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工业国开辟新市场世界市场的主要方式

2011届高考历史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第一轮复习指导检测试题及答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11届高考历史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第一轮复习指导检测试题及答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2011届高考历史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第一轮复习指导检测试题及答案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18讲 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课标要求】&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备考指要】&1.通过列表对比巩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如新航路开辟中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情况及影响的比较,荷兰和英国早期殖民国家的早期殖民活动的比较。&2.新航路开辟在世界历史上有重大的影响,也是从中世纪社会过渡到近代社会过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这也是中外历史比较型题目的一个切入点。从题型上看,既可以搞学科内综合,也可以搞学科综合,特别是和地理,所以一定要把握航海家的航海路线。&【自主学习】&考点1&& 新航路开辟  &1.东方的诱惑&(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①根本原因(经济原因):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_________的出现。&②社会原因:欧洲人狂热的追求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特别是_________的流传,诱使人们到东方“寻金”。&③直接原因(商业危机):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占领_________东部广大地区,控制东西方之间的商路。&④宗教原因:教会鼓励人们到东方传播天主教。&(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①主观条件:_________和西班牙的君主希望通过海外探险获得财富,以巩固并加强自己的统治。&②客观条件: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为远航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2.新航路的开辟&①向东航行:1487年,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抵达非洲西南端的_________;1497年,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路,终于到达了_________。&(2)向西航行: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意大利人_________横渡大西洋,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绕过了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完成了_________航行。&3.走向会合的世界&(1)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影响&①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_________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②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以西欧为中心的&&&&& 的雏形开始出现。&(2)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的影响&①引发了“商业革命”: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业经营方式也发生变化,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_________沿岸。&②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_________的发展。&考点2&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1.“海上马车夫”&(1)兴起的条件&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经商传统:荷兰濒临_________,许多荷兰人外出从事商业活动,赚取了许多钱财。荷兰因此成为欧洲最富庶的地区之一。&②政治条件:1581年,荷兰摆脱了_________的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2)兴起的表现:17世纪时,荷兰已经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商船数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荷兰人因此有_________之称。海上贸易发达,为荷兰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3)殖民扩张过程 &①形式:成立了_________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积极参与殖民争夺,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②表现:在非洲,从葡萄牙手里夺取了好望角;在亚洲,它在印度沿海建立了殖民据点,夺得了马六甲和锡兰,侵入今天的印度尼西亚一带,并一度占领了中国领土_________;在美洲,建立了以新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殖民地。&2.“日不落帝国”&(1)兴起的条件&①地理优势:位于_________沿岸,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②制度保障:英国_________的胜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③物质基础:以手工业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日益繁荣,为殖民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④武力保障: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为殖民争夺提供武力保障。&(2)殖民扩张过程&①与西班牙争霸:1588年,_________之战,打败西班牙。西班牙失去了海上霸主地位。&②17世纪初,组织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发展海外贸易,在印度和北美拓展殖民地。