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标引有哪些基本的标引方式?监督分类步骤标引工作一般应遵循哪些步骤

您的位置:>>>>正文
发表时间: 10:02:32再论分类标引的一致性摘 要
本文论述了分类标引一致性的概念及意义,提出正确是文献分类标引一致性的前提,便于检索是一致性的目的,适度是一致性的手段,绝对一致和相对一致是一致性的两种形式。根据正确、适度的原则和检索与形式的要求,提出了全面提高共享环境下文献分类标引一致性的方法和措施。图1。参考文献6。关键词:分类标引
标引一致性
规范性分类号:G254.11
On Document Classification Indexing Consistency in Sharing ConditionLu Xiaohui(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Library, Nanchang 330013, China)Title:On Document Classification Indexing Consistency in Sharing Condition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and the importance of classification consistency are discussed, the precondition, aim, means and form of classification consistency for documents are analyzed, methods and measures are advanced to improve the classification consistency for documents in share.……(新文秘网省略1148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如查重就是保证分类一致性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程序,查重不仅局限于对复本进行查重,还可对同主题内容的文献进行相似查重,沿用相同主题内容文献的已有标引成果,做到同主题文献标引的前后一致、多人一致。此外,在交替类目的启用、参见类目的互见标引等方面,各单位还可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设备条件、用户需求和文献特点等因素,制定出自己的文献分类标引工作细则。  3、便于检索是一致性的目的  文献标引和文献检索分别使用共同的文献标引语言来表达文献的主题概念和检索需求的主题概念。分类标引的一致性目的在于建立和满足读者良好的检索习惯,实现检索的方便性和规律性,提高检全率和检准率。一致的标引易于达成标引的文献主题概念与检索需求的主题概念相一致。另一方面,结构化查询语言、XML语言等先进的数据库检索技术和文档管理技术,在对人们检索技术的运用和检索习惯的形成等方面产生着巨大影响的同时,也不断影响着文献标引方式和标引规则的应用,它们对降低标引难度、提高标引的实用性、以及实现标引的一致性等诸多方面起着积极作用。从知识组织概念模型[4](图1)中也可以看出一致性在信息检索中的重要地位。       4、适度是一致性的手段  现代计算机文献管理系统具备了强大的存贮能力和数据处理功能,在正确性的基础上,分类标引的适度性在计算机检索系统中的地位十分突出。适度包括网罗度和专指度两个方面。适度的分类标引可以在实现分类严密性和分类灵活性统一时起到很好的纽带作用,是保证检全率的有效途径,提高检准率的有效方法,是实现不同或不同类单位之间标引相对一致性的很好手段。  现代的分类标引一般要求尽可能高的网罗度和专指度,来满足各种检索需求,,提高文献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共享分类标引的高网罗度和专指度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各种分类标引深度和宽度要求,有利于提高共享效率和实现分类标引的一致性。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点是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多主题、交叉主题、复合主题之类文献大量出现,使得对有关文献的分类标引必须进行多重标引,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标引方式和标引规则来满足文献标引适度性要求,达到分类标引的一致性。  