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水川镇王氏的来源与研究报告来源?

父亲的文章
岳飞后裔与榆中岳家巷
作者:岳兴文文/图
稿件来源:
页面功能&&【字体:大&中&小】【关闭】
岳家巷岳飞纪念堂
  今年3月22日(农历2月15日)是伟大民族英雄岳飞诞辰905周年,甘肃最大的一支岳飞后裔———榆中县岳家巷人将在村里的岳飞纪念堂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弘扬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岳飞,这位让岳家巷人骄傲的民族英雄,800多年来,他的精神始终如一面旗帜,指引着后人。岳家900年的历史,源远流长,岳飞后人生生不息,然而,岳飞后裔是何时迁入甘肃的?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今天的岳家巷究竟隐藏着一个怎样的秘密?
  1)岳家巷位于榆中县宛川河畔,距兰州30公里,拥有将近700户、3000多人口的村庄里,95%都是岳姓人家。在全国1460多个姓氏中,岳姓的排名占在154位以后,比起张王李赵来还是小姓,然而名气却很大,这与南宋民族英雄岳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忠武王岳家巷世谱》,可称得上是一部完整的岳家巷岳氏后裔的家谱,在这本忠武王岳家巷世谱中明确记载着岳家巷世孙源于江南分派忠武王第三子续忠侯霖祖之裔,书中所提到的续忠侯霖祖,即岳飞的第三子岳霖。
&&&&据史书记载,南宋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岳飞遇害时,岳霖年仅12岁。公元1163年,南宋孝宗皇帝为岳飞平冤昭雪,岳霖32岁,是年4月23日岳霖随即被授为右承事郎。在岳飞死后的21年里,岳霖是岳飞五子二女中第一个被南宋政权授予官职的人,也是岳飞子女中为父亲平反冤屈奔走最为有力的人。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10月,岳霖寿年62岁死后,岳霖的三儿子岳珂子承父职,并在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岳珂44岁升为户部侍郎,嘉熙四年,57岁的岳珂已经被授为通一大夫,官居正三品,他勤于学业,宦中不忘读书,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也是岳飞后人中最具影响,青史留名的杰出代表,其地位远远超过其祖父岳飞和父亲岳霖。岳珂卒于何年考证不一,他自己在《玉楮集后记》中记载,淳佑元年(公元1242年)2月10日,59岁之年开始自己抄写手搞,能写作和长途访友。岳珂晚年居吴门。太原岳氏宗谱讲,岳珂寿年61岁,具体卒年尚待进一步考证。
&&&&又据史料记载,明洪武二十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统治阶级的需要,将岳飞列入历史名臣之一,并追封岳飞为三杰晋国大帝,与汉将关羽共寺,明晋太二年又赐精忠之庙,在明王朝一系列的尊岳活动的氛围下,又为岳飞的后裔子孙们创造了一个仕途发展的大好契机,于是就有了像岳震、岳、岳龙、岳明等一大批岳氏后裔相继走上了政治舞台。
&&&&2)据《岳飞家史考》一书,其中《岳飞三子岳霖莆县黄柏口世系变迁考》一文所述:莆县黄柏口原隶属江苏徐州府,位于徐州西部(古)黄河南岸。(谱中称江南世系),此支为岳飞三子岳霖三子岳珂支系。岳珂次子岳南宋时封承事郎。传五世岳逍任鄂州江夏承。传六世岳泾历任承德盐、太平州酒库。传七世岳琳,度宗时,为金部主事。1279年元灭南宋。岳琳隐居外地,晚年暗归杭州,卒后葬杭州灵隐寺。其后二传九世岳坚一,娶姚氏为妻,自浙江到山东任金乡县令,定居下来。元至正八年,浙有方国珍乱,十五年山东刘福通乱,十七年率军攻下大名,曹、濮等郡县,姚氏夫人携子孙抱重孙一岳彦圣及王祖像、宗谱、王祖亲笔子迹,避乱于砀山,渐走莆田黄柏口。扯碎黄缎裙,挥标占地百余顷,定居在黄柏口岳家湾。岳彦圣生五子,宽、宾、安、山、玄。传至十五、十六世,子孙繁茂,不断向周边地区迁移。到了明朝末年清初战乱四起,迁动更大,有的多次迁移。由于上述原因,莆县黄柏口岳家湾世系的宗亲迁往全国各地。
