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两栖飞机600飞机有哪些股票

中航通飞:蛟龙600飞机进入详细设计阶段
>> 中航通飞:蛟龙600飞机进入详细设计阶段
中航通飞:蛟龙600飞机进入详细设计阶段
13:52:31.0
《《光明日报》》
  (记者王小润)日前在西安举行的2013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上,中航工业通飞以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简称蛟龙600飞机),领航150飞机大尺寸模型及西锐SR20飞机真机等七款通用飞机,展现了中航工业通飞在通用飞机研制生产及全产业链发展方面取得的新成就。
  据了解,中航工业通飞通过自主研发和国际并购,统筹国内外相关资源,建立开放式集成创新产品研发体系,加大通用飞机的研发力度。在西安绿地笔克会展中心,中航工业通飞自主研发的小鹰500飞机、海鸥300飞机、领航150飞机、蛟龙600飞机等7款机型的模型一展出就受到众多观众的瞩目。
  据介绍,蛟龙600飞机是专为建设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而研制的,也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一款在研水陆两栖飞机。去年珠海航展期间,该机型1:1尺寸的机头物理样机首次亮相就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该机型已进入了详细设计阶段。
  领航150飞机是中航工业通飞成立后自主研发的第一款全复合材料的高端公务机,这款被称为世界同级别单引擎涡桨飞机中飞得最快的飞机正在加快研制步伐,并已获得8架启动用户订单,预计今年年末将实现首飞。
  此外,今年中航工业通飞在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的探索上又迈出了崭新的一步,筹备设立了爱飞客航空俱乐部,打造以私人驾驶执照培训、个人飞行活动、飞机托管、飞机销售和航空服务为主要业务内容的时尚消费品提供商。
All produced by CARNOC& design team, copyright in ,建议使用分辨率浏览本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备案许可证:可使用军网账号直接登录
我国自主研发蛟龙600水陆两栖飞机总装 系世界最大
蛟龙600。(资料图)
国庆佳节,普天同庆,不过在位于珠海的中航通飞公司,员工们异常忙碌,他们肩负着一项重要任务——备战航展。在公司19架准备参展的飞机及模型中,一架名为“蛟龙600”的飞机模型备受瞩目。尽管这架当前世界最大的在研大型水陆两栖飞机要到明年年底才能真正飞上蓝天,不过,业内普遍将这款飞机的研发看作珠海通航产业崛起的重要标志。
经过多年积淀,珠海航空工业的发展正逐渐展露锋芒,当地以公务机为核心的通用飞机制造和总装产业恰好填补了广东通航产业的空白。目前,珠海航空产业园已引进近30个航空要素项目,总投资超过150亿元,聚集了20多家重点航空企业。
重点新闻网群
主办:解放军报社 京ICP备号京公网安备
本网站刊登的新闻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军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C)1999- All Rights Reserved蛟龙600水陆两栖飞机在珠海机场试飞研究初探
作者:李宏飞
