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胜达最低报价的理财,最低8块钱就可以操作,最多几千块,做得好收益可达80%,有兴趣吗?

价值投资 | 投资大家谈股票
现在的位置:>所有文章列表
来源:21世纪网
在美国“双反”悬而未决、欧债危机影响、国内产能严重过剩这些重压之下,国内的光伏企业正备受煎熬,急需突围而出。
光伏行业正在面临一轮前所未有的寒冬。
2011年第四季度,在美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全部陷入亏损境地,其中赛维LDK巨亏5.9亿美元、尚德电力亏损1.369亿美元。
时间步入2012年,情况依然没有好转。
5月10日,阿特斯在美上市的10家光伏企业中率先发布Q1财报,营收3.258亿美元,净亏2130万美元,毛利率由上一季度的8.7%进一步下降至7.7%.
虽然比上季5990万美元的亏损有所下降,但亏损的减少显然是来自于出货量的下滑所致,财报显示阿特斯该季度出货量为343MW,上一季度为436MW。
反观国内A股市场,光伏概念股可谓全线溃败,21世纪网查看各公司发布的Q1财报,新大新材、天龙光电、亿晶光电、海润光伏纷纷由盈转亏,分别亏损
1295.26万元、1417.81万元、9890.14万元、6875.28万元,向日葵、东方日升、隆基股份、中环股份几家企业净利则大减九成。
在解释业绩大幅下滑之时,各上市公司无一例外的表示:“受行业竞争加剧、光伏市场持续低迷所致。”
欧美市场的变故,把中国这个最大光伏组件制造国的巨大产能困在国内。本来就已产能严重过剩的厂商不得不上演价格大战。
据OFweek行业研究中心数据,2012年一季度,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及组件等光伏主产品市场均价纷纷跳水,一季度多晶硅、电池片及组件均价分别同比下滑48%、57%和44%,而硅片价格则大幅下跌70%。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由于前几年投资产能的逐步释放,2012年光伏市场的供需失衡情况更加严重。
21世纪网了解到,尚德电力、阿特斯、英利今年的电池组件出货量分别将达到2.5GW、1.8-2GW、2.4-2.5GW,比2011年分别增加20%、50%、50
在多晶硅市场上,2011年多晶硅产能超出需求量的50%,随着2012年、2013年产能的扩张,供需将进一步失衡达到80%。此外,大部分中小光伏制造企业由于不具备产品技术和成本方面的竞争力而订单不足,开工率严重不足,甚至不得不面临停产或破产状态。
在浙江嘉善,21世纪网发现,受价格下跌影响,当地多家生产多晶硅、单晶硅片的企业已全面停产,嘉善五神光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金表示,何时复产不得而知。
另据赛迪调查,我国半数以上的中小电池组件企业已停产,30%大幅减产,10%-20%小幅减产或正在努力维持生产,并已开始不同程度裁员。
巨大的产能过剩,加上持续的欧债危机、德国削减财政补贴政策以及仍就悬而未决的“双反”调查,让中国企业倍感煎熬。“裁员潮”、“破产潮”、“过冬论”不绝于耳,如何在行业大势下突围而出,成了光伏企业现今最大的命题。
掘金新兴市场
欧洲市场对于中国企业的成长居功至伟。
2004年,德国和西班牙政府开始对光伏发电项目进行大幅补贴。政策的推动使得全球光伏需求迅速从2004年的不到1GW膨胀至2008年的5.85GW。由此也带动了国际光伏电站安装热潮,并造就了尚德电力、天合光能、阿特斯等一大批世界级的中国光伏企业。
据了解,2011年,欧洲市场占到了中国出口市场份额的80%。
但现如今,这个中国企业最大的出口市场却面临着崩塌的危机。2月29日,德国政府出台政策,宣布大幅削减对光伏电站的补贴。
方正证券分析师张远德分析:“光伏行业今年将面临量减利减的尴尬境地,基本面仍处于底部,从装机量判断,在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光伏补贴削减背景下,下半年欧洲装机将环比下滑严重。”
在政策危局面前,中国企业不得不另寻他路,寻找新兴市场,来替代欧洲光伏装机总量下降带来的市场缺口。
对此,中投顾问分析师沈宏文表示:“未来光伏新兴市场会以美国、澳大利亚、东南亚国家为主,但美国光伏市场容量较有限,预计2012年美国光伏总装机容量在700万千瓦内,加之美国双反的因素,未来日本、东南亚国家、澳大利亚将是国内企业关注的重点。”
国内企业则纷纷开始动作,掘金新兴市场。
3月1日,晶科能源宣布将与加拿大组件生产厂家合作,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建立子公司生产光伏组件。
浙江省太阳能行业协会秘书长沈福鑫表示,浙江的光伏企业正把目光投向墨西哥、印度等国家设立分公司,拓展欧美以外的市场。
加拿大安大略省经济发展贸易部国际贸易局大中国区主任祁放表示,加拿大正利用紧邻美国的地理优势,抓住机遇发展本国光伏产业。2011年,仅安大略省光伏装机就达300兆瓦。
据其介绍,目前已有50家海外光伏企业落户安大略省,其中不乏中国企业。如合肥阳光目前在安大略省斥资300万加币投资逆变器厂。而赛维LED则选择寻找合作伙伴做代工的方式介入加拿大市场。
而除加拿大之外,亚洲的印度和日本也被认为是可以替代欧洲的新兴市场,成为企业布局重点。
根据印度在2010年公布的太阳能计划,印度计划到2020年太阳能发电装机增加20GW。
亚洲开发银行南亚局能源处处长、兼亚洲开发银行能源委员会联合主席翟永则表示,亚行正在帮助印度实现到2020年前装机20GW的目标。
5月4日,英利在东京宣布成立日本区域总部。
在开幕仪式上英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苗连生表示:“我们很高兴向大家宣布日本区域总部正式开业。对于英利来说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光伏市场,我们希望通过在日本本土建立区域总部进一步贴近客户,深化日本市场业务。”
据悉,由于受去年3月地震核泄漏的影响,日本政府正在重拾对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信心。日本将于今年7月推行新的上网电价补贴方案,目标在于加速非住宅光伏市场。
