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放缓是不是意味着饱和?

中国经济未来一段时间会怎么样?_百度知道
中国经济未来一段时间会怎么样?
提问者采纳
有人曾经担心的坦言世界工厂的重心已经由中国移到了别的国家,中国经济不会再保持如此快的增长速度,中国国内经济的发展,也将趋向各发达国家一样,在极为微小的经济增长线边缘徘徊。有很多经济学家为此耿耿于怀,有人对这种预测开始忧心中国未来在世界经济大国当中的地位。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势将会持续增长,但速度必然缓慢,这是经济发展历史的必然阶段。可不必为这种现象而心存忧虑,因为中国经济发展将变的缓慢,并不一定就是一种坏的现象,它是中国市场经济开始成熟的表现,也是中国开始成就真正的中国经济时代的开端。
也许此时会有人更加不解,其实原因很简单。中国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水平相差甚运,当中国这个学徒进入到世界经济当中,外国随意的一颗甜果交到中国手中,都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进步,原努的经济基础,使中国要汲取的工业经验太多,所以在相差甚远的一段距离内,它的发展速度是非常的惊人的。当中国在吸收了部份外国经济发展经验之后,中国开始有了一点家底,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开始与世界各强国之间拉近,中国经济也由以前的学徒工,慢慢的变成开发设计师,学徒工是拿来主义,掌握的速度当然要快,而开发设计师,需要自我的摸索和钻研,它的进步当然缓慢了。就像是我们现代中的任何一个人的才华,都会比孔子要高,可是我们并不一定有孔子那样的成就,因为它终其一身是在研究学问,从无到有,所以它是缓慢的,我们是在做学徒,拿别人现成的东西,固然学习的要快。
上面是从经济发展成熟阶段的成度来看,另外一方面要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后的国内经济资源调衡角度来看。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打破了中国依靠出卖劳动力和原始资源来换取经济发展经验框架,中国劳动力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而不断高升,中国原材料再也不是中国人拿来利用的资本,劳动力和原材料的涨价,使中国失去了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的口号。随着各第三世界国家对待经济发展同样迫切的渴望,与之同时与中国各项工业原始资源增长的对比,发达国家资本家们就敏锐的看到“中国制造”已不再有决对性的世界经济市场竞争优势。所以在面临到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兴起的俯骸碘缴鄢剂碉烯冬楼同时,原本各世界强国的购物眼光已从中国转向它们。暂且看待世界各强国的消费水平不变,世界工厂在增加,中国工厂的竞争优势在减少,中国工厂面临的挑战就越来越严峻,自然经济发展会有所回落。
还有一个是循环性因素,即世界各强国的消费水平在减少。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当改革开放之后,勤劳而又充满智慧的中国人看到了外国工厂的模式,便开始向外国学习,学习的浪潮很快扩大,中国工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数以亿计的各类性的产品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时涌向世界市场,这样就会冲击世界原有的经济供应链,一些世界强国本有的工业便会被冲散,所以就发生了一系列国家抵制“中国制造”事件。当这股冲向世界各强国工业流潮过后,中国的产品加之原世界各强国生产出来的产品,很快就使整个世界市场经济饱和,因为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又缺乏世界性的经济调控,这样一时间就无法消化掉这股突然增长起来工业商品供给。世界市场经济饱和是一种澎涨性的饱和状态,因为它的突然性增长,切断了原有的持续性世界经济供给链,这便会出现,有些商品本能够快速消化掉,一时还不会出现经济堵塞,然有些商品却需要时间周期,然中国工厂和世界工厂却是在马不停蹄的生产,这样就会出现供多于求的经济危机。又由于中国国内综合资源价格在不断上涨,又面临各第三世界国家外部工业竞争,所以中国一些过于盲目的工业必然会随着这种世界平衡性的经济潮流而慢慢的消减,在这消减的过程当中,使世界经济市场来消化掉中国这股突然澎涨的商品供给,使世界经济再次处于平衡性饱和状态。
所以我个人的观点是,中国经济发展将会变的缓慢,是一种极其自然的现象,不须为之恐慌。但这种缓慢的过程当中,必定会形成国内工业淘汰赛,使中国无节制性的工业发展变的秩序和条理,重新形成世界经济平衡性供求关系。
那么中国经济发展将走低,中国经济形式又将会形成什么样的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呢?这个问题就是我个人所看好的中国经济发展走低的优势所在。
当世界经济市场处于饱和状态之后,中国工业输入又面临着第三世界新兴的国家血本性的工业竞争,为了生存,必然会从世界各强国的市场经济当中开发出新的市场经济战略领域。这种新的市场经济战略领域就是中国由制造国开始转变成为商品大国的开端,打破原有性的“中国制造”。当世界各强国企业开始转变利润眼光之后,中国人在已学到的工业制造经验,在外部市场竞争压制的情况下,必然会独立出中国自己的产业商品,摆脱原有的世界市场经济依赖。这时,才是中国产业形成的开始阶段,依我看来,凭借中国所处的发展位置来看,会形成上、中、下三种经济市场形式,一种世界工业发展眼光。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持续发展。 不会出现经济下滑的现象,最重要的是这两年发展的机遇很多。
中国经济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2015年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新常态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2015年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新常态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为什么产能过剩一直在中国出现?