  蛟龙600(AG600)型水陆两栖飞机将于2016年初在珠海机场旁的中航通飞华南公司完成组装,并将进行各项性能试飞。民航珠海空管站作为试飞空管保障的最主要部门,将承担起试飞任务的计划申报、组织协调、管制指挥等各项任务。本文主要介绍了珠海机场的地形和空域特征、中航通飞在珠海机场现有的试飞程序,并研究了该机水上试飞与现有程序的不同,并对于该机水上试飞场地的选址以及试飞程序做出了最优的规划,探讨了水上起降对于本场航班运行的影响。希望确保届时既能圆满完成该机的水陆试飞空管保障任务,又避免试飞对珠海机场各类飞行的相互影响。  蛟龙-600(AG600)是中国自行设计研制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与C919、运20并称为民族航空工业的三大旗舰之一。该机拥有执行应急救援、森林灭火、海洋巡察等多项特种任务的功能。该机采用大长宽比船身式、悬臂梯形上单翼;“T”型尾翼、前三点可收放式起落架布局,采用综合航电系统,配备红外探测和光学照相等搜索、探测设备;配装投汲水系统、水上救援的紧急救护等设施。  按照该机型的设计制造计划,该机定于2015年底在中航通飞华南公司完成全部组装下线,并于2016年初实现首飞。作为中航通飞华南公司所在地,珠海机场毫无疑问将成为该机型的首要试飞场,民航珠海空管站也将承担起该机的试飞计划申报、组织协调、管制指挥等空管保障工作。  珠海机场所处的珠三角区域,是中国空中交通最繁忙的空域之一。周边大型国际机场众多,各个机场相隔直线距离近,空中交通流量大,飞行种类复杂多样。因此,如何在不对正常航班进出港造成影响,不影响空中交通安全的情况下,保障该机的顺利试飞,有序完成各项飞行认证,成功取得型号合格证并最终完成交付,成为摆在珠海空管人面前的一个突出难题,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课题。  1.珠海机场空域与地形基本情况  1.1空域情况  珠海机场位于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东经113°23′, 北纬22°01′,东邻香港、澳门,北接中山,西连江门、阳江、茂名和湛江。作为珠海重要的交通枢纽,珠海机场近几年的发展可谓也是突飞猛进,越来越多的正班班机、通用航空作业和航空公司训、熟练飞行使得航班架次呈几何式增长,年均飞行增长率超过30%。图1:珠海机场所处空域状况示意图  如图1示,珠海机场所在的珠海进近管制区内分布着珠海、深圳、澳门等大型客运机场,珠海九洲、中山雄鹰、深圳南头等通航直升机场,珠海机场距离澳门机场管制地带边界21km,距离九洲直升机场35km、距离香港管制区边界垂直距离16km。  1.2地形特征  珠海机场地形特征为:珠海机场位于三灶岛的东南部,地形比较复杂,其西北侧紧靠丘陵山区,约2.4千米处有本岛的最,海拔为298米的拦浪山,东侧约2.8千米处有海拔为86.6米的雷达山,西南端和东北段位海湾沙滩地带,地势较为平坦。  机场周边障碍物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机场的净空条件,进而决定着进出机场的飞行程序、机场的运行模式、以及起飞落地运行标准等等重要内容。珠海机场50公里范围内的障碍物,是影响机场安全正常运行的关键重要因素之一,其中对飞行产生直接影响的重要障碍物包括以下几个:  序号障碍物名称位置(相对跑道中心)海拔 高度影响涉及航段/备注磁方位(度)距离(米)1竖石岭025355015105跑道复飞控制障碍物2拦浪山319240029823跑道复飞控制障碍物3脑背山05518100499.523跑道起始进近、中间进近控制障碍物4观音山2361660041805跑道最后进近控制障碍物5雷达山089275087山顶有海拔为119米的海事通信导航天线  表1:珠海机场重要障碍物列表图2:珠海机场周边关键的重要障碍物分布(示意图)  由以上可见,当该机进行水上起降的试飞时,既要满足与珠海机场进出港航班没有影响,又不干扰周边澳门、香港等机场的航班运行,而且要符合与香港管制区边界规定的距离,同时又要满足该机起降必须的水文条件,起飞后与周边障碍物安全的超障高度。  2.现有其他机型在本场试飞的程序  中航通飞华南公司作为通用飞机制造的主要载体,在珠海生产制造组装机型众多,除了蛟龙600外,领世300(AG300)、西瑞SR22、塞斯纳XLS+等机型也在珠海组装生产,并进行大部分的前期试飞工作。这些飞机都是陆上起降飞机,试飞程序根据机型认证的各个阶段,分别在本场距离由近及远的空域内进行。  2.1本场的目视起落航线范围试飞。  一般情况下,此类机型的试飞通常是从起落航线范围内的试飞开始。因为这样的试飞既可以有效测试飞机各项飞行性能,而且试飞范围离机场近,一旦发生突发特情,各类应急救援力量能够迅速到达。