英利选择在此时成立日本区域总部,无疑是对日本市场寄予厚望。
去年8月,发改委正式发布光伏上网电价标准——《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明确今年7月1日前后核准的光伏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分别为每千瓦时1.15元和1元。
据此,业界普遍认为,该政策的出台标志着国内光伏市场正式进入了一个大规模启动的阶段。以青海“930”项目为契机,2011年中国光伏安装量为1.7GW,仅位居德国、意大利、美国之后。
对于2012年国内光伏安装量的预测,在各大厂商中,英利给出至少3GW的判断,而大部分厂商则认为可以达到4GW。
更有专家预计,到2015年中国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10GW,2050年达100
GW,届时光伏发电将占全国电力装机量的25%
沈宏文表示,在欧洲市场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国内光伏市场正在提速,2012年的金太阳工程大幅提高了光伏安装总量,这对于国内光伏组件企业来说意味着较大的发展机遇。
据了解,自2009年我国实施金太阳示范项目工程以来,已连续4年支持了4批项目,项目规模分别为642兆瓦、272兆瓦、600兆瓦、1709兆瓦,今年的项目规模最大。
“豪赌”光伏电站
除了开发新兴市场,减少对欧美市场的依赖,不少国内组件企业还投入巨资拓展下游产业,大举进军国内光伏电站建设与营运。
据统计,自今年3月以来,A股中包括拓日新能 、超日太阳
、向日葵、海润光伏等7家光伏组件企业宣布进军国内光伏电站领域。
其中,拓日新能拟以72亿元在陕西定边县建设光伏电站与电池组件项目;向日葵投资117亿元在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市建设多晶硅及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海润光伏与武威市政府签署框架合作协议,负责在年,完成1GW光伏电站建设,总投资约人民币100亿元。
对于这些动辄几十亿的巨额投入,其收益和风险又如何呢?
据华泰联合分析师王海生介绍,在意大利、东欧、美国等国家,批文外购的情况下,电站投资的净利润率在10%左右,对应0.3-0.35欧元/瓦的净利润。成熟的市场如德国,净利润相对较低,在0.15欧元/瓦。以目前的每瓦投资收益来衡量,整个系统投资端的净利润甚至要超过多晶硅组件所有环节净利润的总和。
有业内人士则指出,国内企业投资光伏电站是另有所图,由于全球光伏组件产能过剩,大量的光伏产品积压,组件企业需要通过下游电站带动组件销售。
以超日太阳与天华阳光签署的两个合作开发光伏电站项目为例。超日太阳表示,公司通过向天华阳光提供前期光伏组件和电站建设初始部分资金,预计将带动公司2012年组件销售250WM。
据了解,超日太阳2011年组件销售量约为300-350MW。
而除了上市A股公司,在美国上市的尚德电力、昱辉阳光、赛维LDK、晶科能源等光伏大企也都纷纷大手笔投资建设光伏电站项目,完善各自的全产业链布局。
4月26日,昱辉阳光位于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的首个光伏发电项目刚刚并网,一期项目装机容量20MW,二期项目60MW正在规划中。
而此项目的建成,也标志着昱辉阳光正式进入中国太阳能发电领域。
对此,昱辉阳光首席执行官李仙寿先生表示,“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市场在未来几年高增长的潜力。我们将实现从太阳能产品制造到越来越重要的终端用户市场的转型。下游项目将为我们创造新的收入来源和扩大国内市场份额。”
硅料、硅片、电池和组件价格仍在下降,厂商的盈利的不到保障,而投资电站既可带动自身组件销售,又能够获得比较稳定的收益,这似乎是光伏企业转战光伏电站的投资逻辑。
不过,考虑到光伏组件价格持续下降、补贴政策变动、并网难题、发电量被限、投资周期过长等一系列因素,光伏企业的突围之路仍待考验。(21世纪网
本文选自《杰出投资者文摘》,本刊记者石伟编译
1999年,股票市场分化明显,低市值价值型股票低位徘徊,高市值成长型股票屡创新高。那么,价值投资未来仍有用武之地吗?
年10月19日,在曼哈顿举行了第一次价值投资基金经理论坛,本文选自宾夕法尼亚基金公司的罗伊斯、布朗尼基金公司的布朗尼以及第三大道价值基金公司的惠特曼在论坛上的发言,这三位基金经理是《杰出投资者文摘》的长期撰稿人,该论坛也是由他们所在的公司联合赞助。论坛主持人是茨威格。
价值投资失效了吗
茨威格:本次价值投资基金经理论坛的主要目的是讨论价值投资的未来。价值投资还有存在的意义吗?这两年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我们发现价值投资居然不管用了。
更糟糕的是,不仅仅是先锋指数基金让坚持价值投资的在座各位显得很傻,连那些出租车调度员和鞋店售货员的投资成绩也使各位十分尴尬,他们往往是在闲聊时听说
FHX股价即将飙涨,就盲目地买入,并在短短数分钟后卖出股票,也许他们根本就不知道FHX的主要业务是什么,甚至对FHX一无所知,更好笑的是他们原本打算购买的可能是FDX,只不过阴差阳错地输错了代码而买了FHX,但他们赚钱了。他们是天才,在座的大家却不是。
大约五年前,很多人都认为,与其他的投资策略相比,价值投资策略存在明显的优势。但事实果真如此吗?价值投资确实适用于上世纪80年代早期的低市值股票和1993年的新兴股票市场,但一旦价值投资被披上了神圣的外衣,就难以避免地渐渐失去效应。
长期以来,在座的各位都是坚定的价值投资者。有一个道理我们都知道,“反者,道之动”,事物总是朝着与它相反的方向运动,不断轮回往复。市场对成长和价值的偏好也在不断交替和轮回,就像华尔街上常说的“现在不同了”,所以市场对大型科技公司的追捧只是昙花一现,也许转瞬即逝。
彼得·伯恩斯坦曾经提及,当1956年债券收益首次高于股票收益时,华尔街的老手们都告诉他债券市场疯了,债券价值被严重高估,这种情形是不可持续的。但是,在43年后的今天,债券收益依然高于股票收益。会不会时代真的不同了,你们完全错了呢?
