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性土的塑性指数数是多少,哪本规范看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土的分类中塑性指数与黏粒含量的关系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参考答案: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随堂随练
土的最基本的工程特性()
A、化学性质
B、力学性质
C、物理性质
D、三项组成
决定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重要因素是土中的固体颗粒的大小和形状、()
A、矿物成分及其组成情况
B、相对含量及其组成情况
C、结构构造及其组成情况
D、三项组成情况
把土粒分为六大粒组是根据界限粒径()
A、200、20、2、0.1和0.005mm
B、200、25、2、0.05和0.005mm
C、200、20、2、0.05和0.005mm
D、200、20、5、0.05和0.005mm
衡量土的粒径级配是否良好,指标判定常用()。
A、不均匀系数
C、标贯击数
D、内摩擦角
颗粒级配曲线越陡,不均匀系数及颗粒级配越()。
B、大,不好
C、小,不好
为获得较大密实度,作为填方应选择的土粒级配()
划分粒组的分界尺寸称为()
A、有效粒径
B、界限粒径
C、颗粒级配
可用筛分法测定粒径不小于()
A、0.075mm的粗粒组
B、0.25mm的粗粒组
C、0.5mm的粗粒组
D、2mm的粗粒组
用比重计法或移液管法测得颗粒级配粒径小于()
D、0.075mm
绘制土的颗粒级配曲线时,其纵座标为()
A、界限粒径
B、各粒组的相对含量
C、小于或大于某粒径的累计百分含量
D、有效粒径
土的颗粒级配曲线愈平缓,其不均匀系数Ku值愈()
D、无法判断
从干土样中称取1000g的试样,经标准筛充分过筛后称得各级筛上留下来的土粒质量如下表所示。试求土中各粒组的质量的百分含量,与小于各级筛孔径的质量累积百分含量。()筛分析试验结果筛孔径(mm)2.01.00.50.250.075底盘各级筛上的土粒质量(g)100100
A、每粒组质量百分含量:砾石组为15%、粗砂组为30%、中砂组为35%、细砂组为10%、细粒组为10%
B、每粒组质量百分含量:砾石组为5%、粗砂组为35%、中砂组为35%、细砂组为10%、细粒组为15%
C、每粒组质量百分含量:砾石组为10%、粗砂组为30%、中砂组为30%、细砂组为15%、细粒组为15%
D、每粒组质量百分含量:砾石组为10%、粗砂组为35%、中砂组为35%、细砂组为10%、细粒组为10%
评价粗颗粒土粒径级配的指标有()
A、不均匀细数
B、有效粒径
C、曲率系数
D、界限粒径
土中的水,能够传递静水压力的是()
A、强结合水
C、弱结合水
D、以上都不对
土孔隙中水的类型有()
含有高强度矿物的岩石,其强度一定就()
土的三个实测指标是()
A、干密度、饱和密度、孔隙率
B、比重、天然密度、含水量
C、孔隙比、饱和度、干密度
D、比重、天然密度、孔隙率
土的结构一般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A、单粒结构、解理结构和絮状结构
B、单粒结构、蜂窝结构和絮状结构
C、单粒结构、蜂窝结构和层状结构
D、解理结构、蜂窝结构和层状结构
在土的三项比例指标中,有关密度的指标共有()
控制填土施工质量的密度指标是()
A、天然密度
B、土的浮密度
C、土的饱和密度
D、土的干密度
用“环刀法”测定()
A、天然密度
B、土的浮密度
C、土的饱和密度
D、土的干密度
淤泥天然含水量大于()
一般用“烘干法”测定土的()
土粒的比重就是土粒的密度()
击实试验得到最大于密度时,所对应的含水量为()
A、天然含水量
B、最佳含水量
C、最大含水量
D、最小含水量
甲、乙两粘性土的塑性指数不同,则可判定下列指标中,甲、乙两土有差异的指标是()。
B、细粒土含量
