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O08年北汽福田伽途事业部股票最低多少钱一股

福田欧曼性能怎么样_列表网问答
福田欧曼性能怎么样
福田欧曼性能怎么样
『福田欧曼性能怎么样』相关搜索
(C) 列表网&京ICP证100421号&京ICP备号-1&琼公网安备08月份重卡市场分析及预测
TO CHINATRUCK.ORG V2.0 上次更新时间:
<font color="#04年1-9月份重卡市场分析及预测
  重卡板块长江后浪推前浪 江山代有才人出。2004年重卡发展的板块正悄悄的发生着变化,第一板块:一汽、东风板块。第二板块:山东重汽、北汽福田、陕西重汽、重庆红岩。第三板块:北方奔驰、上海汇众、江苏春兰、三一重工、江淮JAC等板块。在号称中国重卡三驾马车的三大板块中,每一板块都在发生着一些变化。一汽、东风板块的占有率正呈下降趋势。第二板块中可以说是今年竞争最激烈、发生巨大变化的绩优板块。北汽福田这匹黑马虎视眈眈正欲坐四望三。山东重汽与沃尔沃的合资今年终开花结果。在15吨以上的市场中山东重汽、陕西重汽、重庆红岩的地位仍是坚不可摧。重庆红岩、陕西重汽这对昔日的兄弟今日的战略盟友正稳固地拓宽疆土。
  第三板块中,新生一代,拥有新资金,以及船小调头易的特点,在重卡的老大哥的薄弱环节中,游刃有余。
  就重型车而言, 首先在重型车的划分为三个吨位段:
  8-12吨为一汽解放及二汽东风的强势区, 此段吨位两家企业占到整个市场的95%以上。该吨位段产品特点是:经济型重卡。此种产品大多从中型车上跳过来,此种车辆基数很大。
  12-15 吨此标段为竞争密集段,可以讲:该段吨位是重卡众多生产厂家集中段。
  15 吨以上,目前仍是斯太尔三家的集中段,陕西重汽、济南重汽、重庆红岩在该段位具有绝对优势。
  重卡&三足鼎立&演绎为 &三国演义&的战略同盟阶段
  2004年重卡竞争依然是斯太尔平台,陕西重汽德龙F2000经过两年的磨练终于走向前台,批量出口国外。中国重汽的沃尔沃FM12系列重型卡车将顺利下线,计划今年生产重卡800辆,售价在70万-80万元。作为新品目前存在的现象依然只能是叫好不叫座。
  山东重汽联手沃尔沃,重庆红岩的合资合作最终花落谁家尚无明确结果,作为今天的同门兄弟的陕西重汽通过技术引进的方式将与MAN公司展开全面合作。重卡发展已从&三足鼎立&的格局转变&三国演义&继而形成战略同盟的阶段
  作为国内重卡前六强的重庆红岩,相信国外重卡巨头绝不会放过这块巨大的蛋糕。据悉已有多家国内外重卡巨头秘密访问重庆红岩,我们依然充满期待.重庆红岩与国内外重卡巨头携手合作也许就在今年,也许是在明年。但可以肯定的这一时间表已进入倒计时阶段。
  欧洲卡车巨头抢滩加入重卡竞争
  目前的国际重型车市场,业内通行的说法是:欧洲第一,日本第二,韩国第三。从世界范围讲,重型车是欧洲的天下,比如沃尔沃、MAN、奔驰、雷诺都是欧洲的汽车厂家。
  由于欧洲、美洲市场重型卡车需求难以有大幅度的增加,因此国外重型卡车制造公司都大力推行海外战略。各大跨国公司正在努力将其先进的生产制造技术移植到亚洲和南美洲,并将产品在当地销售,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利润的增加。中国市场对于这些重卡巨头的意义日渐重要,将直接影响到它们今后的全球业绩。
  尽管重卡市场前景看好,但国内的商用车企业却同样面临着巨大压力。
  迄今为止,我国重卡市场上真正意义大吨位的产品相对单一,大吨位、大马力、高技术性能的高端重卡产品更是短缺。因此,同样一辆重卡,国外的产品能够卖到七八十万元,国内的产品只能卖二三十万元。国内企业的重卡技术水平与沃尔沃、奔驰、雷诺相去甚远,在利润丰厚、更有发展前景的高端市场,目前处于劣势地位。
  摆在国内商用车企业面前的路,是在高端重卡产品上奋起直追。
  目前对中国重卡有利的一面是国外重卡的本土化尚需时日。水土不服是国外重卡的一大弊端:
雷诺、沃尔沃、奔驰卡车产品价格比较高,不会马上被国内市场所接受,雷诺也没有希望马上成批量生产。目前,国内的中重型卡车价格在10多万到30多万元,但随着发动机、车桥、驾驶室等技术的提升,价格也会向上走;而国外品牌在成功国产化以后,价格也会下降。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公司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周强说:&目前,外资企业大举进入中国卡车市场,总体来看,市场竞争肯定会更加激烈,谁能持久,要看企业与品牌的实力。单纯从品牌知名度、产品技术含量上来看,国内企业存在差距,但从网络、保有量、用户忠诚度、价格等方面看,我们存在巨大的优势,这种优势是外资无法取代的。而且,外资商用车企业进入中国以后,还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重型车的发展总体上是个方向,当宏观经济、公路条件、经营环境等都得到发展和改善时,它才能健康发展。目前国内的用户是很理智的,他们是根据中国现实的公路环境来买车。国外的重型卡车产品虽然很好,但让用户群体接受还需要相当长时间,因为它虽然技术含量高,但售价也高,养护费用高,用户不得不考虑后顾之忧。
  随着国外商用车巨头的进入,中国重型车市场的竞争肯定会更加激烈,谁能胜出关键看企业实力。业内有个说法,企业销售取决于4P:产品、网络、促销、价格,这是一个综合的因素。一汽集团总经理竺延风说过一句话,这些巨头们有它们强的部分,但肯定也有弱点,要一分为二地看。我们要发挥自己的长处,抓住他们的劣势,既在战略上重视它们,又不惧怕竞争。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二OO四年重卡盖头徐徐掀起。
  第一部分:2004年一季度重卡形势综评
  历经2003年的风雨,在重卡几乎坠入谷底之后。久旱逢甘露,2004年首季,终于迎来了潇潇春雨。
  踌躇满志重卡2004图谋
  做为国内卡车巨头,2003年解放中重型卡车实现销售162081辆,再夺国内行业销量第一、市场占有率第一,创出&六连冠&的佳绩。解放的品牌价值持续增长,并且以107.62亿元、15%的较高增幅保持着国内汽车制造业第一品牌的地位。去年取得产销90万辆优异业绩的第一汽车集团公司,2004年又确定了突破100万辆的奋斗目标。
  各重卡生产厂家纷纷在扩张产能。福田重卡剑指4万,济南重汽不甘示弱目标3.5万,陕西重汽目标1.5万辆,重庆红岩目标直指2万辆。一汽、东风同样也是踌躇满志争座大哥大位置。湖南三一、江苏春兰、北方奔驰等企业的重卡发展战略不可小视。
  JAC格尔发重卡于日正式批量下线。去年JAC江淮汽车公司投入3亿元,建造了国内一流的重卡生产线、5000平方米的检测中心和仿造正规试验场的800平方米的环形跑道。目前,已建成总装、焊接和涂装线,其现代化程度与国际接轨,年生产能力达1万辆,已形成280KW(380PS)、250KW(340PS)双桥牵引车、单桥牵引车、仓栅车、搅拌车、大吨位平板车等系列产品。江淮汽车公司重型车分公司总经理陈志平表示:&目前格尔发的重卡产品定位在高端市场,配置较高,2004年计划产销2000辆。
  2004年重卡市场的特点:
  良好的市场机遇是促成重型汽车市场回升的重要因素。春节过后,随着汽车运输市场的逐渐启动,货运总量的不断增加,用户购车的愿望逐步增强;加上国家基础建设等投资力度的加大,拉动了重型车需求量的增长;另外,国家治理整顿&双超&力度的加大,使原有的市场容量进一步得到释放。因此2004年重卡行业将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关键一年。
  1、重卡继续朝着大马力、大吨位、高速度化发展。
  2、道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刺激着重卡的迅速发展。
  2003年中国道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高速公路突破4万公里,公路突破181万公里。随着我国道路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快,随着公路运输总量的提升。高速快捷的道路运输对重卡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
  一季度重卡销售火暴乱花迷人眼
几家欢喜几家愁
  今年一季度重卡销售,春风送暖乱花迷人眼。重卡市场火暴的局面让业内专家都大跌眼镜。谁能料想,重卡在2003年下半年严重跳水之后,迅速反弹。有的重型汽车生产厂家一季度的增长幅度竟在50%以上。
  重卡各主机厂面对销售的火暴的形势,纷纷提高日产量。今年一月份济南重汽销售1500辆;三月份济南重汽,产量3800辆,销售4000辆,销量大于产量。一季度,济南重汽产销重型汽车突破8000辆大关。
  今年二月份陕重汽销售比去年同期增长132.6%。三月份,陕西重汽销售接近2000辆。上半年陕西重汽销售目标8000辆。
  北方奔驰,今年前二个月生产700辆。截止3月27日,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今年已下线北方奔驰重型汽车整车1000辆,其产量相当于2003年半年、2002年全年的产量。
  2004年二月份重卡市场占有率
  北汽福田携其2003年优秀业绩,今年一季度产销继续上扬。2003年北汽福田库存车3000多辆,在一季度福田重卡热销的情况下,去年的库存已基本消化干净。北汽福田重卡每天的日产200辆。
  今年3月,北汽福田欧曼汽车传出惊人消息:欧曼汽车价格全线进行调整,其中大马力高端拖头,最高下调达2万多元。随着此番价格调整,欧曼系列卡车势必在全国掀起了新一轮销售高潮。
  2004年伊始,重庆红岩的产销继续稳步前进,1~2月,公司生产重卡2343辆,销售2098辆,同比累计增长23.64%、37.84%,3月份公司计划生产1250辆,销售2000辆;预计公司1~3月份将生产重卡3593辆,销售重卡4000辆左右,与去年同比分别增长1%、18.55%。
  红岩公司2004年的计划是确保销量20000辆,同比增长25%以上,市场占有率再提高一个百分点,其中自卸车底盘和载货车底盘销量13000辆。