罗伊斯:我很高兴从简单的问题入手。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涉及到我们每天的所思、所想、所为。老实说,一般情况下,我并不考虑这种问题,我只关注某只股票本身的价值。在我看来,现在的时代变了,无论是人口结构,还是经济结构,都出现了巨大转型,比如从制造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变,这也许就是所谓的“新时代”。在
“新时代”会出现“新错误”,但新时代和个股之间则未必有太大的因果关联。
所以,我认为,时代的变化并不会改变价值投资的基本原理,也不会改变一家优秀公司的判断标准,一家优秀的公司必须提供可持续的、高水平的资产回报。在座的各位都秉承一个基本理念,那就是以合理的价格买入未来能够获得高回报的公司。
这个基本理念从未改变过。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市场的游戏规则已经改变了,而且还将继续改变。
泡沫不可能持续
布朗尼:历史能够告诉我们市场的运行规律和方式。所以,我认为那些MBA应该先读一个历史学硕士,与哈佛商学院或者沃顿商学院传授的知识相比,历史能教会大家的东西往往更多。
历史上,我们多次经历了所谓的“新时代”,现在科技类股票或者电信类股票构成了“新模式”。这不算新鲜,上世纪80年代早期所谓的“新模式”是计算机类股票,如果1980年在每只计算机类股票上投入一美元,随后的20年里将会取得年均复合率达4%的收益;20世纪初所谓的“新模式”是汽车类股票,而在19
世纪晚期则是铁路类股票。历史总是不断地重复。
索罗斯基金雇用了一个全职的财经历史学家,帮助他们回顾历史、反思现实。我想,我们现在就在进行这种现实的反思。
最近,我正在阅读红杉基金的比尔·鲁安致股东的信,他的基金净值在当年下降了1%-1.5%,而同期标准普尔指数却上升了大约
12%。面对这样的业绩,很显然,某些股东会抱怨。但过去29年中,红杉基金每年给股东的回报已达到12.5%,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只有4.9%。在过去的29年里,红杉基金大致40%的时间没能战胜指数,但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我发现一个现象,如果跟着指数走,那么基本上不可能打败它。拥有长期杰出业绩的投资者,其业绩通常与指数的波动差异非常大,这就是目前价值投资正在做的事情。
惠特曼:市场总会有泡沫,而且泡沫终究都会破灭。首先,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发生的,我认为价值分析者必须面对各种不确定性。我先举三个例子,再谈谈价值。首先,在上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市场对“漂亮50”(指上世纪60-70年代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的50只备受追捧的大盘股,“漂亮50”的一个主要特征是盈利增长稳定,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市盈率,这些股票被视作可以“买入并持有”的优质成长股,同时也成为70年代早期牛市行情的重要推动力量)极度追捧,而最后这种热情以全面退潮告终。其次,目前市场对垃圾股极度追捧。上周我和一个投资银行家打网球时突然领悟到这一点。1993年,他手上有家以色列的高科技公司打算公开募股,当时我和他讨论是找小投资银行中的D.H.Blair、Oscar
Gruss还是Alex
Brown。上周我们聊起这件事时说,如果是现在,我们就直接去找摩根士丹利、高盛或者美林,它们肯定排着队来抢这个项目,这就是对垃圾股的追捧。
市场中这种泡沫能持续吗?互联网的热潮能持续吗?——只要有源源不断的投资者涌入市场,购买这些昂贵的股票,并且不指望获取任何收益,这个游戏就可以继续下去。这就是投资银行所玩的把戏——买入大量估价过高的股票,然后对公众投资者发行。但这种情况能够得以持续吗?我认为可能性不大,但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我有生之年已经见识过无数次的投机性泡沫。当然,所有的泡沫都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几乎所有的泡沫破灭后,外部被动投资者最终都会被清理出局。
除了上面说的那两件事,我要说的第三件事情就是价值投资的一个重要特点:如果你做的是正确的,那么你根本不用依赖市场来拯救你。市场价值的最终回归方式可能会表现为多种方式,比如合并、私有化、资本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等。但如果在相当长的时间后,这些都没有发生、市场价值没有回归,那就证明你可能一开始就错了。
拓展并完善价值投资理念
茨威格:你们是怎样理解价值投资的?格雷厄姆的思想依然有用吗?你们又是如何拓展他的思想的呢?
罗伊斯:我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这所大学在学习价值投资理论和教授格雷厄姆的理论方面富有传统,我从中学习到格雷厄姆理论中最重要的就是安全边际。对投资的每一只股票,我们都花了很长时间来判断它是否确实存在安全边际,却很少研究那些所谓梦想和将来的事情,我们经常研究的是极端情况,即在最坏的情况下,如果投资这只股票,会赔多少钱?它是否拥有足够的安全边际?这只股票具备哪些因素可以为投资者提供股价下行的保护?
