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设计货币和辅币硬币化怎么设计?

1.1.3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教学设计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1.3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教学设计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747.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答案:解析:
  (1)背景: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扩大了一体化的范围,将“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标志着欧共体由一个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欧洲一体化的内容从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欧洲各国的合作更加广泛和紧密。1995年,欧盟决定将欧洲单一货币定名为欧元。
  地位:日起,欧元正式启用。欧元是欧洲经济一体化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有利于整个欧洲经济稳定发展;欧元具有欧洲身份的象征,使欧洲一体化成为欧洲公众参与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进程。
  (2)欧元辅币设计形式说明了欧洲一体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既照顾到欧洲的整体利益,又照顾到各成员国的自身利益。欧元纸币反面代表欧洲不同时期建筑造型的设计反映了欧洲历史上的辉煌文明和灿烂的文化;欧元纸币正面建筑造型中的门窗和走廊地图案反映了欧盟成员国开放、团结与协作的精神。
本题是以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事件欧元为中心,借以考查学生对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认识。第(1)问考查欧元诞生的背景,应注意从欧洲大市场和欧盟建立来分析解答。第(2)问以欧元设计为出发点,题目设计巧妙,能力立意考查明确,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是一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的好题。答题时要紧紧围绕欧元辅币和欧元纸币正反面的设计特点,得出欧元辅币正面采用相同图案表明统一性,而背面中心图案可由欧元区各国自行设计,但其外沿统一采用欧盟12颗五角星环绕图案表明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欧元纸币反面代表欧洲不同时期建筑造型的设计反映了欧洲历史上的辉煌文明和灿烂的文化;欧元纸币正面建筑造型中的门窗和走廊反映了欧盟成员国开放、团结与协作的精神。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桂壮红皮书·高中同步系列·活题巧解巧练·高一历史(上)
阅读下列材料:
  “武夷北苑,夙著茶名,饥不可食,寒不可衣,末业所存,易荒本务①。乃至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漫山遍野,愈种愈多。苍崖铲为赤壤②,清溪泛为黄流。……矧③近年以来,外洋印度等处产茶日多,行销日滞,富商大贾,历次亏折,裹足不前。……而乡僻愚民,犹剔壤挖岩,种植不足,等良田于硗确④,置耕织为缓图,逆料数年后,工本徒抛,衣食无出,势将坐困。……现在种茶之臣,市疲山败,民心颇知改悔。”
卞宝第《卞制军政书》
注:①中国古代以务农为本业,经商为末业。
②山崖上茶翠的草木被铲掉,以致红土裸露。
③矧(sh7n):况且。
④等良田于硗确:把良田看作是坚硬贫瘠的土地。
读后请回答:
(1)“各国通商之初”,武夷山苑农民为什么争相种茶?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2)“现在种茶之后,市疲山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结合现实,从中应当吸取什么教训呢?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长时期以来,军政和绝大部分公民把意大利战争和埃及战争的英雄人物第一执政当作偶像来崇拜,都齐声祝愿他能有一个同他的名望和同法国的伟大相符的称号。……大家感到他有一个国家最高元首的称号是顺理成章的,因为他实际上已扮演了这样的角色。……要说是皇帝了篡夺了金銮宝座,那么我们可以说,他身边的同谋比善于导演喜悲剧的所有暴君都多,因为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  
&&&&&&&&&&&&&&&&&&&&&&&&&&&&&&&&&&&&&&&&&& ——(法)康斯坦《回忆拿破仑》。  
材料二& 欧洲则普遍认为,由人民自己治理国家,最终只会导致无政府主义和天下大乱。但不管怎样,华盛顿并没有顺应当时的潮流,为世上多添一项王冠。然而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  
&&&&&&&&&&&&&&&&&&&&&&&&&&&&&&&&&&&&&&&&&& ——陈森《华盛顿--美国的开国元勋》。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促成拿破仑称帝的因素。   & 
(2)材料二表明华盛顿拒绝称王,其个人原因何在?但有人认为,华盛顿实际上具备称王的条件,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关甚至难以戴稳”? &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特定历史时期影响政治体制选择的因素。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许多外国学者非常看重“在(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中具有最深远的后果并成为外国人在华享有一切让与权的主要根据的条款”。
  &&&&&&&&&&&&&&&&& ——菲利南·约瑟夫《列强对华外交》商务印书馆1962年中文译本
  材料2 “向来各外国商人只准在广州一港口贸易,上年在江南曾经议明,如蒙大皇帝恩准西洋各外国商人一体赴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四港口贸易,英国毫无靳惜(吝惜),但各国既与英人无异,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
  &&&&&&&&&&&&&&&&&&&&&&&&&&&& ——《虎门条约》第八条
  材料3 耆英(钦差大臣)在同英国全权公权公使璞鼎查签订《虎门条约》附件《海关税则》后,美国驻广州代理事咯京也请求清政府准可美国商人按新章纳税。耆英表示同意。他事后向朝廷奏报解释说:他向美国人“宣布皇仁,准照新章,在闽、广、江浙五口输税贸易,以示怀柔”,还说,“仰蒙皇上一视同仁,自不致有异议”。
 &&&&&&  ——郭卫东《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1期《片面最惠国待遇在中国的确立》
  材料4 “现经两国议定,嗣后大清朝有何惠政、恩典、利益施及他国或其商民,无论关涉船只海面、通商贸易、政事交往等事情,为该国并其商民从来未沾,抑为此条约所无者,亦当立准大合众国官民一体均沾。”
  &&&&&&&&&&&&&&&&&&&&&&&&&&&&& ——中美《天津条约》第三十款
  请回答:
  (1)材料1视近代中外不平等条约中,最具影响后果的条款是什么?它载于本题所引的哪些材料里?