&③与荷兰争霸:17世纪中期,颁布《航海条例》,引发三次英荷战争,最终打败荷兰,夺取其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_________。&④与法国争霸: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打败法国,夺得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还在印迅速扩大殖民势力。&(3)结果:_________中期,英国逐渐形成自诩的“日不落”殖民帝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3.世界市场的拓展&(1)早期殖民国家:新航路开辟的同时,_________和西班牙开始进行殖民掠夺。此后,荷兰、英、法等西欧国家纷纷加入这一行列。&(2)世界市场的拓展:殖民国家在许多地方建立了殖民地,并与世界各地更多的地方建立了直接的_________。&(3)罪恶手段:_________等成为这一时期西欧殖民者常用的卑劣手段。&【重难突破】&一、“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1.“商业革命”表现为:&(1)世界市场的扩大。新航路开辟后,世界上原本相互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同美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2)流通商品的种类增多。世界市场扩大意味着产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国的市场上。美洲的许多农产品,如马铃薯、玉米等传到欧洲,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3)商路贸易中心的转移。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4)人类眼界扩大,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2.“价格革命”表现为:&(1)美洲的白银流向欧洲,使欧洲物价上涨,货币迅速贬值,传统的经济关系受到冲击,这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称为“价格革命”。&(2)受价格革命的影响,各阶级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①制造商品和销售商品的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一方面付出贬值的货币工资,另一方面高价售出商品,获得暴利;②按传统方式收取货币地租的封建主,因货币贬值而使实际收入减少,日益衰落;③靠土地收入的农民和固定工资收入的雇佣工人,因通货膨胀日益贫困化。这一切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迁移应用】&1.新航路开辟后,许多新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和中国的茶叶等出现在欧洲市场上,香料等传统商品的交易量更是成倍上升。这表明(&&& )&A.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 B.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C.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危机” D.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贸易革命”&2.马克思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主要是指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 )&A.商业资本的发展&&&&&&&&&&&&&&&&&& B.航运中心的改变&C.海外市场的扩大&&&&&&&&&&&&&&&&&& D.货币地租兴盛&二、全面认识和理解新航路开辟&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经济根源──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2)社会根源──黄金或寻金热;&(3)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4)思想根源:人本主义提倡冒险精神;&(5)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1)客观条件:①物质条件:包括海船、物资和资金;②航海技术:指南针的应用;③造船技术:已出现了新型的轻便、多桅多帆、快速、舱宽的大船;④地理知识:欧洲开始流行地圆学说,绘制地图的技术较高。&(2)主观条件: 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的支持。&3.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时间&人物&国籍&航海路线&支持者&迪亚士&葡萄牙&西欧―非洲好望角&葡萄牙王室1492&哥伦布&意大利&西欧―美洲&西班牙王室&达伽马&葡萄牙&西欧―好望角―印度&葡萄牙王室&麦哲伦&葡萄牙&欧洲―美洲―亚洲―欧洲(环球航行)&西班牙王室&4.西、葡走在开辟新航路前列的原因&(1)地理位置处于大西洋沿岸;&(2)掌握了航海技术;&(3)是中央集权国家,侈奢享乐需要;&(4)人文主义思想提供了精神动力;&(5)传播天主教的需要。&5.(1)对欧洲: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①引起“商业革命”:贸易范围扩大;贸易数量和品种增加;商业中心的转移;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②引起“价格革命”:货币贬值;社会分化──封建主衰落,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得暴利。&③开始殖民扩张。&(2)对世界&①加强了各地间的联系,逐渐结束相互孤立的状态,文明发生碰撞并开始汇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②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冲击了教会神学理论。&③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3)对亚、非、美洲&①带来深重的灾难:政治控制、经济掠夺等。&②冲击了当地落后文化和生活方式。&【迁移应用】&3.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了借口,而黄金提供了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动力&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4.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 )&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5.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这一“转折”主要是指(&&& )&A.使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B.世界各民族历史开始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C.人类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时代过渡&&& &D.