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喜剧人第三期35916蜡烛店

&Item 140.119/35916
資料載入中.....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5916
日期:&2004
上傳時間:& 16:23:09
摘要:&不動產時效取得制度有其公益之目的,但物權編施行迄今逾六十年,實務上案例大多涉及地上權之時效取得,無怪乎有學者認為時效取得制度不彰。本研究以為首先宜徹底分析不動產時效取得,由於不動產時效取得制度具有一定程度之經濟意義,所以採法律經濟分析來釐清不動產時效取得之立法目的。其次,以「不動產時效取得之主觀要件」與「不動產時效取得之客體」為分析重點。透過法律經濟分析,本研究發現不動產時效取得制度,就效用減損的觀點言,由於占有者與該不動產有實質聯繫關係,若占有者喪失該不動產之占有,所造成之效用減損是更嚴重的,所以此說明了不動產時效取得應繼續存續之理由。且不動產時效取得其所產生之效益大於其成本,因此讓占用人可依時效而取得相關權利,當屬妥適。再者,我國人多地窄,土地資源極其珍貴,在提昇土地周轉效率、促進土地開發,藉以達成社會財富增加,不動產時效取得有其功能。於時效取得不動產所有權之主觀要件,現行法律規定占有人無庸承擔其係以行使所有權意思而為占有之舉證責任,確為有效率。然於時效取得地上權之主觀要件,有學者認為占有人所承擔之舉證責任,無法通過法院嚴格的檢驗,無法時效取得地上權。為解決爭議,本文試從經濟之觀點,探討時效取得地上權之主觀要件。經分析後得出,此一主觀要件之舉證責任,不應由占有者承擔。探究現行法規制度之設計與實務上之判決,卻使主張時效取得地上權之占有人承擔舉證責任,實為缺乏效率,建議修改之。法律規定時效取得所有權之客體為「未登記之不動產」,而所謂「未登記不動產之意涵」,實務與學說上各有不同之見解。透過經濟分析,探討各說所之權利界定,進而比較占有者與所有權人之成本,兼顧不動產時效取得制度之目的,吾人以為以「廣義登記說」中之「未登記於真正所有權人名下之不動產」最為可採。然現行實務所採為「總登記說」,建議修改之。時效取得地上權之客體,實務見解傾向於「不以未登記之不動產為限」。本研究經由經濟分析,認為於他人已完成登記且登記於真正所有權人名下土地,占有人之成本低於所有權人之成本,表示此時應賦權予所有權人,始為有效率,即為於此類型之土地,不得為時效取得地上權之客體。再者,若占有人於此類型土地得因時效而取得地上權,因未來交易時,購買者必須花費更高之成本以調查該土地是否有占有人得依時效而取得地上權,將會增加社會成本。吾人認為時效取得所有權與地上權,其制度設計之經濟效果是一致的,故於時效取得地上權客體應與時效取得所有權之客體一致,應限於「未登記於真正所有權人名下之土地」,此為未來修法之參考。
參考文獻:&一、
黃宗樂,論占有制度之機能,台大法律論叢第11卷第1期,1981年12月,頁159~168。2.
陳貽男,違章建築可否取得地上權時效,法學叢刊第38卷第2期(第150期),1993年4月,頁45~53。3.
蔡顯鑫,時效取得地上權之效力-我國實務見解之整理與展望(上),軍法專刊第41卷第2期,1995年2月,頁25~31。4.
蔡顯鑫,時效取得地上權之效力-我國實務見解之整理與展望(下),軍法專刊第41卷第3期,1995年3月,頁24~29。5.
蘇永欽,財產權的保障與大法官解釋,憲政時代第42卷第3期,1998年12月,頁19~64。6.
黃茂榮,占有人權利之推定及其反證之舉證範圍,植根雜誌第15卷第7期,1999年7月,頁269~274。7.
黃志偉,不動產時效取得之探討-兼論民法物權編修正草案,月旦法學第70期,2001年3月,頁92~115。8.
簡資修,寇斯的《廠商、市場與法律》:一個法律人的觀點,台大法學論叢第26卷第2期,1997年1月,頁229~246。9.
簡資修,一個自主但開放的法學觀點,月旦法學雜誌第93期,2003年2月,頁236~242。10.
鄭中人,財產法則與責任法則:音樂強制授權之經濟分析,台北大學法學論叢第48期,2001年6月,頁199~220。11.
劉榮村,時效取得地上權實務上幾則有待突破之議題,全國律師,2002年9月,頁74~78。12.
謝哲勝,時效取得地上權,月旦法學第88期,2002年9月,頁9~10。13.
R.H. Coase,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The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Volume 3,pp1~44(1960 Oct.)。14.
Calabrasi ,Guido and Melamed,A. Douglas,Property Rules,Liability Rules,and Inalienability:One View of the Cathedral,Harvard Law Review,Vol.85 Issue6,pp(1972)。15.
E. Ray Canterbery and A. Marvasti,The Coase Theorem as a Negative Externality,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Vol.26 Number 4,pp(1992 December)。16.
Medema Steven G. ,The Myth of Two Coases:What Coase Is Really Saying,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Vol.28 Number 1,pp208~217(1994 Mar)。17.
James E. Krier and Stewart J. Schwab,Property Rules and Liability Rules:The Cathedral in Another Light,New York University Law Review,Vol.70 Number2,pp440~483(1995 May)。18.
Saul Levmore,Unifying Remedies:Property Rules,Liability Rules,and Startling Rules,The Yale Law Journal,Vol.106 Number 7,pp(1997 May)。19.
