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打造完成需要多少钱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中做大做强
  北投集团转型升级蓄势成龙
  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立十周年之际,一个与之密切相关的词条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截至去年年底,作为北部湾经济区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投资主体和合作载体的北投集团,资产总额403.75亿元,比9年前成立时增长了12倍。
  伴随北部湾开放开发的激越涛声,肩负促进和服务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重任的北投集团自成立以来策马扬鞭,蹄疾步稳,在服务北部湾经济区和&一带一路&建设中不断做大做强。
  2015年,北投集团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全部实现&双位数&增长,其中营业收入113.64亿元,同比增长29.15%;实现利润7.01亿元,同比增长12.35%;完成自治区下达重大项目投资任务的136%;资产负债率58.12%,保持在较低水平。在去年以来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中,北投集团何以能顶住经济下行压力,迎来&暖春&行情?
  &北投集团的主要做法,概括起来就是抓思路谋出路,抓投资调结构。&北投集团董事长林冠说,去年以来北投实施的转型升级、改革创新发展新战略,让北投顶住了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迎难而上跑出了满载正能量的&北投加速度&。
  转型升级从哪里转、向哪里升?北投打出的第一张牌是从投资建设为重,向运营管理、资本运作并重转变;从以项目投资为主,升级为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双轮驱动的&产融一体化&企业集团。
  1月21日,南宁北部湾大厦北楼19楼掌声响起,由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成立的广西北部湾创新发展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揭牌。&此举是北投集团转型升级、服务北部湾经济区打造升级版的重要举措。&林冠说,管理基金规模将达200亿元以上,80%的资金直接投资区内重点产业项目,有利于深化北部湾经济区投融资体制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广西在东盟地区的影响力。
  &有保有压&的投资战略,让北投集团投资精准有效。&保&就是确保自治区重大投资项目顺利推进,拓展一批有经济效益、影响力、带动力、竞争力、持续发展后劲的项目;&压&就是对一些与主营业务关联性不大、经济效益不好、缺乏影响力和带动力的项目进行及时清理。去年集团完成投资54.19亿元,年度计划完成率比上年提高了20.37个百分点。而与海航集团合作成立北部湾航空,让广西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目前拥有航线26条,通航城市31座,去年实现盈利2600万元,成为继海航集团后第二家成立当年就盈利的航空公司。
  北投集团总经理高新说,正是&加&效益&减&成本,抓融资促合作,抓管控防风险多管齐下,让北投集团在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大潮中始终处在弄潮儿的位置,成为畅通北部湾的开路人和探路者,成为北部湾经济区升级发展的主力军。
  &当前北投集团面临的问题是企业大而不强。&林冠表示,下一步,要抓住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进程加快和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打造升级版的机遇,突出&产融结合,双轮驱动&,推进北投&二次创业&,努力将北投集团打造成为年产值千亿元的北部湾龙头企业,为广西贯彻落实好&三大定位&作出新贡献。(记者 杨清)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3月的北部湾,春潮涌动,满载货物的巨轮出入港口,产业园区内工厂、工地一派繁忙。
祖国海岸线最西南端的这一湾碧海,曾经是交通不便、产业荒芜的边陲末梢。经过10年跨越发展,北部湾借力开放开发东风,坚持改革创新、外引内联,一跃成为我国西部沿海经济新一极, 【】
从风生水起到千帆竞发,北部湾经济区一路高歌猛进,以“北部湾速度”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北部湾奇迹”。在北部湾经济区设立10周年、上升为国家战略8周年之际,3月20日,自治区党委、政府举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总结十年成就 推动升级发展”工作座谈会。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立1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在国家相关部委的大力指导和支持帮助下,广西抓住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优先发展战略,坚持以开放谋合作、以创新促改革,立足于释放“海”的优势,做足“通”的文章,形成 【】
打开南中国的地图,蔚蓝深邃的北部湾率先映入眼帘――数千年前,勤劳勇敢的先民曾经从这里漂洋过海,寻找新的世界和商机;数千年后,北部湾经济区已经逐步成长为广西发展最快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壮乡首府南宁,正是这片锦绣的土地上最璀璨的明珠。正可谓“辐辏东南亚, 【】
这十年,北部湾畔改革开放风起云涌,浪高一浪。如果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一艘新造的大船,那么自从它下水之日起,便在祖国的南方击起千层浪,引无数英才为之拼搏奋斗,为之呕心沥血,为之推波助澜。您当前的位置:/
北部湾经济区:打造新支点 须有新视野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文章作者:苏超光 黄凌志  
浏览:362 人次
