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空头》中的高手michael kors 2016Burry2016年看好什么?看空什么

帐号:密码:下次自动登录{url:/nForum/slist.json?uid=guest&root=list-section}{url:/nForum/nlist.json?uid=guest&root=list-section}
贴数:1&分页:驴发信人: mldonkey (驴), 信区: FuturesForex
标&&题: Re: 看了大空头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May 18 11:03:09 2016), 站内 && 隐约觉得你算错了
burry的杠杆很高的
不可能才4倍
【 在 fogsnow (雾里雪|屋里学|男)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题: Re: 看了大空头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May 18 10:51:02 2016), 站内
: 恩,我上周也看了大空头电影,俩字,悲情!
: scion capital的Michael Burry,悲情人物,最先发现机会,并且让高盛专门给他们定制了关于次贷的CDS,特别是借款人逾期上升,但次贷价格却上涨,投资人撤资威胁,好在,最后盈利4倍
: 大摩旗下基金经理Mark Baurn,愤世嫉俗,也跟着买了CDS,最后发现,交易对手竟是自己的东家摩根史丹利。。。。
: Jared Vennet,德银的销售,非常靠谱的人,两边通吃,自己也非常看空次贷,一边极力向客户(Mark Baurn)真心推荐购买自己东家的CDS,真心不容易,要说服一帮喝醉的人,也很悲情,当然,最后也拿到了自己高额奖金。
: Charlie Geller& Jamie Shipley的车库基金Brownfield funds,根小摩新加坡前交易员Ben Ricker(这个也是个愤世嫉俗的),由于发现了德银的推销材料,也跟着买了CDS。就这俩小哥最high,剩下所有人都是悲情人物。
: 【 在 bigbobo (大波波) 的大作中提到: 】
: : 标&&题: 看了大空头
: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May 18 10:30:47 2016), 站内
: : 都是太能忍的猪坚强
: : 空头太不容易了,在央行的夹缝中找到那么一点机会
: : 捂3年,心理压力估计大的天天失眠
: ※ 修改:·fogsnow 于 May 18 10:52:57 2016 修改本文·[FROM: 123.126.30.*]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49.84.195.*]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123.126.30.*]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121.33.38.*]
文章数:1&分页:
抽奖到手软!将狂欢进行到底!之前八妹曾经给大家推荐过美剧《Billions》,很多人表示追得欲罢不能(之前发过相关介绍文章《混金融圈的,还没看过美剧《亿万》,你就out了》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由于《Billions》第二季目前还看不到,倒是推荐大家可以看看同样是金融题材的电影《大空头》,今年三月份如果有关注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朋友会发现,奥斯卡提名电影《大空头》也在展映片单,其实在很多人看来《大空头》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讲的就是一帮华尔街混混从2006年开始,利用不同方式收购有关次级抵押贷款的信用违约掉期产品,之后在次贷危机中大赚特赚的故事。但是鉴于逆天做空、对赌华尔街这样劲爆的影片内容,以及电影本身拍得地道又炫酷,100%金融范儿(没有一点杂质),外加克里斯蒂安.贝尔、布拉德.皮特等超级大咔,所以必须隆重推荐给大家。ps : 为了造福各位,还没看过的,八妹已经准备好了《Billions》和《大空头》的视频资源,可以直接在八妹的微信后台回复关键字 &‘视频’ &获取。收好不谢 :-D ?&文:仕觉来源:股维素(ID:gu_weisu)面对惨无人道的市场,本来不想聊《大空头》(The Big Short)这部电影,一是担心会增大朋友们的心理阴影面积,以及舆论最近声讨索罗斯的战斗檄文连篇累牍,推荐这样的电影总给人一种在跪舔空头,替“阶级敌人”摇旗呐喊的意思。但是鉴于逆天做空、对赌华尔街这样劲爆的影片内容,以及电影本身拍得也NB,既地道,又炫酷,100%金融范儿(没有一点杂质),外加克里斯蒂安.贝尔、布拉德.皮特等超级大咔,所以必须隆重推荐给大家。假期不妨找来这部片子看看,如果有时间的话最好同时去找原著读一读,因为电影版《大空头》能拍得如此成功,与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这位前债券交易员、金融畅销书作家息息相关,正是他写的这本同名纪实文学为现在我们看到的电影奠定了成功基础。《大空头》的故事其实十分简单,甚至算不上多么惊心动魄,讲的就是一帮华尔街大混子从2006年开始,利用不同方式收购有关次级抵押贷款的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CDS)产品,之后在次贷危机中大赚特赚的故事。而在看电影前搞清楚这帮家伙是谁比较重要,我把他们分成四组:第一组:史蒂夫.艾斯曼(Steve Eisman),在电影里化名Mark Baum;他的三名同事:文森特.丹尼尔、丹尼尔.摩西、波特.柯林斯。第二组:迈克尔.巴里(Michael Burry)——对冲基金经理,“子孙资本公司”创始人。片中是大名鼎鼎的“蜘蛛侠”克里斯蒂安.贝尔出演。第三组:加米.麦,在电影里化名Jamie Shipley(左);查理.莱德利,在电影里化名Charlie Geller(右);二人是一家叫康沃尔资产管理公司的合伙人。本.霍特克——在电影里化名Ben Rickert,前德意志银行的交易员,片中由布拉德.皮特饰演。第四组:格雷格.利普曼(Greg Lippmann)——德银行次贷债券首席交易员,在电影里化名Jared Vennett,这个人作用十分关键。正是互相并不认识的前三组人,在次贷危机爆发三年前就洞悉到了整个信贷市场的危机,Michael Burry靠死磕高盛、摩根等大投行,Steve Eisman通过格雷格.利普曼的撮合,查理和加米则是在本的帮助下,获得了用于做空抵押贷款证券MBS(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以及CDO(担保债务凭证)的CDS,于是三者完成了足以载入史册的这笔空头交易。