  (2)有学者认为“条约中具有最深远的后果”的条款,主要不是外国勒逼,而是清政府主动出让的。在本题所引的材料中可否找到论者所言的根据?你同意这位学者的看法吗?为什么?
  (3)现今国际贸易中通行的惯例是什么?它与本题所论及的条款有何不同?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
  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感到许多失望……届时将有权要求中英条约的修改……
——1854年英国《克勒拉得恩伯爵致驻华公使包令函》
(1)“自从条约缔结以来”的“条约”指什么?该条约是何时缔结的?
(2)英国为什么要提出“修约”的要求?
(3)英国为达到“修约”的目的最终采取了什么手段?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5届广西柳州铁路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段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8分)
材料一 《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写道:“一九九七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材料二 1984年,邓小平在《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中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
请回答:  
(1)“画了一个圈”指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这四个经济特区分别是哪四个城市;(4分)
(2)从工业布局的因素考虑,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原因是什么? (4分)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神奇的货币》教学设计
《神奇的货币》教学设计
撰写:&&&北京师大附中&&&&&&胡莹&&&邰美秋
指导:&&&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二部&&&蒋凤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价格、纸币、常用的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2)理解物物交换的困难和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3)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看法,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4)运用初步掌握的信用工具的知识,联系实际谈谈信用工具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
(1)通过梳理货币产生的历史,剖析货币产生的必然性,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2)通过从具体生活现象分析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现象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理解货币的本质和作用,使学生逐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的商品货币观念,理性看待金钱的力量,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课时安排:3~4课时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教学难点:货币的本质;纸币和货币的区别;外汇和汇率。
四、教学设计
图片展示:火爆车展场面。各类车型,多个价位。李先生要买一辆五十万左右标致车,如何付款?
列举常见的付款方式?
从学生身边生活现象出发,引出对货币知识的关注和理解。
场景再现:如果李先生生活在古代,他能享用的交通工具不可能是汽车,可能是马、车、轿子等,如何得到?
1.学生头脑风暴,发挥想象力。
(老师引导:自己饲养制作,交易市场交换得到)
2.描述古代的买卖场景。(影视剧、小说中的描述也可)
商品的含义。
货币的多种形态。
认知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从简单的物物交换到扩大的物物交换再到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最后引出货币产生的必然性。说明货币的产生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货币形态也在不断发展。
历史回顾:用图片展示各历史时期的货币形态
分析各种货币形态的利弊
货币的历史发展:金银条块、铸币、不足值的货币、纸币、电子货币
回归生活:李先生可选择的付款方式?
结算的两种方式:现金结算和利用信用卡、支票等信用工具的转账结算。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和优点;支票的含义和种类。
故事启迪:李先生在非洲原始丛林的尴尬遭遇。
一位李先生到非洲原始丛林旅游,看到水天一色,便想租用部落的独木舟泛游于湖上。当他拿出人民币去租船时,船的主人拒绝了,提出要用象牙交换。李先生于是来到另外一个有象牙的部落用人民币购买象牙,不料又遭到拒绝,主人提出要用纱布交换。于是他又来到一个有纱布的部落,用人民币购买纱布,不想也遭到拒绝,主人提出要用针来交换。他猛然想起帽子上别了几根针,于是他用针换回了纱布,又用纱布换回了象牙。当他拿着象牙来找船主时,船主已经回家了。李先生沮丧而归。
探讨问题:1.&在国内市场上能买到汽车的人民币为什么在非洲的原始部落里却租不到小船?(教师引导:物物交换,不需要美元。)
2.&一位精明的商人打算在这个不接受人民币的原始部落开发旅游业,你认为他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教师引导:选某种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发展经济,加强对外交往,使当地人接受人民币或其他货币。此为开放性问题,可多角度引导。)
物物交换的弊端和货币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意义。货币的本质。
场景设置:李先生花了50万元买下了标价52万元的标致牌汽车。第二天,李先生以月薪两千元请了一位司机,从此开始了愉快舒适的上班生活。
先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再回答问题:在这一场景中货币发挥了几种重要作用(职能)?
货币的职能
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将身边的经济现象升华为经济知识认知。认识、区分货币的职能。
理论假设:甲:我们都想拥有一辆汽车,国家多发行货币(纸币),使我们轻松拥有10万元,都能买汽车,多好啊!乙:还是少发行好,那样汽车价格就会降低,用我现在的存款就能买到汽车了!
正反方辩论:分两小组,分别说纸币发行多和少带来的好处。
(教师引导:纸币发行由客观因素决定,过多过少都不好,分析两种现象的不良影响)
纸币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区别;纸币发行量的决定因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及影响
仍然以买车的例子为导入,国家发行人民币要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标准,过多过少都不好,要从实际出发,并坚持适度原则,思考问题要有大局观念。
情景假设:准备定居北京的美国人大卫决定在北京的4S专卖店购买一辆标致407,需要支付人民币35万元,他手头只有美元。大卫该怎么办?
什么是外汇?
外汇的含义
紧扣导入的卖车,引入外汇。
&&看书本11页的探究题,回答问题。
汇率的含义
如何判断汇率的涨落?
小小理财:小明有人民币7700元,如果目前汇率是1美元=7.7元人民币,人民币一年存款利率是3%,美元是4%,预计一年后人民币升值到1美元=7.5元人民币。小明是应该用人民币存款呢,还是用美元存款?