从前方一致或者包含关系检索技术来看,由于分类号所具有的体系特征,使得分类标引的高专指度能够同时实现计算机检索的高查准率和高查全率,有利于满足不同标引深度的要求,从而达到提高一致性的目的。  5、一致性可以有绝对一致性和相对一致性两种方式   分类标引的绝对一致性可以用来表示同一文献或者相同主题文献的分类标引在网罗度和专指度相同的同时,赋予的主分类号也相同。由于主分类号决定着分类排架的手工检索标识――分类排架号,因此对于同一馆的馆藏而言,绝对一致性显得尤为必要。若同一单位同一系统的绝对一致性不能保证,就会造成本单位本系统同类图书的分散,产生漏检,同时又给另一些类造成检索噪音,影响检准。  分类标引的相对一致性可以用来表示同一文献或者相同主题文献的分类标引在网罗度和专指度相同的同时,赋予的主分类号不同。主要表现为不同单位、不同系统分类标引的不一致,这种不一致主要是由各单位、各系统的不同任务和性质以及读者不同的检索要求所造成的,它是相对的,也是造成网络环境下分类标引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尽管有了规范统一的分类法,但是不少图书馆还是更多地强调自己的特殊性,文献分类标引各自为政,造成标引结果五花八门,降低了规范作用,不利于文献资源共享。可以说传统图书馆封闭式、各自为政、我行我素的管理是难以融入不断开放、分工合作、系统化的全球信息世界中,规范分类标引、提高分类标引的一致性是当务之急[6]。三、分类标引一致性实践   1、合理制订本单位的文献分类标引工作细则  图书情报机构要保证标引工作的规范化,就需要在执行普遍适用的标引工作程序和标引规则的同时,制订出适合本单位工作需要的更具体、实用的工作细则。只有这样,分类标引才能更好地实现规范一致。  2、参考利用现有的标引成果  2.1 在版编目  在版编目是实现全国范围内乃至世界范围内统一书目格式、加强书目信息交流、迅速编制各种书目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积极推广文献工作标准化,进一步实现国内和国际文献资源共享的最佳途径之一。在标引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在版编目中分类标引数据来实现分类标引一致性。  2.2 互联网文献编目数据资源  互联网上的文献编目数据资源是第二种需要充分利用的标引成果。它不但能够提高文献著录的质量和速度,而且能够有效实现分类标引的一致性。互联网文献编目数据比在版编目具有更多的优越性:首先,它能够更好地满足文献著录的要求;其次,修正后的标引成果更容易做到共享、共知。  3、充分利用各种标引方式及标引规则  在计算机检索中,充分利用各种标引方式及标引规则对提高分类标引的适度性和一致性至关重要。例如,组配标引的使用可以加深文献的标引深度,提高专指度;多元标引,即多重标引,传统上也叫互见标引,可以加大文献的标引宽度,提高网罗度。  3.1 认真执行机读数据分类标引规则  3.1.1组配分类标引将复分类号、仿分类号按规定组合在原类号之后,或者使用组配复分的区分符号(-、()、=、“”、和 : 等)将复分、仿分类号组合在原类号之后,或者使用加“0”、“00”和起止类号规则组合在原分类号之后,可以用来提高专指性。  3.1.2 计算机检索中,对于各种复分,分类标引可以只采用先组标引,而不进行后组标引。这样有助于提高标引的简洁性,同时也能通过利用检索技术中各种条件表达式和关系运算符来满足各种检索需求。例如:《广东夏季消费结构》可标引为:690 $aF126.1(256),无需再作690 $aF126.1
690 $a(265)
690$a补充标引。  3.1.3 交替类目的标引应标引正式类目及其对应的交替类号。例《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操作指南》标引为:690 $a F830.42
690$a F235.2。 ……(未完,全文共6123字,当前仅显示3226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上一篇:下一篇:分类标引 -
意义和要求
一、分类标引的意义和要求
