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银元价格表图在银行可不可以换钱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蒋介石每月能领到多少工资?
到抗战中后期,基本工资对公务员来说,已形同虚设,津贴才是其真实工资。
蒋的基本工资一直是800元,1942年后每月能领到超4000元津贴作为国民政府最高级别的公务员,蒋介石在抗战期间,每月究竟能拿多少工资?查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所颁布的《暂行文官官等官俸表》,作为“特任”级别的公务员,蒋的薪俸标准是800元,与之同级别拿相同薪俸者,包括国民政府五院院长及中央各部会部长。①这个标准,较诸北洋政府时期,大总统每月薪俸2.4万元(1913年增至3万元)、公费4万元、交际费4万元,已逊色极多。1933年国民政府“废两改元”,蒋的这800元月薪,即800银元。其大致购买力,可参考同期南京、上海的猪肉价格――约每斤0.3元(银元)上下。②1935年“法币改革”后,蒋的月薪,从800银元变成了800元法币(官方规定银元与法币的兑换比率是1∶1)。抗战爆发后,蒋的薪俸有所变化。虽然全国公务员的基本工资都没有变,但考虑到物价上涨,对公务员造成的压力最大,1941年夏,国府颁布了《非常时期改善公务员生活办法》,规定:公务员可以每人每月购买政府提供的平价米粮两市升;另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助费60元;基本工资低于200元者,再另发生活补助费20元。③蒋介石也同样可以领取上述补助。1942年,通胀继续恶化,重庆的猪肉已涨至每斤6.25元。④以至于像王子壮这样的中高级公务员(中央铨叙部次长),也在私人日记中哀叹:即便节衣缩食,每月仍需借贷500元才能维持全家生计,全年只有三个月不为米粮发愁。⑤故而,该年9月,国府再度出台新的《非常时期公务员生活津贴办法》。不过,该办法不再规定生活津贴的具体数目,而是将津贴数目与物价上涨指数挂钩,按固定公式定期修正。若以1942年8月重庆的物价指数为依据,在该项新政策出台后的9月份,除基本薪俸800元之外,蒋介石还可以拿到4400元的生活津贴;最低级别的公务员(月薪55-60元),也可以领到660元生活津贴。换句话说,到抗战中后期,基本工资对公务员来说,已形同虚设,津贴才是其真实工资。上述政策,一直延续到抗战结束。日,蒋介石与龙云合影此外,作为委员长,蒋每月还能从中央银行支取3万元“特别费”除上述工资及津贴外,蒋介石每月还有一笔固定收入。据蒋的侍从副官居亦侨披露:“蒋介石任军事委员长时,在财政预算中有一笔特别费用,不列入正常开支项目,可以凭蒋介石亲批手条支付。”⑥查中央银行档案,可知这笔费用的具体数额是3万元。经手办理该款项者,乃是孔祥熙。如日,孔曾密函中央银行:“案查蒋委员长特别费每月叁万元,前经函请贵行按月拨交王宇楣君代领,据报业拨至本年七月份止在案。所有自八月份起按月应拨之叁万元,请即按月照数拨交本部驻港办事处王科长巽之代领,取据报核,不再逐次函达,相应函请查照办理为荷。”⑦除此之外,蒋介石每月,再无其他因担任公职而产生的收入(蒋兼职虽多,但按规定只能领取其中一份工资)。至于蒋的个人存款,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唯一史料,名曰《登集团特报丙第一号――政府要人上海外国银行预金调查表》。该调查表“作于昭和14年10月17日(即日), 调查者为登集团参谋部, 报告注明为‘情报’,‘秘’级。”该调查报告,共列有国府高层政要29人,统计其存款总额为78606.7万元。其中,蒋介石名下有存款6638.5万元,合809万美元。⑧所谓“登集团”,即侵华日军第13军(该部代号为“登部队”)。