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和环境问题都是由于中国人口负增长增长过快造成的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
&一、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环境问题产生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并随着其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范围和程度逐步扩大,环境问题的内容和表现也在不断变化。解决人类与环境的矛盾,主要靠发展生产力。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例如:十八世纪以来先后出现的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论和人地协调论等,就反映了近代人类对人地关系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认识过程。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产生并不是不可避免的。随着人类的认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通过发展生产力,最终可以实现人类和环境的协调。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便会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如果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形成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的发生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人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最终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在采猎文明时期,环境问题主要由洪涝、干旱等自然原因引起。而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生态破坏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人口急剧增长是当前首要的环境问题。人口急剧增加,超过了地球环境的合理承载能力,势必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这些现象在地球上某些地区已出现了。资源问题是当今人类发展所面临的另一个主要问题。全球资源匮乏和危机主要表现在:土地资源在不断减少和退休,森林资源面积不断缩小,淡水资源出现了严重不足,生物物种在减少,某些矿产资源濒临枯竭等等。这都是人口急增和对资源过度消费而造成的。全球性生态环境被破坏主要包括:森林减少、土地退化及被占用、水土流失、沙漠化、物种消失速度加快等等。这也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作为全球性的重要问题,主要指温室气体过量排放造成气候变化、广泛的大气污染和酸沉降、臭氧层破坏、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危害及其越境转移、海洋污染等。
二、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
自然界中存在并可能被人类用来获取能量的自然资源称为能量资源。能源则是指人类取得能量的来源,包括已开采出来可供使用的自然资源和经过加工转换的能量来源。尚未开采出来的能量资源称为资源,不列入能源的范畴。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能源进行分类: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来自太阳的能量。除了直接的太阳辐射外,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和生物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都是间接来自太阳能;第二类是以热的形式蕴藏于地球内部的地热能;第三类是地球上的各种核能,即原子核能;第四类是太阳和月球等天体对地球的相互吸引引起的能量,如潮汐能。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燃煤和煤炭加工与开采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导致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而且煤不可再生,将逐渐耗竭,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因此,要开发和推广用对环境无害的清洁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地等。人类历史上已经历了三个能源时期,即以薪柴为主——以煤炭为主——以石油(包括天然气)为主的时期,目前仍处在以石油为主的时期。全球能源开发利用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由于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大量开发,燃烧,给水、土、生物等资源带来巨大的破坏,造成二氧化碳增加,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恶果。二是第三世界约有13亿人口能源供应不足,靠木材、秸秆、树根、草皮、粪便等作燃料,导致全球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为主的国家之一。年生产、消费10亿吨煤,加之技术落后,能源利用效率低,对水、土、生物资源等造成损失和破坏,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我国农村70%以上居民缺少商品能源,全国农村年耗薪柴2亿吨能上下,大大超过森林生长量,造成森林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频发。为了保护全球资源,要运用科学技术来实现对资源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的目标:(1)进行“能源革命”,逐步以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无污染能源代替煤、石油等污染严重的能源;(2)进行“绿色革命”,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3)加快产业革命进程,使传统原材料工业、制造业达到一个较高水平,推广资源节约,资源保护的各项技术;(4)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资源经济效益,减少排污量;(5)实行资源再生产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
适用于:第四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教学
来源于:百度百科关于人口数量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利于增加环境人口容量B.环境污染问题是由于人口增长和人类生产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C.人口增长过快,环境势必受到不良影响D.目前造成环境污染的主..问题人评价,难度:0%关于人口数量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利于增加环境人口容量B.环境污染问题是由于人口增长和人类生产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C.人口增长过快,环境势必受到不良影响D.目前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数量的增长马上分享给朋友:答案D点击查看答案解释本题暂无同学作出解析,期待您来作答点击查看解释相关试题高中地理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单元测试湘教版必修2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span class="g-ico g-ico-star g-ico-star-on" style="width:%">
<span class="g-ico g-ico-star g-ico-star-on" style="width:%">
<span class="g-ico g-ico-star g-ico-star-on" style="width:%">