所谓分类标引,又称为归类,是指依据一定的分类语言,对信息资源的内容特征进行分析、,赋予分类标识的过程。分类标引工作是对信息资源进行分类组织的基础和前提,对文献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信息资源赋予分类标识,信息机构就可以将各种信息资源纳入相应门类,建立起相应的分类检索系统。这样,用户只要根据一定的信息资源特征,就可以按照系统提供的途径进行查找,从资源集合中检出需要的。分类标引同时还是许多文献单位用来进行文献组织的依据,直接关系到文献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要使信息资源的分类保持一定,分类标引工作一般必须遵循以下要求:准确、充分、一致、适用。要达到上述,就必须根据分类标引的特点,了解类目辨析和标记方法、遵守分类工作的程序和分类标引。
分类标引 -
分类标引要将信息资源的主题归入分类体系中相应类目,首先必须掌握类目辨析的方法,准确了解类目的和范围。在分类法中,类目体系是按照之间的关系的,并采用多种手段揭示类目之间的各种联系。因此,要弄清类目的含义,除应了解一类目名称的含义和有关的说明外,还应善于根据类表的特点,从多个角度进行辨析。包括:
1.根据上、下位类关系了解类目的含义
上下位类关系是分类体系中基本的关系,它们是互为作用的。分类体系是通过层层划分建立起来的,在过程中,上位类对下位类的含义具有限定作用。为了使类名尽可能简短,分类法对下位类类名的确定往往省略其上位类的含义,只列出其子概念的意义。因此,在使用子类分类时应注意结合上位类的含义进行了解。
同样,网络分类体系中,一具体类目的含义也必须结合其上位类的含义加以了解。例如,在Yahoo中,“教育&高等教育”下的“期刊”类是指“高等教育期刊”。另一方面,下位类是对上位类范围的揭示。要了解一类目包括的范围,在该类具有下位类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对下位类的了解,明确类目的外延。如上例中,“1207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的下位类反过来也可以说明该类包括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2.根据同位类之间的关系了解类目的含义
信息资源分类体系中,同位类的设置通常是遵循逻辑划分规则进行的,一次只采用一个,同位类之间相互排斥,比较明确。但有时为了各种实际需要,也会在一次划分中同时采用两或多个不同的划分标准,使得部分同位类之间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对这类情况,一般应根据同位类特点,对相关类的含义和范围加以限定,明确区分的界限。
按体裁区分的类目与按对象区分的类目之间包含的范围是相互交叉的。因此,在确定一类目的范围时,就必须明确与其相关类目之间的关系。例如:在确定“1&24中国小说”的范围时,一般就明确儿童文学、少数民族文学等类下小说类的关系。在文献单位的实际使用中,上述中国小说类下一般是排除儿童文学、少数民族文学等所包含的的文学作品的。但网络分类体系中,从不同角度设置的同位类目有时是为了进行多维度揭示。例如,“搜狐”文学类下古代文学、小说、政治文学等都是各自独立的、完整的类目。对这些类目的使用不存在排除其他同位类包括范围的问题。但在此情况下,有时一个文学作品有可能需要同时分入几个类目。例:古代政治小说就需要同时归人上述3个类下的有关类目。
3.根据类目注释了解相关类目的含义和范围
文献主题内容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有时,一个主题内容同时与多个知识门类发生。对于此类情况,分类体系一般通过注释规定相关类目之间的区分界限。因此,应注意了解类目注释中有关的说明,准确把握类目的含义,确切归类。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处理方法,类表一般通过注释方式对类目的使用方法加以明确规定。例如:《中图法》“U448各种桥梁”类在采用多重列类的同时注明:“如遇多主题因素的桥梁文献,人前面编列的类。”这实质上也是对类目范围的一种限定。
4.应按照类目体系展开的规律了解类目的含义
分类法中类目的范围,是与类目体系展开的方式密切联系的。因此,要正确了解类目的含义和,除上述比较直接的因素外,还应该善于从类目展开的规律对类目的含义进行了解。
传统等级列举式分类法的是按照从总到分,从一般到专门的方式,层层展开的线性系统。因此,在采用这些分类法标引时,必须在掌握类目体系展开规律的基础上,了解类目的确切范围,把握不同层次相关类目之间的关系。以《中图法》为例,其类目体系是按学科为中心展开的,各种理论方法是按其的对象归人相应知识门类的。例如,在对管理学有关类目设置上,综合研究各领域管理的文献,集中归人社会科学总论的管理学类;全面研究经济类下以整个经济领域为对象的经济计划与管理的相应类目;研究各经济部门下管理的文献则根据研究对象的领域,归人各下相应门类。了解这一展开模式,就可以准确判断类目的含义及与相关类目之间的关系,确切归类。
