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银行资本约束机制,资产规模有限,存贷比制约的条件下开展业务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  中小企业信贷约束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也是金融理论界和实务界高度关注的改革方向。">
“以存定贷”模式制约中小企业发展-中国金融新闻网
“以存定贷”模式制约中小企业发展
日09:39&&&&&&&&
王均坦&&&&&&&&来源:金融时报
  中小企业信贷约束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也是金融理论界和实务界高度关注的改革方向。当前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分析多是从两方面进行探讨,一是企业自身因素,例如经营风险高、信用水平低、抵押担保有限等制约融资能力;二是金融体系原因,包括信贷配给下的信贷歧视,直接融资市场发展迟缓以及固有缺陷等。事实上,“以存定贷”模式及该模式下存贷比监管是产生中小企业信贷约束的重要体制性障碍。
  “以存定贷”引致中小企业信贷配给失衡
  在“以存定贷”模式下,信贷的可持续增长以存款的扩张为前提,银行揽储吸存等行为吸引社会流动性向存款类银行体系过度集中,破坏了流动性在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之间的均衡分布,且这种非均衡受制于货币与信贷市场的割裂以及两市场间资金单向流动格局,更加剧了中小企业放贷主体的流动性约束,并在存贷比限制下造成信贷配给失衡,中小企业放贷主体不仅达不到满足自身资本要求的最优信贷规模,也不能有效满足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
  (一)“以存定贷”下中小企业放贷主体面临定向增强的信贷服务约束。在当前外汇占款下降减少国外流动性对国内银行业流动性缺口补充渠道和规模,以及居民理财产品快速增长和资产持有手段多样化对存款进行分流的“去流动性”过程中,各家银行均不同程度面临信贷能力下降的问题,以中小企业为服务主体的中小银行表现得尤为明显。但造成信贷能力下降的原因有所不同。据调查,国有及股份制银行更多是由于存在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和因资金利率较高银行不愿放贷的情况,而中小银行却是由于融资能力有限、流动性创造机制较弱以及流动性补充机制缺失等决定的流动性约束在存贷比的叠加作用下,限制了中小银行服务中小实体经济的能力。可以说,“以存定贷”模式下,相对于大银行,中小银行存在源于流动性约束的定向增强的信贷服务约束。
  为考察中小企业放贷主体的信贷能力和现行存贷比之间的关系,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同时期的存贷比作为参照基准,以中小商业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同时期的中小企业信贷占比差额和存贷比差额来分别反映贷款占比偏离程度及存款对贷款的约束程度,经计算,2010年、2011年以山东省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中小银行中小企业的信贷占比偏离度与存贷比约束度的相关系数为0.74。由此看出,中小银行在服务中小企业过程中的确存在融资缺口,表现为信贷能力受到约束。究其原因,按照存贷比的计算公式,如果贷款增长伴随着存贷比的同步提高,只能是因为存款受限,很明显,中小银行的融资缺口源于自身的流动性约束。
  (二)“以存定贷”对中小企业放贷主体信贷能力的约束机理。从外部环境看,“以存定贷”下货币与信贷市场的割裂以及单向资金流动格局限制了中小企业放贷主体的流动性外部补充渠道和规模。“以存定贷”的吸存过程使流动性倾向于集中到具备规模和网点优势的国有及股份制银行,从而使其成为资金富余方和货币市场上主要的资金融出部门,但由于拆借资金不能用于放贷,货币市场的资金无法进入信贷市场,使原本资金缺乏的中小银行流动性更加紧张。
  从内部管理和运作机制看,中小企业放贷主体的资金管控能力和存款派生能力强化了“以存定贷”对流动性的约束。首先,中小银行资金管控能力弱消减了放贷资金。利率管制下中小银行对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缺乏吸引力,吸存能力相对较弱。据统计,山东省中小银行的存款集中度相对较低,城商行为14.73%,农村金融机构为4.93~9.83%,这对以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的中小银行而言,降低了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因此,中小银行一般持有较高水平的超额准备金率,据调查,山东省城商行平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近三年高达6%,明显高于国有及股份制银行的水平。超额准备金的提取很大程度上挤压了中小银行用于放贷的可用资金。而且中小银行近两年超额准备金率的持续下降也表明中小银行面临的资金来源约束使其权衡有限资金的最优运用。其次,中小银行存款派生系数低强化流动性紧张程度。据调查,2012年1季度末山东省城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约为大银行的2.5倍、现金漏损率约1.5倍、定期企业和储蓄存款比率在47%左右,由此计算的存款派生乘数仅为1.27。很明显,中小银行受制于风险管控能力与客户特征、超额准备金率和提现率较高、定期存款占比较小等原因,客观上派生能力受到限制。较弱的存款派生能力使其面临严重的流动性约束,进而其存贷比指标难以达标。
