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RC怎样从大比特币帐户网提到p2p自己帐户

这里是关于这个货币的介绍
什么是货币呢?货币就是商品(包括服务)交换的媒介。现在我们通行的货币是由有信誉的银行发行的,基本上是由其信誉来担保的。只要用的人都认可,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它来交易。货币有一定的保值特性,我把我的劳动/服务/所有的商品换成货币后,银行担保我在日后的某一天,我还可以用它交换会差不多等值的东西。这个保证的前提是,银行不会滥发新的货币以及大家都信任这一点。以前,我们用贵金属做货币。因为贵金属产量不高,货币新增加的速度有限,而经济体在不断增大,市场需要更多的货币来让商品尽量的流通。有需求就有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贵金属本身制造别的东西具备的价值是次要的,经济体需要货币来流通商品这个需求才是主要的。而贵金属产量有限,且曾经流通着的贵金属货币由于各种原因会退出市场,那么即使是新造的贵金属货币也有同样甚至更高的价值。Bitcoin 为什么保值,BTC (Bitcoin 的货币简称)存在于一个庞大的 p2p 网络中。使用 Bitcoin 的群体公认了一种算法,这种算法在现今的条件下,每小时只会新产生大约 6 组新的 BTC ,目前一组是 50 个。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每个小时大约只会产生 300 个 BTC 。这个产量还会由网络自动调整难度来限制产量。你没办法通过修改所有人的 Client 的算法及参数(client 是开源的)来加快货币产量。伪造的货币会被网络丢弃(除非你可以控制大部分网络节点)。BTC 本身有什么价值?BTC 的价值就是交易渠道本身。一组新制造出来的 BTC 提供了把旧的 BTC 从一个帐户转移到另一个帐户的数学保证。这个安全保证背后的代价是大量的计算力。生产这么一个安全通道是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所以整个 BTC 用户群体,奖励那个造币者(目前是 50 BTC)。简单说,我的理解就是,现在世界上所有的 BTC 背后都是用运行计算机的能量产生出来的,它们的总价值,(到现在一共有大约 12w 组 BTC 被生产出来,每组 50 个,市场价格大约 7.3 美金一个),应该是少于消耗掉的能源的总市场价值的。不过我想,用于生产 BTC 的能源大都原本就是不用也被浪费掉的资源。一个没有中心节点的“银行”是怎么让大家信任并工作起来的呢?答案是,这个 p2p 网络上每个节点都记录了 BTC 诞生以来的每笔交易的详单,并从中可以推测出每个 BTC 唯一的属于谁。这样你接受一笔交易时,就能知道别人给你的钱是不是合法的。从最基本的说起:每个帐户其实就是一对公私匙,有私匙的人就是帐户的主人。如果 A 要给 B 转一笔钱,A 就把钱的数量加上 B 的公匙,用自己的钥匙签名。而 B 看到这个签名,就可以了解,的确是 A 转给了他如数的 BTC 。那么这笔交易需要一个见证人,担保交易发生过。这样,以后 B 想用这笔钱的时候才是合法的。担保人就是整个使用 BTC 的网络。A 在发起这笔交易的时候,必须把签过名的交易单尽量的广播到 p2p 网络上,最终会让每个节点都知道这件事。B 从 p2p 网络上不断的收到别人的确认信息。当它收到足够多的确认信息后,就认为 A 的确发出了这条交易单。这以后,B 就可以自由使用这笔钱了。当 B 使用 A 转给它的钱给 C 时,也会广播给足够多(最终所有人都收到)的人让他们担保。每个担保人只有确信 B 有足够多的钱可以支付的时候才做确认。本质上,BTC 网络并没有记录每一块钱属于谁,它记录的是从诞生起到当前的每一笔交易,并推算出每个帐户里有多少钱。任何人试图确认一个交易单时,它需要确认的是转出帐号上有没有那么多钱。Bitcoin 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避免一笔钱被花两次。