  一季度各重卡企业面对火暴的销售局面,面对2003年下半年以来重卡缩水的市场,一方面是喜形于色,另一方面不能不考虑的是,由于钢铁等上游产品的涨价,而重卡还要降价销售,各重卡主机厂恐怕也只能是赔钱赚吆喝。当然,在这场艰苦的阻击战中,谁没有倒下,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对此,各主机厂纷纷打出成本战,降低配套件的价格。面对10%以上的降价幅度,各配套厂商有苦难言,但为了不失去主要配套商的资格,不得不与主机厂签下&城下之盟&。但面对几乎没有利润的配套件,各配套商无奈的是合同照签,但供货的量上和时间上大打折扣。各配套厂商采取的是,纷纷坦言生产不出或买不来原材料而变相的进行抵制。对此各主机厂在纷纷提升产能的同时,不能不受制与配套厂商。眼看急等下线的车,就是因为缺少某一配套件,而无法让早已带着现款来提车的用户拿到车钥匙,各重卡主机厂确实心急如焚。等不及的用户索性转投其它重卡品牌的怀抱。
  对于这种赔钱赚吆喝的做法,夹在降价风中的各配套商苦不堪言。但对于整个整车厂而言,降价非形势所迫而不得已而为之。对于整合市场的这场降价战,坚持就是胜利。而对于重卡全线降价后,最高兴的莫过于是用户了。面对重卡降价达2万元以上的诱人价格,用户的选择是,该出手时就出手。
  湘火炬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湘火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因湘火炬控股陕西重汽、重庆红岩公司,所以湘火炬的动作也令重卡行业所关注。为了适应新的战略需要和未来发展,经国家工商局核准,&湘火炬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湘火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日起正式启用新的名称和新的印鉴。公司股票简称不变,仍为&湘火炬A&,股票代码为&000549&。
  四十多年来,湘火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名称几经变更,每一次更名都成为企业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带来一次新的飞跃。93年,公司前身--株洲火花塞厂,把握先机,改组改制后成功上市,公司名称为&株洲火炬火花塞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湘火炬A&;97年,公司二次重组后,提出&大汽配&的战略发展思路,
99年,正式更名为&湘火炬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9月,公司再次更名为&湘火炬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更名为标志,公司实行了从生产经营为主向投资控股为主的战略性转变。短短几年,公司投资的汽车主营业务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作为一家民营上市公司,湘火炬整合的步伐势如破竹。仅2003年,其入主重庆红岩、组建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投资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成立重庆卡福汽车制动转向系统有限公司、投资西安伊顿法士特齿轮有限公司、成立綦齿等。一连串的大手笔不能不令国内业内人士注目。
  目前,湘火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拥有陕西重汽、重庆红岩、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法士特齿轮、株齿、綦齿、汉德车桥等三十多家整车及零部件企业。截至2003年底,湘火炬公司整整提前两年实现了&到2005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的目标,利润总额达到6年前湘火炬销售总额的8倍。
  2004年一季度最风光、最大的靓点:沃尔沃
  今年一月,东风与雷诺签署协议,双方合作的重卡项目落户东风柳汽。而在3月29日,一汽以合资方的身份进入了沃尔沃重汽项目。从资产角度看,国内卡车巨头三甲:一汽、东风以及从94年就开始与沃尔沃谈判的中国重汽,都与世界卡车巨鳄的沃尔沃发生关联交易。显然,在中国卡车市场的争夺中,携中国三大卡车集团之手的沃尔沃集团较之奔驰暂时占了上风。
  一季度晴雨表中,最突出的是沃尔沃三大动作引来巨波狂澜,沃尔沃布署中国的战略基本完成。在三月份的最后三天中,沃尔沃狂飙突进。
1、沃尔沃发动机项目落户2、沃尔沃中国总部揭幕3、沃尔沃在中国合资生产的重卡车下线。
  3月29日~31日,是沃尔沃中国战略突飞猛进的3天,沃尔沃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雷夫?约翰松先生全程参与了沃尔沃发动机项目落户中国;中国总部揭幕;在中国合资生产的重型卡车下线这三大活动,这充分显示了沃尔沃对这三项活动的高度重视。
  沃尔沃的连环重拳撼动了整个业界。沃尔沃卡车公司亚洲区副总裁,同时兼任大中国区常务副总裁和首席运营官的吴瑜章先生表示:沃尔沃这一系列大动作表示了沃尔沃立足中国的决心。沃尔沃在中国合资生产重型卡车和发动机将促进中国重型卡车整体水平的提高,也是沃尔沃卡车在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004年,沃尔沃卡车在中国的市场的目标就是力争品牌第一。
  3月31日,瑞典沃尔沃卡车公司与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济南华沃卡车有限公司&生产的第一批沃尔沃FM12系列重型卡车,在济南隆重下线。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商用运输产品供应商之一的沃尔沃集团,其下属的卡车公司是欧洲最大的卡车制造商。自1994年以来,沃尔沃在国内相继建立了西安西沃客车有限公司、无锡大豪动力有限公司、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沃尔沃上海零部件有限公司、沃尔沃建筑机械(中国)有限公司等,主要产品涉及客车、铰接式卡车、工程机械等,加上如今大马力柴油发动机项目协议的签订和FM12型重型卡车的下线,标志着沃尔沃已经在中国基本完成了战略部署。
  2004年3月重型货车行业占有率
  2004年一季度各厂家产量占有率
  2004年一季度各厂家销量占有率
  在重卡行业一季度的报表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企业都是亏损的。尽管一季度出现亏损,但在钢材价格上涨近10%及整车销售价格下调10%的形势下,作为任何一家整车厂的处境也不会好到哪里去。随着进入二季度之后,先期的大量投入以及钢材价格的回落,国内任何一家主机厂的盈利能力均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价格战不打等死,打了找死。
  山东重汽降价幅度最大;北汽福田重卡降价2万元以上。
  去年以来,目前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钢材市场和钢铁生产原料市场价格产生&火山喷发&式的上涨,这是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最猛烈的一次,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钢铁生产原料的严重短缺状况。现在全球性生产原料的供给短缺已经涉及到废钢、生铁、铝、铁矿、煤炭等一系列与钢铁生产有关的原料和燃料。来势汹汹的钢材上涨之风,狂卷全球汽车制造业,就在过去的短短一年多内,钢价的上涨幅度竟高达30-40%,而且高价位徘徊居高不下。
  钢材市场和钢铁生产原料市场价格产生&火山喷发&式的上涨之害,汽车业受影响较大肯定首当其冲,此外波及到与之上下游相关行业的原料危机--无一例外地被卷入这场&钢价上涨&连锁反应之中。据预计,钢材涨价已使汽车成本上升了10%以上,正好与降价成本基本一致,因此可以断定今年汽车行业的增长速度将减缓。
  钢材上涨、零部件企业举步维艰。如降价风继续在二、三季度徘徊,将有一批小企业退出市场。在这种情况下,降低成本成为各企业的首选。10%甚至于10%以上的降价,会保留一些优势企业,但利润的降低,整体还会影响企业的发展。
  企业即要上产能,大举投资,但新项目上马之日,就是举债之时。
  国家信息员范建平说,近几年来汽车市场价格在下降,但是,由其所牵动的行业市场价格却在不断攀升,而且,越往上游价格信号越发放大,从而导致生产资料价格全面上扬。
  2004年钢材价格上涨超过40%,铁矿石价格超过100%的情况下,势必又形成新一轮的投资热。
  进入2004年,钢材、电解铝、水泥的价格继续猛涨,成为刺激这些行业投资进一步增加的诱因。今年前两个月,钢铁工业投资增长了172.6%。在制造业的30个行业中,投资增幅超过100%的行业竟达16个。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日起,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这项政策虽然对社会的实际资金供应量影响不大,但仍然是紧缩的信号。
  价格战是把双刃剑,企业不得已而为之的降价,对企业的利润损失虽然巨大,但是对消费者和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是有利的。家电业没有降价竞争,就没有国产家电的市场扩大和大批量出口。
  一季度综合分析,2004年首季拉开了重卡行业价格战的序幕,同时也预示了2004年是重卡继续发展整合市场的关键是一年,更是真刀真枪对决刺刀见红的一年。重卡行业前几年的高利润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随着国际重卡巨鳄的纷纷涌入,在&拿来主义&之风盛行下,民族品牌保卫战已进入最后的收关阶段。没有民族品牌,中国的汽车大国只能是世界的汽车组装大国。作为中国汽车工业引进技术的同时勿忘自主品牌的保护和培养工作,同样中国重卡亦要担起重托在发展的同时打造中国真正的重卡品牌。重卡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第二部分:蓄势冲霄重卡迎来又一春
上半年重卡产销情况综述