这个问题我已经考虑了有两年有余,你的看法哪?补充说明部分应该只是对问题中容易造成误解或者模糊不清的地方进行说明, 问题的答案建议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谢谢。
按投票排序
218 个回答
回答里居然有发改委工作人员。。。。匿了产能过剩主要几个原因:凯恩斯主义、产业垄断及资本管制凯恩斯主义: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历年来为保增长、促就业大肆投资造成无序及重复性的建设,直接造成国有企业及间接造成私有企业盲目投资扩大产能。一旦经济放缓,政府带动的需求降低,就造成扩容后的产能明显过剩。产业垄断:国有经济体垄断了大量的行业,造成民间资本投资渠道狭窄,不得不在已经饱和的市场展开激烈竞争,在被淘汰前必然导致该行业整体产能过剩。而且国有经济体自身也非常低效,上层机构以政绩为主并非以效率为主,导致垄断行业自身也过度扩张产能过剩。资本管制:对于一个产能饱和的市场而言,在自由经济体制下资本会脱离该市场,追逐新的利润增长点。在一国众多产业均饱和的情况下,资本会脱离该国投资有利可图的新国家市场,待原国家市场洗牌后再考虑是否入市。但在中国资本管制情况下,国内资本出境投资极大的受限,既不能出境投资,又要面对垄断行业无法进入,就只能在现有市场重复投资杀个你死我活,因此现有市场必然产能过剩。
个人认为主要还是前期发展的太顺了,尤其在08,09年有些企业躺着都能把钱挣了,导致企业对前景估计过度乐观,盲目扩大产能,扩张规模。
以我所了解的一个机器制造行业为例:在我们老家的县城,九十年代开始有一两家工厂出产类似的机械产品。经过十几年的良性竞争和市场淘汰,发展出较大规模的四五家企业,产品也从最初的纯手工小型机械,发展为电子电气化。周围制造机器配件的有几十家。
2005年开始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如火如荼,各个企业的产品销量一路飙升。几个大企业在政府的扶持下开始发力。县城也提出了建设“XXX产业基地”,打造“XXX机械城”的目标。政府在县城的西面划拨出了大片土地,在本地的几家银行提供的低息贷款的支持下扩张开始了。几大企业纷纷建造起了规模宏大的新厂房,制造车间也扩大了十几倍,雇佣的工人成百上千。脑子灵活的也开始走“多元化”(手里有大片的土地+银行提供的低息贷款=房地产企业),企业纷纷改名为XXX集团。
于此同时,周边的零配件小作坊如雨后春竹遍地都是。在我们老家随便在机械厂干个两三年学点技术,弄点资金就能开个零配件厂。每次回家满耳都是“你看你隔壁的某某学都没上,现在都成大老板啦”。
08年国家放出4万亿,给房地产市场来了个火上浇油。县城的企业开足马力生产都没满足需求,甚至出现为了一台刚出产的机器打架的事。客户也像疯了似得根本不过问价格,平时一台1w的机器要价3w都有人问都不问就买。隔壁小配件作坊的二牛突然变成了巨牛---要货?先拿钱来,再排一个月队。突然间整个行业真的可以躺着挣钱了。
经过 08-09年一年多时间,县城的物价已经超越省会;大街上的跑车随处可见;高层住宅楼冒出几十栋,平均房价4000+;新开了两条双向8车道的柏油路;河边一边挖坑一边填路,据说在建公园,里面会有西北最大的摩天轮;隔壁的二牛在县城买了栋别墅已经不在村里住了;家里人给在深圳上班的我打电话说:赶紧辞职回来给家里帮忙啊,你在那上班有啥意思呢,再干几十年都赶不上隔壁的二牛!