我们的投资不见得是典型的格雷厄姆-多德式(市净率较低)的股票,它们的市净率通常并不低,但一般都拥有很高的资产回报率。资产回报率是我们选股的核心指标。
布朗尼:格雷厄姆认为,购买股票就是购买一家公司的权益,这样的思维模式也是我们继承了的方面。当我们投资一家公司时,一定要考虑它在非公开市场上的价格,也就是一个理性的买家为购买整家公司所愿意支付的价格,这就是格雷厄姆所定义的内在价值,即理性买家和理性卖家充分协商后的交易价格。
这种思维模式适用于购买任何企业。很多“成长型”股票的投资者认为,价值型投资者只会以低于账面价值购买破旧但资产额巨大的旧式企业,其实这种想法是不符合价值投资理念的。
巴菲特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价值投资者,旧式企业的股票不会出现在他的投资组合里,但格雷厄姆认为我们可以买入这类股票。我们评价企业的价值时,会看类似企业的交易价格以及买家的素质,这和卖自家的房子并没有什么区别:找一个房地产经纪人,看看类似交易的清单,从而确定房子的价值。同样的道理也可以用于投资股票,我们每天都在做同样的事情。
格雷厄姆方法的美妙之处就在于,你不必再去理会每天财经新闻中长篇累牍的废话,这些都和我们的工作毫无关系。在坚持价值投资这么多年后,我们发现再也不必去理会这些。
早些时候,马蒂和我聊过,价值投资的工作是比较轻松的,你不必非常辛苦。最近,我看到晨星关于共同基金持股平均周转率的统计数据,差不多年均达到105%。我不知道这些基金经理如何看待他们的工作,105%的周转率说明平均持股时间不到一年!我想他们也许认为自己的目标是增加基金的价值,所以每天清晨他们都要重新调整投资组合。
基金经理的做法只对美国国家税务局和股票经纪人有好处。如果你抽点时间仔细考虑一下,应该很容易建立投资组合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持有它,为股东们大大节省一笔税金。
惠特曼:我刚写了一本书,其中用了一整章来比较我认为的价值投资与格雷厄姆-多德之间的区别。
很多人都在谈论格雷厄姆和多德,但很少有人认真地读他们的书。我想说的第一件事是,格雷厄姆和多德根本不懂信用分析,在股票选择方面,他们的做法是在存在安全边际的情况下买进并长期持有。
但是,作为价值投资者,我们与格雷厄姆和多德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强调资产的质量而非数量,而格雷厄姆和多德更加注重资产的数量。
《证券分析》这本巨著是在1964年前写成的。1964年以后,随着《证券法(修订版)》的出台,信息披露规定的发展非常迅速,从频频出现的敌意收购案中就可以看出,目前从公开资料就可以轻易获得目标公司的大量信息。
但在格雷厄姆和多德所处的时代,公司信息是很难获得的,由于资产质量的信息很难取得,所以更强调资产的数量,这种做法一点没错。由于很难取得公司的信息,他们向被动投资者提出了很多忠告。现在,由于信息披露日趋完善,投资者已经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
我们与格雷厄姆和多德的第二个不同是,他们认为在很多情况下历史业绩是预测未来业绩的最佳工具,甚至是惟一的工具。但我们不这么认为,判断未来业绩没有惟一的工具,企业拥有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可能比历史业绩更重要。
我们与格雷厄姆和多德最后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是,与大多数被动投资者一样,格雷厄姆和多德的目标是预测未来6个月或者2年内的股票价格。但是,拥有控制权的投资者以及优秀的价值投资者的目标则与此不同,他们更注重企业的内在价值和内在的运行机制,而不仅仅是市场上的股票价格。对拥有控制权的投资者以及我们这些价值投资者而言,与其说预测股票价格是一种财务问题,还不如说这种行为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问题。
什么是安全边际?
罗伊斯:关于安全边际,我认为有三个要点:一是杠杆水平,我们非常喜欢低负债率的公司;二是资本的回报率,经营性资本回报率在20%左右,这就是主要的安全边际;三是自由现金流量,公司的现金支出不要超过其现金收入。这就是我所认为的安全边际最重要的三个方面。
惠特曼:现代企业越来越依赖于知识和信息流,而非实体资产,而我对信息流一无所知。很多人关心的信息是公司下季度的盈利水平或者公司是否能超过市场预期、信息能否有效传递到市场。对我来说,这实在是个谜。
在进行价值投资时,我们会探究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很多时候,这些信息并没有太多用处,我们购买的所有股票,最近一期的前景公开预测看上去几乎都没有特别之处。由此,我们发明了一个独到的方法:弱化众所周知的信息,强化其他有用的信息。
布朗尼:投资者必须牢记,价值投资并不是有形资产的考量。1969年我刚开始投资时,总是习惯去计算每家公司的每股净流动资产,当然我并没有找到太多符合自身标准的股票。
但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们在对电视台进行投资时发现上述方法不可行,之前我们从未投资过拥有电视台的企业,因为电视台没有有形资产。但其实评估电视台的价值比评估伊利诺斯州的旧式工厂更加容易,因为电视台的售价是相当稳定的,美国每年都会有50-60家电视台以其税前利润的10倍价格出售。所以,只需要将电视台的税前利润乘以10,再扣除净负债或加上净现金,就可以算出电视台的价值。
总的说来,价值投资实质上是在评估一个企业。当你卖房子时,是按照邻居房子的卖价而不是按照重置成本来确定自己房子的价格,房屋成本早已是过去的事情了……
相同的道理也适用于评估企业价值,企业的价值在于买家为购买类似企业愿意支付的价格。
我们试图了解一个企业的性质,分析它成为优秀企业的原因,例如为什么盖可保险是一家好公司?为什么旅行者(Travelers)无法与其竞争?——因为他们必须彻底改变目前的经营模式。
就互联网企业而言,现在出现很多并购,但在并购之前,你首先得问问自己:“我充分理解这家企业吗?这样的并购有意义吗?”支付高于现金流10倍的价格购买一个电视台有意义吗?是的,我认为是有意义的。支付27亿美元购买一个不能赚钱的互联网企业有意义吗?不,我认为没有任何意义。
总的来说,并不能认为投资是一门纯科学,但如果购买那家企业对你毫无意义,就不要去碰它。过去我们常犯一种错误,那就是仅仅因为看到别人正在购买而去购买了那些对我们毫无意义的企业。
了解投资对象且价格合适
茨威格:你们能举出一个例子说明自己的研究方法吗?