“要成为新的战略支点,北部湾经济区就必须担当全新的角色。”自治区北部湾办常务副主任李延强认为,这一角色“必须成为促进广西和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战略高地,成为服务广西和西南、中南地区的合作平台,成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开放合作的示范区。”“必须站在新的高度,用新的办法,才能打造这一新角色。”李延强提出5个方面的建议。“第一,加快大通道建设必须与发展大市场相结合。”他认为,广西目前出海出边的铁路、公路、港口建设,最终目的是建立通道市场,把北部湾经济区建成服务西南、中南以及东盟国家的资源配置中心。所以在建设通道的同时,要加快谋划建立大市场,比如进口煤炭配置中心、西南沿海油气储备交易中心、东盟进口水果集散中心以及建材交易配置中心等,甚至可以谋划在凭祥综合保税区以及正在规划建设的中国凭祥边境自由贸易示范区内,建立中国轻工产品加工转口贸易中心,把江浙等东部地区的纺织产品引进来形成出口专业市场,让越南等东盟国家进口原料制造服装产品,再从边境自由贸易区转口欧美市场,以此打破国际市场的配额壁垒。“第二,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必须与布局高端产业相结合。”李延强说,目前布局北部湾沿海的大多是重化工业,按照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在进一步完善布局产业时,一方面要加快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升级,另一方面要争取国家支持,强化北部湾经济区作为走向东盟的“跳板”功能,吸引更多的大型高端企业到北部湾,抢占产业高端,获取产业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只有在重点产业领域培育产生一批国家队,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才能形成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制高点。“第三,推进北部湾开发建设必须与发展西江经济带相衔接。”李延强说,“双核驱动”是广西确定的战略方针,在下一步“两区一带”的大格局中,一定要做好江海联动这篇文章。现在关键的问题是,西南、中南地区的货运量上不来,北部湾港的货运量、吞吐能力不够,还没有真正成为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加快完善港口、铁路、公路等集疏运体系,降低北部湾港口物流成本,吸引西南、中南地区的货物进出北部湾港。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江海联动,实现西江河运与北部湾海运形成江海联运。这就必须加快建设规划中的平陆运河,开辟从北部湾经济区向广西内陆腹地梯度辐射的新经济通道。“第四,扩大开放合作必须坚持平台建设与机制建设齐头并进。”李延强认为,尽管这几年北部湾经济区的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但是由于一系列合作协调机制尚未建立,还是拖累了进程。比如,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以及泛北部湾区域海上合作等进展缓慢,沿海港口口岸开放滞后,都与国家部委之间缺少协调沟通机制有关。所以一定要推动形成国家层面的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部际联席会议。“第五,政策创新必须要打破‘玻璃顶’、挖穿‘隔水层’”。他说,北部湾经济区在落实重大项目审批、建设海关特殊监管区等方面做得较好,但在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先试先行方面几乎停滞不前。自治区出台的实质性的优惠政策不多,操作性不强,难以落实到位。主要原因是在制定政策、落实政策过程中不敢突破,被动落实,因此很多政策没有挖穿“隔水层”,企业得不到更多的政策活水。“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树立一个观念,把北部湾经济区真正看成是可以突破、可以创新的区域,切切实实制定并贯彻好政策措施。”李延强说,比如可以争取国家给予经济区企业享受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的所得税减免政策,争取国家对广西边境口岸上缴国家税收的返还,争取放开劳务市场,引进越南等外籍劳工。李延强说:“政策创新的空间很宽广,关键是我们制定政策时思想够不够解放,能不能打破利益格局。如果没有形成政策的制高点,就很难形成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就很难打造‘新的战略支点’。”
您是第 1676455 位浏览本网站的客人
广西南宁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版权所有 (C) 联系电话: 传真:&&&&&&&&&&&&&
把北部湾经济区打造成经济增长极
日12:34&&来源:
E-mail推荐:&&
  ★阅读提示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召开“深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专题协商会”,利用北部湾经济区规划进行中期评估修订的契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北部湾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走在全区前列,把北部湾经济区打造成为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本报讯(记者 廖大海 通讯员 段玉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市场的我国南部沿海的新开发区,一直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日前,自治区政协召开“深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专题协商会”,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际瓦与政协委员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共商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改革大计。   