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行业技能人员有什么用

站内检索:
&&&&&&要&&&&闻
沿用11年职业技能岗位证书更名 规范考评逐步形成良性循环
来源:中国建设报&&&&
本报讯 记者汪 汀 通讯员夏 阳报道 为规范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和考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职业技能岗位证书》正式更名为《住房城乡建设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岗位证书》。这是中国建设劳动学会日前在京召开的住房城乡建设行业职业技能考评工作会议明确的。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易军对学会关于会议情况报告作出批示,强调“总体方向是好的,下一步应在各工种技能培训、鉴定上多下功夫。首先要有先进、齐备的操作工具及设备,同时确保过程公正、公开、公平。在此基础上,要大力帮助和引导技能工人就地就近就业,这样提升技能就能逐步形成良性循环”。易军副部长在肯定会议总体部署的同时,对进一步推进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规范有序可持续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
据中国建设劳动学会会长鞠洪芬介绍,2004年,原建设部将原岗位证书监制和管理工作移交给该学会负责。此次更名旨在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建设职业技能岗位证书核发改变管理方式,不再作为行政审批项目,实行自律管理”的要求,使证书名称和内容更加适应当前行政许可和国家职业资格制度改革精神和要求。目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将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的认定工作,移交给协会或学会承担。
鞠洪芬说,根据部主管部门意见,《住房城乡建设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岗位证书》与《住房城乡建设行业技能人员职业培训合格证》不属于同类证书,前者重在职业技能水平的评价,后者是建筑工人参加技能培训并达到相应技能水平的学习证明。两证均为建筑企业资质申报对技术工人要求的有效证件,各地可自愿选用证书种类,但不得要求企业和从业人员重复考评、重复培训。全国住房城乡建设行业一线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座谈会在我省召开
欢迎访问济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全国住房城乡建设行业一线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座谈会在我省召开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102 更新时间: 15:06:46
2015年12月23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行业一线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座谈会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12个省(市、区)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的负责同志参加会议,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巡视员王国清同志到会祝贺并致辞,住房城乡建设部人事司副巡视员陈付同志作会议总结讲话。
会议就各地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建筑工人职业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情况进行了座谈交流,深入研讨了推动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发展的方法措施。我省及时出台《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强力推动建筑工人职业培训的做法与成效受到充分肯定。截至今年11月底,全省确定并向社会推荐了具备培训考核条件的110家培训考核机构,培养了1324名省级师资,编写了9个工种的19本培训教材,开发了职业培训信息化管理系统,已培训一线从业技术工人35024名。
陈付同志在会议总结时指出,落实部《指导意见》,推进建筑工人职业培训工作,要深刻领会改革精神、创新理念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要求,重点解决好“两个积极性”问题,即:施工企业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工人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一要充分发挥建筑施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建立健全建筑工人职业培训制度,采取自主培训或委托培训的方式,对自有工人进行相应职业培训。二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企业探索工人技能分级管理机制和办法,建立建筑工人职业培训考核等级与基本工资挂钩制度,建立高技能人才技能职务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制度。三要优化培训资源。鼓励企业通过积极创建农民工业余学校、建立集中培训实训基地、购买社会培训服务等多种形式,提高建筑工人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四是创新考培模式。针对建筑业生产特点,采取基地集中培训与施工现场培训、分阶段培训与一次性培训、师傅带徒弟与集中辅导、基地或施工现场阶段性测试与模块化考核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将培训、实操训练、考核评价与现场施工结合起来。
陈付同志强调,推进建筑工人培训工作,还要加强监管。一是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二是加强信息化管理。三是积极宣传引导。各地要坚定信心,克服困难,按照部里的精神和要求,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形成行业培训工作的生动局面。
