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物业管理行业利润率公司好挣钱吗?利润率有多少?

&您现的在位置:&
深圳:物业费10年上涨不过3毛钱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上半年全国20大城市物业价格指数显示,2 0 14年6月,全国20大城市的物业服务均价为2 .04元/平方米/月,较去年同期上涨0 .3 8 %,较去年12月上涨0 .19%.其中,深圳6月城市物业服务均价为2 .97元/平方米/月,居全国20大城市第一位。
&&& 然而,即使是全国第一的物业费,仍让物业服务行业的从业者,尤其是物业服务公司的老板们叫苦不迭。据之平管理创始人陈之平介绍,占据物业服务公司80%开支的员工人力成本在过去10年上涨幅度超过5 0 %,花样年集团主席潘军则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原本月薪8 0 0元的保安目前的月薪上涨至元。
&&& 而物业管理费的涨幅呢?数据显示,2005年,深圳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收费平均单价为2 .6 9元/平方米/月。也就是说,在过去的10年里,深圳的物业管理费上涨幅度不足3毛钱,涨幅约10%.
&&& 在此期间,物业管理费的定价基本都遵循2006年《深圳市物业管理服务收费管理规定》,住宅物业的前期物业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成立了业主委员会的住宅物业经业主大会同意则可以自行定价。在这份规定当中,多层住宅和高层住宅的物业管理费指导标准分别为0 .6- 1.3元/平方米/月和1.9-3 .9元/平方米/月,并一直沿用至今。
&&& 不少物业服务企业在这一背景下,挥舞着“亏损”的财务报表要求上涨物业费,却多数遭到业主拒绝。南天一花园业主委员会主任范国振曾撰文点评称,这些公司宁可“亏损”也绝口不提退出,仍然坚守岗位,“因为喊了多年 狼来了 ,结果也没有出事,业主也就习惯了物业服务费不涨价。”
&&& “说到底,物业管理的管理对象虽然是房地产产品,但它服务的对象是人。物的内涵很窄,对它的管理是物业公司的主业,盈利却不足以支持公司发展。于是,人,变成了社区运营者们开始挖掘的最重要的资源。”深圳市物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曹阳认为,主业盈利不足是物业公司转型的最大动力。
&&& 穷则思变。以彩生活、万科、金地为代表,一批物业服务企业在2 0 13 - 2 0 14年开始全方位试水社区运营增值服务,招商、中海、长城等许多老牌物业公司也纷纷推出以“社区商业”和“便民服务”为核心的增值服务,以此来提高企业盈利。
&&& 低物业服务费的代表彩生活上市 激起行业阵阵波澜
&&& 随着香港联交所的消息传来,酝酿已久的花样年集团旗下彩生活分拆上市计划在它的12岁生日之际成功实现。无论将其视为物业行业的“搅局者”还是激活市场的“鲶鱼”,彩生活都已经成为一家难以被忽视的企业。当其增值服务获取的利润已经相当可观并将保持高速增长时,“物业零收费”的预言会如期而至吗?