国内部分学者对该调查的真实性很困惑,一方面认为,“日本人一向重视对国民党的情报工作,但该调查报告因无其他材料佐证,我们一时无法判断其可靠性如何”;另一方面又觉得,“日本为了打击其敌手,可能利用对其敌手不利的材料,造谣生事,蛊惑人心。其时正值抗战时期,国民党站在抗日立场上,正是日本的敌手。但该调查注明为秘密情报,非为公布用,有意造假的可能性似不大。”⑨另据美国底特律大学教授戴鸿超的研究,日本当局确曾在战时制造过针对国民政府高层的财富谣言。其中最著名的一则,即通过散布所谓国府要人在外国银行的存款,宣传“宋子文是1940年代的世界首富”。美国联邦调查局因此秘密调查了宋在美国花旗银行与大通银行的存款,据1983年解密的调查局文件,“证明这一消息是来自日本的战时谣言。”⑩考虑到“登部队”本身即负有对华宣传战的任务,所谓《登集团特报丙第一号――政府要人上海外国银行预金调查表》的真实性,是极为可疑的。可惜的是,战争结束后,“登部队”秘密焚毁了其几乎全部档案文件,今人已很难进一步查证该调查报告出炉的前后始末。1942年,蒋介石与美国特使Willkie shakes合影注释:
①暂行文官官等官俸表,日公布。②同期物价水平,可参考陈明远《百年生活巨变》,文汇出版社, 2010,P100-101。③非常时期改善公务员生活办法,日公布。④《资源委员会公报》第三卷,第2期,“统计”。⑤王子壮日记,转引自任育德:《党工看党务――以年〈王子壮日记〉为例》。⑥居亦侨:蒋介石侍从室内幕。⑦《中央银行史料(9.5)》(下卷),P732-733。⑧⑨汪朝光:《关于国民党政府高级官员私人财产的一例调查》,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3期。⑩戴鸿超:《宋子文的私人财产与是否因公舞弊问题之评析》。
蒋氏对自己“一生短处缺点”的沉痛总结。
蒋经国拟抛开国民党,依赖秘密组织反腐败反官僚。
近日,印度尼西亚史无前例地举行了一场关于印
当年的简体字改革方案,究竟粗糙到什么程度呢
价格泡沫一定程度是借助“去库存”的东风
昨天傍晚,进驻百度的多部门联合调查组公布调
联系电话:010- Email: 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问编辑#
还能输入140字第22版:旧闻
国际金融报
往期回顾 &
阎锡山的金融兴省实践
国际金融报
  在民国诸多地方政府行政长官中,阎锡山可谓一个异类
  设立山西省银行,正是阎锡山统一币值、统御全省金融的重要步骤。“划一币制”,取消私营商号的“钱帖子”,使省银行垄断了钞票的发行权,也为“晋钞”成为山西省流通的主要货币扫除了制度性障碍。然而阎锡山的实践终于没能抵挡得住现实资金需求的诱惑。他的几次发钞失控,都与补充战争所需的军费开支相关,过后他也都采取了相应的补救措施,他的政策也给山西带来过短暂的繁荣    日,农历九月初八。这天,是28岁少年阎锡山的生日。不过,他的生日礼物有些大,他被他的同盟会同仁们拿着手枪推举为山西省都督。在当天山西省咨议局的代表会议上,他慷慨陈词:“清政黑暗,专制已久,国事日非,民不聊生。我们早有个革命思想,因为时机未到,所以没有行动。现在武汉、西安已经起义,全国震动,良机难得,不可失去,因有这次的山西起义”。  这是他在前几天发动太原起义换来的,他也顺理成章地取代了被杀死的山西巡抚陆钟琦成为山西地方长官。这可能是他最革命的一段时期,也是这位革命少年治理山西的最初渊源。此后他在这个位置上也就一口气干了38年。他在山西实践着他的治国理想,树理论治军队兴银行办实业。他和山西的故事,至今仍在流传;他当年印制的钞票,颁布的文件,撰写的书籍,至今仍被收藏界宠爱。本文想先从他在山西的金融实践讲起。  设山西省银行统御金融  阎锡山在山西成功摘桃子后,他在东京留学时的小伙伴们都大吃一惊。他的同学,曾官拜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1949年宣布起义并任湖南省政府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程潜事后回忆说,阎锡山“在日本留学时成绩平常,土气十足,谁知回国后,瞬间驰名全国,是日本留学生回国后在政坛上表现最为辉煌的人物”。  