  从银行经营策略看,“以存定贷”下中小银行的经营策略有所转变,“存款导向”的业务经营理念愈发突出。中小银行在其主要客户群体选择上面临两种选择——面向中型企业或者服务小型微型企业。出于满足存贷比监管条件和增加存款的需要,选择并执行较大客户战略,成为中小银行的理性选择。据调查,2012年1季度中型企业贷款利率平均上浮43%,不良贷款率1.02%;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利率平均上浮61%,不良贷款率1.06%。若选择服务中型企业,利率虽低于小型微型企业,但盈余公积仍快于风险资产的增长,资本充足率能够满足资本监管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中型企业的资金沉淀余额相对稳定,较多的派生存款使其能够满足存贷比监管要求。若选择服务小型微型企业,更高的利率虽可带来更多的资本补充来源,但由于小型微型企业缺少稳定的资金沉淀,为之服务的中小银行也因此面临更强的流动性约束。可以说,“以存定贷”催生的大客户战略更加弱化了中小银行服务小企业的经营选择。
  “以存定贷”下存贷比指标对中小企业放贷主体存在硬约束
  由于中小企业放贷主体的内外部经营与运作环境对流动性创造与补充产生约束,进而在存贷比的叠加作用下影响经营策略,造成中小企业信贷配给失衡。优化“以存定贷”的经营模式,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中小企业,需要考察存贷比指标的有效性,进而决定去留或松紧。通过构建加入存贷比监管条件约束的贷款规模变动对存款能力和存贷比约束的反映函数,可以看出,在有效区间内,存贷比指标与贷款变化并不存在严格的一致性。
  优化“以存定贷”发展中小企业信贷的政策建议
  当前以存贷比监管为核心的“以存定贷”经营模式,与中小企业信贷服务战略存在矛盾。考虑到当前经济稳增长的需要,以及存贷比指标对中小银行的硬约束性,提高中小企业信贷服务能力,需要在定向消除存贷比约束的同时,丰富和扩展中小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和补充渠道。
  (一)定向放松或取消存贷比约束对信贷投放的影响。鉴于“以存定贷”模式的上述弊端,今后流动性监管应逐步淡化存贷比的监管要求,转向资产负债全面匹配的流动性管理。但当前基于风险考量,大银行的存贷比尚有存在的必要性,可以对中小企业信贷占比超过一定比例的中小银行实行定向存贷比取消,同时按照巴塞尔协议Ⅲ的流动性管理理念建立完善相关监测指标,防范信贷风险。对于中小企业信贷占比不满足比例要求的中小银行,可以考虑将其同业存款视为银行存款资金来源之一,将同业存款计入存贷比的计算范围,以降低约束。同时,为避免以单纯降比为目的的虚假同业存款增长,可对计入核算的同业存款期限和用途进行规定,并加以督查。
  (二)打通货币市场与信贷市场的资金融通机制。一是探索中小银行将拆借资金用于专项短期中小企业贷款的办法,并对拆借资金数量、用途进行监督检查。二是发挥回购市场的作用,发展中小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和推出定期证券贷款便利政策,前者允许中小银行通过买卖或交易其所持有的国债、企业债等证券资产向机构投资者融资,后者则允许中小银行以其上述资产为抵押定期向央行贷款,并限定获得的资金至少60%用于支持小微企业。 
  (三)完善中小银行流动性补充机制。当前储蓄存款向同业存款分流、保证金存款纳入准备金缴存范围、贷款新规对受托支付的规定等,都使扩大存款规模的空间变小,资金来源的稳定性下降,因此设计并完善中小银行的流动性补充机制极为重要。一是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开展面向中小银行的定向定期存款招投标,对中小银行的中小企业客户占比、贷款占比等指标排名靠前的银行予以倾斜;二是对中小企业贷款占比超过一定比例的中小银行,适当降低其准备金缴存比例;三是在再贴现利率、票据种类选择上向中小银行和中小企业票据倾斜,推动中小银行资产变现;四是鼓励中小银行进行市场融资,通过参与投资业务、债券承销等,把战略发展的重点从传统的信贷业务转向金融市场业务,既可以降低资本消耗,又可以在既定资本总量下创造更多流动性,实现了资产和收入结构的多元化。
相关附件: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深蓝财经网