  据国家有关部门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58.5亿吨,货物周转量3671亿吨公里,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5.3%和15.1%,货运量增速创历史新高。
  从交通部获悉,公路运输完成的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占我国陆路运输的84.4%和29.2%。重要干线公路交通流量持续高速增长。除部分地区干线公路交通流量趋于饱和外,全国主要干线公路运行顺畅。
  公路运输的高速增长刺激了对重卡的需求。受此影响今年上半年重卡产销提前进入了旺季。
  今年上半年,卡车累计产销752369辆和755565辆,同比分别增长17.70%和23.79%。随着国家治理超载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促使许多物流公司开始加快了重型车产品的更新和换型速度。
  进入二季度重卡销售依然高烧不退。济南重汽截止四月底重卡销售1.1万辆。
  日,重卡市场新秀福田欧曼对外宣布,福田欧曼从2004年元月至今,销售突破1万辆。
  陕西重汽2004上半年实现销售8000辆,随着陕西重汽高端重卡德龙F2000批量投入市场,陕西重汽依然在15吨以上重卡排名中位居三甲之列。作为我国军用越野车唯一指定生产基地,陕西重汽拳头项目之一,军用越野车依然雄居9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
  重庆红岩2004年前五个月依然产销两旺。但薄利多销的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率。
  可以肯定的是重卡发展依然是一路飘红,但核心技术和成本是任何重卡企业都必须予以特殊重视的。2004年的技术竞争实际也就是重卡企业之间的竞争。
  两军对峙:1-6月一汽、东风板块与斯太尔板块产销对比
  1-6月重型载货车累计产销167179万辆和16422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77%和15.66%。
  从载货汽车分车型销量排行中可以看出,6月,重型载货汽车销量的排名没有变化,但增长幅度却各有差距,一汽集团和东风汽车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下降,而环比都有8%左右的增幅。而北汽福田、重汽和陕汽均有较好的销售成绩,其环比和同比均有较大的增长。
  上半年重卡板块特征依旧是两军对垒,即主要是一汽解放、东风板块与斯太尔平台板块的竞争。而重卡这两大板块中,一汽解放、东风、山东重汽、北汽福田、陕西重汽、重庆红岩始终牢固地把持着国内前六强的地位,同时也控制了国内重卡90%以上的市场。由于国内卡车朝重型发展势头迅猛,一汽、东风板块正日益被斯太尔平台板块挤占大量份额。目前斯太尔平台板块的重卡四家代表企业:济南重汽、陕西重汽、重庆重汽、北汽福田从下表中可以看出其增长势头迅猛,产销量逐年攀升。
  重卡第二集团斯太尔板块企业01~04年上半年产销情况
  各重卡企业上半年的产销指标:一路飘红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在今年上半年全国重型汽车行业同比增长不足20%的前提下,以80%的增长幅度超额完成了今年上半年的预定目标,为完成全年3.5万辆的任务奠定重要基础。
  据中国重汽公司内部资料显示,1至6月,中国重汽共销售汽车24400辆,同比增长76%;其中重型汽车20200辆,同比增长81.3%。整车产销量已超过去年全年的水平。生产发动机126639台,同比增长74.39%;销售发动机125448台,同比增长70.38%;实现销售收入103.5亿元,利税8.8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60%。市场占有率由去年同期的7.83%增加到11.93%,劲升了4个百分点,增长幅度同行业第一。
  同时中国重汽不断加速国际化战略实施,截至5月底,重汽集团出口创汇达到2500万美元,同比增长25.8%。
  中国重汽半年超全年增长幅度全国第一。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在今年上半年全国重型汽车行业同比增长不足20%的前提下,以80%的增长幅度超额完成了今年上半年的预定目标,为完成全年3.5万辆的任务奠定重要基础。
  重卡五月份市场占有率
  2004年六月份重卡市场占有率
  从7月29日在大连举办的福田欧曼年中商务工作会中了解到,欧曼上半年在中重卡市场销售完成近18000台,超过去年全年总销量;销售增长率为170.4%,是行业平均增长率的十倍。国内中重卡汽车市场上,分为三个主要市场层次:以重汽、川汽、陕汽为代表的重型平台,以一汽、二汽为代表的中重卡平台和中型平台。在重型平台上,欧曼雄狮销量超越诸多传统重卡生产厂家,仅次于重汽,排名第二;在中重卡的平台上,行业销量增长与去年持平的情况下,欧曼增长率为113%;在中型平台上,从去年下半年产品导入期开始,到目前为止,市场占有率已达9.6%,仅次于一汽二汽达到第三位。欧曼已经成为中重型卡车产品覆盖面最宽的厂家。令人惊叹的是,福田欧曼这家仅仅处于中重卡批量生产第二年的企业,以10倍于行业销量增长率的速度冲入第一方阵。
  据陕西重汽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1-5月份重型牵引车市场占有率达到全国第一。进入六月陕西重汽连续日销车在100辆以上,6月11日销售重卡125辆。陕西重汽1-5月份重型牵引车市场占有率达到全国第一。陕西重汽已全面完成04年上半年生产任务,其全年目标已锁定在生产18000辆重卡以上。
  作为重卡新生板块亦是全线飘红,北方奔驰,上半年生产重卡3024辆,销售达到2539辆。春兰上半年生产1708辆,销售1552辆。湖北三环上半年生产1356辆,销售1383辆。
  6月份载货汽车主要企业销量排行榜
市场占有率(%)
  在6月份中,重型载货车产销2.46万辆和2.88万辆,环比上月,产销分别增长4.43%和10.35,同比分别增长5.25%和4.24%.
  月份汽车工业中重卡企业生产销售情况
本期止累计
同期止累计
比同期累计增长(%)
本期止累计
同期止累计
比同期累计增长(%)
  月份,重型载货车生产情况,6月份完成24610辆,1-6月份累计完成167179辆,同期止累计完成149576辆,比同期累计增长11.77%。
  月份,重型载货车销售情况,6月份完成28767辆,1-6月份累计销售164221辆,同期止累计完成141990辆,比同期累计增长15.66%。
  月份重卡前五强占有率图示表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重卡前五强发展平稳,重庆红岩在1-2月中,占据第五的位置,但在随后的3-6月中掉队,被发展势头强劲的陕西重汽取代。
  2003年、2004年主要重卡生产企业上半年产销情况对比
  6月20日全国集中治理超限超载工作正式启动
  经国务院同意,由交通部、公安部、国家发改委等7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实施,从日起,为期3年的全国集中治理超限超载工作已正式启动。
  专家指出了超限超载的危害性:
]  一、因为,车辆超限超载后,对其转向系统、制动系统、轮胎负荷等都将产生重大影响,使得驾驶员难以在有效时间、有效距离内采取有效措施,从而易导致交通事故。这几年因超限超载发生的事故占交通事故总数的70%,成为与超速、酒后驾车并行的三大&杀手&之首。
  二、道路是国家财产,同时也是公共产品。道路这种公共产品除具有一般公共产品所共有的公众使用权利平等、使用机会平等,用公共财政建设、养护、管理的特点外,还&有限性&和&周期性&的特征。超限超载车辆在道路上行驶,对道路造成损坏,使得这一有限资源被不正当使用,不仅侵犯了他人的权利,剥夺了他人使用道路的机会,而且也增加了纳税人的负担。
  三、是对公平竞争经济秩序的破坏。超限超载刚出现时是车辆用户为了获取暴利,但当社会出现&趋同&现象时,就必然造成恶性竞争,一方面&驱逐&了不超限超载的合法经营者,另一方面又使得超限超载自身走向&微利&乃至&亏损&状态,&不超限超载就不能挣钱&恰恰是超限超载的恶果。
  四、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交通运输业的基础产业属性,超限超载的危害由此也&传染&给了其上游和下游产业。我们看到,一些制造厂商为满足市场的不正当需求,开始生产&大吨小标&车辆;一些维修厂和改装厂为满足市场的畸形需求,开始违规加高槽帮和加装弹簧等,正常的经济秩序链条中的一环被破坏,导致环环不正常运转。
  因此全国集中治理超限超载工作正式启动,此举利国利民。
  6月20日全国集中治理超限超载工作正式启动,这一举措对国内重卡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超限超载的严厉查处,给予了重卡充分的发展机会。作为重卡斯太尔平台的中国重汽、陕西重汽、重庆红岩等企业,由于斯太尔车型不存在&大吨小标&的制约。因此随着国家双超严格进行。斯太尔平台的重卡又重新焕发了生机。也可以说2004是斯太尔平台重卡发展年。
  随着国家对&双限&、&大吨小标&的严格查处。国内重卡市场出现了淡季不淡,重型车市场火暴的局面进入六月份以来,重卡市场依然火暴。原先认定的七、八月份是重卡销售淡季,谁料想,今年是重卡销售淡季不淡。各重卡企业在七月、八月的目标计划中依然是加足马力生产。
  按上半年及下半年初形势分析,今年重卡产销将首次通过30万辆大关。
  第三部分:月份重卡前八家产销量分析
  据统计,1~7月,我国累计生产汽车超过300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产销量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
  汽车产销总体情况:7月,全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5.41万辆和34.60万辆,产销率为97.71%,产销率比上月有所增长。与上月相比,产销量分别下降15.48%和8.98%,但同比分别增长3.93%和1.35%。在各车型品种中,载货车产销分别完成9.55万辆和9.84万辆,产销率为103.04%;与上月相比,产量增长1.30%,销量下降8.12%;与上年同期比,产量增长1.98%,销量下降0.32%。