《中图法》个别门类展开时,不完全按照这一模式处理。在此情况下,一般通过注释的方式加以说明,只有在这类情况下,才不按上述方式理解类目。下面为这类说明的例子:庸俗经济学等近代经济学派(特殊分类规定)所列各派代表人物的经济学综合性著作人此。专论人有关各类。各类型图书馆网络分类法总体而言也是采用层层划分的方式展开的。但由于往往采用按主题集中的方式设置类目,并通过超文本链接的重复反映,因此,对相关内容的归属以及类目的范围的了解,必须结合该分类体系的展开方式进行。对类目含义了解涉及的因素还有许多,一般情况下,只要注意与展开结构和类目的相关联系结合,就可以准确进行类目的。
三、号码配置方法
分类体系是通过分类标记固定类目的次序,表示类目的等级关系的。分类标记是信息资源进行分类组织的依据。因此,要掌握分类标引,必须在了解类目体系特点的同时,掌握号码配置这一基本技能。号码配置的方法是与所采用的分类体系以及标记的特点密切联系的。为了了解配置韵方法,下面以《》为例,对传统分类法的号码配置方法作一概要介绍。
使用《中图法》作为分类工具,分类标引中的号码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可以通过主表直接获得表达一信息资源的完整分类号码;另一种是,结合不同成分的号码进行组配标引。
通过主表直接获取一信息资源的分类号码比较简单,一般只要根据信息资源的内容及其特点,采用层层区分的方法,准确确定其在分类体系中的确切位置,就可得到相应的分类号码。如在对“地球上的湖泊与沼泽”这一主题进行标引时,可根据其所属的学科,在“P天文学、地球科学”下的“自然地理”中查找对应的类目,直接得到该主题的号码为:P941.78;又如,“日用小五金制品的制造”这一主题,可根据其学科属性,在TS轻工业下查找对应的类目,得到该主题的类号为TS914.2。结合组配手段进行号码配置,通常需要根据类表的规定,将表中代表不同成分的号码加以组合。在《中图法》中,组配标引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其一,使用复分表复分。即在使用主表类目分类的同时,结合使用的类目进行区分,通常按类表要求,将主表号码与复分表号码加以组配。例如,“浙江经济地理”标引时,可在主表类目F129.9中国经济地理后加上中国地区表浙江得号码55,标引为F129.955。
其二,仿分。即利用同类性质的子目进一步细分。一般在需仿分的类号之后加上仿分号码即可。例如,“”标引时,可在表示法语的号码“H32”后,加上从英语的号码“H31”后子目中表示词典的号码“6”,得到该主题的号码为H326.1
其三,类间组配。即按照分类法的要求,使用特定的辅助符号,将一个主类号与其他跟文献内容相关的组合,表达文献内容。例如,“化学文摘”标引时,可通过组配符号“:”,将表示专题文摘的类号“Z89”,与表示化学组配类号“06”联结,标引为:Z89:06。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7次
参与编辑人数:3位
最近更新时间: 13:50:57
贡献光荣榜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CBM采用下列哪种词表对文献进行分类标引?()
A、《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医学专业分类表》
B、《杜威十进分类法》
C、《医学主题词表》
D、《中医药学主题词表》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A、支持作者精确定位
B、解决&同名著者&、&同构异名&问题
C、提高查准率与查全率
D、提高检索结果的相关性
A、标准检索
B、高级检索
C、专业检索
D、快速检索
D、按首字母
A、立项查新
B、成果查新
C、专利查新
D、开题查新
A、引文跟踪的功能
B、引文检索的功能
C、主题词检索功能
D、对检索结果的分析功能文献分类标引原则
目的与适用范围
为了使CALIS联合目录各成员馆在进行文献分类标引时有一个共同遵守的准则,以达到分类标引的统一与规范,保证标引质量,提高检索
效率,实现资源共享,特制定此原则。
本原则适用于CALIS联合目录各成员馆制作向联合目录提交的文献分类标引数据。文献分类标引依据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
但CALIS联合目录不限制各成员馆选用其它分类法标引本馆数据。