整个帐单序列是一环套一环的。每个人在完整的全局帐单上签上新的一笔的时候,都需要利用前面信息生成后面的。这个帐单序列被称为 chain of blocks 。每个 block 里面包含有若干条经过确认并 hash 签名 (难以伪造) 的交易记录。每个 block 都和全局表上的上一个 block 有关联。每条帐单都会通过 p2p 网络最终被转发给制造新 block 的节点上。这个制造新 block 的过程被叫做 mining ,制造新 block 就是把最近收到的帐单打包在刚制造的 block 里。这个打包的过程即制作的过程,只有极其稀少的几率被制造成功。(你可以理解成把新收到的帐单合在一起,一次成型不可修改,如果制造失败就要再来一次)一旦制造成功,你就把新的 block (被认为是对老的全局 block 链的延续)广播出去。因为是 p2p 网络,可能有许多人都在同时制造新的 block ,但有一个排序机制保证只有最优(最难,花费最大计算时间的)的那个新 block 被网络群体接受,挂在全局的 block 链上。重复一次,整个 BTC 网络只有一个全局帐单表,每个节点都完整的保存有一份。这个全局帐单表会越来越大,block 链越来越长,在最新的部分,必然有许多分茬。这是因为 p2p 网络的 mining 过程是分开并行进行的,每条新帐单也不能立刻广播给所有的节点。每个 mining 的节点都有责任把他新收到的,在他认可的老的全局帐单上不存在的帐单,合在他准备制造的新 block 中。一旦新 block 被制造出来,就立刻广播出去,争取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主要是得到那些想 mining 的人的认可,这些人会在这个 block 的基础上制造新的 block 。如果 p2p 网络过大,交易帐单不能尽量的迅速的广播到全网络。就会出来 p2p 的网络的局部保持有小群体共同认可的一份全局帐单。多个全局帐单的分支同时发展是有可能的。因为每个小群体都可能认为他们看见的那部分更长更有效。但是,只有有人发现另一条分支更长,它就会转换阵营。所以,有一定的可能性,你的帐单被一个小群体接受,但在一段时间后,被更大的阵营抛弃。不过,算法参数决定了,新的 block 产生速度很慢,如果你的帐单被多达 6 个人确认,基本上就保证了它合并到的那份全局帐单,就是 p2p 网络全体认可的。既然生成新 block 费时费力,制造出新 block 的几率好象买彩票中大奖,还有那么多人去执行程序计算出新 block 呢?答案是,每个制造出新 block 的人,都有权利构造一条帐单声明老天给了我 50 BTC 。这个规则是被所有 BTC 用户共同承认的。把制造 block 等同于成挖金矿 (mining) 只是一个形象上的比喻。实际上,没有人可以把金子挖出来囤积。每个新 block 必须包含全局表上的上一个 block 的 hash 值,BTC 网络自我调节难度,让每 10 分钟大约产生一个新 block 。如果你 10 分钟内没制造出新的 block ,差不多就是说你前面 10 分钟干的活白干了。从最新版的 block 继续演算。所以更恰当的比喻是买彩票。一个每 10 分钟开一次的彩票。你不停的花钱买,10 分钟内开中了就是你的,开不中先买的都作废,然后下一轮。数学上怎样保证 mining 的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 CPU 时间?并只有很小的几率成功?这里用到一个叫做 Hashcash 的系统。它最早是为了改善 email spam 的问题被发明出来的。就是给一段特定信息(比如这封 email 是从谁发给谁)加一个特定的 hash 头。这个 hash 头需要大量的 CPU 时间计算出来。发 spam 的人没有那么多 CPU 时间为群发的每一封 email 计算一个符合要求的 hash 头,所以认为有这个合法 hash 头的 email 不太可能是 spam (花了 CPU 时间在上面)这个算法就是,为你想保护的信息,找到一串数字,附加上去后,使用某种公认的 hash 算法,比如 SHA-2 ,算出一个 hash 值。