  载货车分车型产销情况:与上月相比,7月重型载货车产销增势十分明显,产销率也较高,而中型和微型载货车则明显下降。
  2004年七月重、中、轻、微型载货车产销量统计表
产量(万辆 )
销量(万辆 )
产量与上月相比
销量与上月相比
同比产量增长率
同比销量增长率
重型载货车
中型载货车
轻型载货车
微型载货车
  1~7月,全国产销汽车303.05万辆和289.7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3.54%和20.57%。其中:载货车产销84.78万辆和85.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66%和20.4%;重型载货车累计产销19.76万辆和19.7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75%和18.45%;中型载货车累计产销9.87万辆和9.7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14%和21.19%;轻型载货车累计产销46.22万辆和46.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0.52%和20.51%;微型载货车累计产销8.93万辆和9.54万辆,同比产量下降3.17%,销量增长23.23%。
  重卡第一集团一汽、东风产销量对比
  重卡第二集团济汽、陕汽、重庆红岩、北汽福田产销量对比
1-7月产量(万辆)
1-7月销量(万辆)
  第三集团中北方奔驰、南京春兰产销量对比
  在今年前七个月中,重卡第一集团增长势头稍显软弱,但我们首先应该肯定的是一汽、东风集团的产销基数大,增长率稍稍低一些仍在情理之中。
  重卡第二集团军中,除重庆红岩稍显疲软之外,其余济南重汽、陕西重汽、北汽福田1-7月产销增幅势头明显,显示出重卡&绩优股&的魅力。2003年冲出的一匹&黑马&北汽福田,其产销增幅率排在重卡前六强之首。其良好的发展势头,令人羡慕不已。
  重卡第三集团中,北方奔驰在今年前七个月中的一路&奔驰&。产销率分别同比增长164%和199%。若保持此势头下去,无疑,北方奔驰又将成为2004年重卡行业冲出的一匹骏马。之所以不称其为&黑马&是因为北方奔驰其产品本身具有很好的技术优势。其产品品质一直受到国内外用户的称道,但因进口散件价格昂贵,生产成本过高,致使整车价格居高不下,让大多数用户望而却步,每年只能销售几百辆,从而也使北方奔驰公司在与同行竞争中处于弱势。
  细分析北方奔驰今年的策略,其适应市场推出A、B、C型3大系列产品。A系列车型是按照奔驰公司许可证技术生产的整车,质量完全达到奔驰图纸和标准规定的要求(材料),并经德国奔驰公司驻厂专家认可。A系列车型主要适合国内特殊用户需求,面对的消费群体主要为集团用户,其售价大约为50万元。
  B系列车型售价大约在30~50万元之间,其整车配置采用德国DEUTZ公司系列发动机,功率范围176~301KW,进口变速器或国产变速器,进口ZF公司转向器(ZF8098)。其面对的消费群体主要是集团用户和部分个体用户。
  C系列车型采用北方奔驰公司自主设计开发的车桥、驾驶室、车架三大部件,匹配潍柴、杭发、玉柴发动机,功率范围176~257KW,变速器、转向器等部件选用国内成熟产品。产品秉承A、B系列车型的高质量、高可靠性等优点。价格逼近国内其他重型车。
  北方奔驰在原有的高标准、高性能A型车的基础上,开发出B、C两大系列新车型,它们更加贴近市场,更能满足和引导用户需求,备受用户的青睐。
  北方奔驰其个性化的设计,及适应国情的开发道路,再加上奔驰公司享誉世界的品牌。为北方奔驰的发展开拓出一条宽广大道。
  综合1-7月重卡前八强产销量,其迅猛的发展势头,会进一步刺激重卡企业扩大产能的激情。
  第四部分:月份中国重卡市场简析
  今年前三季度重型车市场的表现呈现出先扬后挫再大幅上扬的递增曲线。今年1、2月份重卡销量较低,3、4月份进入销售高峰期,5月份因为超载超限办法的出台,产销略有回落,当人们正为重卡下一步发展担心的同时,谁知&柳暗花明又一村&。6月份重卡又进入新一轮增长阶段,多家企业重卡销量纷纷上涨,这种喜人形势一直持续到7月份。进入8月份后,重型车市场更是明显升温。&金九银十&重型卡车提前迎来了新一轮热销期。
  2004年重卡前十名8月份销量统计表
比上月增长
比同期增长
本期止累计
比同期累计增长
  淡季不淡
重型车市场火暴
  原先认定的七、八月份是重卡销售淡季,谁料想,今年是重卡销售淡季不淡。各重卡企业在七月、八月的目标计划中依然是加足马力生产。
  北汽福田产销情况分析:北汽福田四月份产量3000多辆,五、六月份均为2000多辆。7月份5255辆,八月份6000辆,九月份5700辆,十月份计划产量9000辆。九月份北汽福田二号线开两班,一号线开一班,每天下线240辆。10月份两条线开四班。目前北汽福田计划产能远远高于实际生产情况,由于重型车桥、变速器、驾驶室、大梁供应不足,制约了北汽福田的产能。
  北汽福田欧曼(其中包括雄狮一号和雄狮二号),其中斯太尔平台的雄狮一号产量在辆之间;其余的均为雄狮二号,采用230马力以下,选用153、457桥。
北汽福田欧曼每天下线量240辆,其中雄狮一号100多辆,其中双桥车50辆,单桥车70辆。
  目前,北汽福田欧曼控股的安凯车桥厂月产能根(含前轴),产能不足,满足不了北汽福田欧曼的胃口。无奈之下,北汽福田欧曼目前采用的有汉德车桥、湖北三环、湖北博盈、青岛海通、合肥车桥、东风车桥、诸诚义合、青岛众力以及重庆红岩桥。
东风集团重型载货车月产销分析:
  月东风集团重型载货车月产销统计 单位:辆
  作为东风集团下属的东风柳汽产销情况分析:目前,东风柳汽斯太尔平台重卡每天的生产量5~6辆
;东风霸龙每天30辆,一个月产量在600台。东风柳汽每月的总产量700台,其平台为斯太尔平台和东风霸龙系列。
  陕西重汽每天的日产量在100辆以上。全年产销计划近期刚刚进行了调整,2004年产销量由年初的15000辆,追加到19000辆。如加上中卡的产量,全年总产销量在2.7万辆左右。
  济南重汽日产量平均在180辆左右,今年日产最高纪录达到220辆以上。今年以来,重汽销司在实现一季度首季&开门红&后,连续月销量保持在3500辆以上的高位运行,7月份实现销售3712辆,创出月销量的历史最高;8月份再接再厉比7月份销量又有大幅增长,实现销售4067辆。
  重庆红岩日产量约在70-80辆之间,月产量在辆左右。其年初制订的计划是产销20000辆,但重庆红岩从目前完成的产量来看,全年客观的评价其产销量应该在18000辆左右。
  重卡热销产品竞争更趋激烈
前六强垄断90%以上市场
  8月,一系列旨在规范卡车市场秩序,使中国货运更高效、更安全的宏观政策继续影响着市场的发育变化。总体看来,8月卡车市场的主角依然是重型卡车,其产销率高达110.73%。这与宏观政策的导向不无关联,而中卡市场则进一步缩减。
  8月,重型卡车总计完成产销39362辆和43584辆,环比分别增长2..18%和32.51%,同比分别增长90.45%和123.16%;中卡总计完成产销11968辆和11489辆,环比分别增长32.24%和30.57%,同比分别增长28.18%和10.87%,产销率也达到了96%。
  重卡市场上,一汽、东风的增长势头依然强劲。一汽集团以17751辆的销量继续保持着市场领头羊的地位,环比增长46.59%,同比增长100.28%,其市场占有率高达40.73%,比7月增长了4个百分点;东风则紧随其后,以11867辆的销量占据了27.23%的市场份额,环比增长26.42%,同比增长143.78%。中国重汽、北汽福田、陕汽的销量分别是4429辆、4777辆和1873辆。仅从销量上看,此三家企业与一汽、东风比较起来是难以望其项背的。但其高速的增长势头却不容小觑,同比增长分别高达175.09%、233.82%和193.57%。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北汽福田将有可能以超快的发展步伐挤入重卡市场的前三甲。总体来看,重卡市场集中度正在进一步加强,包括重庆红岩在内的前六家重卡生产企业垄断了重卡市场97.3%的市场份额,激烈竞争将在这几家重点企业间持续展开。
  第五部分:&几家欢乐几家愁&,&金九银十&销售黄金点从峰顶回落
  04年9月重型货车行业占有率前五名
  主要重卡企业前3季度产销状况
2004年前三季度
2003年前三季度
份额之变化
  从上表可以看出:重卡企业在2004年前三季度都取得不错业绩,各大厂家产销量基本都呈增长之势,重型汽车市场的发展态势喜人。
  图4、2004年重卡各家产销份额
  图5、2004年上半年各厂家销量对比
  1、九月份货车市场综述情况
  &几家欢乐几家愁&。&金九银十&销售黄金点对于重卡行业来说,却显示出从峰顶回落的迹象。
  9月份生产货车152820辆,产量比上月上升27.50%;共销售货车141874辆,环比增长14.74%。其中,生产重型货车45513辆,环比增长15.87%;销售重型货车41445辆,环比下降4.74%。生产中型货车15784辆,环比增长31.89%;销售中型货车15379辆,环比增长33.86%。在载货车各种车型中,在产量方面,与上月相比,微型货车产量增长最大,中型货车紧紧跟随。中型货车的增长幅度又有所缩小,主要是重型和超重型车辆开始受到欢迎。销售方面,重型货车一枝独秀的局面没有出现,而是一反常态,出现下滑,值得关注。这一市场上仍然是微型货车上升较快,环比出现大副增长,而且其他车型也都有20%以上的上升,特别是中型、轻型。这几个车型的&金九&已基本实现。
  2004年9月份货车市场总体产销情况表      单位:辆
  2、重型货车市场份额情况
  在9月份载货车生产中,重型货车市场占有率前五名座次稍微有些变化,那就是中国重汽由第四排在第三位,而北京汽车被挤退到第四位。具体如下:第一名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市场占有率33.36%,市场份额缩小7.37个百分点;第二名是东风汽车公司,市场占有率32.28%,市场份额扩大5.05个百分点;第三名是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市场占有率12.21%,市场份额扩大2.05个百分点;第四名是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公司,市场占有率10.01%,市场份额缩小0.95个百分点;第五名是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市场占有率5.25%,市场份额扩大0.95个百分点。