图3:AG300型飞机在珠海机场目视起落航行范围内试飞程序示意图  起落航线在跑的东南侧海上空域内进行(05号跑道右侧、23号跑道左侧),高度为A、B类飞机400米以下,、C、D类500米以下。目视起落试飞需要符合的气象条件下才能进行。与本场普通训熟练目视飞行不同的是,根据试飞认证的需要,这些机型试飞还会涉及到一些在跑道上空或者起落航线上进行的机动程序测试。而且由于试飞的都是在适航认证阶段,未取得型号合格证的航空器,在试飞时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空管保障也需要格外用心。之前也发生过试飞过程中飞机部件掉落污染跑道的事件。因此在试飞开始前,塔台就通知机场消防、医疗等应急救援部门做好待命准备,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的不正常情况,在试飞飞行过程中采取目视或者雷达对试飞飞行的高度、速度、航迹等进行密切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可能的不正常情况。在试飞航空器落地后,塔台还将通知场务部门对飞机经过的滑行道以及跑道巡场,防止可能发生的污染跑道事件。  2.2起落航线外的试飞飞行  随着起落航线范围内的试飞程序逐步完成,飞机的各项飞行性能得到有效测试并初步获得可靠认证,飞机试飞将向逐步远离本场的其他空域内进行,以便更有效的测试飞行的各项飞行性能。  根据中航通飞试飞部门的要求,并经与相关军民航部门协调,在珠海机场周边划设了三个用于中航通飞新机型试飞的空域和航线。飞行高度要求:空域飞行高度为标准气压高3000米(含)以下,航线飞行高度为标准气压高4500米(含)以下。这三个区域(或航线)分别为:  1、1号区域:以N22°15′E113°10′为中心,半径10公里范围内;空域中心为进出点。  2、2号区域:N22°13′E112°52′-- N22°05′E112°56′-- N21°57′E112°36′-- N22°05′E112°34′四点连线范围内;以N22°05′E112°56′为进出点。空域飞行进出方法:珠海金湾机场--高栏--空域,往返同。  3、航线:珠海金湾机场--高栏-- N22°15′E112°16′,往返同。图4:各类试飞飞行场外试飞空域(航线)示意图  3.蛟龙600进行水上试飞的研究  根据以上相关机型的保障经验以及与其试飞部门的前期沟通,蛟龙600的陆上飞行试飞程序预计与之前的程序类似,按照空域由近及远的顺序逐步开展进行。所不同的是,该机将无疑将增加水上起降以及试飞的程序,而且水上起降试飞也毫无疑问是从目视盘旋程序开始。而且目视盘旋程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别的程序是在远离本场的空域内进行,可以由珠海进行实施雷达管制,调配与其他飞行的冲突。而且机场范围以及机场附近水域的目视起落飞行或者目视盘旋飞行,因为飞行高度低于雷达引导最低高度,无法实施雷达引导,而且与本场起降航班影响较大,存在飞行冲突的可能性也较大。因此根据珠海机场的空域以及地形、水域条件确定一个合理的水上起降场地,并据此制定合理的水上起飞后的目视盘旋空域和保障程序,是该机进行水上起降试飞程序的基础。  3.1水上起降场地的选择  经与中航通飞沟通,起飞场地要求选择长度3000米、宽度200米的水域,添置指示灯,钢索浮标等警戒系统,形成飞机水上跑道。珠海机场的东南侧是宽阔的海面,是该机进行水上起降试飞的天然跑道。为了减少水上起降对本场航班运行的影响,水上跑道的选择毫无疑问是选择与本场05/23平行的方向设置,后面的研究也是在这样设置水上跑道的前提下进行的。  既然知道其位置肯定设置在跑道东侧的海面上,那么他的最佳位置应该怎么选择呢?经过研究,水上跑道的最佳位置应该是与05跑道平齐,距离05跑道垂直距离2.5-3km,长度3km,宽度200m的水域。图5:水上跑道选址示意图  之所以选择这样设置,主要理由如下:  (1)可以采用现有平行跑道相关或者独立运行的理论进行相关研究,有这样的理论依据,制定相关的操作指并据此进行管制指挥才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距离陆地一定的距离,水深等水文条件合适,并且避开靠近岸边的礁石暗礁等危险物;  (3)起飞落地能避开相关地形障碍物。