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盈利点刷卡20减6,超市盈利点如何盈利?

超市刷卡购物 咋也要四舍五入
超市刷卡 咋也要四舍五入消费者提出质疑,物价部门将与商家协商更改系统设置昨日,本报报道了部分商家结账时分币四舍五入引起消费者质疑一事,昨日,商报消费维权站维权专线6624315接到消费者傅先生的电话,他说付现时没有分币,四舍五入可以理解,但他在贵阳某超市购物时,刷卡也同样遭遇了四舍五入算账法,难道刷卡也存在没有分币退钱的情况?昨日,记者向贵阳市物价局稽查局反馈了此事,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对此事展开调查,并与商家协商是否能将系统设置成整数的结账方式,以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消费者:刷卡咋也要四舍五入“我每次刷卡都被扣,还以为是正常的。”傅先生介绍说,自己喜欢在超市里购物,每次都是刷卡买单。但每次刷卡时,在结账单上都看到分币会出现四舍五入的情况。他举例说,几天前他购买的白菜,折扣价为6.45元时,账单显示为6.5元。遇到类似多一毛少一毛的情况,他都不会计较。昨日看到本报报道后才知道,原来这是商家打的小九九。打开一些还留着的账单,发现这样的四舍五入不止一次发生过。“商家说没零钱,系统设置所致,难道刷卡也存在没零钱退的情况?”傅先生表示,付现的时候分币少,四舍五入便于算账,这可以理解。但刷卡四舍五入就不合理了。“如此算来,超市的蔬菜原本就是以少几分或少几毛为折扣。如果这么四舍五入,不是又回到原价了?”傅先生质疑道。物价部门:将展开调查,以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为此,记者找到贵阳市物价局稽查局,得知此事后,该局负责人表示,系统设置不是针对付现者或者刷卡者来分别设置的,所以在刷卡时,会统一按照付现的方式来结算,账单上自然会体现“四舍五入”的结果。该负责人表示,在物价法律法规中,没有对四舍五入的情况做出处罚等相关规定。尽管如此,商家多收消费者的费用是不正确的做法。该局将对此事进行调查和了解,并且会和商家协商讨论,将系统设置结账的数额尽量设置成整数,避免分币出现,以免再次出现类似问题。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商院案例:一筒薯片六成利润被超市拿走_新浪教育_新浪网
商院案例:一筒薯片六成利润被超市拿走
  制图:蔡华伟
  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日前决定,在全国集中开展清理整顿大型零售企业向供应商违规收费工作。
  目前商贸业竞争秩序混乱,商品流通不畅、成本过高,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肠梗塞”。不少企业反映,在零售环节,超市大卖场等凭借优势和垄断地位,坐地收钱,严重影响了供货企业的正常经营,也极大侵害了消费者权益。
  超市卖场向供货商收取“进场费”、“条码费”、“节庆费”等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但是这些费用到底有多少种?对供货商压力到底有多大?记者近日调查了一些供货商和在超市工作的人士。
  售价在10元左右的薯片,至少3元被超市拿走,占总利润的六成
  一位向天津一家大型超市供应薯片和其他食品的供货商彭洋(化名)跟记者仔细算了一笔在超市的支出。以进入某外资超市为例,该超市在天津有5家门店,他代理的某品牌的薯片和其他食品在这家超市年销售额大概100万元。
