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原料配方坯料配方用铁矿渣需要注意些什么

&>&&>&&>&几种常用低温陶瓷原料的介绍
推广文字链
?139.00 ?264.00
?398.00 ?508.00
?45.00 ?56.00
?580.00 ?655.00
?20.00 ?23.00
?505.00 ?576.00
跟帖区 已有0条跟帖 
48小时评论排行配制坯料的过程中化学组成容易出现偏差的 主要原因是什么陶瓷工艺学’
原料 成分比例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提高陶瓷原料白度的工艺措施
2011年第12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陶瓷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如何将劣质原料作为一种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变废为宝,是陶瓷行业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一系列的原料处理、工艺处理、配方调整、烧成气氛控制等方面的措施,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白度。 中国论文网 /7/view-1098155.htm  关键词:劣质原料;制备;陶瓷产品;白度      1 前 言       陶瓷业的不断发展,对瓷土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由于长期以来大量开采使用瓷土,导致高品位优质原料日渐枯竭。陶瓷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如何将劣质原料作为一种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变废为宝,是陶瓷行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以环保、节能为基础的日用陶瓷以及产品对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日用陶瓷未来发展的趋向。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劣质原料,生产高白度的日用陶瓷制品。      2 提高陶瓷制品白度的方法       当原料的质量较差时,生产出来的陶瓷白度相对较低。因此,可以采用物理、化学、工艺处理等方法,来提高陶瓷制品的白度。但由于生产场地的限制,无法使用化学方法进行提纯。因此,本文主要采用物理、工艺处理两种方法来处理劣质原料,以达到提高陶瓷白度的目的,其具体内容如下。   2.1 原料预处理提高白度   2.1.1原料的拣选    无论硬质原料,还是软质原料,进厂后均需按照原料质量标准进行拣选,以提高原料的质量。    (1) 硬质原料(如长石、石英等)需经过水洗、锤选,除去含铁、锰多的杂质原料。    (2) 软质原料一般进行人工拣选。如把含铁质多的块状和外观特征差异较大的原料,以及树枝、草根等杂物拣出。外观特征不易判断的,可将原料与正常原料放在窑内一起煅烧,以此作为直观的判断依据。另外,在拣选的同时需进行翻料,使原料混合均匀。   2.1.2原料的粉碎    块状软质原料粗碎至能机碎,或进入球磨细碎即可。硬质原料经颚式破碎机粗碎至3~5cm,再经轮碾机细碎至2~3mm,干法除铁两次后,进行球磨细碎至符合工艺要求。   2.1.3原料的淘洗    劣质原料机碎一定时间后,置于搅拌池中淘洗,粗颗粒原料(如石英砂等)和比重较大的含铁质矿物会沉积于搅拌池底。悬浮液由搅拌池流入粗砂沉淀池,粗粒杂质在粗砂沉淀池中沉淀下来。然后进入除砂沟,经过一定时间的流动,悬浮液中的较细粒杂质在除砂沟中沉淀下来,而相对密度小的有用泥浆流至泥浆沉淀池。悬浮液由搅拌池流入除砂沟的过程需过筛,以除去木屑、杂草等杂质。泥浆沉淀池的浆料为配制坯料用浆,配料前需经除铁器除铁。   2.2 配方的确定、优化提高白度    坯料配方中合理地配入熔剂性原料、石英、高岭土,以及一定量的滑石和磷酸盐,可以达到提高产品白度的目的。    (1) 坯料配方中引入少量的滑石(3MgO?4SiO2?H2O)。因为滑石中含有Mg2+,能与Fe2+生成一种固熔体(Mg?FeO)。