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县上街镇建平村建平村大约有多少根雕店

化朽木为神奇——走向世界的闽侯根雕城!
[本站声明] 上网看看奇闻网刊载此文或图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本网站部分文章或图片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点击上方“闽侯旅游”可订阅哦!
  汉族传统雕刻艺术之一,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
  在福州生活的人们大多都知道,
  闽侯上街,
  这个汇聚了榕城大部分高等学府的小镇,
  可谓是福州的“大学城”。
  (闽侯大学城 摄:杨婀娜)
  然而,
  大家未必会了解,
  这里同样也是大名鼎鼎的“中国根艺之乡”。
  (摄:郑祖植)
  以前去上街看根雕,
  行走在上街建平村的大街小巷,
  密密麻麻布满了大大小小近千家根雕商铺,
  这就是过去远近闻名的“闽侯根雕一条街”。
  走进“中国根艺之乡”
  过去在上街镇建平、岐安、蔗洲、美岐等村庄,到处可以看到根雕生产作坊。尤其是建平村,几乎每家每户都从事根雕生产。道路两旁空地上,处处堆放着根雕原材料。随便走进一个作坊,都可以看到生产的场面,他们或锯,或刨,或打磨,或雕刻,或施釉,或包装……忙得不亦乐乎。
  (大师?李煌芳∕摄)
  (摄:郑祖植)
  而每一户厂家,也都有自己的根雕工艺品展示间,客人在挑选精美的工艺品,有佛祖、观音、达摩、山水、花鸟、虎豹、案桌、茶几……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心在舞动?钮怀红∕摄)
  浅说福州根雕文化
  根雕并不是完完全全的后天雕刻的艺术,而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所谓“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就是说在根雕创作中,大部分应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少部分进行人工处理修饰。
  福州木雕兴盛于明末清初,逐渐形成了象园、大板、雁塔三种流派,而闽侯上街根艺则传承于福州木雕。八十年代末,随着福州市城市建设拆迁,三大流派的传承人陆续迁往闽侯县上街镇,五湖四海的根雕名家也陆续来上街办厂。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上街根艺”风格。
  (摄:陈爱珠)
  闽侯根雕产业创意园
  如今,若再去看,则有了更加“高大上”的去处——闽侯根雕产业创意园。
  闽侯县根雕产业创意园,位于美丽的旗山脚下,地处福银高速南侧,占地面积130亩,空气清新,环境幽雅,整齐划一的徽派建筑更是让人流连忘返。
  产业园内,还会不定期举办大型根雕艺术展,吸引无数根雕爱好者慕名而来。现在“上街根雕”更讲究艺术感,工艺表现手法更为细致、传神。因为有了现代更高端的工具,工艺师们就能结合细腻的表现方式、更为广泛的生活题材、现代的包装表现力,使作品从摆件升格为艺术品,更具有艺术文化内涵。
  (大型根雕《清明上河图》)
  如果说以前,
  闽侯上街卖的是产品,
  那么现在,
  这里卖的便是艺术!
  交通建议(1)福州长乐机场上高速至福州西(上街)出高速,经117县道到达闽侯根雕产业创意园;
  (2)福州火车南站上三环快速至浦上出口,经浦上大桥,经117县道到达闽侯根雕产业创意园;
  (3)福州市区上三环快速至洪塘出口,经洪塘大桥,经117县道到达闽侯根雕产业创意园;
  地址:闽侯县上街镇马保村古井99号
  新媒体编辑:林典(原创+整合)
  审核:风清云淡
  未标明出处图片均源于闽侯县旅游局
  转载请注明出处:闽侯县旅游事业局官方微信“闽侯旅游”
  生态闽侯 山水江城欢迎您闽侯根雕打造“升级版”_新浪福建闽商头条_新浪福建
闽侯根雕打造“升级版”
日09:25福建日报
闽侯根雕已经搭上电子商务快车——年销量额约2亿元,占总交易额的7%。
精雕细刻,打造“闽侯根雕”精品。
闽侯根雕产业创意园内琳琅满目的根雕作品。
  过去,到上街看根雕,只能去杂而散的“根雕一条街”。
  如今,再去看,已经有了“高大上”的去处——闽侯根雕产业创意园。
  闽侯上街根雕已经华丽转身,正在转型升级。到过上街的人都有一个印象,在建平村的大街小巷,密密麻麻布满了大大小小近千家根雕商铺,这就是远近闻名的“闽侯根雕一条街”。但仔细走访便发现,这些多为“前店后厂、厂店合一”的家庭式根雕作坊,缺乏整体规划,经营模式单一,有的甚至仍停留在卖材料的初级阶段。
  粗放式生产和经营,必然导致产品附加值不高,获取利润有限。
  有一段时间,上街根雕业者面临着尴尬的境地——“墙内开花墙外香”:浙江东阳及我省莆田等地厂商从上街购买根雕作品后,二次加工、包装后,价格翻了几倍甚至几十倍。
  自己好不容易熬了一锅鲜美的汤,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别人吃肉,我喝汤”,这肯定不行,肯定不能长久如此。
  如何提升闽侯上街根雕产业的发展层次,补齐市场营销、品牌打造等短板,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提高作品的艺术性,增加根雕产品附加值?闽侯县委县政府和上街根雕艺人都在思考。
  经过深入调研、考察、论证,闽侯县推出一揽子产业升级规划,并付诸实施。
  从家庭作坊式生产向产业园集聚生产过渡,从低利润的手工艺品转向高附加值的艺术品,从单打独斗闯市场到区域品牌引领,携手抱团打天下……闽侯根雕产业“升级版”图景日渐清晰。
  2012年,闽侯县建成面积达3.2万平方米的上街根雕展示交易中心,已整合160多户根雕从业者、共70多家商户入驻,成为全省最大的根雕展示交易平台,闽侯根雕产业自此有了一处集中对外展示的窗口。
  2014年8月,占地105亩的闽侯根雕产业创意园(一期)建成投用,闽侯上街根雕产业发展迈入新时代!