  以此为计算,彭洋需要交纳进场费5万元(一次性收取),促销员管理费5万元,每年6个节日的节庆费约3万元,如超市新开门店则加收新开门店费1万元,条码费5000元,年终返点最少15万元(其他类商品更高),再加上数额不等的促销费、堆头费、理货员红包等约合5万元。如超市有10家门店,则进场费和促销员管理费分别为10万元或更多。
  把这些林林总总的费用加一块,就算年终能顺利完成了超市指定的销售任务,不被倒扣款,也差不多达到了35万元左右。而到第二年,不用缴纳进场费后,也至少要交30万元。也就是说,每筒售价在10元左右的薯片,刨去5元左右的成本,至少有3元利润被超市拿走了,占总利润的六成。
  大超市一个品牌产品进场费就是3万到5万元
  “都说进场费是‘潜规则’,其实在我们看来是‘明规则’。因为我们要跟你供货商收的费用,是什么名目、收多少,都在合同里写得清清楚楚。”曾在某韩资大型连锁超市天津分公司工作的采购人员小李对记者说。
  据小李介绍,大型超市的采购部门一般下辖洗化、生鲜、酒水等十几个采购组,不同商品供货商的进场费水平也不尽相同,“但基本行情是大超市一个品牌进场费就是3万到5万元,小超市也有收5000元到1万元的。”
  只要想进店就要花钱,如果不交,供货商根本进不来。有的超市甚至按价签收取进场费,比如同属一个供货商旗下但是品牌不同的方便面,也要分别收取进场费。
  广东省阳江市银鹰餐具有限公司总经理麦开添也告诉记者,如果公司产品品种多,同时也想多进几家超市、商场,没有一二百万元搞不定。
  商品要摆放在好位置,供货商还要塞红包
  除了进场费外,超市还会对一些品牌的促销员按人头收取每人每年1万元或者更多的“管理费”;每个店对每种商品收取100元的“条码费”;每年在春节、“五一”、“十一”等节日,还要按分店数向供货商分别收取每店1000元或者更多的“节庆费”;以及新开门店费等。
  在日常经营中,商场、超市还会进行各种各样的节庆宣传、商品推介,这笔成本也会转嫁到供货商头上。“节庆费、节日赞助费、海报费、信息共享费、咨询费……虽然这些费用数额都不是特别大,但一年下来加起来也不少。”麦开添坦言。
  这些还远不是收费的全部,据彭洋介绍,前面提到的还只是合同内有固定数额的费用,还不包括促销费等额外和临时产生的费用,以及塞给超市内部人员的红包等隐性费用。
  按照彭洋的说法,如果要想把自己的产品摆放在好点的位置,例如超市入口处、立体货架的中间层,至少要给区域主管塞两三千元的红包,还要给日常负责打理这片区域的理货员塞几百块钱。
  与销售任务挂钩的“返点”让供货商寝食难安
  除了琳琅满目的收费外,更让供货商寝食难安的是,超市在合同中还会强行规定和商品销售任务挂钩的“返点”。
  业内人员告诉记者,返点是超市按照销售额抽取提成的办法,也是超市盈利的主要渠道。例如超市在合同中规定供货商一年之内必须完成1000万元的销售额,然后超市从中扣除15%的返点。即使这1000万元的销售任务完不成,但供货商仍然要按15%的比例返给超市150万元。一些超市甚至规定了更为苛刻的条款:如果达不到销售额,还要在原有基础上增加2到3个点的返点作为“罚款”。
  付款周期长达一到两个月甚至更长
  即便完成了这些任务,超市也不会立刻给供货商打款。按照目前业内通行的规则,超市一般在收到货物30到60天左右,才会跟供货商对账,再过15天才会给供货商打款。可等供货商们费尽周折拿到自己的对账单,有时又会发现自己的货款莫名其妙地被扣掉了一笔不小的“促销费用”或是广告会刊费。
  小李告诉记者:一些超市为了完成营业额,会在假日、店庆等时机推出特价促销。根据合同规定,这些促销商品的定价超市不用通报供货商,但是降价带来的损失却要由供货商承担,即所谓的“促销费用”。
  有时候产品的售价甚至低于厂家的生产成本,小李拿着一份原来工作超市的促销宣传彩页给记者展示,“像这种香油,供货商的成本是28块钱一瓶,如果我们卖40块钱两瓶,那么16块钱的损失就是供货商结账时被扣的‘促销费用’。”
  不堪忍受乱收费,部分中小供货商停止向超市供货
  进场费和其他收费的存在,谁是最大受害者呢?