Guido Calabrasi,Remarks:The Simple Virtues of The Cathedral,The Yale Law Journal,Vol.106 Number 7,pp(1997 May)。20.
A. Douglas Melamed,Remarks:A Public Law Perspective,The Yale Law Journal,Vol.106 Number 7,pp(1997 May)。21.
Jeffrey Evans Stake,The Uneasy Case for Adverse Possession,Georgetown Law Journal,Vol.89 Number8,pp(2001 Aug)。22.
Matthew Baker,Thomas Miceli,C. F. Sirmans,and Geoffrey K. Turnbull,Property Rights by Squatting :Land Ownership Risk and Adverse Possession Statutes,Land Economics,Vol.77 Number 3,pp360~370(2001 Aug)。23.
Richard R.W. Brooks,The Relative Burden of Determining Property Rules and Liability Rules:Broken Elevators in The Cathedral,Northwestern University Law Review,Vol.97 Number 1,pp267~317(2002 Fall)。二、
書籍<民法>1.
李光夏,民法物權新論,上海書報社,1955年2月。2.
倪江表,民法物權論,正中書局,1956年10月台二版。3.
史尚寬,物權法論,作者自版,1957年8月台初版。4.
李肇偉,民法物權,三民書局,1962年11月初版。5.
梅仲協,民法要義,三民書局,1966年3月台新九版。6.
鄭玉波,民法物權,三民書局,1967年1月增訂4版。7.
史尚寬,取得時效之研究,民法物權論文選輯(上),五南,1984年7月初版,頁133~152。8.
鄭玉波,論所有物返還請求權,民法物權論文選輯(上),五南,1984年7月初版,頁153~177。9.
王富茂、李永然,論地上權之時效取得,民法物權論文選輯(上),五南,1984年7月初版,頁499~505。10.
趙文伋、徐立、朱曦譯,德國民法,五南書局,1992年初版一刷。11.
姚瑞光,民法物權論,大中國圖書,1995年10月版。12.
施啟揚,民法總則,三民書局,1996年4月增訂7版。13.
蘇永欽主編,民法物權爭議問題研究,五南,1999年11月初版二刷。14.
蘇永欽主編,民法物權實例問題分析,五南,2001年初版。15.
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二冊,三民書局,2002年3月。16.
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七冊,三民書局,2002年3月。17.
楊松齡,時效取得制度之「未經登記不動產」之探討,黃宗樂教授六秩祝賀-財產法學篇(一),頁129~178,學林,2002年5月。18.
曾國修,所有權取得時效之存在理由及其要件構成-民法物權部分條文修正之檢討與建議,黃宗樂教授六秩祝賀-財產法學篇(一),頁179~207,學林,2002年5月。19.
詹森林,所有物返還請求權-系列問題(四)無權占有人之三,月旦法學教室(5)民法學篇Ⅰ,2002年6月初版第1刷。20.
王澤鑑,民法物權(一):通則o所有權,三民書局,2002年9月三刷。21.
王澤鑑,民法物權(二):用益物權o占有,三民書局,2002年10月再刷。22.
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上),三民書局,2003年7月修訂2版。<法律經濟學>1.
唐豫民譯,Richard A. Posner,法律之經濟分析,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10月初版。2.
陳坤銘、李華夏譯,R.H. Coase,廠商、市場與法律,遠流,日初版。3.
謝哲勝,不動產所有權取得時效之客體立法政策之探討,財產法專題研究,三民書局,1995年5月,頁155~174。4.
王文宇,從經濟觀點論財產權的保障方式-以財產法則與補償法則為中心,民法研究(3),學林,1999年10月,頁290~364。5.
徐源豐譯,David D. Friedman,經濟學與法律的對話,先覺,2003年9月。6.
王文宇,民商法理論與經濟分析,元照,2000年5月初版。7.
熊秉元,熊秉元漫步法律,時報文化,2003年8月初版一刷。8.
熊秉元,熊秉元漫步經濟,時報文化,2004年1月初版三刷。9.
溫麗琪譯,Rober Cooter & Thomas Ulen,法律經濟學,華泰文化,2003年6月初版。10.
簡資修,經濟推理與法律,元照,2004年4月。11.
Richard A. Posner(1998),Economic Analysis of Law,New York,Aspen Law & Business, 5th Edition。12.
Rober Cooter & Thomas Ulen,Law and Economics,Addison-Wesley Educational Publishers,2nd Edition。<其他>1.
黃志偉,不動產取得時效登記實務,永然文化,1993年9月。2.
法務部,法務部民法研究修正委員會物權編研究修正小組會議資料彙編(一),1989年10月。3.
法務部,法務部民法研究修正委員會物權編研究修正小組會議資料(第一章通則及第二章所有權第一節通則部分)彙編(二十五),1998年6月。三、
周武榮,時效取得制度之存在理由及其對於時效取得要件及效力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2.
陳瑞主,臺灣農地農用管制制度對土地財產權界定原則與保障方式之探討-以私有農地濫採砂石為例,國立中山大學經濟學研究所,2002年7月。
描述:&碩士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93
資料來源:&
資料類型:&thesis
顯示於類別:
文件中的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pdf43KbAdobe PDF915.pdf146KbAdobe PDF1017.pdf139KbAdobe PDF1250.pdf46KbAdobe PDF1073.pdf199KbAdobe PDF1655.pdf364KbAdobe PDF3612.pdf314KbAdobe PDF8385.pdf223KbAdobe PDF5430.pdf221KbAdobe PDF1359.pdf116KbAdobe PDF1421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著作權政策宣告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Copyright&&&&
Enhanced by &
Copyright&&&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定位35916
文档格式:DOCX|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7:32:08|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炎黄春秋16年三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