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那家银行收收购古董古玩玩?

男子自制古董骗贷10亿 原故宫副院长等估价24亿
  时间:   
“金缕玉衣”资料图
鉴定专家杨伯达 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
中间人牛福忠
一起巨额贷款诈骗案透露出惊天秘密: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等5名顶级鉴定专家,为骗子自制的"金缕玉衣"开出24个亿的天价评估。
建行两位行长由此轻信了骗子的经济实力,发现被骗贷6个多亿后不但未报案,还继续为其违规提供资金4个多亿,导致银行最终损失5.4亿多元。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记者翻阅350多本卷宗,联系到当时的鉴定专家深入采访。他们承认,评估时大家连"金缕玉衣"的玻璃罩子都没打开,只围着走了一趟,"过程不太合规矩"。
富豪骗贷10个亿为洗钱和蒙蔽银行
买玉片自制"古董"
隔玻璃看"金缕玉衣"
富豪自制"金缕玉衣" 顶级专家评估出24亿天价
在"中国400富人榜"中,华尔森集团总裁谢根荣一度名列第163名,资产6.2亿元。但没人知道,这些钱是从银行骗来的。
2000年9月,谢根荣伪造555份房贷合同,以假按揭的方式从建设银行骗贷6亿多元。但谢根荣不傻,他早早为自己留下后路。本世纪初,媒体突然开始报道一位叫谢根荣的"古董收藏家"。
在谢根荣贷款诈骗案的卷宗中,有一份证人牛福忠的证言。谢根荣的一审判决书中摘录了其中的一部分:谢根荣有两件"古董",一件是"金缕玉衣",一件是"银缕玉衣"。其实,两件"玉衣"是我用他给的玉片穿出来的,不值钱。他坚持要我找专家给这两件"玉衣"做评估,我就找了原中国收藏家协会秘书长王文祥。王文祥又找了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等4位专家,一起给"玉衣"作出评估报告,评估价24亿。谢根荣给了专家几十万的评估费。
买"文物"意在洗钱
贷款变成公司"古董"
对此,华尔森集团财务人员蒋某某称,集团的资金使用权由谢根荣掌握,审批只是个形式。谢根荣从公司拿走的现金,后来董事会决议以公司名义收购谢根荣手里的古董冲账。
时任华尔森集团执行总裁的郎某为谢根荣的行为作出更明了的解释:买文物的用意就是向外洗出大量的现金。
这样一来,资金相当于做了个"乾坤大挪移",从银行骗来的贷款变成"古董"放在公司,而"买古董的若干个亿"不会给其他的古董商,自然会到谢根荣个人的兜里,成为干净的钱。
涉嫌骗贷被行长发现 古董专家签字成"挡箭牌"
买"古董"更重要的用途在后头。
2002年底,建设银行某支行行长颜林壮和副行长赵峰凭借经验,发现华尔森集团在骗贷,为此找谢根荣谈判。
谢根荣先向银行提供了造假的企业财务报表等材料,然后领着颜林壮等人参观了专门用来存放两件"玉衣"的"根荣陈列馆"。
谢根荣指着一件"金缕玉衣"对颜林壮说:"全世界只有两件,专家已经做过鉴定,市场估价24亿。它在这儿,我还能赖着你们区区几个亿不还?集团只是一时资金周转困难,只要我们通力合作,还清贷款肯定没问题。"说完,谢根荣出示了有5位国内顶级古董鉴定专家签字的评估报告。
顶级专家的集体签名,让颜林壮和赵峰相信了谢根荣,觉得即便他有骗贷嫌疑,但华尔森集团毕竟还是一个非常有实力的企业,不会欠贷不还。另一个问题是,当初按揭贷款是颜林壮批下来的,如果骗贷的事情暴露,作为行长的他乌纱难保。
银行行长被"蒙蔽"再次提供资金4.56亿
颜林壮最终做出错误决定:瞒住上级,通过开具银行承兑汇票的方式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帮企业发展起来,把问题"消化"。
后经法院查明,这部分的累计金额达4.56亿元。被抓后谢根荣曾满不在乎地对民警说,那段时间光请客吃饭,他就花了3000多万。
最终,审计署在审计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时发现问题。2008年3月,谢根荣、颜林壮等人被抓。至案发时,谢根荣骗贷的钱有5.4768亿余元无法归还。
谢根荣一审被法院以贷款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被评估报告蒙蔽了双眼"的颜林壮和赵峰,因犯违法发放贷款罪、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被法院分别判处有期徒刑20年和19年。
谢根荣一审获刑后上诉到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目前二审仍在审理当中。
●中间人牛福忠
年过六旬,现为北京中博雅文物鉴定中心鉴定委员会主任,自称是国家文物局泰安培训中心客座教授、北京电视台《天下收藏》栏目特聘鉴定专家
玉片买下来以后确实是我帮着穿成"玉衣"的
法制晚报(下称FW):谢根荣为什么要做"金缕玉衣"和"银缕玉衣"?