&&& 花样年集团主席潘军曾在受访时表示,其旗下彩生活在某小区收取着0.6元/月/平方米左右的深圳最低价,但他坚持认为,即使基础服务费用再低,物业服务企业改变单一的服务模式后,仍可以从增值服务中获取充足的利润。
&&& 事实上,自10年前它频频降低管理费并宣称“物业可能零收费”激起业界强烈反弹开始,彩生活便一直以“另类”的形象在物业圈中前行。即使在已然上市的今天,以挖掘社区经营价值、拓展物业盈利渠道为核心的“彩生活模式”仍然未被业内人士广泛接受,争议重重。
&&& “有人认为我对彩生活并不持赞同的态度,这个肯定有误解。本身从公司上市这个行为来说,我是非常认可的。上市是对企业规范化管理、透明化管理、可持续发展都是有帮助的。”始终与彩生活理念不合的之平管理创始人、原万科物业创始人陈之平表示,彩生活的上市对于业界的影响颇大,因为它让大家看到了物业管理公司盈利的可能,“这会促使地产公司要求下属的物业公司进行模仿。”
&&& 按照传统物业模式经营的物业企业,在物业费上调难以实现的背景下,几乎都面临着人力成本上升和利润率下降的现实困境。彩生活所采用的模式则从“节流”和“开源”两方面进行了延展,利润便由此而来。彩生活管理层在上市发布会上表示,过往的成本结构中,用工成本占比最大,占整体成本接近一半比例,彩生活对保安、保洁、保修等高人力投入的领域进行了改变,用智能化设备和手段来取代劳动力;规模化也使得彩生活可以在一个片区内选择“一位技术性员工多个社区使用”。
&&& “我们不希望物业管理永远成为我们最挣钱的部分,彩生活非常看重中国住宅社区所拥有的业主规模和潜在的消费需求,看重社区经营的商机。”潘军和彩生活CEO唐学斌在上市新闻发布会上回应道,彩生活依托互联网搭建的社区平台能够为业主提供多元化的增值服务,而这些消费则为公司带来充足的盈利空间。
&&& 除了彩生活,主打居家概念的万科第五食堂、万物仓,主打居家、商务、教育等概念的金地云服务,主打商务、金融概念的卓越E+,“服务运营商”的头衔开始为业界所热炒,服务和运营这两项以盈利为目的的业务,取代“管理”这个冷冰冰的词语,成为物业领域的头牌。
&&& “增值服务没错,但重要是为谁增值。业主出于现实接受增值服务,毕竟有服务比没服务好,至少生活变得更方便。但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物业管理。”即使也开始尝试增值业务,陈之平仍然固守在物业管理领域,给同行泼冷水,“物业管理的价值在于为资产保值增值。整个社会和消费者只是看到了眼前的价格问题,没有看到社区的价值所在。其实贴广告、违章装修等都影响了社区的价值。增值服务与基础服务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 高物业服务费的代表五大行入深
&&& 悄然瓜分高端市场
&&& 尽管物业服务行业整体都受限于管理费难涨,但随着深圳豪宅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物业行业也相应出现了明显分野。其鲜明的表现,可以从世邦魏理仕、戴德梁行、仲量联行、第一太平戴维斯、高力国际等五大行在深圳的业务拓展中清楚感受;与此同时,中海、金地、招商等传统物业公司也纷纷推出“紫金执事”、“荣尚荟”、“白金管家”等高端子品牌,以应对此类需求。
&&& 对于这些物业服务公司而言,物业管理费绝非他们需要担心的限制,动辄7-9元的物业管理费超出同侪三倍有余。初期由戴德梁行顾问、现由彩生活管理的东海国际公寓目前管理费为9元/平方米/月,招商在鲸山别墅的管理费为9.6元/平方米/月,中海九号公馆配置的紫金执事管理费为9.8元/平方米/月,仲量联行为深圳湾1号提供服务的管理费为13.6元/平方米/月……深圳最高的物业管理费,更是由懿德轩突破至30元/平方米/月。
&&& 虽然一方是向低价研发,一方是向高价攀登,但两者殊途同归的是其在增值服务方面的努力,诸多物业服务企业的高端品牌也同样在走这样一条路。从此次调查来看,招商、金地、中海等企业打造的高端子品牌,除了贴心的管家服务之外,也都提及了菜单式的个性化定制增值服务。
&&& 例如中海的紫金执事,在安全方面下工夫,首家启用“与公安联网智能来访登记系统”,首家引进电巡平衡车和夜间警犬巡逻,并承诺“不论业主的电话在几点响起,3分钟必达”。此外,业主专属通道、设置出租车上下客区、访客停车专区等保护业主隐私等服务也受到颇多业主认可;而包括房屋代理服务、深度礼宾服务、家庭秘书服务、A pp移动管家、二维码资产管理、二维码园区电子地图等服务逐渐成为品牌特色。
&&&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物业管理和物业服务、基础业务和增值业务之间,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矛盾。万科、中海等企业以及国际五大行的探索和表现,都证明其达成平衡、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效果,以及重视基础服务的物业服务企业照此模式转型的可能性。而陈之平分析彩生活模式的时候也表示,彩生活的模式难以复制,所以其在规模急剧扩张的同时丢失了一些留住客户的基础,但仍有机会能够改善,“要迅速让收购而来的企业发生变革,但这是一个很难的过程。重整团队,提升服务质量,这是深层次的管理问题。彩生活依然有机会。”
&&& 把小区管好必须由业主主导涨管理费等待市场化
&&& 南都:一边是业主感觉物业服务品质下降,一边是物业企业为成本上涨而哭穷。物业管理费能不能涨是管好小区的关键问题吗?