文章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字体: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12 www. All Rights Resieved
主办:济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TEL:7 6633171 FAX:7 技术支持:
济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C版权所有
豫ICP备:号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人事教育处
公务员培训住房城乡建设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岗位 培训考核(初、中、高级工)报考(合肥)
所在城市:合肥
费用价格:未公布,请咨询
招生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安庆路125号圣园大厦5楼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求艺网看到的此条信息】。
详细内容: 一、报考职业(工种)范围及等级:(一)报考职业(工种)范围:1、土木类(共96个工种):中小型施工机械操作工,中小型建筑机械操作工,中小型机械操作工,卷场机操作工,平地机操作工,凿岩工,工程凿岩工,开挖钻工,钻探灌浆工,隧道工,土石方机械操作工,打桩工,挖掘机司机,挖掘机员,推土、铲运机司机,推土、铲运机驾驶员,桩机操作工,铲运机操作工,工程测量员,地形测量工,工程测量工,控制测量工,测量工,测量放线工,疏浚测量工,矿山测量工,航道测量工,木工,木工,家具手工木工,材料物理性能检验工,土工试验工,建材物理检验工,建筑材料试验工,水工泥沙试验工,架子工,普通架子工,特种架子工(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附着升降脚手架安装拆卸工,高处作业吊篮操作工,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工,混凝土制品工,坝工模板工,房屋建筑模板工,混凝土工,坝工混凝土工,喷护工,喷筑工,模板工,碾压工,混凝土搅拌工,混凝土模具工,混凝土浇筑工,混凝土机械操作工,拌和楼操作工,搅拌机操作工,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操作工,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操作工,稳定土拌和机操作工,稳定土拌和设备操作工,混凝土泵送工,,电焊工,气焊工,爆破工,水工爆破工,工程爆破工,石工,石作业工,石雕工,砌筑工,炉衬工,瓦工,窑炉修筑工,窑炉瓦工,筑炉工,船舶泥工,管工,管子修理工,下水道工,下水道养护工,电厂管道安装工,航空发动机管子工,飞机导管工,飞机散热导管制造工,精细木工,木模型工,木质成品制造工,木雕工,钢筋工,坝工钢筋工,防水工,沥青加工工,防腐工,防渗墙工。2、建筑安装类(共14个工种):变电设备安装工,变压器安装工,机械设备安装工,安装起重工,安装钳工,工程安装钳工,管道工,起重机安装工,通风工,电气设备安装工,工程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工,煤矿电气安装工,电梯安装维修工,电气安装调试工。3、建筑装饰装修类(共22个工种):室内成套设施安装工,室内成套设施装饰工,室内装饰装修质量,建筑门窗幕墙安装工,幕墙安装工,建筑门窗幕墙工,幕墙制作工,建筑幕墙制作工,建筑幕墙安装工,建筑门窗制作工,建筑门窗安装工,装饰装修工,镶贴工,石作业工,抹灰工,油漆工,建筑油漆工,打胶工,涂裱工,装饰装修木工,金属工,金属门窗工。4、古建筑类(共15个工种):古建筑结构施工工,假山工,古建木工,古建瓦工,古建石工,泥塑工,砌花街工,砧细工,砧刻工,彩绘工,推光漆工,匾额工,古建筑装饰工,古建油漆工,古建彩画工。5、市政类(共12个工种):废水处理工,污水处理工,污泥处理工,筑路工,筑路、养护工,道路养护工,道路巡视工,筑路机械操作工,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操作工,管涵顶进工,水环境监测工,污水化验监测工。6、供水专业(共23个工种):供水生产工,净水工,水井工,城镇污水处理工,城镇污泥处理工,供排水电气运行工,供排水机械维修工,供排水自控仪表工,供排水物资材料员,供水供应工,供水调度员,水表装修工,供水员,供排水泵站运行工,供水检测工,排水检测工,排水管道工,供水管道工,供水稽查员,排水巡查员,供排水客户服务员,机泵操作人员,司泵工。7、园林绿化专业(共8个工种):假山工,园林植物保护工,植保工,盆景工,花卉园艺工,绿化工,花卉工,育苗工。8、环卫专业(共13个工种):保洁员,公共区域保洁员,公厕保洁工,固体废物处理工,垃圾处理工,死畜无害化处理工,粪便净化处理工,固体废物监测工,环卫化验工,垃圾清运工,环卫机动车驾驶员,粪便清理工。9、机械施工类(共13个工种):机修钳工,修理工,液化石油气机械修理工,起重工,公路运输起重工,安装起重工,水上起重工,起重信号司索工,起重信号工,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起重机驾驶员,塔式起重机驾驶员,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10、燃气专业(共24个工种):化学化验工,分析工,水质检验工,煤气化验工,锅炉水质化验工,油制气工,重油制气工,煤制气工,冷凝鼓风工,废热锅炉工,机械煤气发生炉工,碳化炉工,水煤气炉工,炼焦煤气炉工,炉温工,配煤工,燃气储运工,液化石油气罐区运行工,煤气调压工,煤气输送工,燃气具安装检修工,管道检验工,管道检漏工,煤气户内检修工。11、其他(共21个工种):水工,水,牵引电力线路安装维护工,无轨电车架设工,安装电工,弱电工,电工,无轨电车修理工,锅炉操作工,专用供热工,供热仪表工,热力司炉工,热力运行工,除尘设备运行工,除尘工,送电线路架设工,线路架设工,观赏动物饲养工,白蚁防治工。(二)报考职业(工种)级别: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二、课程安排:1、理论课程:专业基础知识,集中与自学相结合。2、实践课程:工学相结合,采取师带徒实践作业方式。三、人员条件:凡初中及以上,身体健康,年满18周岁,男性年龄不超过60周岁,女性年龄不超过55周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1、报初级工:从事本职业(工种)工作三年以内;或参加本职业(工种)培训结业;2、报中级工:从事本职业(工种)工作三年以上,或取得初级职业岗位证书满三年以上;3、报高级工:从事本职业(工种)工作七年以上,或取得中级职业技能岗位证书满三年以上。