罗伊斯:某天我正在布鲁名戴尔百货店闲逛,附近有一家叫克莱尔思的商店,这家公司主要经营年轻人饰品,特别是一些便宜的珠宝,里边有很多不同名字的店面。
最近10年,我们经常性地买入这只股票,几个月前由于这家公司在存货管理方面出现了一些差错,股票价格从30美元下跌至16美元。但克莱尔思的每股收益大约为1.6美元,而且大多数年份的每股收益都在稳步上升,目前每股现金大约为3美元,动态经营资本回报率估计达20%以上。基于这些理由,我们认为它非常有价值,因此最近我们又增加了一些仓位。
虽然我们并不是特别喜欢这家企业的管理层,但我们喜欢这家企业本身,它是一家伟大的零售企业,具有非常高的资本回报率。
克莱尔思是一个在持有之后进而了解企业本身价值的好例子。投资是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买入进而了解一只股票对于投资是有用的。我们曾经买入过大约500-1000只股票,这是我们了解股票很重要的途径。
当然,我们还通过其他途径来了解股票。我们经常跟踪一些股票,过去我们非常喜欢跟踪那些上市时间在3个月到2年之间的股票,其中一些股票的定价在上市首日看起来很准确,但在承销商逐步退出后,这些股票的股价基本上都会大幅下跌。跟踪这类股票也是一个不错的途径。
布朗尼:我们投资的第一步就是跟踪,近两年来,投资者很难一眼就看出市场价值的所在,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我们使用内部人交易数据。通过查阅标准普尔公司
Compustat数据库的数据,就可以看出是否有内部人正在不断买入——通常这预示着已经有什么事情发生了。如果正好这只股票由于某些问题已经上下震荡了两年,那就意味着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1998年,我们买入了一只股票Quorum医疗集团,现在还处于被套状态。这家公司是一家社区医院运营商,他们通常购买那些在某个区域中没有竞争对手的医院,因此被认为是最佳的医院运营商,股价降到14美元时,内部人开始买入。
在洛克菲勒大学董事会上,我认识了这家公司的董事会主席(非执行主席)罗素·卡森先生,他还是著名风险投资公司威尔士·卡森公司的创建人。更为巧合的是,我担任董事的另外一家公司一直十分渴望把钱投给威尔士·卡森公司,但通常情况下后者不会同意,因为股东不愿稀释其权益。然而,现在威尔士·卡森公司以收取
2%管理费和30%收益提成为条件居然同意让客户加入……与此同时,罗素·卡森个人同意,在每股12-14美元间出资2500万美元购买Quorum
医疗集团的股票,现在这家公司的股票价格在6.5-7美元之间。
当我们发现这只股票时,股价大约为10美元,这家公司在整合并购的医院方面出了些问题,致使业绩下降10%-15%。但我们估计它未来的业绩会达到每股1.25美元左右,并会继续上升。如果以10美元的买入价计算,相当于以不高于9倍的市盈率买入这只股票。
你也可以通过非公开市场上医院的收购价格来估算它的价值,非公开市场的收购经常会发生,通常以税前利润为基础作价。我们分析后认为,其价值两倍于现在的市场价格。
总的说来,这只股票的市盈率非常低,精明的内部人正在买入,非公开市场上的估值也很高。这就是绝好的买入信号,所以我们开始买入。
惠特曼:我认为应当关注管理良好的公司,并且折扣率降至最低是最佳入市时机。有一家投资公司叫西南资本,每股净资产约为95美元,其中有大约20-25美元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我预计这些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后并不需要支付。这些年来,这家公司一直由比尔·托马斯管理,每年净资产的复合增长率都在20%以上。与其他按照《1940年投资公司法》成立的投资公司不同,西南资本的费用率非常低,不到1%,而大部分投资公司的费用率都在10%左右。当然,如果将这些费用资本化,实际上就相当于降低了净资产的价值。
西南资本前天在纽约交易所的收盘价格约为6l美元,我真是不明白为什么这只股票的价格会下跌,这可是一家非常好的公司,管理非常优秀。
我是如何发现西南资本这家公司的呢?它的大股东是American
General投资有限公司。很多年前,American
General找到我,打算卖掉这家公司,他们问我是否有兴趣加入并取得控制权。但对我而言,不大可能去取得控制权,所以我说:“我不会买下控制权的,你们介意我仅仅只是买一些股票吗?”
后来,我们买下了American
General持有的股份,原始成本估计为3美元左右。我认为,与之前20年一样,直到今天,这只股票的价格相比其净资产的价值而言,仍然有着很大的折扣。
本文选自《杰出投资者文摘》,本刊记者石伟编译
今年3月,美国联合欧盟和日本,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起一项针对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的贸易诉讼。稀土,一时在国际上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4月8日,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成立。那么,稀土在现实生活中,到底有哪些应用呢?科学家告诉我们,稀土具有丰富的磁、光、电的特性,不仅在绿色能源、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也早跟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甚至央视春晚舞台上的LED显示效果,都跟稀土有关。
  近日,在中国科协主办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中,记者就稀土产业发展状况、我国稀土资源的分布、日常应用及其重要作用,以及如何纠正大众对于稀土的一些不正确认识等问题,采访了相关专家。
  稀土不是土
  记者:一听稀土,很多人以为是稀有的土,还有人说稀土有放射性。这些说法科学么?
  庄卫东:稀土不是土,实际上是一组元素,是17个元素的总称,是元素周期表57-71号的15个镧系元素,再加上和它性质相近的21号和39号的总称。稀土目前比较通行的分类方法就是依据元素周期表,前面是轻稀土,中间是中稀土,后面称为重稀土。
  稀土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过去稀土主要跟冶金工业有关。稀土第一个元素被发现是在1787年,当时从冶金工业的炉渣里分离出一些固体氧化物,很稀少,看着像土,因而得名为稀土。最后一个稀土元素被发现是在1945年,中间经历了近两百年。
  17个元素里面有个钷的元素,是合成的元素,实际上自然界是不存在的。只有钷有放射性,其他的稀土元素没有放射性。
  记者:稀土主要有哪些应用?