10年后,风潮过去了,市场归于平静。县城的楼盘因为建的太快,地段又偏僻又没有暖气无人问津;挖了一半的坑铺了一半的路因为没资金停了;公园门口就三两个卖烤串气球的站风中缩成一团;县里的龙头企业分成了两半;新厂区里开工的就只剩下三个车间;据说有几个卖配件的作坊老板欠了一屁股赌债,有个还被拉去活埋;二牛过年跑我家里找我说“兄弟我想开个网店卖土特产,你帮帮忙看咋整?”;买机器的客户也关了好几个摊,欠的钱推了半年又半年,一起吃饭的时候不断地骂习老大。
所以你看,产能过剩就是这么来的,你把明天的饭昨天吃了,明天肯定就只有挨饿了。
首先产生过剩根本不是市场经济的问题,更不是私企的问题。“一抓就是死,一放就乱”80年代,甚至更早以前就是中国经济的典型特征。很多人以为白色家电的产能过剩是市场问题,可1980年企业连承包制都没有实行,国家轻工业部只审批了5家冰箱厂商,而1985年已经扩充到42家了,要知道同年中国才开始实行城市企业改革。同样是80年代,几乎每个省都引进彩电生产线,总计超过100条。改革前就有产能过剩问题,所以产能过剩可能是私企或者市场经济的问题?其实稍微对产能过剩问题有点认识的人,就不可能把此问题归咎于市场经济,因为中国政府和经济学界最早从学术的角度关注这个问题是由于80年代的一本书——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的《短缺经济学》。科尔奈通过对匈牙利经济的观察,创造了“投资饥渴症、扩张冲动、父爱主义、软预算约束”等学术名词。正是由于科尔奈对社会主义经济有如此见解,后来对中国改革影响巨大的巴山轮会议便邀请他演讲,要知道此次会议连当时中央最高领导都派自己的秘书前来聆听。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多属于消费结构快速变化的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出现产业潮涌现象,所以产能过剩现象在社会主义国家特别突出。所谓潮涌现象就是厂商短期内会瞬间进入同一行业投资,而发展中国家之所谓潮涌现象特别严重,是因为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各国大众的消费支出都会发生相似的结构变化,比如纺织、家电、煤炭、钢铁、房地产,不同于发达国家国家厂商要创新,制造新的产业以创造消费,发展中国家的厂商都很容易辨别出哪些行业赚钱。另一方面由于发展中国家厂商投资的行业,没有创新门槛,大家短期内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投资生产线,就可以轻易扎堆进入新行业,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潮涌现象。我想稍微年纪大点的80后,就知道90年代初很多地方扎堆投资纺织、家电、化肥行业,在九十年代末这些行业也都纷纷倒闭。所谓说发展中国家有严重的潮涌现象是正常的经济现象,即便是国企,甚至没有企业,仅仅是政府,也会一窝蜂投资某一行业,比如90年代、2000左右各地政府建的的各种高新技术开发区。所以说投资饥渴、扩张冲动计划经济时代就有,并不是市场经济的特征,而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变迁过程中的会加剧这个现象。但是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作为发展中国家,其特有的经济制度加剧了产能过剩,原因有二:1、社会主义国家产业链普遍是偏重工业,有着严重的金融抑制政策。社会主义国家想短期内超越发达国家,以为自己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就是产业结构,因此想提高重工业的比重,而重工业需求投资,于是在银行普遍国有的情况下人为的压低存贷款利率。同时社会主义国家的银行结构一般以大银行为主,这样的银行业结构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有利于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融资。投资门槛低使2发展中国家容易出现潮涌现象,此时社会主义国家的贷款成本低,银行业产业结构又不合理,这样国有企业投资成本自然就低,加剧了潮涌现象。2、国有企业存在预算软约束。所谓预算软约束,就是私人企业投资失败了,投资者会破产,而国有企业投资失败了,会有国家兜底,所以国企投资往往会不计成本。典型的例子,就是去年10月开始,而这些购地企业都是国企,比如此案例中是葛洲坝集团购买的,而作为行业龙头的万科居然都没有举牌。国企不计成本不但是因为国家兜底,花的不是自己的钱,实际情况往往是领导借着投资政绩升官,3年后企业破产已经和自己没有关系。以上两条是造成社会主义国家产能过剩更加严重两条普遍原因,因此身在匈牙利的科尔奈率先总结出了这些现象。不过中国由于地方政府的竞争以及严重的腐败问题,地方政府补贴新兴产业,同时采用地方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了产能过剩问题。典型的代表就是汽车行业,中国n个地方政府规定当地出租车只能是购买本地生产的汽车,或者给本地生产的汽车极大的补贴,如此引发了至少数十亿的新能源汽车补贴黑幕。为了当地的利益,甚至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置汽车产业的规模经济于不顾,这样能不投资饥渴、产能过剩么?如下图所示,,一方面国企的贷款/总产比高于私企,另一方面国企的效率至少比私企低10%以上,你觉得国企产能过剩严重,还是私企严重?我想即便不看书,稍微读读新闻,就知道国企的产能问题比私企严重的多。比如去年新闻爆出,要知道中国总体债务规模160w亿左右,而国企差不多有80w亿,占了总体债务的50%,GDP的120%,国企一年的利润交利息都够呛了。连发改委产业司司长都认为是市场化,某些人居然把国企的屎盆子扣到私企身上,我建议这些人多买股票,毕竟。