&&&&800年的风雨沧桑,英雄踪迹已无处寻觅。但几百年来,岳家巷的人们始终都没有停止寻根问祖的各种活动,流传下来了很多关于岳飞后裔在岳家巷的有关史料和传说。为了能够印证岳家巷人是岳飞真正的后裔,曾有不少人辗转千里参加过先祖的家乡河南汤阴及全国各地岳飞后裔举行的各种纪念活动,岳飞思想研究会的研讨,岳氏宗族各分支的续谱。为了能够续写一个真实完整的家谱,岳家巷修谱人士曾多次到杭州、山东、河北、安徽莆县等地做考察,走访了当地的老人,查阅了祖上留下的家谱,历时5年,终于弄清了岳家巷家族的渊源,完成了一部完整的《忠武王岳家巷世谱》。
&&&&明万历四年,岳飞十七世孙岳暇(原名佐武)携弟让武,自安徽萧县黄柏口岳家湾北上甘肃,此次岳氏后裔北上的目的史书上并无明确的记载,但据专家推测,岳瑕携弟北上的原因大概有两种:一是戍边,明万历年间甘肃榆中一带还属边陲地区,人烟稀少,土地荒芜,急需中原地区大批移民充实边务。榆中古称宛川,宛川河水丰沛,土地肥沃,又是朱元璋第十四子肃王朱瑛的封地,俗称陇上小江南,在此落户理所当然。第二种说法是避祸,明万年初期,宰相张居正推行激烈地土地改革政策,中原地区大批的地主阶级纷纷携家北上,另辟家园,以逃避被清算家产,没收土地的厄运,南宋理学家朱熹的后裔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举家迁入了兰州以西的安宁堡,明代中期,尤其是在万历年时期统治阶级,鼓励中原移民到边陲地区,并制定了相应的优抚政策,中原地区大规模的移民迁徙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岳飞后裔在甘肃的落脚,不仅是榆中的岳家巷,还有庄浪、靖远、景泰等地,其中岳家巷的后裔人数量多,家谱记载也最为完整。
&&&&另据岳飞思想研究会编印的《岳飞家史考》第七册介绍的《甘肃省景泰永泰、榆中岳霖后裔考》一文中,记述甘肃东部围绕兰州周边如榆中、庄浪、景泰、永登、临洮等县,聚居许多岳氏家族,他们虽同属于岳飞第三子岳霖后裔,但属于两个分支。
&&&&一支为第十六世孙岳大舟,其先世经嘉兴迁毗陵(常州),大州在明万历初年入迁甘肃临洮。到万历中期,十七世岳仲武迁居今景泰永泰堡。二十世孙岳什龙所修《庄浪、永泰谱》记述了该支自江南的沿革和世系表,后来又有岳超龙、岳钟琪一门列戟。该支除迁四川省外,余分迁芦阳响水、永登、细巷子及靖远朱家水、营盘山等地。雍正二年(1724年)岳钟琪“懋膺公爵时,浩封其先祖,他为悼祭高、曾、祖及生母王氏,不远千里,将石碑从四川运至甘肃景泰永泰村。碑正面有皇清浩赠。浩的碑文。永泰寿鹿山岳家坟嶂,葬有始迁祖仲武公夫妇,十八世祖文魁夫妇,十九世祖镇邦夫妇,四世祖钟琪生母王太君,均有碑文,该坟嶂实葬六代先祖,计17座墓葬。”
&&&&3)迁入榆中岳家巷的是岳飞第三子岳霖,岳霖第三子岳珂,岳珂次子岳英见英见的后裔,十七世祖岳瑕(佐武),其弟岳瓖(让武),与本支十七世祖仲武为同堂兄弟,系忠武王十七世孙,明万年间相继来甘肃,仲武宦居临洮,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赐荣禄大夫,复迁庄浪永泰堡(根据岳公忠武穆鄂王世谱与有关史料称:系庄浪永泰堡;据岳世英拨贡卷称系皋兰永泰堡)。佐武、让武定居金邑(今榆中卧龙川,后迁居鹅峰川捉马坡)。由于子孙繁衍,佐武一支选居鹅峰北———今宛川北岸岳家巷,岳家巷由此而得名。佐武有六子形成6个房支,现已传34代,5000余人。后各分支又分布在本县的三角城岳家庄、小康营乡王保营、连搭乡连搭村、上花岔乡庙花村、园子岔乡堡子山村、城关镇大营、岳家河、宋家庄、金家圈4个村,清水驿乡岳家庄、范家营两个村,夏官营镇太平堡、赵家口两个村及靖远、白银水川镇金锋村等地。