汇率的涨落对个人生活(这里指理财)的影响
属于拓展类知识,从理财的角度,让学生感受汇率对生活的影响,为下面的人民币币值的变化作铺垫。
图片展示:漫画解读人民币升值
升值对公民个人就业、个人工资收入、购买进口产品的能力、国外求学成本的影响
分组探究:
人民币汇率改革,为什么不能“急于求成”?
人民币汇率如果短期内大幅度升值,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提示,可以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考虑)?
保持人民币稳定的重要意义
由学生在充分理解汇率变化的基础上,自主剖析人民币短时期内大幅升值对国内和国际经济带来的恶性后果。
时事综述:聚焦人民币升值
2005年以来,美国不断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向中国施压,甚至提出如果不让人民币升值,就可能向中国征收惩罚性的进口关税。
温家宝说,中国将进一步健全面向市场、更加具有弹性的汇率制度。至于外界关心的时间表,他表示不能“急于求成”。
课堂小节:神奇的货币神奇之处。
五、教学设计原则
1.教学案例的连贯性。
2.教学环节的逻辑性。
3.教学内容的选择性。
4.教学过程的主体性。
六、教学资源参考
1.中国历代钱币简述
古代曾以海贝壳充当货币,称贝化(货)。已发现我国充当货币的海贝,大型的有虎斑贝、阿文绶贝,小型的有货贝、拟枣贝等,以货贝最常见。河南安阳殷墟常有伶鼬榧螺与海贝同墓出土。贝化在我国古代货币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夏、商、周三代的重要物品货币,以朋为计量单位,小贝十枚为一朋。
先秦货币。由于各部落(国家)生活居住环境不同,其铸币在经过一段不定型时期之后开始以其主要的生产工具为原型进行铸币。据考证,有四个主要的起源:生活在林区、林农混合的以刀斧、戈等削、利器为原型的仿形铸币。这些铸币根据地域的不同,多少出现了以地名为主的文字或符号。这种标名铸地的做法,一直延续到清朝及民国时期。生活在农区的铲、布仿形铸币。生活在湖水面较多的部落,以捕鱼为业,其铸币有的似图腾,有的似地名,有的似计重,不一而足。在一些手工业发达的区域,同时期的货币,显示出与其文明程度相适应的方孔圆钱或圆孔圆钱。
秦汉货币。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秦衡为基础,统一秦半两。但不久,由于暴政和巨额军费开支,铸造货币不断地减重、变轻。
汉刘邦起兵之初,为了筹集军饷便自行铸钱。钱文袭用秦半两旧名,但实际重量仅三铢左右,并允许民间自行铸造,因而大部分轻薄小型。文字浅平的小篆体半两,均为汉半两。公元18年,始铸五铢。至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五铢钱历时七八百年,是我国铸期最长的货币,留世数量巨大,品类繁杂。
王莽时期的货币。王莽先后实行了三次币制改革,钱制混乱,但铸造了举世瞻目的精美货币,其铸钱质量却是一代鼎盛。王莽钱书法采用悬钱篆,铸钱无论圆钱、布币、刀币,外廓高挺,因而对文字保护甚佳。
两晋南北朝货币。史书关于西晋铸钱只字未提,当时主要行用五铢钱。西晋统一中国时,府库充实,国力强盛,因此,除了沿用汉代旧钱之外,应有自行铸钱。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后,各少数民族各自为政,许多还自行铸钱。巴族首领李特、李流等,建汉于四川,铸“汉兴”,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枚以年号命名的货币。
隋唐货币。隋文帝平陈之后,隋五铢为统一法定货币。隋五铢之“五”字左边多一竖,有若“凶”字。
唐初,仍用隋代旧钱,至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下令废五铢,铸开元通宝,从此结束了我国铢两货币的历史而进入宝文制货币。“开元通宝”四字由书法家欧阳询制词并书,文字端庄凝重,展示出大唐一代兴盛太平的风范。
五代十国货币。纵观五代十国货币,以铅、铁为主,劣币较多,精美者少见,反映了当时政局动荡、经济萧条、民不聊生的局势。
两宋货币。两宋的币制,主要为铜钱,但兼以铁、铅,白银及银币在支付和购买上较前朝较为重要。纸币正式产生和推行,是两宋时期币制的最大特点。
南北宋铜铁钱明显不同,北宋铜钱多而铁钱少,南宋铁钱多而铜钱少。北宋以年号为钱文,而南宋不但以年号为钱文,且有纪年、纪监。两宋货币较以前最大的区别在于钱文书法许多为各朝皇帝御书或书法大家所写。行隶篆草俱备,是我国货币书法艺术的巅峰。
元代货币。蒙古人统治中国时,对中国的币制带来了一种基本的变革,也就是使中国从此采用白钱为价值的尺度。中国的币制,如果以质地来划,则唐代是铜钱的分水线,唐以上是铢两货币。蒙古人过去游牧时期主要采用物物交换办法,采用白钱制主要受邻近中亚民族影响,也是对外贸易的产物。蒙古在建元之前就曾开始铸造汉文货币,如“大朝通宝”等,在取得对中国的统治权后,主要以纸币为主,但也铸造了不少铜银辅币。
明代货币。明代币制以纸币为主,但也铸造了不少铜钱,且品类繁杂。朱氏铸钱,自大中始,开始背文纪地纪值,这是明代铜钱的一个特征,一直影响到清末铸钱。且明代钱币一反往朝,均为通宝,而无元宝,主要避朱元璋之“元”字讳。
清代货币。清朝币制,大体上是银钱平行本位,且银铜之间比价大体维持在一千文一两上下。
清末,由于清朝廷腐败,爆发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钱币的显著特点是:钱称“圣宝”,有别于历代钱币;钱币上无纪地、纪值、纪重标志;钱文分书于正反两面。
历代银质货币。中国历史上,自金银被人类发现并使用以来,一直被作为财富来贮存和流通。春秋战国时期的银空首布,可以称为我国最早的银质货币。以后各朝各代均铸有不同名称和不同用途的银币,但其主要用于大额支付、赏赐、陪葬和供奉用,真正民间使用并作为主币的时期并不长。除晚清及民国时期银币和银锭时可遇见外,其他银质货币很难一见。除了本身铸造数量少之外,由于中国妇女长期以来喜爱银首饰,因而大量销熔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中国银质货币,除了由国家发行之外,还有许多是由地方甚至银铺、钱庄自主铸造发行。依据本身贵重金属地位及重量来维护信用,这也是中国银质货币的一大特征。
中国银质货币,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形状有不同的称呼。隋唐以前称饼、笏、铤(扁平形)或挺(棒形)。宋改称银锭。元朝称元宝。明清银锭形状改为马蹄形。清朝末年,由于外国入侵,引起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于是清廷顺时应势,自铸银元,根据其图案不同各有不同称谓,如“光洋”“花边”“龙洋”“大头”“小头”“船版”等。晚清及民国还曾铸造了许多银质纪念币,有的是溜须拍马之辈为讨好上司而制作,有的是地方军阀自制,有的是为纪念寿诞及重大事件而制。这些银币大多数量较小,图案精美独特,制作精良。
中国铜元。中国机制铜元始铸于广东,自光绪十四年四月二十六日开炉铸造,到民国三十八年贵州黔字半分铜元,历时半个世纪之久。它的出现不但结束了中国沿袭了几千年的方孔圆钱的历史,同时与国外货币接轨,使中国的货币经济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中国铜元经历了清王朝的衰落,军阀混战,国民革命,外邦侵略,人民中国的诞生和蒋氏王朝的覆灭。这些,在中国铜元上烙下了深深的历史印迹。可以说,中国铜元史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辛酸的一页。
中国纸币。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纸币的国家。公元11世纪,中国四川地区发现了世界上第一张纸币
已投稿到:中国元素在币形设计中的应用——我国硬币应采用圆形方孔设计样式的研究--《创意与设计》2013年03期
中国元素在币形设计中的应用——我国硬币应采用圆形方孔设计样式的研究
【摘要】:中国人记忆中的"钱币"圆形方孔铜钱,有着2000年多年流通的历史。本文从"中国元素"的角度,对古今中外货币的现状及意识形态加以剖析和论证,说明今天的辅币中采用圆形方孔样式设计的硬币的可行性,及采用圆形方孔样式币形设计的优点。最后,笔者提出通过采用圆形方孔样式的钱币设计,可以提升海内外华人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充分发挥起凝聚中华民族的战略构想。同时,笔者就采用"中国元素"圆形方孔样式的钱币提出相关设计建议。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TB47【正文快照】:
