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二级资本债券券能不能回购

  ===本文导读===        ===全文阅读===    周五股市继续大跌走势,其中沪指跌5.77%,收盘跌破3700点,本周跌幅达12%,为历史第三大周跌幅。收盘后,证监会周五例会发布四大重磅救市政策:    针对近期市场大幅下跌,有市场人士建议应当暂停IPO救市,对此,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昨日表示,企业通过IPO募集资本金是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但考虑到近期市场情况,将相应减少发行家数和筹资金额,7月上旬拟安排10家企业IPO,筹资金额也会较6月份减少。  另据了解,证监会发审会的审核速度也开始放缓。根据证监会安排,下周三将有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的首发申请接受发审会审核,这一数量低于此前单次7至8家的审核数量。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3日表示,将继续加快推动各类长期资金入市,努力推动各类长期资金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发展。同时,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将进行第三次增资扩股。此外,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中央汇金已入市操作。  研究完善QFII、RQFII和QDII制度  张晓军指出,多渠道引导境内外长期资金投资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壮大专业机构投资者队伍,完善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是证监会的一项长期工作任务。证监会一直积极支持养老金、保险资金、QFII、RQFII等各类境内外长期资金入市。  张晓军表示,在引入境内长期资金方面,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从目前的征求意见稿来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上限,为基金资产净值的30%。这对于扩大养老金多渠道投资,实现保值增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利于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此外,201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要求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职业年金基金采用个人账户方式管理,并将实行市场化投资运营。  张晓军指出,在引入境外长期资金方面,QFII额度从800亿美元扩大到1500亿美元,RQFII试点地区从香港扩展到伦敦、新加坡等13国家或地区,投资额度合计9700亿元人民币,内地与香港基金产品互认也已于7月1日正式实施。同时,为吸引境外长期资金扩大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规模,促进市场稳健发展,证监会正会同相关部门,积极研究完善QFII、RQFII和QDII制度,修订整合有关法规。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3日表示,证监会决定证金公司大幅增资扩股,由现有股东进行增资,由现有240亿元增资到1000亿元,增资扩股后,证金公司还将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扩大业务规模,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证监会通报6起造谣传谣违法行为  证监会发言人张晓军3日通报了6起案件违法事实。并将有关机构和个人移送司法机关。  一是编造东莞证券针对5000位VIP的预警信息,包括调仓、减仓等内容。  二是编造暴风科技图谋收购迅雷科技的虚假信息案。  三是编造传播湖南发展收购财富证券虚假信息案。  四是编造剑南春借壳金宇车城信息案。  五是利用远观今谈进行信息咨询服务案。  六是创富锦囊投资提供有偿荐股服务案。  张晓军称,证监会已依法将上述案件移送司法机关。(来源:东方财富网)A股救市大行动 “十二道金牌”不够,管理层还将继续......    【机构建言】   海通证券:降印花税有空间有必要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学术委员李迅雷:现在是先降低交易成本中的相关费用,预计接下来会进一步调低印花税的比例,这个必要性和概率都很大。  民生证券:相关部门、类平准基金、上市公司、机构应齐心协力  政策低渐清晰,反复震荡筑底,“类平准基金”机构、机构投资者应当勇于维护市场稳定,防范风险蔓延。相关部门、“类平准基金”、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共渡难关!  兴业证券:目前处于股灾尾声但解决还需真金白银  张忆东判断,目前处于股灾尾声,虽然市场已是惊弓之鸟,但是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政策的手已经在纠正市场失灵的格局,一旦出现恐慌抛售和恶意做空的恶性循环,则政策维稳就会加大力度的。  民生证券:支持场内合理杠杆可有效防范场外社会配资高风险  杠杆率的提升以及两融收益权业务的开展,能够有效地提升券商的两融上限,缓解券商的资金压力,提升场内融资能力,同时,通过对于场内合理杠杆的支持,可以有效防范场外社会配资的高风险问题。