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圆国币即付凭票中央银行壹圆

打开微信扫一扫
孔网客户端
安卓版苹果版扫描下载
结果中筛选:
排除关键词&
价格(元)
提示:如果您想查找更多相关图书,请查看。
您可以试着搜索:
也可以尝试减少搜索的字词来获得更多的结果。精华区文章阅读
Peopl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yaclear&(清一),&信区:&People
标&&题:&|文化人的经济生活|&附录一:近代中国的货币
发信站:&水木社区&(Mon&Mar&27&22:49:29&2006),&站内
------------
附录一(银币)
------------
  附录一:近代中国的货币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我国逐步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货币也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形成了多元货币制度。
  我国在1935年11月中央政府推行“法币政策”以前,一直采用“银本位”,通行银两、银圆、铜币和兑换券。而银两与银圆皆作为货币的主体。抗日战争以后,则先后通行法币、联银券、中储券、金元券和人民币等纸币。
  在阅读清王朝末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前的文艺作品、文献资料时,我们经常遇到“银两、大洋、银圆、银角子、银毫子、铜元、铜钱、铜子儿、钞票、中交券、兑换券、法币”这些现代早已不再使用的货币名称。特别是银圆、大洋等。例如:
  1918年秋天26岁的毛泽东来到北京,由杨怀中教授介绍,在李大钊为主任的北京大学图书馆担任助理员,任务是打扫卫生和登记每天读报人数。后来毛泽东自己对美国记者斯诺说:当时工资不菲,每月银洋8圆。
  1919年在北京的王光祈等提出要举办“工读互助团”,后来陈独秀回忆说:“当时我还捐款大洋30圆呢。”
  1920年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时,李大钊从自己的教授月薪(2百多银圆)中拿出80块银圆作为活动经费。……
  “银圆、大洋、银洋”是满清末年和中华民国前期,流通的主要货币(通货)。“圆”是白银铸造的扁圆体,而“钞票”则是兑换银圆的凭证即“兑换券”。以“白银”为基础的货币系统称为“银本位制”。
  本书中,对于“银大洋”、“银圆”也就是“银本位”的货币单位,一律写为“圆”;而对于铜元以及后来的纸币、一直到现在人民币的货币单位,则一律写为“元”,以示区别。
  本书认为这个区别很重要,因为“银圆”的币值在几十年间一直很稳定,而铜元、兑换券和法币、金元券等纸币的“元”,则因通货膨胀而不断贬值。
  (一)银币
  “银两”的本位货币性能
  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流通的主要货币是银两、日常生活中又使用铜钱。
  有的学者认为我国宋元明清一千年间,通行银两与制钱(铜币)两种货币形式并存,具有所谓“无限法偿”的性质。就是说银货币系统与铜货币系统各自相对独立,其间的兑换率并不确定、起伏变化经常很大;在法律上并无主币、辅币之分。所以银两还不能算作真正的“本位币”。
  但实际上,明清时代巨额交易不能支付制钱,必须使用银两,实际上通行“银两”与“银圆”双轨的“银本位”币制。
  “银两”制,是比较原始的货币制度。它以金属的重量计值,即所谓“秤货制度”;它还没有转入“法货制度”的阶段。银两的“两”,原来是用以计算重量的,后来用来衡量货币,所以称为“银两”。它和英国的“镑”、意大利的“里拉”略有不同。英镑原来也是以“磅”重量定名的,到后来英镑的“镑”却与重量的“磅”根本脱节,英镑已变成一种纯货币单位。而银两却仍是以重量来计值的。国内长期使用银锭,形式不规范,零碎的银两要在银号、钱庄去称量,或按照变动的比率,兑换铜钱。
  清政府规定:
