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冰粥机小摊挣钱吗

“90后”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倘若把“创业”和“90后”联想在一起,也许,更多的人认为只是一个玩笑,在那一张张稚嫩的脸上,怎么看都很难让人联想到创业的艰难。然而,在人们否认90后的同时,却有这么一批90后学子在求学的同时,怀揣自己的创业梦想并为之努力付出。在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门口有一个买冰粥的小伙子,一米七几的个头,结实的体魄,再加上一张帅气的脸,让很多人都难以相信,他怎么会拉下面子摆个小摊去买冰粥。然而,更让人们难以相信的是,他竟然是个90后。在许多人看来还是小孩子的他们,缘何会有创业的梦想?他们有过怎样的经历?他们又是如何在学生时代去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的呢?近日,记者走近他们,了解了他们创业之路的艰辛与实现梦想时,心理上经受的种种痛苦和磨练。他叫殷占锋,1991年出生于张掖市高台县的一个农村,可以说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娃。小时候家境贫寒,让他从小就经历了生活的艰辛。也正是小时候的 经历,让他一直怀揣当老板的梦想并一直为之不畏艰辛地努力。他说:“小时候经常在电视中看到那些老板吃的好住的好,特别羡慕。我就想,等我长大了也要当老 板,让自己和亲人们能吃的更好、喝的更好、住的更好。”从那之后,那颗小小的心中便种下了创业的种子。谈起以往的生活,殷占锋有喜也有悲、有苦更有乐。他说:“铅笔丢了,我就会摘一些杏子跟有铅笔的同学换铅笔。”可以看出,小小年纪的他就已经有了做生意的头脑。上高中后,因为视野的拓展、经历的丰富,殷占锋便有了自己挣钱的想法。“一箱子方便面20元钱,里面有24包,每天能卖完一箱子,赚4元钱。”殷占锋开心地说:“赚了一些钱后就开始卖手机,利润就更大了,不过不好卖。 两年下来,也攒了几百元钱。”但是,他能忍住不吃方便面却没能抵挡手机的诱惑。“辛辛苦苦攒了几百元钱后,给我买了个手机就花完了。”虽然心疼那些钱,但他还是果断地放弃了挣钱。“上高三了,必须认真学习。”殷占锋介绍,“也许是自己还不够努力,最终没能考上好大学。”来到技术工程学院以后,殷占锋创业的想法变得更加强烈。“一上大学我就进了学生会,在学生会的日子里,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不论是交际方面还是人际关系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也积累了许多经验。”殷占锋介绍:“我在学生会的时候主要负责拉赞助,当时听说特别难,而且有好多年没有学生拉到过赞助了。”但是殷占锋不怕,他就是那种认准了的事情就一定要干下去并 且一定要干成功的人。因为,他的座右铭就是:自己选择的路,就是跪着也要走完。为了能为学校的活动拉到赞助,殷占锋从西站到西关再到东部市场,把只要有学生消费的店面跑了个遍。然而,一个月下来没拉到一分钱。“刚开始不会说 嘛,啥也不懂,就冲进去。不是被骂出来就是听到一句冷冷的&不需要&。”曾有一次,他在一店门外思索了很久,反复地练习了几遍进去后要表达的内容后跨进了 店门。然而,当他说明来意后,“一个服务员特别凶,好像我跟她有仇一样喊了一声&不用!&便把我推了出来。”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殷占锋笑了笑:“虽然没拉到赞助还受了很多气,但那段时间让我懂得了很多。每次失败后,我就会反思,有什么地方说的不对,或者选错了地方,人家根本就不需要校园的宣传等等。”后来,他便从龚家湾的一个奶茶店拉到了500元的赞助。“当时可以说轰动了整个学校,因为已经好多年没有人拉到赞助了。”那次的成功给了他很大的动力,之后,几百元、几千元的赞助他都拉到过。经过三年时间的历练,殷占锋才算是有了底气和成熟的想法来创业。“五一的时候打算去各高校卖水,找厂家的时候人家根本不理我。”殷占锋介绍,后来,他又想过做情侣装,并和服装厂达成共识,却因为资金的原因而没能做成。种种挫折和困难都没能难倒这位有着创业梦想的人,办校园杂志、在学校开小超市等等,在他的心中有着千千万万种创业的机会和梦想,但是“没资金的我们,想要干点啥真的好难。”做不大那就从小做起,五一劳动节之后,殷占锋凭借着之前假期打工学会的技术开始卖冰粥。花了3000元买了一个炒冰块的设备,而他的那个不到十平米的小摊每个月还要上交300元的租金。说起自己买设备的资金,殷占锋无奈地摇摇头:“我一个月的生活费是500元,也许别人都不会相信,除了日常生活花销外,我还有剩余的钱借给同学。”筹集3000元,对于一般的人而言并不是很难,但是对于殷占锋来说相当难。他凭借节约和打工,把在冰粥店中打工挣来的钱投入到卖冰粥的生意中。可以说,他在用自己汗水换来的钱激励自己努力拼搏奋斗。刚卖冰粥的时候,殷占锋就在柜子上贴了一张纸:大学生创业——冰粥。“引来了很多人的嘲笑,许多人买完冰粥后就会嘀咕一声:还大学生创业呢……”他说,一开始的时候很难受,但是时间长了就无所谓了。“再说了,刚开始的时候总会有很多挫折,我告诉自己不害怕、不后退。”“每天也挣不了多少钱,但是我喜欢,除了能磨练自己之外,还能多受点苦,不吃苦是不会成功的,创业再艰难我也会走下去。”带着执着,他坚定地说:“挣钱不像扫树叶,一扫一大堆。只有不断的努力,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回报!”