如果 hash 值由一长串 0 打头(具体多少个决定了难度),那么就成功了。为一段信息,找到这串数字,在目前来说,除了暴力尝试没有什么好的方法。也就是随机更换数字,换一次就 hash 一次比对。在一个可以预期的尝试次数后,一般都能找到想找的数字。每个想 mining 赚 BTC 的人,不停的从 BTC 网络上监听信息。如果有人发布了新的合法的 block ,他就合并到本地的全局表里。并重置自己的计算过程,从新得到的 block 开始。如果有新发布的交易单,也记录下来。不断的把最新的 block 的 hash 值、新收到的交易单,自己获得 50 BTC 的那条奖励单合并在一起,计算 SHA-256 ,看看结果是否满足条件。一旦满足,就把这个新的 block 广播出去。当足够的人认可它,(以它为基础计算后面的 block ),他也就获得了那 50 BTC 。为了匹配 BTC 的经济规模。所有的 Bitcoin client 都被设置成,每 210000 个 block ,生产新 block 的人被认可凭空获得的 BTC 数量比之前的少一半(如果这个时候他还在包内写上自己获得 50 BTC ,其他人不会确认他的这个 block )。这会让 BTC 的总量增速变缓。新的 block 产生的速度是由难度来调节的。这个难度会由 p2p 网络根据最近生产 block 的速度自动调节。所以即使日后计算能力增加,也能保证大约 10 分钟一个的速度。而且,随着生产新 block 的收益减少,愿意贡献自己的 CPU 来 mining 的节点也会变少。(如果减少太多,只需要减少难度即可)最终,p2p 网络不再凭空制造出新的 BTC ,这个时候制造新的 block 的动力是什么呢?那就是交易税。因为没有什么人愿意生产新的 block ,发起交易就变的困难。(没有 block 可以容纳交易单)希望交易被确认的人可以声明,如果有人制造出新的 block 接纳他的交易单,他会支付一小笔交易税给他。当许多人都这么做的时候,制造 block 又变的有利可图了。只不过,直接上不再有新的 BTC 诞生,只是在这些 BTC 用户之间流通。总有一些 BTC 会消失,主要是那些帐号的私匙丢失了,没有任何人可以转移走帐户上的钱。不能流通的货币就不是货币了。但最终 BTC 总体会达到一个比较大的规模,准确说是两千一百万个。但 BTC 本身是可以切割的,比如你可以支付给别人 0.01 个 BTC 。所以 BTC 本身会升值,总数也一直够用。参考出处:《Bitcoin P2P 虚拟货币原理详解》:
结合在各处看到的评价和我个人的看法来谈谈,希望有专家出来指正和解惑。&br&&br&&ul&&li&Bitcoin 的算法不关心供求关系,与市场上的商品价值总值没有任何关系,因而其币值是不稳定和不可控的,在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时没有与市场供求关系相关的负反馈手段来进行遏制。而币值不稳定本身会增加交易成本,这与 Bitcoin 的初衷是相悖的,也与货币的基本用途相悖。&br&&/li&&li&Bitcoin 就像凭空发明的度量衡单位,不能额外满足多少有利于市场健康运作的实际需求。&/li&&li&个人设备损坏可能导致永久损失 Bitcoin,对个人而言这比“传统”的虚拟货币更加脆弱。&/li&&li&Bitcoin 是凭空产生的、没有任何实物和实体为其担保的通货,其他虚拟货币都是与真实货币挂钩才进入市场的,追根朔源最终由发行货币的银行为其担保,有政府的税收和国家的财富作为基础,而 Bitcoin 是没有担保就进入市场流通并兑换现实中有担保的货币。&/li&&li&当 Bitcoin 出现安全问题时,不会像金银一样物理存在不受影响,而且会影响所有持有者,而担保的责任会被摊到所有持有人身上,结果就是没有任何人能负责,先前白白耗费的计算能力也没有任何偿还作用,击鼓传花的游戏停止了,Bitcoin 的泡沫就会破裂。&/li&&li&信任 Bitcoin 超过信任政府和银行的前提是民众都信任 Bitcoin 的算法和机制,除非他们是为了投机而使用 Bitcoin。