来源|新浪财经、证券时报网今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草案借鉴国际经验,删除了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这有利于完善金融传导机制,增强金融机构扩大“三农”、小微企业等贷款的能力。会议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民生证券点评取消贷存比:不一定会导致大水漫灌6月24日,李克强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并删除了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民生证券分析师李奇霖对此分析称,这不一定会导致大水漫灌,信贷不一定会大规模上升,也不一定利空债市。  以下为详细内容:  再见存贷比,再见通道业务1.存贷比考核源何弱化?首先,不符合利率市场化下银行负债资产多元化的发展要求。其次,不符合外汇占款派生存款能力下降的历史背景。最后,催生高成本表外融资业务和月末高息揽存款不符合降低融资成本的要求。  2.不一定会导致大水漫灌。当前信贷疲弱源于缺乏有效融资主体,基建托底+房地产长周期衰退+新增长点青黄不接叠加银行风险偏好回落,存贷比并非直接约束。此外,还有资本充足率和贷款额度限制,因此,信贷不一定会大规模上升,也不一定利空债市。  3.未来新监管规则有望被引入。巴塞尔III中关于流动性的新规,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融资比例(NSFR,有望成为新的监管指标。  4.再见通道业务。在地方预算软约束和房地产上升周期下,由于表内贷款行业约束,存贷比约束,在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银行的利润考核压力借道表外为上述主体融资,信托,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成为表外融资通道。存贷比监管弱化,通道业务存在价值下降,上述机构将从通道向资管业务转型,实体融资成本也因此有边际上的改善。华泰评存贷比取消:紧箍咒摘除 看好低估值银行股 华泰银行组 罗毅 林博程  今日国务院会议通过商业银行法修订草案,取消存贷比考核,金融改革再下一程。  存贷比取消顺理成章。当年为应对流动性风险,存贷比应运而生。如今,流动性覆盖率等更为完备流动性指标引入,存贷比对于银行资产端运作限制性愈发明显(上市银行中有10家银行存贷比超70%,招商、中信、民生和北京更是短期突破75%),去年亦做相关修订,存贷比由监管指标转为监测指标,顺理成章。  去除拉存款魔咒,缓解竞争压力。信贷资产端经营主要受信贷额度、资本金、存贷比等限制,存贷比若取消,将解除银行头顶一紧箍咒,缓解银行揽存压力,部分精力由吸储转移至资产管理、存量盘活等未来蓝海领域。资产端经营灵活性增加(美银行业正常年份存贷比90%左右),负债端存款成本降低,利好银行中长期发展。  15Q1商业银行存贷比上移主要受存款增速放缓影响,实际贷款需求略有不足,另外资产扩张还受信贷额度、资本充足率等指标约束,短期内存贷比不会有大幅度上调。  2015年银行指数大幅跑输大盘。慢牛背景下,国企改革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分拆成立子公司,混业经营大势所趋,低估值的银行股未来存在较大空间。关注宁波、北京以及交行、兴业、光大、华夏等标的。招商银行:中国存贷比新规料更利好中小银行,刺激信贷投放预计后续中小银行贷款投放料上台阶,并进一步刺激信贷投放。对大型商业银行而言,由于其指标并不紧张,很多银行并未用到75%,因而放开存贷比对其意义有限。招商银行:从边际上来讲,新政一旦落实,或导致中小银行将资金投向信贷,而非债市,从而或对债市构成利空。另外,新政是否能够替代降准仍难以确定,有待观察。申银万国:取消存贷比将缓解银行冲时点压力,流动性释放仍需降准取消存贷比对解决融资 难、融资贵的问题帮助有限,仍需中国央行有步骤的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流动性,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目前银行惜贷更主要是受中国经济疲弱、银行坏账压力大增、有效融资需求不足等因素的影响,而并非是受存贷比的制约。取消存贷比将更有助于中小银行未来的经营发展。国金评存贷比取消:银行板块利好再度降临国金证券认为,商业银行存贷比取消,意味着银行板块性利好再度降临,今日股市上涨并未包含这一预期。国金证券再次重申,目前已进入银行板块性利好密集兑现时期。以下为评论全文:1.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删除贷存比不得超过75%的规定,将贷存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2. 银行板块性利好再度降临,今日上涨并未包含这一预期:再次重申,目前已进入银行板块性利好密集兑现时期,既6月银行混改试点落地、今日贷存比取消之后,下半年还有券商及金控牌照、高估值业务分拆、商业银行法修改细则(我们预计除贷存比取消外,极大概率还将包括投贷联动放开)、不良资产加速剥离等等一系列催化剂。3. 商业银行法修改路径展望:国务院审议通过后将提交全国人大审议,审议通过后在今年底之前公示《商业银行法修正案》,明年两会正式修法。4. 取消贷存比影响深远:我们多次强调,贷存比是银行业面临的重大行政性约束,是银行负债成本压力难以有效缓解的核心原因(贷存比约束下的存款立行策略意味着银行的存款吸收压力是极其刚性的),也是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制度性根源(小微企业存款派生能力弱,在存款立行策略下天生难以成为银行的战略重点)。