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和注册资本的区别有什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
“实收资本”与“注册资本”的区别
&&来源:&&&&&&时间: 11:13:24
字体:&&&&【】
&&& 注册资本是法律上规定的强制性要求,而实收资本则是企业在实际业务中遵循法律规定的结果,二者不是同一个概念,但在现行制度下,它们在金额上又是相等的。
&&& (1)注册资本。
&&& 企业要进行经营,必须要有一定的"本钱".我国《民法通则》中明确规定,设立企业,法人必须要有必要的财产。我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也明确规定,企业申请开业,必须具备符合国家规定并与其生产经营和服务规模相适应的资金数额。我国《公司法》也将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作为公司成立的必备条件。《公司法》对各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有明确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以生产经营为主的公司人民币50万元;以商品批发为主的公司人民币50万元;以商业零售为主的公司人民币30万元;科技开发、咨询、服务性公司人民币10万元。特定行业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需高于前款所定限额的,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1 00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需高于上述所定限额的,由法律、法规另行规定。
&&& (2)实收资本。
&&& 实收资本是指投资人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到企业中的各种资产的价值。所有者向企业投入的资本,在一般情况下无需偿还,可以长期周转使用。我国目前实行的是注册资本制度,要求企业的实收资本与其注册资本相一致。我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企业的注册资金应当与实有资金相一致。企业实有资本比原注册资金数额增减超过20%时,应持资金使用证明或者验资证明,向原登记主管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如擅自改变注册资金或抽逃资金等,要受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处罚。
&&& 此外,还有一点应注意,就是企业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筹集资本,既可以一次筹集,也可以分次筹集。分次筹集时,所有者最后一次投入企业的资本必须在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6个月以内缴足。因此,在某一特定的期间内,企业实收资本可能小于其注册资本的数额。
发布&&&实务录入:yinheping&&&&责任编辑:yinheping&
【】&【】&【】【字体:&&】&【】&【】
上一篇实务:
下一篇实务:
书卡经销商
没有相关实务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某大型央企,营业执照的注册资本比财务报表的实收资本小。请问这是什么原因?是否合法合规?
按时间排序
财务入账实收资本必须在收到企业工商备案后,企业在注资或增资后尽快按照各投资方比例在工商备案。在那以前做账入资本公积(记得不是很清楚了... )
增资后还没来得及更新营业执照,或者账做错了,没什么特别原因,不值得纠结。
当然合规实收资本表示老板(国资委)拿了这么多出来,注册资本表示如果破产了老板(国资委)还得把那些差额补回来,对债务的有限责任是以注册资本为基础来计算的,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央企破产的可能性很小。营业执照写那么多可能是为了一些特殊的用途,比如说招标竞标啊,政策规定啊等等。但不一定一定要有那么多钱,特别是现在政策对注册资本管理放松了以后。
泻药。不是本专业。不过应当没问题吧,只要不比注册资本少就可以,资金多了有什么不好吗?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的区别就找华正财务!
咨询电话:400-860-8218
       
您的位置: >
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的区别
作者:华正财务   发表时间:     浏览次数:     
  问: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的区别是什么?
  答:1、注册资本,是指公司在注册的时候,在公司章程中记载的股东的出资额,注册资本可以分期出资。
  2、实收资本,是公司注册后,股东实际投资到公司的资本。
  3、因为注册资本在公司注册后,可以分期投到公司,所以在某一段时间内有可能出现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不相等的情况,但最终是相等的。
  4、举例说明:
  两个股东投资注册一家公司,公司注册的时候,两个股东准备一共向公司投资100万,并且在公司章程中载明,那么这100就是注册资本。同时在公司章程中约定,100万的注册资本,在未来10年内投到公司,并在公司成立后,两个股东先向公司共投资30万元,这30万就叫做实收资本。这时实收资本30万与注册资本100万不相等,在某天两个股东,又把剩余的70万投向公司,这时实收资本一共就是100万,和注册资本就相等了。