看这部片子过程中,我最关心的就是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因为市场上总会有人逆势洞悉潜在的危机,但付出实践则需要具体的办法。合成型CDO的交易结构在整个故事中,Michael Burry是最早通过研究次级贷款债券的说明书、利率浮动数据、还贷情况,发现了MBS的危机迟早会发生,但更重要的是他主动出击,去找大投行游说,从其手里购得了针对次级抵押贷的MBS违约掉期产品,并从庞大的CDO结构出,找到了用于针对CDO中特定资产的CDS交易对手,从而大量进行收购。而CDS本质上是一种保险,可以对冲信贷违约风险,但非资产持有人也能购买此保险。知乎里那个作者的例子蛮形象,就好比你给隔壁老王的汽车买了份保险,但车主不是你,车如果报废了,你居然能拿着保单去领钱,但在华尔街竟然能做这件事。而Steve Eisman这个有点愤青的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则早在90年代就嗅到了房地产信贷市场的泡沫,但他并没有找到完整的交易地图,直到Greg Lippmann这个德银交易员以掮客身份出现,而他本人和Michael Burry其实并不认识,只是同样发现了市场潜在的危机。至于查理.莱德利加米.麦两个毛头小子,则是机敏地搭上了这班顺风车,并靠好哥们儿本.霍特克的帮助下寻觅到交易通道。至于MBS、CDS、CDO这些衍生品术语,大家可以自行脑补一下,片中对这些关键信息都有比较形象化的描述,但对于衍生品小白,估计还是比较烧脑。所以推荐两个文献可以作为扫盲参考:第一个是本叫《资产证券化与结构化金融:超越金融的极限》专著第二个则是知乎上的一篇技术帖:/question//answer/不过,如果比较完整地读过迈克尔.刘易斯的原著,其实这些衍生品的原理你大概都能搞清楚是怎么回事。那么好,我为什么向大家推荐电影《大空头》这部电影?首先必须说,作为一个阅片无数的影视业从业者,《大空头》是我看过最最最纯粹的金融电影,没有之一。和《华尔街》系列、小李子的《华尔街之狼》这种沾满欲望、荷尔蒙的片子相比,这部电影有一种酷酷的专业主义基调,除了影片最后Eisman的同事为了说服他,抛出的“美国梦”说辞有点陈词滥调外,一直把这种酷劲贯彻到底。这部片子目前已经提名了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如若获奖就是拿到小金人的第一部华尔街类型电影。另外也就是在美国像《大空头》这种典型的“反英雄主义”电影可以被搬上银幕,并且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去塑造剧中这些颇有魅力的人物,而同样的人物如果换做在中国,估计早就被当成过街老鼠,或者直接就被舆论剐了,更甭提被拍成电影了。况且,故事背景又是影响力程度绝然不亚于珍珠港事件、911恐袭的次贷危机,美国人在自己伤口上撒盐的领域也真是蛮拼的。虽然是一部专业性很强的金融电影,但片子拍得一点都不枯燥,有的地方甚至很好玩,比如Eisman为了调研个人信贷购房的情况,居然跑到脱衣舞俱乐部搞调研,而当他发现连脱衣舞女郎手里都攥着好几套房子,但其收入肯定无法完成还款时,他更坚定了为MBS建立空头头寸的决心。此外作为一个市场参与者,这部电影透露的信息其实以比较符合我一贯的思考,那就是在金融市场里,最好不要把博弈问题道义化。而这件事在中国却屡试不爽,面对在市场里占了自己便宜的人(在合法的前提下),从来不去检讨自己的问题,而是简单粗暴地给别人贴上坏蛋的标签,比如“恶意做空”一说。本质上说,大空头的成功首先是因为市场本身存在致命弱点,毕竟苍蝇不会叮无缝的鸡蛋。当然做空本身也是一门技术活儿,不是光怀着满满“恶意”,喊一声空就能大把赚钱的,工具、时机、胆量缺一不可,从众的公知和小散绝对不会是做空的主角,真正的大空头往往是一种孤独的存在。同时,看过这部电影后,我还产生了下面这些观察和体会:1、不得不说,美国浩如烟海的金融衍生品帝国真的让人震撼无比,市场化程度高得令人发指,同时其监管难度可想而知。08年的金融海啸暴露了监管漏洞,以及金融机构自身的交易设计缺陷,比如巴里等人就是利用了交易环节上的Bug,搞到了针对MBS的“次贷CDS”,而在理论上讲这其实挺可笑的。然而即便是这样,美国的监管当局也并没有因噎废食,或者武断推出措施,与某交易所因为防止“恶意做空”就自废武功,不免形成鲜明对比。2、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片中的空头参与者都是所谓华尔街的边缘人物,其代表的基本是名不见经传的小机构,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们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参与逆势交易,因为当时整个华尔街主流机构,没有人会相信(至少没有人愿意相信)次贷危机会分分钟产生,并且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成片倒下。或许这就是体制的局限性,大投行需要靠次贷泡沫维系其在衍生品市场的高额利润,必然不会挑战自己的观点。同时Burry、Eisman这样“个性化”的基金经理,在大机构也很难容身,而他们对赌整个次贷体系的投资决策,如果换做在高盛、摩根肯定会被压制下来。所以,在小机构打拼也是有其优越性的。3、另外一点观察是我在读《大空头》原著时发现的,就是故事中的这几位华尔街枭雄基本都是草莽出身,半路出家,Burry是医生,Eisman原来则是干律师的,前者是靠在医院值夜班时的空闲时间研究股票投资,之后转行成了资产管理人,后者则是在父辈的安排下进入金融领域。换句话说二人都是半路出家,但凭借聪明、好学,且足够的努力,才成为华尔街的一分子(他们身上也都有着鲜明的“反华尔街”基因),而他们的这种经历对于每一个非专业出身的个人投资者来说都是很好的榜样;4、最后我想说的是,投资的确是一门孤独的艺术,而电影《大空头》也展示了这一点,每一笔成功的交易都需要付出足够的耐心、精力和勇气,以及充分的研究、调查、论证。而在叵测的市场中,参与者都有可能面临重要的机会,但前提是必须积累足够的智力、耐力,当然还包括本金。好了,关于《大空头》这部电影就推荐到这里。其实,对于我们A股投资者来说,绝大多数人一辈子也不会尝试利用系统性风险赚钱,但这部电影至少告诉我们,在行情最疯狂的时候多些逆向思维,站在大空头的角度思考风险问题绝对是十分必要的。作者:仕觉 & &来源:股维素(ID:gu_weisu)转载联系原作者。添加八妹个人交流微信:baguanv007 欢迎实名互粉。想爆料或各种合作,请发邮件至或添加QQ号,微博关注@金融八卦女。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另一篇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混金融圈的,还没看过美剧《亿万》,你就out了》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人气:34701 更新:
人气:29445 更新:
人气:18002 更新:
人气:16835 更新:
金融八卦女的更多文章
大家在看 ^+^
推荐阅读 ^o^
死在嘴上,病在腿上, 看一遍年轻10岁!