24小时报不停
手机淘宝直播平台正式上线,女性观众比例约为80%
上海德稻知识资本创客中心合作协议今日签订
姚劲波:58成立11年,中间我们也经历过很苦的时候,有一年差点死掉了#2016创新中国#
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要让电饭煲知道你什么时候下班
天猫携阿里云小Ai、阿里小蜜和裸眼3D购物场景等新技术首次集体亮相CESAsia
如何投资未来?听H Capital卢蓉和红杉周逵怎么说#2016创新中国#
贾乃亮入职一直播任首席创意官,此前曾负责宋仲基粉丝见面会
淘宝联合菜鸟上线快递截件服务,在途包裹可召回
传360私有化财团与外汇局沟通,证明不涉及资本外逃
小加工厂也玩分享经济,阿里1688淘工厂入住企业超15000家
联想创投贺志强对创业者提三点建议:创业要先想如何不败,再想如何成功#2016创新中国#
努比亚再发难360手机:你就是侵权了
元生资本彭志坚: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结合有很多创业机会
小米是不是长的太快了?小米副总裁刘德是这样回答的#2016创新中国#
2016创新中国新内容创业专场圆满落幕,“星座不求人”团队成功晋级总决赛
德州扑克运营公司博雅互动董事长张伟遭滞留调查,股票复牌跌15%
苹果否认将关闭iTunes,称传言严重夸大
Siri还在苹果公司,但创造Siri的那批人却几乎全离职
欧盟否决和记电讯收购O2提案,和记成英最大运营商落空
支付解决方案提供商BeeCloud获得千万级Pre-A轮融资,中美创投领投
王健林重新考虑万达商业私有化方案:担忧资本市场突变
创业邦发布新书《新内容创业》,教你如何打造IP爆款
沃尔沃亮相2016CES展,称明年将在瑞典投入100辆车测试无人驾驶
超级高铁Hyperloop完成首次露天测试:百公里加速仅1.1秒
工信部:暂停网站自助换卡业务
网易第一季度净营收79.15亿元,同比增长116.3%
新浪微博第一季度净营收1.2亿美元,同比增长24%
新浪第一季度净营收1.99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宜人贷登陆美股首发财报,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355%
澳洲电信为汽车之家任命新董事,陈永正已辞职
德州扑克运营公司博雅互动董事长张伟被司法调查,公司股票曾短暂停牌
中概股再度大跌,陌陌股价暴跌17.7%欢聚时代大跌8.8%
乐视18.7亿元投资TCL多媒体交易完成,持股20%
IDG楼军:在移动时代,流量和用户其实是两个非常不同的概念
愉悦资本刘二海:中国企业应该从社会、行业、技术、商业模式这四个维度迎接机会和挑战
合一人事调整:杨伟东晋升集团总裁
地铁扫码或将受罚,随意“扫码”可能带来金融风险
瓜子二手车直卖网CEO杨浩涌建议创业者,借助资本的力量甩开竞争对手
暴风冯鑫:视频领域竞争规则变了
2016CES展开幕,超300家科技互联网行业公司齐聚
著名创新研究学者Rowan Gibson:有些公司非常害怕数字性颠覆
熊晓鸽:这是个“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时代
山东允许大学生休学创业,最长可修业8年
小丸子理财发公告称公司资金遭挤兑:投资人遭遇提现难
Facebook聊天机器人战略取得初步成功:吸引数万开发者
加班太多:“睡在公司”已成为中国科技行业文化
洛杉矶超级高铁公司完成8000万美元融资
苏宁将投资50亿布局农村电商市场
证监会叫停跨界定增,涉及互联网金融、VR等行业
唯品会全面发力跨境电商业务
科大讯飞作价4.96亿收购乐知行
美参院下属委员会就新闻选择问题质询Facebook
TrendForce:第一季度苹果MacBook出货量锐减四成
艺电第四财季净利润8.99亿美元,同比增128% 超预期
周二中概股超跌反弹,世纪互联和当当涨幅超过10%
苹果被诉侵犯网络电话专利,原告索赔28亿美元
去哪儿网错标“18元住一晚”,4人买7800份被取消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过去三个月资产增加180亿美元
被动磁悬浮将成为超级高铁备选技术
苹果健身实验室:配专门护士,负责为苹果手表开发功能
做空高手查诺斯和马斯克干上了:你的商业模式不对
星域CDN为直播提速降费,网心科技等投十亿扶植直播
八成家用智能摄头存泄密风险90后创业摆小摊买冰粥 有出息!
90后创业摆小摊买冰粥 有出息!