&/li&&li&如果发现现有的机制有问题,或者太多人加入导致计算和存储开销过大,Bitcoin 是要让所有生产者升级程序算法吗?会影响原来持有的 Bitcoin吗?会影响来不及升级的人吗?如果有人不升级怎么办?&/li&&li&直觉告诉我白白浪费时间和电力制造 Bitcoin 这样的纯符号是很蠢的行为。可能我的直觉是错的,但货币是否具有购买能力应取决于人们是否认可它的信用担保,而不是取决于是否耗费财富制造了它。&br&&/li&&li&耗费时间、电力利用计算能力生产 Bitcoin 的人本质上是在投机。先生产和购入 Bitcoin 的人拉更多的人进来生产、兑换它,期望 Bitcoin 在手中升值之后抛给下家。宣传 Bitcoin 好处的文章会告诉你,它将会升值,进一步升值,反正越早参与进来好处越大。&/li&&li&如果出现相似甚至更优机制的虚拟货币与比特币竞争,比特币的“价值”是否会被稀释?&br&&/li&&/ul&&br&虽然我喜欢这种超乎寻常的想法,但为啥我总感觉嗅到了荷兰郁金香狂热和庞氏骗局的气味呢?&br&&br&记得科学松鼠会刊过一则漫画,大意是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等都可能有毁灭世界的危险动作,但数学家人畜无害。&br&假如 Bitcoin 机制真的非常危险又能蛊惑人心,那么要恭喜数学家们了,你们的历史地位又要升格了。&br&&br&以上只是我粗浅的看法,等到我看完手头的几本关于货币的经济学书籍之后再来修正。&br&&br&到目前为止,我看到最靠谱的评价是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fa701ac68c1& data-tip=&p$b$fa701ac68c1& data-hash=&fa701ac68c1&&@刘枭&/a& 的这一篇《&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shaneliu.org/archives/506&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itcoin:Geek们的货币实验&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lockquote&&b&BTC的价值取决于其所能购买的物品,进一步地,取决于BTC使用者们的信用——出售物品收取BTC的交易者需要相信他至少能够以相等的价格将
BTC交易出去。这一性质与现代法定货币相仿,只不过,BTC的价值由所有BTC的交易者们的信用担保,而现代法定货币的背后,则是银行及政府的信用。&/b&&br&同时,值得注意的是,BTC与现代法定货币,或者说纸币,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制造成本很高,按照《&a href=&///?target=http%3A///dangerous-bitcoin-p2p-currenc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itcoin P2P 货币:有史以来最危险的项目&i class=&icon-external&&&/i&&/a&》
的描述,“以目前需要投入的电量和时间计算,制作成本高于其面值(笔记本需要5年时间才能制作一枚,目前交易价格为6.70美元)”。按照这一计算,其与
曾经的本位货币贵金属具有类似的性质——足值,铸币税为零,甚至其制造成本高于面值。但与后者不同的是,贵金属具有收藏价值,当其内在价值高于面值时,贵
金属将退出流通过程,转而进入收藏,而&b&BTC作为一个二进制文件,虽然它的制造需要耗费较面值为高的成本,但却并没有内在价值,而是一种类Ponzi