本场跑道距离海面从南到北是一个由近到远的过程。经过对地图的丈量和测算,本场05跑道距离海面最近的是南侧约750米,最远的是北侧约2km。东南面的最主要障碍物雷达山,高度87米,距离跑道直线距离约1.8km。因此选择距离跑道垂直距离2.5-3km,平行于跑道的区域作为试飞水上起降场,无论起飞一边和落地五边均没有障碍物;  (4)水上起飞选择进行目视起落航线试飞时,按照C类航空器平均2-2.5km的转弯半径,加上二边平飞距离约1km,因此三边距离水上跑道垂直距离约5-6km,距离本场陆上跑道约7.5-9km。测算可以得知三边距离香港管制区边界最少有7km距离,符合《86号令》规定的在未经管制协调的情况下,距离相邻管制区边界至少6km的规定。  3.2水上试飞起降与本场航班运行的影响  可以将水上试飞场试为与本场陆上跑道平行的一条跑道,用现有的平行跑道运行理论去进行研究。所不同的是大部分机场的平行跑道均是同时在跑道两侧安装了盲降(NDB等)相关的导航设备,双跑道可以同时实施仪表进行。而仪表进近在水上跑道上实施肯定不现实,因此只能陆上跑道盲降(NDB等)进行,采用仪表飞行规则,而水上跑道只能目视盘旋进近,采用目视飞行规则。以水上、陆上均用05方向起降为例:  3.2.1同时起飞:  可以采用独立平行离场模式,是指航空器在平行跑道上沿相同方向同时起飞的运行模式,简单理解就是两条跑道同时用于起飞。要实施独立离场,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两条平行跑道中心线的间距不小于760米。按照前面的设置,本场水上跑道和陆上跑道距离2.5-3km,完全满足这个标准;  (2)两条离场航迹在航空器起飞后立即建立不小于15度的扩散角。本场05号跑道起飞后,标准离场程序都是先保持一边,到D5.6IUJ左转(MEPOG离场),或者继续保持一边到ZAO(OVGOT、SULAS等离场),因此只要确保水上AG600起飞后立即右转加入水上目视起落,就可以确保建立大于15度的扩散角;  (3)具有能够在跑道末端外2公里以内识别航空器的监视雷达设备。这一条在本场所处的珠海进近管制区也是满足的;  (4)空中交通运行机构已经制定相应的管制指挥程序,保证航空器离场能够按照规定的扩散航迹飞行。  根据以上规定,只要塔台制定相应的管制指挥程序,满足第(4)点条件要求,就可以在水上试飞时按照独立平行离场模式,确保水上陆上两条跑道即使同时也起飞不会互相影响。图6:平行独立离场示意图  3.2.2同时落地:  按照相关平行仪表进近模式(简称相关进近),所谓相关平行仪表进近模式,是指在相邻的平行跑道仪表着陆系统(ILS)上进行的航空器之间需要配备规定的雷达间隔时,在平行跑道上同时进行的仪表着陆系统进近的运行模式,通俗可以理解为“两条跑道上的飞机一前一后落地”。实施相关进近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两条跑道中心线的间距不小于915米;  (2)使用雷达引导切入仪表着陆系统(ILS)航向道。雷达引导切入航向道,意味着首先是要雷达管制,其次是两条跑道必须都具备仪表着陆系统并且都工作正常;  (3)两条跑道上都在进行仪表着陆系统进近;  (4)配备适当的监视雷达设备,其方位误差不得小于0.3度,更新周期不得大于5秒;  (5)一条跑道的进近复飞航迹与相邻跑道的进近复飞航迹的扩散角不小于30度(见下图)  虽然跑道之间间距满足不小于915米,但是水上跑道没有盲降等导航设备,无法实施雷达引导切入航向道,因此现有的相关平行仪表进近模式规定对此就不适用了。但是这并不代表不可以实施水上、陆上两条跑道同时进近。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3.2.1.1目视间隔和目视进近  三灶塔台早于2011年就已经是中南地区目视间隔和目视进近试点单位,塔台也为此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程和指引,具有实施目视间隔和目视进近的条件。