2月17日讯,在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门口有一个买冰粥的小伙子,一米七几的个头,结实的体魄,再加上一张帅气的脸,让很多人都难以相信,他怎么会拉下面子摆个小摊去买冰粥。然而,更让人们难以相信的是,他竟然是个90后。
他叫殷占锋,1991年出生于张掖市高台县的一个农村,可以说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娃。小时候家境贫寒,让他从小就经历了生活的艰辛。也正是小时候的经历,让他一直怀揣当老板的梦想并一直为之不畏艰辛地努力。他说:&小时候经常在电视中看到那些老板吃的好住的好,特别羡慕。我就想,等我长大了也要当老板,让自己和亲人们能吃的更好、喝的更好、住的更好。&从那之后,那颗小小的心中便种下了创业的种子。
谈起以往的生活,殷占锋有喜也有悲、有苦更有乐。他说:&铅笔丢了,我就会摘一些杏子跟有铅笔的同学换铅笔。&可以看出,小小年纪的他就已经有了的头脑。上高中后,因为视野的拓展、经历的丰富,殷占锋便有了自己挣钱的想法。&一箱子方便面20元钱,里面有24包,每天能卖完一箱子,赚4元钱。&殷占锋开心地说:&赚了一些钱后就开始卖手机,利润就更大了,不过不好卖。两年下来,也攒了几百元钱。&但是,他能忍住不吃方便面却没能抵挡手机的诱惑。&辛辛苦苦攒了几百元钱后,给我买了个手机就花完了。&
虽然心疼那些钱,但他还是果断地放弃了挣钱。&上高三了,必须认真学习。&殷占锋介绍,&也许是自己还不够努力,最终没能考上好大学。&来到技术工程学院以后,殷占锋创业的想法变得更加强烈。
&一上大学我就进了学生会,在学生会的日子里,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不论是交际方面还是人际关系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也积累了许多经验。&殷占锋介绍:&我在学生会的时候主要负责拉赞助,当时听说特别难,而且有好多年没有学生拉到过赞助了。&但是殷占锋不怕,他就是那种认准了的事情就一定要干下去并且一定要干成功的人。因为,他的座右铭就是:自己选择的路,就是跪着也要走完。
为了能为学校的活动拉到赞助,殷占锋从西站到西关再到东部市场,把只要有学生消费的店面跑了个遍。然而,一个月下来没拉到一分钱。&刚开始不会说嘛,啥也不懂,就冲进去。不是被骂出来就是听到一句冷冷的&不需要&。&曾有一次,他在一店门外思索了很久,反复地练习了几遍进去后要表达的内容后跨进了店门。然而,当他说明来意后,&一个服务员特别凶,好像我跟她有仇一样喊了一声&不用!&便把我推了出来。&
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殷占锋笑了笑:&虽然没拉到赞助还受了很多气,但那段时间让我懂得了很多。每次失败后,我就会反思,有什么地方说的不对,或者选错了地方,人家根本就不需要校园的宣传等等。&后来,他便从龚家湾的一个奶茶店拉到了500元的赞助。
&当时可以说轰动了整个学校,因为已经好多年没有人拉到赞助了。&那次的成功给了他很大的动力,之后,几百元、几千元的赞助他都拉到过。经过三年时间的历练,殷占锋才算是有了底气和成熟的想法来创业。
&五一的时候打算去各高校卖水,找厂家的时候人家根本不理我。&殷占锋介绍,后来,他又想过做情侣装,并和服装厂达成共识,却因为资金的原因而没能做成。种种挫折和困难都没能难倒这位有着创业梦想的人,办校园杂志、在学校开小超市等等的,在他的心中有着千千万万种创业的机会和梦想,但是&没资金的我们,想要干点啥真的好难。&
做不大那就从小做起,五一劳动节之后,殷占锋凭借着之前假期打工学会的技术开始卖冰粥。花了3000元买了一个炒冰块的设备,而他的那个不到十平米的小摊每个月还要上交300元的租金。说起自己买设备的资金,殷占锋无奈地摇摇头:&我一个月的生活费是500元,也许别人都不会相信,除了日常生活花销外,我还有剩余的钱借给同学。&
筹集3000元,对于一般的人而言并不是很难,但是对于殷占锋来说相当难。他凭借节约和打工,把在冰粥店中打工挣来的钱投入到卖冰粥的生意中。可以说,他在用自己汗水换来的钱激励自己努力拼搏奋斗。
刚卖冰粥的时候,殷占锋就在柜子上贴了一张纸:大学生创业&&冰粥。&引来了很多人的嘲笑,许多人买完冰粥后就会嘀咕一声:还大学生创业呢&&&他说,一开始的时候很难受,但是时间长了就无所谓了。&再说了,刚开始的时候总会有很多挫折,我告诉自己不害怕、不后退。&
&每天也挣不了多少钱,但是我喜欢,除了能磨练自己之外,还能多受点苦,不吃苦是不会成功的,创业再艰难我也会走下去。&带着执着,他坚定地说:&挣钱不像扫树叶,一扫一大堆。只有不断的努力,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回报!&本文网址:http://news.56ye.net/show-4590.html
猜你喜欢的知识
Copyright (C) 2016 56ye.net AII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物友网旗下站:
爱富网旗下站:我会做冰粥,有朋友提议我和他合做,他弄了个做牛肉饼的小摊位,不用租金,但是在提成,怎么分合理呢。_百度知道
我会做冰粥,有朋友提议我和他合做,他弄了个做牛肉饼的小摊位,不用租金,但是在提成,怎么分合理呢。
再按利润的百分比给他.按销售额的百分比给他。
2 去掉成本后,20%,还是一起收好,合作方式是怎么样,怎么分?给他,但是多少合适呢请大家提供意见,分多少?收钱是各自收好我的想法是:1
不是朋友,只是合作伙伴
我有更好的答案
人对他都很敏感亲戚都不行更何况是合作伙伴,钱这个东西,到时候扯不清
肯定是按照销售额分比较好!至于分多少给他,要看正常的店铺租金要多少?这个也要和他协商的吧?如果按照利润分,别人都知道你的毛利有多少了,肯定不是很好啊。钱当然要各自收啊,要不混了不好办呐!