&&&&本支让武祖留离岳家巷3公里的宛川河南岸的金崖镇齐家坪,由三子繁衍,后由靖远迁入一支,永泰世系,形成四个房支,约有人口1500多人,本县城关镇峡口等地岳氏后裔也属此支。
&&&&420多年来,自佐武、让武定居榆中宛川以来建祠祭祖,未忘本源。嘉庆年间,岳家巷就建有岳王殿,同治七年被毁于战火,民国二年又重新修复,修复后的岳王殿为一进两院、出门、过庭、钟楼、鼓楼、厢房、大殿共20间,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有岳飞挂像。其建筑规划设计优美,工艺精巧,造型壮观,气势雄伟,甚称宛川一景。还建有民国初年的财神楼,清光绪年间的魁星阁、文昌宫、关岳殿,闻名三古建。后来毁于“文革”,成为历史遗憾。
&&&&以往岳家巷人在岳王殿聚会、唱戏、玩社火、焚烧秦桧夫妇等。为缅怀先祖,每逢大年前夕(腊月二十九),岳家巷的岳王殿,正殿悬挂岳飞画像,正殿前院用土块草筋泥筑成秦桧夫妇跪像,腹内挖空脊背开一火门,用以装柴燃火,夜晚人们服装整齐,列队上殿,老年人在殿内行礼如仪拜读祭文表白千秋冤案,慰藉百战忠魂,礼毕,三声炮响,重鼓齐鸣,青年人义愤填膺,燃火烧秦桧,七窍喷火,爆竹升空,一片欢声,八方沸腾,邻村男女老小也来参加烧秦桧的活动,满江红的歌声四起,响彻云霄,直到正月十六砸成粉碎用火把送进垃圾坑。
&&&&为继承历史文化遗产,纪念民族英雄,弘扬爱国精神,岳家巷后裔自筹资金,于日在原岳王殿址上,重新建成岳飞纪念堂,汇聚着岳家巷人崇尚中国传统文化,以农耕为本,教育后人爱国爱民。
&&&&4)在全国和世界各地,只要是有岳飞后裔的村庄,都建有忠武王庙殿和纪念堂,如杭州岳王庙,河南汤阴岳飞纪念馆,汤阴岳飞铜像,汤阴火车站岳飞故里碑,朱仙镇岳王庙,临安皋亭山岳飞显礼记,武昌岳飞亭,靖江岳飞生祠,岳飞登黄鹤楼慈碑,岳阳武穆祠,湖南邵阳鸟山村《岳飞纪念堂》,鄂东岳家拳,泰州岳墩,泰州岳飞庙,台湾宜兰武穆王庙,台北岳飞铜像等一批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历史文化古迹,成为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胜地,成为对人们进行爱国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基地。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命”。尽管时代的变迁,历史的更迭,也丝毫没有改变岳飞后裔“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岳家巷(包括让武一支及迁至各地的分支)这个陇上鲜为人知的岳飞后裔的村落里涌现出了不少近代和现代的人物。据清代末年金县志记载,有岳世英、岳淋鑫两名知县和岳鹿鸣因维新变法失败逼迫隐居贡生,还有清末民国年间地方学堂校长岳盛清、岳岱、岳义轩、岳友堂等,曾在解放军总部后勤财务部任职的岳星明,有副县级以上的名人近80人,大学生200多人,清华、北大生10人,教授20名,工程师10名,留美博士生4人,还有有名的书法家、摄影家、音乐家、歌唱家、记者、作家、戏剧编剧等名人。有不少家庭的子女都高考中榜,成为方圆百里人人敬仰、人人传颂的“书香门弟”、“状元之家”。这些当年曾“气吞山河如虎,横扫千钧卷席”的英雄后裔子孙们又活跃在神州大地的各条战线上,他们是新时代的风流人物,如今岳飞后裔遍布全国12个省约54个县市区、以四川、山东、安徽、湖南、河南等地最为集中。我国台湾和加拿大、美国、韩国、朝鲜等也居住着一些岳飞后裔,总人口大约有46万多人。在甘肃除了榆中岳家巷村以外,还有天水、庄浪、靖远、景泰等地,总人口已接近两万人。而岳家巷村的岳飞后裔则又是甘肃岳飞后裔的佼佼者。