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中国厂商进入市场意味着技术门槛已经大幅降低,中国企业通常无力撼动高端市场,高端市场的利润率较高,厂家对供应商的资质要求严格,大多都有稳定的供应商,甚至有参股关系,一点价格上的好处不值得厂家去冒这个风险,中国厂家自身也明白打入其供应链绝非易事,所以定位本身就在利润率较低的入门市场。在很多对成本敏感的小企业看来,低廉的价格和可以接受的质量的组合再好不过,因为他们的产品本身也是这两者的组合。有了这样的需求,厂家自然有动机增加产能。中国的资本成本过低,利率很低。在市场繁荣的时候,企业非常容易获得贷款,低利率使得企业认为可以确保投资回报。由于地方政府对于投资的欢迎和企业对市场变化的风险认识不足,企业通常拟定了较高的目标,认为自己可以在市场增长和单价下降中找到平衡点,可是一旦经济形势不景气,单价和需求都出现下降,工厂的开工率就受到威胁,库存上升,企业无法达到盈亏平衡点,这时企业其实可以选择卖掉设备和工厂以减轻亏损并获取资金偿债,可是地方政府的支持使得企业在偿债上游刃有余,并坚信市场终会好转。问题是即便市场好转,在市场繁荣的年间增加的产能也已经透支了五年以上的市场需求,如果大家都期待着市场好转,都维持产能,那么到设备到达使用年限的那一天也许产能仍然处于过剩状态,那么全行业均无利可图,这批设备和厂房的投资血本无归,企业只能靠非经营性手段弥补损失,比如厂房处的固定资产增值,这是非常被动的,也背离了企业的初衷。这一点在新兴产业中也很明显,虽然新兴产业没有太多经济不景气的威胁,但是企业高估了市场增长,低估了竞争程度,同质化严重和寡头的存在使得脱颖而出难上加难。我认为有不少企业自知胜算不大仍执意一条路走到黑,这与社会的浮躁氛围有一定的关系,我们看到宣传成功者的报道经常见诸报端,但对失败者的教训总结却比较少甚至根本不受欢迎,加上媒体为国民经济唱赞歌,频繁抨击担忧中国市场风险的海外机构,让很多人产生了只要是在中国这个潜力最大市场就不会失败的错觉。高端市场的增长:随着民众的收入增加,追求品质生活的居民比例急剧上升,在终端消费品这一块仍然倾向于只选便宜货的消费者大幅减少,我们看到纸尿裤市场的反转就是一例,高端品牌好奇和进口品牌花王大肆抢占市场。在这个背景下,低质低价的产品被排挤到了市场较小的小城市和农村市场,人口密度的下降和渠道的复杂加剧了利润的恶化。最为典型的中国式产能过剩来自钢铁,水泥,多晶硅,风机,液晶面板,太阳能面板,海运,运动服饰。再说一下国外企业的策略:在尚未被中国厂商染指的行业,跨国企业也未雨绸缪。他们担心中国企业的进入会扮演价格杀手的角色,虽然中国厂商通常不侵占高端市场,却会打破既有产品价格结构,削弱竞争对手们的议价权,所以他们会随时准备收购中国的新兴企业并想方设法避免二三线厂商被中国企业收购。当然,中国消费市场的景气使得也有很多产能增长迅速的行业尚未被产能过剩所困扰,比如汽车行业,跨国车商的在华合资厂目前就没有产能过剩之虞。不过这是建立在中国仍然极低的汽车普及率的基础上的,而基础设施投资等领域中国已经过了巅峰期,这是消费升级带来的完全不同的情况。当然即便是在汽车行业,隐忧也是存在的。目前市场领先者大众的OPM大概是15%,而较小的参与者如标致雪铁龙则为7%。可是如果中国车市的年增速减慢到7%以内,那么按目前的产能增速考量就会造成产能利用率下降和价格战,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届时大众的OPM会降至7%,标致则会降至盈亏平衡点附近。
得到一些知友的认可,颇为欣慰,今天突然有感,觉得应该补充个结论性的表述:合成谬误并非造成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个人认为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是社会中的产能提供者(包括潜在提供者)和产品需求者(包括潜在需求者)太多,而且无法有效统计和预测,供需的平衡被短暂打破。随着科技的大力发展,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在生产者设定产能的时候无法有效预计市场的实际需求,以及无法正确判断需求的变化及产能被替代和淘汰的周期。过剩是相对的过剩,在我朝的过剩,不代表在非洲的过剩,在当期的过剩,不代表未来的过剩;这是市场经济供给和需求在短期过程中不能平衡的表现,科技的发展、市场经济联系的越发紧密以及信息处理的加速、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的改变等等因素会让产能的调整变得频繁和趋于平衡,波幅减小。这应该是可以遇见到的,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要经历的必然调和过程。合成谬误能对产能过剩现象的出现做较小程度的合理解释,但并非全面的,它最终要归于市场中供给和需求的有效平衡,这个平衡的出现需要市场的自发调整,也需要政府的宏观引导和调整,这个动态过程中肯定还伴随有新的因素的出现。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我们关注的是物质匮乏,各行业生产能力都严重不足,但是,人口生产却是世界之最;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我们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市场经济、进行生育计划和控制,拉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国内物质产品随之丰富多彩并有过剩之嫌,并且在人口规划和控制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那是非常应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是保罗·萨缪尔森,他在二十世纪40年代提出了一个经济学概念叫做“合成谬误Fallacy of