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开放规划实施6年来,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北部湾地区占广西不到1/5的土地、1/4的人口,创造了占广西1/3的经济总量、2/5的财政收入和1/2的外贸总额。   “深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专题协商会”由彭清华点题确定。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成立专题调研组,赴北部湾6市进行调研并到其他省市考察,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为北部湾经济区的持续发展,各民主党派广西区委也通过各种形式的专题调研、座谈紧锣密鼓地做着建言准备。   专题调研组在北部湾6市调研时发现,体制问题已经成为北部湾深入发展的主要障碍,港口管理运营体制不合理、资源配置过散、通关便利化水平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也逐步凸显。为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真正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示范、西南及中南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支点”的基石,调研组建议:由区域规划经济区升级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由经济区管委会体制升级为北部湾新区工管委体制,由区域性开放平台升级为国际性开放平台,由装卸业务为主的港口升级为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由多窗口多关区分隔的通关模式升级为统一关区、单一窗口的“大通关”模式,由旅游集散地升级为跨境旅游集散地,在沿边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基础上打造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示范区。   会上,10多位自治区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代表围绕北部湾经济区金融同城化建设、优化口岸环境、推进海上跨国旅游、理顺国家级平台管理体制、科学合理填海造地、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等问题踊跃发言,区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作了认真回应表态。   北部湾六市同城化发展是北部湾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方面,农行广西分行行长廖家旺委员提出,“金融同城化是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应通过建立金融同城化的补偿与激励机制、推动金融机构创新等方式尽快实现北部湾经济区的同城化建设,提升北部湾经济区的综合竞争力”。“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仍然存在着行政管理、土地管理、市场体系和开放合作等综合配套改革上亟待解决的问题。”自治区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连友农建议,“应在北部湾经济区试行园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符合国家政策和园区规划的项目,一律实行“入园告之、分级负责、专人联络、上门服务、限时办结、先免后补。”……   委员们提出的推进广西海上跨国旅游发展、重视填海造地中的环保问题等建议也引起关注。   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充分肯定了自治区政协近年来围绕助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作出的积极贡献;希望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利用北部湾经济区规划进行中期评估修订的契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建言献策,着力从机制体制上解决问题,推动北部湾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走在全区前列,把北部湾经济区打造成为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他指出,大家通过充分调研,突出问题导向,提出的意见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加以梳理、研究和吸收专题协商会的成果,并将其体现到深化北部湾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的各项工作中。   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际瓦表示,广西政协将持续关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问题,通过视察、提案、建议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方式加强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措施的督促落实,并引导委员积极参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做经济改革的先行者,以全面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
&&&中国人大
1、2、3、4、5、
&&&中国政协
1、2、3、4、5、
&&&中国工会
1、2、3、4、5、
&&&中国妇联
1、2、3、4、5、
&&&播客?视频
&&&时政要闻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重要理论
&&&时政资料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部湾经济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