  9月份产量居首位的仍然是中国一汽,其产量为16806辆,环比增长13.21%,是重型车领域最大的赢家;其销量为13825辆,排第一位,比上月环比下降22.12%。东风汽车在产量上居第二位,其产量为13505辆,环比增长26.64%;其销量为13379辆,排在第二位,环比增长12.74%。中国重汽产量为4892辆,排在第四位,环比增长14.51%;其销售量为5058辆,排第三位,环比增长14.20%。北京汽车产量排在第三位,为5385辆,环比增长17.22%;其销售量为4146辆,排第四位,环比下降13.21%。陕西汽车产量为2102辆,环比增长3.04%,排在第五位;其销售量2175辆,位居第五,环比增长16.12%。其中,中国一汽和陕西汽车销量出现下降,其他企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以中国重汽的增长幅度为最大。
  在9月份的重型车行业,中国重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9月份的市场表现不俗,一部分原因是与其企业宣传和产品定位分不开的。
  今年1-9月份,&东风有限&商用车公司销量完成年初计划的81.5%,占东风集团销量的41%,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经营指标。新产品、改样产品的研发及生产事业计划推进比较顺利,新产品销售比例占到70%,以EQ、为代表的重型车销量一再突破预期。
  2004年9月份重型货车产销前5家企业情况表    单位:辆
  卡车热销重卡零部件企业迎来蓬勃发展期
  据中国重汽内部提供的资料显示,中国重汽9月份继续保持了强劲的销售势头,刷新了8月份销量记录实现销售4631辆,1-9月份累计销售30500辆,完成全年计划的87.14%,提前和超额完成全年35000辆销售任务已成定局。济南重汽目前的目标是全年力争产销40000辆。
  从今年内1-9月份的重卡产销量中可以看到,做为斯太尔平台的四大重卡主机厂,其所属的桥厂产销量节节攀升。
  济南桥箱厂每月桥产量10000根,其中斯太尔驱动桥6000根,其余分别为前轴、承载轴等。济南卡车公司桥箱厂继8月份取得月产车桥12000根最好成绩后,再接再厉,又在9月份创下月产车桥13000根新纪录,这是该厂自今年3月份以来连续第7个月车桥产量超过10000根。至此今年1-9月份已累计生产各类车桥89000余根,平衡轴20000余根,两种产品合计生产109000余根,已超过了年初制定的年产100000根的计划,实现年度计划的109%;年计划销售收入12亿元,1-9月份实际实现销售收入12.5亿元,完成计划的104%;年计划利润指标2亿元,实际实现利润2.5亿元,完成计划的125%。桥箱厂已提前三个月完成了年度生产经营计划指标。
  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每月桥产量7000根左右,其中斯太尔驱动桥5000根。
  重庆红岩桥箱厂每月桥产量4000根,其中斯太尔桥3000根。
  安凯车桥每月桥产量在3600根,其中斯太尔桥2200根。
  2004年九月济汽重卡产量4200辆左右,陕汽2200多辆,福田4700辆,重庆红岩1800辆。
  以重卡前八强来看,第一集团中一汽、东风,旗下分别有山汽改及东风襄樊车桥厂。
第二集团中,济南重汽、陕西重汽、重庆红岩旗下分别有济南重庆桥箱厂、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原陕汽车桥厂)、重庆红岩车桥厂。在第二集团中三家桥厂其特点是分属于主机厂,济南重汽桥箱厂为济南重汽下属厂,其桥全部供应济南重汽,重庆红岩桥厂同样是自供自给。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作为独立子公司,除满足陕西重汽外,其富余的产能主要供给于北汽福田、东风柳汽、南京春兰、新疆东风、湖南三一等主机厂。相对于其他的车桥厂,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拥有的自主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按现有的斯太尔重卡的保有量计算,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在每10辆斯太尔重卡中就有5辆采用汉德桥(原陕汽桥)。
  作为重卡关键总成的发动机、变速箱,一时间也是&洛阳纸贵&。国内著名品牌的潍柴发动机、陕西法士特变速箱均成为抢手货。
  今年10月1号,潍柴动力公司产量达到10万台,也就是说今年前九个月潍柴发动机已产出10万台。潍柴动力公司其主导产品是WD615发动机,WD615发动机具有大排量、大功率的特点,是重型汽车的理想动力。目前潍柴WD615发动机在重型汽车领域的保有量突破了25万台,在50装载机市场上占有70%以上的份额。
  9月18日,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公司第30万台富勒变速器正式下线。至此,累计创造产值已超过60亿元。今年年底以前,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公司富勒变速器的日产能力可达到1000台,月产能力达到三万台,年产能力达到36万台以上。
  可以肯定的是今年产销量增长的同时,为各企业带来可观的利润。作为每个企业现在所做的就是加大技改投资力度,为2005年的产能提升做好充分的准备。
  尤其注意的是陕西重汽在西安北郊占地3400亩的重卡新基地是目前引人注目的靓点。9月30日原陕西省省长贾治邦视察陕西重汽新基地。贾治邦省长在紧张繁忙的工地上说&陕西重汽新基地项目是不仅是西安市的头号工程,也是陕西的头号工程。&作为陕西省的头号工程,明确了陕西省发展重型汽车工业的决心。当天,原陕西省省长贾治邦明确表态,陕西省为陕汽新基地立即注入四亿元资金,据悉资金于十月上旬立即到位。与此同时湘火炬公司为陕西重汽担保两亿元资金。由于陕西省政府的充分支持,陕西重汽发展之路前途光明。据悉,陕西重汽2005年产销目标三万辆重卡。2006年陕西重汽年产三万辆中卡、专用车项目及重卡新基地(设计年产能60000辆重卡)、原重卡基地15000辆产能充分发挥出来,其实力不容小视。
  第六部分:重卡新品频频闪亮登场
  &金九银十&,汽车市场又迎来新一轮热销期。重卡热销各生产厂家频频推出新品。如济南重汽&豪沃&重卡,陕汽集团450马力重型越野半挂牵引车,重庆红岩&新大康&,一汽&奥威&重卡、福田欧曼推出了10×4系列BJ1459载货车、北方奔驰应用空悬技术研发出的1724L商用重卡也于8月问世等等。
  新政策影响市场晴雨表 新品迭出引发新一轮重卡热销高潮
  国家宏观政策对卡车市场的影响直接表现为三季度重卡热销及市场上的新品不断推出。治理超载行动和10月1日实施的《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制》法规限制了新产品申报公告&高标吨位&的可能。在新政策下,我国卡车市场今后的发展趋势可能是自重质量轻的车型将成为研发重点,割闭式厢式货车可能得到政策支持,多轴汽车成为国家鼓励发展的车型。六、七、八、九持续四个多月重型卡车的热销就已经证明了这种趋势。
  目前,为了迎合新的政策法规,各厂家正不断推陈出新:福田欧曼推出了10×4系列BJ1459载货车,大大减小了单轴载荷,提高了整车承载能力,满足了新法规条件下用户多轴多载的承载需求。该车投放市场近两个月来,单一品牌订单已经超过1000辆。8月15日,&重卡英雄&解放奥威上市后,半个月就销售400多辆,仅9月份的订单就达上千辆。北方奔驰应用空悬技术研发出的1724L商用重卡也于8月问世,更适应中国高速公路载重快速的运输要求。9月初,红岩公司新品红岩新大康下线,将满足货运市场对重卡舒适、安全、高速的需求。新品的不断推出一方面将加剧今后市场的竞争,另一方面也将使消费者从中得到实惠。
  值得注意的是,国外企业也正积极进入中国重卡市场,或是合资,或是引进新品。
  8月下旬,德国MAN集团F2000豪华重卡在金华青年集团下线,拉开了其在中国布局的序幕;9月初,全球最大的重型卡车制造商之一雷诺卡车宣布,将携曾亮相北京国际车展的几款新品进军华南市场,并表示将在三年内抢占10%的市场份额。国际卡车巨头带着技术方面的优势进入中国市场,无疑是对国内企业的威胁。因此对于本土企业来说,面对国内国际的竞争对手,做大做强的紧迫性是愈来愈强。
  从国家治理超限到现在不过三个月的时间,一汽很快开发出了几款重型货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两款。一款是10×4货厢式载货汽车,双后驱动桥,双转向前轴加一根可提升的转向随动轴,驾驶室后的车架长度不下10米,按轴荷计算,此款载货超过25吨。另一款是鞍式牵引车,驾驶室是一汽自主开发的,宽大气派,加上金属漆的涂装,显得豪华大方。其外观可与陕汽集团德龙F2000驾驶室一争高下。
  中国重汽10月推出顶级重卡&豪沃&。
  重汽集团党委副书记王东辉日前透露,10月份,重汽将推出一种全新车型--豪沃,并将于明年形成批量生产,与斯太尔王一并作为重汽的主打车型,抢夺国内豪华顶级重卡市场份额。据王东辉介绍,作为国内顶级重卡,&豪沃&要比一汽8月15日推向市场的&解放奥威&好得多。至于该车型的具体技术参数,将届时公布。但他透露,&豪沃&的生产线系英国著名专家设计,且采用了全套的国外顶尖模具,内饰模具亦出自江浙巧匠之手,车桥结合了瑞典沃尔沃和美国的先进技术,焊装线则由6个机器人组成,实现了全部自动化。目前,该车型专门的装配线正在重汽卡车公司紧张施工中。王东辉还称,今年上半年,重汽连续6个月产销重卡超4000辆,且月月刷新产销纪录。9月份,中国重汽月产销逾5000辆。另据来自中国重汽销售公司的消息:中国重汽销售部9月份就实现销售4631辆,创出月销量最好成绩,1-9月累计销售重型车30500辆,完成全年计划的87.14%,提前和超额完成全年35000辆的销售任务已成定局。2005年中国重汽全年产销量目标5万辆,且全年目标有可能加至6万辆。
  陕西重汽450马力重型越野半挂牵引车问世
  针对2002年国外进口半挂牵引车预期降价幅度及其必将加快进军国内市场的竞争态势,陕汽集团迅速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全球零部件采购趋势,降低成本,猎取半挂牵引车技术上的制高点,继SX4191--世纪风潮之后,又推出了陕汽牌SX4320重型越野半挂牵引车,进军高档牵引车市场,替代进口重卡。整车具有显著优势,动力系统采用