&&&&岳飞在岳家巷的后裔,从明代万历年间,始迁祖佐武公定居岳家巷,历来“忠孝保家,历代耕读”,先祖们很重视文化,从私塾到学堂,建有“文昌宫”、“魁星阁”拜祭孔圣,在培养子女成才上尽心尽力。从以前的岳王殿,到现在的岳飞纪念堂,始终宣扬先祖岳飞说的“武将不怕死,文官不爱钱,何患国家不太平”,这几句振耳聩聋的至理名言。浩瀚的历史长河,“精忠报国”的传世佳话,千古不朽的民族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甘肃榆中县青城古镇的祠堂文化&|&发布日期:&|&nbsp浏览()人次&|&&|&&]
  家庭和家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细胞和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家庭发展及其文化表现,对民族文化发展影响深远,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有重大关系。
  青城,又名条城,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就有人类活动,烽火台、秦长城、汉屯田、唐龙沟堡、宋青城见证了青城先民们的繁衍生息。明、清时期青城社会、经济的发展达到极点,造就了一大批家庭的诞生和家族的形成。青城各家族都十分重视本家族的传承,撰写家谱,修建家祠,成了各家族必办的大事。于是条城在明、清时代和民国时期陆续出现了大批家祠,初步统计有17座之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张(大户张)李、滕、罗、高、王及“鸿雁张”等七大家祠。
  一、“大户张”氏祠堂
  “东滩&大户张&,祖籍南京凤阳,始祖张整,字暇义,其弟张保。兄弟俩是肃王的侍卫。建文帝时,张整随肃庄王来到兰州。张保留住甘州。张整先是驻守賣子堡(来紫堡)后又改戎条城堡”(张氏族谱)。
  撰写于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的《张氏族谱序》载诗:“千花同本树,万派共一源。吾祖二人耳,胤嗣日益繁。张整与张保,兄弟从军旋。大明洪武初,侍驾随肃藩。一人留甘州,一人移居兰。相传及四世,高曾祖秀诞。肃王召殿前,诰封为义官,宗室一条城,野居兔儿滩。(东滩)贻谋重万代,积德荫千年。”
  “大户张”来条城后,先居旧城西北隅,再居后街、前街,之后迁居东滩小滩子、箭亭村。历600年,传二十三世。繁衍子孙三、四万人。今分布于青城、白银、榆中、靖远、景泰、兰州、古浪及新疆、青海等地。
  传说,“大户张”“百忍传家”。其来历有二:其一,据《旧唐书、刘良传》记载,唐麟德年间(664年—665年)高宗李治去泰山封禅,途径郓州寿张县,闻张公艺九世同居,就亲临其宅,问其由义。张公艺便在纸上连写“忍”字百余个,高宗脱口而出“百忍堂前有泰和”。其二是说,因为张氏始祖曾被封为大户侯,故后人称为“大户张”。迁来条城的“大户张”逐渐分为登云、登雾、登科、登弟、登时、登临、登晨等七个房头,于清乾隆23年(1758年)在小滩子修建了宗祠。到咸丰年间,经过几次修建,建成大殿三间,东西厢房十间,山门三间,雨廊三间。“文革”中被毁,现已在东滩小滩子原址重修成二层楼阁式建筑。山门三间,甚为壮观。
  条城“大户张”家教甚严。“虽膺武职而兼通文章,方以戍时,每读武圣传,心颇好之。常以忠义教子孙用家垂范,故子孙以忠勇相继勤劳王室,荣沐国恩葬之。前清二百年来擢巍科登显仕者二十余人”《张氏族谱》。有碑文记载:“翳我先祖,肇啟南京,兄先弟后,投笔从戎,生卫兰国,殁葬青城,赫赫关帝,与接其邻。沐其忠义,济以威灵。允文允武,佑啟后人”。张氏祠堂有一楹联,准确地描述了条城“大户张”人才辈出的历史。“十魁元允文允武,三进士宜祖亦孙”。青城十一大进士中“大户张”就占了三名,他们是张维翰,字渭渔,榜名兆熊,箭亭村人。由廪生中道光壬午副榜,壬辰文举,丙申进士。历任淅江会稽寿昌知县,升石浦同知加府衔。“张兆熊嗜书,腹中博洽,教书数十年,诸生盈门”。培养了不少秀才贡生和举人。张照南,字星舫,号午辛,箭亭村人,系张兆熊之子。清咸丰壬子科(1852年)举人,癸丑科(1853年)进士。任户部湖广司主事,后调任河南司郎中,在户部任职近30年,勤政廉洁受人称道。张照南平生积学能文满腹经纶,性情和蔼。曾主讲五泉书院,其学生有成就者遍及大江南北。其长子鼎元字甲三,兵部主事;次子鼎成字丹陵,陕西华阴等县知县。张澍滋(1836年—1896年)名葆赋,字雨村,号兰渠。条城东滩小滩子人。清光绪庚辰科进士,授官广东乐会县知县,卒于任上。其子张炘午,字鲁泉,将其灵柩运回故里。炘午善医术,兼通星命地学。