提振券商板块,短期买点已现。  英大证券:交易所态度值得肯定仍可加大救市力度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认为,减低交易费用是重要的消息,这是一场及时雨。“这是一项救市措施,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态度明确,值得肯定,可以继续加大救市力度,要使用组合拳才能更加要力。”李大霄说。  华泰证券:市场最缺的是信心政策上对症下药  市场根结在于对于杠杆资金担忧与大幅下跌形成的恶循环,也即市场最缺的是信心。政策上对症下药,降低交易费和过户费是一剂良药,重点在于信心回归,让市场回归理性。[PAGE@默认页2]  【专家建言】  5大专家建言救市:降印花税等8大措施可推出  6月15日至今,短短半个月,中国股市从5178点到3629点,下跌了近30%,发达国家对股灾的定义是连续下跌20%,中国虽够不上发达国家,但30%的下跌已经接近股灾的边缘。  此次股市下跌来的时间之快,暴跌之猛,监管者始料不及。从初期认为是市场的正常调整,到意识到这场下跌将引发金融系统的重大风险,大盘已跌了1000多点。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政府为稳定市场,央行、证监会、国资委、财政部等部门作出维护市场的初步措施仅仅坚守了一天就溃不成军。  这股强大的做空力量到底来自何方?它们资金充足,经验丰富,准备充分,非常熟悉公募和私募的融资杠杆资金配置量化分析,在不同阶段利用投资人爆仓的叠加效应层层推进,扩大战果,尤其是在利用中证500股指期货,ETF等一系列金融衍生工具组合做空的手法看,绝非一般的散兵游勇,而是战法老道联手作战的专业力量。这股力量不是来自于境外而是境内。在巨大的资本暴利面前,他们置生养他们的资本市场稳定大局和中小投资人的利益于不顾,一己之私的把中小投资者这只未来中国梦的中坚力量的财富洗劫一空。在巴菲特没来,索罗斯先到的残酷现实下,我们必须看到现实中各方面存在的漏洞,并提出应对措施。  首先,监管部门在关键时刻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这只是一次正常调整。而从没有把它上升到这是一次关乎中国梦和中国崛起的输不起的金融博弈。对近乎惨烈的多空博弈,政府该如何发挥作用高层就产生分歧,关键时刻还是手软,声音不统一,决策不果断,出手不迅速。  其次,几位人们耳熟能详的主流经济学家长期以来每当股市一起来, 他们要么是推倒重来,要么抓住创业板的高泡沫把整个股市当赌场或国家牛猛烈抨击,误导政府决策之手和市场投资之手,导致决策者、监管者和投资人思想混乱。  第三,制度缺陷所导致的不公平和非正义,始终困扰着中国股市的投资人,一股独大的家族企业大股东与市场庄家联手以平均不到1元钱成本的存量股高价减持,牟取暴利,以476家创业板为例,近一年来以平均每股26元的高价减持的资金高达1271亿,而同期创业板IPO和增发引入实体的资金只有684亿,不仅大部分资金没有进入股市,给恶意者以口实。更严峻的是,这种在三公制度上存在严重缺陷的减持是以“合法资本运作”的名义不合理的掠夺着中小投资人的财富。“几人暴富万骨枯”是中国股市近年来的真实写照。  我们一致认为:这次股市暴跌已蕴含了巨大的金融风险,轻则会导致股市“猝死”,导致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刚刚兴起的中产阶级的重大伤亡,重则将会引发人们对中国梦的怀疑和社会动荡,决不可掉以轻心。  从国际的经验判断看,无论是1997年香港的亚洲金融危机港府出手直接入市击退国际金融大鳄,还是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中,美国的证券监管部门果断停止裸卖空来看,各国政府在股灾发生或将要发生时,都不会袖手旁观。因此,必须用最果断的手段,集中力量,果断出手,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和健康向上的大好局面。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八点建议:  1、对上市公司凡是持股超过30%的一股独大的大股东与高管高价变现,出台严格的限制政策,并追踪、分析今年来创业板、中小板等家族企业高价减持变现近2377亿资金的去向。两大交易所必须明确规定,无论国有还是民营企业的一股独大的大股东,即便是减持一股也要提前10个以上交易日向市场提前披露。同时停止大股东幕后的大宗交易和转让,严格控制大股东违规减持。  2、将现货市场与期指市场的交易制度统一,或者都T 0,或者都T 1。提高期货保证金到从现在的13%到30-50%。对大户恶意做空予以坚决查处,严格禁止大户超过现货头寸的过度投机做空行为,实行严格的大户报告制度。  3、监管部门果断宣布暂缓新股发行上市和大股东超规定增。  4、果断宣布将印花税从1‰降到0.5‰。  5、由投资者保护基金和汇金等公司牵头成立股市平准基金,由外汇储备出资2000亿美金,投资者保护基金出资300亿,公开宣布高调入市。待股市稳定时,平准基金按三公原则及时退出。全部利润,或划拨投资者保护基金,或按1997年香港盈富基金模式还富于民。  6、极度重视目前网民和股民高度一致以及谣言传言会引发金融系统性风险并导致社会动荡的现实,组织来自民间的专家学者、金融机构、股民投资人的健康力量,对网上的各种谣言和传言建立确实有效的预警防范和对冲机制。  7、明确积极的股市政策坚定不移。组织专家学者以研讨会、辩论会、记者招待会的方式,对一些不负责任唱空中国的言论,对于那些给股民良好的改革预期泼冷水,唱空中国经济和中国改革的所谓专家学者公开曝光,点名论战。  8、立即组建临时中央金委,建立“一行三会一办”的联席会议制度,“一行三会”和网信办形成一个拳头,统一指挥,步调协调,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中央要像指挥枪杆子那样指挥金融,最终要像成立国家军事委员会那样成立国家金融委员会,适应现代金融软战的需要。  