高中地理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单元测试湘教版必修2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7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D人口增长过快,首先是给环境和资源造成较大的承载压力,并因此对生产和生活形成困难。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地理
读“南美洲南部降水分布与气温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阿根廷潘帕斯草原(B处)上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相比较,该地区气候上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地理位置上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该草原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有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4)为促进牧牛业的发展,当地人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5)阿根廷的新鲜牛肉可供应到西欧人的餐桌上,主要是由于人类发明了___________,其反映了的___________改善和___________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科目:高中地理
读“三峡库区环境状况类型示意图”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三峡库区具有人地矛盾尖锐、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基础薄弱和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等特征。根据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程度、“三废”排放量及地质灾害等指标分析,划分了三峡库区环境状况类型。由于三峡工程即将淹没部分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因而产业的重建与结构的升级任务十分艰巨。按照高效生态经济的目标模式,应大力发展以清洁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为基础的支柱型产业。
(1)图中生态相对很差的地区分布在长江&&&&&&& 河段。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2)引起整个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有(&&& )
A. 气候湿润,降水量过多,暴雨集中&&& B. 人口文化水平过低
C. 长期毁林开荒,陡坡耕作&&&& D. 地质条件复杂,多地震、滑坡和泥石流
E. 库区经济落后,财政困难,对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的投入不足
F. 修建三峡工程,有百万移民搬迁&
G. 随着库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3)依据三峡库区的环境状况及经济目标,应因地制宜地选择下列哪些项目作为三峡库区的支柱型产业&&&&&&&&&&& 。
A. 采掘业 &&&&&&&&B. 柑橘果汁、保健药酒等食品加工工业&&&&&
C. 服装业&&&&&& &&D. 以中药材资源深加工为主的医药工业&&&&
E. 以生态旅游为主体的旅游业&&&&& &&&F. 造纸及纸制品业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河北省南宫中学高二3月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综合题
读“三峡库区环境状况类型示意图”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三峡库区具有人地矛盾尖锐、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基础薄弱和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等特征。根据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程度、“三废”排放量及地质灾害等指标分析,划分了三峡库区环境状况类型。由于三峡工程即将淹没部分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因而产业的重建与结构的升级任务十分艰巨。按照高效生态经济的目标模式,应大力发展以清洁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为基础的支柱型产业。(1)图中生态相对很差的地区分布在长江&&&&&&&河段。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2)引起整个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有(&&&)A. 气候湿润,降水量过多,暴雨集中&&& B. 人口文化水平过低C. 长期毁林开荒,陡坡耕作&&&& D. 地质条件复杂,多地震、滑坡和泥石流E. 库区经济落后,财政困难,对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的投入不足F. 修建三峡工程,有百万移民搬迁&G. 随着库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3)依据三峡库区的环境状况及经济目标,应因地制宜地选择下列哪些项目作为三峡库区的支柱型产业&&&&&&&&&&&。A. 采掘业 &&&&&&&&B. 柑橘果汁、保健药酒等食品加工工业&&&&&C. 服装业&&&&&&&&D. 以中药材资源深加工为主的医药工业&&&&E. 以生态旅游为主体的旅游业&&&&&&&&F. 造纸及纸制品业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学年江苏射阳县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中国部分流域情况表流域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人口(万人)水资源量(亿立方米)水资源利用量(亿立方米)M流域5813955.186478.18834.09N流域7915387.82481.50402.56长江流域17840825.129274.221737.12海河流域3210627.02212.06432.83淮河流域3315502.13625.29656.92&材料二&中国局部水系图(1)表格中的M、N流域分别与图中哪两条水系相对应,其对应数码是:M:__________,N:__________。(2分)(2)据表格中的相关数据判断,人均水资源最丰富的是__________流域,水资源最短缺的是__________流域。(2分)(3)图中甲、乙两条线代表我国即将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的输水路线,其中可以由南向北自流的是__________线路。试分析南水北调对北方的积极影响?(3分)(4)图中A、B两大城市均存在用水紧张,但紧张的主要原因有所不同。A城是由于_________,B城是由于__________。(2分)(5)针对我国水资源问题的现状和特点,简要说明为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除了跨流域调水、治理水污染外,还应从哪些方面采取相应对策?(3分)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江苏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中国部分流域情况表
(万平方千米)
(亿立方米)
水资源利用量
(亿立方米)
材料二&中国局部水系图
(1)表格中的M、N流域分别与图中哪两条水系相对应,其对应数码是:
M:__________,N:__________。(2分)
(2)据表格中的相关数据判断,人均水资源最丰富的是__________流域,水资源最短缺的是__________流域。(2分)
(3)图中甲、乙两条线代表我国即将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的输水路线,其中可以由南向北自流的是__________线路。试分析南水北调对北方的积极影响?(3分)
(4)图中A、B两大城市均存在用水紧张,但紧张的主要原因有所不同。A城是由于_________,B城是由于__________。(2分)
(5)针对我国水资源问题的现状和特点,简要说明为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除了跨流域调水、治理水污染外,还应从哪些方面采取相应对策?(3分)资源和环境问题是由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吗?为什么?_百度知道
资源和环境问题是由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吗?为什么?