一、背景和意义今天,在设计界“中国元素”开始得到广泛的重视。尤其在北京奥运会的各项设计中,如:标识、火炬、吉祥物、奖牌、服装、颁奖台的设计上,“中国元素”的运用,成功的向世界展现出中国文化的整体视觉形象。其中,北京奥运会设计中所运用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由我们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许康;赵爽峰;张晶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3期
沃利青;;[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叶旦捷;[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潘志亮;[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储小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蒋乃玢;;[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汪东;;[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杨大松;[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姚征峰;[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冯念军;;[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春鼎;;[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杨春鼎;;[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杨春鼎;;[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张熙;;[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艾翔;;[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聂鑫;;[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童诗婧;;[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杨婷;;[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王珂;;[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宋丹;俞书伟;;[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俊红;[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姜燕;[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朱秀敏;[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李清敏;[D];吉林大学;2011年
饶建华;[D];西南大学;2011年
杨亭;[D];西南大学;2011年
姚朋;[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韩澄;[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何旺生;[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蔡顺兴;[D];上海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菲;[D];河北大学;2009年
曹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郑新新;[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张平安;[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赵芳;[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张琳;[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张曌嫘;[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王晓丹;[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赵迪;[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王宇;[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奚纯;沈晓东;;[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5期
黄嘉琳;;[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年12期
高晨晖;吴廷玉;;[J];科学之友;2011年05期
施高彦;;[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范大伟;王新燕;;[J];科技信息;2010年06期
杨守坤;柳卫;;[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陈艳;;[J];包装世界;2011年01期
段晓婧;;[J];考试周刊;2011年10期
孟虹;;[J];民营科技;2011年02期
徐平;;[J];包装工程;2010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段金娟;左铁峰;;[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新;[N];中国纺织报;2008年
王文;[N];中国包装报;2009年
陈家根;[N];新华日报;2009年
;[N];科技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汶红;[D];吉林大学;2013年
张涛;[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周鹏;[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马黎明;[D];北京理工大学;2008年
庞伟;[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赵倩;[D];陕西科技大学;2012年
王园;[D];西安工程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必修1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价格、纸币、常用的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2)理解物物交换的困难和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3)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看法,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4)运用初步掌握的信用工具的知识,联系实际谈谈信用工具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
(1)通过梳理货币产生的历史,剖析货币产生的必然性,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2)通过从具体生活现象分析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现象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理解货币的本质和作用,使学生逐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的商品货币观念,理性看待金钱的力量,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课时安排:3~4课时
知识结构: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教学难点:货币的本质;纸币和货币的区别;外汇和汇率。
四、教学设计
图片展示:火爆车展场面。各类车型,多个价位。李先生要买一辆五十万左右的标致车,如何付款?