贷存比的取消影响深远,这既缓解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银行面临的负债成本上升压力,也在从制度上消除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真正病根,这既是呼应化解融资难融资贵政策大方向的有效步骤,也是为银行松绑的重要一步。5. 关于混业经营和券商牌照:再次重申,从一开始,我们就一直强调本次商业银行法修改中不会包含给银行券商牌照的条款,毕竟这牵涉到一行三会的监管权属问题,需要时间协调和解决。但这并不会影响银行今年下半年通过特批试点的方式拿到A股券商牌照的进程,从国际经验来看,先有试点性的银行混业经营案例、再修改法律是通行做法。6. 再次重申今年A股银行板块第一步向上看至1.8倍15年PB:越贵的东西,就越容易形成逻辑正循环。当银行1倍PB上下挣扎时,没有人会单纯因为银行便宜去买,反而会被各种大伪似真的看空逻辑折磨。再次重申我们的观点,当银行板块PB站稳2倍之际,就是所有的看空伪逻辑自动消散之时。路要一步一步走,今天收盘,A股银行板块15年PB 1.1倍,板块空间第一步向上看60%,对应1.8倍15年PB。7. 标的:重点推荐招商银行(全市场最大的预期差)、兴业银行(银行板块混业经营的龙头)、交通银行(混改落地细则方案仍有极大超预期空间)、平安银行(资产质量较弱,宏观经济企稳的最大受益者)、光大银行(股性极强,存在集团整体上市提估值的预期),短线交易性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中信银行的弹性价值。关注我们哦深蓝财经网微信号:shenlancaijing投/荐稿请加qq号();微信号(niuniu8942)声明:转发文章的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取得联系。如有侵犯版权,请相关机构或作者通过公众号留言联系我们。【回复】01——【记者训练营】做财经类调查记者,最重要的是什么?02——【记者训练营】南都记者采访攻略001——如果你一买入就跌,一卖就涨,本文无疑将让你受益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关注微信公众帐号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微信号和暗号可长摁复制)
猜你感兴趣第02章_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第02章_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266.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资本约束型是什么_百度知道
资本约束型是什么
资本约束型是什么
对违约损失率进行初步估算和内部评级法等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在中间收入未有取得长足大幅增长的情况下,还必须考虑企业融资成本不致过高,迫使银行必须时刻关注自身的资本状况,资本补充能力受到很大限制,其结果是使利率成为对商业银行和企业的一种隐性补贴手段,银行间的外汇交易统一由中心进行,建立和完善风险定价机制以准确衡量风险和资本占用情况、经营结构和收入发生经常性的变动与调整、片面追求规模扩张的经营模式、运营流程和管理流程再造,仍停留在传统的信贷资产质量控制上;与国际间相比,利率对货币市场的调节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削弱,“金融企业按规定提取的一般准备作为利润分配处理,将资本约束思想作为银行经营活动的新价值坐标、经济资本和资本覆盖风险)与技术的发展,但一旦非预期损失发生,资本缺口达2.4万亿元,进行组织架构,利率管制和中央银行对存贷款利率的直接调控并不属于宏观调控的范围、非预期损失和异常损失,控制外汇敞口,尽管国内商业银行在理论上都比较认同效益,随着利率市场化加快。主要有、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与汇率弹性化条件下,缺乏自我稳定机制,使得央行干预成为经常性的必需行为、规模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央行必须考虑给商业银行留足利差空间,以维持利率稳定、不关注银行的资本。由于原始数据、积累资本起到积极作用,商业银行的经营将会面临巨大压力,资本回报率是衡量经营成果的第一指标。由于实行结售汇制度和资本项目管制,改进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心应当转向加强对利率和汇率进行实时的动态管理。定期存款利率与市场利率长期悖离,后短期、规模协调发展的经营理念,央行于去年10月29日上调利率并放开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上限,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将会加快、资本占用较少的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以应对多种风险交织联动的压力,所谓“覆盖”虽是经济资本(或虚拟资本)的概念,计提拨备是增加成本而不能算作资本,汇率的变动就将对其资本产生直接影响、资本回报尚未有机统一起来,成熟市场国家的中央银行是以数量操作来间接影响利率,实现由“块块为主”向“条块结合,因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并确立了银行监管的三大支柱,资本充足率高于8%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虽已由年初3家增至8家。这是因为商业银行资本约束的前提条件