牛福忠:他不是有个"根荣陈列馆"嘛,搞收藏呗。
FW:"玉衣"是谢根荣买来玉片找人做的,自然不是古董。明明不是古董,为什么还要当古董去评估呢?
牛福忠:咳……他当时找我评估,我说评估不了,我哪儿懂啊。他非要评估,我就找了王文祥。其他的专家我也不认识,都是王文祥找的。
FW:如果"玉衣"本身不是古董,那它的价值就是那些玉片价值的总和。一堆玉片居然价值24个亿,您是否觉得过高?
牛福忠:这你得问那帮专家去,是他们在评估报告上签的字,呵呵……
FW:"玉衣"的评估价是24个亿,那谢根荣是花多少钱买来的玉片呢?
牛福忠:肯定没花24个亿,买的时候不可能那么多钱。他哪有那么多钱啊。评估价只不过是专家说的。这东西按照24亿卖,肯定没人要。
FW:那些玉片是从哪儿来的?
牛福忠:都是谢根荣从他浙江老家找的,具体怎么弄到手的我就不知道了。玉片买下来以后,确实是我帮着穿成"玉衣"的。
FW:那些玉片是古玉吗?
牛福忠:咳……有的是,有的不是。但玉肯定都是真玉。专家说是古董,那就是吧。虽然我懂点儿,但没人家专家那么懂。
如果是专家,都得往评估报告上签字。我不是专家,就没签。
FW:现在"玉衣"怎么处理的?
牛福忠:我不知道。
FW:谢根荣给专家评估费了是吗?
牛福忠:对。当时我在场,钱给了王文祥,他们怎么分的就不知道了。
●鉴定专家王文祥
王文祥,现已七旬,据媒体报道曾担任过中国收藏家协会秘书长,现为世界书画艺术家联合会主席、世界收藏家协会副主席兼中国总会会长、世界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委员会主任
主要是靠眼睛看然后一起商量了一下
接受记者采访时,王文祥称当时是牛福忠找的自己,之后自己找了其他的专家。
王文祥承认,当时谢根荣已经表示过,“金缕玉衣”、“银缕玉衣”是他买来零散的破碎玉片穿起来的。“但是,我们觉得玉片零散着,将来很可能被丢弃。能把市场上这些容易丢弃的玉片收集起来,用金线穿成‘玉衣’,对国家来说是个贡献,算做了一件好事。”王文祥说。
王文祥也承认,“当时评估没走太复杂的程序”,“主要是靠眼睛看,然后一起商量了一下”。
对于24亿元的评估价,王文祥说,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史树青老先生提出的价值,“我们没有那么仔细去看”。
王文祥称,评估报告是他归纳了大家的意见,之后落笔起草的。但谢根荣只给每人一万多元的费用,不是牛福忠作证时说的“几十万元大家分”。
“鉴定后,我们特别叮嘱谢根荣,这东西不能去交易,否则犯法。我认为,只要文物不上市场,专家签字谈不上什么风险,这是学术自由。”王文祥说。
●鉴定专家杨伯达
现已八旬,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
大家就在玻璃柜子外面走了一趟看了看
杨伯达告诉记者,鉴定之前,他对华尔森集团一点也不了解,到现场才认识了谢根荣。
杨伯达承认,鉴定过程确实不太合乎规矩。
“说老实话,就几十分钟。鉴定时没有开柜,大家就在玻璃柜子外面走了一趟看了看。因为隔着玻璃,看时也不方便。”杨伯达说。
杨伯达告诉记者,如果是鉴定故宫博物院里的文物,肯定不能光看,必须要“上手”。而那次,“玉衣”一直没从玻璃柜里拿出来,专家们也没要求开柜。
“反正史树青在嘛,他是文物鉴定界的大家,我当时是在他领导下的。”杨伯达说,由于当时没有举手表决的过程,于是自己就随了大流,别人怎么说,自己也就怎么说了。
最后,大家在评估报告上签了字,吃了顿饭就走了。
当杨伯达从记者嘴里了解到,评估报告成为之后谢根荣从银行骗钱的工具时,表示很惊讶。
“我没把它当成鉴定活动,而是当成一种友谊活动,是客串性的。他们请你来,给你一点鉴定费,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就完了。”杨伯达说,鉴定时,谢根荣没说过他的意图,他也没想到评估报告会被非法利用。