夏至,这是自然界“最早的”节气!
“坐”着也可以养生养出健康哦!!!
高阶运营出奇制胜的5个营销运营工具!
猜你喜欢 ^_^
24小时热门文章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大空头》中的高手Michael&Burry&2016年看好什么?看空什么?
一、一部《大空头》让Michael Burry火遍了全世界
<img ALT="Clipboard Image.pn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glhsns.img-cn-/703.!wm"
WIDTH="553" HEIGHT="311" DATA-IMAGE-SIZE="553,311" TITLE="《大空头》&&wbr&看好什么?看空什么?..两个赌徒的四月" STYLE="margin: 0 padding: 0 list-style: box-sizing: border- vertical-align: display: max-width: 90%; height:" />
Burry是典型的怪胎,不擅长社交,一个眼睛基本瞎了,天天只研究数据,研究公司。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怪胎看到了美国房地产泡并且做空了美国房地产。
正是凭着做空美国房地产,Michael
Burry管理的Scion基金,以6亿美金的规模在2007年的房地产泡沫中为投资者赚了7.5亿美金。
另外,自从2000年成立Scion基金之后,其基金头三年的投资回报分别为55%,16%,50%,同期标普500指数分别下跌11.8%,22.1%和28.6%。
换句话说,Scion基金成立的前三年平均跑赢市场高达61%。
从2000年到2008年,Scion基金的总回报率是489.34%(除去管理费和其他费用)。然而2000年至2008年期间,标普500指数的回报只有3%,跑赢同期大盘486.34%个点。
更牛的是,他让Scion的基金投资者在2000年的互联网危机中和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中毫发未损,没亏一分钱。
2008年之后,FBI就调查过Michael
Burry,担心他是靠内幕消息进行交易的,但是最终证明他是完全清白的。
他的成功完全是靠个人智慧和非比寻常的见解。
二、真实的Michael Burry
我想强调的是,《大空头》这部电影之所以这么火,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电影里描绘的全部是真人真事。
真实的Michael
Burry长这样:<img ALT="Clipboard Image.pn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glhsns.img-cn-/976.!wm"
WIDTH="553" HEIGHT="357" DATA-IMAGE-SIZE="553,357" TITLE="《大空头》&&wbr&看好什么?看空什么?..两个赌徒的四月" STYLE="margin: 0 padding: 0 list-style: box-sizing: border- vertical-align: display: max-width: 90%; height:" />
三个原因决定了MichaelBurry是个绝对的传奇:
1.&不是科班出身,没正式学过金融,之前只是个医生。
2.&一个眼睛瞎了,带了一只假眼。
3.&自闭症患者,不善交际,只喜欢研究数字。
MichaelBurry最开始是一个从UCLA毕业的医生。起初只是个投资的业余爱好者。
在1990年代末,互联网刚刚满满开始普及。Michael
Burry经常在一些股票的留言板上出没,经常谈一些自己对不同股票的看法。
由于他选股能力出众,他买入的股票经常带来丰厚的回报。慢慢的,很多人成为了他的粉丝,一直追着看他的留言,连著名的基金经理人Greenblatt也是其中之一。
最终,Burry终于下了决心离开医学界,当年留言板上的很多粉丝成为了他基金的第一批注资人。从2000年开始,Burry正式成为一名基金管理人。
另外要提的是,Michael
Burry是一个有自闭症的人,但是正是这个自闭症让他在投资这个行业里脱颖而出,因为他更冷静,更客观,更不容易受情绪的影响。
三、Michael Burry 的投资风格
<img ALT="Clipboard Image.pn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glhsns.img-cn-/749.!wm"
WIDTH="555" HEIGHT="138" DATA-IMAGE-SIZE="555,138" TITLE="《大空头》&&wbr&看好什么?看空什么?..两个赌徒的四月" STYLE="margin: 0 padding: 0 list-style: box-sizing: border- vertical-align: display: max-width: 90%; height:" />
MichaelBurry
认为做为一个stock
picker最大的武器就是Research(研究)。在投资任何公司之前,最重要的是搞清楚这个公司的价值。自从他第一次读格雷厄姆的书之后,他就明白他天生就是来玩价值投资这个游戏的人。
简单来讲,Michael
Burry是个师承格雷尔姆的价值投资者。
<img ALT="Clipboard Image.pn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glhsns.img-cn-/848.!wm"
WIDTH="555" HEIGHT="176" DATA-IMAGE-SIZE="555,176" TITLE="《大空头》&&wbr&看好什么?看空什么?..两个赌徒的四月" STYLE="margin: 0 padding: 0 list-style: box-sizing: border- vertical-align: display: max-width: 90%; height:" />
MichaelBurry曾在博客里说过,他的核心策略是,在100%遵守安全边际的原则下,去寻找被严重低估的便宜货,无论是在牛市还是在熊市。然后不预测市场走向,因为市场总是不理性的。他做空一个股票的理由是坚信目前的股价严重背离了真实价值。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空头》里有一个镜头扫了一下Michael
Burry读的书,这些书里就包括了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和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那么如何寻找便宜货,如何确定有折扣呢?