&& 陈之平:物业管理品质不可能比过去好。因为市场本身发生了变化,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变化,但物业管理费没有变,所以服务品质难以保证,不变差才怪。而且,以后的物业管理品质还会继续变差,这不仅是物业管理费上涨的问题,更核心的问题在于结构变化。
&&& 结构变化指的是物业公司跟业主的关系,也就是说,小区究竟是谁来主导。要改变今天的状况,必须要做到“业主主导、财务透明、专业管理、年初预算、年底审计、有偿服务”。做到了这些,无论物业企业是市场化公司还是房企下属公司,把小区管好都没有问题。按照这个结构,收怎样的价格,就提供怎样的服务,问题自然解决。
&&& 南都:很多物业企业抱怨小区越来越难管,都将焦点对准物业管理费不涨,认为这是制约其保证服务品质的原因。在你看来,物业管理费上涨是否有必要?
&&& 陈之平:现在国内的物业管理公司,收来的物业管理费,其中几乎80%用于员工成本。事实上,物业管理作为一个专业机构,应该将支出用于打理物业,延长物业设施设备的使用寿命,如果顾客支出的费用都用于人工开支,那怎么还会有钱去维护这些设施设备呢?
&&& 举例来说,南都去年报道了不少电梯事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事故就是物业管理的失误,维护不到位,或对维保单位监管不力。从逻辑上来讲,随着电梯使用时间逐渐变长,其维保价格上升才对,但可以调查对比一下,十年来维保一台电梯全包的价格反而呈下降趋势。面对维保企业的恶性竞争,物业公司出于成本考虑往往选择价格最低的服务。所以这两年频繁出现的电梯等设施设备老化,甚至出现事故、瘫痪,就说明这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 可以看到,物业管理已经出现危机,需要有人来将其中的关系厘清,这些事情要比房地产重要得多。现在任何一座城市,开工量、竣工量都抵不过入住量,已经有人入住的小区、大厦才是重点区域,其使用寿命、安全都更值得关注。
&&& 所以管理费需要上涨,这是不可回避的话题。
&&& 南都:既然这是物业企业的共识,为何涨价却难以推动?物业管理费多年难涨的症结在哪里?
&&& 陈之平:物业管理费不涨的根源,在于行业发展初期在定位上出现了问题。最开始中国没有物业管理这项业务,有房地产的发展,才有了物业管理。人们不认同物业管理,是因为有人疑惑,为什么自己买下物业,还需要向第三方交物业管理费?所以从物业管理出现开始,就是由政府来定价,走的是价格报批的道路。于是就出现了目前的情况―――市场发生了变化,物业管理费却无法及时跟随市场的变化进行调节,它是滞后的。
&&& 其次,上涨难的原因在于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也就是为什么说,如此多物业企业虽然都说在亏本,却没人退出。大多数物业企业是开发商下属公司,物业管理费是开发商在销售时便没有按照市场来定价。一来是按照物价局的规定来定价,二来则是开发商或许认为,管理费定高了会导致房子不好卖,所以宁愿定低一点,反正物业管理费与销售方无关,这样就把管理费的问题滞后了。
&&&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不愿意加物业管理费是因为他们既不知道已经交的费用被物业企业如何使用,也不知道这样使用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把每一分钱用在该用的地方。既然对于这些钱的去向一无所知,又没有感受到服务的增加或提升,消费者便不关心物业企业的成本,认为自己之前交多少就是多少,不应该有上涨。所以这其中的关键还是在于财务的透明。
&&& 不市场化,无论如何都是我来管,行业没有退出机制便无法将小区管好。如果都市场化了,涨管理费不是问题,我跟业主交易,也不需要物价局批。
&&& 南都:在物业管理费难涨的情况下,越来越多企业选择了增值服务,意图以其他业务的收入来贴补成本,甚至实现盈利。对此,你怎么看?