  “肯定是大超市最占便宜,小供货商最倒霉。因为大超市客流大,有平台和渠道。”小李肯定地说,“供货商里面,只有一些直接跟超市签供货协议的大企业,比如宝洁、可口可乐的进场费比较低。” 小李坦言,超市根本不愁没人供货,因为一个供货商不做了,还会有同一种商品的供货商挤破脑袋想进来,甚至为此“竞价”抬高进场费。
  记者联系到一位曾经为天津市多家大型超市供应白酒的供货商,他证实了小李的说法。据他介绍,仅就超市销售的白酒而言,最难做、进场费最高的就是中小品牌的白酒和外地品牌的白酒,因为这类白酒在本地市场不稳定,销售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超市的促销和宣传力度。
  “一般是每种酒每年5万到7万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供货商说。几年下来种种费用、加上名目繁多的“节日费”、“码货费”,最终让以代理中低档白酒为主的他无力承担,决定停止向超市供货,自己和几个朋友在天津市河北区开了一家烟酒卖场。“别看我以前一年能给超市走好几百万的货,但费尽千辛万苦能拿到手的也就几十万,这‘二道贩子’实在做不下去了。”他无奈地说。
  最终受伤的是消费者和生产企业
  业内人士直言,进场费等不良规则的存在,让多数产品的供货商、尤其是中小供货商处于弱势。这也让越来越多的超市产生了依赖,滥用其在流通渠道的优势地位,成为获取垄断利润的“货架二房东”。
  超市促销压低价格挤压供货商,表面上看,消费者成为了受益者。但实际上,进场费收得越高,供货商的定价只能水涨船高,最终受伤的其实还是消费者。正如彭洋所说:“薯片的出厂价也就是最终零售价的一半左右,没有进场费,我的薯片儿肯定便宜不少,薄利多销嘛。”
  超市“坐地生财”的做法不仅在某种程度上推高了物价,也导致生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利润越来越低,倒逼它们只能不断地压低成本,甚至在产品质量上打折扣。
  中国最小的货币计量单位“分”陷入了尴尬境地――它是法定的流通货币,但是,市场上又很少能见到它的身影,可是超市的价签上又总是留着它的尾巴。特别是时代超市“多收零钱”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事件回顾】
  上周,本报读者黄先生投诉时代自选商场北陵店,称收银员从来不给消费者找分钱,而且消费者也没有机会向超市付分钱,因为不管是几分钱的零头,超市收银系统都自动生成为一毛钱。
  【行业态度】三大超市承诺:分钱一律抹零
  本报昨日报道的《超市“分分计较”是种“生意经”?》引起沈城大型连锁超市媒体公关部的集体热议,他们一致认为,时代超市这种占消费者小便宜的做法确实不对。而在当日,记者采访了沈城的5家大型连锁超市,其中,三家超市进一步表态,“零分钱直接抹去!”
  家乐福超市相关负责人明确表态:沈阳市内9家门店的收银系统一律设置为“自动抹零”,即不管结账时尾数是几分钱,都自动抹去。
  乐购超市则表示,大概在10年前,超市还是收零分钱也找零分钱的,但现在,零分钱对于消费者或超市来说,都是个麻烦,收银系统已经改成“零头抹去”形式,不再收也不再找分钱了。
  华润万家超市东北区的相关负责人也说,沈阳所有7家门店的收银系统都是“自动抹零”,电脑打印出来的小票上就自动抹去了零分钱,所以不管是现金还是刷卡付账,都不存在收取分钱的障碍。
  家乐福、乐购、华润万家等大型连锁超市的相关部门集体通过本报承诺:对于消费者购物出现的零分钱尾数,不管是几分,一律抹掉。如果出现“四舍五入”等不合理的收费行为,请消费者举报,也请媒体监督。
  【银行现状】分钱什么时间能凑齐不好说了
  大型连锁超市可以抹掉零分钱,这点儿小钱相对于他们每天几十万上百万的营业额来说,当然是小菜一碟。可是,一些街头小超市就没有能力“抹零”了。位于皇姑区华山路上的一家个体小超市刘老板说:“我们过的就是精打细算的日子,如果按照四舍五入的原则,超市或者消费者应该都不能亏太多也不能赚太多,但有些消费者不同意四舍五入,非要找零钱,我们也没办法,现在去银行兑换不出来分钱。”
  那么,银行的钱库里到底有没有分钱呢?昨日下午,记者进行了调查。
  据一家大型商业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银行在沈阳有3家专门兑换零钞的支行,但一般都是兑换角或元的零钞,分钱在库存里也不多,不能向外兑换。
  另一家银行的北市支行表示,在他们的柜台操作中,如果碰到分钱,一般就和客户商量四舍五入,因为他们手头也没有多少分钱。
  工商、建设、浦发等银行都表示,客户兑换分钱可以进行预约,但到底什么时间能凑齐,就不好说了。受近些年通胀影响,分币的作用已经严重衰退。“储户不存储分币,银行的分币数量就不会增加,只能偶尔遇到分币慢慢帮有兑换需求的储户攒着。”
  【专家观点】分钱从本质上说体现营销学问
  在记者调查中,买卖双方对交易中出现的分币,都在说“不”:买方给分币,卖方不愿意接收;卖方找分币,买方不愿意接收。分币既然已经成为大家共同的“累赘”,那么,超市的价签上为什么还经常出现分钱的尾巴呢?