Game,只有当交易者找到下家,其价值才能被承认&/b&。&br&&br&从前述的分析可以看到,BTC同时兼具现代法定货币与贵金属的部分特性,那么,它可以被视为新的现代货币么?&br&答案是否定的,因其不具备现代货币一项重要功能——信用的扩张。&br&现代货币体系中,货币除满足一般的交易性需求外,还承担着一项重要的职能,即资源的跨期分配——通过借贷行为在拥有闲置资源及需要资源的主体之间搭桥牵线。借贷本质上是信用的扩张,会导致经济体中货币总量的成倍放大。&br&&b&由于BTC的算法决定了其有限的总量,到2140年之前总额只能达到2100万,它无法承担这一职能。故而,BTC更类似于一种物物交易的媒介,而无法成为现代货币,自然也就无法在现代货币体系中寻找到一席之地&/b&。&br&&br&除无法成为现代货币外,BTC还存在着一项内在缺陷——有限的BTC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易需求,而天生具有通缩的倾向。从理论上来说,BTC结算规模的扩大存在着如下的负反馈系统,使得其应用规模被限制在较低的水平:&br&&b&当结算规模扩大时,由于BTC的量无法保持同步增长,其单价将上升,作为一名理性的投资者,当预期单价上升时,将持有BTC而非将其交易出去,这将降低结算的规模&/b&。&br&这一负反馈系统实际上就是BTC的供给与需求曲线,如下图:&br&&img data-rawheight=&251& data-rawwidth=&574& src=&/c758a68b66cad4b4e62cf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4& data-original=&/c758a68b66cad4b4e62cff_r.jpg&&&br&&br&&b&BTC的供给与需求将在某一结算规模和单价处取得均衡&/b&。不过,考虑到BTC的总量有限,若人人都因预期BTC升值而选择持有囤积,有价无量?这或许将演变成一个真正的击鼓传花游戏,成为爆炒的投机品种,从而失去了其原本的稳定性和制造初衷。&b&当BTC因投机性而失去了信用,则其就将彻底地沦为垃圾程序,被扫入回收站之中&/b&。&br&&br&的确,根据货币总量公式:MV=PY(M为货币总量,V为流通速度,P为物价水平,Y为经济总量),在保持M不变的情况之下,流通速度V的增加可以扩大Y的规模。不过,这里出现了两个问题:&br&首先,&b&V的增加不仅能扩大结算的规模(Y),也能制造通胀(P),在假设V的增加可以满足日益扩大的Y的前提下,无法证明,这一过程不会对价格水平P产生影响&/b&;&br&其次,&b&V能否增加并不取决于Bitcoin自身,而取决于人类的消费习惯与消费行为。在货币紧缩,进而具有升值潜力之时,因为预期到货币的升值,理
性人会选择持有货币,而非花出去,这样反而会抑制货币流通的速度,也就是说,只要通货紧缩,BTC升值的潜力仍在,流通速度就存在下降的压力&/b&。&br&&br&&b&补一个重要的问题,BTC与国际货币体系的关系:&/b&&br&这涉及到BTC身为全球性货币的&b&汇率平价&/b&。&br&我们知道,汇率的背后是两国购买力的平价,&b&一价律表明,同一种商品在不同国家的价格,经过汇率的换算后应当一致&/b&(当然,现实生活中并非如此,因为总有部分商品和劳务不会参与到国际贸易之中)。&br&不过,对于BTC而言,由于其交易范围覆盖全球,只要能联上网,就能够参与到交易过程之中,再加上交易的费用为零——&b&一个天然地推论是,无论以哪种货币购买BTC,经过汇率换算后,其价格都应当一致,否则这之间就会存在套利的空间,使得有条件的交易者在其中作无风险套利&/b&(以被高估的币种买入BTC,同时将手中的BTC换成被低估的货币)。&br&进一步的推论是,&b&如果BTC的交易者们需要规避这种无风险套利,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之中,只能以美元定价&/b&(参照黄金、白银、原油等商品,都是按照美元定价)。那么,问题随之而来,&b&如
果BTC的定价方式是首先确定其与美元的比价,然后再通过美元兑其他货币的汇率,决定以人民币、欧元、日元等购买BTC的价格,那么,BTC的价格必然会
受到美元价格的影响(就像人民币会随着美元兑欧元的大幅贬值,而兑欧元贬值一样),如此,当BTC的价值随着美元的波动而波动,那它规避了哪门子的通胀?