Composition”,在其著作《经济学》中有述。 微观上而言是对的东西,在宏观上很可能是错的。一个农民决定今年多种大蒜提高家庭经济副业收入,这个决定对他的家庭而言是对的,而如若同时,百万计的农民都做了同样的决定,就很有可能意味着他们无意地配合搭档促成了一个巨大的谬误。“香港的很多马路很窄,比如旺角,两车道、三车道而已,但是公共汽车开得非常快,呼啸生风!而北京的很多路,多达七八条车道,车仍然开不快。从这个角度来说,在香港开车,一直沿一条道走会比较快。而在北京,马路很宽,左边不行就右边,右边不行再右边,右边不行还要右边,甚至到辅路,所以老是有很多车在不停地并线,总体上来说,这让整条很宽阔的马路的运营效益大大下降。”(这段文字据说来自梁冬《无畏》,本人未考证)。有个朋友去过美国,他在那里发现,美国人开车汇流时都很默契地遵守“拉链式”汇流,左车道一部,跟着右车道一部,非常顺利,很少堵车。而在中国开车的朋友应该有经验,每遇车道减少的路段,鲜有不堵。行车慢堵车与产能过剩,有关系吗?1992年初,小平同志南巡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的手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980年前后出生的伙伴,可有印象在读高中时,政治经济科教材中曾有的桥段。某个冬天,米国经济危机期间,母子相拥取暖,炉子里无煤可烧。孩子问妈妈为什么不烧煤呢;妈妈说,爸爸失业了,我们买不起煤。孩子继续问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妈妈说,因为煤太多了。不知道现在的教科书中还有没有这样的描述。多么鲜活地再现在当下的中国!那时,我们学习到的观点是,资本的逐利性必然导致生产过剩(罪恶的资本主义必然存在经济危机)。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努力,我们是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但是,直到今天,我们仍旧不知道和未能解决的问题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到什么程度是合适的。政府也在较早时间就提出了要进行宏观调控,防止市场在调节资源配置的时候失灵。但是,调控的基础是什么?什么情况是市场失灵的表现?什么范围的失灵是可以容忍的?什么样的调控手段是对市场配置资源最好的补充,而又不会导致新的问题?这一切都还在主动的、自发的摸索调整当中。没有什么程度是合适的一层不变的,这是我的观点。一个人的饭量都不是每天每顿一样的,何况这么大的中国社会。社会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宏观调控也好,市场自发调节也好,主动也好,自发也好,都是动态的,生产过剩是相对的,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必然的阶段。饿了就多吃点,饱了就停下筷子,吃不下了又不能保存太长时间就只有倒掉或者接济一下隔壁小非哥,还能顺道赚个人情。题主描述的产能过剩场景在几十年前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如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也出现了,再过几年也会出现在东南亚、非洲的一些国家。个人曾在房地产配套行业工作,曾想过这样的问题:一个城市多大的规模是合适的?应该建设多少高楼、多少别墅?配置多少公共设施?多少停车位、多少绿化?思考良多。后来,我发现,生老病死,人来人往,新的机会,新的资源,多少往复,何来常数。总在平衡和失衡间交替。“萨缪尔森举了一个很生动的例子,他让我们想象一个非常简陋的露天剧场,大家可以坐在地上看,但是总有坐在后面的人觉得看得不够清楚,为了比别人看得更清楚一些,他们就会站起来。他们一站起来,后面的人也会站起来,结果大家就都站起来了。站起来以后还是看不清楚,成本增加了,福利却没有增加。聪明人又会想出一些办法来,站着不行就踮着脚,这样可能看得更清楚一些,其他的人也会踮着脚,结果全场的人都会踮着脚看,整体的福利更下降了。表演还是没有看清楚,但是成本又增加了。  如此循环往复,整体福利一直在下降,个人成本不断在上升,这就是“合成谬误”。当第一个人站起来的时候,应该能想到最后的结果是所有人都踮着脚站在高凳子上看。“合成谬误”只是萨缪尔森的一个概念,他真正要提出的理论叫“公共改进”,就是要终止一个恶性循环的游戏。”(斜体文字摘自网络《合成谬误,当第一个人站起来时》)堵车了,交警就会出来,我也会绕道;老堵车,交警老出来也不是个办法,那就建立新的规则、调整车道、增加交通违法摄像头、在驾照考试中增加提高安全高效驾车意识培训。公共改进。个人+机构+制度,微观+宏观,自发+主动。大数据,云概念,是这两年才兴起的。有了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支持,我们能彻底解决合成谬误或者生产过剩吗?留给您思考。