是朋友就不要合作了,朋友别谈钱,谈钱不朋友。
不是朋友,刚认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牛肉饼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小摊自制冰块比自来水脏 食用冰块市场监管空白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河网客户端,发送短信“大河”到12114或登录点击下载。
  原标题[农夫山泉被指标准不如自来水]  标准不及自来水  “关于饮用水,我国的各项标准中,国标GB5749《生活饮用水标准》应该是门槛最低的”,一位饮用水领域的专家告诉记者,生活饮用水“就是指平常所说的自来水,这是饮用水最基础的标准,企业生产瓶装水的标准最起码应该相当于或严于该标准,尤其是在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的指标上”。  然而记者昨天发现,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执行的是浙江“DB33/383-2005瓶装饮用天然水”,对比两个标准发现,农夫山泉执行的标准中关于有害物质的限量甚至宽松于自来水。如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砷、硒含量需小于(或等于)0.01mg/L,而浙江瓶装饮用天然水标准则为小于(或等于)0.05mg/L即可。而镉的限量,前者要求小于(或等于)0.005mg/L,后者为小于(或等于)0.01mg/L,要求放宽了一倍。  浙江标准广东用  其实,农夫山泉生产标准问题近日已遭到媒体质疑。昨天有消息称,广东饮用天然水的地方标准为DB44/116-2000,而在原产地为广东省河源万绿湖的农夫山泉外包装上,显示的产品标准为DB33/383,仍为浙江地方标准。根据2011年卫生部颁布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办法》,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生产企业所在地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组织生产经营。因此,农夫山泉的这一做法当属违规行为。  若仔细对比粤、浙两省标准不难发现,在镉、砷、铬、菌落总数等多项重要水质标准上,浙江标准的容忍含量都比广东标准高出至少一倍。而霉菌、酵母菌等真菌类,浙江标准容忍其存在,而广东标准则是“不得检出”。  曾参与新标制定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农夫山泉执行的浙江“DB33/383-2005”标准的起草单位仅有农夫山泉一家饮用水生产企业参与。据该标准显示,起草单位为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公正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而在广东“DB44/116-2000”标准中,一共有3家饮用水和饮料企业参与制定。  事实上,这份现行的浙江地方标准,不仅远远不及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且即使与浙江过去的标准相比,也略显逊色。如2002年标准中,镉指标为0.005mg/L,现行标准比旧标准要放宽一倍。而在微生物检测方面,2002年标准中对成品水中的霉菌和酵母菌的检测要求为“不得检出”,而在2005年标准中,该要求被改为“霉菌10cfu/ml,酵母10cfu/ml”。  对于以上质疑,记者昨天联系到农夫山泉方面,但直至截稿,农夫山泉未对发过去的采访提纲做出回复。     农夫山泉东方树叶同款饮料被曝颜色各异(图)   今年3月以来,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农夫山泉的“质量门”持续发酵。这场风波的核心,是舆论对地方标准宽松于国家标准的质疑。  连日来,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国内十多位相关领域专家,并收集了饮用水行业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共几十份卫生标准,进行了一一比对。其背后,呈现出中国瓶装水行业标准乱象。  在公众的认知中,瓶装水应该比自来水更安全。然而,瓶装饮用水的国标中,水质指标仅有20项,相比之下,自来水的标准中水质指标有106项;而一些病菌和微生物指标,也被认为瓶装水的标准宽松于自来水。  国内多地出现了“天然山泉水”等新地方标准,与“天然矿泉水”一字之差,但在矿物质指标上却与后者相差甚远。  此外,印刷在每瓶水上,理应公开告诉消费者的企业标准,却成为“商业机密”,新京报记者向雀巢、可口可乐、康师傅和统一等多家知名企业发函要求查看其企业标准,均遭拒绝。  同时,新京报记者采访发现,在标准背后,一个标准的确立,更改,消失更有诸多疑问。标准的背后有着行业巨头、利益集团不同程度的“参与”。  看似清澈透明的瓶装水中,有多少不为公众所知的秘密?  瓶装水标准不如自来水?  指标总数少,汞、甲醛等毒理指标缺失,大肠菌群的指标似乎略高于自来水……这样的瓶装水国标是否低了些?  瓶装水指标数目少于自来水  黄越是北京的一名“白领”,初来北京时,他发现这里的自来水水垢比家乡重很多,怀疑自来水质量不过关,他一直坚持饮用各种瓶装水。  然而,今年4月,一则关于农夫山泉的标准不如自来水标准的报道让他颇为吃惊,从那时起,他开始留意各种瓶装水的具体名称和标准号,却被“天然水”、“山泉水”、“矿物质水”、国标、地标、企标等一大堆概念和名词搞得一头雾水。  瓶装水的标准到底是怎样的,是否真的比自来水安全?随着农夫山泉“标准风波”的不断发酵,黄越的问题也成为了很多人的疑问。  在我国,关于包装饮用水,目前已有4份国标,其中一份名为《GB19298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国标(以下简称“瓶装水国标”)适用范围最广。  