在符合目视进近的天气条件下,陆上05跑道有航班仪表进近时,塔台管制员可以向水上三边位置准备进近的AG600通报五边进近的航空器位置,并确认其已建立目视,由后机(AG600)自行掌握三转弯时机并建立五边进近航空器目视间隔,降落到水上05跑道。图7:目视间隔和目视进近示意图  3.2.1.2仪表进近目视盘旋落地  前提是满足珠海机场目视盘旋落地的气息条件下。就是进港航班建立陆上05盲降后,由珠海进近引导AG600在其后建立盲降,两架航空器同时在陆上05号五边进近,应当为航空器提供不小于300米的垂直间隔或者6公里的水平间隔或者尾流间隔(以大的为准)。后机(AG600)在目视水上05跑道后采取目视盘旋的方式盘旋到05跑道降落。图8:仪表进近目视盘旋落地示意图  3.2.3起飞与降落  独立平行离场模式跑道起飞与落地更不存在影响,需要考虑的是落地航空器复飞后与另一条跑道起飞航空器的影响。因为本场地形原因,复飞航空器不能向西侧转弯,陆上05复飞后需要指挥复飞航空器保持一边航向,同时水上05起飞的AG600立即右转,建立大于30度的扩散角;水上AG600如果复飞的话,陆上05起飞航空器可以正常离场,只需要指挥AG600复飞后立即右转,同样建立大于30度的扩散角。  4.结语  为了更好地做好该机将来在珠海机场的试飞空管保障准备工作,提升空管保障效率,更好地保障本场空中飞行安全,本文对该机在珠海机场的试飞保障程序进行了前期的初步研究,探讨了蛟龙600型两栖飞机水上起降对本场正常进出港航班的影响。并在最后对将来更科学地进行空域划分、工作程序改进以便更好地进行类似任务的空管保障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但是由于国内目前缺少相关的水上飞行运行资料,水上跑道建设资料,包括机场附近水域的水文数据也非空管部门可考,而且该机的具体性能数据以及详细试飞需求也未公布,因此本文研究前提存在一些假设,未来中航通飞水上起降场的设置也不一定按照本文的设想进行。但是本文的研究为将来的试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即使在航班繁忙时段,按照这样的程序进行相关的试飞,既能保障高效迅速地完成水上起落航线的试飞飞行,又能确保安全地将试飞飞行对进出港航班的影响降到最低。(李宏飞/文)  参考文献:  [1] 崔敏伟、罗咚.《浅析珠海机场运输飞行与训练飞行现状及其飞行冲突调配措施》  [2] 中国民航局.《平行跑道同时仪表运行管理规定》  0荐闻榜  (供稿:珠海空管站,
(责任编辑:HN666)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中国密制蛟龙600水陆两栖飞机 日本慌了!发布时间: 14:20:50发布:股城热点【中国秘密制造蛟龙600水陆两栖飞机】据报道,中国秘密制造蛟龙600水陆两栖飞机,正在研制中的蛟龙600是军民两用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它的研制成功很有可能取代将来水轰5在军中的地位。“蛟龙-600”的最大特点是既能在陆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2014年将可能取得中国民航型号合格证,并在珠海实现批量生产。
中国秘密制造蛟龙600水陆两栖飞机 日本慌了!
这是蛟龙600的大型机头全尺寸模型。蛟龙600是中国新一代特种航空产品的新代表作。在执行森林灭火任务时,可在20秒内汲水12吨。在执行水上救援任务时,可在50米高度稳定飞行,一次最多可救护50名遇险人员。
蛟龙600的大型机头全尺寸模型首次曝光,这是中国新一代特种航空产品的新代表作,据悉,该机家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完成首飞,这也意味着,我国水轰-5水上飞机在研制40年之后终于后继有人,中国也将通过该机一举超越日本的US-2水上飞机,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上飞机制造国。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蛟龙水上飞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