刘纪鹏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常清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胡俞越北京工商大学教授  吕随启北京大学教授  崔之元清华大学教授(来源:东方财富网)[PAGE@默认页3]    尽管近期资本市场剧烈动荡,但目前中国经济并没有出现重大转向,资本市场仍处于流动性宽松期。在此种现状下,“市场底”距“政策底”不远的规律,应该还会继续有效,也就是说,证监会此次救市很可能让市场止跌,并探明底部。  周五股市继续大跌走势,其中沪指跌5.77%,收盘跌破3700点,本周跌幅达12%,为历史第三大周跌幅。收盘后,证监会周五例会发布若干救市政策:7月份减少IPO和筹资金额,证金公司将增资至1000亿维护市场稳定,采取多举措引导长期资金入市等。  自本轮剧烈调整以来,管理层已连续推出政策利好,但股市犹如扶不起的阿斗,始终是跌跌不休。上周末央行降准降息,然而市场并不领情,周一股市高开后旋即大幅下挫。周三晚上,调低A股交易结算收费标准等三项利好放出,周四和周五股市依旧重挫不止。周五,证监会公布的利好中,减少IPO数量以及增资维护市场稳定,这两项对当前市场更具针对性,应属实质性救市举措。但在一连串沉重打击下,已奄奄一息的市场,会借证监会利好之风再次起航吗?  中国股市历来有“政策底”、“市场底”之说,近期管理层不断释放利好消息维稳托市,这说明目前已进入“政策底”区域。然而,股市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下跌趋势一旦形成,市场往往依据其内在逻辑,在完成对风险的充分释放后,才会逐步形成自身的底部——“市场底”。从股市以往表现看,“市场底”往往滞后于“政策底”,但两者相距也不会太远。尽管近期资本市场出现剧烈动荡,但目前中国经济并没有出现重大转向,资本市场仍处于流动性宽松期。在此种现状下,“市场底”距“政策底”不远的规律,应该还会继续有效,也就是说,证监会此次救市很可能让市场止跌,并探明底部。  但是,针对目前的市场状况,有两点需要特别强调。首先,就短线而言,虽然证监会周五再出利好,甚至不排除周末会有其他利好出台,但近期股市巨幅下挫,随之崩塌的还有众多投资者的信心。因此,下周初市场进一步惯性下探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股民目前不论持有股票还是持有现金,对可能出现的短线剧烈波动,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建议投资者在心态未平复、信心没恢复之前,尽量减少操作。  另外,就中线而言,投资者需要对未来恢复性上涨中的剧烈震荡做好心理准备。本轮调整以来,上证指数最高点为5178,目前最大跌幅已达30%,而创业板指的最大跌幅则高达40%。在我国经济基本面、政策面以及市场流动性均未出现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如此巨大的跌幅,显然已是一次极为充分的市场调整,股市在近期结束调整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在经历一波巨跌后,许多股民已如惊弓之鸟,信心几乎丧失殆尽。此种心态下,在未来的市场中期性上涨过程中,一有风吹草动,一些投资者就很容易草草离场,认赔出局。还有一些股民近期遭到重创,于是再筹重金,赌博般杀回市场企图翻本,在未来恢复性上涨过程中,一旦出现剧烈震荡,这些股民也容易进退失据,甚至会导致损失进一步扩大。  近日有国内媒体,指责国际投行恶意做空中国股市。不怀好意的金融大鳄确实可恨,但“苍蝇不叮无缝蛋”,A股前段时间不计后果的疯涨,是本轮大跌的祸首,也是做空者能够得逞的原因。历尽劫波、股市还在。投资者要么选择永远地告别,如果留下来,就只能选择“灾后重建”,而当务之急就是重建信心。要知道,投资者想要恢复自己的资产市值,就必须首先恢复信心。同时,对已经发生的损失,投资者必须建立正确的认识,要明白“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的道理——在过去三周出现的亏损,也许要三个月来恢复。  不急不慌、敬畏市场,这些都是一个股民必备的“自我修养”,也只有如此,投资者才能在这个市场中长久地存在下去。(来源:北京青年报)[PAGE@默认页4](来源:东方财富网)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平安银行将发行100亿二级资本债
扫描到手机
扫描到手机,随时[继续看!]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扫描左侧二维码,就能在手机继续浏览本文,还能分享到微信或微博。
15:23来源:证券时报
平安银行昨日晚间公告称,央行已同意该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不超过1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并按照有关法规计入二级资本。
平安银行表示,将按照相关规定做好有关信息披露工作,并确保所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此外,平安银行将在每期债券发行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向央行报告本期债券的发行情况。该二级资本债券发行结束后,将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
每日精彩好文,尽在好买财富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收听好买财富官方微信
微信号:howbuy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0.8%
0.60% 1.5%
0.60% 1.5%
0.60% 1.2%
0.60% 1.5%
0.60% 1.5%
0.60% 1.2%
0.60% 0.8%
0.60% 0.8%