杨伯达说,临走时谢根荣每人给了一个信封,可能装了万把块钱。“我现在不再参与这些活动了,在家埋头写书。”杨老说。
包括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在内权威人士出具评估报告
记者揭秘当时鉴定内幕五位专家评估出24亿
这个鉴定是比较随便的算是帮朋友一个忙
记者采访李劲松老人时,告诉他谢根荣利用评估报告蒙骗银行,导致损失5.5亿后,老人伤心地哭了,一个劲儿地说“没想到”,表示自己一定会吸取教训,深刻反省。
“那家公司的老板说让大家鉴赏一下,看看他的家产值多少钱。大家一听是‘金缕玉衣’都很感兴趣,毕竟也是个学习和交流的过程。”李劲松老人回忆道。
“当时,有的人仔细看了,有的没有。真正的评估鉴定程序是怎样的,没有国家规定。但专家们应该反复地研究。”李劲松称,“而这个鉴定是比较随便的,算是帮朋友一个忙。大家就是聚一聚、坐一坐、走一走、看一看,证明这个资产的价值。史老是大权威,史老说这个价值是很高的。史老说的话,我们是很尊重的。”
“评估是专家们个人的看法和观点,评估价值只是一个参考。专家意见只是代表个人。评估价值是一个认识问题。”李劲松说。
谢根荣当时的承诺也让专家放松了心态。李劲松说,谢根荣当时称“玉衣”是他的宝贝,绝不会卖。
李劲松认为,既然是家产,评估多少个亿都无所谓,只证明这是他的财产而已。
李劲松说,专家们最后还嘱咐他好好珍藏,并一再强调不准到市场上流通,也不能拿去抵押。
当记者提到,牛福忠曾说有“几十万评估费”的时候,李劲松发火了,坚称谢根荣只给了每个人几千元车马费。
“他有什么根据呀?如果是评估,都要开收据,他有收据吗?”李劲松说,估价之后,王文祥起草了评估报告,写着这个文物是什么时代的、什么玉石、评估价值多少钱。
李劲松称,因为都是朋友,那天就比较随意,并没有按规矩要评估费。那几十万元是不是被中间人拿了,自己就不知道了。
●鉴定专家杨富绪
年近八旬,中国宝玉石协会原副会长、北京大学宝石鉴定中心主任
那种情况下就是最权威的人说了算
杨富绪告诉记者,按照常规,玉石鉴定程序有大约30个步骤,如称重、收样、手摸、仪器检测等。
杨富绪说,对于玉石的鉴定,应该一片玉一片玉地检测。要确定材质、成分和工艺,需要仪器检测,包括X光机、红外光谱、电子探针等大型仪器。
“但那次鉴定,玉衣在玻璃罩子里,只能肉眼看。那种情况下,就是最权威的人说了算。”杨富绪说。
“当时史老在,跟他相比我就是打杂的,史老说什么就是什么了。他是一把手,我们哪能不听史老的。”杨富绪说。
但杨富绪承认,当时两件“玉衣”的估价偏高。
“那次鉴定之后,我也想过,这是干吗呢?这么高的价。”杨富绪说。
杨富绪告诉记者,虽然他不知道后来谢根荣利用评估报告到银行骗钱的事,但在那个时期,用这种方法去银行弄贷款的大有人在。那种事评估费用很高,知名大师看一看就是几万,但不见得有科学的依据。
“我在报告上签了字,我也有一定的责任。”杨富绪告诉记者。
业内流行“不打假”按评估价值收费
潘家园古玩城一位老板透露,如今业内流行“不打假”。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收藏家告诉本报记者,在鉴定界,如果一位名家已经开出了评估报告,其他同行通常不会“拍砖”,都是听之任之。
而在鉴定界,目前有这样的做法:先口头告诉你,你的玩意儿是真的,价值连城,之后再向你伸手要“鉴定费”,数额相当于他说出来的评估价的一定比例。你只有给够了钱,鉴定师才给你开书面的评估报告。
采访过程中,受访的鉴定专家李劲松也证实:按照惯例,评估费是评估价值的1%到5%。