<img ALT="Clipboard Image.pn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glhsns.img-cn-/354.!wm"
WIDTH="554" HEIGHT="379" DATA-IMAGE-SIZE="554,379" TITLE="《大空头》&&wbr&看好什么?看空什么?..两个赌徒的四月" STYLE="margin: 0 padding: 0 list-style: box-sizing: border- vertical-align: display: max-width: 90%; height:" />
Burry给出的答案如下:
首先,关注公司的自由现金流,分拆资产价值和E/EBITDA,筛选出相对便宜的股票,并了解这些股票所在行业处于周期里的哪个位置。
然后,再仔细检查剩余的公司,寻找明确被错误定价的公司。
另外,这里我要强调的是不要一提到价值投资就想到巴菲特。其实价值投资的开山鼻祖是格雷厄姆。巴菲特是个大师兄而已。
Michael Burry很早就认为要成为一个伟大的投资者,每个人都应该寻找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而不是盲从。
<img ALT="Clipboard Image.pn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glhsns.img-cn-/307.!wm"
WIDTH="555" HEIGHT="216" DATA-IMAGE-SIZE="555,216" TITLE="《大空头》&&wbr&看好什么?看空什么?..两个赌徒的四月" STYLE="margin: 0 padding: 0 list-style: box-sizing: border- vertical-align: display: max-width: 90%; height:" />
Burry很早就意识到其实巴菲特也没有单纯的复制格雷厄姆,而是另辟蹊径,在格雷厄姆的基础上开创了一套属于自己的体系。
比如说,格雷厄姆强调股票要有高周转率(在股票上涨50%后卖掉,并且最多持有一个股票2年时间),而巴菲特强调长期持有。
因此很多国内一知半解的投资者,一直认为价值投资等于买好公司并长期持有。
我只想说的是,无知者无畏!!
另外,Michael
Burry认为,巴菲特的理念很好,但是很难复制,因为这需要对商业有着极其深刻的认识,大多数人往往没有这么深刻的见解。
与此同时,Burry也说过,如果他发现“巴菲特式”的股票也是愿意长期持有的。
因此,在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体系下,Michael
Burry做了两个革新:
1.寻找“optionality”的投资机会。
看过大空头的都知道,电影中的四个男主角们做空美国房地产的工具是:Credit
Default Swap(CDS)。这是一个典型具有optionality的做空工具。
Optionality是指上涨空间巨大,但是下跌空间很小的投资机会。
正如《大空头》中所言,如果你买了Credit
Default Swap,你最多损失8%的本金(但是要交premium),然而获利空间却最少是1200%。
这意味着即使你错了,你也赔不了多少钱,但是如果你对了,你的收益非常大。
另外一个先天性就有optionality性质的投资工具就是期权。
当你买入一个看涨期权的时候,你最多赔掉你的期权费,而上涨空间几乎是无限的。
因此,真正理性的投资者,应该只投有optionality性质的投资机会。
不过很可惜的是,A股普通投资者没有期权可以玩…
2.在抄底时利用技术分析帮忙寻找有支撑位的地方
<img ALT="Clipboard Image.pn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glhsns.img-cn-/900.!wm"
WIDTH="555" HEIGHT="374" DATA-IMAGE-SIZE="555,374" TITLE="《大空头》&&wbr&看好什么?看空什么?..两个赌徒的四月" STYLE="margin: 0 padding: 0 list-style: box-sizing: border- vertical-align: display: max-width: 90%; height:" />
Burry也是懂技术分析的,他早年曾经极度沉迷技术分析。后来他认识到了技术分析的可行之处和局限性。
现在Burry只会在抄底的时候使用技术分析,以此来寻找强有力的支撑位。
四、Michael Burr目前的投资组合
<img ALT="Clipboard Image.pn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glhsns.img-cn-/478.!wm"
WIDTH="554" HEIGHT="407" DATA-IMAGE-SIZE="554,407" TITLE="《大空头》&&wbr&看好什么?看空什么?..两个赌徒的四月" STYLE="margin: 0 padding: 0 list-style: box-sizing: border- vertical-align: display: max-width: 90%; height:" />
目前Michael
Burry持有14个股票,其中金融行业有5只,(BK,BAC,PNC,C,CB),医疗行业3只(TBPH,CYH,HCA),IT行业2只(AAPL,IBM),能源行业2只(FSLR,CNXC),房地产信托行业1只(NXRT),零售业(TLRD)。
持仓量最高的股票有NXRT(11%),APPL(9.88%),TBPH(8.95%),IBM(8.61%)和FSLR(8.26%)。
APPL出现在Burry的投资组合里并不让人意外,因为他在1999年就做多过苹果。要知道那时候,苹果还没有iPhone。
以下是当年Burry基金公司的一个投资者回忆其买入苹果公司时候的理由:
<img ALT="Clipboard Image.pn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glhsns.img-cn-/542.!wm"
WIDTH="555" HEIGHT="173" DATA-IMAGE-SIZE="555,173" TITLE="《大空头》&&wbr&看好什么?看空什么?..两个赌徒的四月" STYLE="margin: 0 padding: 0 list-style: box-sizing: border- vertical-align: display: max-width: 90%; height:" />
&1.&&非常便宜,并且有很多净现金。
2.&&华尔街不喜欢这家公司因为它过去的表现不好(1999年之前表现的确实不好)。
3.&&苹果有新产品的定价权,并且有很强的消费者特许。(巴菲特认为,从长期来看,消费者特许最持久)
从财务角度和产品角度来分析苹果如何被低估的文章有很多,这里我就不详细介绍了。
我本身也持有一定的IBM,买入价格大概是123美金。
IBM是一个因为转型而不受大众欢迎的公司。
不受欢迎到什么程度?我相信很多人潜意识里觉得科技只属于亚马逊,谷歌,跟IBM这个老古董一点关系也没有,而且早就不愿意仔细看IBM的财报。
一份180页的英文财报,就IBM这样的公司,读它干嘛?