提问者采纳
困难户800多万户.99%递增速度,北京第二,会因呼吸,将比过去一个世纪高5℃左右.7%,接着,第二次增长1倍时间为400年,按每35年人口增长1倍的固定增长速度计算。人口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燃烧,我国城市居民平均居住面积21,海平面上升14、动物是不能供人类食用的,到公元3535年全世界人体的总重量超过地球的重量,但由于人口过分集中,增加1倍的时间越短,而是指人类在地球上维持永久生存下去的最多人口数.73%.34℃,年需能量8×105千卡、噪声,市区人口过密所造成的,人口增长1倍约用450年。公元时代开始.3m2,地球上的植物总产量可养活8250亿人口.35%的速度递增,还有许多植,我国城镇共有无房户,1988年平均比年增加0.3~0,约3亿人,因此,水源紧张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据统计世界295个城市公共汽车行驶速度、卫生,45年,况且地球上以植物为食的不仅仅是人类,均为人口膨胀.5cm。2,面积km2(即5,全球年平均气温比近几十年还要高1,2000年,我国城市人口比例达35。近百年来.4cm,地球对人口的容纳量,估计到年.5~4,有人以1970年世界人口为36,为100年,引起酸雨和光化学烟雾、NOX,全球地面气温增加0.6℃。究其原因、环境污染(大气,但人类仅能获取植物总产量的1%、对气候的影响人口增长,占植物总产量的0,天津倒数第一,其它各种动植物都直接,我国上升11.1亿km2)。80年代为本世纪最热的10年,我国1990年城镇人口占26,1988年统计,每人每天维持正常生存需能量2400千卡,高于49~81年的3,年间每年以4、SO2增加.2%,整个地球表面每m2将有10个人、绿地)。交通堵塞.8亿做基数、工业发展等使排入大气的CO2,越往后,到公元2705年,地球上植物的总产量按能量计算,但是适合于人类生存的环境空间是有限的.875×1021t、垃圾。2002年统计,导致住房拥挤(90年底,我国各大城市速度逐年下降。目前是35年左右,那么要养活地球上60亿人口年需能量4.2%,仅能养活82亿人口。按这样计算,是城市的另一大难题.8×1015千卡,不光指按容器的容积大小计算。3。纵观人口增长史、对城市环境的影响目前世界平均城镇人口比例为42,全国人均居住面积在2m2以上一特困户尚有55万户).5℃、生存空间及承载力宇宙环境是无限的,而发达国家城镇人口比例为79%、温室效应等发生。这是难以想象的情景、间接地以植物为食,而就是地球(屹今为止唯一发现的)地球的重量5,每年为660×1015千卡。另外,我们将发现越往前人口增长1倍的时间(倍增期)越长、人口增长对生存环境的压力1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解决了我的问题!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能源:人口多了需要的资源就多了,比如粮食,第一不完全是:人口多了产生的垃圾,废弃资源就多了,第二
人口增长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口自然增长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