四、证书颁发与查询:经培训考核合格人员,可取得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建设劳动学会颁发和验印的相应职业(工种)、级别《住房城乡建设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岗位证书》,在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建设劳动学会官.网(网址:.cn/)可查询,证书在住房城乡建设行业通用。五、报名1、身份证复印件2张(A4纸复印,不要盖章,附在表2、一寸照片4张(底色不限,照片背面要写姓名),报名表上贴一张,其余照片用回形针别在报名表左上方;3、填写报名表和汇总表各1份(单位盖章)六、联系方式:1、联系电话: &2、联 系 人:宋老师3、联系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安庆路125号圣园大厦5层(安庆路与六安路交叉口向西50米路南边)。4、单位网址:欢迎您报名参加:住房城乡建设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岗位 培训考核(初、中、高级工)报考(合肥)最后更新日期:,已点击24次。
相关分类:& | &您的当前位置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职业技能岗位证书》更名为《住房城乡建设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岗位证书》的通知
《住房城乡建设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岗位证书》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 & 为加强住房城乡建设行业职业技能岗位证书的管理,规范市场行为,经研究并报经住房城乡建设部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决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职业技能岗位证书》(以下简称《旧版岗位证书》)更名为《住房城乡建设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岗位证书》(以下简称《新版岗位证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 一、《旧版岗位证书》更名的依据。
& & (一)我国自1994年开始实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原建设部未成立专门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2002年,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原建设部和劳动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建设行业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建人教〔2002〕73号),对《旧版岗位证书》采取逐步过渡的办法,过渡期间该证书继续有效。
& &&(二)2004年,为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根据《国务院关于第三期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中,“关于建设职业技能岗位证书核发改变管理方式,不再作为行政审批项目,实行自律管理的要求”,原建设部下发了《关于改变建设职业技能岗位证书核发管理方式的通知》(建人教〔号),决定将建设职业技能岗位证书工作由建设部移交中国建设劳动学会并负责证书的监制和管理,建设部负责监督、检查与指导。
& & (三)根据部市场监管司和人事司2015年6月,对各省市职业技能人员颁发与相关证书情况汇总显示,截止目前,全国已有近20个省市选用了该证书。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1500多万技能人员通过考评持有该证书。多年来,这些省市建设主管部门在抓职业技能培训考核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沉淀了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从全行业的角度看,由于对这项工作的基本信息,包括机构、标准、大纲、试题、工作流程等缺乏统一的规范与管理,不仅难以形成相关数据完整,而且也造成相关资源不能共享,不利于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和从业人员切身利益的保障。
& & 鉴于上述情况,同时考虑到《旧版岗位证书》的名称和内容已不适应当前行政许可和人社部关于国家职业资格制度改革精神和要求,将《旧版岗位证书》更名为《新版岗位证书》,并对证书有关内容和样式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等级晋升和持证上岗的要求势在必行。
& & 二、新、旧版岗位证书的衔接
& &&(一)《旧版岗位证书》更名为《新版岗位证书》后,考虑到目前全国实际证书量和持证人员流动性强以及转岗晋级等行业特点,已颁发的《旧版岗位证书》继续有效,待持证者晋级或转岗时,按有关规定进行培训与考评,合格后颁发《新版岗位证书》,《旧版岗位证书》同时作废。
& & (二)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印制新、旧版岗位证书。对于中国建设劳动学会或经部业务主管部门允许印制的、尚未使用完的《旧版岗位证书》延期使用到日止。
& & 三、《新版岗位证书》的监制和管理
& &&《新版岗位证书》的监制和管理,按照学会印发的《关于住房城乡建设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岗位证书管理的办法》执行。
& & 请各会员单位根据本通知精神,及时向省市行政主管部门汇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在执行过程中,有问题请随时与学会秘书处联系。
& & 联系人:夏 阳、王小宁
& & 电 &话:010-315188
& &&传 &真:010-
& & 邮 &箱:.cn
& & 中国建设劳动学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