本原则列举实例的分类号均依《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给出。
学科属性原则
文献分类标引首先必须以其内容的学科 或专业属性为 主要标准, 只有在不适于以学科属性为区分标准时, 才考虑以 其它方面 的性质
(如体裁、地域、时代、语文等)作为分类标准。
例:《集成电路手册》分入TN4-62;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联现代长篇小说)分入I512.45;
《菜花能否移植》(论述日本俳句对外国诗歌的影响)分入I106.2,而不能入S63;
《中国国家书目》分入Z812.1;
Physics and the sound of music(论述音乐物理学,而非物理声学)分入J611.1,不能入O424。
专指性原则
文献分类标引必须符合专指的要求。也就是说,要将文献分入恰如其分的类,而不能分入范围大于或小于文献实际内容的类目。要区分总论
与专论,不要将专论性的文献归入总论类。还要区分是阐述一般原理的,还是阐述具体问题的,不要把研究具体问题的文献归入阐述一般
原理的类。
例:《综合业务通讯网》应入TN915.14, 而不入其上位类TN915.1 数字通讯网,也不入其下位类TN915.141 窄带综合业务通讯网(N-ISDN);
《电视机维修手册》是总论电视机维修的著作,入TN949.7;
《彩色电视维修手册》是专论彩色电视机维修的著作,入TN949.12;
《信号处理》是论述信号处理一般原理的著作,入TN911.7;
《语音信号处理》是论述具体的语音信号处理的著作,入TN912.3;
Firewalls and Internet security : repelling the wily hacker(论述因特网如何防止黑客侵入)网络安全应入TP393.08,而不入
更泛指的类目TP309。
实用性原则
文献分类标引必须使文献尽其用,即要根据读者的需要将文献分入最大用途的类。对于交叉学科、或是内容涉及多个学科的文献,应利用
互见分类、分析分类等方法,对重要的分类检索点,予以充分揭示。此时应优选一类号作为主要分类号。
例:《最新汉英旅游词典》根据作者的写作目的与该书的主要服务对象将其归入F59-61;
《莫泊桑短篇小说选》是法汉对照读物,依"最大用途"分入法汉对照读物H329.4:I565.44;
《长江流域环境经济发展研究》是"交叉学科"文献,入F127.5 互见
《北京鸭》介绍了北京鸭的饲养管理方法、烤制技术及疾病防治等,内容涉及多个学科,入S834.4互见TS972.125.2、S858.3;
General engineering texts是工程学科内容的英语读物,根据其用途,分入H319.4:TB。
系统性原则
文献分类标引必须体现分类法的系统性、等级性和次第性。凡能归入某一类的文献,必带有其上位类的属性。也就是说,凡能归入某一类
的文献,一定也能归入其上位类。
例:《神经网络》从人体生理角度论述神经网络原理,入R338;
《神经网络原理》从科学计算角度论述人工神经网络原理,入TP183。
逻辑性原则
文献分类标引必须遵循逻辑划分的原则,而不能违背概念逻辑。
例:《鲸的世界》,鲸属于哺乳动物类,而不是属于鱼类,入Q959.841,而不应入Q959.4;
《似鸟非鸟的蝙蝠》,蝙蝠属于哺乳动物类,而不是属于鸟类,入Q959.833,不应入Q959.7;
《古钱探秘》,古钱研究属于文物考古类,而不是属于货币史类,入K875.6,不应入F822.9。
一致性原则
文献分类标引必须遵循一致性的原则,即是说要将内容相同的文献集中归入同一个类目,而不要分散于有关各类。对于个别难以确定类属
的主题,可以通过讨论,建立分类规范文档,人为地将其集中到某类,以避免馆与馆之间、标引员与标引员之间、甚至同一个标引员在不
同的时间里对同类文献给号的不一致性。
例:《老年经济学》入F069.9,不入C913.6-05;
《改革学》入D0,不入C93-03。
入"其它" 类原则
在分类法中,有些类的子目并非完全列举。未列子目的主题有时设一"其它"类加以概括。因此,当一个文献的主题在分类法中找不到为它
专列的相应类号,但可以判断它是某一类目的同位类时,即可分入与其同位的"其它"类,只有在未设"其它"类时,才能分入上位类。所以,
入"其它"类优先于入上位类。
例:《智能管理》入TP399,而不应入TP39;
《直接饲喂微生物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入S816.79,而不应入S816.7。
入上位类、或依论述重点归类原则
论述一个主题的两个及两个以上方面并涉及两个及两个以上类目的文献,以及论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主题而涉及两个及两个以上类目的文献,
