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贷款率 国际标准反弹按党员标准怎么做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不良贷款反弹的因素及对策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不良贷款反弹的因素及对策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 该如何面对-银行那点事儿-金投网
参与此话题的人数共:0人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趋于疲软的情况下,银行业这样的强周期行业更难独善其身。关于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
01|什么是银行不良率
不良贷款率指不良贷款占总贷款余额的比重。不良贷款是指在评估银行贷款质量时,把贷款按风险基础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其中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
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是评价金融机构资产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不良贷款率高,可能无法收回的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越大;不良贷款率低,说明金融机构不能收回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越小。
不良贷款率计算公式如下:不良贷款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各项贷款&100%=贷款拨备率/拨备覆盖率&100%
02|目前我国面临什么样的形式
今年以来,我国面临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世界经济总体延续回暖态势,但下一步走势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国内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档期,深层次矛盾凸显。面对困难挑战,全国上下共同努力,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年度预期目标范围,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忧的格局。我国运行较为平稳,风险总体可控,特别是在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小微企业和&三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与此同时,银行业面临着不良贷款反弹的压力,部分行业、领域和地区的潜在风险有所积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性和持续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不良贷款率
6月末,M2余额120.96万亿元,同比增长14.7%,增速比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M1余额34.15万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比上月上升3.2个百分点。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77.63万亿元,同比增长14%;1-6月增加5.74万亿元,同比多增6590亿元。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得到较好支持。5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三农&和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的贷款同比分别增长39.8%、16.8%和17.6%,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中西部地区贷款增速居前。6月末,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居前的仍然多为中西部省市,前10名分别为西藏、甘肃、青海、贵州、新疆、海南、吉林、江西、宁夏、安徽。传统之外,、保函等非信贷类的表外业务亦较快增长。上半年未贴现的增加7871亿元,同比多增2702亿元;委托贷款增加1.35万亿元,同比多增2393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3万亿元,同比多861亿元;进一步改善了实体经济的融资环境。
不良贷款反弹的成因分析上半年货币信贷基本面仍呈现出&宽货币、紧资金、高利率、多不良&的特征。受经济增速下行、部分企业经营困难、企业间互保融资问题影响,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持续增加。一季度末,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541亿元,同比增长22.72%,不良贷款率为1.04%,比年初上升0.04个百分点。可以预计,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增长仍将继续。
从分布结构看,不良贷款暴露集中于部分行业和地区。分地区看,新增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和信用卡是境内新增不良贷款的主要来源。
03|银行业不良贷款上升的原因
银行业不良贷款上升的原因很多,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受国内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部分行业现金流萎缩,利润下滑。从过去几年情况看,我国GDP增速由2010年的10.2%降至2013年的7.7%,积累的风险将逐步显现。根据近期的出口、消费、投资、工业用电量和运输量等数据,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仍较大,这都是不良贷款形成的重要外部因素。中国FSAP压力测试结果显示,总体不良率与宏观经济相关性较高,一般情况下,GDP下降一个百分点,NPL上升一个百分点。根据的研究报告,剔除不良资产率在10%以上的特殊情形后,在亚洲国家GDP减速1%,不良资产比率上升0.7%。特别是部分产能过剩行业受冲击较大,化解产能过剩总体方案中&淘汰一批&的要求也使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增大。