如含有TiO2,则生成MgO?TiO2,即Fe2+和TiO2被沉淀下来,可减弱铁、钛对产品发色的不良影响;同时,滑石引入Mg2+具有乳浊作用,也有利于提高白度。    (2) 坯料配方中加入一定量的磷酸盐。因为在硅酸盐玻璃相中,坯料中含少量的Fe2+会使坯体呈青色。特别是Fe2+在硅酸盐玻璃中以[FeO4]的四面体的结构团存在时,成为显黄色的强着色剂。而在磷酸盐玻璃中,它以[FeO8]八面体的结构团存在时,几乎没有着色能力,所以在含有Fe2O3、TiO2较高的坯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磷酸盐可以提高产品的白度。   2.3 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对白度的影响   2.3.1原料的制备工艺流程    劣质原料需经过以下的工艺流程,才能获得优质的泥料成品,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不管是硬质原料,还是软质原料,都要经过除铁、过筛等过程,此目的是减少杂质对产品呈色的影响。如果除铁不干净,将会严重影响到产品的白度。   2.3.2工艺参数    要想获得优质的泥料,需满足以下几项工艺参数:    (1) 过筛次数。坯料泥浆在榨泥前需分别过120目、180目、200目等多层振动筛,除去铁、锰等杂质。    泥浆多层过筛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浆料中的粗颗粒。减少铁杂质的扩大,或因有机物多的坯料碳素物过多,氧化不完全而成为黑点。    (2) 除铁次数。泥浆需采用高强除铁器进行除铁(至少3次),除去浆料中的铁、锰等杂质。    (3) 细度。泥浆过万孔筛筛余为0.1%~0.3%之间(300目标准筛)。    (4) 陈腐与练泥。塑性原料应加强陈腐与真空练泥,注浆料需进行陈腐,并进行慢速搅拌或真空脱气,其目的是减少泥浆中的气体。   2.4 烧成工艺控制对瓷器白度、透明度的影响    坯料制备过程中虽然经过了多次过筛、除铁,但发黄色的Fe3+很难除尽。粘土中含铁矿物有针铁矿(HFeO2)、赤铁矿(Fe2O3)、水针铁矿(HFeO2?nH2O)、黄铁矿(FeS2)、菱铁矿(FeCO3)等。其呈现方式多种多样,可呈结核状、浸染状、网络状分布于粘土中。结核状铁质可用淘洗等方法除去,分选度大的铁杂质则可采用电磁选机除铁。但含铁矿物除之不尽,只能把坯料中的铁质减少到最低量,而大多数残留的含铁矿物,在坯料制备过程中氧化后往往生成氢氧化铁或含水氧化铁矿物(褐铁矿),再经干燥成赤铁矿(Fe2O3),因此应采用还原焰烧成。坯体煅烧时通过氧化-还原的作用,把Fe2O3还原成FeO,还原气氛中的一氧化碳把Fe2O3逐渐还原成FeO,产品由泛黄向泛青转变,从而提高产品白度。    产品采用液化气还原气氛烧成,氧化分解阶段要保证足够的氧化气氛,升温不宜过快,氧化温度不宜过低,在进入还原气氛之前,一般使制品的温度在950~1000℃范围,在强氧化气氛下适当保温一段时间,可以使碳素和有机物充分氧化完全,有利于瓷器白度的提高。进入还原阶段,还原气氛不宜过浓,以免产生过多的沉碳。烧成时适当提高烧成温度和延长保温时间,减少瓷坯中的气孔、增加瓷坯的玻璃相,有利于提高瓷器的白度。      3 结 论       本文通过一系列的原料处理、工艺处理、配方调整、烧成气氛控制等方面措施,来解决产品的白度问题。如何使用劣质原料来获得高白度的产品,是本文的关键所在。实践证明:影响产品白度的最主要因素是铁、锰等杂质,因此,控制好每个过程中铁、锰等杂质,可有效提高产品的白度。      参考文献   [1] 侯太鹏.高岭土除铁、增白试验研究[J].非金属矿,):32-36.[2] 贾玉宝.陶瓷原料杂质类型及除铁方法[J].陶瓷,.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原料处理及坯料制备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原料处理及坯料制备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3.68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陶瓷坯料 英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