4月1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表示,除天然矿泉水和饮用纯净水已有明确的国家标准外,其他包装饮用水均需符合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  新京报记者将这份国标与自来水国标进行对比,发现了诸多疑问。  首当其冲的,是水质指标的数目。在很多人认知当中,瓶装水应该比自来水更加干净、安全,但在《桶(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GB )中,水质指标仅有21项,远远少于自来水国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中的106项。  诸如汞、银、四氯化碳、甲醛在内的毒理性指标,以及pH值、硬度等较为常见的水质指标,都未出现在瓶装水国标中。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的一位专家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指标数目少于自来水,是因为“瓶装水的源水来自于自来水,所以在自来水检测过之后,某些项目上,瓶装水应该不需要进行检测。”  新京报记者查阅标准发现,瓶装水国标的确要求原料用水符合自来水国标的规定,但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诸如农夫山泉之类的“天然水”,已并非使用自来水作为源水。  瓶装水标准滞后  在指标数目之外,瓶装水国标似乎也比自来水更宽松。  瓶装水国标中大肠菌群指标为MPN/100ml3,而自来水国标中则要求不得检出。  浙江大学食品与营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叶兴乾此前在一篇论文中研究认为,国家瓶装水标准对微生物的要求相对较低,甚至低于自来水国标。  中疾控环境所的专家告诉新京报记者,这是两种不同的检测方法所致。“以前检测菌群是按照旧式的苏联标准,取1L水检测,不得超过3个菌,而后世界卫生组织改进了检测方法,取100ML水,当中不得验出。”该专家说,世卫组织更新了检测方法之后,自来水的标准随即更新,而瓶装水标准未更新。  “这事实上是瓶装饮用水标准滞后,我们应该向国际看齐。”北京市矿泉水委员会常务副会长王绣燕说。  瓶装水自来水国标涉及部门不同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饮用水安全研究所前所长刘文君表示,这样的局面反映出,我国在标准制定、产品监管等方面还有一定的问题。  中疾控环境所的专家介绍说,自来水国标的出台涉及多个部门,2006年修订的自来水国标,由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牵头,联合水利、环保、疾控等方面的相关单位共同修订。  而瓶装水标准主要是原中国疾控中心食品所牵头制定,涉及的部门主要在卫生系统,起草单位还包括了一家企业。  对于瓶装水标准不如自来水的质疑,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一位负责人向新京报记者称,“这很复杂。几句说不清”。  新京报记者向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提出采访要求,至截稿时未得到回复。  山泉水地方标准林立  一些地标未及时更新,与国标发生了冲突;而另一些地标中的“新概念”,容易对消费者造成误导。  山泉水概念迷惑消费者  在此前的农夫山泉“标准风波”中,农夫山泉所参照的浙江省地方标准(地标),明显不如自来水国标,遭舆论诟病。近日浙江省卫生厅发文称,地标中的安全相关指标不得与国家标准相违背,认为农夫山泉所参照的浙江省地标应“自行废止”。  本应5年前“自行废止”的浙江地标,被企业使用多年,相关企业和部门是否存在失职甚至违法行为?国内还有多少这类失效地标还在被企业采用?新京报记者就此向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了解,该中心回应称,中心不负责监管工作。  新京报记者收集了十多份地方标准。发现包装水地标中,“天然泉水”概念正在各地悄然兴起。  截至目前,已有包括云南、贵州、湖南、广东、河北在内的多个省份出台“山泉水”地方标准,有的名为“天然泉水”,有的则名为“天然山泉水”。事实上,国家早已制定了“天然矿泉水”的国标,地方纷纷订立“山泉水”地标,是何原因?  “变换名称里的一个字,对企业来说可以降低太多的成本。”中国矿泉水联合委员会秘书长廖雷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矿泉水的国家标准是国土资源部牵头制定的,对于企业来说,瓶装水上要想印“天然矿泉水”5个字,需要有采矿资质的审批,此外还要对开采地的水源进行春夏秋冬4次检测。在他看来,企业热捧“山泉水”,有傍矿泉水,迷惑消费者嫌疑。  山泉水地标不及矿泉水国标  对比已公开的“山泉水”地标与“天然矿泉水”国标,其中“山泉水”与“矿泉水”虽然只有一字之差,矿物质的含量却存在多处不同之处。  天然矿泉水国标中规定了8项矿物质的最低含量,企业生产的矿泉水至少要有一项达标,方能称之为“天然矿泉水”。  相比之下,一些山泉水地标对于矿物质含量的要求更为宽松。例如,河北省天然泉水地标(DB13T)中列出了5项矿物质的界限指标,但其中4项低于矿泉水国标。例如该地标中锌的界限指标为不低于0.05mg/L,而国标中的这一指标为不低于0.20mg/L,相差4倍。类似的情形在贵州等地的“山泉水”地标中也存在。  另一些省份的山泉水地标,则没有对矿物质界限指标作出说明。例如,广东饮用天然山泉水地标(DBS)和云南的山泉水地标(DB53/118-2009)中,都没有矿物质界限指标。专家认为,没有矿物质界限指标的所谓山泉水,和普通自来水无异。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羽楠曾解释“天然泉水”概念,认为除矿物质含量不需要天然矿泉水那么高外,其他各项和天然矿泉水一致。而目前云南、贵州制定的“山泉水”地标中,毒理指标中重金属和微生物指标高过矿泉水国标。矿泉水国标规定,镉的含量应不超过0.003mg/L,但这两份地标均放宽至0.005mg/L。  在微生物上,包括云南、贵州和湖南省瓶装饮用天然泉水地方标准,其大肠菌群总数限制上均为MPN/100ml3,而“矿泉水”国标中为MPN/100ml0。这些地标不仅不如天然矿泉水,甚至不如自来水。  