银行业不良贷款上升的原因
二是部分地区房地产风险逐渐显现。前期部分地区信贷大幅扩张,个人和企业加速杠杆化,累积了区域系统性风险。如前几年,部分地区在房地产市场膨胀和银行短期效益激励下,银行贷款激增,企业和个人大量参与房地产投资,杠杆不断加大,区域系统性风险迅速上升。随着国内经济下行,房地产价格回落,出现经济增长乏力、投资回报下降等情况,迅速波及银行体系,银行贷款随之过度紧缩甚至冻结,形成中国式&押品&损失&螺旋,加剧了金融和经济波动,是造成不良贷款上升的主要风险因素。
三是部分行业风险暴露。企业间互联互保融资问题严重,加速风险蔓延。如受长三角地区钢贸事件影响,随着行业持续状态低迷的时间拉长,珠三角等地区的钢贸企业信贷风险开始显现。钢贸行业互联互保现象普遍,且互保圈之间相互渗透,单个客户的信贷风险通过环环相扣的担保圈蔓延出去,一旦风险暴露,牵涉贷款总量大、企业面广,造成不良贷款集中暴露。
四是银行内控不断加强。银行普遍加强对不良贷款的防控要求,做实五级分类结果,主动真实暴露风险,也是今年不良上升较快的原因。银行业金融机构对2014年面临的外部宏观经济环境态度谨慎,特别是对产能过剩、房地产以及平台等领域风险有更加清醒的认识,主动严格分类标准,提高贷款逾期时间在判断不良贷款中的作用。
五是不良贷款处置滞后。受制于法律和市场环境,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仍显不足。目前多数银行的不良贷款集中通过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或者省区内设立或授权的少数资产管理公司接盘受让。由于转让需求集中且迫切、转让市场竞争不充分,不能真实反映不良资产实际价值,抑制了银行不良贷款处置的积极性。同时,不良贷款处置成本较高。金融债权纠纷案件集中发生的态势仍在持续,司法诉讼集中,抵押物执行难度加大。
银行业不良贷款上升的原因
六是银行风险防控不足。个别银行分支机构负责人和员为失范,片面追求快速发展,淡化了风险意识,也是不良贷款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我国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总体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与现实的风险状况及监管部门的要求相比,银行风险管理能力有待加强,特别要重视分支机构负责人和员工行为操守培养,防范因从业人员道德风险而产生银行业的声誉风险。
加快核销不良贷款,持续、有效地发挥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
04|银行不良贷款率会带来什么影响
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出现了整体下滑、破产企业不断增加、贷款者的还本和付利息的能力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和冲击。而也有专家提出,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升高的确与当前的经济大环境有关,但银行自身也存在主观影响因素,银行应准确把握自身发展定位,加强风险防控和应对能力,以求度过寒冷的冬季迎来下一个&银行春季&。
银行不良贷款率会带来什么影响
追回贷款、留住员工、规划未来发展方向是银行目前急需解决的几大难题。然而,归根结底在于如何降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将银行的资金收回来,加大资金的流通速度。这样,银行的经营利润将得到提升,员工的福利和待遇也将更加令人满意,出谋划策、尽职工作的人也就多,银行转型优化发展都将更加顺畅。
05|如何面对银行不良贷款率
在新常态下,银行业的各种挑战已然存在,逃避没有出路。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昌逆亡。面对新常态以及伴随而来的这些新变化、新挑战,我们只能顺势而为,切不可逆势而行。
确定差异化发展战略。应该说,在新常态下,国内金融业管制放松、市场化步伐加快是必然的。虽然压力倍增,但同时也将为商业银行创造更加规范的经营环境,银行将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和主动权。利率市场化则使银行可根据自身资产负债情况,自行决定利率水平,这有助于商业银行提高自主经营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
您同意本期话题的观点吗?
不同意不同意
您觉得本期话题质量如何?
很好,会继续关注银行话题
还可以,看后有些收获
无聊,浪费我的时间
很烂,看后就想痛扁编辑
版权所有 (C) 金投网 gold.org 浙ICP备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
本站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做为投资建议!联系管理员:webmaster@cngold.org 欢迎投稿:tougao@cngold.org【字号: 】 【】 【】
银行利润迎来拐点 不良贷款反弹
作者:钱秋君来源:华夏时报