C、土粒重量
工程上控制填土的施工质量和评价土的密实程度常用的指标是()
A、有效重度
B、土粒相对密度
C、饱和密度
某地基土样数据如下:环刀体积为60cm3,湿土质量0.1204kg,土质量0.0992kg,土粒相对密度为2.71,试计算:天然含水量ω()
A、天然含水量ω=15.6%
B、天然含水量ω=30.8%
C、天然含水量ω=26.7%
D、天然含水量ω=21.4%
某地基土样数据如下:环刀体积为60cm3,湿土质量0.1204kg,土质量0.0992kg,土粒相对密度为2.71,试计算:天然重度γ()
A、天然重度γ=23.07KN/m3
B、天然重度γ=25.07KN/m3
C、天然重度γ=30.17KN/m3
D、天然重度γ=20.07KN/m3
某地基土样数据如下:环刀体积为60cm3,湿土质量0.1204kg,土质量0.0992kg,土粒相对密度为2.71,试计算:干重度γd()
A、干重度γd=18.5KN/m3
B、干重度γd=16.5KN/m3
C、干重度γd=14.5KN/m3
D、干重度γd=20.5KN/m3
某地基土样数据如下:环刀体积为60cm3,湿土质量0.1204kg,土质量0.0992kg,土粒相对密度为2.71,试计算:孔隙比e()
A、孔隙比e=0.639
B、孔隙比e=0.539
C、孔隙比e=0.655
D、孔隙比e=0.559
有一天然完全饱和土样切满于环刀内,称得总质量为72.49克,经105℃烘至恒重为61.28克,已知环刀质量为32.54克,土粒相对密度(比重)为2.74,试求该土样的天然含水量()
A、e=1.049
B、e=1.069
C、e=1.269
D、e=1.078
某土样天然密度为1.85g/cm3、天然含水量为34%、土粒比重(土粒相对密度)为2.71,试求该土样的有效密度。()
A、有效密度为0.87g/cm3
B、有效密度为0.77g/cm3
C、有效密度为0.97g/cm3
D、有效密度为0.67g/cm3
砂类土按其颗粒级配分为()
无粘性土的主要物理特征是什么,这一特征是由其具有的什么决定的()
A、饱和度,絮状结构
B、饱和度,单粒结构
C、密实度,单粒结构
D、密实度,蜂窝结构
某砂土土样的天然密度为1.77g/cm3,天然含水量为9.8%,土粒比重为2.67,烘干后测定最小孔隙比为0.461,最大孔隙比为0.943,试求相对密度Dr,并评定该砂土的密实度。()
A、Dr=0.295,松散的
B、Dr=0.595,中密的
C、Dr=0.680,密实的
D、Dr=0.595,密实的
《地基规范》规定:砂土密实度的划分标准是()。
A、标准贯入捶击数
B、相对密度
D、野外鉴别
砂土密实度的评价指标主要有()
A、相对密实度
C、最大孔隙比
D、最小孔隙比
测得砂土的天然重度γ=17.6KN/m3,含水量ω=8.6%,比重ds=2.66,最小孔隙比emin=0.462,最大孔隙比emax=0.71,试求砂土的相对密度Dr。()
A、Dr=0.0066
B、Dr=0.0045
C、Dr=0.0060
D、Dr=0.0056
下列何项物理指标是反映土的密实程度的指标?()
A、干密度ρd
B、质量密度ρ
C、重力密度γ
D、相对密度Dr
某一完全饱和粘性土试样的天然含水量为30%,土粒比重为2.73,液限为33%,塑限为17%,试求饱和密度()
A、ρsat=2.85g/cm3
B、ρsat=1.95g/cm3
C、ρsat=1.78g/cm3
D、ρsat=1.85g/cm3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分类法,若粒径d>0.075mm的含量<50%,且塑性指数IP≤10,则土的名称定为()
B、无粘性土
密实度的评价方法有哪三种:()
A、室内测试孔隙比确定相对密实度的方法
B、利用标准贯入试验等原位测试方法
D、野外观测方法
土的水理性质一般指的是粘性土的()
A、液限、塑限
B、液限、塑性指数
C、液性指数、塑限
D、液性指数、塑性指数
一般采用“振击法”测定()
A、最小孔隙比
B、最大孔隙比
C、最小孔隙率
D、最大孔隙率
一般用“松砂器法”测定()