  CummisISM405E20发动机,功率高达450马力,具有低转速的大扭矩输出及成熟的电喷共轨技术,排放符合欧Ⅱ环保条例;采用双空气悬挂系统,前悬采用非独立纵置钢板弹簧,带筒式减振器;中后桥采用两组纽威NEWAY
AD-130-10空气悬挂串联组成,完全满足轴荷26吨要求,可运输对颠簸要求十分敏感的货物,如大型雷达通讯设施、卫星电视转播设备、精密电子器件等;变速器选用ZF
WSK400+16S221型液力机械变速器带缓速器;分动器选装VD2000型;
SX4320重型越野半挂牵引车主要用于牵引重型物资装备,牵引鹅颈式半挂车,牵引销选用90号,高度290mm,鞍座选用JOST
JSK38G-1型,鞍式牵引座带有横向锁止机构,防止列车因道路颠簸而摆动,大大增强了整车的安全性。
  陕汽牌SX4320牵引车市场定位是高档的半挂牵引车,采用6*6全轮驱动,越野通过性强,完全满足于部队、油田、林业、矿山等野外作业单位的需求,列车总重可达55吨。适用于部队、城建、物流运输、港口转运等,主要用于大型物资长途集装箱公路运输。
  红岩新大康9月初批量下线
  重庆红岩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历经三年精心打造的精品--红岩新大康于9月初批量下线。
  该车完全适应国家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要求,严格按GB《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标准设计生产,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经全方位成千上万次功能可靠性试验验证,按照欧洲ECE-R29标准,成功通过车辆正面碰撞试验,开创了中国重卡碰撞之先河,倡导了重卡安全新理念。
  该车具有高舒适性、高技术含量、高可靠性、高经济性、高速度、安全可靠等特点;可选装多种型号的高性能发动机,功率范围为280~440马力,动力强劲,合理匹配的高性能发动机比同类车型省油15%;排放标准以欧Ⅱ标准起步,完全满足国家标准,绿色环保;配备前后弹性悬置的全浮式驾驶室,全面提升乘驾舒适性;超大空间,宽度达到法规最大限值,空间高度为国内最高达2100mm(高顶双卧);驾驶室严格按空气动力学原理设计制造,同比燃油消耗减少5%以上;全新前面罩更具震撼力,更显高贵、气派;全新整体式保险杠,豪华美观;全新轿车化软内饰,加宽卧铺,全套视听设备,更享驾乘乐趣;更具人性化的仪表台(新增杂物盒、票据架、手机盒、水杯座等)、电控后视镜等使人感觉更加方便、体贴、温馨;选用空气悬架系统、电涡流缓速器、盘式制动器、自动变速器、玻璃天窗、空气座椅、全球定位系统(GPS)、行驶记录仪、倒车雷达、集中自动润滑系统、轮胎自动充气及报警系统、不锈钢管道、液力机械变速器、新型换挡机构、ABS、无石棉磨檫片、自动调整臂等国内、国际先进总成,技术含量更高,性能更加可靠,操纵更加轻便。
  红岩新大康主要车型有牵引车、载货车、厢式车等。它的面市,将满足货运市场对重卡舒适、安全、高速的需求,为用户带来更多的商机和更大的利润。近期红岩公司加快新品的推广,其在重车领域率先将国际先进的气囊悬挂和后桥浮动技术广泛应用于整车,开发出10×4、8×2、6×2系列多轴重卡车型,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选择空间。现该三大系列车型已完成试制,正在进行整车性能试验,&十一&后将全面推向市场。红岩公司开发的三大系列车型增加了整车轴数,提高了整车承载能力;采用悬浮式车身、气囊悬挂技术连接随动提升桥,有效提高了舒适性,减少了轮胎和路面的磨损。采用后桥浮动技术的气囊悬挂提升随动桥在轻载或空载时可使后桥气囊式提升,并能随动转向,运行过程中,特别是在颠簸路面,能有效防止悬架的过度震动,倒车时,该轴自动提升。三大系列车型新品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极具人性化和安全性,驾驶员在驾驶室内即可自如控制随动提升桥的升降,在国内同类重卡中居领先地位。
  解放奥威重卡英雄隆重上市
  8月15日,由一汽自主开发并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新一代重型卡车--解放奥威重卡英雄,在天津保税区隆重上市。在我国重卡行业中,因一汽解放正式加入15吨以上重型车市场的角逐,标志着国内重卡主力阵营靠加强8~15吨重卡承载能力打拼市场的&准重卡&时代从此结束。而从内到外完全由国人主导开发的新型重卡的现身,使我国重型车发展史从此翻开新的一页。
  因此,奥威闯入15吨以上重卡市场,不可避免地牵动着这一领域有关各方敏感的神经。
  在我国重卡市场中,15吨以上级重卡一直以来只有斯太尔平台的产品傲视群雄,15吨以下重卡则是东风和解放的传统领地。似乎是一种默契,一汽、东风阵营与斯太尔平台阵营前几年,两大阵营的需求基本平衡,相互之间相安无事,形成了较稳定的重型车市场格局。但是,近年来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马力、大吨位重型车市场增长迅猛,&斯太尔家族&产品产销两旺,供不应求,各企业均获得了长足发展。近来,重型车向重载化、多轴化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斯太尔产品不断挤压并蚕食着15吨以下&准重卡&的空间,迫使解放将15吨以上重卡纳入了自己的视线。一汽推出奥威重卡也在情理之中。
  奥威重卡的特点:
  1、从发动机的先进性看。奥威发动机是重卡最关键的动力总成,也是奥威重卡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奥威重卡是以奥威发动机的名称而命名的。&一汽解放贸易公司总经理赵忠信这样说。一汽集团对奥威发动机倾注了极大的希望,为开发这一高端产品,向锡柴投入了11亿多元巨资。锡柴与奥地利著名发动机设计公司AVL,运用先进的开发技术打造出的这一产品,动力输出可高达280~350马力,排放起步就达欧Ⅱ标准,采用国际先进而流行的共轨技术后可提升到欧Ⅲ水平,完全可以与斯太尔发动机相匹敌。
  2、从驾驶室的新颖程度上看。奥威的驾驶室完全摆脱了解放原有车型的面孔。由意大利设计师参与的造型设计,在欧洲粗犷豪放的风格中,融入亚洲重型车细腻精致的元素,挺括而又饱满,大方而又雅致。在众多重卡产品面前,奥威具有鹤立鸡群、抢先吸引用户眼球的视觉效果。这在我国重型车主力车型一二十年不变脸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可贵。
  3、从整体配置上看。奥威重卡已脱离了靠加强大梁及钢板弹簧免强提高承载力的范畴。从设计到生产,它已经是一款彻头彻尾的大吨位重型车。除发动机及驾驶室外,车架、车桥、变速箱等大总成,是按照大吨位重型车的标准配置的,从而使解放重卡完成了脱胎换骨的嬗变。
  4、从性价比上看。奥威重卡投放市场时的价格,只比市场同类产品高出两万元,最低配置的一款仅21万多元。这样一款全新概念的重卡,上市初期的价格就不高,却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从而具备极强的竞争力。
  重卡车新品迭出 重卡市场抢滩登陆战竞争更趋惨烈
  近几年,我国重型汽车产销的高速增长和市场需求的快速扩容,使得各企业纷纷抓住机遇上规模,扩大销售抢占市场。而一些原本不生产重型汽车的汽车厂和非汽车生产企业也纷纷加入重型车领域,成为竞争中的成员。近几年陆续进入重型车生产领域的有北汽福田、春兰、庆铃、江淮、安徽星马等,积极准备进入的有上汽集团等。这些产业新军的加盟,使重型汽车的市场竞争更趋激烈。而这些后来者都是原有生产经营领域中的强者,有良好的经营业绩支撑,有的已经成为或可能很快成为市场中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随着一汽大吨位重型车的快速发展,15吨以上的重型车产品将逐渐成为一汽重型载货车的主导产品。而目前东风商用车公司的大吨位系列车型的产销量已经占东风重型车的70%左右,东风大力神、东风天龙等新产品将构成东风重型载货车新的产品增长点;牵引、自卸等大吨位产品在东风重型载货车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解放&、&东风&品牌的重型车在国内依然有较强的认知度。中国重汽集团则在20~25吨重型车市场仍占有明显的优势。而这两年中国重汽集团的&斯太尔&、五十铃的&F系列重型车&、春兰重型汽车,尤其是北汽福田的&欧曼&和陕汽集团重型军用越野汽车等产品的异军突起。随着重型车市场的扩大,国内重型车品牌迅速出现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的特点。这意味着重型车市场的品牌营销、品牌服务已经升级。
  重卡三季度的热销,归根结底是由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所致,卡车向两头发展呈现为&哑铃型&,即轻微卡车+重型卡车。中型卡车将逐步淡出市场。而产业政策在这次卡车结构调整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目前重卡市场由于政策影响,持续热销的主要是斯太尔平台系列以及一汽的8×4系列车型。综合分析:下一阶段市场需要的是车辆自重轻、拉得多的多轴重卡。而多轴牵引车以及多轴载货车,也成为了用户的首选。新法规对于车货总重有限定,因此自重轻的车辆也将成为各企业产品研发的技术攻关重点之一。大马力多轴牵引车、多轴高栏板载货车目前成为市场追捧的对象。整体而言,多轴汽车和汽车列车也是国家鼓励的运输车型。
  国内新品的不断面世和国际巨头的相继进入,不仅将带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也将带来高吨位、大马力、高技术性的产品,这对中国卡车市场的发展和规范无疑是好的信号。但是对于本土企业来说,面对国内国际的竞争对手,如何继续扩大市场占有率,将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新品的次第出现,无疑为日后的多系列平台重卡竞争埋下了伏笔。20余年来,第二代斯太尔平台卡车成为重卡的代名词这一传统格局应该早日被打破。市场呼唤新一代重卡英雄,让多系列的重卡平台早日到来吧!