欧洲经济的发展逐渐超过亚洲成为历史发展的中心&三、15世纪世界航海史上有两大壮举:中国明朝时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的比较&&&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目的&扬国威、获得海外珍宝特产、加强与海外诸国联系等&掠夺财富、扩张领土、占有市场、传播基督教等性质&政治行为、贡赐贸易&经济行为、资本主义的海外扩张扮演角色&外交使者&殖民者、通商者、海盗影响&消极&国力不堪重负,远洋航海业衰落&造成亚非拉的长期贫困落后&积极&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交流&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迁移应用】&6.有人比较东西方历史上数次大规模的航海活动时,得出以下结论,其中错的一项是(&&& )&&A.时间都处于15~16世纪前后&&&&&&& B.都体现艰苦卓绝的创新精神&C.都是古代史上的航海奇迹&&&&&&&&&& D.具有同样重要的世界意义&四、荷兰、英国海外殖民活动&1.荷兰殖民活动的优势&(1)优越的地理位置:濒临大西洋,背靠欧洲大陆。&(2)经商和从事手工业的传统:发达的工场手工业,商业和运输业,是最早出现资本义萌芽的地区之一。&(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葡萄牙和西班牙所掠夺的金银向荷兰大量购买工业品,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金;开始从事葡萄牙,西班牙与殖民地的转运贸易。&(4)荷兰摆脱西班牙的殖民统治独立: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政治保障。&(5)欧洲最多的商船:马车是当时世界上比较快速的运输工具。正是由于荷兰拥有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商船队,垄断了航海运输业,因此被人称为“海上马车夫”,阿姆斯特丹港成为世界贸易中心。&2.英国殖民活动的优势&(1)地理优势,英国位于大西洋中的不列颠岛上,具备了扩大海外贸易的得天独厚的条件。&(2)经济优势,英国发达的手工业,为海外殖民提供了物质基础。&(3)军事优势,英国重视海军建设,拥有欧洲首屈一指的强大海军,为海外殖民提供了军事上的保障。&(4)制度优势,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政府政策的支持。&3.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比较&国家&主要殖民地域&特点&结果&荷兰&北美洲以新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新荷兰”;亚洲的马六甲、锡兰、中国的台湾、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组织大型商业公司,以亚洲、北美为重点,夺取葡萄牙殖民地&17世纪成为海上霸主,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英国&沿大西洋沿岸建立13块殖民地;在亚洲的印度西、东海岸建立殖民地 &海盗式掠夺(早期);组织商业公司,从事黑奴贸易,以印度和北美作为扩张重点&18世纪确立海上霸主地位,并成为最大殖民帝国&4.英国最终战胜荷兰、法国,成为海上霸主,说明了:&(1)荷兰战败:商业资本不敌日益发展的工业资本;&(2)法国战败: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必然战胜落后的封建制度;&(3)影响殖民霸权变化的根本原因取决于各国的综合国力&(4)启示:抓住机遇,努力发展,尽快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尊重各民族的传统与文化,和平发展,构建和谐世界;和平崛起。&【迁移应用】&7.经过长期的争夺,英国最终战胜法国,18世纪中期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这场斗争实质上反映了(&&& )&A.先进国家对落后国家的胜利&&&&&&&& B.先进社会制度对落后社会制度的胜利&C.工业国家对农业国家的胜利&&&&&&&& D.海岛国家对大陆国家的胜利&五、如何辩证看待殖民扩张&欧洲殖民者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是世界市场建立的主要途径。殖民掠夺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给亚、非、拉美等殖民地一方面带来深重的灾难,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①促进了世界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形成。西欧的海外殖民扩张,使世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出现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三角贸易繁荣。这一时期的大陆贸易以大西洋贸易为主,随着世界规模的经济联系的加强,国际的劳动大分工第一次大规模实现。&②殖民掠夺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荷兰、英国等国进行殖民侵略,掠夺当地财富,贩卖奴隶,流入欧洲的巨额财富,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即将发生的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和市场这两个重要条件。&③殖民主义者对殖民地野蛮的屠杀、掠夺、奴役,打断了亚、非、拉美的历史进程,造成这些地区的长期落后,东西方的历史进程大大拉开了距离。但同时,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迁移应用】&8.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殖民扩张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 )&A.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B.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C.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D.促进了世界各地的平衡发展&【典例剖析】&1.“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欧洲人对黄金的贪婪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 )&A.黄金自古以来就是财富的象征&&&&&& &B.亚洲、非洲、美洲的黄金储量丰富&C.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对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 &D.欧洲人聚敛财富的强烈要求&【剖析】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对资金需求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条件。因此,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人们对黄金、白银的渴望也日趋强烈。&【答案】C.&2.1520年,一位萨克森商人在里斯本买到了许多玉米回去赚了大钱,他讲“要感谢上帝……”,另一位商人说:你还要感谢(&&& )&A.西欧一些特色农业区的资本家种出了玉米& &B.