&&& 陈之平:实际上,用增值服务去补贴物业管理费这个逻辑是不存在的,本身这两样东西就是不搭界的,这是另外一门生意。如果在小区内开个餐厅利润比物业管理大,那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保证餐厅的质量,餐厅赚餐厅的就好,去补贴物业管理费是没必要的。
&&& 现在不少物业企业的增值服务是靠山吃山,利用客户资源,向商户收费上线,等于是掮客、中间人的作用。但这中间不可控因素很多,凭什么让商家和客户都留在你这个平台呢?如果你物业管理做得非常好,那让客户留在平台是有可能的,有客户就有商家,但如果你的物业管理不好,那就没有吸引客户的因素。
&&& 我做的增值服务是跟业主既有关系,但又没有关系的。比如我开食堂,主要服务对象不是业主,而是周边社区的居民,这并不强迫业主前来消费,但业主可以打折;再比如,之平管理开展的旬彩服务是专门做养老服务的,它独立于物业管理面向社会,但社区内的老人来享有折扣,所以社区内老人认为这家物业企业的存在对他们是有利的,而且并不因此降低物业管理的水平,于是,会有越来越多人支持业主委员会来选择这家物业管理公司,这就增强了核心竞争力。房地产进入中低利润率时代 多数房企赚钱越来越难
  上半年楼市的持续回暖,令龙头房企的生存状况有所改善,但并没有逆转整个行业盈利能力下滑、增收不增利的现状。除一线城市以外,绝大多数城市房价上涨乏力,房企成本不断走高,赚钱变得越来越难。截至26日,92家上市房企先后发布了半年报,营业收入合计为3364亿元,而净利润只有282亿元,净利润率仅8.4%;且这92家房企中有60家房企净利率低于10%,有55家房企净利率同比出现下滑。
  上市房企的年中大考结果正陆续张榜。据上证报资讯统计,截至8月26日,已公布半年报的92家上市房企中,营业收入总额3364亿元,同比微降1%;净利润总额为282亿元,同比略增3%。而从已公布的半年报统计来看,今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整体销售净利率为8.4%,已属中低利润行业区间。今年上半年楼市的持续回暖,令龙头房企的生存状况有所改善,但并没有逆转整个行业盈利能力下滑、增收不增利的现状。除一线城市以外,绝大多数城市房价上涨乏力,房企成本不断走高,赚钱变得越来越难。
  不过,上市房企对下半年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仍抱有信心。保利、招商等均表示,预期现行货币政策将延续,房地产市场的复苏也将持续,但预期土地市场及新开工的恢复仍将较慢,市场分化也将持续。与此同时,龙头房企均积极探寻转型、增利,如多家龙头房企在半年报中表示,有意将物业板块分拆上市。
  多数房企赚钱越来越难
  从龙头房企的半年报来看,绿地、万科、保利、招商四家房企上半年毛利率分别为13.9%、30.45%、36.3%和33.31%;净利润率分别为4.6%、9.6%、11.9%、11.7%;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幅度分别为-26.71%、22.72%、24.55%和12.01%;除绿地外,其余三家龙头房企负债率全部同比下降,且货币资金同比增长,说明资金状况有所改善;不过,保利与招商的存货规模分别增长了5.97%和23.53%,万科则同比下降了2.52%。
  从以上主要经营数据可以看出,除绿地刚刚完成整体上市,财务指标尚无法进行同比之外,其余三家龙头房企的生存状况在今年楼市回暖的情况下,均出现一定改善。尤其是保利地产,在龙头房企中堪称“优等生”,上半年毛利率、净利率均同比提升,体现出相对较强的盈利能力。
  然而,从行业整体情况来看,房企盈利能力仍不容乐观。截至26日,92家上市房企先后发布了半年报,营业收入合计为3364亿元,而净利润只有282亿元,净利润率仅8.4%;且这92家房企中有60家房企净利率低于10%,有55家房企净利率同比出现下滑。
  房地产行业已进入中低利润行业范畴,这是房地产行业人士的普遍观点,薄利多销是很多房企上半年销售业绩不差、但利润率水平难以提升的重要原因。克而瑞房地产信息集团总裁丁祖昱表示,房企低利润率的因素一是由于房价上涨缺乏动力,即使今年市场有所好转,房价上升也主要体现在一线城市,绝大多数二三四线城市仍在艰难地以价换量、消化库存;且这次半年报体现的收入主要还是去年结转的,而去年房价一路下滑,定会影响到房企半年报利润率;二是房企成本高企,尤其是土地成本,一二线城市土地价格越来越高,在售价下降、成本上升的情况下,房企赚钱更加艰难。