    上一篇:
最新文章:
随机文章:
科技路服务网点
锦业路服务网点
凤城五路服务网点
小寨服务网点
南门服务网点
朝阳门服务网点
龙首村服务网点
三桥服务网点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bp.src = '//push./push.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命运共同体·资本新趋势
[本站声明] 上网看看奇闻网刊载此文或图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本网站部分文章或图片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本报记者 张望 深圳报道  随着全球迎来“中国投资”新时代和中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资本新趋势存在哪些机遇?12月10日-11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015亚洲资本年会”,以论道的方式对此进行了阐释。  “中国资本市场的主要问题就是制度缺陷,根本出路就是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加强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制度建设。”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教授认为。  原全国人大财经委法案室主任、著名立法专家朱少平则指出,加入SDR必将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证券法》没有修改之前,注册制需往前推。”  “资本市场要实现投融资双赢,必须"做好企业",这个道理很简单,企业做好了,就会带来投资者获益,资本市场就有一个广度发展。”银河证券总裁顾问、经济学家左晓蕾强调,“我们的市场需要实行优化配置,而不是让该倒闭不倒闭,该退市不退市,使市场永远都在无序状态下,一定要让不好的公司退市。”  包括以上专家在内的与会人员均认为,中国要成为资本强国,必须加快资本市场国际化步伐,以适应金融全球化的需要;要提高股票市场发行规模和直接融资比例,进一步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要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对违法者加大惩罚力度,建成公正、透明、高效的国际化市场。  对于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台湾证券交易所总经理林火燈结合台湾经验以“企业筹资更便捷,大众投资更稳当,企业资讯更透明,交易机制更公正,金融商品更多元”进行了总结。  “我认为跨境合作会越来越多,不管是投资人、券商、上市公司都必须面对国际化。”林火燈说。  “中国应当从资本利用国逐步变成资本输出国,才能使自己变成资本强国进而成为经济强国。”曹凤岐表示。  资本市场不是扶贫济困  注册制渐行渐近,曹凤岐对其的期许是“加大股票供应数量,平衡发行和交易市场。” 朱少平亦认为,目前股票市场发行规模比例太小,毫无疑问需要扩大。  尽管国务院拟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在实施注册制改革中调整适用《证券法》有关规定,并将调整适用现行《证券法》有关规定的期限明确为两年,但注册制究竟何时开始实施,目前市场各方的解读却相当混乱。  对此,曹凤岐和朱少平均认为,注册制真正实行需要两年之后。  “不是说注册制一下子就可以实行,要新老结合,新老交替,现在需要过渡,这样才能解决发行制度的改革问题。” 曹凤岐表示。朱少平亦称,注册制推行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真正完全实行可能还需要两年时间。  与此相呼应,投行总经理谢继军也认为,注册制对投行生态的影响,至少在两年内不会有太大变化。  曹凤岐表示,注册制最重要的加强证券交易所的独立性,这样证监会才能监管,“没有独立性是自家监管自家。”  但对于注册制与审核制的区别,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深交所博士后邓磊称,到目前为止,理论界、实务界都没有一致的意见和看法。  邓磊同时透露,注册制审核方案已经确定,由上交所、深交所各自设立审核中心,“其实深交所审核中心已经试运营,把前期规则等都做好了,由于实行注册制一定要以《证券法》修改为前提,但股市巨震导致了《证券法》修改的延迟。”  而对于注册制改革不可分割的《证券法》修改,左晓蕾却有不同看法。  “不同意把《证券法》中关于发行人"持续盈利"的条款修改为"持续经营",不能把市值管理写入《证券法》。”左晓蕾说。  左晓蕾的理由是,资本市场不是扶贫济困的地方,优化资源配置是要让好公司上市融资,上世纪90年代末的纳斯达克非盈利企业概念包装上市泡沫危机就是最大的教训,而所谓市值管理就是操纵价格合法化,将导致上市公司置主业经营于不顾,调动资源推高股价,实现与业绩完全无关的市值扩张。  “阿里巴巴(创立)15年后上市,但曾九死一生,多少像其这样的创业公司早就销声匿迹。资本市场不是扶贫济困,不是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而是长期融资、做大做强的平台,如果不盈利、前景很危险的公司让它上市,投资者就短炒,市场就永远解决不了融资弊端。” 左晓蕾表示,“现在(上市公司)法制法规意识不强,不能让违法违规行为变成合法行为。”  应加大退市力度  注册制落地只是时间问题,但市场对退市制度改革更是翘首以待。  “(注册制)企业发行之后,建立配套监管制度、严格信息披露制度和退出制度是一起的,而不是简单的前端审核发行。”