插繁殖隨着紅豆杉資源的日益減少,需求量的日益增大,合理利用紅豆杉、發展紅豆杉刻不容緩。在本着 "保證藥用,禁絕材用"的方針下,更有效的作好枝葉利用。
紅豆杉的用法
  紅豆杉脱毒才可服用,下面是來自衛生部的公告:
  科學研究表明,紅豆杉毒性很大,長期大量食用後可能會產生抑止骨髓造血功能、白細胞下降等嚴重毒副作用。中毒表現主要爲頭昏、瞳孔放大、惡心、嘔吐、彌散性腹痛、肌無力等症狀,嚴重者出現心動徐緩、心髒驟停或死亡,病理檢查出現肺水腫、充血和出血以及心肌出血和心肌炎等。
枝葉的用法
 [品名] 紅豆杉枝葉 本品爲紅豆杉幹燥的枝或葉(陰幹、鮮枝葉最佳)
& [性狀]灰褐色或暗褐色,氣香、味苦
 [作用和機理]紅豆杉所含有的紫杉醇屬有絲分裂抑制或紡缍體毒素(Spindle poison),和目前常用的化療藥作用機理不同,它昌誘導和促進微管的裝配。紫杉肯具有聚合和穩定微管的作用致使快速分裂的腫瘤細胞在有絲分裂階段被牢牢固定,使癌細胞複制受阻斷而死亡。
[用法用量]紅豆杉枝葉每天8-15克,置砂鍋中。加一升(約2斤)水渚沸,用文火剪煮十至十五分鍾,飯後服用,一天内服完。
  紅豆杉枝葉一般一療程(二十八天)可見效。癌症手術病人,術後10至15天開始服用效果最佳,四年多臨床應用表明,無一例出現複發、轉移;放、化療病人接受治療同時可以服用,具有增效減毒無效。一般患者,4-至6個療程後,各項檢驗指標都正常,可在醫生指導下小劑量維持,以防止擴散及轉移;嚴重患者,根據病情在主治醫生指導下增加服用療程;直腸癌患者如服用後出現腹瀉症狀,應先服用小劑量2袋一天,症狀消失後繼續服用。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西紫杉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