  第七部分:卡车将由&超载型&向&效率型&转变
  专家指出卡车将由&超载型&向&效率型&转变。效率型重卡为国内重卡&三剑客&及国内重卡企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没有一款卡车与生俱来就是为了超负荷使用的。任何设计都有其相应的使用条件。&超载型&卡车的诞生只是为了迎合用户的&大吨小标&。对于希望装得越多越好,标得越小越好的用户,厂家只能尽量满足&上帝&的要求,对车辆不断加固加强,发展出了适应特定时代需要的&超载型&卡车。&超载型&卡车不仅破坏了公路,同时也降低了自身的运输效率。
  沃尔沃(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沃尔沃卡车公司亚洲区副总裁、中国区常务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吴瑜章说,中国公路运输的发展模式必须从低吨位、低完好率、低速的中型卡车向高吨位、高完好率、高速的重型卡车发展,从散货式卡车向集装箱式卡车发展,从高比重的短距离运输(150公里)向高比重的长距离(300-500公里)或超长距离(500-3000公里)运输发展。总而言之,快速、长途、重载是公路运输的核心。
  吴瑜章表示,对中国物流业进行改造,引进高端卡车,将公路运输的概念转向快速、长途、重载的需求已经迫在眉睫。
  吴瑜章说,中国物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严峻。与国外物流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的资产回报率不足同行的1/8;每次运输的平均运距不足发达国家的1/5。
  国际社会一般以物流成本占GDP比重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物流发展水平,比重越低越先进。发达国家物流水平比重约为GDP的10%;中等发达国家,如韩国约为16%,而中国的物流比重指标大约在20~30%,明显滞后。
  一份权威调查显示,在中国运输电子产品和食品的成本比美国高40%~50%,平均每一手运送中中国的供应链平均倒手27次。低下的运输效率直接导致了企业回报率降低。据对美国物流业的统计与分析,以运输为主的物流企业年平均资产回报率为8.3%(IRR),仓储为7.1%,综合服务为14.8%。而在中国,大部分的物流企业的资产回报率仅为1%。
  交通部调查结果表明,中国货运公司的设备配置极不合理,中型卡车比例太大,货运量大但周转量小。2002年,交通部曾对全国卡车每次运输的平均距离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仅为61公里。而在欧美发达国家这一指标通常是300公里左右。
  重卡走过寒冬迎来又一春天
  一直以来,重卡市场发展的非常规性出牌都令行业分析师大跌眼镜。让我们回忆一段历史,1993年卡车销量突破4.77万辆以后,就进入了长达6年的低迷时期。6年的持续低迷之后,酝酿发展为2002年井喷之势,从2002年的井喷到2003年二、三季度的疲软,再从调整、下跌的判断声中到今年上半年走势扶摇直上,蓄势冲霄,都出乎行业的预料。
  我国经济持续走强,为重卡的发展提供了一展身手的机遇。重卡经过20年的发展,使得重卡发展之路愈发稳固,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重卡市场目前已进入了一个良性的轨道,这种稳健上升的格局将保持一定时间,重卡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当中,已经走过了市场的冬天,未来3至5年将持续向高承载、大马力的效率性、效益性重卡方向跨步发展。
国外重卡大鳄虎视中国蓬勃市场
  国内汽车行业内的说法,看一个企业首先看它背后站的是谁。的确奔驰、沃尔沃等重卡巨头分别找到自已的合作对象。2003年可谓是重卡合资合作婚礼年。重卡巨鳄掀起了一场合资热的&圈地运动&。
  今年的北京国际车展上,国内五大重卡企业因场地等原因悉数缺席,前五强的不捧场固然遗憾,但这正给国内重卡新军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令人称奇的是国内参展企业都是近年来重卡新秀,如02~04年销量连年翻番的北方奔驰公司,闯入03年重卡前五强的重卡黑马北汽福田公司;稳坐专用车领域向卡车进军的安徽星马控股的华菱汽车。北方奔驰公司、福田欧曼、江淮重卡、华菱汽车公司分别以崭新的形象参加车展,着实也吸引了专家及用户的目光。细细分析,这四支新军恰恰均与国外重卡巨头联姻。在提倡共赢的今天,联姻制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要对中国重卡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我们就不必对此耿耿于怀。&不管白猫黑猫,能逮老鼠就是好猫。&国外汽车大鳄进入我们也不必怨天忧人。在市场化的今天,&保护主义&十分不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
  在本次北京车展上,五大欧洲著名卡车制造商梅赛德斯?奔驰公司、沃尔沃公司、MAN公司、雷诺卡车公司都携其最新车型参展。奔驰公司的重型牵引车Actros
SLT首次在国内公开亮相。依维柯公司则首次组团参加中国的汽车展,从依维柯公司中近期的频频活动中,依维柯公司将最终选择在中国的新合作伙伴。MAN公司亦拿出其最新型的TGA系列卡车。MAN公司与陕西重汽签署MANF2000技术协议之后,MAN公司圈定的国内合作伙伴正日渐浮出水面。根据最新资料显示,依然游荡的依维柯公司还没有肯定与国内哪家重卡公司合作,但我们相信依维柯公司肯定会择婿而嫁。
  雷诺卡车国际合作部副总乐伟驰在北京车展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外的卡车制造商要想在中国站稳脚跟,必须进行行业间的合作。目前雷诺公司正紧锣密鼓地进入中国,早日牵手东风合资生产卡车。
  未来几年,我国重型汽车需求增长所依赖的经济、政策和消费环境等多种因素将继续存在并将进一步趋好。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需求总量方面,未来5年将继续保持10-15%的增长速度,预计2008年产销量将达到50-60万辆;另一方面,是结构性增长,随着消费者对运输成本意识及对安全舒适性要求的日益增强,重型汽车继续向大功率、高承载、高档化方向发展。近几年的10吨以下重型车市场日渐萎缩和10吨以上重型车市场飞速增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15T以上重卡所占比例逐年增大:2002年销售量为 1.75万 辆,占重型汽车比例的7.2%
,2003年上半年销售量为1.37 万 辆,占重型汽车比例的 9.8%; 15吨以上重型车作为我国&十五&规划中重型车的发展方向,将最具发展潜力,市场增长空间也将更加巨大。
  正因为重型车市场巨大的成长性,使得国内业内厂家均加大了研发和投入的力度,业外厂家也纷纷涉足重卡领域,使得国内重卡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重卡企业市场状况
  一汽和东风公司受历史因素的影响,无疑是目前中国重型车市场的第一集团。他们占据着中国目前载重量8T及8吨以上市场份额的85%左右,特别是在目前重型车的主体15T以下的市场占有绝对的优势,并且携市场、人力资源、技术开发、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在自主和合作开发以及与国际知名公司全面合作两个层面展开工作,积极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并向最有发展潜力的15T级及以上市场拓展。
  原重汽公司所属陕重汽、济南重汽、重庆重汽, 由于握有目前中国重型车市场的主流技术(STEYR
91 系列),在15T及以上的重型车市场占有率超过80%,被认为是重型车市场的第二集团,然而由于产品的雷同,相互竞争异常激烈。北汽福田携其长期积蓄的力量和快速的市场反应理念及健全的销售网络昂首步入这一集团。
  北方奔驰、春兰、重庆五十铃、上海汇众等被认为是第三集团,但其或握有一定的技术,或具有灵活的机制,或具有资金的优势,其发展潜力不容小视。
  另据最新消息,跃进重卡年内将定点投放市场,明年3月批量生产,这是集团公司引进智力开发的第一款重型车,标志着南汽开始进入重型车领域。
  从跃进股份市场部获悉:跃进股份自2003年5月份完成该系列车型的市场调研和可行性论证后,随即进入设计阶段,2004年初设计出样车,经过3万公里道路性能及可靠性试验,性能达到设计目标。
  首批跃进重型载货车系列涵盖3个基本车型:NJ1250载货车、NJ4180牵引车和NJ3250自卸车。驾驶室造型设计吸取了欧洲和日本设计风格,前围线条刚柔并蓄,外型美观流畅。驾驶室内部设计极具人性化特点,采取港湾式仪表板设计,布局合理,内饰工艺精良,驾驶舒适。车门玻璃窗采用向下延伸设计,增设下视窗,驾驶室视野开阔。该系列车型采用斯泰尔360马力大功率发动机,动力配置强,满载状态下的最高时速可达110公里,高速性能好,承载能力强。
  跃进重卡的生产准备目前正在南京江宁科学园基地全面开展。跃进重卡将以新的加速度驶入国内重卡的快车道。
  重型汽车产品技术发展趋势
  虽然目前国内重卡市场品牌不少,但真正意义上的重型车技术还是80年代引进的奥地利斯太尔
91系列技术。经过十多年的消化和改进,目前斯太尔的整车和各大总成,特别是发动机、变速箱、驱动桥、转向前轴等基础总成已经成为国内重型车的代表技术。重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企业产品日趋同质化,但仍与国际重型车先进技术的差距较大。
  大功率、高承载,高安全性、舒适性、可靠性,低排放标准,电气系统智能化等方面将是未来我国重型车产品技术主要发展方向。为此,国内重型车供应商均在加大研发和投入力度,并且在积极寻求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合作,以全面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从而满足市场不断进步的需求。