  家乐福超市的解释是,有些商品的进价就是带着分钱来的,超市搞促销的时候,会原价销售,所以自然带上分钱。华润万家超市表示,有些散货的单位定价并没有分钱,但消费者选取一定数量的商品上秤一称,出现几两,自然就出现分钱。
  一些行业内人士却指出,分钱背后有着营销学问。比如超市里的某件商品标价“1.99元”,只是让消费者从价格上接受以“1”开头的价位。结账时,一般很少有人只买这一件商品,所有商品的价格加在一起,最后再抹零,商家的损失就微乎其微了。有人将商家这种定价精确到分的做法定名为“尾数定价法”。
  业内专家说,有时候正是这样准确到“分”的价格会让消费者感觉商品的价格是经过卖场精确计算出来的,所以会觉得更加可靠。有时候也可能正是因为几分钱之差,会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购买暂时不需要的商品,甚至增强了消费者对于卖场的“消费忠诚度”。这就为卖场带来了更多稳定的客流、丰厚的利润,这正是“尾数定价法”的精妙之处。
  【收藏市场】
  分币如果不流通了就值钱了
  在沈阳邮币卡市场,记者看到一般商家的柜台里,都摆着成摞的崭新的分钱纸币。“明德”字号档口的郭老板说,从2007年6月开始,纸币中的分币退出了流通领域,就迅速进入收藏市场,四年半以来,价格平稳上扬,分币的收藏功能正在突显。
  据了解,1953年版带阿拉伯数字和罗马数字的一套分币(包含1分、2分、5分)纸币目前市场价为200多元。其中,单枚1分面值纸币的价格为15―20元,2分面值的价格为30―40元,5分面值的价格为100―200元。
  与此同时,分币硬币的价格在收藏市场上也颇受欢迎,一般根据发行数量决定收购价格。最贵的要属1981年发行的1分硬币,市场报价已经达到1500元,同年发行的5分硬币价格也爆炒到1400元左右。1992年之前发行的分币硬币都在不同程度地升值,最便宜的也达到1元钱,翻了100倍。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金融专家表示,分币退出市场,不会孤立地出现,而是伴随着国家货币政策的重大调整,例如发行更大面值的纸币,但此事又要非常谨慎,需要多方面综合考虑。
  商报讯 昨日,海淀区消协“揭秘”超市小票三大玄机,并提示消费者去超市购物时保管好小票,仔细核对。
  海淀区消协通过受理投诉发现,超市小票存在3种玄机:一是商品“变身”,例如本来是购买“黄瓜”,在小票上却摇身变成了“沙甲鱼”;二是单价“涨价”:店内的价签上标的是优惠价,而收银台核算时,小票上的价格却变成了原价;三是单价“打折”,总价“不打折”。小票上标的单价是优惠价,总价却仍以非优惠价核算,这种方式较为隐秘,消费者不易发现。
  超市对此类现象的解释往往是:“商品刚调价,收银系统还没来得及改”或者是“商品贴错了条码”。
  海淀区消协提示消费者,去超市购物,要仔细核对小票上的商品名称是否与所购商品一致;小票上的商品价格与店内明示的价格是否一致;总价是否出现了差错。如果发现错误,应及时向商家反映,避免自己的损失也使更多的消费者受益。
  春节刚过,元宵将至,各超市汤圆开始唱起主角。今年因原料价格上涨,汤圆价格平均上涨一成。昨日王女士在超市购买了一袋五芳斋黑芝麻汤圆,960克售价30元,比去年贵了2元。
  记者在多家超市看到,速冻品区基本以汤圆为主,在两排约十米长的冷柜里,汤圆的品类多达40余种,除黑芝麻、五仁、巧克力等传统口味外,还有草莓、蓝莓、黄桃、菠萝、奇异果等新奇口味。中商平价买手李玲表示,其实初一上午就开始调整货柜了,将速冻饺子的冷柜面积压缩,空出的部分都补上了汤圆。目前,黑芝麻等传统口味汤圆卖得最多,水果口味汤圆受到年轻人的喜爱。此外,记者走访发现,龙凤一款960克汤圆,某超市售价25.9元,在相隔一条马路的另家超市售价却要35.1元。
  业内人士坦言,眼下超市汤圆销量比平时增加二三成,以零售为主,团购发力还要等下周,所以价格战还未掀起,不同超市依据库存量不同各自定价。“超市新一档的汤圆促销将在下周铺开,往年都有单品的折扣达到五折或六折,届时价格都将打下来。”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更多关于&&的新闻
不支持Flash超市刷卡也设最低消费? 购物不满20元不能刷卡