能入其上位类的,入其上位类,否则可依其重点归类。对于文献中包含的重要信息或作者强调的内容,虽非重点论述部分,也应以附加
分类方式予以揭示。
例:《铅酸蓄电池的设计、制造、使用和修理》入上位类TM912.1;
《汽车使用、保养与维修》依重点入U471.2;
《巴金研究资料》含巴金最新传记资料、虽然所占篇幅甚少,入I206.7互见K825.6;
《昌盛之路》重点论述社会主义建设,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参考资料,入D61互见D647。
新学科、新主题文献分类原则
新学科、新主题文献在分类表中没有明确列类时,可先靠入其母学科、或归入其相关的上位类。
例:《2000年软件危机的挑战与对策》入TP311.53;
《条形码技术》入TP391.44。
不同主题类型文献分类标引原则
根据文献所论述的主题数量,可以把文献分为单主题文献和多主题文献。
单主题文献分类标引原则
单主题文献是指一种文献的内容只论述一个中心对象或问题。
简单地只讨论一件事物或一个问题的文献,一般依其内容的学科属性归类。
例:《通信原理》入TN91;
《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入TP393;
《中国近代史》入K25。
分别从不同的学科来研究同一主题的文献,依研究它的学科归类。
例:《烟草栽培生理》入S572.01;
《烟草政策法规汇编》入D922.294.9;
《红塔集团跨实际发展战略思考》入F426.89。
从几门学科来综合论述一个主题的文献,依论述该主题的主要学科归类。
例:《中华国宝》多媒体光盘包括"艺术珍宝"、"古建筑"、"风景名胜"、"珍稀动物"和"珍稀植物"五大部分,主要介绍我国堪称国宝的
诸多物品,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历史悠久的宏伟建筑、举世闻名的山水胜迹和当今世界上罕见的珍稀植物。入K92。
多主题文献分类标引原则
多主题文献是指文献中同时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事物、对象或问题。对于这种文献的分类,必须对各主题进行分析,分清主次,
然后依其最能体现该文献内容实质的或在内容中起主导作用的主题归类,必要时对另外的主题作附加分类;如果文献所论及的几个主题
具有同等的检索意义,则分别标引。此时可选择篇幅较多者或篇幅居前者的类号作为主要分类号。
例:《胡萝卜良种与栽培》依论述重点入S631.203.2;
《广播、电视简明技术手册》入TN94-62互见TN93-62;
《猪鸡鹅鸭快速饲养法》入S83互见 S828;
《激光在医学和生物学中的应用》入R312。
相关关系主题文献分类标引原则
应用关系主题分类原则
论述一种理论、方法、工艺、材料、设备、产品等在某一学科领域中的应用的文献,归入应用到的学科主题方面所属的类目;论述一种
理论、方法在多个学科领域中的应用的著作,则归入该理论、方法等主题本身所属的类目。
例:《计算机辅助机械制造》入机械制造TH16;
《集成电路应用手册》入集成电路TN4。
影响关系主题分类原则
论述一个主题对另一主题影响的文献,归入被影响的主题所属的类目;论述一个主题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主题影响的文献,一般归入产生
影响的主题本身所属的类目。
例:《月亮太阳的引力对人类生老病死的影响》入R339.5;
《环境污染与生物》入环境生物学X17。
因果关系主题分类原则
论述主题之间因果关系的文献,一般分入结果方面的主题所属的类目,如果所造成的结果是多方面的,且能区分出重点主题方面,则分入
重点主题所属的类目,否则按原因方面主题所属的类目归类。
例:《现代生活与过敏病》入R593.1;
《地震对人类和自然界带来的危害》入P315.9。
从属关系主题分类原则
论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从属关系的主题,一般依较大较全的主题归类;若确定其小主题为中心主题,则依小主题的学科属性归类。
例:《植物油脂化学与油脂化学》依大主题油脂化学归类入TQ641;
《农业植物与花卉》一书的论述中心为园艺观赏植物花卉,因此,依小主题花卉归类入S68。
比较关系主题分类原则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题是比较关系的文献,依著者所要说明的或所赞同的主题所属的类目归类,或归入其上位类。
例:《什么是唯物论 什么是唯心论》入唯物论B02;