列举常见的付款方式。
从学生身边生活现象出发,引出对货币知识的关注和理解。
场景再现:如果李先生生活在古代,他能享用的交通工具不可能是汽车,可能是马、车、轿子等,如何得到?
1.学生头脑风暴,发挥想象力。
(老师引导:自己饲养制作,交易市场交换得到)
2.描述古代的买卖场景。(影视剧、小说中的描述也可)
商品的含义。
货币的多种形态。
认知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从简单的物物交换到扩大的物物交换再到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最后引出货币产生的必然性。说明货币的产生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货币形态也在不断发展。
历史回顾:用图片展示各历史时期的货币形态。
分析各种货币形态的利弊。
货币的历史发展:金银条块、铸币、不足值的货币、纸币、电子货币。
回归生活:李先生可选择的付款方式?
结算的两种方式:现金结算和利用信用卡、支票等信用工具的转账结算。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和优点;支票的含义和种类。
故事启迪:李先生在非洲原始丛林的尴尬遭遇。
李先生到非洲原始丛林旅游,看到水天一色,便想租用部落的独木舟泛游于湖上。当他拿出人民币去租船时,船的主人拒绝了,提出要用象牙交换。李先生于是来到另外一个有象牙的部落用人民币购买象牙,不料又遭到拒绝,主人提出要用纱布交换。于是他又来到一个有纱布的部落,用人民币购买纱布,不想也遭到拒绝,主人提出要用针来交换。他猛然想起帽子上别了几根针,于是他用针换回了纱布,又用纱布换回了象牙。当他拿着象牙来找船主时,船主已经回家了。李先生沮丧而归。
探讨问题:1. 在国内市场上能买到汽车的人民币为什么在非洲的原始部落里却租不到小船?(教师引导:物物交换,不需要人民币。)
2. 一位精明的商人打算在这个不接受人民币的原始部落开发旅游业,你认为他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教师引导:选某种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发展经济,加强对外交往,使当地人接受人民币或其他货币。此为开放性问题,可多角度引导。)
物物交换的弊端和货币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意义。货币的本质。
场景设置:李先生花了50万元买下了标价52万元的标致牌汽车。第二天,李先生以月薪两千元请了一位司机,从此开始了愉快舒适的上班生活。
先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再回答问题:在这一场景中货币发挥了几种重要作用(职能)?
货币的职能
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将身边的经济现象升华为经济知识认知。认识、区分货币的职能。
理论假设:
甲:我们都想拥有一辆汽车,国家多发行货币(纸币),使我们轻松拥有10万元,都能买汽车,多好啊!乙:还是少发行好,那样汽车价格就会降低,用我现在的存款就能买到汽车了!
正反方辩论:分两小组,分别说纸币发行多和少带来的好处。
(教师引导:纸币发行由客观因素决定,过多过少都不好,分析两种现象的不良影响。)
纸币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区别;纸币发行量的决定因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及影响。
仍然以买车的例子导入,国家发行人民币要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标准,过多过少都不好,要从实际出发,并坚持适度原则,思考问题要有大局观念。
情景假设:准备定居北京的美国人大卫决定在北京的4S专卖店购买一辆标致407,需要支付人民币35万元,他手头只有美元。大卫该怎么办?
什么是外汇?
外汇的含义
紧扣卖车这一情景导入,引入外汇。
看书本11页的探究题,回答问题。
汇率的含义。
如何判断汇率的涨落?
小小理财:小明有人民币7 700元,如果目前汇率是1美元=6.5元人民币,人民币一年存款利率是3%,美元是4%,预计一年后人民币升值到1美元=5.5元人民币。小明是应该用人民币存款呢,还是用美元存款?
汇率的涨落对个人生活(这里指理财)的影响。
属于拓展类知识,从理财的角度,让学生感受汇率对生活的影响,为下面的人民币币值的变化作铺垫。
图片展示:漫画解读人民币升值
升值对公民个人就业、个人工资收入、购买进口产品的能力、国外求学成本的影响。
分组探究:
人民币汇率改革,为什么不能“急于求成”?
人民币汇率如果短期内大幅度升值,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提示,可以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考虑)?