葡萄牙商人从摩洛哥运回了玉米&C.阿拉伯人从非洲运来了玉米&&&&&&&&&&&&& &D.西班牙人从美洲运来了玉米&【剖析】玉米最初生长在美洲,后来,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以及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各地销售。而发现美洲的哥伦布(意大利人)是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远航的。&【答案】D.&3.新航路开辟以前,人们所知道的世界,或者是地中海周围,或者是欧洲东部和中部,或者是亚欧大陆及北非等等,总之不出世界的某一局部。造成上述对世界认识局限的原因是(&&& )&A.不同地区资源环境的差异&&&&&&&&&&&&& B.世界各地区处于隔绝闭塞状态&C.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D.世界各地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剖析】题目时间限制语为“新航路开辟以前”,此时世界各地处于相互隔绝状态,各地的人们对世界的了解都局限于某个局部,而不能从整体上了解世界。故选B。&【答案】B.&4.下表反映年间欧洲主要国家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结合所学知识和表格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国家&数量(艘)&年&年&年葡萄牙&705&371&196荷兰&65&英格兰&―&811&1865欧洲合计&770&─―安格森.麦迪生:《世界经济千年史》&A.16世纪以来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最多,被称为“海上的马车夫”&B.17到18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率高于英格兰&C.18世纪葡萄牙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减少,转而致力于开辟新航路&D.18世纪英格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迅速,有成为海上霸主之势&【剖析】A项应该是17世纪;通过计算得知,B项正好相反;C项说法错误,表明了葡萄牙的衰落,而D项的叙述是正确的,故选D.&【答案】D&5.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A.西方的殖民掠夺&&&&&&&&&&&&&&&&&&&&&&& B.东方的借鉴学习& &C.正常的文化交流&&&&&&&&&&&&&&&&&&&&&&& D.封建主阶级衰落&【剖析】这种“融合”和“统一”实际上是指全球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由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这一体系是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殖民扩张的结果,不是正常的文化交流。&【答案】A&【巩固演练】&1.某学校组织历史专题图片展览,下列四幅图片在同一橱窗展出。请你选择最合适的专题名称(&&&& )&&&A.人文主义与经济发展&&&&&&&&&&&&&&&&&&& B.新航路开辟的轨迹&C.人类世界是天主教的天地&&&&&&&&&&&&&&& D.人和世界的发现&2.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中写道:“西纪一千五、六百年之交,全欧沿岸诸民族,各以航海业相竞。……自是新旧两陆、东西洋,交通大开,全球比邻,备哉灿烂。……而我泰东大帝国,与彼并时而兴者,有一海上之巨人郑和在”,“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又道:“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该材料中有明显知识性错误的话是(&&&& )&A.“西纪一千五、六百年之交,全欧沿岸诸民族,各以航海业相竞。”&B.“自是新旧两陆、东西洋,交通大开,全球比邻,备哉灿烂。”&C.“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D.“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3.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C.工业革命的进行&&&&&&&&&&&&&&&&&&&&&& D.欧洲殖民者掠夺美洲土地&4.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和黄金(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 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 ③开发土地资源&& 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1493年,哥伦布完成第一次远航以后,带回了他在新大陆采集的“印第安人文明之花”的玉米、甘薯和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并广泛种植,极大地缓解了饥荒对旧大陆人类生存的威胁。据此理解正确的是(&&& )&A.哥伦布是彻底解决亚欧大陆饥荒问题的有功之臣&B.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美洲和欧洲的经济联系&C.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D.新航路的开辟证实了地圆学说&6.马克思、恩格斯说:“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以下叙述中对上述一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新航路的开辟扩大了市场的需求&& ②市场需求的扩大刺激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新航路的开辟形成了世界市场&& ④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工场手工业产生&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7.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8.新航路开辟以前,人们所知道的世界,或者是地中海周围,或者是亚洲东部和中部,或者是亚欧大陆及北非等等,总之,不出世界的某一局部。造成上述对世界认识局限的原因是(&&& )&A.不同地区资源环境的差异&&&&&&&&&&&&& B.世界各地区处于隔绝闭塞状态&C.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D.世界各地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9.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陛下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其中“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是指(&&& )&A.给土著人带去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 B.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C.