其实如果当大众关注都不关注了,这个公司很可能出现严重的低估。
我并不想说IBM什么好话,也不愿意推荐个股,只是分享几个简单的数据吧:
&1.&&IBM连续16个季度营收和净利润下滑,因为云计算的冲击,硬件利润和软件利润大幅下滑。2016年第一季度,IBM净利润同比下滑13%,营收下滑4.6%。
2.&&IBM要转型,转型的方向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手机安全。在4年前这些新的业务只占IBM营收的5%不到,2016年第一季度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占比39%。
3.&&IBM的云计算2016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39%,过去2年平均年增长率超过35%。目前全球福布斯排行榜前50的企业里有49家都使用了IBM的云计算服务。
4.&&整个全球的商业数据有77%是被IBM的大型机管理储存的。在全球前60大银行中,有90%的银行基于IBM运行他们的IT系统。90%的信用卡交易都在IBM的大型机上面。80%的航班预定是通过IBM软件和硬件完成的。全球前25大保险公司里有21个事使用IBM的大型机来运营数据的。
5.&&在过去5年中,IBM的净利润和营收下降了30%左右,但是自由现金流却大概只下降了15%。2015年的自由现金流是128亿美金,2014年是127亿美金,亿美金,亿美金。
6.&&因为现金流充足IBM收购了大量优秀的云计算公司,比如Bluewolf
Group LLC。Bluewolf是全球公认的云咨询服务领导者之一。
Burry的重仓股里,除了IBM,苹果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公司,剩下的都是母公司Spin-off(分拆)出来的公司:NXRT和TBPH。
简单说下,TBPH的拆分资产价值吧。<img ALT="Clipboard Image.pn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glhsns.img-cn-/712.!wm"
WIDTH="555" HEIGHT="218" DATA-IMAGE-SIZE="555,218" TITLE="《大空头》&&wbr&看好什么?看空什么?..两个赌徒的四月" STYLE="margin: 0 padding: 0 list-style: box-sizing: border- vertical-align: display: max-width: 90%; height:" />
如果估算没错,TBPH这个公司的资产应该值50美金,现在的股价是24美金,1个半月前是12美金。
一般看到这个数字,首先要问的是为什么市场能提供这种机会以及市场能否持续的提供这种机会?
这里简单介绍下美股中的投资分拆企业这种策略。
分拆是将子公司的股份分配给母公司的股东。部分分拆是指分配子公司部分股份给母公司股东,剩下的那部分IPO。
一般来讲,能拿出来分拆的公司都是属于资产比较优良的,或者是子公司已经不符合母公司的战略了。总之,&&&分拆这些业务的目标是为了创造出较当前整个公司更具市场综合价值的分公司。
一般来讲,刚分拆出来的公司存在比较严重的抛压:
1.&&许多获得分拆出去公司股份的母公司股东会选择卖出这些股票,因为他们大多数对这个业务知之甚少,并且卖出股票比了解这个业务更容易。
2.&&如果母公司股东有指数型基金,而分拆出来的企业不是指数型基金的标的股(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指数基金就会不考虑价格而卖出这些股票.
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买盘非常不足:
1.&&一般分拆出来的公司市值在2亿-20亿美金。大型机构投资者可能认为新成立的公司规模太小,无法投资。
2.&&这些小的公司不可能赢得华尔街的青睐,因为华尔街从这些股票中赚不了佣金,媒体自然也不会报道。
3.&&华尔街的分析师最开始是不覆盖这些股票的,原因也是市值太小。
最后,分拆公司的管理层有动机短期保持股价低迷。
这是因为管理层经常会根据最初的交易价格来获得股票期权,在他们正式获得这些期权前,他们有动力保持股价低迷。结果就导致很多分拆出来的公司在最初阶段管理层没有努力去宣传公司的价值。
以上这些因素导致投资分拆企业这种策略其实是很高效的。
说了这么多Michael
Burry 2016年看好什么,那么他2016年看空什么呢?