的结论。他的回答前半截说的还算有道理,然而后半截和结论太扯。更在评论区里说马克思的理论是错的,大哥说胡话也要按照基本法好吧。他的观点在其回答末尾已经说的很直接了,“产能过剩是TG从娘胎里带出来的与生俱来的毛病,永远不会消除。”至于两极分化的原因,这牵涉到政治体制,前面说过,不能展开;这里提醒一下,我们国家的两极分化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是科技进步导致的,而中国是政治体制导致的资本主义国家对高收入有自我调节和限制功能,中国没有也不可能有资本主义社会尽管有两极分化,但是占人口的绝大多数的中产还是有能力消费的,而中国的中产很少,而且他们的财产都是房产,根本没有消费能力,所以,有消费能力的群体有限那么,就可以得出结论:这个产能过剩是gcd从娘胎里面带出来的与生俱来的毛病,永远不会消除;这里也是 一直想强调的,即TG不民主所以没法实现通过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提高普通民众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更因为政体不民主所以中国的两极分化也是带有“中国特色”色彩的是带有原罪的。乍一看貌似很有道理,然而还是扯淡…第一,我不理解为什么要特别把资本主义国家和中国分开,中国同样是资本主义国家啊,还是他特指那些生活水平高福利好的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印度菲律宾伊拉克摩尔多瓦都被开除资籍了?那我就默认他指的就是那几亿人口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吧,剩下几十亿人口的资本主义发展中国家先开除资籍。第二,“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的两极分化是科技进步导致的,而中国是政治体制导致的....”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飞速发展就是建立在发展新科技和新生产模式之上的。你要非说中国没有科技进步或者中国的科技进步不如养牛种花的新西兰荷兰丹麦那我也无话可说。第三,“资本主义国家对高收入有自我调解和限制功能,中国没有也不可能有。”
嗯,美帝调节出来个巴菲特和一堆黑人贫民窟。英德法日调节出来一堆财阀富豪和街头流浪者。中国调节出来个王健林和无数国企下岗职工,我看都是半斤八两吧。现代政府都具有对社会财富二次分配的职能,不论是威权政府还是民主政府都会对高收入群体的财富过度膨胀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对低收入群体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然而就实际情况来看,不论是威权还是民主的限制,在超级富豪眼里看来都没有什么卵用。他们有的是避税的法子,最近的ICIJ事件就是个例子。从中国沙特的的政治门阀和财阀到某些民主国家的富豪明星都有自己避税的门道(卧槽提到这件事好怕被续第四,“资本主义社会尽管有两极分化,但是占人口的绝大多数的中产还是有能力消费的,而中国的中产很少,而且他们的财产都是房产,根本没有消费能力,所以,有消费能力的群体有限。”这段话虽然还是有很多槽点,但传达意思懂,基本同意。但这也根本不是中国的政治体制问题或者民不民主的问题,而是中国能不能像欧美国家一样最大程度地剥削地球上其他发展中国家来养活自己的中间阶层。民主不民主根本不是关键所在,菲律宾印度都是民主的资本主义国家,然而不能在经济全球化中占据产业链上游主导地位也白搭。关于结论的反驳见以下回答-------------回答分割线-------------------------中国之所以产能过剩,是因为中国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国家,然而凡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就一定会出现产能过剩,这是资本主义从娘胎里就有的与生俱来的毛病!就连经济高度国有化的国家资本主义体制也不例外,大跃进就是个例子。是不是高度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或者是不是民主政体根本不是最重要的,从资本主义世界老大美帝再到穷国菲律宾越南哪个自由市场经济的皿煮国家没有过产能过剩和经济危机?产能过剩是生产能力的总和远远超过消费能力的总和。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必须同时从生产和消费两方面入手。中国政府推动的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生产问题,而提高人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政府一直是喊口号,至今没有强有力的措施。因为要切实大幅提高人民消费水平必然要进行全国规模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央财政能否负担如此庞大的支出是一码事,但这必然是要遭到无数官僚和大资本家的阻挠了。我们用什么消费?