  分拆、转型成主要出路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利润普遍下调的情况下,房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还在于战略转型;将有越来越多的非专业房地产公司离开房地产领域,而龙头房企也在积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来适应激烈竞争。
  例如这次半年报中出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多家龙头房企都不约而同地提出要分拆物业板块单独资本化。其中,包括万科“睿服务”的2.0版,虽然还未明确资本化的时间表,但已箭在弦上;保利地产也有意将物业板块分拆上市,并在半年报中明确表示“行业利润空间缩小,公司将适应市场变化,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而在港上市的多家内地房企也明确表达这个意向,如中海于今年7月表示已向港交所递交申请,要求批准对中海物业的股份以介绍方式独立上市;碧桂园则在中期业绩报告发布会上,明确提出物业板块分拆上市计划;富力地产主席李思廉也在业绩报告会上表示“将物业管理分拆出来上市,把公司一些价值释放出来”。
  而一些中小型房企则表达了更加坚定的转型决心。8月18日,浙江广厦发布公告,决定在未来三年内逐步退出房地产行业,莱茵置业更名为莱茵体育,证大房地产、上海置业等老牌房企也亦在谋求转型退出房地产市场,转向金融领域。
  房企转型带来的投资性收入的增加,或已在净利润率上有所体现。记者统计发现,2014年上半年时,上述92家上市房企营业收入总额为3399亿元,净利润为273亿元,行业平均净利润率为8.04%,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这92家房企平均净利润率水平8.4%虽然仍处在较低水平,但比去年同期略有上升。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这92家房企中毛利率同比下滑的却达到57家,行业平均毛利率水平实际上是呈同比下滑趋势。
  对毛利率下滑、而净利润率略升的状况,东方证券房地产行业研究员竺劲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房企转型带来的投资性收入增加而造成的,包括像万科的参股项目以及一些房企整栋售出项目,都以投资收益计入,从而提升了房企的净利润率水平。“更多房企转型后新业务尚未成熟,暂时还无法体现利润,但未来很可能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竺劲表示。(记者 朱楠)
[责任编辑:(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互联网+物业”改变行业传统盈利模式 物管费为零不是梦---四川日报
四川日报新闻热线:028- 订报:028- 广告:028-四川日报网新闻热线:028-&&&&四川日报网商业合作:028-
09经济观察日
“互联网+物业”改变行业传统盈利模式 物管费为零不是梦
本报制图/卢浩
&&&&物业管理,在你心中,是不是与安保、绿化、维护、收费等画等号?&&& 物管公司仅靠这些传统业务,利润率约5%;而搭建互联网平台,靠增值服务挣钱,毛利率可能达到80%。&&& 互联网时代,和许多行业一样,物管业也在经历大转型;和许多行业赔本赚吆喝的转身不一样,物管业的转型,带来了真金白银。&&& 社区O2O消费,是国内最大的潜力消费市场。借助互联网平台,借助社区O2O消费,物管提供增值服务的空间被打开,带来行业发展新方向和盈利新模式。而消费者也将受益于这种转型。□本报记者 熊筱伟&&& 8月3日,成都城南一座甲级写字楼内,王佳和同事围坐在投影仪前,讨论一款移动互联网APP的制作。