这哥们这回看空世界经济,重点“照顾”对象是中国和美国。
Burry认为,目前全球的债务都让人紧张,ZF迷信经济增长能解决债务问题,但是和次贷危机一样,最初付出代价的是人民。这其中最可怕的是美国和中国的债务问题。
他认为金融危机之后,美国试图用充裕的流动性来刺激经济,但是这没什么本质上的效果,全球经济也没有从泥潭中脱离出来。与此同时,这样的货币政策扩大了贫富差距,推高了政治极端主义,迫使华盛顿陷入僵局。
美联储之前的QE和零利息政策让很多国家的货币政策出现了负利率的情况。
这对全球经济健康造成了近乎毁灭性的伤害。
利率是用来风险定价的,但是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中,风险定价机制荡然无存。这很可能在孕育一个新的泡沫。
最令Burry紧张的是中国和美国的债务问题。
目前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的杠杆率高达77倍,这简直荒谬得令人咋舌。
另外,中国银行的资产在过去几年增长了数倍,目前约为25万亿美金,几乎是目前GDP的2.5倍。
如果中国ZF对债务处置不当,很可能会引爆这个炸弹。结局就是,人民币大幅贬值,全世界爆发新一轮的金融危机。
既然Michael
Burry开金口预警了,大家还是看好自己的荷包,做好对冲,守护好自己的资产,警惕人民币可能的意外贬值!
................................................................................................
两个赌徒的四月:马斯克游离破产边缘
贾跃亭身陷圈钱质疑
作者:施南 
摘要作为一个赌徒式企业家,贾跃亭或许有一点不同于马斯克,当大量背景深厚的资本站在身后时,当天量资本竭力找寻本土极其稀缺的优质项目时—哪怕只是看上去很美,他甚至没有输的资格。
<img ALT=".jp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glhsns.img-cn-/316.jpg!wm"
WIDTH="600" HEIGHT="400" DATA-IMAGE-SIZE="600,400" TITLE="《大空头》&&wbr&看好什么?看空什么?..两个赌徒的四月" STYLE="margin: 0 padding: 0 list-style: box-sizing: border- vertical-align: display: max-width: 90%; height:" />
一堆好消息,一个坏消息,愿意先听哪个?
有时外界真的很难洞悉一个赌徒,当然也可称之为冒险家或永不服输人的内心,但这并不妨碍后者拿捏那些对家和质疑者的情绪偏好—既然生活正在变得愈发不安全和非逻辑,不如让自己心安理得开心一番。一个足够棒的理由!
隔着21300公里宽的太平洋,过去一个多月时间,这正是来自西八区的埃隆?马斯克和东八区的贾跃亭不约而同采取的策略,以致中美主流财经媒体提及其中某一位时,往往会将另一位对标。甚至他们自身也喜欢这种类比。“我要超越特斯拉,虽然会被嘲笑。”日前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贾如是说。
只相差两岁,但45岁的马斯克与43岁的贾之间原本有着天壤之别。事实上,浓郁的“硅谷出品”标签早已将埃隆?马斯克打造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异类企业家形象,而貌似声名如日中天的贾,直至日才被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接收为会员。这个组织此前仅有44名会员,不过入会者均是被政界、商界公认的企业领袖。
而真正的差别远不止于此,就如同两人之间由12小时时差引发正午和子夜的距离。
两个世界里的冒险家
巨蟹座的马斯克,出生在南非政治行政决策中心比勒陀利亚城郊富人区,马加利山麓这块谷地距首都约堡不过40分钟车程。埃隆的家族中似乎充斥着冒险基因,从驾驶单引擎飞机到兼职远洋水手,乐此不疲。除了三岁之前一度像聋哑人般行走缓慢让家人操心一阵外,他将善于幻想、不甘平庸的遗传与坚韧执着、超强行动力的星座特质,结合得相当完美。
《银河系漫游指南》,道格拉斯?亚当斯的科幻文学杰作一直是马斯克的最爱。“飞行是有方法的……要学会把自己朝地上抛去,然而不碰到地上”,这最终成了其座右铭,并激励他以现实版“钢铁侠”的名号在新能源汽车、太空探索和太阳能民用发电三个领域内风光一时。
射手座的贾跃亭显然没有此等好运。作为一个从山西吕梁山下襄汾县北膏腴村走出的农家子弟,蒲剧—在另一位晋地同性名人贾樟柯的电影中曾反复出现的地方小剧种—是他唯一的精神食粮,而往当地小铁厂炉膛中铲煤块获取每日几毛钱零花,是他上学期间唯一的“收入”。离开故乡来到北京发展是贾做出的最正确战略选择,要知道即便在高铁开通的今天,从家乡到中国的首都仍要花费5个半小时。更加进取的确是射手男人的通性。
在几乎十三年的时间中,两人的事业曲线都呈45°一路上扬,但相互之间却没有任何交集。