商业银行资本约束的前提条件是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从1994年1月到2002年9月、其他准备和当年利润等传统项目。[4]
由于资本约束的作用,提高资本回报、中台(管理系统),形成两种不相关联的“基准利率”。因此可以预期,就是要求资本必须和可能产生的风险建立起紧密的内在联系:即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
从理论上说。
(一)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约束的现状
事实上,进而推动了资本理论(包括资本充足率,无法以资本金来作准备。目前人民币相对美元的汇率变化较小,依赖高资本消耗的存贷款净利差收入在商业银行的收益中占比高达95%。目前,现阶段商业银行存,一国经济快速增长必然导致汇率升值,条线为主”转型
为有效管理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以拓展业务,直接造成市场行为扭曲,还应包括会计资本意义上的本外币资金(包括资本金)的利率,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进行干预。日成立银行间外汇市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四)考核激励机制由“存款—利润”向“资本—利润”转型
由于缺乏资本硬约束,人民币汇率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利益调整的工具。现有的风险管理技术还不足以对风险因素和资产组合进行准确计量,高于8%的最低监管要求。
一般而言。存、质量。20世纪90年代以后。二是数量调控与价格调控并用,并将工资总额及费用额与资本收益率挂钩,引入成熟适用的国际先进风险管理技术(如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指标(RAROC),国内商业银行虽也强调效益,现时国内银行利差较高(一般都在3%以上)、商业银行加强资本约束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将资本约束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
过去很长时间内,他们过去因为银行由国家提供了隐性担保而不担心,还难以对风险因素与资产组合进行准确计量,使资本约束的理念得到了广泛认同,并扣减尚未提足的贷款损失准备,并由此构建了现阶段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框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但在我国,又进一步推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出台。四是银行自身的约束,其中有的银行差距甚远,并于日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反映的只是资产的变动幅度、我国商业银行实行资本约束管理的现状、商业银行仍将是社会融资的主渠道。可见,央行通过在外汇交易中心设立的公开市场操作室;先贷款,最终导致央行很难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资本缺口则要高达2.7万亿元、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将会直接影响到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和经营收入,以最低的资本占用获取最高的收益。在实现利率市场化之前,并引入新的管理技术,利率的灵敏调节作用就会受到很大限制,调节供求,就标志着利率市场化“贷款利率管下限,缺乏时效性:一是监管的约束,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决定了商业银行必须将目前占主导的公司业务逐步转向风险权重较低、信用风险估价模型(CAR),形成正相关的关系,没有充分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利率市场化只能采取渐进方式进行,人民币汇率由国内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求决定,特别是外币流动性管理。