这款产品将在9月上线,这位四川联创未来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现在到了最忙的时候。&&& 这家运营不到两个月的公司,由省内11家物业公司出资成立,负责开发并运营互联网平台供出资方使用,目标是提升物业基础服务效率、提供在线报修、购物等增值服务。&&& 涉足“互联网+物业”,在物管业内并不新鲜。看川内,成都华润物业“乐活绘”微信商城去年已开张;今年7月,蓝光地产旗下四川嘉宝物业“生活家”APP上线……看全国,7月底腾讯与恒大发布公告,将依托各自互联网、物业管理优势,共建互联网社区服务平台。&&& 这些,预示着物业管理行业正在经历大转型。A转型有多热7家受访在川物业公司,6家已搭建互联网平台&&& 王佳随手拿过一张纸,画出3个并行的方框,填入“物业管理平台”、“物业员工移动办公APP”、“业主APP”。“这是(我们)互联网平台的架构。”第一部分由公司管理层使用,用于人力资源、财务、客服等管理;第二部分为员工使用,查看发布通知、处理客户报修等;第三部分业主使用,有在线购物、在线报修和缴费、社区便民服务等功能。这一平台9月将覆盖省内45个楼盘,明年3月将扩大到120个。&&& 成都市凯丽美域小区已上线类似平台。离着门禁还有七八米时,业主张阿姨拿出手机摇一摇,铁门自动开启。“手机下个APP,社区有啥活动、通知都晓得。”手机界面显示,APP还包括在线缴费、拍照报修、在线投诉、团购等功能。&&& 小区物管方四川嘉宝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姚敏表示,这是该公司嘉宝“生活家”服务体系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安保、工程维修等基础物业服务;同时亦提供如商品配送上门、线上购买周边商铺产品等增值服务。平台将向所有合作物业公司免费开放,但不会与其它平台兼容。&&& 7月,记者先后采访四川嘉宝、万科物业、华润物业、成都富力、欧菲物业、旭宏物业、彩生活服务集团7家在川物业公司,其中6家已运营或在建各自独立、功能类似的手机APP、微信等互联网平台。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业内主流平台成本均以“千万元”计算。B转型图个啥剑指国内最大潜力消费市场,提升增值服务收益&&& 耗资不菲建互联网平台,物业公司图啥?&&& 答案,在一行数据中。去年,华润置地(成都)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上线微信商城,为业主提供从“低价水果团购”到“社区办理汽车保险、信用贷款”等增值服务。物业从合作商家收入中抽成。当年,这类增值服务收益占该公司总利润的15%,今年上半年利润已超去年全年,全年利润预期占比已调升至30%。&&& 该公司总经理蒲滨表示,社区业主日常消费,就是潜在的巨大盈利点,只是过去没有互联网手段,不能将业主零散的需求利用起来。&&&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社区O2O消费是国内最大的潜力消费市场,有望诞生下一个“BAT”(百度、阿里、腾讯)级巨头。&&& 看到这一市场的,不止物业公司。国内已有纯由互联网企业打造的“叮咚社区”。近日,长虹集团亦发布其智慧社区落地方案,将探索与房地产企业合作,从前端介入智慧社区市场。&&& 更多的互联网巨头选择与物业公司合作。除腾讯与万科牵手外,神州数码也给华润物业成都公司拿出了“互联网+”合作方案。&&& 蒲滨认为,业主有缴物业费、报修等天然“刚需”,这些功能一旦整合到物业线上平台,业主自然易对平台形成黏性。物业管理方更易获业主信任,也有现成贴近社区的人员和场所。“和其他电商比,物业公司可信度好,且10分钟就能把水果送到你家门口,业主为什么不选我们?”&&& 成都市电子商务企业协会专家组成员沈益民认为,掌握业主日常需求、并整合周边商家为之提供产品和服务,物业公司最具潜在优势。&&& 上半年,华润物业微信商城和商家合作销售奇异果,40天卖了3000多件――因跳过代理环节、且无房租等成本,每件卖250元,而超市要卖310元。