它和美元有什么区别?&/b&&br&&b&而如果不以美元定价,以实物定价?比如黄金?考虑到全世界的大宗商品毫无例外地都以美元定价,BTC在现行货币体系中根本找不到符合它特性的锚。&/b&&br&退而求其次?假设在中国交易的BTC以人民币购买,在美国交易的BTC以美元购买,则由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BTC在中国和在美国的价格会出现价差!&b&作为一个全球零成本自由流通的“货币”,国际间利差的出现将是致命的!&/b&这一点,即使在存在交易费用的现实世界中,案例也不胜枚举,比如&a href=&///?target=http%3A//.cn/s/blog_65ee24a40100pj2f.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基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套利&i class=&icon-external&&&/i&&/a&。&br&当然,这一关系是建立在,BTC的交易已经达到相当的规模,BTC的流动性风险较小(想买的时候能买到,想卖的时候能卖掉)的基础之上!&br&&b&由此来看,BTC不仅是个玩意儿,还可能是一个绝佳的投机品种!不仅自身的内在缺陷携带了产生泡沫的可能,还会因与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协调产生套利空间,或者,当希望抹平这一价差,则必须要放弃其自身规避通胀的初衷,屈从于美元之下。&/b&&br&&br&回复也值得一看:&br&&br&BTC只要参与到交易之中,只要是理性人在交易它,就会产生“到底是持有,还是把它交易出去”这种决策,这点无法否认吧?&br&到底是持有,还是交易出去,又取决于理性人对BTC价值的预期,这点也无法否认吧?&br&BTC总量是有限的,这点无法否认吧?&br&交易规模的扩大及BTC的总量有限,会使得BTC升值,不管这种升值方式是局部的,比如说卖得贵了,还是整体的,比如说BTC的计量单位挪了多少个小数点,整体升值10的整数倍,只要理性人预期到了这种升值,就会选择持有BTC,而不把它交易出去,这点也无法否认吧?&br&如果理性人都选择囤积而非交易BTC,由此而来无非两个结果,交易量低,价格却很高,有价无量。这是新鲜玩意么?投机品不都是这样么?这点也无法否认吧?&br&至于BTC的货币性质不符合现代社会对金融的需求,这点也应无太大疑议吧?因为总量不可扩张,导致无法满足信贷需求。&br&如果以上这些论点都无法否认,你就无法证明我的逻辑错误。&br&我并非自以为是,也不过分,&b&因为理性人的行为模式就是趋利避害,基于这一前提假设,当面对BTC时,按照上述的行为模式行事是再自然不过了&/b&。&br&换句话说,&b&我所分析的并非BTC,而是人类面对BTC的所会采取的行为。BTC是新的,但人类行为模式本身就是旧的呀&/b&。形容此为新瓶装旧酒,有多少不妥,有多过分么?&br&你所说的革命性的特征(无中央发行机构,可靠的信用保障),在历史上的例子比比皆是,不然你以为早期的贝壳货币是由谁发行的?曾经的黄金又是如何一步步成为通货的?&br&无限可分则是一个笑话,纸币的面值还可以无限往上走嘞,国民党时期法币的面值还到达过25W元,难道你觉得小数点向左移动和向右移动,有本质区别么?只不过一个是通胀,一个是通缩罢了。&br&而大家念念不忘的无法跟踪,逃避监管……境外资本自由流动,大宗交易均可通过暗池(Dark Pool),这种暗池交易也具有无法跟踪,逃避监管的特征,并成为热钱流动的主要形式。&br&说到这里,难道你还觉得这真的是一个有多新的玩意么?&br&&br&首先,通胀还是通缩不是小事,这是货币的定价,是最核心的问题。货币升值预期引致投机行为,这点在人民币升值的过程中不是表现得很清楚么?&br&其次,本文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在于,Bitcoin不是现代货币,由于其总量控制,无法进行信用的扩张(它的设计理念也不支持信用的扩张),因此无法对“一币专制”构成挑战;这就好比,以货易货的交易在当今世界也存在,但却并没有人认为它能对“一币专制”构成挑战一样。&br&同理,Bitcoin与主权货币的优劣比较,不是两党的比较,因为Bitcoin不是现代货币,只有现代货币才能够与现代货币进行比较。之所以称其为“玩意儿”,是因为它更像是Geek们的游戏筹码,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br&本文从人们“趋利避害”的角度,对理性人面对Bitcoin的行为作出的分析,这不是放弃对党派的选择权这么宏伟的命题,更多的是,“因为
Bitcoin会升值,所以我会选择持有它,而不去交易”。换言之,笔者没有能力影响Bitcoin的拥护者们使用它,只是站在得失比较的角度分析,&b&作为