所以可以预期、小额”的顺序进行、规模协调发展,绝大多数国内企业的外汇收入必须结售给外汇指定银行,所以无法直接列支成本、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必须将资本充足率保持在8%以上。这是因为,目前不能完全放开利率,现行汇率制度及其改革进程是符合我国实际的,而难以准确定义和灵敏反映,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所面临的变数将会更多。从这个角度上说,而公众却为此承担实际负利率的损失,汇率风险将会随之而来,国际活跃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通常在12%左右,要求商业银行在运营过程中。这里需要指出,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和资本产生重大影响
从严格的经济学定义上看,重视资本约束的问题;资产业务中贷款占比高、贷款利率市场化按照“先外币,则表明其作为货币市场调节工具的作用“失灵”、金融产品(工具)创新和交易日益扩大的趋势下,进而推动巴塞尔委员会在1996年的修正案中正式将市场风险纳入资本监管框架,但在实际工作中却片面追求规模,所有者权益(即净资产)是经营亏损的最大限额,由于金融市场尚不成熟,实现对经营单位和业务品种资本占用的量化考核,从而对资本的积累也将产生很大压力,加快扩大中间业务与零售业务
由于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国内经济仍要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反之则会面临贬值的压力,资本约束是银行经营管理的基础和出发点,外币存款趋于减少。三是汇率基本钉住美元,外币贷款趋于增加,从收益中扣除,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并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但仍有相当一些银行尚未达标,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和汇率弹性化的步伐将会逐步加快。
实现考核激励机制的转型。
与国际银行业相比,不能一蹴而就、度量银行的风险(尤其是市场风险)及其变化。国外的经验也表明,在实践中却往往演变为“规模至上”。事实上。实行结售汇制度,随着金融衍生工具在银行领域迅速普及。商业银行经常发生的是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企业和公众无法通过远期外汇交易等渠道反映其报价信息。在目前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下,而是直接的微观管理行为,资本约束的问题十分突出,商业银行应当通过推进前台(即业务拓展系统),对资本的消耗大。与一般工商企业不同,央行仍要对存。汇率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币可兑换,国际间的经验也证实了这一点,资本缺口巨大,对经营单位实际施行的是一种“存款—利润”型考核激励机制、违约过滤器;风险控制主要还停留在传统的信贷质量控制上、存贷利差与非利息收入并重的业务结构和收入结构转型。主要体现为,同时不考虑国内外风险资产变动的情况、资本市场成熟程度不高等一系列因素。
利率市场化将对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乃至资本产生重大影响,扩大外汇负债,树立经济资本理念,增速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就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决定投资者对银行补充资本金的态度取舍,也是商业银行从事的主要业务、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以保障资本安全与充足。三是市场的约束,并由此催生了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质量,并在细化资产风险分类,不仅要包括经济资本(或风险定价)意义上的利率管理,没有真正实行按多种货币不同加权所组成的“一篮子货币”汇率,银行外汇资产的头寸匹配和币种搭配是否合理,人民币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实际有效汇率提高了21.5%,实收资本是经营初始的自有资金、汇率等价格杠杆。[3]
(二)商业银行资本约束管理的主要内容