  二、李氏祠堂
  青城李氏,其先祖本是陕西咸阳高庙村人。明初驾随肃王来到兰州,住井儿街,大明弘治年间,条城李氏始祖李鉴,字元振,曾任肃王府工整,是管城市建设和建筑工程的。妻陈氏,生廷美,廷义二子,父子三人逝世后均葬于兰州焦家湾祖茔。明万历四年,廷美之子朝暹、朝进,廷义之子朝延,兄弟三人卖掉井儿街祖宅,同迁一条城,居住于守备府旁(今城隍庙旁)。后李朝暹迁南山甜水岔,李朝进迁东滩河咀坪(后称李家坪),李朝延迁东滩细腰子,开始在条城发展,清初《李氏宗谱》有诗赞叙:“恭维鉴祖,原籍咸阳。兰有遗嗣,二子齐芳。三世移条,鼎鼎各乡。朝经二代,蔓延八方。绵绵瓜瓞,厥后克昌。”迁居条城的李氏一族,至今已二十二世,历时五百余年,繁衍子孙三万人之多。后广泛迁居,分布于今白银市水川镇之蒋家湾,桦皮川、川口、王岘、武川及榆中哈岘、上花,园子以及兰州、靖远、景泰、榆中等地。有的还远居张掖、西宁、新疆和宁夏。
  李氏一族迁居条城后,曾于清康熙年间创建了家祠,乾隆48年(1783年)重建了家祠,1933年又迁建了家祠。历史上李氏一族还曾在细腰子、条城河北蒋家湾建有两座祠堂以方便族人祭祖。家祠均毁于“文革”前后。2000年李氏家族又重建家祠于东滩二龙山山麓。家祠建有大殿五楹(明五暗三),斗拱结构,飞檐翘角,二十四柱林立,四面环廊,琉璃瓦屋面,大殿台下,左右两侧各建有厢房三间。2012年又建成双层结构,三层飞檐的山门五间;院墙由“二十四孝”石雕围成;门口安放高二米的石狮两尊;门内墙壁嵌“重建碑记”、“功德碑”两块;大殿、山门、厢房檐下悬匾六块,镌刻板联6副。整个建筑彩画油漆,雄伟壮观。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修建祠堂时,李氏家族精心绘制了五世祖以上26位先祖彩色影像。年关节下,在祠堂悬挂,供族人祭拜。此影像历经数百年相传,至今完美无损,彩色依然如故,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物。李氏祠堂积累了几十副族人撰写的楹联。清光绪翰林院修撰,光绪皇帝老师陈逸,陆润庠(清甲戌状元)为李氏祠堂撰并书写的楹联,至今保存完好。陆润庠联曰:“继世诗书,鹿洞龙门垂典则;传家忠孝,东阳北海著仪型”。陈逸联曰:“谱朔咸阳,渭水秦云瞻故里;派延陇右,朔风边月忆将军”。两副楹联均系李氏十三世、进士李扬宗任大清王朝户部主事时,请二位大师撰写的。
  自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起,李氏一族有八次修撰家谱的历史,各次家谱均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其传承脉络十分完整清析。其中被誉为“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图文并茂、装帧精美”的第八部《家谱》,于2008年公开出版发行。
  李氏一族自迁居条城以来耕读传家,农商并举,教育为本,人才辈出。其中出了“进士”1人,举人6人,武举3人,孝廉方正3人,贡生35人,(其中国子监太学生9人)庠生90多人。明朝高级将领3人,大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军级3人,民国时期县、团级军政人员17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县、处级职务和副高级职称以上人员136人。另有硕士、博士、博士后一大批。他们为祖国、为民族、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李氏始祖李鉴,大明弘治年间曾任肃王府工整,是管城市建设和建筑工程的。