C转型谁受益物业公司在社区O2O增值服务上挣钱,而不必依赖物管费&&& 8月1日,成都市双庆路。路南,是建于2008年的某高层楼盘,物管费每月2.1元/平方米;路北,是同年建成的高层电梯公寓花样年?花郡一期,物管费每月0.98元/平方米。花郡物业方、彩生活服务集团成都事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在川终将实行以平台消费积分,全额抵扣物管费。要从社区O2O增值服务挣钱――只要掌握了业主资源,其所需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有无限商业开发的可能性。&&& 作为率先使用互联网平台的首家上市物业公司,彩生活服务集团去年在物业管理服务板块的毛利率达80.4%。而省房地产协会物业专委会秘书长马聪介绍,以物业费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传统物业,利润率仅约5%。&&& 彩生活服务集团成都事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定位是“基于物业的(互联网)平台运营商”。而重庆大学博众房地产管理研究院成都分院院长李瑞红认为,这句话应倒过来说,是“运用互联网平台的物业公司”。&&& 物业未来的着力点:究竟做线上平台运营商,还是线下的物业服务提供商?在他看来,业主并没掌握在物管方手中,若服务品质下降,随时会失去业主,也就失去了竞争的“本钱”。&&& 转型喧嚣,服务质量易被忽视。记者看到某物业手机app,三分之二界面被“团购”、“精选商家”等销售信息覆盖,留给“呼叫客服”、“我要投诉”等物业服务的界面很小,只有翻页才能浏览所有相关功能。&&& 王佳决定,9月上线的平台先不考虑挣钱,“前期不要把这块看得太重,把客户体验做好,该来的东西都会来的。”在她眼中,公司本质还是物业服务提供商,不能因互联网技术而变质。D不转型会怎样行业“小而散”状态将终结,跟不上的企业或被淘汰&&& 四川旭宏物业服务公司,是一家手中仅两个物业项目的三级企业(最低级),也是记者采访中唯一没建互联网平台的公司。“自己弄,没钱;想和别人合作搭平台,别人也看不上。”其创办人阳绪宏手一摊,有些无奈。&&& 不建互联网平台,不代表对转型无感。阳绪宏每天都搜索物业巨头们的动向,他感到山雨欲来――去年,花样年集团分拆旗下物业板块为彩生活服务集团,成为全国首家上市物业公司。万科、保利、中海等地产巨头也有分拆物业上市的计划。记者采访的7家在川物业公司,除彩生活外,另有两家表示在排队等待上市,1家表示有上市计划。成立15年、一直只接母公司蓝光地产楼盘的嘉宝物业,今年突然开始接其他楼盘的生意;成都万科物业半年间已签下17个物业项目共计129万平方米……“业主数量越多,和商家谈判时越有话语权,也越能吸引资本;而资本进入又将增强扩张能力。”阳绪宏叹言,今年行业可能要“洗牌”了――四川商业物业历经20余年,这是第一次。&&& 对“洗牌”、“兼并”等字眼,李瑞军并不认同,更愿意提“合作”。这位成都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明确表示,愿以控股、参股形式合作,但不会兼并合作方。后者可免费使用万科“睿服务”物业平台,还将获得业务指导。&&& 彩生活服务集团成都事业部相关负责人亦表示,未来将接受参股等合作方式。万科、嘉宝、彩生活3家表示,不要求合作或并购方的管理、收入规模。&&& 在王佳看来,这不能打消小公司的惶恐。“小公司使用巨头互联网平台后,业主会慢慢习惯巨头更优质、先进的服务――业主资源不知不觉就被掏空了。物管合同也就三五年,到期后业主委员会直接和巨头谈,小公司怎么办?”&&& 成都市物业管理协会秘书长巫庆敏认为,跟不上转型步伐的物管企业,将面临淘汰。我省有约3700家物业公司,绝大多数为小微企业。以成都为例,2179家物业公司中,1809家为三级企业(最低一级)。万科、嘉宝、华润等巨头负责人均表示,目前物业行业“小而散”状态将终结,行业会日趋集聚,形成几大平台竞争态势。
在线投稿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业行业利润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