保持人民币稳定的重要意义。
由学生在充分理解汇率变化的基础上,自主剖析人民币短时期内大幅升值对国内和国际经济带来的恶性后果。
时事综述:聚焦人民币升值
2005年以来,美国不断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向中国施压,甚至提出如果不让人民币升值,就可能向中国征收惩罚性的进口关税。
温家宝说,中国将进一步健全面向市场、更加具有弹性的汇率制度。至于外界关心的时间表,他表示不能“急于求成”。
课堂小节:神奇的货币神奇之处。
五、教学设计原则
1.教学案例的连贯性。
2.教学环节的逻辑性。
3.教学内容的选择性。
4.教学过程的主体性。
六、教学资源参考
1.中国历代钱币简述
古代曾以海贝壳充当货币,称贝化(货)。已发现我国充当货币的海贝,大型的有虎斑贝、阿文绶贝,小型的有货贝、拟枣贝等,以货贝最常见。河南安阳殷墟常有伶鼬榧螺与海贝同墓出土。贝化在我国古代货币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夏、商、周三代的重要物品货币,以朋为计量单位,小贝十枚为一朋。
先秦货币。由于各部落(国家)生活居住环境不同,其铸币在经过一段不定型时期之后开始以其主要的生产工具为原型进行铸币。据考证,有四个主要的起源:生活在林区、林农混合的以刀斧、戈等削、利器为原型的仿形铸币。这些铸币根据地域的不同,多少出现了以地名为主的文字或符号。这种标名铸地的做法,一直延续到清朝及民国时期。生活在农区的铲、布仿形铸币。生活在湖水面较多的部落,以捕鱼为业,其铸币有的似图腾,有的似地名,有的似计重,不一而足。在一些手工业发达的区域,同时期的货币,显示出与其文明程度相适应的方孔圆钱或圆孔圆钱。
秦汉货币。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秦衡为基础,统一秦半两。但不久,由于暴政和巨额军费开支,铸造货币不断地减重、变轻。
汉刘邦起兵之初,为了筹集军饷便自行铸钱。钱文袭用秦半两旧名,但实际重量仅三铢左右,并允许民间自行铸造,因而大部分轻薄小型。文字浅平的小篆体半两,均为汉半两。公元18年,始铸五铢。至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五铢钱历时七八百年,是我国铸期最长的货币,留世数量巨大,品类繁杂。
王莽时期的货币。王莽先后实行了三次币制改革,钱制混乱,但铸造了举世瞩目的精美货币,其铸钱质量却是一代鼎盛。王莽钱书法采用悬钱篆,铸钱无论圆钱、布币、刀币,外廓高挺,因而对文字保护甚佳。
两晋南北朝货币。史书关于西晋铸钱只字未提,当时主要行用五铢钱。西晋统一中国时,府库充实,国力强盛,因此,除了沿用汉代旧钱之外,应有自行铸钱。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后,各少数民族各自为政,许多还自行铸钱。巴族首领李特、李流等,建汉于四川,铸“汉兴”,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枚以年号命名的货币。
隋唐货币。隋文帝平陈之后,隋五铢为统一法定货币。隋五铢之“五”字左边多一竖,有若“凶”字。
唐初,仍用隋代旧钱,至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下令废五铢,铸开元通宝,从此结束了我国铢两货币的历史而进入宝文制货币。“开元通宝”四字由书法家欧阳询制词并书,文字端庄凝重,展示出大唐一代兴盛太平的风范。
五代十国货币。纵观五代十国货币,以铅、铁为主,劣币较多,精美者少见,反映了当时政局动荡、经济萧条、民不聊生的局势。
两宋货币。两宋的币制,主要为铜钱,但兼以铁、铅,白银及银币,在支付和购买上较前朝较为重要。纸币正式产生和推行,是两宋时期币制的最大特点。
南北宋铜铁钱明显不同,北宋铜钱多而铁钱少,南宋铁钱多而铜钱少。北宋以年号为钱文,而南宋不但以年号为钱文,且有纪年、纪监。两宋货币较以前最大的区别在于钱文书法许多为各朝皇帝御书或书法大家所写。行隶篆草俱备,是我国货币书法艺术的巅峰。
元代货币。蒙古人统治中国时,对中国的币制带来了一种基本的变革,也就是使中国从此采用白钱为价值的尺度。中国的币制,如果以质地来划,则唐代是铜钱的分水线,唐以上是铢两货币。蒙古人过去游牧时期主要采用物物交换办法,采用白钱制主要受邻近中亚民族影响,也是对外贸易的产物。蒙古在建元之前就曾开始铸造汉文货币,如“大朝通宝”等,在取得对中国的统治权后,主要以纸币为主,但也铸造了不少铜银辅币。
明代货币。明代币制以纸币为主,但也铸造了不少铜钱,且品类繁杂。朱氏铸钱,自大中始,开始背文纪地纪值,这是明代铜钱的一个特征,一直影响到清末铸钱。且明代钱币一反往朝,均为通宝,而无元宝,主要避朱元璋之“元”字讳。
清代货币。清朝币制,大体上是银钱平行本位,且银铜之间比价大体维持在一千文一两上下。
清末,由于清朝廷腐败,爆发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钱币的显著特点是:钱称“圣宝”,有别于历代钱币;钱币上无纪地、纪值、纪重标志;钱文分书于正反两面。
历代银质货币。中国历史上,自金银被人类发现并使用以来,一直被作为财富来贮存和流通。春秋战国时期的银空首布,可以称为我国最早的银质货币。以后各朝各代均铸有不同名称和不同用途的银币,但其主要用于大额支付、赏赐、陪葬和供奉用,真正民间使用并作为主币的时期并不长。除晚清及民国时期银币和银锭时可遇见外,其他银质货币很难一见。除了本身铸造数量少之外,由于中国妇女长期以来喜爱银首饰,因而大量销熔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中国银质货币,除了由国家发行之外,还有许多是由地方甚至银铺、钱庄自主铸造发行。依据本身贵重金属地位及重量来维护信用,这也是中国银质货币的一大特征。