  闽侯根雕产业创意园位于上街镇马保村后园、京福高速公路西侧,建筑总面积12.5万平方米,目前已有50家大中型根雕生产企业入驻,集生产、展示、销售等功能于一体。园区企业全部投产后将新增产值5亿元,提供近万个就业岗位。
  这是闽侯县推动根雕产业转型升级的又一重大举措,上街根雕由此实现家庭作坊式生产向产业园集聚发展的过渡。如今,来自全国的客户既可以在建平村“根雕一条街”逛逛,买些古朴的根雕,也可以到“高大上”的根雕产业创意园,买到精品,买到技艺高超的艺术品。
  上街根雕从业者,更为有了一个新家园而欢呼。“有了这个根雕产业创意园,上街根雕企业分布散、规模小、竞争无序的局面将会改变。我们更能整合资源,抱团发展,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品牌价值,形成规模效应,最终提升上街根雕的整体市场竞争力。”他们说。
  更宏伟的图景也在谋划中。闽侯根雕产业创意园二期项目已在规划中,建设规模将扩大至300亩,将集生产基地、创业园区、培训基地、产品展示园区等功能于一体,容纳更多的根雕企业入驻。
号外!福州一下岗网红“再就业”,摇身一变成地铁吉祥物。……
在这个很难不坑爹的世道里,他们身先士卒地做起了不坑爹的表率。……闽侯县建平根雕名扬天下家家户户办根雕加工厂
第2页 共3页
(...接上文)
  近千家企业、3万多名从业人员、20多亿的年交易额,根雕已成为闽侯县的支柱产业之一。上街镇建平村,见证了闽侯根雕的发展历程。这个昔日不起眼的村庄,也因根雕产业的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家家户户办根雕加工厂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建平村,村里一阵阵机器轰鸣声不时传入耳中。记者看到,每家每户都是厂房式家庭,有的一二层开办根雕工厂,三层用来食宿。有的前屋大厅开根雕展示厅,后屋就是根雕加工基地。房前屋前,堆放着许多古树干、树根等根雕原材料。  金宁魁是建平村较早从事根雕行业的村民。1988年,金宁魁到晋安区象园村一家木雕厂打工。经过多年的打拼和刻苦钻研,这位普通的农民如今成了中国根艺美术大师、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拥有了年销售额上千万元的根雕公司。  金宁魁见证了村里根雕产业的发展。他当年在市区打工时,村里仅有一两户从事手工作坊式木雕,材料就地取材,大都用当地的龙眼树作为原材料进行雕刻。创作的素材较为单一,主要以佛像等人物肖像为主,产品销往香港等地。  村里的木根雕发展,与台湾客商前来投资办厂有较大关系。金宁魁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台湾客商到村里开办木根雕厂,他们带来了机械化设备,加快了村里木根雕产业的发展。根雕材质90%从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家进口到村里。  受台湾客商的影响和带动,建平村村民开始办起家庭作坊式工厂。大家互相学习,进行传帮带,根雕创作也趋于多样化,并注入更多的人文、文化内涵,使自然美与雕琢美有机结合。  建平村村干部介绍,全村1000余户近4000名村民中,家家户户都开办了作坊式根雕加工厂,村民人均年收入1.5万元以上,有600多人获评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  一件根雕作品价值百万  走进村民吴杰家中,如同走进了一个木根雕家庭博物馆,感受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根雕艺术魅力。3层房屋中,一楼近200平方米的大厅和二层,摆满了上千件造型、大小不一的根雕作品,有人物肖像、风景名胜,也有花鸟虫鱼,一件件作品被刻画得栩栩如生。  屋后搭建了一个巨大的厂房,占地面积达6亩,里面摆满了各种根雕半成品和原材料,工人们有的在精心雕刻,有的用机器设备对根雕原材料进行打胚、设计,还有的对半成品进行打磨或上漆(如图1)。
第2页 共3页
【最新消息】
【热点关注】
【精彩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闽侯根雕一条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