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 D.使土著人皈依天主教&10.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但是到了近代,在北美洲、大洋洲,白种人成为了当地的主要居民,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欧洲的殖民扩张&&&&&&&&&&&&&&&&&&&&& B.土著居民的减少& &C.种族之间通婚&&&&&&&&&&&&&&&&&&&&&&& D.大量战争移民& &11.下列材料 &随着《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的热播,大国崛起问题一时成为社会议论的热门话题。&材料一& 在上古、古代和中世纪,世界上只有区域性大国,而没有全球性大国。西方世界兴起后,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先后成为大国,但后来降为二流国家。&(1)导致葡萄牙、西班牙崛起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材料二& 在工业化时代,世界领导国必须是拥有海上霸权的国家……19世纪的世界领导是英国,在英国达到鼎盛时期的1860年前后,其现代化工业的生产能力,相当于世界的40%―50%,或欧洲的55%―60%。英国始终保持着相当于他国海军两倍以上的海军。大英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它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大洲。&(2)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英国成为世界领导大国的原因。&& &材料三& 美国在19世纪已经具有世界经济大国的实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从现在起直到2030年或2050年,美国将是惟一的世界领导国,这是毫无疑问的。&&&&&& ─―以上材料均摘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推荐序•二&【高考真题】&1.(;广东)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仲裁下,划定了一条如图所示的分界线。这意味着(&&& )&A.两国当时的航海成果得到承认&&&&&&&&& B.大西洋是两国争夺的焦点&C.其他国家被永远排除在殖民争夺之外&&& D.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基督教&2.(;山东卷)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材料,回答问题。&问题一:偶然与必然&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问题二:发现与相遇&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围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问题三:交流与发展&哥伦布& 明清时期的中国& 世界市场&& 历史机遇&(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20宇左右。&&&&&&&&&&&&&&&&&&&&&&&&&&&&&&&&&&&&&&&&&&&&&&&&&&&&&&&&&&&&&&&&&&&&&&&&&&&&&&&&&& &参考答案:&【自主学习】&考点1& &1.资本主义萌芽& 《马可•波罗行记》& 地中海& 葡萄牙&2.好望角& 印度& 哥伦布& 环球& &3.孤立& 世界市场& 大西洋& 资本主义&考点2& &1.大西洋& 西班牙国王& “海上马车夫”& 东印度公司& 台湾&2.大西洋& 资产阶级革命& “无敌舰队”& 纽约& 18世纪&3.葡萄牙& 贸易联系& 抢掠、欺诈&【迁移应用】&1.B 2.A 3.D 4.B 5.B 6.D 7.B 8.B&【巩固演练】&1.D 2.C 3.D 4.C 5.B 6.A 7.D 8.B 9.D 10.A&11.(1)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掠夺。(2)政治上,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最早完成工业革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高考真题】&1.【解析】A.寻找黄金和白银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动因,最先开辟新航路和走上对外殖民扩张道路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它们在世界范围内抢夺,而并非大西洋继西葡之后,荷兰、英法也先后加入到殖民争夺的行列,教皇子午线的划定只是暂时承认了西葡殖民掠夺的成果。&2.【解析】该题考察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第一问是开放性命题,答案可以有多种选择,但最佳的应是“偶然”与“必然”的结合。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偶然”指他最初的目的是向西航行到达亚洲(印度),而且到他死,他都不认为自己发现的是一块未知的新大陆。“必然”主要指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条件。本题类似前面高考考过的“哥伦布纪念活动”题,着重考察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第二问“发现美洲”主要体现的就是以欧洲为世界的中心;而“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则是考查了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第三问是借鉴了上海高考小论文的形式,让学生写一个短文,考查学生基础知识,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全球史观,中国史和世界史相联系。参考答案:(1)答案一:考生将哥伦布首航的结果作为一个孤立的事件来思考。观点:是偶然的。理由: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若答出其他理由,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答案二:考生能将哥伦布远航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思考。观点:是必然的。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具体要点:商品经济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答案三:考生能将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想结合,全面思考问题。观点: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理由:偶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一。必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二。(2)以欧洲为中心。(或“欧洲人的立场”)(3)略。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八大工业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