中国银质货币,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形状有不同的称呼。隋唐以前称饼、笏、铤(扁平形)或挺(棒形)。宋改称银锭。元朝称元宝。明清银锭形状改为马蹄形。清朝末年,由于外国入侵,引起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于是清廷顺时应势,自铸银元,根据其图案不同各有不同称谓,如“光洋”、“花边”、“龙洋”、“大头”、“小头”、“船版”等。晚清及民国还曾铸造了许多银质纪念币,有的是溜须拍马之辈为讨好上司而制作,有的是地方军阀自制,有的是为纪念寿诞及重大事件而制。这些银币大多数量较小,图案精美独特,制作精良。
中国铜元。中国机制铜元始铸于广东,自光绪十四年四月二十六日开炉铸造,到民国三十八年贵州黔字半分铜元,历时半个世纪之久。它的出现不但结束了中国沿袭了几千年的方孔圆钱的历史,同时与国外货币接轨,使中国的货币经济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中国铜元经历了清王朝的衰落,军阀混战,国民革命,外邦侵略,人民中国的诞生和蒋氏王朝的覆灭。这些,在中国铜元上烙下了深深的历史印迹。可以说,中国铜元史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辛酸的一页。
中国纸币。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纸币的国家。公元11世纪,中国四川地区发现了世界上第一张纸币──宋的“交子”。之后,纸币便在中国各朝代沿袭下来。南宋发行的有“会子”、“关子”,金代发行的有“交钞”、“宝石券”,元代发行的有“元宝交钞”、“通行宝钞”,明代发行的有“大明宝钞”,清代发行的有“大清宝钞”等。鸦片战争以后,近代银行业逐渐兴起,银行兑换券开始盛行,纸币逐步成为主要的货币。从1935年开始,国民党政府进行币制改革,推行法币,以纸币代替银元流通,先后发行了法币、金圆券、银元券等纸币。
明代的“大明宝钞”为世界至今最大幅面纸币,即币面为209毫米×320毫米。
最早的西方纸币是受中国纸币影响,在1661年由瑞典发行的。法国在1720年、美国在1797年、法国在1806年才相继发行自己国家的纸币。中国纸币比西方早了600多年。
2.怎样使用信用卡
“一卡在手,走遍全国”,这在以前是个神话,如今却变成了现实。持有信用卡,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消费、提款,免除了携带大量现金外出而带来的麻烦和风险。除此之外,信用卡还允许小额善意透支,即具有信贷功能,因此愈来愈受人们青睐。那么,在使用信用卡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可以转账结算。持卡人在指定的酒店、餐厅、商店、宾馆等进行消费时,不需支付现金,只需出示信用卡及身份证,特约客户的经办人员经过压印,将持卡人的信用卡号码、姓名、有效期压印在签购单上,并将消费金额写在金额栏内,持卡人在签购单上签字即可。
(2)使用信用卡可以存、取款。有了信用卡,等于有了一个存款账户。使用信用卡办理存、取款,比使用储蓄存折更为方便。它不受存款地点和存款储蓄所的限制,可以在发卡银行的势力范围内通存通兑,发卡行对信用卡存款账户里的存款余额按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
(3)使用信用卡进行汇兑。当信用卡持有者外出旅游、购物或出差,需要在外地支取现金时,可持卡到当地发卡银行的储蓄机构办理存款手续,然后持卡人在汇入地发卡银行储蓄所办理取款手续,在同城取现金不收手续费,异地取现金加收1%的手续费。
(4)使用信用卡的客户在消费过程中,如果所支付的费用超过其信用卡存款账户余额时,发卡银行允许持卡人在规定的限额范围内透支(金卡透支限额1万元,普通卡5 000元),但必须尽快归还,因为对透支额,银行计收透支利息,超过15天加倍计息。
信用卡使用后,发卡银行将定时向持卡人发送对账单,持卡人可根据消费情况及时补充信用卡备用金账户的存款,以便以后的消费。如发生信用卡丢失,应及时到发卡银行及银行机构办理挂失手续,挂失成立后,客户如有损失由发卡银行负责。
3.“银联”标志卡介绍
“银联”标志卡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由国内各发卡金融机构发行,采用统一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可以跨行跨地区使用的带有“银联”标志的银行卡。“银联”标志卡以红、绿、蓝三种不同颜色银行卡的平行排列为背景,衬托出白颜色的“银联”汉字造型,突出了银行卡联网联合的主题。三种颜色,红色象征合作、诚信,蓝色象征畅通、高效,绿色象征安全。三种不同颜色银行卡的紧密排列象征着银行卡的联合。银行卡正面右下角印刷了统一的“银联”标志图案;贷记卡正面的“银联”标志图案上方加贴有统一的全息防伪标志;卡背面使用了统一的签名条。
4.货币发行与生产率的内在关系及通货膨胀的巨大危害
每个人都知道,货币的发行是为了使商品流通起来的一个基本手段。如果没有作为剩余产品进行买卖流通的商品,人们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只够生产者自己消费,那就无所谓货币了。因此,货币的发行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前的现实中都需要一定的生产率作为基础。货币的发行量与生产率的高低成正比(忽略货币周转的速度),生产率越高,商品量越大,货币能够发行的量也就可以越大。