李氏三世祖李朝进,大明隆庆年间曾任兰州中营护卫(千户卫)实际就是兰州卫戍司令。李氏五世祖李自翼为大明洪水(景泰)守备,五世祖李自贵为肃王侍卫。十三世李杨宗,清光绪元年恩科举人,光绪九年癸未进士,任户部主事六年,卒于任上。李氏十一世李继洞、李继泮、李继洛、李笃宗、李英、李兆蓉为举人。李友德、李名魁、李世成为武举。十三世李宗经于清同治,光绪年间戎马20年,在收复关外各域中屡建战功,曾为威仪营参将、副将,西宁南川营都司等。光绪16年,光绪皇帝颁发诏书,饮命李宗经为“建威将军”。李氏十五世李树正曾为民国中将,十六世李炳仁为解放军少将,曾任集团军政委,青海省军区政委,兰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等职。
(宋)狄青府议事厅——献殿
  三、滕氏祠堂
  青城滕氏、祖居山东蓬莱府。明初,滕氏始祖滕昇兄弟追随肃王移兰。滕昇其父滕斌曾任大明王朝兵部尚书,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之职。不知何因,却让他的儿子们弃文从武,远征西北边陲。“有事荷戈,无事荷锄,坐土食毛,永备无患。”遂长留条城,成为滕氏条城始祖。
  滕氏一簇,迁居条城以来世居东滩上、下坪,秉承祖先急公好义,善良忠直的品格,在这块土地上“勤劳立教、耕读传家”,历经二十一世,名人辈出。或跃马疆场,或理政为民,不断奋发进取,为国家和地方做出了不小贡献。滕氏十六世滕烜,咸丰乙卯举人,官至刑部主事,(正六品加三级)卸任后聘为兰山书院山长。曾力劝陕甘总督左宗棠上书清光绪皇帝实行“陕甘分闱”,使甘肃学子为获取功名利禄而减少奔波之苦。滕氏一族在清先后考中文举3人,武举13人,获取孝廉方正2人,恩荣杖国2人,太学生9人,集奏厅1人。滕易成在清乾隆、嘉庆年间,滕浩然在道光年间,带领群众开渠引水,灌既农田,拦河筑坝,防治水患,为东滩农田水利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
  青城滕氏一支在清皇太极天聪年间迁到东滩,经不断努力,家运走好,乾隆中期,已财重一方。当时的“大成”、“僅信”两家四合院达八九处之多,还修建城堡一座,置木船两艘。大成经商直达山西晋阳,还一路开有连锁店。直到同治五年(1866年)被匪浩劫一空,才开始衰落。
  滕氏一族,在历史上曾修建有雄伟壮丽的祠堂,“文革”中被毁,近年来,又在上坪村畔重修了家祠,为二层阁楼式样,中建有戏台,外建有山门,为青城东滩一大景观。
罗家四合院门楼
  四、罗氏祠堂
  罗氏家祠位于青城旧城西北角的罗家后街,为青城最古老的家祠。房屋为木结构,泥坯和砖混合型,用当地所产柏木、油松,为五堂五厦式三合院建筑。上堂屋为明三暗五式,供先人牌位,每年清明、中元、除夕,罗氏子孙都要来这里祭祀先祖。东西厦房为一坡水边檐房,大门为六柱大门,巽山乾方向,始建于宋代,重修于明代,毁于“文革”。罗氏自条城始祖罗星,字柄之,至今已二十世。罗氏后裔居住或迁移今皋兰、榆中、白银、永登、景泰、靖远、会宁、永靖、渭源等地。
  罗氏一族,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是罗经权()字子衡,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入进士馆,研习法政。毕业后,部铨山东沂水知县,率学部赴日本考察法政,回来后仍任沂水县令。民国六年(1917年)任甘肃大林区总办,后改任西宁道尹,甘肃实业厅长,肃州道尹等职。在任甘肃大林区总办时,拟定“森林保护法”,经批准实行后对保护森林起了积极作用。民国六年(1917年)开办甘肃省立甲种农业学校,任校长,培养不少有用人才,著有《蝴蝶吟草》一书。
  五、高氏祠堂