邓磊指出,“退市处罚不是证监会一家可以做到,当然,现在的行政监管力度非常弱,可能在注册制过程当中会有一些变化,但难有质的突破,因为这要有一个配套体系。”  邓磊举例说,对于造假上市的(300268.SZ),最终也只是处罚而已,公司没有被退市,而在香港造假上市的洪良国际(0946.HK),却被直接冻结公司所有资产用来弥补投资者的损失,并且把10个亿募资退回去,最后公司退市。  “注册制需要有一个很强大法律体系保证事中、事后监管到位,否则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投行部执行董事邵丰表示,“如果我们仅希望注册制可以让大家更加方便上市,门槛更低,效率更高,不考虑背后隐含的风险,这对于市场的每一个参与者都是很危险的。”  而实行注册制后,毫无疑问一定程度上将会增加上市公司数量。  “由于法律法规不完善,造假成本很低,大量放开上市就是灾难。当在法律完善的情况下,让造假者有敬畏之心的时候,一定会选择注册制。”谢继军说。  其实,在证监会提出的加强事中事后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便是退市制度管理,并于日正式实施了《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  但邓磊认为实行注册制更应当加大退市力度,“退市制度喊了20年,做了10年,基本上没有效果,谁造假、谁获利,谁就应当受到惩罚。”  谢继军更是认为,造假上市的主要受益人是发行人,如果对造假者不进行退市,让其倾家荡产,注册制并不理想。  而对于实行注册制将降低壳资源价值的说法,谢继军似乎并不乐观:以前香港市场的壳资源价值只有2000万左右,听说现在涨价了,要4个亿,“照理不应该涨到4个亿。”  针对注册制的前端审核发行问题,台湾富兰德林证券总经理凌岩聘则强调必须进行审核,因为事关公司治理和高管诚信。  “台湾的审核经验,是把上市公司过往容易发生的问题,形成一个叫做不宜上市的具体量化标准,只要你没有违反这些量化标准,向交易所申请3个月后就有结果,5至6个月就可实现上市。”凌岩聘表示,“目前台湾申请上市企业的过会率为90%多。”  “可以考虑引入独立第三方对拟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进行风险评析。”曹凤岐提出,“救市不如治市。多年来证监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对新股发行的审批上,而没有更多精力对上市公司和市场进行有效监管,应将事前审批转变为事中和事后监管。”  左晓蕾同样建议,要让不好的企业退市,否则劣币驱逐良币,资源配置不到好公司上面去,对资本市场发展百弊而无一利。  充分发挥四板作用“目前我国仍以间接金融为主,资本市场并没有真正发挥出调配社会资源和企业资源的作用。”曹凤岐指出,“要进一步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首先要重点发展股票市场和其他形式的股权市场,其次大力发展公司债、企业债市场。”  左晓蕾更是认为,创新创业企业的资金支持体系在场外,而不是在场内,场外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是扶持创新创业企业的重要金融生态环境。  “中小企业贷款难、贷款贵,所以我们就要让他上市融资,这是非常错误的概念。在场内的资金是交易资金,交易资金是不能孵化企业的。”左晓蕾说,“企业上市融资,应该是已经具备很好的发展空间,需要扩大规模、扩大经营,资本市场的长期融资必须让这些公司能够得到支持,不是随便一个创新创业公司包装一下就可以上市的。”  左晓蕾建议的路径是,培育场外多层次创新创业企业的资金支持体系,使之发挥场外三板市场孵化器的作用,培育更多的优质上市资源。  “最合适最有效的支持初期创新创业企业发展的方式,是以天使投资资金开始,经过风投基金、PE基金的多层次场外长期资金扶持。”左晓蕾称,“三板定位孵化器,就不应变成场内一样的交易市场,创新创业公司的成长是交易不出来的。”  “我认同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林火燈表示,“在台湾,兴柜公司可以上柜,上柜可以上市,这个所谓层次需要更加分明,还可以做投资人区分,这样市场结构可能会好一点。”  据中植集团副总裁桂松蕾分析,新三板的蓬勃发展不仅满足了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的部分融资需求,也为投资基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退出渠道,数据表明,PE、VC的退出50%来自新三板。  “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在主板基础上衍生出中小板、创业之后,现在发展出三板,而且四板也在紧锣密鼓逐步探索过程当中,如果这些事情都做好,我们就是比较完善的市场。” 朱少平表示,“企业不可能所有都到一二三板,三板目前达到4300多家,未来达到10000家,下一步要把四板充分发挥起来,目前四板光深圳就有5000家,其他省市加起至少也有3000家。”  而对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划分,左晓蕾认为,以挂牌公司的不同融资阶段来划分,比以概念和规模来划分更有意义。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资金急功近利要赚快钱,有耐心的资金很缺乏,所以政府企业引导基金要成为培育国内"天使"层面的引导基金,参与、支持天使投资基金的投资活动,跟他们共同承担风险,而不是采取补贴企业,补贴容易产生腐败,这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左晓蕾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收资本和注册资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