在历史上,每一个当政者在建国时都会发行自己的货币,这是一个当政者主权存在的关键体现。那么他们是如何(第一次)发行自己的货币的呢?是不是一开始时便无偿地分发给他的全部民众,让民众自由(或者限定)购买社会上所具有的商品呢?绝不是这样。因为如果这样,那民众所得到的这些商品岂不是白得了?白得到一笔货币就等于白得到一批商品。最终人们肯定会全部抛出手中的所有货币以购买商品,将这些货币全部兑现为商品。如此的话,最后又有多少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呢?就像人们在银行那里挤兑,如果储户们要将他们的钱全部提取出来,银行没有黄金或贵重物资做后盾,又如何能够应付这种挤兑呢?所以货币开始发行时并不是将货币白白分送给社会民众的,而是以新货币购买民众手中的物质产品作为新货币发行的开端。以新货币来购买社会民众手中的商品,开始时民众还不一定领受,因为他们还不相信这种货币能够在他自己的手中购买到其他自己需要的商品。如果所有的民众都怀着这样的心态,如何办呢?那么这个新兴政权的金库中就一定要储备有相应量的黄金或其他贵重物资,以作为自己发行的货币系统的后盾,使这个新兴的货币体系得到抵押。这种情况对于明白一定经济道理的人来说不过是一种常识,因此不必多说。
但我们不也经常听说国家要提工资给那些国家公务员和其他体制内的人员吗?他们的这些货币工资不也是白得的吗?并没有让他们拿什么东西来换取工资提高的部分呀。实际上,无论他们是白得也好,不白得也好,这部分钱并不是通过政府增发货币额而得到的,它仍然是现在运行的社会货币总量的一部分。因此政府会说:我们通过增加税收,打击走私,没收非法所得,等等,用这些经济活动所获得的货币收入来增发公务员工资,来补贴农业生产,等等。可见它并非来自新增货币发行量,通过新增货币的免费派送来实现的。
因此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府要想多发行一些货币,它自己必须要拥有相应的黄金或贵重物资来作为抵押。如果国家没有掌握一定的财力而乱增发货币,那如果货币持有者最终要向这个国家的政府寻求完全的兑现怎么办?如果不能完全兑现,那这个国家的银行体系就完蛋了。这是一个国家的“货币硬抵押”,就像国际上的所谓“硬通货”一样。然而在现实中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量与其所拥有的“货币硬抵押”之间往往并不相等,货币量往往多于“货币硬抵押”的量,即货币量多于它的国库中所储存的黄金量和它所掌握的各种物资的价值量。那么这些货币又依靠什么来抵押呢?只能依靠一种“货币软抵押”来补充抵押这些货币,使每个民众都感到自己手中的货币是有保障有信誉的。这个“货币软抵押”就是一种货币的信誉度,它可以是实的硬的,也可以是虚的软的,它单纯依靠人们对这个国家的经济和货币信心而持有这种货币,而用自己手中的货物来与这种货币相交换。因此,一个国家必须要极力维护自己的货币体系的信誉度,要保持货币值的稳定,不要忽高忽低。所以,一个国家的货币体系又称为“信用体系”。如果你十分随便地增发货币,使人们感到自己手中的货币在不断贬值,那人们对这种货币的信心就会下降,最终使银行体系发生危机,严重时使整个经济和社会垮台,因为国家此时并没有足够的“货币硬抵押”来应付这种局面。蒋介石在中国大陆的最后几年,曾通过大量增发货币和各种证券来搜刮民间财富用于战争和他自己将来的出路,结果怎样?蒋介石的整个银行信用体系被他自己完全摧毁,自己也没有再在中国大陆存在下去的前途了。
因此,发行或增发货币是通过投资或购买社会民众手中的商品来进行的,并不是通过免费派送给社会民众的方式进行的。现在某些人却大胆主张要免费派送增发货币给社会民众,以促进社会商品的流通与销售,这不过是拿作为经济命脉的金融体系开危险的玩笑。如果现在的货币规模与社会商品量规模这两者之间已经相当,但因为商品滞销而要增发货币,那势必引起货币供应量超过商品存在量。由于社会民众对商品价格上涨具有一种恐惧心理(“买涨不买跌”就是这种恐惧心理的最好体现),因此会引起原先在银行中储存着的货币的大量出笼,而导致对商品的抢购风潮并引起物价的不断上涨,同时也导致银行体系的危机。所以,如此增发货币的结果必定引起商品价格的轮番上涨。什么是“商品价格的轮番上涨”呢?比如商品A的价格上涨一个回合后,引起另一种商品B价格的上涨,这又反过来再引起原先商品A价格的再一次上涨。如此,社会所有商品的价格在相互作用下轮番循环上涨,对经济、对金融系统造成极大的危害。中国近10多年来几次出现较大的通货膨胀和抢购风潮,使中国政府不得不以压缩货币供应量,生硬地截断这种价格轮番上涨的恶性循环,最终获得一个“经济软着陆”的好结果。但是压缩过后,经济从泡沫的高空跌落地下,使原先的许多经济活动不能再继续进行下去了,于是各种无法完成的工程散落全国各地。而银行系统呢?大量的贷款无法收回,使银行陷入难以复原的严重危机。也许有人会说,政府为什么要干预市场、压缩银根呢?由物价“轮番上涨”好了。但这种情况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经济境况的爆炸局面,国家会在这种爆炸中陷于毁灭,民众也会在这种爆炸中陷入极端的恐惧。在物价飞涨的时代,民众如何存活?如果要存活,那就只有完全抛弃这个银行体系,那时人们就不再通过货币来交换,而是以物换物了,经济就进入了原始时代。
所以,世界各国都首先把通货膨胀看成经济的最大敌人。美国的“美联储”,小心翼翼地监视着美国的经济,看是否存在着通货膨胀的预兆。当然,单纯一种商品(如石油)价格上涨问题还不大,最怕的是它引起众多商品价格的连锁上涨,并最终导致社会商品价格的轮番上涨。而现在中国的决策者们,在小心翼翼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之时,时刻不忘记不久前的教训,时刻提醒通货膨胀的可能性。
因此,全部的货币政策都要以社会的生产效率为根本依据,并且只有社会生产率得到提高了,才有可能相应增发货币量。如果我们想要以增发货币来获得生产率,即增发货币在先,获得生产率在后,那也是不可靠的,谁知道这后来的投资与生产是否能够为市场提供“有效的供给”呢?如果不能,那银行体系与整个社会经济也将要承担这笔新增货币的无效结果所导致的如上所述的危机风险。(黄焕金)
【上一篇】
【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甘肃辅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