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016年湖北粮食补贴贴还有吗

当前位置:&>&&>&
2016农村土地粮食补贴明年还有吗?2016年粮食直补怎么补更合理
  5、补贴面积上报:将审核无误的补贴面积上报区财政局;
  6、补贴资金的发放:根据上报面积,按当年国家规定的补贴标准换算后将补贴资金通过银行发放到各种植农户存折账上,补贴发放过程结束。
  粮食补贴中存在的问题编辑
  1、基层财政所建设严重滞后,由于粮食补贴涉及千万种田农户,粮食补贴数据极其庞大而繁琐,而配到的办公设备太少,造成一台电脑、一张桌子办公轮流操作,大量的计算都是通过手工完成,甚至有的管乡员连基本的办公设施都没有,只有将补贴资料带回家中操作,这样势必会对整个粮食补贴工作带来延误和无谓的失误。现代化的今天,而基层财政所还停留在半自动化办公与手工结合这样尴尬的条件。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决定补贴工作的效率。
  2、待遇过低,难以留住人才。由于基层财政的特性,补贴工作是个下乡走村串户很辛苦的事情,有的村落路途遥远,如果租车或骑摩托车的话,费用无法承受,如靠自行车或走路,吃饭又是个问题,这是个困扰基层财政职工两难的问题。所以就出现了,把财政工作当副业,补贴工作委托村干部,自己出去打工创收这样非常不好的社会现象,造成社会上部分人对财政所的误解。还有的基层财政人想尽办法调离,这都造成基层财政工作的紧张,出现1个管乡员驻多个村,涉及农户上万户的普遍现象。为了把粮食补贴工作做好,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身体严重透支,加上待遇过低无法过多考虑自己健康,造成部分基层财政干部带病坚持工作,甚至有的人倒在了粮食补贴工作的路上。
  粮食补贴标准编辑
  1、粮食直补及综合直补:各县区标准不一,约100元/亩,其中粮食直补约10元/亩。
  2、良种补贴:水稻:15元/亩、小麦:10元/亩、玉米:10元/亩、油菜:10元/亩。
  3、农机购置补贴:南江县因是全国地震重灾县,补贴标准为:50%;其余各县区补贴标准为:30%。
  4、能繁母猪补贴:100元/头。
  当前仔猪、待宰活猪价格分别为12.6元/公斤、7.3元/公斤。
  改进补贴方式编辑
  将粮食补贴资金通过种子、农药、肥料等几种主要生产资料,以实物的形式免费配给农民,补在了生产环节,将更有效地推进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种补贴方式有以下好处:
  有利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现在以现金形式发放粮食补贴,钱补给了农民,但不一定补给了农业,钱补在了农田上,但不一定补在了农业生产上。把资金补在流通环节,在粮食市场放开的情况下,贩粮商人受益多,容易挤占种粮农民的利益,种粮农民受益不直接。而采取补农资的方式发放粮食补贴,粮补资金变成了种子、农药、肥料等实物,给农民一种种粮不需要太高成本的导向,同时生产资料价格涨与不涨与农民没有关系,会引导农民去发展农业和粮食生产。
  有利于农业生产资料向大户集中,推动规模化经营。相对于以现金形式发放粮补,粮农要想将粮补资金变现,必须种田,30元补贴的种子不可能干别的用,补农资,让种粮大户和能手大有用武之地,有利于土地流转,促进种粮规模化和机械化,提高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
  有利于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提高农产品品质、产量和农业科技贡献率,提升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农民在接受政府统一采购的生产资料的同时,接受技术服务的主动性也会明显增强。另外,优良的生产资料本身就是新技术的结晶。补农资,就是推广良种良法;补农资的方式,就是调动粮农积极性和推广新技术的最佳结合点。
  有利于减少假冒伪劣农资,维护农资市场的正常秩序,减少坑农害农事件发生。补钱给农民,农民是主体,对农资生产经营单位没有约束力,相当多数农民对农资的鉴别力还不高。一些农资生产经营商借机扰乱市场秩序,混水摸鱼,巧取豪夺国家给农民的实惠。粮补由现金改为实物后,所采用的农资(种子、化肥、农药)经过政府采购、企业招标、部门监督等环节,全过程都处在阳光下操作,农资进货渠道正规,品质有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规范农资生产经营市场,防止坑农害农事件发生。
  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品种优化布局。国家种粮补贴改为实物后,地方政府可根据本地土壤、气候特性,因地制宜选择所种植作物和相关优良品种,推广&一乡一品&、&一村一品&模式,发展粮食生产和农业生产,实现粮食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和产品优质化,进一步优化品种布局和区域布局。
  有利于国家合理确定补贴标准。每亩究竟补多少,依据什么补贴,现行的办法随意性太大。而一旦改为实物的形式免费配给种子、农药、肥料等几种主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与采购价格的差距即要补贴的部分,国家将其补给生资生产厂家即可,容易掌握。
  现行粮食直补的优点编辑
  一是有利于让农民直接感受到党和国家重视农业,农民可以直接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二是有利于农民增收,每人每年等于实际增加收入100元以上。三是实际操作相对简便迅捷,直接补钱,实际上就传递了党和国家支持、保护粮食生产的重要信号。