  朱明刚:稀土最主要的应用是永磁材料。稀土永磁材料,主要用来做电机。稀土永磁电机的体积小,效率高。比如一台风力发电机,发电一兆瓦需要一吨左右的稀土。
  稀土另一个重要的用途,是作为稀土贮氢材料。现在所有的五号电池、七号电池、充电电池,大部分是镍氢电池,这种材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飞利浦公司发现的,具有优异的贮氢性能。
  庄卫东:发光也是稀土很重要的应用。发光领域最主要的应用是两大领域,第一就是照明,氧化钇和硫氧化钇用于荧光,主要用在液晶电视。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1963年彩色电视的发明。未来的二三十年主流显示方式都需要用到稀土发光材料。等离子电视、3D显示的兴起,稀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大屏幕显示,更离不开稀土。
  稀土催化材料目前主要使用的是铈。稀土催化材料在石油炼制催化、汽车尾气催化这两方面占很大的用量。还有固体氧化燃料电池,可以做分布式发电。谷歌大楼使用的氧化燃料电池,用的就是稀土材料。&
张安文:日常生活中,家具、燃料、油漆等,都跟稀土有关系。节能光源都是含有稀土的,比如LED灯,看起来形状像白炽灯,实际上光效比白炽灯高了几十倍。LED的光源,还可以根据心情进行调节,可以进行比较人性化的设计。
  单反相机、卡片机、手机摄像镜头都应用了加稀土镧的玻璃。这种玻璃的折光率非常好,可以照出非常清晰的图像。纺织品用稀土去染色,色彩非常鲜艳,不同的阳光下有不同的颜色。稀土应用到防晒霜上,可以把紫外线转为红外线,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灼伤,还有增白的效果。DVD,包括过去的VCD,还有Hi-Fi音响,汽车上的磁钢,都应用了稀土材料,这样声响效果好,分离度高,还原效果好。激光头识别器,都是用稀土的。工艺玻璃,很多也都是加了稀土做出来的。稀土陶瓷刀具非常锋利,还非常干净。&
  朱明刚:电脑也跟稀土密切相关。电脑的硬盘驱动器里头的驱动电机,需要稀土永磁材料,外壳需要稀土镁合金,还有屏幕发光材料。手机也要用到稀土永磁材料,还有耳机。变频空调,也需要用到稀土永磁材料。稀土还有一个重要用途就是磁制冷材料,是冰箱、空调以后的替代产品,但是现在还没走向实用,处于研发过程。望远镜也需要用稀土的材料。
  电梯的电机使用稀土永磁材料,叫做永磁电机,它效率高。还有核磁共振,也要用到永磁材料。现在越是高档汽车,用稀土材料用得越多,普通车用20到40多个永磁材料,高档车用70—80多个永磁材料,包括雨刷电机、转向器等,还有电车的驱动电机,都需要永磁材料。&
  在飞机轮船上,也要用到稀土材料。像飞机上各种微型电机、传感器、导航仪,都需要用到稀土永磁材料。在飞机的构造材料中,需要用稀土的镁合金等,因为它轻。在轮船上,用到永磁电机,一些潜艇、电动船,用了稀土材料之后,污染没那么大,没有噪声。
  记者:我国在稀土应用方面的情况怎么样?
  张安文:稀土的应用,包括冶炼分离,涉及到物理、化学、冶金、材料、计算机,和生物工程,制造业,传感器等产业有关。我国经过六十多年的努力,从选矿、冶炼分离、生产氧化物到金属材料,包括应用,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稀土工业体系和科研体系。我国含有稀土的结构材料,如铁、钢、铝、镁、钛、铜等都可以生产。我国在原料和选矿、采矿方面的技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在材料方面,研究和生产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有些领域居于一流水平。但元器件、零部件的生产还相对薄弱。比如汽车上的电子助力转向,国内还没有大规模设计,包括传感器等一些其他的零部件、元器件,还依赖于国外,所以我们的稀土出口价格,还是相对偏低的。&
1、镧用于合金材料和农用薄膜
  2、铈大量应用于汽车玻璃
  3、镨广泛应用于陶瓷颜料
  4、钕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材料
  5、钷为卫星提供辅助能量
  6、钐应用于原子能反应堆
  7、铕制造镜片和液晶显示屏
  8、钆用于医疗核磁共振成像
  9、铽用于飞机机翼调节器
  10、铒军事上用于激光测距仪
  11、镝用于电影、印刷等照明光源
  12、钬用于制作光通讯器件
  13、铥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肿瘤
  14、镱用于电脑记忆元件添加剂
  15、镥用于能源电池技术
  16、钇用于电线和飞机受力构件
  17、钪常用于制造合金
一个意外的降存准,依然没有改变大盘下跌的趋势。
政策该出的也出得七七八八了,还有什么政策可以期待呢?
降利率?通胀怎么办?房价怎么办?老百姓骂娘怎么办?
盘面只剩下心有不甘的游资,还在继续搅合。
人民网在和郭主席开着玩笑,高估的可以更高估,银行也不给面子,降存准对银行是直接利好,低估的银行却仍无起色。
还有什么板块可以扛起大旗,带领大盘反击呢?
券商、房地产?似乎上次的反弹也已透支未来。
稀土?包钢稀土、广晟有色、中科三环、宁波韵升,游资从上周五就开始了有组织的撤退。
涉酒概念?维维股份、凯乐科技、尖峰集团,看样子吸引不了多少资金。折腾不出大的风浪。
页岩气?故事讲得很精彩,但似乎也近尾声。
机械、钢铁、水泥、电器,房地产,似乎属于GDP两位数的时代。
新兴产业还在消化2010年的泡沫。
医药企业还要和国家不停的博弈。
白酒大家还在争论,高增长还能持续多长时间?三公消费是否会出台细则?只有不断的业绩才能打破质疑。
业绩骄人的茅台也已六连阴,业绩最好的白酒都在不停下跌,还能期待什么呢?
牛市,你在哪里?山谷回音: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金大中的一生经历非常坎坷,他曾5次被捕,5次面临死亡威胁,先后遭受政治迫害长达40年之久。直到73岁,金大中再次参加竞选,终于战胜了年富力强的对手,成为当时的韩国总统。
金大中的传奇经历,引起了媒体的普遍关注。有一次,一位名叫崔元诛的记者慕名去采访,向总统提问:“您曾饱受过无数的挫折和磨难。是这些磨难挫折,铸就了您今天的成就吗?”金大中微笑着点了头。崔元诛想了想,又问:“人生在世,难免遭受种种的磨难。难道是经受的磨难越多,最后的成就就越大么?”