  (一)征税起点在一两以上者必须收银两。一两以下,听民自便。(二)银两与制钱的比价,法定为制钱一千兑换银一两。(三)规定纹银为标准成色。(四)政府会计都是用银两计算。这都说明了“银两”的本位货币性能。
  实银两――银锭和元宝
  为了使用方便,历代对生银均加以铸造,宋代以后称为“银锭”,或名“银饼”。元代于银锭之外总称“元宝”,明清两代均沿用“元宝”一词。大型的元宝约重五十两,为马蹄形,亦称“马蹄银”,用于巨额支付。中型的元宝约重十两,形式不一,多为衡锤状,又称“锞子”,其作马蹄形者称“小元宝”。小型银锭的又称“小锞银”,状如小馒头,重约三两五两不等。此外有零星的碎银,专为补助银锭之用。
  这些元宝银的分类,大体是全国可通用的。但各地实际上所铸元宝银成色、重量并不一致。而各地亦有各地银两的名称,不胜枚举。如天津有化宝银、白宝银、老盐课银,北京有十足银、松江银,苏州有苏元解,镇江有公议足纹银,扬州有所曹平银,上海有二七宝银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都属于“实银两”。
  虚银两――记帐单位
  此外还有一种“虚银两”,是徒有名,并无其物,只作为计算单位。它是中央或地方政府和人民所公认的一种通行的标准银两,以为记账之用。如上海市场的九八规元,武汉市场的洋例银,天津市场的行化银,以及海关银等等。
  “九八规元”又称规元或规银,是上海通行的一种虚银两。九八规元的来源,说法不一。大抵起源于上海豆商,道光年间,现银缺乏,豆商欲得现银,不惜以九八计算(即98%),开始仅属上海南市豆行中的一种帮规,后来租界设立,商务日繁,九八规元之计算法亦流行于租界。咸丰八年(1858年)由上海的外国银行及商界公决,将往来帐目,一律改用上海通用规银,以后即通行全市。规元的来源,既系以标准银用九八相除得来,98两标准银等于规元一百两,可见其成色低于上海之标准银2%,上海市实际现货是以九八规元作为通行的银两记帐单位。
  银两的四大类“平砝”
  各地宝银的成色参差不齐,而各地度量衡亦不统一。由于各地使用平砝(砝码)大小不一,其混乱情形比银两的成色更为严重。据调查,民国初年,各地通用平砝有一百多种,总起来说,可分为四大类:
  (一)库平,这是清政府所用的官平,为全国纳税标准,清政府的国家预算及对外赔款均以库平计算。但其大小也因地而异甚至中央与地方、甲地与乙地各不相同。而一省之中还有藩库平、道库平、盐库平等等的区别。《马关条约》规定中央政府库平一两为575.82英厘,即37.31克重。
  (二)关平,起于咸丰八年的《中英天津条约》,在《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第九条规定:“向例英商完纳税饷,每百两另交银一两二钱,称为倾熔费,嗣后裁撤,英商毋庸交倾熔费。”这是关平的初步规定,后偿付外债,规定标准重量,较中央库平略大,每两约重581.47英厘,即37.68克重。但各关所谓关银,平色各不相同。
  (三)漕平,是由于漕米改折色以后所引起的,后来民间亦通行。实际上同一地方,亦各不相同。如上海漕平一两,大的约合565.73英厘,小的为564.2英厘。普通计算以565.7英厘为标准,合36.66克重。
  (四)市平,名目繁多,甚至钱业中人亦难弄得清楚,市平中主要有公砝平、公估平、钱平、广东的的司马等。
  总之,所谓库平银、关平银、漕平银、市平银等等都是计算砝码的不同,由于银两平色的纷歧,不仅限制了银两流通范围,亦增加了它的使用困难,这是银两制度的最大缺点。后来“银两”纯属一种记账单位,并没有作为货币真正在市场上流通。直到1933年,国民党政府财政部正式宣布“废两改圆”。银两作为一种货币本位遂从法律上中止。
  国外输入的银圆
  明朝末年,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西方的银圆开始流入中国,流通时间长达二百多年。
  17世纪后,西方商人从我国购买大量的茶叶、丝绸、瓷器、工艺品等,绝大部分用银圆支付。由于银圆质量形式划一,用“枚”&计数,比用秤称白银方便许多,遂流通于全国的都市大邑。我国商人和市民,多愿用十足的白银换取外国传来的银圆使用。
  清朝末期外国银圆在我国所占的货币比重为43%,外国银圆的流入,对清政府的币制改革起了促进作用。流入我国的外国银圆种类多达数十种。常见的有西班牙、威尼斯、沙俄、法国、荷兰、日本和墨西哥银圆等。其中,“本洋”和“鹰洋”流通面最大。