  补在流通环节的优点,一是有利于农民提高售粮积极性,提高粮食商品率。按出售粮食数量给予粮食补贴,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农民售粮积极性,促进了粮食流通。二是有利于农民稳定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粮食补贴按照出售商品粮的数量来进行,农民自然会选择生产熟悉、产品销路稳定、利润可观的粮食生产,并且在稳定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种植面积。三是有利于农民精耕细作提高粮食单产。按出售商品粮的数量给予粮食直补,无论对过去粗放经营的农民,还是对外出务工的农民,都会带来新的动力。
  现行粮食补贴的不足编辑
  一是补在农民上,没有补在粮食上。本来是对粮食生产的&特惠&政策,事实上却变成了对农民或者农田进行补贴的&普惠&政策,不种粮也可以得补贴。二是金额不大。相对农资价格上扬、粮食比较效益持续偏低的状况,小额的补贴对粮农持续发展粮食生产并不能产生多大的推动力。三是不利于资金监管。粮食补贴资金发放环节多,浪费财力、人力,增大了补贴成本,也增大了补贴资金的监管难度。
  流通环节的不足一是容易诱发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制约居民消费水平和其它产业发展。二是容易诱发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导致种粮农民受益少。三是贩卖粮食的商人受益多,制约粮食生产。四是补在流通环节相对于补在生产环节而言,是一种事后干预,加之粮食生产的季节性,信息传递缓慢,粮农作为粮食生产的主体受益不直接。
  词条标签: 社会2016年粮食补贴几月份下来?2016粮食补贴金额是多少?_
&&&来源:& &
  粮食直补 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1.国外经验启示,探索建立粮食直补政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有效途径。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是必然趋势,受市场和资源条件等因素限制,农业生产效率滞后于第二、三产业,农村人口将大量进城务工就业,不愿继续从事种植业,这在全世界都是普遍的现象。国外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工业反哺农业,对种粮农民进行直补,让农民得到相当的比较效益,稳定种植。对农业生产者直接进行补贴,农民能直接得到实惠,对贸易的扭曲作用小,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WT0规则要求。
  2.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三农政策,需要尽快实施对种粮农民的直补。多年来,农民增收缓慢,农村经济发展迟缓,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已经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尽快解决&三农&问题,我国政府对&三农&发展实行了&少取、多予、放活&的方针,对种粮农民实行直补就是贯彻落实当时&多予&方针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最便捷有效的渠道。
  粮食直补 3.进一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需要尽快建立直补机制。粮食安全是我国构建公共财政框架体系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丰年谷贱,谷贱伤农,政府必须在保证粮食供应与稳定农民种粮收益之间,寻求平衡和良好的政策支点。政府对种粮农民给予直补,可以防止在丰收时谷贱伤农,保护好农民种粮合理稳定的收益,也有利于防止农民抛荒毁地,切实保护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这是国家为维持粮食安全必须支付的政策调控成本。
  政策建立
  编辑 从2000年提出粮食直补的政策构想,到2004年全国实施,用了五个年头,先后经历了改革方案酝酿(年)、试点(年)和全面推广三个发展阶段。
  粮食直补 酝酿阶段
  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财政部开始酝酿研究粮食直补方案。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
  日,财政部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完善粮改政策的建议》,提出了改革粮食补贴方式、实行对农民直补的初步设想,建议&完善粮改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建立&一个简便的、农民看得见好处的,直接对农民的调控手段&。
  试点阶段
  2001年国务院28号文件同意进行粮食直补试点。在财政部统一部署和指导下,2002年,安徽、吉林、湖南、湖北、河南、辽宁、内蒙古、江西、河北等粮食主产区进行了粮食补贴方式改革试点,对不同的补贴方式,
&&&&&2&&&&&
责任编辑:里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年取消粮食补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