不过,程潜的这位同学,对“钱”更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家原本是开钱铺子的,他的父亲阎书堂清末时就在五台县城开设了一家叫“吉庆长”的钱铺,自行发行“钱帖子”,一种原始的纸币。阎锡山出生后,他的父亲曾带他在钱铺里做学徒。这里还有一个典故。阎锡山刚出生时没有大名,只有一个小名叫万喜,一天父子二人行于街上,看到山西武备学堂招生。阎父想让儿子报名,此时始觉名字不雅,需要一个像样的官名。于是他请了一位算命先生,先生根据生辰八字掐指一算,小万喜五行缺金。那就补点金吧,不过他没选金山,起了个名字叫“锡山”。  这一改名和报考,还真改变了阎锡山的人生轨迹。1904年,少年阎锡山留学日本,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学习,第二年加入同盟会。1909年他毕业回国,信奉“事到危难宜放胆,人非知己莫谈心”的他很快就任山西新军标统。再之后就是革命,他审时度势,聪明地填补了权力的真空,开始了他长达38年治理山西的过程。  山西省银行的成立,就发生在他就任山西省都督之后,确切说是在1917年兼任山西省省长之后。据阎锡山的山西省政府秘书长、山西省银行监理王尊光回忆,1916年阎锡山已开始办银行的尝试,他在陆军修械所内设了一个铜元局,收受民间制钱改铸铜元,他通过废制钱改铜元,前后获利360万元。不过,这点钱对主政全省的阎锡山而言,仍远远不够,他开始了组建山西省银行的动议。  山西省银行的筹备,一开始就带着公私合办的基因。在阎锡山的安排下,发起人包括山西省议会议长崔庭献、副议长刘懋林和严慎修、太原市商会正副会长、陆军旅长、粮服局局长、政务厅厅长、统计处处长等(见山西省银行成立《禀请书》),挖来祁县大德恒总经理阎维藩负责筹办,取消山西官钱局的名称,成立山西省银行筹备处,阎锡山亲任处长。最初决定,山西省银行为股份有限公司,资本额为银元300万元。官股部分,除接收官钱局财产外,再由财政厅拨付一部分;私股一部分由公债入股,一部分来自临时招募。  说起公债这部分,据曾任阎锡山特派代表的南桂馨口述记载,这笔公债系革命军向各地方劝募的款项以及所过地方的地方供应,阎承诺均以无息公债发交地方或原主,准备分年抽签偿还。后因金永任巡按使而搁置。成立省银行时,阎又想起这笔公债,为昭示他在山西的信用,便借机收回改为省行资本,并由公债变为股票。后在民国十一、十二年,阎又以省行不应有私人股本为名赎回,给予票面十足现金,持股者由地方对军队的供应,变为公债,从无利公债又变为有息股票,后又获十足现金,甚是满意。阎既借机清理了私人股本,又落得“阎锡山不骗人”的好名声。  这是闲话。经官私募资,共筹得资金120万元,已符合股本收足40%即可开业的标准。日,阎锡山的山西省银行正式成立。该银行成立即规定了“以调剂金融、扶助生产事业的发展”的宗旨,并规定了手段灵活的经营范围:代理省金库,发行金库券;办理存放和汇兑;储蓄业务;兼办买卖生金银、折收未满期限的期票及汇票,代人保管贵重物品,经营土地庄园等。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发钞。  山西省银行成立伊始即发展迅猛,先是设立太原总管理处和太原分行,很快在各主要县城和地区设立分行、办事处和寄庄,天津、上海、汉口、北京、石家庄、保定、绥远等地的分支机构也相继设立。至1929年,山西省内外的分支机构已达40余处。一个数据可说明该行的强大:全山西省当时银行业总资本额才300余万元,仅山西省银行就达240万元,首屈一指。  当然,还有一个阎锡山创办的银行不能不提——中华国家银行,一个存续仅121天,实际运行不足两个月的银行。这家银行创办于1930年,阎锡山、冯玉祥和李宗仁通电倒蒋并发动中原大战之时。作为军事和政治的配套动作,阎锡山对该银行设立倾注了大量心血,当年8月1日正式在北平挂牌。该银行设立既有为筹措战争经费之考量,也折射出阎锡山欲“问鼎天下”的野心。