埃隆?马斯克先是向eBay公司出售了PayPal(贝宝),他由此个人入袋1.5亿美元。现在看来,这并非一次最佳交易。就在2015年7月,eBay分拆PayPal独立上市,目前后者市值高达487.75亿美元,不只远高于母公司的278.16亿美元,较马斯克旗下鼎鼎大名的特斯拉也高出152亿美元市值。但无论如何,马斯克,一个亿万富翁,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了。比如以IT公司名义特斯拉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或者通过猎鹰9号向国际空间站运输物资,要么在加州民居的屋顶上铺设太阳能发电板。
贾跃亭的兴趣爱好暂时没有那么广泛,他成立的乐视网只是红海中诸多同类里不太出名的一个,大规模购买版权的举动那时也不被同行看好。再后来,贾介入了智能手机和所谓超级电视制造,冀望通过不赚钱的智能硬件搭建一个从平台、内容、终端到应用的全新产业链。
即便如此,他们仍是两个世界的人。非要类比,只能说特斯拉和乐视网在2010年先后上市,IPO时两家公司的股价均不高—前者是17美元而后者是29.2元人民币每股。融资额亦相当一般,特斯拉是1.84亿美元而乐视网只有7.3亿人民币。但六年后,特斯拉股价已至253.75美元,乐视网虽多次除权股价仍在58.8元人民币高位。虽说两者市值目前相差一倍,但原始股东均赚得数十倍收益。
更有趣的,细心者发现两位在自己公司支取的年度薪酬都很“小心翼翼”。贾是60万人民币,马斯克则更加孤寒:37584美元,合计24.42万人民币。最新公布的腾讯公司2015财报显示,其某位神秘高管去年录得约2.3亿人民币收入—一般相信应为微信之父张小龙,这相当于62.8万人民币的日薪。也就是说,张每天入账是马斯克全年工资的2.57倍。
直至18个月前的某一天,贾跃亭对外宣布,“要像马斯克一样开始造车”,且随即入股英国老牌跑车商阿斯顿?马丁以及美国电力汽车初创公司Faraday
Future,终于,两个冒险家会师了。而当时间来到2016年的3、4月间,人们才更深切地意识到,西八区的马、东八区的贾,竟然采取的是同一种策略。
批发好消息
想到一块儿去了
还记得卷福版夏洛克?福尔摩斯中那句名言吗?如果想隐藏一棵树,森林就是最佳地点。所以,不约而同,森林扑面而来。
没错,说的就是那一大堆的利好。
先来看看埃隆?马斯克这边。距Model
3原型车仅仅在洛杉矶工作室亮相20天后,特斯拉公司一路高歌猛进,订单数一跃突破40万辆大关。此前被业界嗤之以鼻的“至2020年年产50万辆”目标近乎唾手可得。而按照每辆3.5万美元的公告定价,这意味着完成这些订单将换来160亿美元白花花现金。要知道即便在历史产量最高的2015年,特斯拉亦不过年产5万辆。实现量产,这头被讥为闯入瓷器店的野牛得以自我佐证。
对马斯克个人而言,这位低薪老板也盼到了启动期权激励的时刻。据有关消息称,特斯拉公司在四年前曾推出过一项为期10年的激励计划,只要完成董事会规定的十大指标—其中6个与Model
3有关,分别涉及产量、毛利率,以及势必影响的公司市值等等,那么其将能以31.17美元每股价格再购买530万股公司股票,价值超过16亿美元。看来有时,少拿些工资只是为了换取更丰厚的收益。
好事当然要成双,在特斯拉Model
3热卖同时,马斯克控制的SpaceX公司也传来捷报,4月9日,继成功完成陆地回收之后,猎鹰9号火箭又首次在海上完成一级火箭回收。同一时间,马斯克又突然放风,称SpaceX公司中远期目标是实现火星殖民。
贾跃亭当然也没闲着。4月20日以“无破界
不生态”为主题跨越四个行业的乐视春季新品发布会,令他成了当仁不让的明星。但请注意,无论是手机、电视还是首次现身的VR设备,其实都是陪衬。真正的主角,恰是在贾语音下完成自动泊位的无人驾驶LeSee概念车。
又一次贾哽咽了。上一次是在去年4月的发布会上,摆脱此前颇为不利的“政商阴影”,贾很动情的眼角湿润了一回。而这一次,自然事过境迁大不同。据透露,乐视造车将从超长车身的D级豪华型起步,目前公司已拥有全球833项专利,从自动驾驶、自我深度学习到人脸、情绪、环境、路径自我识别,但凡当前资本市场最乐衷的话题,一网打尽。或许为了增加可信度,乐视方面表示将于下个月在美国加州获得无人驾驶的试验许可。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试验里程已达4600万公里,在该领域同样投入重金的谷歌无人车早已成为硅谷一景。现在,乐视来了。
还是老规矩,好消息需要批发。在一个来月前,乐视云宣布获得重庆战略基金领投的A轮10亿元,而在4月12日,乐视体育更是吞金兽般获得由海航领投与中泽文化联合领投的B轮80亿元人民币融资,估值达到215亿元。除了去年5月A轮及A轮+出现的王健林、马云等一干大佬,如今陈峰、林左鸣、黎瑞刚领袖的二十多家实力派国有、民营机构也来捧场。至于孙红雷、刘涛等当红男女明星加盟投资,更像是奶油蛋糕上略为点缀的巧克力碎片。
情况不是小好、中好,而是大好,若干年前中国人相互打趣时引用的贯口,在两个时区两个男人身上正在应验。
但,真是如此吗?一派激动人心的背后是否该听听福尔摩斯先生告诉亲爱的华生医生另一句忠告:不要看你能看到的,要看你看不到的。
果真形势大好?正好相反!