  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2014年是在内外部挑战夹击中度过的一年。这一年,互联网金融、直销银行、新概念银行不再是陌生的概念名词,但存款越来越难拉,客户越来越难维护,零售业务的经营难度前所未有。由此,2014年业绩发布后,净利润增速降到个位数成为普遍。而风起青萍之末,始于银行大量的不良贷款。至此,一场资产质量保卫战正在银行间上演。  根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中国银行业目前常用的一个方法是在贷款到期时对贷款进行展期或修改。此外还有:核销不良贷款;将贷款在交易所挂牌转让;将不良贷款打包出售给包括AMC(资产管理公司)、投行等在内的机构。  不良全线反弹  继招商银行2014年净利增长8.06%、中信银行净利增长3.7%的年度业绩披露之后,民生银行去年实现净利润445.46亿元,同比增速5.36%,2013年这一增速为12.55%。随后3月24日,作为首家公布2014年业绩的国有银行之一的农业银行,净利润增速同样跌至个位数,同比增长8%。  显然,这并非个案。净利润增幅放缓、不良贷款增加将成为银行共同面临的问题。  根据银监会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商业银行净利润1.55万亿元,同比增长9.65%。在此前的2008年至2013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0.6%、14.57%、34.5%、36.3%、19%以及14.5%。  在净利润增速方面,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银行业内人士坦言,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成本上升,导致了银行业净利润增速放缓。  以招行为例,从2014年实际情况看,招商银行的利息收入比上年增长28.44%,但是存款的成本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招商银行存款平均成本率要比2013年上涨了22个基点。  但比利率市场化影响更重的是,不良贷款风险反弹带来的拨备增加。  以农行为例,截至2014年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1249.7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71.89亿元,增幅达到42%;不良贷款率1.54%,上升0.32个百分点。根据数据显示,农行不良贷款余额上升较大的三个行业为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房地产业。  农行风险管理总监宋先平表示,2013年国际大银行平均不良率在3%-4%。所以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由于经济下滑,不良贷款率维持在2%-3%比较正常,反而过去1%还显得不正常。  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告诉记者,去年以来该行不良贷款反弹完全超出此前预期,前5个月的不良规模已经达到了全年的目标,而该总行已经严令要求确保信贷投放的质量和安全。  “考虑不良率风险,现在总行信贷审批标准更加严格,有些抵押不足、没有担保或者风险稍高的项目,从总行到分行都宁愿不碰。”上述人士坦言。对此,记者采访多家商业银行得知,目前银行经营的主要任务是排查、控制对应客户的潜在风险,防止转化为不良贷款。  本报记者从一份股份制银行关于下半年新增贷款投向的文件规定中发现,该行总原则是优先保重点在建项目需求。具体合规的投向有五类:一是符合公路法的收费公路项目;二是国务院审批或核准通过,且资本金到位的重大项目;三是土地储备类和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四是农发行支持且符合中央政策的农田水利类项目;五是工程进度达到60%以上,且现金流测算达到全覆盖的在建项目。  多渠道处置不良资产包  妥善处理问题贷款已经成为银行普遍面临的头等大事。  在2014年农业银行业绩发布会上宋先平表示,由于滞后的因素,预计商业银行整体不良贷款呈上升趋势,会在2016年上半年见顶。  “换句话说,现在这轮不良资产处置还不是高峰,未来可能会加速处置不良。”一位股份制银行从业人士向记者坦言,“但现在也正在经历不良资产处置密集期――银行、信托公司有大批不良资产向资产管理公司出售。第一波高峰始于2003年开始的几大国有银行股改上市。”  但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银行业内人士的观点趋同,大可不必“妖魔化”不良贷款上升,而处置不良资产,银行也会“多管齐下”。  “目前,多家股份制银行将零售业务的重心上移,大力发展小微金融。这种模式是取得批量授信之下的规模效应,对于单笔贷款的不良容忍度,可以适度提高。”一家股份制银行信贷审批经理告诉记者,在风险总体可控的前提下,按照收益风险匹配原则,设置差别化风险容忍度,同时设置不良率预警线和警戒线,实施动态管理,或将成为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管理的长效路径。  中行副行长张金良在2014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中行已对存量的平台贷款进行甄别和清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总体来看是适度的,中行的政府平台贷款96%是省市一级的,64%在东部地区,风险可控。  而在不良资产处置领域摸爬滚打了近10年的吴川(化名),虽不再敢对公开处理转让的不良资产包冒然出手,但同样认为行业机会很大。  “前年我们接手一个来自一家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包,其中最大的一笔不良资产来自于国内一家大型房地产企业。”吴川告诉记者,“按理说,不良资产和大型企业有关,应该好处置。因为这些大企业资金实力雄厚,又不会破产倒闭。”  但实际并未像他想得如此一帆风顺,“债务人知名度越大、企业规模越大,就越难从他们那里追回债。”吴川感触颇深,“对于通过公开转让方式接盘银行不良资产的接盘者来说,追债过程犹如火中取栗。”  但吴川坦言,不良贷款击鼓传花的游戏仍在继续,“这些掩盖行为是把问题的暴露时间延后,或者说阶段性隐藏,但这并没有解决企业现金流和实际的经营情况。”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坦言,从银行端看流程还在正常走着,如果最终企业经营转好了,风险可能得以化解,但是周期会比较长,也比较痛苦。  在不良贷款处置上,宋先平表示,农业银行使用债务重组、债务削减、减免本息,以及在企业兼并重组中实施贷款展期、延期,多种途径来处置不良贷款。但如何更好地处置不良资产,“财政部还在继续研究新的不良贷款处置措施。”  “不管商业银行愿不愿意承认,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已经实实在在发生了,而且这冲击速度可能会比预想来得更快。”上述国有大行负责人告诉记者。  同时在重压冲击之下,如何寻找新的增长点,也是商业银行下一步将不得不接受的考验。招行行长田惠宇坦言,2014年招行以打造“轻型银行”为目标,以“服务升级”为路径,立足“一体两翼”的战略定位,继续深化战略转型。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良贷款认定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