战败后,据说阎锡山曾向蒋介石上了一份悔过书,称“锡山治全国不足,治两省而有余”,要专心做一个“模范省长”。  “划一币制”扫除发钞障碍  穿越到1919年的山西,您会惊讶地发现,那里货币使用混乱。除了之后发行的人民币没有流通外,山西地界流通着孙中山纪念币、大清银币、袁大头银币等,还有角洋、铜元等辅币。尽管阎锡山设立的铜元局收纳重铸了一部分,但币值仍未统一。设立山西省银行,正是阎锡山统一币值、统御全省金融的重要步骤。“划一币制”,取消私营商号的“钱帖子”,使省银行垄断了钞票的发行权,也为“晋钞”成为山西省流通的主要货币扫除了制度性障碍。  “凡山西境内商民交易,一律周行银元、铜元。”1919年2月公布的《划一币制暂行规则》第一条即如此规定。据蒋学楷1936年发表在《银行周报》的《山西省之金融业》描述,在统一币制之前的山西,私钞发行极其紊乱,“唯一正式发行机关为中国银行,但各县之银号、钱庄,发行亦颇可观,不但如此,即当铺质店,以至银行布庄,商会机关,亦莫不有纸币之发行,其流通范围,虽或仅一县数县,而发行总额,达数百万元。省府虽屡次整顿,无如终鲜成效”。  “借发行纸币以取得资金,为内地金融界之一特色。”蒋学楷的这一分析,亦为阎锡山统御山西金融所实践。他认为“金融是经济的核心,掌握了金融,就是掌握了经济命脉”,这也是他致力于组建银行的根本动因。据统计,阎锡山统治山西38年,山西省银行共经历过三个阶段的“晋钞”发行过程,且每次发钞都最终以通货膨胀货币贬值而告结束。更重要的是,“晋钞”的发行,虽然部分促进了山西工商业的发展,但却对国民政府的法币政策和全国统一币制带来极大干扰,从事实上消减了法币在全国的权威和影响力。  接下来笔者想粗线条地描述一下三次发钞过程。从1919年到1930年中原大战,为发钞的第一阶段。据学者杨二霞的研究,当时中央银行对山西省银行1919年-1930年纸币订印发行的调查,银元票发行八种,原印数为9062.45万元,实发数为3159235吊一百文,按市价四吊和银洋一元,共折合银元78.98万元,铜元券和银元券合计发行4780万元。发行之初,省银行极为节制,一元晋钞一度可兑换一元白洋,1928年前十年间,总计发行1300万元;及至1930年发行量大增,发行额达7500多万元,不到一年发行量增加约8倍。及至倒蒋失败晋钱随败军涌回山西时,晋钞与银元的比值已由1∶1降至30∶1。阎被通缉,晋钞已被蒋介石下令全国商民拒收。  及至1932年阎锡山摆平政治危机回到山西后,他制定了“山西省十年建设计划案”,包括开始实践他的“物产证券”和“按劳分配”理论,改组山西省银行并设立三银号。改组的主要目的是消除信用危机,重新树立省银行的信用。他的主要做法是修正章程,委任王骧为总经理傅瑶为协理,并遵照章程改组省行为官营民监,以“调剂全省金融、扶助经济建设”为宗旨,资本定为国币6600万元,由省政府分十年按月拨足,第一年每月10万元,以后每月递增10万元。省政府还授予银行发行兑换券、经营省金库及省建设金库、募集和经理公债事务的特权。并设立绥西垦业银号、晋绥地方铁路银行和晋北盐业银号。同时,决定新钞换旧钞,以20元旧钞换1元的方式回收,尽管持币者损失数千万之巨,此举让混乱的金融秩序渐渐平稳。  若说前两次发钞主观意图更为明显的话,第三次发钞则有些迫不得已。抗战全面爆发后,山西全境被编为第二战区,由于忻口战役紧张,阎锡山被迫撤出太原迁往晋西,印刷机器和票版落入日军之手。日伪印刷假钞无从统计,金融异常混乱,阎申请“整顿晋钞”,拟新发省钞投入流通。与中央几经磋商而无结果,阎于是自行购置机器印发新晋钞,1939年1月发行。这些钞票包括10元的省银行票、5元的铁路银号票和面额1元的钞票,由于印刷粗糙被戏称为“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或“二刁子”。这一发钞行为最终遭到社会抵制,直到1940年底,阎锡山才下令停止印刷。  “晋钞”狂跌锡山自责  过度发钞,必然导致通胀。这浅显的金融学道理,阎锡山有着真切的认识。  