0.60% 1.5%
0.60% 1.3%
0.60% 0.8%
0.60% 1.5%
0.60% 0.8%
0.60% 0.5%
0.60% 0.8%
0.60% 0.8%
证监会首批独立基金销售机构
银行级加密,保障安全
好买获得腾讯B轮投资,全面提升客户金融服务体验...
掌上基金人人都是基金经理
行情、资讯、热点,一手掌握
精选牛基,抓住每一次赚钱机会
7X24小时,随时随地买卖基金
2.扫描下载到手机
注册领红包
扫一扫,立即下载领取
新手专享新手适合买什么基金?
第一次,安全最重要
货币基金七日年化:
2.68%(06-07)
买的少一点,试试水
看看大家都在买什么
本周热销基金国债系列七:我国债券回购市场的发展与现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国债系列七:我国债券回购市场的发展与现状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6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债券知识]债券交易二级市场概述及分类 - 南方财富网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债券交易二级市场概述及分类
&&&来源:本站原创&&&佚名
  交易二级概述及分类
  根据市场组织形式,债券流通市场又可进一步分为场内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
  (一)证券交易所
  是专门进行证券买卖的场所,如我国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在证券交易所内买卖债券所形成的市场,就是场内交易市场,这种市场组织形式是债券流通市场的较为规范的形式,交易所作为债券交易的组织者,本身不参加债券的买卖和价格的决定,只是为债券买卖双方创造条件,提供,并进行监管。场外交易市场是在证券交易所以外进行证券交易的市场。
  (二)柜台市场
  为场外交易市场的主体。许多证券经营都设有专门的证券柜台,通过柜台进行债券买卖。在柜台交易市场中,证券经营机构既是交易的组织者,又是交易的参与者,此外,场外交易市场还包括银行间交易市场,以及一些机构者通过电话、电脑等通讯手段形成的市场等。目前,我券流通市场由三部分组成,即沪深证券交易所市场、银行间交易市场和证券经营机构柜台交易市场。
  二、中国的债券交易市场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债券交易市场从1981年国家恢复发行国债开始起步,历经20年的发展,经历了实物券柜台市场为代表的不成熟的场外债券市场主导、上海证券交易所为代表的场内债券市场主导到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代表的成熟场外债券市场主导的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
  (一)实物券柜台市场主导时期(1988年-1993年)
  中国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之后,经历了长达7年的有债无市的历史过程。而债券市场的起步,还要从1988年,财政部在全国61个城市进行国债流通转让的试点开始算起。这是银行柜台现券的场外交易,是中国国债二级市场的正式开端。
  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开始接受实物债券的托管,并在交易所开户后进行记账式债券交易,形成了场内和场外交易并存的市场格局。但1994年前交易所的交易量一直很小。当时债券市场的主要特点是不记名的实物券没有统一的托管机构,而是发行后再分散托管在代保管机构,交易只能在代保管机构所在地进行,不能跨地区交易。
  1994年以后,机构以代保管单的形式超发和卖空国库券的现象相当普遍,市场巨大。以各级财政部门的国债服务部、和证券公司为主的无记名实物券国债柜台转让市场,因滥发假国债代保管单而被关闭。以武汉证券交易中心等为代表的区域性国债市场,由于虚假的国债抵押,而市场回购资金又有相当部分投向房地产或股市,导致它们在1995年的最终关闭。
  作为场外债券市场的实物券交易柜台失败了,尽管其原因很多,但关键在于没有记账式债券作为市场的基础。由于实物券难以搬运,必然导致托管的分散,其结果是托管的真实性很难监管。事实证明,不论债券交易采取何种形式,前提都需要记账式债券和统一的托管。
  (二)交易所债券市场主导时期(1994年-1996年)
  1994年财政部发行国债1028亿元,比上年增加近两倍,从而也促进了交易所债券交易的活跃。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年,交易所开辟了国债交易,在其配合之下,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债券现货交易开始明显放大。这种状况一直维系到1995年5月,之后因国债“327”事件,市场关闭,交易陡然萎缩。
  当时,财政部和市场管理部门将实物券流通中所发生的问题,归因于场外市场的存在,并认为记账式债券是交易所才可能拥有的特性。随即,1995年8月,国家正式停止了一切场外债券市场,证券交易所变成了中国惟一合法的债券市场。
  1995年财政部仅试点发行了117亿元的记账式国债,到了1996年,记账式国债开始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大量发行。这一年,证券交易所发行了六期共1 116.7亿元的记账式国债,占当年国债发行量的52.5%。同时,二级市场也迅速放大,1996年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债券成交1995年增长了近10倍,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成交总量的95%以上。同时,随着债券回购交易的展开,初步形成了交易所债券市场体系。