用钱来消费啊,为什么中国一直存在产能过剩?因为老百姓的消费能力不足,也就是手里可以用于消费用途的活钱不够。在中产阶级和小资身上的体现就是月入一万,扣下房贷五险一金和各种乱七八糟的税款剩下的钱不够消费每天一顿红烧肉一周看一场电影。一个家产五百万的中产当然说不上是穷人,但是这不代表他的消费水平就一定强,因为这五百万家产里可能有四百八十万其实是房子,还有十万是一辆汽车,最后的十万存款只剩一两万是可以随时用于消费的活钱。所谓的中产阶级尚且如此,中国还有十亿工人、农民,他们中大多数人的消费水平能比有车有房的中产小资还强吗?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的产业转型升级和最近大火的“供给侧改革”难道不能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吗?产业转型升级是可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至少是有助于解决问题的,但是能不能解决又是另一回事。要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必须要在生产消费两方面同时入手,不论ZF怎么搞发展新工业和IT,老百姓没多余的钱或者是动力去消费,新兴产业还是然并卵。未来三五年全球经济依然不够明朗,搞出口不见得能养起那么多的工作岗位了。提振内需不能光喊口号,赵家必须通过强有力的政策切实提高和保障人民收入,否则大清吃枣药丸。顺便吐槽一句最近肉价菜价涨的真厉害,多少工薪家庭连菜都吃不起了,还特娘的去看电影去看房子去买手机去出国旅游?房子买不起,钢铁水泥各种产能过剩,三四线城市新开了一堆电影院必胜客汉堡王,店里却从没坐满过一半人,连我老家的苹果都烂在树上没人摘。一二三产业都有严重产能过剩、生产严重脱离消费实际的情况,经济增速下滑的锅有不少,但不能都让任志强背咯,也得分个一半给各地唯GDP论的官老爷们背着。也许我们能解决这次的产能过剩问题,甚至在未来几年搞定这一次的经济危机。然而还会有下一次产能过剩和经济危机等着我们。要想彻底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消灭剥削和权贵对人民的欺凌现象,唯一的出路就是不适宜公开讨论的政治内容和打倒和谐词!建立不适宜公开讨论的政治内容,一个真正人民当家做主的不适宜公开讨论的政治内容!========================================中国作为一个特色资本主义国家,不说什么橄榄型社会吧,要想拥有占据13亿人口三分之一以上的中产阶级,就必须要打破现有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成为能够剥削全球领导全球的资本主义霸权国家。而美国有几百个海外军事基地,几乎碾压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军空军,还有全世界最好的大学和最狡诈的资本寡头,即便如此美国也不过拥有几千万家庭年收入超过十万美元的中产人口。而中国13亿人,哪怕就是只有三亿人家庭年收入年收入超过三万美元,又需要多少血汗工厂多少人口众多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去养着呢?又得把多少高福利高收入的发达国家挤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产业链中游以下呢?他们能心甘情愿地被我们超过去吗?换句话说,在没有新科技、能源革命的情况下十亿人口的中国人均GDP达到了3万美元,对美国以外的所有发达国家都是一场灾难,也许美国依靠自身丰富的能源强大的经济军事基础还能是世界一极,但是欧洲原来那些既没有广袤国土也没有充足劳动力更没有庞大资源储备的发达小国的社会经济政治秩序有可能会陷入崩溃,到时候欧洲会成为道德崩溃的地狱。而中国则会成为新的民主灯塔,自由之光。说的更直白一点,没有雄厚经济基础的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就是个屁。总结:要么赵家药丸、要么大清药丸、要么你球药丸。再不改革大清和屁民都是吃枣药丸。未来数十年,全球各地区的劳资、官民、民族矛盾会愈演愈烈,你球要么倒向极左要么倒向极右,没有中间项。Marx is watching you!Mussolini is watching you!
2013年初,由于习大大的一个批示,当时工信部、发改委、银监会出台了一系列产能过剩的政策,当时随联合调研组前后跑了一个月,去了河北、山东、江苏等地,对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光伏等行业进行了大体的了解,分享如下:一、当我们谈论产能过剩时我们在谈论什么?知乎第一守则:不问是不是就问为什么纯属耍流氓。产能过剩年年喊,自从这个概念90年代初提出后,每隔一两年就要拿出来炒一遍,四万亿后频率已经到了月月炒的频率了。想清楚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确三个问题:一是产能不等于产量。产能的过剩会导致产量的过剩,但产量的过剩并不直接推断出产能过剩,用时髦的词来说,产能过剩是供给端因素,而产量过剩还可能糅合需求端因素,媒体上用来佐证产能过剩的例子大部分都是产量过剩;二是产能过剩的标准怎么衡量?大伙都知道,产能的利用率不可能达到100%,因为有检修维护,发电厂90%的产能利用率和化工企业70%的产能利用率可能都是正常范围,而长三角的纺织厂在景气的时候,产能利用率能达到95%,所以说标准很难定义;三是产能过剩一定就是不好的吗?