《美国、日本经济发展比较研究》入上位类F112.2。
并列关系主题分类原则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题是并列关系的文献,根据不同情况,依次按重点的、或篇幅多的、或作者的写作目的、或内容在前的归类,必要时
对另外的主题作附加分类。若并列主题超过三个以上,则归入其上位类。无法归入其上位类者,则依作者的论述重点归类。
例:《诊断学与内科学精要》依前一个主题"诊断学"归类,入R44,后一个主题"内科学"作互见分类,入R5;
《板栗 核桃 枣 山楂 杏栽培与病虫害防治》入果树园艺S660.4,互见果树病虫害S436.6。
不同编制体例的文献分类标引原则
参考工具书(年鉴、词典、百科全书等)
凡专科性内容的工具书按其学科内容属性归类,再依总论复分表中有关工具书的类号复分;凡综合性内容的工具书入综合性图书有关各类。
例:《汉英词典》入H316;
《文艺小百科》入I-61;
《世界知识年鉴》入 Z5。
二次文献(书目、文摘、索引)
书目、文摘、索引,无论是综合性的,还是专科性的,一般均先集中归入Z8有关各类,再依所属学科类号加以组配;关于专科性的书目、
文摘、索引,如有必要,还可以所属学科类号加总论复分号-7作为附加分类。
例:《化工文摘》入Z89:TQ;TQ-7;
《国外博士学位论文目录》入Z88:G643.8;G643.8-7。
多卷书、丛书
多卷书是一种以多卷、辑、册一次出版或逐次出版的文献。一般以多卷书全书内容的学科属性集中归类。若其分卷、辑、册为全书的一个
专题,并有独立题名,应增加分析分类。当多卷书按丛书著录时,则参照丛书的分类方法标引。
例:《中国动物志》入Q958.52;
《中国机械工业标准汇编 刀具卷 铣刀》入TH-65;互见 TG714-65。
丛书是一种按一定的主题范围汇集多种单独著作,并具有一个总题名的文献。丛书的分类方法有两种,一是集中分类,二是分散分类。
对于那些一次出齐的、或有明确的编制规划和编制目的的丛书,一般宜集中归类,必要时再以各单册内容的学科属性作分析分类;否则,
则依各个单册内容的学科属性归类,必要时再辅以综合分类。
例:《民国丛书》(集中分类)入Z121.6;
《C程序设计》(计算机基础教育丛书)(分散分类)入TP312C;
《常用工具软件的用法》(电脑快速入门丛书)(分散分类)入TP311.56。
经缩写、改编或被研究的文献
一种文献经改写、改编之后,其内容改变不大的,均随原文献归类。文艺作品,从一种文体改写成另一种文体,则应按改写后的文体归类。
例:《三国演义》/(明)罗贯中著,入I242.4;
《三国演义》(改写本)/(明)罗贯中原著 ; 吴庆先改写,入I242.4;
《红楼梦》(小说)入I242.4;
《红楼梦》(电影文学)入I235.1;
《红楼梦》(电视文学)入I235.2。
对于一种文献的研究(包括注释、考证、评论、杂记等)一般均随原文献归类,除非分类法另有规定。
例:《本草纲目》入R281.3;
《本草纲目通释》入R281.3;
《本草纲目:白话全译》入R281.3。
特种文献,包括专利文献、标准文献、科技报告、学位论文、会议文献、产品资料等,均按其学科内容分入有关各类,并依总论复分表分。
非书资料(包括计算机文档)的分类标引与普通图书基本相同。
文献分类标引工作程序
通过分析题名(包括书名、刊名、篇名),浏览目次、文内标题、图表、数据、实例、参考文献目录、甚至涉猎全文,了解该文献所研究
的学科或专业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读者对象等。对于论题生疏,难于把握学科、专业内容的,要通过查阅工具书或请教专家来解决。
根据内容分析结果,确定最能体现该文献本质属性的主题,以及应该予以揭示的该文献的次要属性主题。
根据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查阅《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确定相应的主要分类号,以及附加分类号或分析分类号。并将其赋予文献,作为
分类检索标识。
复核文献的分类检索标识是否正确,以保证文献分类标引质量。内容包括:文献主题分析的正确性、充分性,给号的准确性以及号码组合
的合理性。
必须强调的是:在文献分类标引过程中,重在把握两个关键。一是对文献主题的全面分析与准确提炼;二是对分类法的结构体系、各具体类
的类目设置及其使用规则的了解、熟悉与掌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亚马逊分类审核步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