  自卸车:主要用于工程场地,较高的可靠性、经济性要求,要求较大的装载量和 抗疲劳强度是未来自卸车的主要买点。
  牵引车:国内牵引车主要从事长距离集装箱运输。大功率、较大的整车装载质量、较高的速度,保证乘坐舒适,减轻驾驶员疲劳程度等是牵引车发展的主流。
其它专用车:专用技术含量要求越来越高,因其特殊的用途,专业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品种越来越多,市场比例会愈来愈大。
  公路运输车: 技术上向体现高速、重载、经济等方面发展
  国内主要重卡生产企业发展规模
  一汽:一汽解放新卡车基地2004年成为具有年产10万辆整车生产能力的现代化卡车生产基地。
  东风:规划整车亦是年10万辆能力。
  济南重汽:华沃生产基地2007年达到70000辆。
  重庆红岩: 2008年达到5万辆重卡、10万根重型车桥的规模。
  福田欧曼:投资6亿怀柔6万重卡生产基地形成规模。
  陕西重汽:新建西安曼系列重型商用车新工厂,纲领6万辆。
  第八部分: &金九银十&提前放量
前三季度重卡一路欢歌
  图为年月度重型载货车销售图(单位:辆)
  从上述2004年重型载货销售走势图表中可以明显看出,今年以来,尽管汽车业受到银根紧收、消费信贷、治理超载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重型载货车只在5月份销量下滑后,6、7、8三个月的销量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这是由于外部条件给重型载货车的中长期增长营造了的氛围。
  首先,中国经济已开始进入重化工业化时代,第二产业在较长时期内依然占有主导地位;其次,包括公路、铁路、机场、港口、水利设施、电站、城市基础设施等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还将持续很长一个时期;第三,中国人口众多、国土面积大的国情和重型车运输效率高决定重型车需求是长期的。与美国类似,中国也适合公路运输(美国重型车保有量有200万辆,年需求30万辆左右),而且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5倍,消费品的运输量要远远大于美国。中国经济发展比美国粗放,相同GDP总量下,中国的消耗比美国多,运输量比美国大;第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生活水平提高使货运量继续增多,对重型车需求增大;第五,高速公路网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使公路运输向重型化转化。因此,重型载货车的稳步增长将是中长期的。
  04年四季度预测
  &金九银十&原收获累累的金秋,在客观上却因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使重卡产能和销售的潜能在六至八月提前释放。九月各重卡企业产销虽保持强劲势头,但已有回落的迹象。在十月份各重卡企业的产能均有明显的下降。据悉,北汽福田库存车辆已达三千辆左右。但从前九月重卡产销强劲态势分析,全年重卡产销形势应该是乐观的,全年重卡总量应该在31万辆左右。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市场预测处徐长明先生的基本判断是,第四季度的汽车市场会比第三季度好。
  这个观点是基于两方面因素的考虑。徐长明认为,首先从宏观层面看,形势会有所改善,这在投资和信贷两个方面都将有所体现。车市从大起转为大落,主要是由于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后汽车信贷得到严控,产业资金链条十分紧张。他分析说,今年国家的信贷总量控制在2.6万亿元,在前8个月里共放出贷款约1.5万亿元,而余下的1.1万亿元在剩下的几个月里消化,就显得宽裕了许多。徐长明认为,第四季度的资金条件要比前几个月好很多。另外,在投资领域,今年5月份以来,国土资源部严控土地审批,基础建设速度随之也相对放缓。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一政策也正在有所松动,相信在10月份以后就会有所表现。
  重卡2005年形势预测
  业内人士分析,作为世界上最具开发潜力的市场,中国卡车市场的销量将达到150万辆,届时将是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需求的总和,可望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重卡市场。同时,中国高速公路骨干网已经基本形成,20万人口城市与高速公路连接距离基本上不超过2个小时车程。这也为实现运输工具大型化、现代化,物流产业升级创造了前提条件。来自于工程领域的重卡需求在受宏观调控短暂影响后正呈现稳步上升的势头。而伴随戴-克、沃尔沃和雷诺等各大跨国巨头纷纷染指重卡市场,其后中国的卡车市场将成为轿车之后的又一块各方的&角斗场&。
  据资料显示,近5年来,重卡销售以每年60%的速度激增,增幅高居汽车行业之首。今后一段时间内,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特性所决定,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较高的增幅,同时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京奥运工程和上海世博会等国家重点项目,将吸引大量资金,为重型车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据悉,上海世博会将投入3000亿元,北京奥运会将投入1800亿元,南水北调工程将投入2000多亿元。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及大量基础设施投入等因素都将对重型汽车市场的发展起到较强的拉动和支撑作用。目前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便捷快速的道路运输进一步刺激了对高技术含量重卡的需求。
  8月31日中国重汽将原定2004年生产3.5万辆目标调整为4万辆。中国重汽集团公司已提出新的目标:
2005年产销汽车5万辆,到2007年年产汽车7万辆。
  以04年各重卡企业产销目标为基础,按05年重卡产销50%的增长速度计算,北方奔驰7500辆;重庆铁马3000辆。
  目前济南重汽已明确05年重卡产销总量六万辆,陕西重汽重卡(不含中卡及专用车)产销三万辆。预测北汽福田产销量在六万辆左右,重庆红岩在三万辆左右。
  可以预料2005年将又是重卡产能进一步释放,品牌营销、品牌服务竞争、新型重卡抢滩登陆大决战之年。我们期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重卡企业进行重组,最终形成产业化集团化的重卡巨鳄,同时不忘扯起民族品牌大旗,与国外重卡巨头在平等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重卡,让用户充分享受到实惠,从而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双赢。
  未来重型汽车市场预测
  权威人士预测,未来5年国内重卡市场将继续保持10-15%的增长速度,至2008年产销量将达到50-60万辆;
  牵引、自卸等专用汽车销量将快速增长;
  随着国家政策法规的日益完善、消费者对运输成本意识及对安全舒适性要求的日益增强,重型汽车继续向大功率、高承载、高档化方向发展;
  15T以上重型汽车将成为主要发展方向
  由于自身特点及相对的经济性(比小吨位的油耗、运力及运费优势明显)适用于基础项目建设中的大吨位货物运输,加上国家对这些项目投资力度的加大,也促进了15T以上
重型车市场的发展。
  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积极的财政政策;重大项目的延续以及国家对港口、道路建设、油田、电力、房地产等设施的继续投入,将进一步促进15吨以上重型车市场的发展。
  国内高速、高等级公路网络的系统化、规模化建设使得作为运输业的15吨以上重型车用户逐年成上升趋势。
  全国范围开展治理超限运输活动,为15以上吨级产品带来增长空间。
  燃油税的实施将使大吨位重型车的优势更加明显。
  国家&十五&规划明确制定了重点发展适应高速公路需要的载货车和适用于高等级公路运输的各类重型专用车的产品方向,从而改善目前国内重型车市场的结构分布。
前景乐观 竞争加剧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重卡市场与宏观经济及国家产业政策关系紧密,但由于中国经济近年来保持持续稳定地增长,因此,重卡市场的发展环境相对稳定。专家预测,在3~5年内,中国重卡市场会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当然,期间不排除波动起伏的现象,但整体趋势是向前发展的。
  事实上,中国重卡虽然有近20年的发展历程,但真正取得长足进步是在最近几年。
  1993年中国重卡的销量为4.77万辆,但之后是长达6年的低迷走势。直到2000年销量达到8.6万辆开始,到如今的年销量30万辆,中国重卡市场才开始进入一个良性的发展轨道。
  经过20年的发展,目前中国重卡市场拥有了近150万辆的重型车。专家估计,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面不断扩充,重卡的总容量应该达到200万辆。因此,中国重卡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 版权所有,中国卡车网信息产业部
未经中国卡车网网络部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Copyright Reserved & Friendly Supported By Sino-IT Service Co.,Lt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汽福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