金大中递给崔元诔一支笔,自己则拿出一张白纸,双手攥住它,高举在胸前,然后让崔元诛用笔把它戳破。结果崔元诛很轻松地就在纸上戳了个大窟窿。接着,金大中又拿出另一张白纸,铺在水泥地板上,用双手压住后,再让崔元诛用笔戳。这次,崔元诛费了很大的力气也没把白纸戳破,反倒几次把笔尖戳钝了……
金大中说道:“其实,每个人在遭遇磨难时,心中都会不自觉地砌起一道承受打击的防火墙,这道防火墙就是经受过磨难后的期望。不同的是,有些人盲目乐观,往往把期望设置得过高,结果便将心灵的防火墙架设到空中,很容易被打击摧毁;而有些人则选择理智地面对,把期望设置到最低,这样防火墙便被沉落到地面,变得坚固而顽强,即便真的遭受到某些摧残也难以被伤。”
金大中接着说:“仅有磨难还不够,还要懂得在磨难面前做最坏的打算。这样一来,即使最坏的情况出现,我们依然可以从容淡定。而一旦情况稍有好转,我们便可以微笑应对。人的脆弱和坚强,往往由心灵预想的位置所决定。”
(来源: 易友 &&文/张小平)
在看关于科技股的评论时,经常能够看到一个词:戴维斯双杀,这个词是来警惕那些对科技股盲目追捧的投机客。那什么是戴维斯双杀?
市盈率40的股票你敢不敢买?50甚至100倍市盈率的敢买不?很多科技股,比如Amazon和Facebook的估值就是这么高,因为市场普遍看好这种公司的前景,愿意给予这么高的市盈率,如果公司争气一些,把每股盈利提上去了,市盈率更高,而股价也会成倍上涨。这就是所谓的“戴维斯双击”。那么相反,如果一旦每股盈利下降,市场开始看低企业未来走势,市盈率下降,那么就惨了,股价就会以倍数下跌。这就是“戴维斯双杀”。
举例来说,一只股票目前的价格为10元,EPS为1元,那么市盈率就是10倍。如果市场看好企业前景,市盈率提升到20倍,而企业也争气EPS提升到1.2元,那么股价就应该是24元。可见,EPS只提升20%,而因为市盈率翻一番,股价涨了1.4倍。但如果接下去市场不看好该企业了,市盈率下降到15倍,而EPS下降到1.1元,那么股价就应是16.5元,每股盈利不到10%的下跌就可以让股价差点腰斩。戴维斯双杀可怕之处就在这里。也这是为何,高市盈率的股票必须要小心再小心。
以下是关于戴维斯双杀转载自百度百科的内容:
戴维斯双杀的核心是PE安全边际随着市场的调整自我进行调节。
当市场单边上扬的牛市时候,市场整体估值的安全边际是不断上移的,也就是说PE的合理估值也在逐步上调,假设04年低糜的时候是10倍PE,05年好转的时候可能市场20倍的PE都能接受了,06年也许30倍都无所谓,到了07年40倍也不算疯狂了,真是可怕,那时候上千倍的PE都能让人狂追。但是市场下跌的时候,人们对PE的要求也就越来越低,更加追求安全的区域,PE的合理估值范围也逐步下移,戴维斯双杀效应的恐怖正在于此。
从高PE估值的高位往下调整的时候,你会发现股价就算大跌也还是到不了合理估值的范围,这是因为人们对于PE的要求已经降低了,打个比方,在疯狂的时候,假设股价是100,PE是40,这个时候开始大幅调整,市场对于PE的安全边界要求更低,这个时候也许只有20了,你手里的股价这个时候也调整到60,但是请注意,如果对应40倍PE到20倍的PE,你的股价应该砍到50才合理,可你才到60,对于你来说,去调了40%已经大伤筋骨了,可是别以为调整到位了,还没到市场合理估值的PE呢。
戴维斯双杀说的就是当股价大幅调整时候,市场PE的安全边界也在加速下移,让你的调整甚至还赶不上它的调整,这是最恐怖的事情,更为惨烈的是,这一切还才刚刚开始。
有的人在玩,有的人在思考学习。
玩的人,精神境界还是如此,学习思考的人境界越来越高。
表面看,两个人没有什么区别,大家都是一样都没有。
但是,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比如,茅台股票跌到1元的时候,你知道是钻石卖白菜价,你就可以大胆的买。
而玩的人不知道茅台是钻石,错过了机会。
昨日所为今日所受,今日所为明日所受
不要偷巧,人在做,天在看,。因果报应,一点不少。
注:真的这么完美吗?
1、如果从投资回报率的角度衡量,平安人寿这项投资的回报率在7.5%-7.9%之间,超过目前保险资金5.5%的投资回报率。
“暂时不考虑未来的协同效应,仅从财务投资的角度看,这笔交易还是可行的”,王小罡表示。/10/S3TV9U00251LJJ.html这个观点,和我原先把平安的综合金融看做是一种投资是一样的。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寻找到收益率高于债券的工具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尤其在中国这种高收益债券缺乏的国度里,尤其对于保险这种资金。
2、平安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增发。对新桥的换股是通过H股增发2.99股进行的,今年这次是其向周大福旗下公司定向增发不超过2.72亿股H股,每股71.50港元。这两次增发都在H股进行。
3、平安银行的注入
平安银行的注入如前文所述,是投入平安银行的钱进行了一次锁定。换股使得短短四年前投资的钱翻了3倍多。
4、平安寿险二级市场的买入
由平安寿险传统险帐户投资1.44亿股,占比仅5.4%,其余并购资金均来自集团、寿险自有资金。寿险和集团掏钱也不多。三次合计也就120亿左右。而通过增发和平安银行的注入占了百分80.
平安控股深发展的过程中,运用的杠杆极小,运用杠杆(寿险中别人的钱)占比仅百分5左右。而剩余百分95,全部是集团(包括增发和平安银行注入)和寿险的自有资金。这符合保险公司对风险管理的要求。同时,控股深发展达让平安的三足鼎立愿景(保险、银行、投资各三分一)完成了一半,使得集团总体的资金利用更高效(保险公司的资产大多投向债券、利息),也使得未来公司总体收益更多元化往前推进了一大步,是公司里程碑的事件。
平安控股深发展是好是坏?