他肯定清楚地记得他父亲的钱铺是如何因“打虎”(金融投机)失败而倒闭的,当时也牵连了很多持有“吉庆长”的“钱帖子”的人。没有足够的准备金,一旦遇到风险,就无法抵挡。他深知滥发纸币之弊病,也曾在1922年对全省商界联合会讲话时直言,“商家滥发票子,弊病很多,一来信用不好,时常骗人;二来无限制的出票子,就是老百姓的大害”。为此,他“严责出纸币的商人,准备一定的基金”。至少在1924年之前,阎锡山是严格按照不滥发纸币的原则干的。  不过,据史料记载,一开始他并不太认同发钞需要十足的准备金。1919年初创山西省银行时,他曾经开过一个财政会议。会上,他的态度是认为现金流通才能挣钱,不能“冷放”在银行的金库里,准备金越少越好;而财政厅长杨兆泰和科长仇曾诒则坚持必须有十足的准备金,有多少准备金发行多少钞票,以备随时兑现。争论的结果是确定准备金至少须达到纸币发行额的70%。根据这一决定,省银行原定资本300万元,到1924年纸币发行额并没有超过500万元。  1924年之后,这一比例守不住了。很难说阎锡山改变了初衷,更像是情势使然。扩军备战需要更多钱,而最便捷的来钱渠道就是印钱,这对任何一个拥有印钞权的政府都是难以抗拒的。于是,如前所述,这一数字很快变成1929年的1300万元,1930年的7500万元。为应对严重的通胀,新任山西省政府主席商震采取了后升任财政厅长的仇曾诒的建议,制定了抽签兑现办法,幸运的可1元兑1元,不幸的则只能按“二五兑现”,1元兑付4角。商震离晋时,省钞已贬值至1元银币可兑换二三十元省钞。  贬值,让很多人手上的省钞变成了一堆废纸。据曾任霍县与五台县县长的陶伯行回忆,当时的“人们无法生存,逃亡、自杀者时有所闻”,比如“退职家居”的阎的机要处长高相傒将积攒的1万多元省币全部焚烧并一病不起,“晋北有个老人携带省钞来太原,在省银行门口自动焚化,大哭而去,不知所终”。  日,阎锡山在日记中写到,“此次出来进言者之中,使人最动心之言有二,一为:公末次战争失利,客军、晋钞,人民损失不少,此后注意勿做得罪人民事。……真是一语千钧,每一忆及,情感无量。”  情感代替不了现实。他因军费开支等原因印制的“大花脸”等钞票,就在这篇日记之后。他用之补充军政费用并套购小麦,最初15元可买1石,后来300元才可买1石。短短时间就发行了6000余万元。之后他下令回收,办法一是折收粮银,可用省钞70元或战时新钞200元缴一两粮银的田赋,一是买得甘肃大烟土15万两,以每两300元撤收省币,180万元买的大烟土收回省钞4500万元。尽管如此,仍有1000余万元流落民间,成了废纸。  实物库实践“物产证券说”  “金钱金钱,您是罪恶之源泉,因了您的骄宠,痛苦了劳动万千。有力无处卖,生产无本难。您助长了经济侵略,促进了世界的战争。钱币革命早实施,取消您交易的权威,贬您为普通物产。实物作货币,劳力能变钱,人生不会再为您痛苦,物产再不受您的比限。同志们,努力,努力,努力,努力,努力向前干,废除金银代值,实行物产证券,这才是钱币革命的具体实现。”  这首歌曲,刊印于民国二十九年九月一日阵中日报出版社出版的《钱币革命的具体实施》一书。这首歌曲唱的正是阎锡山的货币理论“物产证券说”。1930年中原大战失败后,阎锡山蛰居大连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反思的成果就是提出了“物产证券”和“按劳分配”理论。  他认为,“金代值”、“资私有”是资本主义的两个病根,“金代值”是交易病,“资私有”是分配病。“金代值”是货币问题,其交易病产生了货币贬值、生产过剩、工人失业、经济恐慌、世界大战等弊害,“资私有”则产生了贫富悬殊,违反劳动人情,分配不合理、不利生产发展等四大罪案。而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又“不合乎公道”、“不合乎人情”、“不合乎生产”。只有实行物产证券,有多少物产发多少证券,做到券物相符,可彻底消除弊害;实行按劳分配,又可彻底消除四大罪案。物产证券是他的经济革命论,按劳分配则是他的社会革命论,而按劳分配又需要通过“物产证券”来实现。  