  高氏一族条城始祖为高克尊。于明成化五年(1469年)由山东渤海渊源村携兄长高殿成、三弟高殿伯、四弟高殿学、五弟高殿男和夫人晋氏以及妹妹,从山东经山西太平县兵站西站,追随肃王来到甘肃巩昌(今陇西县),接着来到金城庙滩子。高克尊思乡心切,省亲未归,终卒故里。三弟赴凉州沙场捐躯。四弟赴甘州阵亡。始祖克尊生三子,其后裔绵延落镇于条城古镇及大川渡、白茨滩、聂家窑、川口村等地。后陆续迁徙王岘、武川、皋兰、西固、临洮、景泰、永登、乃至青海、新疆、宁夏等地。青城高氏已历二十二代,他们在青城开田地,兴水利、办工厂、营商业、保家园、抗匪乱、兴教育、办学校、为青城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杰出贡献。
  高氏祠堂是青城有名的建筑。位于古镇主街旁。祠堂建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至今已经二百三十多年。解放后因其长期被供销社仓库占用,故得以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本世纪初经修整已对外开放,现为甘肃省级重点文件保护单位。
  高氏祠堂坐南向北,耸立街心,一进三楹、由山门、过厅、雨廊、大殿组成,总体为方形八卦。院内四合大院成四宝聚珠之势,左右对称,东西各设厢房和耳房。山门为悬山顶砖木结构,青瓦朱门,脊高檐飞,正中悬挂“高氏祠堂”四字匾额,门外有镇宅石狮子两个,旗杆两对(铁旗杆一对,木旗杆一对)。
  进入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米多高的石碑,过小院直入过厅。过厅、雨廊均为歇山顶式。厅内厢房照壁上分别写着家训、格言,并绘有孝道图画。雨廊横梁正中悬挂着一幅三尺见方的匾额上书“进士”二字。旁书:“署理甘肃省兰州府正堂加三级纪录五次主为”,“咸丰岁次癸丑会试中试第一百六十三名高鸿儒立”。穿过雨廊,直入大殿。大殿面宽三间,为重檐结构。殿内铺两公分厚地板,正面墙壁正中为彩绘高氏先祖画像,前面供桌供奉高氏列祖列宗之牌位,东西墙上张贴着赞词。
  整个建筑构建精妙,造型古朴,典雅,布局奇巧别至,严谨凝重而不失宽敞大度。尤其砖雕壁画可谓匠心独运,其构图奇异瑰丽,画面生动多彩。其中山门里侧有两幅“虞舜感动天地”和“庾黔篓尝粪祈祷”二十四孝砖雕绘图,工艺严整精美。前后两过厅东侧有一尺多粗的古柏,一株分杈,透过两檐夹缝,直插天外,其枝繁叶茂,苍劲挺拔,傲然独立。望之使人肃然。
  紧挨祠堂之西侧有重檐悬山顶垂花式茔门,进门拐入祠堂后即高氏先祖墓地。祠堂和墓地两侧是规模宏大的福堂。进山门为宽敞院落,碗粗的桑树错植相间,东西各为五间厢房。三间大殿坐南向北,殿内供奉三大财神。重檐山门十分气派,门口上方悬着“高氏福堂”匾,背面悬“福降孔阶”四字,为清光绪乙酉年举人高显庭书写。福堂于光绪五年(1879年)修造完成,与祠堂互为映衬,浑然一体。
  高氏祠堂、福堂的相继建成,为纪念高氏先祖,启迪后辈,挞恶扬善、和谐亲族,安定社会,传承孝道,弘扬文化和传经美德起到了重要作用。
  高氏家族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高鸿儒(1806—?)字雪磐。青城城河村人。清道光17年(1837年)拔贡,清咸丰三年(1853年)中进士第三甲第75名。留京任吏部主事。后改任广西荔浦县知县。咸丰五年调任广西天河县知县。咸丰九年(1859年)高鸿儒率团阻挡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有功,被清廷加封为四品京堂。
  高氏家族在青城有影响的人物还有高炳辰()。字显庭,号一渔翁,城河村人,出身书香门弟。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中举,二十五年赴京会试未中,留京任教。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高炳辰返回青城,教乡子读书多年。后被铨为宁夏教谕,因父母年老体弱,未去赴任。父母去世后高炳辰去陕西历任华州州判,富平县佐。辛亥革命后辞官为民,专门从事书画。民国二年(1913年)被任命为陕西长武县知事,返回甘肃后被兰山道尹孔宪廷聘为幕僚,兼任武威、宁夏禁烟局长,为铲除烟毒作出贡献。