&字号:大&中&小
平安的综合平台给平安带来了很多未来的好处。在寿险遇到瓶颈的时候,保险公司纷纷需求新的渠道,而银行、券商、电销网销……对于平安来说,平安的综合金融不仅已经搭好了这些平台,而且有望让这种合作进行高层次的合作,以往对于保险公司的银保渠道销售收益低,名声坏,退保率高,很大程度就是利益分配的问题,销售人员对产品不熟悉的问题……
好处不言而喻。但风险更值得关注,保险控股银行,世界上罕有成功的例子,2008&年,安联集团宣布以&98&亿欧元的价格将德累斯顿银行出售给德国商业银行,出售价只相当于&2001&年买入时&235&亿欧元的四成。这主要是因为安联集团收购德累斯顿银行&7&年来,始终都没能完成保险对银行的整合。2008年安联集团财产保险业务收入占&43%,人身险业务入占&48%,银行业务收入仅占&5.6%.再加上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加深使得德累斯顿银行业绩的进一步下滑,这最终导致安联集团的7年后低价出让德累斯顿银行。花旗集团最后会出清旅行者集团的保险业务呢?原因当然有很多,但是我认为规模庞大是一个主要因素。花旗和旅行者兼并时,差不多是同等级别的庞大规模,收入分别为216亿与276亿,总资产3109亿,3866亿.最终根据事后披露的一些信息可以看到,这次并购后集团的主导包括从最高层的决策者和大量的中层管理人员,仍然是旅行者集团而非花旗。也就是说这实际上仍然是一个保险集团兼并银行的失败案例。
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保险公司购入银行,同时相当于也在为银行所冒的未来风险进行担保,进而也引入了银行的风险。当银行风险显性化时,保险公司必须以自身的资金予以补贴,这属于拆东墙补西墙,最后导致保险公司的风险抵抗能力下降。.cn/article_10408_2.html
从这点上可以看出,当市场对总体银行也悲观的时候,平安的估值也就会大大降低。
因此,投资平安,有一点前提是必须有的:看好银行股。
但在这里,我还是更多的关注为什么平安控股深发展和国外保险控股银行不是一码事。
首先,中国的银行有国家信用。中国总是有一些特例的事情:比如,摇新股平均每年有百分15甚至更多的收益;债券从来不会违约;转债没有破产的可能。地方债从广东,浙江,上海的招标来看,不仅有人买,而且利率极低,几乎等同国债。
其次,经历了美国次贷危机,欧债危机后,所有的银行都开始注重银行的风险,不断的强其体魄,防其虚弱,恨不得武装到牙齿。
再次,有极为保守的银监会和保监会。中国银行发展十年,创新极少,在银监会的呵护下,靠极低风险的存贷差大发其财。而中间业务,一直都没有开拓的意思。(有种误解认为银行的存贷差没有国外大,其实,国外的存贷差是建立在风险的模式建立起来的,而国内,是躺着数钱。从十年来持续的双降可见一斑);保监会在90年代末的高额保单引发保险公司亏损后也确定了一些保护保险公司的规则;产险上,换一个说法,就是规范市场。
体制上的东西,看到容易,说清难,国人尚且难懂,外人根据西方模式思考就更难以理解。因此,平安控股深发展的安全系数远远高于境外类似的购并事件。
中国的金融公司被许多媒体描述成一个可能跌落地上的杯子,其实是一种典型的错位。房贷资产始终是优质资产,地方债始终是优质资产,不懂中国国情的人,无法理解。而懂国情的人,往往也根据自己的需求,故意释放出某种风险信息,项公舞剑意在沛公。
&& 牛市里坚持持有不动摇。
投资选择如婚姻选择,绝对不是越勤奋地选择就越幸福的事。勤奋的应该是总经理,而不是股东。但大家往往将勤奋的对象混淆了。
投资就是让自己成为食利阶级,如是而已。否则成为炒股客,绝大多数的结果是又累又输钱,绝对得不偿失。
持有不动:茅台,中恒集团,白药,复星医药,恒瑞医药。
红日药业,逢跌介入。
我不会对大盘技术分析过于较真,但我相信李大宵的2132点是钻石底的说法。当前下文有一定参考价值。特别重要的是结合个股估值决定投资出手时机。
珍惜最后一次低吸机会
去年四季度2536点至2132点再到如今都在这400点区间里面波动中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
变化一:新证监主席上任后的一连串利好新规政策;
变化二:汇金曾两次增持银行股;
变化三:央行三次下调存准率。
在这400点的区间里将凝固了历史性的底部,接下来不可能一直在这大箱体里纠结,必将会打开上行趋势,远离主力成本进入获利区域。
技术上大型头肩底在前低点后就已形成,本轮上涨致前高点处进行技术的回踩属于正常。
大盘不放巨量便继续上行,这说明中期上涨趋势暂没有破坏。
试想一下,假设这轮上涨至点,一旦上了2500点之后再新买进个股就非常被动了,原由一是主力远远脱离了成本区域,此时主力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原由二接近6、7月份的季节时间周期的影响,例如以往的5.30、7.29一样的大调整;原由三部份个股已逐步炒作偏高的风险,例如年报高送转、中报预期、以及填权行情等早已开始炒作了;原由四上半年是新政策密集期,一旦进入下半年后新政策将会缓解。并且不排除后市将会加快上涨,好比大盘也进行一次阶段性的主升浪,然后再进行一次如5.30一样的调整。不管这些预期是否成立,起码我们事先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
所以笔者认为这一次调整应该不会太深,2300点将是重要的支撑,也就是头肩底的左肩位置处,此点位左右也是牛熊界线。如果你相信2132点将是历史性的低位,那么这一次回调必然是底部区域中的最后一次低吸机会。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市场永远都是对的,能否把握住每一次低吸机会?能否抓住每一轮上涨中的最大利润?能否在大趋势市况下捂住潜力牛股?还是前面文章中老话,选对个股、跟紧主力、做好个股、踏上节奏,全心做精个股吧,别再东张西望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新合力叉车在最低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