一个理性的Bitcoin使用者,我可能会一直囤着它等待升值。而这对于Bitcoin的总体而言,无疑是一种不利。做出这一选择的,不是写文章的人,而
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持有Bitcoin的人。&/b&&br&&b&击鼓传花导致泡沫破灭,不是法定货币通胀惹的祸,这叫投机泡沫,不叫通胀,与货币的形态无关,而是人类非理性行为的一种表现。Bitcoin没有错,但Bitcoin内在的缺陷天然存在投机的可能。&/b&&br&&br&&b&关于担保和信用,如果你认为法定货币没有信用,你就不会使用它。如果都认为法定货币没有信用,该货币就会逐渐退出流通领域,这一点,在发生恶性通胀的国家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曾经的国统区。&/b&&br&&br&&b&贬值与升值的问题,不是货币的问题,每一种资产都有“在未来一年内严重贬值”的可能。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资产,只是,聪明的投资者会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将资产贬值的系统性风险降到最低&/b&。&br&&br&MV=PY,假设V不变&br&
在bitcoin系统通缩情况下,选择持有bitcoin,等待升值,会逼走选择用bitcoin交易的商品,甚至让bitcoin生态系统中的商品退出bitcoin系统。于是经济总量减少。&br&
过段时间bitcoin不再升值,甚至回落,经济总量适度增加。&br&
这是最理想的情况了,保持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br&比较不好的情况有&br&
1. 对bitcoin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少,经济总量持续减少,bitcoin不再有任何价值&br&
2. bitcoin不断升值,无法动态回落调节,跟博主说的有价无市,没有商品选择用bitcoin交易,bitcoin丧失作为中间等价物的属性。&br&&br&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如果出现了新的替代品,除非这个替代品具有相较于Bitcoin更加杰出的性能,否则很难再吸引Geek们的关注,因为
Bitcoin这种产品,具有明显的规模报酬递增性质(假设全世界只有你一个人认可,当然一点价值都没有,而当认可的人越来越多,到了可以交易的地步,则
其就会越来越有价值),像这种具有规模报酬递增效应的产品,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br&第二个,假设BTC真的准备向左移小数点整体升值(这里指的是,BTC的交易者们商定,BTC相对于实物价格整体升值),就如文章中形容的那样,会
引发投机潮的,而且交易成本也会很高(BTC的整体升值需要BTC的交易者们集体同意,考虑到BTC是世界性的,要在世界范围内达成这种统一的涨价协议,
未免过于困难了)。话说回来,纸币的面值还可以无限向上涨,国民党时期的法币面值最高到达过25W,但你觉得,这有意义么?小数点向左移和向右移没有本质
区别,一个通缩,一个通胀罢了。&br&第三个,如果是修改算法,造成BTC计量单位的变化(比如令现在的1BTC=原来的10BTC),注意比较第三和第二的区别,第三只是计量单位的改
变,不涉及与实物的相对价格,就好象计量单位变化后,原来卖10BTC的实物,现在卖1BTC一样。这种计量单位的变化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不改变相对价
格。&br&&br&第一,投机和交易并不矛盾,囤积的人多了,货币量减少,价格上升。如果这种行为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大量买入,等价格上去后,后来者进入,一点点卖掉,自然就成了投机品(并非以交易,而以套取升值部分的差价为目的)。&b&由于BTC通缩性质,它的价格走势更多地是一种单边市场,引发投机的可能性不小&/b&。&br&第二,&b&升值速度多快,取决于人的行为模式&/b&,如果大家都因预期升值,选择持有,不交易,后来者又想进入,存在需求,那么,价格就会以一个不慢的速度一
路往上涨。看到有人在Twitter上留言,BTC短短几天升值20%,你认为这个速度值得大家持有,不交易么?特别地,如果大家都抱着投机性心理入场,