  (三)银行间场外交易市场的兴起(1997年)
  1997年,金融体制改革的需求和偶然外部事件的推动,使得中国的场外债券市场获得了历史契机,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形式出现,并得以快速发展。
  从当时的情况看,全社会对建立场外债券市场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央银行要进行直接货币政策向间接货币政策的转轨,没有成熟的场外债券市场制约了间接调控体制的建立。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必须依托于规模大、流动性好的场外债券市场来进行,1996年人民银行开始进行债券的公开市场操作,由于没有中国场外债券市场的支持,1997年初就停滞了;二是国家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只有以机构为主的场外债券市场才能支持大规模的国债发行;三是商业银行需要通过债券回购市场解决银行间的融资问题,同时需要增加债券资产比重以改善自身的资产结构,这些都必须有场外债券市场作为基础。
  有了突破旧体制的需求还要有突破旧体制的契机。1997年上半年,大量银行资金通过交易所债券回购方式流入市场造成股市过热。为此,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商业银行全部退出上海和深圳交易所的债券市场,同时,建立银行间债券市场。
  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各商业银行只能使用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所托管的国债、中央银行融资券和政策性进行债券回购和现券买卖。尽管银行间债券市场建立初期仅有16家商业银行总行作为成员,但这毕竟是一个开端,它意味着一个大规模的债券场外市场在中国已经起步了。
  据发达国家的统计,场外债券市场的单位交易成本仅为交易所的1/10,这就方便各种类型的投资者参与场外债券市场。而中国的场外债券市场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形式出现,一开始就将主体限定在了银行,反而使得场外债券市场的交易主体的类型和数量少于交易所债券市场,不能覆盖全社会所有的债券投资者,大大限制了功能的发挥。
  随着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出现,中国债券市场就此形成了两市分立的状态。
  (四)从银行间资金融通起步(1997年-1998年)
  这个时期,银行间债券市场突出解决了银行间的资金融通问题。1997年下半年,人民银行停止融资中心的自营拆借业务,着手解决融资中心的逾期拆借问题。同时人民银行开始大量增加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成员,推动商业银行将资金融通的方式转移到债券回购上来。
  1998年5月,人民银行债券公开市场业务恢复,当时以买进债券和逆回购投放基础货币,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流动性支持,立竿见影地促进了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的活跃。
  1998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尚未成为国债发行的最主要场所,但发展势头可观。这一年,财政部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量达到4 636亿元,其中包括补充国有银行资本金的2 700亿元特种国债、对冲下调准备金率的423亿元专项国债、1000亿元建设国债和谈判发行的513亿元国债。尽管这个时期依然是凭证式国债主导着发行市场。
  1998年9月,国家开发银行通过银行间债券发行系统,采取公开招标方式首次市场化发行了金融债券,随后国家进出口银行也开始市场化发债。1998年两家银行市场化发债410亿元。财政部和政策性银行发债的结果使1998年底银行间债券市场存量达到了1 0103亿元,比上年底增加两倍。
  (五)银行间债券市场确立主导地位(1999年-2001年)
  1999年开始,随着银行间债券市场规模的扩大,场外债券市场已渐渐演变为中国债券市场的主导力量。
  银行间债券市场成为中国债券发行的首要场所,1999年财政部和政策性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共计4 426亿元,占当年中国债券发行总量的74%。2000年财政部、政策性银行又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国债3904亿元,占当年中国债券发行总量的62%。
  1998年10月,人民银行批准公司入市;1999年初,325家城乡信用社成为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员;1999年9月,部分证券公司和全部的证券投资开始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交易;2000年9月,人民银行再度批准财务公司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至此,代表中国批发债券市场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其组织成员达到了693家年金融机构,基本覆盖了中国的金融体系。而且在2000年初,人民银行推出《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管理办法》,首次提出双边报价商的概念,到了2001年8月,、银行、等9家商业银行获准为双边报价商,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做市商制度正式确立。