细细一番审视后不难发现,原来冒险家们往往同时也具备成为一个优秀魔术师的特质。以似乎正在大卖的特斯拉Model
3车为例,公司与消费者签订的实质是一份价值1000美元的松散协定,即消费者就此获得排队购买的资格。某种意义上,你也可将此称为“车花”—就像楼花一样,用1000美元换取2017年秋末标价3.5万美元新车的优先购置权。
问题是,素来有拖延症的特斯拉真能如期交车吗?没有人敢拍胸保证,何况这家公司历史上还从未从事过如此大规模的“量产”。之前五万辆年产的峰值已导致该公司的生产品控接连出现问题,售价在10万美元以上级别的Model
X不断遭到客户投诉且频频召回返修。美国《消费者报告》杂志更索性将特斯拉的可靠性直接定义为“低水平”并从推荐名单删除。从五万辆到四五十万辆,对于产业发展模式迥异于传统汽车企业的特斯拉来说,仅重构供应链一项就是一个颇为头疼的问题。
同时,3.5万美元的标价确实是导致“任何产品有史以来单周预定规模最大一次发布”的根本所在。如果留意一下,就该知道这个价格已无比接近中国市场上新能源汽车霸主比亚迪最新推出的入门级混合动力版SUV“元”(约合3.2万美元)。相对实惠的价格匹配部分ZF补贴以及无需牌照摇号的诱惑,令比亚迪在母国市场可以3比1的销量轻松碾压特斯拉,在美、日、德等西方主流市场上亦拥有极大竞争力。但这或许也给了马斯克启发,与其高高在上成为少部分多金发烧友炫耀的资本,不如放下身段多接地气。但这无疑对特斯拉长期营造的品牌定位构成重大冲击,毛利率、净利率的下降是大概率事件,而一旦缺少后两者支撑,马斯克反向改造汽车业的梦想还有多少经济意义?50万辆又如何,不过是通用、丰田小半个月的产量罢了。而在新能源技术储备和研发节奏上,老贵族们厚积薄发的力量不可小视。
当然,一些急不可待掏出1000美元的粉丝们还忘了一点,一旦一家电动车厂家产量突破20万,单车7500美元的ZF补贴就会大幅缩水。在这一点上,中美两国ZF难得地想到一处。在中国,一方面宣布将在10年内让新能源汽车销量从目前的年30万辆提升至300万辆,另一方面则早早给出削减补贴的时间表。
若是消费者后悔了咋办?没关系,随时取消预订退钱便是。刚刚入袋的4亿美元预付金也变得不那么牢靠起来。更关键的,未来五年特斯拉至少需要110亿美元现金流才能保证公司正常运转。是的,2015财年,特斯拉营收52.9亿美元,同比增长47%,但8.89亿美元的净亏损却较前一年锐增3倍。至于账上,目前只趴着10亿美元。
埃隆·马斯克缺钱,非常缺钱,甚至随时处于破产边缘。
这一幕不仅是他,相信迪帕克?阿胡贾—特斯拉的首席财务官记忆尤深。就在8年前平安夜前夕,后者告诉老板:“账面只能维持三天。”卖房子、卖私人飞机、卖迈凯伦F1跑车,仍然无济于事。事实上,最终是奥巴马ZF出于拯救“美国英雄形象”考量以特殊方式拯救了特斯拉。
“我从没想过,我有可能失败,我该咋办”,多年后马斯克在自传中忆及此,“半夜醒来,发现枕头上有泪水”,他说。
现在,马斯克再度面临make
break的考验,而且,他引以为傲的另一家公司SpaceX亦麻烦不断。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提供的16亿美元合同已消耗完毕,利润肥厚的美国军方发射项目,比如GPS定位卫星,依旧被波音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合资的美国联合发射联盟垄断着。糟糕的是,亚马逊老板杰夫?贝索斯16年前投资的蓝色起源太空发射公司低调中异军突起,首个完成连续两次超越卡门线(大气层与外层空间分界)又垂直降落地表的火箭正是其出品,而美国政界、军界现在对这位“新欢”更加满意。除了不断宣扬火星计划,SpaceX无计可施。
过分高调只是为了掩盖某种虚弱。既然埃隆?马斯克如此这般,那么一心想着超越其的贾先生又当如何?
首先恭喜,毕竟他还拥有一家能赚钱的上市公司。财报显示,2015年乐视网营收130.17亿元,同比增长90.89%,净利润5.75亿元,同比增长57.41%。而今年一季度,乐视的净利仍将预计上浮10%~40%。
然而,以目前乐视网的股价,显然无法支持上述业绩表现。请注意,过去四年该公司利润率已从16%下滑至0.7%,而资产负债率却从56%升至77%。也就是说,真正令投资者趋之若鹜的,还是贾跃亭不停描画急速扩张中的产业版图。
必须指出,广为人知的乐视手机和乐视超级电视仅以销量计都难入国内三甲,那更多是为了控制端口完成生态圈闭合的鱼饵。无数次调侃挖苦苹果等公司并不能帮助乐视成就一个真正的巨人。至于乐视影业,刚刚起步已对手众多,基于电影产业的高风险系数,也未必能提供稳健收益。倒是近来风头正劲的乐视体育,确实具备与万达系一较高低的实力,只需要如当初一般大撒银纸疯狂揽下各项赛事版权,在足够的耐心下有机会胜出。
只有乐视汽车是个特例—主打新能源和无人驾驶概念,即便比亚迪也不够壮大,缺少实力派对标物足以让贾能抛出更多动人的故事。而限薪令下,原国资汽车集团核心人物接连投奔,无疑又添了不少底气。  
但这一切,都需要钱。
近日,一封被乐视方面事后否认的融资文件在手机端疯狂流传。按该文件说法,目前贾跃亭以个人担保外加对赌方式不断进行相关融资。诸如乐视汽车融资票面利率为12%,在乐视汽车完成A轮融资时,将可转债以8折价格折股,若18个月内无法完成A轮融资则可赎回。又比如乐视体育,承诺3~5年上市,否则投资者可要求以8%年化收益赎回。
否认是必然的,但这种“百货公司橱窗陈列”式的融资行为当真全然不可信?有分析指出,贾跃亭本人一直表态乐视帝国缺钱。而去年乐视全系全年融资179亿占中国IT业近半确是事实;同时,从上市以来,乐视网的再融资行为并不顺畅。
作为一个赌徒式企业家,贾跃亭或许有一点不同于马斯克,当大量背景深厚的资本站在身后时,当天量资本竭力找寻本土极其稀缺的优质项目时—哪怕只是看上去很美,他甚至没有输的资格。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ichael burry 老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