在阎锡山潜心研究理论的时候,正是世界性的经济紊乱发生后不久。与阎锡山的“物产证券”理论同时的,还有刘冕之的能力本位理论和徐青甫的虚粮本位,能力本位即依据人民的劳动能力发行纸币,虚粮本位则依据平年产地中等糙米若干为标准。“物产证券”与之相比,阎认为应以政府规定一定价值之法货“用以接受人民工作产物,并作人民兑换所需物产及公私支付一切需用者也”。这里的物产即人民产出的物品,证即证明,券指票券,简言之即“收物发券”,可“以券兑物”,进而“物券统一”。  与其他理论家不同的是,阎一旦形成理论,就积极寻找时机实践。最初的实践是1934年他在太原设立的土货商行(土货产销合作商行),并在各县市设代办所,“专事推销西北实业公司各厂产品及各种土货”。阎以政治力量介入,并责成土货商行发行土货券,据说“盈利甚厚”。  最能代表阎锡山金融思想的实践是十足实物准备库的设立。1935年国民政府宣布“币制改革”后,阎锡山宣布根据“法币不兑现”政策宣布四银行号发行的纸币也停止兑现,并宣布启动“十足实物准备库”。据当年的《山西日报》报道,该实物库的设立旨在“开辟造产途径,救济农工困难,并维持货币信用,保障人民生活基础”。他以太原经济委员会之名命令,“山西省银行、晋绥地方铁路银号、绥西垦业银号、盐业银号,共同设置十足实物准备库”。  十足实物准备库从1935年12月成立,一直存在到1949年。据实物库暂行章程规定,这些实物包括金银货币、生金银和市场上交易之货物。实物库的设立,直接的目的是向公众宣示四银行号发行的纸币是有十足保证的。事实上,实物库也给阎锡山发行纸币壮了胆,1935年底山西省银行、垦业银号、铁路银号和盐业银号等四银行(号)发行纸币量分别为283万元、47万元、110万元和32万元,1937年日军侵入山西时,这四大银行(号)发行纸币已分别达到2500万元、500万元、500万元和1000万元,合计高达4500万元。  阎锡山的实践终于没能抵挡得住现实资金需求的诱惑。他的几次发钞失控,都与补充战争所需的军费开支相关,过后他也都采取了相应的补救措施,他的政策也给山西带来过短暂的繁荣。在民国诸多地方政府行政长官中,阎锡山可谓是一个异类,他的“嗜好不是女人、酒、鸦片,甚至也不是金钱,而是优质的道路、纺织、防御部队、维持秩序的警察,发展优良的牛、马、耕具、家禽、肥料”(《时代》1930年报道),是山西省的建设和发展。遗憾的是,1949年离晋赴台后,他留下的仍是一个通货膨胀、生产停滞的山西。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中华民国三十年十分银币蒋介石多少钱一枚_百度知道
中华民国三十年十分银币蒋介石多少钱一枚
提问者采纳
的问题,补充图片看看就知道,以前没有发行过这样的钱币品种;图片发到这里就可以;具体的价值取决于具体是什么钱币品种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好品10到15元一枚,很有可能是一枚民国三十年孙中山头像背古布镍币按照楼主描述。请楼主上图
拿去银行看就知道了
中华民国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请问:孙中山(还是蒋介石)那时期的一张面值5000块的钱。能到银行换多少钱?_百度知道
请问:孙中山(还是蒋介石)那时期的一张面值5000块的钱。能到银行换多少钱?
提问者采纳
不能到银行进行兑换?估计是民国后期发行的,那时通货膨胀,不过银元是可以去换的(不过银行换银元很亏不是现在的流通货币,5000元按物价算根本不值现在的1元,黑市换好) 面值5000块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孙中山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蒋介石银元价格表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