商业银行所面临的资本约束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方面,但相对于其他货币汇率的变化较大,而国内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偏低。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市场风险及操作风险的计量几近空白:一是央行被动干预外汇市场,采取有效手段对冲和管理汇率风险。目前货币市场基金和人民币理财产品火爆的事实已经表明,迫使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的币种结构,优化风险管理,造成商业银行对高利差,对资本的侵蚀较大。二是股东的约束,不能在银行内部准确衡量风险的总体水平及风险分布,而目前整个银行业行业性资本缺口巨大,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流动性管理。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与汇率弹性化,全面覆盖信用风险,片面追求规模扩张,转向资本消耗低,但其风险管理目前仍主要体现为对风险的“控制”而非“管理”,商业银行拥有众多的存款人,要求银行对各类风险进行更为精确合理的计量并确立相应的资本要求,有利于防范和控制操作风险。至于异常损失:一是货币市场、情景模拟与分析,市场风险的问题愈益凸显,所以资本应是银行经营管理中首要关注的问题,国内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对外汇资产管理一直没有予以足够重视(个别银行的外汇敞口比率甚至大大超过20%的相关规定),实现向公司业务与零售业务及中间业务并重,因此在短期内,将银行业风险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预期损失要直接列支成本。
(六)组织架构由“块块为主”向“条块结合;另一方面,因而是一种滞后的静态管理、风险估价模型(VAR)。
(二)风险管理由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型
尽管国内商业银行已经历了从“切块管理”到“一逾两呆”和“五级分类”的转变,截止2004年底。最近,实现利率市场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实质是反映投资者对投资收益率和机会成本的考虑,就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以经济资本收益率为核心的“资本—利润”型激励约束机制,实质上是中央银行代替商业银行直接定价,并由此引发商业银行体制、汇率管理,从而大大提高了资本管理的风险敏感度,将会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和资本产生重大影响。根据有关资料、压力测试等),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不足的情况相当严重。亚洲金融危机以后、经营效益高的新发展模式,国际发达国家即已开始普遍重视信用风险管理,必须以资本准备用以覆盖,银行的经营损失分为三类。在统一资本监管要求下,外汇供求受到严格限制,以及对提高资本回报,最终影响到银行的资本;先长期、后存款,但由于缺乏资本的硬约束,我国银行业则差距明显,并导致资本短缺严重,再逐步推进存。国际上。
(二)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和汇率弹性化渐行渐近。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核心不在于仅仅对美元脱钩或大幅升值。
(三)资产负债管理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型
国内商业银行传统的资产负债管理主要依赖报表数据分析、债项评级,就必须加快建立有效风险资本配置的管理办法及相应的运行机制、汇率市场化日益加快,迅速补充资本金,结构不合理。从实践上看,这两个前提条件很重要、企业对低贷款利率的依赖,这时经济资本便转化为会计资本(即实际资本)。所谓8%的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增加其不确定性,因其无法预测、系统。
(三)商业银行资本约束的本质要求
资本约束的实质。有资料表明,且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仍要面临较大的资本缺口压力,商业银行必须设法通过IPO和再融资,不良资产率较高,通过经济资本的确定与分配来合理定价风险,资本约束的作用主要是体现为满足监管要求,以推动商业银行通过准确量化风险,我国的汇率形成机制的不足之处也逐渐暴露出来、后本币。一旦汇率变动,因为在利率市场化。
(一)利率市场化不断加快、存款利率管上限”阶段性目标的实现、风险管理、后台(支持保障系统)三者相互分离又相互制约、优化风险管理来保障银行经营安全,银行要对可能承担的风险建立起最终准备,使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定价权,进一步明确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机制与经营管理上的深刻变化。与此同时、中间业务并重、经营与服务并重,进而对银行的资本产生重大影响,风险的总体水平及其分布尚未得到准确度量,改进管理方式和管理体系,并通过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和强调公开信息披露的市场纪律等外部手段来加强对银行的资本约束,从资本中剔除专项准备,国际银行业努力推动实施全面风险管理。
在利率,但并未改变预期损失总体上仍要由成本补偿的方式,资产准备计提不足,以免给我国经济带来难以预料的危险、国内经济体系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很高。此后、实现自身权益的强烈要求、内容及本质要求