企业参与制定地标  “像这样的地方新型饮用水概念标准,多为地方企业推动出台,背后有他们自己的利益在里面。”廖雷说。  新京报记者发现,这些地方标准的制定大多都有企业的参与。例如云南的那份地标,起草单位包括了云南大山饮品有限公司、云南天外天天然饮料有限公司在内的5家瓶装水企业;广东的山泉水地标也有广东鼎湖山泉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的参与。  新京报记者郑道森 刘溪若北京报道  专题统筹/杨万国 编辑统筹/韩笑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中明确表示,目前我国没有包装饮用水通用标准,瓶装饮用水和自来水国标的水质指标数量对比为21比106。但是能否据此就断定,“瓶装水不如自来水”?中国矿联天然矿泉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廖雷认为这是个伪命题。  廖雷认为,现在很多人争论瓶装水和自来水的问题,其实都是两个企业在互掐,变成了一个商业行为。最后不管谁胜谁负,都是一个商业利益问题,对真正的消费者喝什么水没多大作用。另外,说到自来水新国标,廖雷提出了多个疑问:为什么一直拖了20多年,到2006年才制定这个标准,而且缓期5年执行?其次,以前我们饮用水的标准是30多项,为什么一下增加到106项?第三,目前国内有多少个实验室能检测这106项的指标?这106项中的一些指标在欧洲的饮用水标准里都没有,我们国家有,制定那个标准有多大意义?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前院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特邀专家孙熲也认为,自来水新国标看起来很美,但其实它和瓶装饮用水标准不能简单对比。自来水标准提高也是近年才有的事,其合理性客观性可行性都有待验证,而且现在大气土壤水质污染都比较严重,不管是什么水,直接要求跟国际接轨,肯定是有问题。 (记者 仝宗莉)  饮用水统一标准的缺失,有如浇在每个人头上的一盆冷水,冷却之后该思考的是:一百家企业,可以有一百个自己的标准。但是,国标必须而且只能是一个,而它就是这一百个标准的底线。  从自诩“有点甜”的农夫山泉开始发酵,小小瓶装水酿出质量大风波,看起来美观、大方、上档次的瓶装水,居然质量隐患重重,令消费者始料不及。  今年3月以来,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农夫山泉的“质量门”持续发酵。这场风波的核心,是舆论对地方标准宽松于国家标准的质疑。5月2日,北京市桶装饮用水销售行业协会下发《关于建议北京市桶装饮用水行业销售企业对“农夫山泉”品牌桶装水进行下架处理的通知》,要求北京市桶装饮用水行业各销售企业即刻对农夫山泉桶装饮用水产品做下架处理。  在公众的认知中,瓶装水应该比自来水更安全。然而,瓶装饮用水的国标中,水质指标仅有20项,相比之下,自来水的标准中水质指标有106项;而一些病菌和微生物指标,也被认为瓶装水的标准宽松于自来水。  国内多地出现了“天然山泉水”等新地方标准,与“天然矿泉水”一字之差,但在矿物质指标上却与后者相差甚远。  此外,印刷在每瓶水上,理应公开告诉消费者的企业标准,却也成为“商业机密”。  在标准背后,标准的确立、更改、消失更让人存疑。标准的背后是行业巨头、利益集团不同程度的“参与”。  看似清澈透明的瓶装水中,还有多少不为公众所知的秘密?  瓶装水标准不如自来水?  中国瓶装饮用水的国标中,水质指标仅有20项,相比之下,自来水的标准中水质指标有106项。指标总数少,汞、甲醛等毒理指标缺失,大肠菌群的指标似乎略高于自来水……这样的瓶装水国标是否低了些?  很多在北京生活的人都发现这里的自来水烧开后残留在水壶内的水垢比家乡重很多,并且用来泡茶时茶的表面也会漂有水垢,于是消费者怀疑自来水质量不过关,小王正是众多有此类意识的消费者之中的一员,在京三年,他一直坚持饮用各种瓶装水。  然而,今年4月,一则关于农夫山泉的标准不如自来水标准的报道让他颇为吃惊,“农夫山泉都不能相信了,我还能喝什么?”小王困惑,各种瓶装水的具体名称和标准号也把他搞得一头雾水。  瓶装水的标准到底是怎样的,是否真的比自来水安全?随着农夫山泉“标准风波”的不断发酵,黄越的问题也成为了很多人的疑问。  在我国,关于包装饮用水,目前已有4份国标,其中一份名为《GB19298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国标(以下简称“瓶装水国标”)适用范围最广。  4月1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表示,除天然矿泉水和饮用纯净水已有明确的国家标准外,其他包装饮用水均需符合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  将这份国标与自来水国标进行对比,疑问浮出水面。  首当其冲的,是水质指标的数目。在很多人认知当中,瓶装水应该比自来水更加干净、安全,但在《桶(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GB )中,水质指标仅有21项,远远少于自来水国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中的106项。  诸如汞、银、四氯化碳、甲醛在内的毒理性指标,以及pH值、硬度等较为常见的水质指标,都未出现在瓶装水国标中。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的一位专家对媒体表示,指标数目少于自来水,是因为“瓶装水的源水来自于自来水,所以在自来水检测过之后,某些项目上,瓶装水应该不需要进行检测。”  查阅标准不难发现,瓶装水国标的确要求原料用水符合自来水国标的规定,但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诸如农夫山泉之类的“天然水”,已并非使用自来水作为源水。  在指标数目之外,瓶装水国标似乎也比自来水更宽松。  瓶装水国标中大肠菌群指标为MPN/100ml3,而自来水国标中则要求不得检出。  浙江大学食品与营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叶兴乾此前在一篇论文中研究认为,国家瓶装水标准对微生物的要求相对较低,甚至低于自来水国标。  