A、最小孔隙比
B、最大孔隙比
C、最小孔隙率
D、最大孔隙率
采用“搓条法”测定粘性土的()
C、液性指数
D、塑性指数
粘性土在下列情况中若其含水量最大,则应处于()
A、可塑状态
B、Ip较大时
C、IL较小时
D、液限状态
某填方主料级配不良,则可得出该土料()
A、压缩性低
B、压缩性高
测定塑限用()
A、液限仪法
某原状土的液限ωL=52%,塑限ωp=26%,天然含水量ω=40%,则该土的塑性指数为()。
某粘性土的灵敏度St=1.5,则可判断该土是()。
A、低灵敏的土
B、中灵敏的土
C、高灵敏的土
D、很灵敏的土
土的结构性强弱可用()反映。
A、相对密实度
某土天然含水量为65%,液限42%,塑限22%,孔隙比为1.6,则该土定名为()
C、淤泥质土
D、粉质粘土
粘性土的含水量越大,则其塑性指数IP()
D、不能确定
采用搓条法测定塑限时,土条出现裂纹并开始断裂时的直径应为()
某一施工现场需要填土,基坑的体积为2000m3,土方来源是从附近土丘开挖,经勘察,土的比重为2.70,含水量为15%,孔隙比为0.60,要求填土的含水量为17%,干密度为17.6KN/m3,问应从取土场开采多少方土?()
某一施工现场需要填土,基坑的体积为2000m3,土方来源是从附近土丘开挖,经勘察,土的比重为2.70,含水量为15%,孔隙比为0.60,要求填土的含水量为17%,干密度为17.6KN/m3,问碾压时应洒多少水?填土的孔隙比是多少?()
A、加水903.9878KN,e2=0.634
B、加水603.9878KN,e2=0.434
C、加水693.9878KN,e2=0.504
D、加水703.9878KN,e2=0.534
某一施工现场需要填土,基坑的体积为2000m3,土方来源是从附近土丘开挖,经勘察,土的比重为2.70,含水量为15%,孔隙比为0.60,要求填土的含水量为17%,干密度为17.6KN/m3,问取土场土的重度、干重度和饱和度是多少?()
A、ρ=16.875(KN/m3),ρd=19.406(KN/m3),Sr=67.5%
B、ρ=26.875(KN/m3),ρd=20.406(KN/m3),Sr=57.5%
C、ρ=16.475(KN/m3),ρd=18.406(KN/m3),Sr=63.5%
D、ρ=18.875(KN/m3),ρd=17.406(KN/m3),Sr=69.5%
从甲、乙两地土层中各取出土样进行试验,液限ωL=40%,塑限ωp=25%,但甲地的天然含水量ω=45%,而乙地的ω=20%,是求甲、乙两地的地基土的液性指数IL各是多少?判断其状态,哪一个地基的土较好?()
A、甲地IL=0.33为流塑状态,乙地IL=1.33为坚硬状态,甲地基较好
B、甲地IL=1.33为流塑状态,乙地IL=0.33为坚硬状态,乙地基较好
C、甲地IL=1.45为流塑状态,乙地IL=0.33为坚硬状态,乙地基较好
D、甲地IL=0.33为流塑状态,乙地IL=1.45为坚硬状态,甲地基较好
已知某地基土试样有关数据如下:①天然重度γ=18.4KN/m3;干重度γd=13.2KN/m3。②液限试验,取湿土14.5g,烘干后重10.3g。③搓条试验:取湿土条5.2g,烘干后重4.1g,求:(1)确定土的天然含水量,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2)确定土的名称和状态。()
A、(1)ω=40.4%,Ip=13,IL=0.9(2)粉质粘土,硬塑状态
B、(1)ω=49.4%,Ip=16,IL=0.8(2)粉质粘土,软塑状态
C、(1)ω=39.4%,Ip=14,IL=0.9(2)粉质粘土,软塑状态
D、(1)ω=38.4%,Ip=14,IL=0.9(2)粉质粘土,硬塑状态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土的规范&#46;doc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粘性土的塑性指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