“比如,你的东西可能只值几百块钱,但他告诉你值20万。然后要求你按5%交鉴定费,也就是1万。有些心眼活的人就交了。”一名不愿具名的收藏家告诉记者,“这样的话,一个不值钱的物件一下子价值20万元,除去交1万元鉴定的费用,卖出后还可以净赚19万。这样的话两方都有便宜,如果没有鉴定师开出的评估报告,你和谁说你的东西值20万,也没人信。”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周京南曾对媒体有过解释:文物的收藏鉴定确实有这种尴尬的现象,哪怕一些权威机构、一些权威大师也有“打眼”的时候,而不同专家有时观点不同难分对错,对此也很难有非常严格的规范。
《人民日报》海外版:老来天真性更直
记者采访中几名专家均表示,当时大家的意见都是随着“史老”的。当时的鉴定界,史树青是最大的权威,他说“玉衣”是真的,值钱,大家就都认同了。
记者试图联系史树青,但遗憾地了解到,老人已于2007年因心脏衰竭去世,享年86岁。
由此推断,为“玉衣”做鉴定时,老人已经八十出头。记者从《人民日报》海外版找到一篇纪念史树青老人的报道,其中一段耐人寻味:
(史老)年纪大了,反而像个小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史老夫人说,他对越王勾践剑的事就老大不开心。去年4月,史老在大钟寺地摊上发现一把青铜剑,他认为是越王勾践剑,当即买下。后来有的专家认为是假的,博物馆不收,史老的老伴和女儿也认为是假的,只值200块钱。为了这事,史老写了一首诗,把自己比作春秋时期多次献和氏璧不成的卞和。看到史老有点生气的样子,他的老伴对他说,不争论,不争论,身体要紧。老伴说,史老心脏不好,去年住了半年的院。
这段文字,《人民日报》海外版的编辑所拟小标题为:老来天真性更直。
文章来源: 中新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在美国收古董
|陆家嘴|金融|银行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在美国收古董
  文/特约记者 沈秋莎
  再有三个月就可以拿到美国行医执照开私人诊所了,为什么偏偏要在这个时候弃医从商?面对家人的质疑声,骨子里透着冒险精神的David Chang依然选择了古玩投资,开始了这段神秘的穿越之旅。
  弃医从商 从零开始
   David Chang13岁跟随家人移民美国,天资聪颖,学业优秀。刚入行时,David Chang几乎是逢古董店必逛,本着“多看少买”的原则,积极参加各类展销会和古董秀。他同时也阅读了大量鉴别古董的书籍,更成为了图书馆和博物馆的常客。凭借着对美的直感,加之系统的理论学习,David Chang在拍卖行看过实物后,便逐渐尝试参与古玩的竞拍和购入。随着交易金额的不断放大,加之多看、多比较、多推敲,David Chang很快对古玩有了自己独到的鉴赏力。他对记者说,同类的宝贝看多了,自然就心中有数,从古玩材质上分辨新旧,鉴别年代、成色继而估出价格。此外,多跟业内资深行家打交道,向他们讨教经验也有助于提高对古玩的鉴赏能力。
  有了对古玩独到的鉴赏力以后,就可以在市面上淘货了。David Chang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美国,古玩一般有四种购买方式。第一种就是去看实物、看展品购买。比如今年9月初,他就去了马萨诸塞州的布里姆菲尔德(Brimfield)进货。来自各地的古董商云集此处,对着一个个堆满展品的帐篷一一挑选,以一些西方的文物、油画和工艺品为主,当然也不乏中国的艺术品。这样的展品会每天都有不同的场次,在农场里逐个展出。第二种买法,便是参加古玩展销会,此类展销会一般在室内进行,提前发布展销日期,并每次都会有固定参展商参展,来自世界各地的古董商来到这里,除了淘货,更重要的目的是结识更多的藏家,拓宽自己的人脉和社交圈。例如,“巴尔的摩夏季古董秀”(Baltimore summer antique show)和“迈阿密海滩古董秀”(Miami Beach antiques show)都属于这种类型。