中疾控环境所的专家对媒体表示,这是两种不同的检测方法所致。“以前检测菌群是按照旧式的苏联标准,取1L水检测,不得超过3个菌,而后世界卫生组织改进了检测方法,取100ML水,当中不得验出。”该专家说,世卫组织更新了检测方法之后,自来水的标准随即更新,而瓶装水标准未更新。  “这事实上是瓶装饮用水标准滞后,我们应该向国际看齐。”北京市矿泉水委员会常务副会长王绣燕说。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饮用水安全研究所前所长刘文君则指出,这样的局面反映出,我国在标准制定、产品监管等方面还有一定的问题。  中疾控环境所的专家还介绍说,自来水国标的出台涉及多个部门,2006年修订的自来水国标,由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牵头,联合水利、环保、疾控等方面的相关单位共同修订。  而瓶装水标准主要是原中国疾控中心食品所牵头制定,涉及的部门主要在卫生系统,起草单位还包括了一家企业。  对于瓶装水标准不如自来水的质疑,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一位负责人对媒体表示:“这很复杂。几句说不清”。  山泉水标准林立  市场上,一些地方标准未及时更新,常与国标发生了冲突,地方标准中的“新概念”还容易对消费者造成误导。  在此前的农夫山泉“标准风波”中,农夫山泉所参照的浙江省地方标准(地标),明显不如自来水国标,遭舆论诟病。近日浙江省卫生厅发文称,地标中的安全相关指标不得与国家标准相违背,认为农夫山泉所参照的浙江省地标应“自行废止”。  本应5年前“自行废止”的浙江地标,被企业使用多年,相关企业和部门是否存在失职甚至违法行为?国内还有多少这类失效地标还在被企业采用?  在包装水地方标准中,“天然泉水”概念正在各地悄然兴起。  截至目前,已有包括云南、贵州、湖南、广东、河北在内的多个省份出台“山泉水”地方标准,有的名为“天然泉水”,有的则名为“天然山泉水”。事实上,国家早已制定了“天然矿泉水”的国标,地方纷纷订立“山泉水”地标,是何原因?  “变换名称里的一个字,对企业来说可以降低太多的成本。”中国矿泉水联合委员会秘书长廖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矿泉水的国家标准是国土资源部牵头制定的,对于企业来说,瓶装水上要想印“天然矿泉水”5个字,需要有采矿资质的审批,此外还要对开采地的水源进行春夏秋冬4次检测。在他看来,企业热捧“山泉水”,有傍矿泉水,迷惑消费者嫌疑。  对比已公开的“山泉水”地标与“天然矿泉水”国标,其中“山泉水”与“矿泉水”虽然只有一字之差,矿物质的含量却存在多处不同之处。  天然矿泉水国标中规定了8项矿物质的最低含量,企业生产的矿泉水至少要有一项达标,方能称之为“天然矿泉水”。  相比之下,一些山泉水地标对于矿物质含量的要求更为宽松。例如,河北省天然泉水地标(DB13T)中列出了5项矿物质的界限指标,但其中4项低于矿泉水国标。例如该地标中锌的界限指标为不低于0.05mg/L,而国标中的这一指标为不低于0.20mg/L,相差4倍。类似的情形在贵州等地的“山泉水”地标中也存在。  另一些省份的山泉水地标,则没有对矿物质界限指标作出说明。例如,广东饮用天然山泉水地标(DBS)和云南的山泉水地标(DB53/118-2009)中,都没有矿物质界限指标。专家认为,没有矿物质界限指标的所谓山泉水,和普通自来水无异。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羽楠曾解释“天然泉水”概念,认为除矿物质含量不需要天然矿泉水那么高外,其他各项和天然矿泉水一致。而目前云南、贵州制定的“山泉水”地标中,毒理指标中重金属和微生物指标高过矿泉水国标。矿泉水国标规定,镉的含量应不超过0.003mg/L,但这两份地标均放宽至0.005mg/L。  在微生物上,包括云南、贵州和湖南省瓶装饮用天然泉水地方标准,其大肠菌群总数限制上均为MPN/100ml3,而“矿泉水”国标中为MPN/100ml0。这些地标不仅不如天然矿泉水,甚至不如自来水。  “像这样的地方新型饮用水概念标准,多为地方企业推动出台,背后有他们自己的利益在里面。”廖雷说。  据新华社6月3日电英国《每日邮报》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英国超过六成开在商业街的餐饮连锁店提供的冰块细菌数量甚至超过取自马桶水箱的水。  细菌量高于马桶水  《每日邮报》从汉普郡贝辛斯托克的商业街上的餐饮连锁店取得冰块样本,装在无菌袋里保存,再请一名环境卫生专业人士从同店铺的厕所马桶水箱水取样,一并保存在冰箱里送交位于多塞特郡伯恩茅斯的韦塞克斯微技术服务实验室检测。实验室资质获得英国政府认可。  连锁店品牌涉及麦当劳、汉堡王、星巴克、肯德基、红餐厅、Nandos、必胜客、比萨快递、美味汉堡厨房、wagamama日式面馆等10家。  检测项目为22摄氏度和37摄氏度环境下样本中的病原体数量和细菌总数。结果显示,麦当劳、汉堡王、星巴克、肯德基、红餐厅、Nandos连锁店的冰块样本所含细菌数量均高于马桶水箱水。  22摄氏度环境下,Nandos样本中每毫升所含微生物数量最高,达2100个,而实验室的液体卫生标准为每毫升不超过1000个;37摄氏度环境下,实验室的液体卫生标准定为每毫升不得超过100个,而汉堡王是送检样本唯一超标的一家,达到每毫升260个。  污染多与环境相关  专家解释说,检测37摄氏度和22摄氏度下的样本是因为,37度环境下微生物数量多通常表明样本曾因与人或动物接触而受污染,22度环境下微生物数量多则通常与环境因素相关。  实验室检测报告提示,取自麦当劳、肯德基、汉堡王和Nandos的冰块样本所含细菌达到“卫生风险”标准,其中汉堡王和Nandos的冰块样本细菌数量是专家建议合格饮用水含菌量的两倍多。  专家分析认为,麦当劳、肯德基和Nandos连锁店冰块受污染由“环境因素”所致,比如脏的制冰机。换句话说,快餐店工作人员打扫厕所的频率高过清洗制冰机的频率。汉堡王连锁店的冰块受污染则被推断为“人为因素”,比如工作人员没有认真洗手。  星巴克和红餐厅送检冰块样本的微生物含量虽然超过马桶水箱水,不过尚在卫生标准之内。  所幸的是,所有送检样本均不会立即引发客人出现健康问题。  英国卫生防护局前实验室负责人梅洛迪·格林伍德说,检测结果提醒一些餐饮连锁店应重新审核自己的卫生清洁程序,确保员工严格按规章操作。