那就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了。&br&第三,BTC和古董的区别在于,后者即使卖不出去,也可以存着,具有收藏价值;前者如果花不出去,就废了。&br&第四,如果仔细阅读会发现,对于BTC汇率平价的讨论,纯粹是讨论其与现行货币体系的冲突,出于简化的考虑,没有讨论不同国家物价水平的高低(该框架内讨论的意义也不大)。当其与美元挂钩时(就像现在的人民币),只要它与美元挂钩,即使它对美元一直在升值,当美元兑其他货币贬值时(在此,贬值并非通胀。贬值指的是1美元所能买到的其他货币少了,进而在其他市场上所能买到的东西少了,通胀指1美元在美国市场上所能买到的东西少了),BTC也会随着美元兑其它货币贬值,进而在其他市场(比如在中国)所能买到的东西变少,对于中国的BTC而言,这也是一种通胀。这其实也是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一种变形,核心在于BTC全球统一,实际上可视为全球固定汇率制的货币。&br&不过要指出的一点是,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在国际间套利交易比较活跃(比如国内的BTC持有者可以轻松地在以美元买到BTC,并以人民币卖出)的背景
下。因为如果套利交易难度比较大,可以维持一定的价差,BTC在中国和美国的价格是相对独立,而非统一的,则都可以根据本国货币来定价。不过,这又与
BTC突破封锁,零交易费用的设计初衷相违背了,同时,价差的维持也会给有条件的BTC交易者创造套利的空间。举例说明的话,比如iPad,香港和大陆的
标签价一样,但经过汇率换算后,香港售价打了8.4折,但由于大部分人不能去香港购买iPad,所以,有条件把香港iPad运进来的人,就充当了套利者的
角色。&/blockquote&
结合在各处看到的评价和我个人的看法来谈谈,希望有专家出来指正和解惑。Bitcoin 的算法不关心供求关系,与市场上的商品价值总值没有任何关系,因而其币值是不稳定和不可控的,在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时没有与市场供求关系相关的负反馈手段来进行遏制。而币值…
理解得不深,期待大家的批评与指正。&br&&br&&ol&&li&&b&BTC是商品,但不是货币。&/b&货币的特征有很多,最重要的一点是法定流通方式,所以纸币也叫 fiat。政府一方面立法要求经济体的交易必须接纳法定货币,一方面会禁止本国其它任何非法机构发行货币。“Q币” 在腾讯社区内部可以用以交易,但在外面领域,必然会被央行严令禁止。买卖双方认可,只是因为在未成规模时,政府监管者继续观望而已。当然,BTC规模本身就很有限。在政府普遍发行纸币的今天,经济不可能因为缺乏货币而出现通货紧缩,自然不需要另一种等价物来作为补充。另外,BTC并无排他性,山寨BTC轻而易举,因此,货币只是个概念而已。&/li&&li&&b&BTC的可交易性存疑。&/b&由于BTC没有法定基础,用其作为交易媒介,不仅有贬值的风险,而且还会有被拒绝交易的风险。尽管BTC已经可在网络某些个别场合用以交易,但这很可能只是一种尝试,或是BTC泡沫制造者的一种投资而已。如果可交易性只是基于信用,无非又成了泡沫的的一种形式。&/li&&li&&b&BTC成为泡沫的基础&/b&。&b&理性泡沫可以依附于任何事物之上&/b&,无论其是否有形,或是否有内在价值。但在真实世界里,泡沫最容易产生于供给有限,易保存,易流通,具有较高的长期价值等物品之上。譬如说普洱茶曾经出现过泡沫,也是因为其功效随年份而见涨。现今的贵重红酒也是如此。BTC本身并无实用价值,所以它能成为泡沫本身很值得玩味。我认为,一是因为&b&冠以货币之名&/b&。这并不是说没有其它网络交易媒介,Q币也是。但BTC的关键词是&b&开源、匿名、去中心化&/b&,这样的新概念货币是首创的。顶着货币的名义,自然有成为泡沫的可能。二是因为&b&概念模糊,geeky。&/b&BTC之所以颇受青睐,也是因为它的高科技和网络特性,很容易给IT界人士带来一种心理上的愉悦感。预测BTC的供给还需要些IT产业知识,这也容易滋长投资者赌博的兴趣。三是因为&b&BTC的供给确实有限&/b&。这是实打实的信息,让大家可以不用担心通货膨胀,接下来的,大家只要以赌博的心态参与于其中,互相忽悠就可以了。当然,最重要的是,大家意见必须有分歧——意见一致的市场是不可能有泡沫的。&/li&&/ol&
理解得不深,期待大家的批评与指正。BTC是商品,但不是货币。货币的特征有很多,最重要的一点是法定流通方式,所以纸币也叫 fiat。政府一方面立法要求经济体的交易必须接纳法定货币,一方面会禁止本国其它任何非法机构发行货币。“Q币” 在腾讯社区内部可以…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梦想当变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2p网络与比特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