一把牙刷9.5元,只能现金支付。 图文/本报记者周强 11月15日,市民潘先生拨打贵州都市报安顺新闻热线称,他在安顺新大十字一超市购物时,超市以消费未满20元为由,拒绝为自己刷银行卡支付,他认为此举并不合理。记者走访发现,在安顺,不少超市确实有刷卡
  一把牙刷9.5元,只能现金支付。
  图文/本报记者周强
  11月15日,市民潘先生拨打贵州都市报安顺新闻热线称,他在安顺新大十字一超市购物时,超市以消费未满20元为由,拒绝为自己刷银行卡支付,他认为此举并不合理。记者走访发现,在安顺,不少超市确实有刷卡最低消费的现象存在。
  市民:消费未满20元刷卡被拒
  11月14日,潘先生来到安顺新大十字特多思超市买菜,只花费了9元。他来到收银台结账时,准备用银行卡支付,但被收银员告知,消费未满20元,不能使用银行卡支付。
  “为什么不能刷卡?”潘先生觉得不能理解。收银员则告诉他,这是超市规定。无奈之下,潘先生只得现金付款。
  “我已经习惯刷银行卡消费了。”
  潘先生说,超市这一条规定,看似是小事,但却可能给顾客带来极大的不便。
  实际上,并非只有潘先生有此遭遇。市民刘先生说,此前,他在安顺一超市内购物时,也遇到了刷卡有最低消费的情况。“如果没带零钱,买的东西又不多,就十分麻烦了,到时候一大把钱退给自己。”
  走访:刷卡最低消费并非个例
  11月15日下午,记者来到特多思超市内购买了一把9.5元的牙刷,随后便来到收银台,准备用银行卡结账。
  “对不起,我们这里不能刷卡。”收银员回答说,他们超市内有规定,要购物超过20元,才能进行刷卡。
  记者追问为何设置最低消费限制时,她则回答,这是超市的规定,具体情况,她并不清楚。
  这是该超市独有现象,还是普遍现象?
  记者又来到了安顺佳惠超市,并且购买了一瓶9.8元的饮料。与在特多思的遭遇一样,该超市同样拒绝了记者的刷卡要求,并且同样表示,需要消费超过20元才能进行刷卡。
  不过,也有超市未设置刷卡最低消费限制。当天,记者也对安顺大润发等超市进行了走访,在这些超市内,购买任意金额的商品,均可进行刷卡。
  回应:收银员业务不熟
  针对特多思超市刷卡有最低消费的限制,记者采访了该超市一名主管。该主管否认了刷卡有最低消费的限制。
  “你买多少钱的东西都可以刷卡。”这名主管说。
  记者表示,在超市购物时,收银员确实拒绝了对低于20元的消费刷卡。该主管则说,这是收银员业务不熟才导致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此外,佳惠超市相关负责人也对记者表示,他们的收银员有的是新来的,同时,他们和其它超市不同,不是每个收银台都有pos机,如果业务繁忙时,确实会拒绝刷卡。但该负责人强调,消费金额无论多少,都是可以刷卡的。
  对于该说法,市民并不认同。“这种情况去年就出现了。”有市民说,从去年到今年,已过去这么久,以业务不熟为理由,令人难以接受。
  说法:设最低消费可投诉
  针对此事,记者联系了中国银联服务电话95516,接线员称,超市设置刷卡最低消费是违规行为,这是不允许的,市民如果有此遭遇,可进行投诉,他们将进行调查。
  究竟超市内为何会存在最低刷卡消费呢?对此,有业内人士称,超市安装的POS机,每刷一笔业务,银行就会收取一部分,而如果消费金额少,超市方面几乎就无法赚钱,因此,这可能是他们设置最低刷卡消费的原因。
  不过,该说法均被特多思、佳惠超市否认。他们始终强调,他们并未设置最低刷卡消费。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澳 门 一 号 游 戏,器,我们不用法,鸿 发 娱 乐 出处:互联网 8:44:05 不...
滨州事业单位考试QQ交流群:点击加入 2016滨州事业单位辅导简章(综合类) 丨 教育类 ...
摘要::有些女生一天到晚喊自己胖,或是明明也没有吃特别多,整个人看起来就是肿肿的...
王师傅和他的臭豆腐摊 浙江在线03月03日讯 都说臭豆腐是闻着臭,吃着香,在市中心武林...
这次的小米5宣称带来了十余项黑科技,顶配版采用了微晶锆纳米3D陶瓷机身,3D玻璃机身...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是一个非常适合养生的季节。那么,春季怎样安排饮食才能给我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超市盈利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