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夏天来了,去快餐店买饮料,你可能会多要点儿冰块。不过英国最新民众有点烦,因为有调查显示,这些快餐店的冰块可能比厕所的水还要脏。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超过六成的餐饮连锁店提供的冰块细菌总量,甚至超过取自马桶水箱的水。快餐店的冰块真的就那么脏吗?  要证明食用冰块比厕所的还脏,英国调查人员作了如下工作。一是设定样本范围,调查人员选取汉普郡贝辛斯托克的商业街上的十家餐饮连锁店,比如麦当劳,汉堡王,肯德基,星巴克等。第二步选取样本:工作人员在餐饮店取得冰块样本,装在无菌袋里保存,再请一名环境卫生专业人士从同店铺的厕所马桶水箱当中取水,进行保存。第三步进行检验:将所有样本送交位于多塞特郡伯恩茅斯的韦塞克斯微技术服务实验室检测。该实验室具有专业测量水平,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冰块内的细菌总量超过饮用水的两倍。冰块,可能普遍存在着“卫生风险”。对此,受调查的几家英国快餐店立刻做出了回应:汉堡王英国分公司表示正在调查此事,肯德基方面称,已经对员工的操作严加规范,但表示这属于“预防措施”。麦当劳对此回应,抽样冰块细菌含量少,处于可接受水平,不会影响健康。星巴克则估计,可能是员工打开消毒袋时不慎弄污了冰块。在发布这一条新闻的英国《每日邮报》网站上,不少网友跟帖表达了震惊和愤怒:  网友:我对此并不惊讶,我曾在餐馆里工作过几年,即使这些制冰器的说明书上写着清洁提示,但从来没有人照做过。  网友:恶心!看完这条新闻我彻底没有去这些快餐店吃喝的欲望了,从今天开始节食!  网友:我原来以为冰冻会杀死细菌,但实际上细菌等温度上升后在身体内会再次繁殖!强烈建议所有餐馆都要清理制冰器!  数一数这些在英国中枪的快餐连锁店,麦当劳、汉堡王、星巴克,咱们在中国都能看到,相信听到这条消息的消费者心里都会犯嘀咕,这类似情况会不会在中国也存在呢?记者简单做了采访调查。  上海某星巴克的服务人员:冰块的话都是有专门的过滤器过滤好以后再到制冰机制冰的,不是说乱七八糟的水,机器的话每个礼拜都会清洁的。  北京某肯德基分店服务人员:冰块也没有问题的,我们都是过滤的纯净水,都是统一制作的,一样的流程,卫生问题您放心,应该没问题。  看来,这各家洋快餐的冰块制作过程是不尽相同的,但是尽管他们都声称可以安全放心食用,作为消费者究竟能不能相信呢?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朱毅关注到这条新闻。她认为,英国《每日邮报》报道里,调查者衡量卫生标准的指标是细菌总数,实际上并不说明问题。因为细菌总数多了不一定威胁身体健康,可怕的是致病细菌:  朱毅:应该关注的是致病菌而不是菌落总数,菌落总数多一点不至于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关键是看里面有没有致病菌,这个才是危害身体的元凶。  朱毅教授说如果英国餐饮店里的冰块受到了污染,出现了威胁身体健康的致命细菌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朱毅:制冰机缺乏清理,总是不清理,里面有一些污垢,还有一些残余的水,然后滋生细菌。还有一个就是,接触冰块的工作人员不认真洗手,就这就这一次报道的这个事件来看的话,冰块受污染可以大致推断肯定是人为因素。  朱毅教授还说消费者不需要过于担心菌落总数超标的问题:  朱毅:它检测的有很多种,有一种、某种、两种是完全超标了的,其他的也都是在标准范围之内的,我只要分开吃,我总不可能每一次都中头彩。这就是什么都吃一点什么都少吃一点,食物尽量多样化,品牌也尽量多样化,这个是规避食品安全风险的最好办法。(记者 王楷  )  原标题[小摊自制冰块比自来水更脏 食用冰块市场监管空白]  做冰块,自来水滤滤就行  昨日12点,文化宫路上一个冷饮摊上,一个中学生要买一杯奶茶,女老板在塑料杯里放入奶茶原料和少许清水,封口前从旁边的冰柜里拿出10多个块冰,倒进杯子里,随后封口递给了顾客。  记者看到,冰柜上污渍很多,盛放冰块的是一条敞着口的塑料袋。旁边放个铝盆,里边盛着半盆刨碎的冰,勺子随手放在铝盆里的碎冰上,勺把上有斑斑污渍。  记者又走访了几家冷饮店,多数店员称食用冰是电话预订的。当记者问冰块是用什么水制成时,店员都回答不上来,也不让记者看食用冰块的包装袋。  随后记者联系上在闫垌村卖冰块的何先生,他说制作冰块所用的就是普通自来水,“不过水管上接的有过滤器,水都是净化过的。一包20斤,10块钱,要多了还管送货”。  曾在一家蛋糕店做过店员的张女士说,店里夏天销售冰粥,也自制过冰块。“店里用的冰块都是直接用自来水在冰箱里冻成的,头天晚上冻上,第二天用。做冰粥、冷饮时,把冰块用碎冰机打碎,加上各种冰粥、奶茶原料调制一下,就卖出去了。”  吃自来水冰块易腹泻  郑州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科副主任医师董志伟说,喝冷饮后腹泻,和冰块水质不洁有直接关系。  自来水在管道传输过程中可能由于管道老化剥落或破漏导致污染,水龙头流出的末梢水的水质并不卫生,直接饮用有可能致病,喝自来水一定要煮开灭菌。  “小作坊的净化装置是否合格,并无相关部门监督,而不良商家直接用自来水制作冰块,为节约经营成本,省去了煮开这一道程序,卫生状况更差。”董志伟说,冰块储存和制作过程中还会有二次甚至三次污染,各种致病菌的数量比自来水多。冰块储存时间越长污染越多,特别是容易滋生耐热大肠杆菌和致病性大肠杆菌,导致腹泻。  食用冰块市场监管空白  此类店铺消费群体以中小学生为主,冰块的卫生质量更需保证,有无相关部门对其质量进行监管?  据郑州市质监局中原分局食品科工作人员介绍,冰块不能算是商品,一般都是在冰饮店、饭店“即做即卖”,属食品流通领域的经营行为,应由工商部门对其进行管理。  市工商局经开分局工作人员称,自制冰块是直接入口的食品,既无包装,也无保质期,无法界定有效期就难以对其实施监督处罚。目前还没有在流通领域发现有预包装的食用冰块产品,这块也不归工商部门管理。
责任编辑:吴勇
大河邦邦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冰粥技术培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