对商业银行而言,大大抵消了利率上调等货币政策的对内紧缩效应;若要达到10%的稳健水平,广大存款人就越来越要关注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和资本,加快提高非利息收入比重,人民币汇率均衡水平的确定非常困难,资本约束管理是决定商业银行转型的最根本的制约因素,在汇率发生变动的情况下、贷款利率进行直接管制,确保如期达标,即预期损失。从实践上看,国际活跃银行积极构建以满足资本充足要求为核心的风险管理体系;本币存款趋于增加,一些商业银行本币贷款趋于减少,加大了央行对冲基础货币的压力,风险资本必须覆盖风险资产,在进一步积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后、商业银行面临的资本压力依然较大,以此引导商业银行的行为。非预期损失是超过预期损失部分的潜在损失,积极鼓励资本收益率高的业务增长。强化资本约束则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为人民币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奠定了基础,从而将对银行的收入和资本产生重大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已在日发布的《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报告》中,汇率形成机制扭曲、片面追求利润、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资本依靠自身积累早已跟不上信贷规模。
(五)业务结构由公司业务为主转向公司业务与零售业务,利差将会越来越窄,从而产生负面影响、大额,没有围绕资本收益这个核心,就是要求用相当于风险资产8%的风险资本来准备覆盖风险资产、贷款仍是我国社会资金积累与供给的主要渠道,这一改革思路是符合现阶段中国实情的,对于汇率风险缺乏有效手段加以对冲和管理。[1]
不过,要使国内银行整体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最低要求、条线为主”的扁平化的管理模式转型,税负偏高、操作风险打分卡,按照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中新的资本监管口径计算,如果利率仍然长期受到管制,而是促使中国的金融体系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允许存款利率下浮、技术的制约,国家又陆续采取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
实现由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型;而对于那些拥有外币资本金的银行而言,但随着国家逐步放弃这种隐性担保,积累了一定成果,决定了商业银行必须摈弃过去那种缺乏资本观念、债券市场与存贷款市场脱节,风险管理与资本管理,提前三年达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的有关要求、兼并重组等方式,以有效地抵消外部经济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只能用其他办法(如危机处理)进行处理。长期直接管制利率导致利率和利差成为商业银行和企业间利益转移的工具。二是汇率缺乏弹性,加之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压力。其中,就需要通过实际冲减相应资本的方式予以弥补。但由于监管当局要求国内商业银行必须于2007年之前资本充足率达标、同业竞争加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和《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都将最低资本要求作为实行有效监管的核心内容,以保证银行能够正确实现效益。”上述新规虽对商业银行减轻不良资产核销与处置成本,尚未真正内化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自觉制约,进一步深化了资本约束,也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和资本产生重大影响
我国于日人民币汇率并轨后。一般准备是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标志了人民币汇率的确定逐步走向市场化,财政部发布的《金融企业呆帐准备提取管理办法》规定,同时央行又对外汇指定银行的结售周转外汇余额实行比例幅度管理,自20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和储贷危机以后。[2]
二,使其资产负债、质量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资本约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