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最优的状态是供需平衡,供需平衡的前提是供给弹性要好,弹性好则对应着一部分产能必然闲置,这样在需求发生变化的时候供给才能实时满足。从当年的调研过程看,许多人,包括政府官员、银行高管、企业老板乃至发改委、工信部的决策人在这三个问题上都没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认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由此可知问题的解决为什么难上加难了。二、产能过剩解决起来为什么这么难?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按重要顺序排列:一是地方政府的GDP考核导向。多年来惟GDP导向的结果下,谁能产生GDP谁就是市长的座上宾,土地、环保、信贷、税收等手续地方政府会一路绿灯,市长巴不得今天招商过来一个项目,明天就能签意向,年内就能开工,明年就能投产;全国都在这种思路下,能不过剩吗?二是行政审批的随意和不公开。发改委的那位匿名领导也说了,审批只能管得住守法的管不住不守法的,但现实可能更严重,朝令夕改和暗箱操作式的审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会逼良为娼,能管得住的到最后只是国企,因为他们的领导把帽子看的比票子重要,而民企压根不管有没有审批,先投产运营再说,地方政府早就被摆平了,上级来追查最后也大多是罚款整改补充手续完事。河北的小钢厂、山东河南的小水泥等都是这种模式。这种”事后追认“式的审批监管也起了个非常不好的示范作用,”先把孩子生出来,你难道能杀了不成?“现在大到核电站,小到路边房的改建都先造成既定事实,再由”审批部门“来追认。上面说是个案层面,如果扩大的行业层面的话,历次治理过剩产能都会听到一个词:新老划断。人为设置一个时间点,在此之前的就合法,之后的就是限制,造成了一旦某个行业赚钱,大伙纷纷卯足劲大干快上,赚不赚钱是以后的事,就怕晚上一步,政策窗口就关闭,沧州的玻璃行业就是这么干的。再澄清一个概念,媒体上经常提”未批先建“这四个字,但有没有人追问过:通过审批的标准是什么?拿发改委来说,有同意立项的批复,有对可研的批复,”路条“听说过没?这个标准可能连审批人自己都说不清楚,所以“未批先建“严格的讲是个伪命题。三是当前特殊的市场规律。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一个直观的经验是:在中国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只要挺过产业的冬天,将来肯定能赚大钱,如果敢在冬天的时候扩大生产,一旦赌对了,后面的日子就是风口上的猪。而”冬天“什么时候过去主要取决于政策而不是市场,赌的成分就更大了一些。所以会出现许多奇怪的现象,企业的老板在不景气时宁可欠高利贷给工人放假停产,也不愿意将企业转手,更别说破产清算,客观上抑制了过剩产能的退出。没想到这个老问题又被翻出来了,借地回顾下自己的那段经历,年底事多,上班时间到了,回头再更。
一句话就能解释: 非完全自由市场呗。
这个问题我想提一个比较新颖又极为老套的答案——体制问题。。。(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我真的不是故意的)这个是该问题的一方面解释,但不是全部。因为中国地方政府对产业发展有着很强的影响力,而中国比较长时间以来的以GDP指标为主要绩效标准,所以造成了一个官员晋升锦标赛的局势,简单来说,对于一个地方官员,是你的晋升状况实际上不取决于你的GDP相关各项指标,而是取决于你GDP相关各项指标在你竞争者中的排名。所以你可能倾向做出表面上双输但实际有利于你政绩排位的决策(如盲目扩大产能,并不盈利但大大减少竞争者管辖地区的经济效益等),反之亦然。大致就是这个意思,详细内容可以查看周黎安一篇什么官员晋升锦标赛的文献,(记不太清楚了,查这几个关键词能查到的,爪机无力)虽然是学术文献,但是并不是很晦涩,没有太多专业知识的人应该也能看懂。
经济危机是中学课本的内容啊?大片大片的回答,居然不知道经济危机,把产能过剩说成中国特有的现象也是醉了。产能过剩不就是供过于求吗?有资本主义以后,这个发生多少轮了?资本追求最大利润和现在中国地方政府追求GDP没有本质的区别。供给端投资过多,超过了消费能力,自然就过剩了。个体看,张三干机械赚钱,李四也干,大家都干,超过市场需求,张三李四过剩。把各个地方政府作为个体,佛山搞建材发了,有GDP,负责人高升,惠州也上项目,大家都上。最后也过剩了。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出口因为海外的经济危机下降,因为人民币升值下降,消费因为国内贫富差距的拉大,房地产的打压和政府开支的压缩下降,投资4万亿强拉的春药没法一直吃,自然就过剩了。过剩了无非优胜劣汰,强的生存下来,弱的死一批,各种合并重组,等到经济好转的时候重新赚钱。但是这个阵痛会很严重。现在的问题是,地方政府这个大公司为了自己的KPI,不愿意承受这个阵痛,而是各种办法补贴自己不太强的企业,过剩了以后,优胜劣汰不了,大家都不淘汰。搞一路一带,拉动第三世界的出口,重新刺激房地产,搞国内消费拉动,继续放水吹泡泡,都是政府用过的办法,目前看没有能解决问题。所以转供给侧改革,优胜劣汰,阵痛还得痛。阵痛的过程就是经济危机的过程,企业倒闭,大量失业和工资下降,消费能力下降,进一步过剩,产能再缩减,等到新的平衡才能跳出这个螺旋。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