第三种购货方式则是去一些小型拍卖行,参与竞拍,其中一些会有图录和互联网资料作参考,一些则没有,这样的拍卖行完全没有保证,全凭一双慧眼识金,风险与机遇并存。最后一种方式就是去大型拍卖行购货,类似佳士德(Christie’s)和苏富比(Sotheby’s)这类专业权威的大拍卖行,它们有着很专业的团队和专家,图录精美,信息齐全,最好的真品和赝品都在那里。参与这种拍卖行的竞拍,一旦看走眼,拍到赝品,那损失的金额将会非常巨大,玩的是心跳,拼的是眼力、魄力和财力。
  “捡漏”和“打眼”
  进货后,卖出的过程即为市场对古董商眼光最直接的考验。David Chang说,古董投资是一个很特殊的圈子,朋友圈子不同,古玩的价格也相差迥异。而随着古董商眼力和眼界的提升,跻身越高端的投资圈,他手中的“宝贝”便有更多机会遇到懂行的“伯乐”,以高价卖给大收藏家和资深古玩商,换言之,出货渠道越好,古玩价值越高。因此人脉非常重要。相反,真假参半的古玩市场,如果买错东西,赔上个成百上千万都很正常。买对和买错用他们的行话来说也就是“捡漏”和“打眼”。
  “捡漏”指的是古玩商以很便宜的价钱买到很值钱的古玩,因机缘偶得,故名“捡”。“捡漏”也是古玩投资的魅力所在。David Chang对记者说,十几年前,他在一个古玩展销会的摊位上看到个碧绿色的大笔筒。上面雕着人物、山水并配有木质底座。他以2700美元购入后,用美工刀轻刻笔筒底部,便出现了淡淡刮痕,按照常理,玉器因其硬度应当刻不出刮痕,因此,他怀疑该笔筒不是玉做成的,便退了。时隔三个月,他反复思量,想到玉头若是久远,也会有柔软部分,刀刻后出现痕迹还是可能会发生。于是他打算追回这个宝贝,几经打听,最后在佛罗里达的小镇上又以原来的价格将其购回。购买当晚他就找了个资深的收藏家看,结果,这个资深的收藏家告诉David Chang,这个笔筒可是乾隆年间宫里的宝贝,并表现出强烈的购买兴趣。当时David Chang以6万美元出头的价格卖给了这个收藏家,价格立翻22倍,应该算是比较成功的“捡漏”经历了。隔年春天,这个笔筒又出现在了香港佳士德拍卖会上,经过几轮激烈的竞价,这个笔筒最终被一个台湾的收藏家购得,成交价格342万港元,按照当时汇率,相当于40多万美元,而如果放到现在来卖,市场估值至少在3000万元人民币左右。另一次颇令人玩味的“捡漏”发生在纽约上州,David Chang当时冒着漫天大雪逛古玩店,老板看他兴致盎然,就带着他去自家车库看一件古董家具,这是一个红木雕龙的大柜子,足有1人多高,占地很大。当时,老板开价1万多美元,David Chang便立刻出手购入。随后,他把这件家具运到上海 ,以5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卖给了一位年轻的北京古玩商,而这件家具现在的估值也至少在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由此可见,一个好的“捡漏”经历,能使古玩翻个几百倍的价格也并不鲜见。在这个通货膨胀的时代,收藏古玩是个保值的投资,也是其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打眼”指的是购置古玩时,没看清,被人蒙了。任何一个收藏家都有“打眼”的经历,David Chang也不会例外。他在一次拍卖会上以8万美元购得一件元代的古玩,购买后才发现,其实它是明代早期的,虽然差距仅100年左右,但价格相差至少在几万美元以上,这件古玩至今还未出手。另一次,他购入一件青铜器,虽然青铜器是真品,却经过高人修补,一般很难发现。David Chang收到了这类古玩,也只好自己吃进,权当交了学费,下次收货时谨慎甄别,不再犯同样错误。
  寻找流失文物