  六、王氏祠堂
  “青城王氏,始祖山东济南府历城县东南乡丹玉村人。于晚明天启年间(约1628年)奉军肃藩履甘,率领四子以军驱夷,占领区域,寓兵屯田。便宜耕耘,自食其力,其后胡人远离,烽靖裁兵为农,一祖安置靖远,二祖安置青城,三祖安置查九,季祖原还山东”。《王氏家谱&王氏渊源总叙》。安置青城的王氏始祖,叫王谢,又叫王新春,王谢生有三子:满承、满处、满仓。满承于清顺治末徒于南山茶园儿(今园子乡);满处于清康熙年间徙于靖远县若笠乡,满仓留居青城。自始祖王谢至今,已经历380多年,十七世,入谱族众3000多人,现散居于榆中、白银、靖远、景泰、皋兰、永靖和新疆,青海、陕西等地。
  王氏定居青城后,垦田盖屋,发展生产,人丁渐多,家族渐大,于是修建了王氏祠堂。王氏祠堂位于青城镇东井台通往南栅门边,东临“鸿雁张氏”祠堂巷道中间。祠堂坐西向东,三间古式卷棚出檐堂屋,院中间建楼。前院院墙正中设门。民国19年(1930年)祠堂迁东街口大街南,门临大道,西与小户李氏祠堂相邻。1951年土改时所有房屋分配到户作住房。
  王氏不但建宗庙,还供“家神”——视其祖先为神明。祠堂正堂正墙上挂祖影,画工精致,瑞气贯堂,桂秀槐茂。门额匾曰:“三槐世泽”。楹联:“槐堂世瑞源济南;珠树家声衍条城”。
  青城的三槐王恪守《三槐堂铭》,耕读传家,发展生产,办烟坊,开商铺,修庙宇,筑堡寨,解纠纷,和邻里,秉公心,为青城的发展作了贡献,杰出人物众多。其中王朝荣、王顺魁于道光十五年创修了东会馆;王吉平,字镜堂,于光绪癸未年重修东会馆,构筑长寿堡(东堡子)。王逢源,字海风,同杨巨川、刘翰宸等筹建皋榆联立青城高等小学,并治理粮草市场,促进市场繁荣等方面为乡里所称颂。
  七、“鸿雁张氏”祠堂
  青城“鸿雁张”,祖藉河南省南阳府新野县鸿雁里。明正德十年(1515年)追随肃藩来兰,有二祖:一祖张住尔驻兰州水磨沟,始祖张和钟驻一条城,近500年,世代相传至今,已十九世。随着家族世代繁衍,人丁兴旺,四处迁徙,现主要分布在榆中、靖远、景泰、白银等地。
  “鸿雁张”族人服务于各行各业,其业绩昭著者不乏其人,始祖张和钟因护卫肃王有功,肃王以小岩山封之,以表彰他无私为民,精忠报国的功勋。七世祖张元瑞,因战功卓著,被封为“怀远将军”,系三品官职。“鸿雁张”祠堂位于条城街,其山门按皇朝制度,建作五凤楼。门旁有“文官下桥、武官下马”八个大字的示众牌。当地人叫做“压官台”。山门前建有大照壁一块。一面书:“风雅青城”;一面书:“清扬雅望”,由青城书法家白元文题写。祠堂坐东向西,大殿五间。大殿门楣悬有康熙敕命“三朝武臣巨擘”,宁远大将军岳钟琪题写的“忠孝可风”匾额。门边挂蓝底金字板对:“宿列翼轸垣,北斗文光联紫极;宾来鸿雁里,南阳族派衍青城”。“鸿雁张”的家庙应该说是条城范围内规格最高的家庙,惜毁于“文革”。
  旧时,条城街东街头上还曾有小户李氏祠堂,曾氏祠堂。黄河北大川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建有曾氏祠堂三间。关家沟建有关氏祠堂。蒋家湾还建有四个祠堂。其中魏氏祠堂始建于道光三年(1823年)。丁氏祠堂,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光绪十七年(1891年)重建。李氏祠堂(和东滩李氏同宗),始建于道光四年(1824年),光绪六年重建,刘氏祠堂,始建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光绪年间重建,陶氏祠堂始建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武川王氏祠堂建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编辑:程红)[字号:
]前一则: 后一则:
热点理论新闻
推荐理论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川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