  1999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回购成交量迅速放大,直至2000年8月,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开展双向操作之后,银行间债券市场日成交量稳定在200亿元左右的水平,远远超过了交易所债券市场。交易制度的创新,使大宗债券交易变成了现实,提高了银行持有债券的积极性。这不仅有力地降低了发债成本、扩大了债券市场容量,支持了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同时也使商业银行改善资产结构的愿望变成了现实。商业银行资产中,债券的比重已从1997年底的5%,提高到了2001年底的17%,商业银行资产单一、比重过大的情况已有了明显改观。
  银行间债券市场快速而平稳的发展,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提供了基础,并使之逐渐成为央行实现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同时也为中国央行推动市场化进程打下了基础。
  (六)债券柜台交易市场的再度兴起(2002年-今)
  日,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颁布了《商业银行柜台记账式国债交易管理办法》,允许我国商业银行开办记账式国债柜台交易业务,以满足没有证券账户的投资者方便地买卖记账式国债的市场需求。为了配合商业银行柜台交易,日,财政部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2002年记账式(六期)国债,试点银行为在北京、上海、浙江三地的工、农、中、建四大商业银行。这期国债于6月17日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和试点银行柜台上市流通。
  在商业银行柜台购买记账式国债实行实名制,除金融机构外的各类投资者,均可凭有效证件在试点银行柜台开立国债账户购买本期国债。同时,通过试点银行柜台购买的本期国债,可以在债权托管银行质押贷款。显然,商业银行在记账式国债柜台交易中充当了一个债券做市商的角色,这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加快金融服务业国际化和市场化的进程。同时,这对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商业银行开展其他金融理财服务,如为客户提供代客理财、投资咨询、财产鉴证和抵押贷款等一系列相关服务带来了重要机遇,并因此增强了综合金融服务的竞争力。
  记账式国债柜台交易的推出,还将促使债券市场健康发展。我国自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以来,逐渐形成了包括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和柜台市场在内的债券市场体系,但这三个相互联系而又分割的市场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表现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存量大但缺乏流动性;交易所债券市场规模太小,大额交易发生时价格波动性较大,从而也使其流动性受到影响;而原有的柜台市场则只是发行不能流通的凭证式国债和,只有债券一级市场而没有二级交易市场。记账式国债柜台交易的推出,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债券市场的结构,使柜台市场与银行间债券市场有机的联系起来,使债券场外市场成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进行批发性交易的银行间市场和以中小企业及个人投资者为主的柜台零售交易市场构成的多层次市场,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流动性。
  另外,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全国城乡拥有大量的营业网点和广大的客户资源,加上记账式国债柜台交易所具有的一些优点,这将促使广大的居民个人和各类企业成为国债的投资人,将一部分银行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分流到国债投资中来,促进国债市场的规模扩大和流动性增强。随着投资群体规模的扩大,二级市场交易的活跃,国债在一级市场上发行的筹资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在记账式国债柜台交易市场、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各自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这三个相对分隔的债券市场将有望趋于统一。记账式国债柜台交易的推出也使我国的柜台市场成为名副其实的债券场外交易市场,而不仅仅只是扮演凭证式国债分销商的角色,从而使那些没有在交易所开户的普通老百姓和中小企业有了一个除银行存款之外的投资渠道。(南方财富网)
相关阅读:
&&&&南方财富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商务进行时
债券新闻24小时排行
关于南方财富网 - - - - - -特此声明:广告商的言论与行为均与南方财富网无关 南方财富网 &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级资本债券管理办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