  David Chang于2000年进入中国市场,在上海和北京两地开店,在此期间,他也经常去香港布展,从美国和世界各地收货,卖回国内。2010年以后他又将事业重心转向美国,成立了一家名为“Stallion Hill Gallery”的古董拍卖公司,经营范围主要以亚洲的古玩和艺术品为主。客人主要由当地华人和内地华人组成, 这是一家小型的拍卖公司,以家族拍卖会的模式经营,每次举办拍卖会,除了有现场竞拍外,还会有网络和电话同时参与竞拍。因其收货谨慎,杜绝假货而在业内具有良好口碑。一些客人在拍得自己心仪的古玩后,又以委托方式将家中其他藏品再放入该拍卖行拍售,拍卖行则在此类委托拍售的古玩成交后收取佣金,很多客户既是买家又是卖家,保持长久的合作关系,使得一些散落在西方的中国古玩重新回流到华人手中。
  David Chang的梦想之一就是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中国古玩和艺术品进行回收整理,再通过他的经营回到国内,从而达到长线的艺术品挽救、开发和流通,变相拯救我国流失的文物。他告诉记者,他在游历欧洲、法国、英国时发现,一些在圆明园被抢去的古董会流落到私人的手上,而日本的古玩则以文房、砚台、笔墨和字画偏重。阿根廷、南非也会有古玩出现,但数量并不多,东南亚国家则以字画和青花瓷器居多。而在美国,装饰性古玩偏多,比如近代花瓶、红木家具和一些青铜器。
  一个常到美国收购古董的内地古董商对记者说,国内古玩市场的真品差不多是万分之一,而美国的真品可以达到百分之一,这也就是他为什么总喜欢到美国收货的原因,这个从古董商嘴里说出的虚拟数据,很难证实其准确性,但在美国古玩市场,真货比例高于国内却是不争的事实。
  谈及中国古玩的回流和收藏,David Chang坦言,现在,国内真正收藏家虽然有,却很少,大部分古玩商是以谋利为目的,将古玩视作短线投资,一般收货后,不超过3至5年就要卖。而国外一些早期的收藏家,则会完整地将古玩收藏成一个系列,经过钻研后,著书立说,抑或是以捐献或租借方式提供给博物馆展览,最后再以专场形式将其拍卖,这样的做法虽然不能立刻将古玩兑现挣钱,却很能体现文物的经济价值,而最终以极贵价格卖出,继而被博物馆和收藏家收藏,达到流传有序的效果。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李可染中国近代画家,著名书画家,其书画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知名度空前强大,书画作品得到的认可度无可争议,目前书画,字画作品可谓是有...&
蔡国声,男,1941年出生,浙江定海人。中国近代书法家,文物鉴定专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这是一个中国文物鉴定界内响当当的名字,他从事...&
鉴定玉的品质,有六条标准,即“色、透、匀、形、敲、照”。1.色炒金如何赚钱专家免费指导银行黄金白银TD开户指南银行黄金白银模拟交易软件...&
【名称:】明代鸡缸杯【型号:】【规格:】【市场价:】【优惠价】【编号:】76产品内容明代鸡缸杯, 2.8亿港元,日,香港苏富比...&
目前,黄龙玉收藏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投资渠道。购藏黄龙玉玉器,更不失为投资保值的一种理想选择。黄龙玉虽然现世时间不长,但其与其他玉石...&
“当我的128位藏友轻松、快速地赚钱时……而你却仍在为出手藏品总是被骗为每天繁琐的事而焦虑不安,疲惫不堪这对你来说,应该是严重的失策...&
请问您需要哪项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董古玩收藏投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