  “本洋”即西班牙银圆,是西班牙帝国政府从1535年到1821年间在它的殖民地墨西哥铸造的。币面铸有西班牙皇帝的肖像。它的版别很多,最常见的币面是查理第三的肖像,背中四格为动物图案,币径为3.9厘米,重为26.86克,银色原定为93.7%,后减至90.2%,币面双柱上各有一卷轴裹着,成$形,故又称“双柱银”或“柱银”,后来人们用$作为金币和银圆的记号。在19世纪中叶以前,“本洋”曾广泛流通于我国沿海地区及长江流域。
  墨西哥银圆又叫做“墨银”或“鹰洋”,后讹为“英洋”。是墨西哥独立为共和国以后于1823-24年铸造。币面为墨西哥国徽,一只鹰嘴中叼着一条蛇站在仙人掌上。币径、重量均与本洋相同,银色为90.18%。墨西哥银圆于1854年初入中国,先是在广州使用,其后流行各地,代替“本洋”成为主要通货。直到1905年,墨西哥改用金本位制,鹰洋来源断绝。
  清末铸造新式银圆
  面对本国白银大量外流,银圆在国内广为流通的现状,清廷朝野纷求对策。初由民间和地方政府仿制银圆。道光年间,福建漳州和台湾,就铸造了“寿星银饼”和“漳州军饷”等早期银圆。
  1833年清廷大员林则徐最先提出由中央政府铸造银圆的建议。尽管他为避免所谓违背“祖宗成法”的非议,只说推广铸造,并不讲模仿洋钱,但还是遭到了顽固派的反对而未能实行。此后随着银两制度的混乱,中国人自造银圆的呼声日高。有的提议依照外国银洋的形式,改变其文字,作为中国货币;有的鼓吹购买西洋机器,设立制币厂自行铸造。
  1887年(光绪十三年)清政府终于批准两广总督张之洞的建议,在广东首先设局试造银圆;到1889年(光绪十五年)购置外国机器,招聘外国技师,试铸造库平七钱三分的银币。币面有“光绪元宝”的汉、满文字,上端有“KWANGTONGPROVINCE”,下端有“7&MACEAND3CANDAREENS”;币背铸有龙纹,上端有“广东省造”,下端有“库平七钱三分”字样,配银九成。第二年正式铸造,改为库平七钱二分的“光绪元宝”。
  光绪元宝“龙洋”
  广东银圆局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正式铸造的银圆,币面有“光绪元宝”的汉、满文字,上端有“广东省造”,下端有“库平七钱二分”字样,配银九成,币背铸有龙纹,环边有英文字样。俗称“龙洋”,由清政府下令作为国家法定银币。所有钱粮关税、厘捐等,均得使用此种银币,民间一切交易与“墨洋”同样看待,顺利流通。同时还铸有几种辅币,如半圆(三钱六六、银八六成)、五分之一圆或称为“双毫”(一钱四分、银八二成)等。
  湖北、江苏、福建、直隶、吉林等省,见有利可图,也相继仿制。清政府为推广银圆的使用,也命令沿海各省督促银圆的铸造。由于当时尚未划定统一标准,各省所铸的式样和成色参差不齐,且都标明本省省名,难以畅行全国。
  直到宣统二年(1910年)颁布《币制则例》,正式规定以“圆”为单位,每核算银圆重为七钱二分,成色为90%,含纯银量为六钱四分八厘。停止各省自由制造,铸币权收归中央。从这些银币“龙洋”的币面字样,可大致分为三种,即:“光绪元宝”,“宣统元宝”,“大清银币。”
  “大清银币”――跨朝代的银圆
  清宣统二年(1910年即辛亥革命前一年)颁布了《币制则例》,规定银圆为本位币,每枚重库平七钱二分,含纯银九成。次年(1911)春,清政府开铸统一的“大清银币”,称为国币。
  大清银币由户部天津造币厂制造,其币面中为“大清银币”,上为满文“宣统第三年”,下为汉文“宣统三年”,左右为束花一对。币背面为蟠龙和英文ONEDOLLAR(一圆);中央为汉文“壹圆”二字。其中蟠龙的图案有:长须龙、短须龙、曲须龙、反龙、大尾龙等七种版式。同时,制有五角、二角、一角辅币,其版式相同。宣统三年(1911年)五月,南京、湖北两造币厂开始铸新式“大清银币”,定十月发行。    
  但是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推翻了满清皇权,“大清银币”没能正式发行。适逢辛亥革命爆发,所有铸成的银圆提充革命军做军饷,陆续随市价流通市面,成为通用银圆的一种。但各省仍自行铸造。按《币制则例》规定,一圆银币重七钱二分,成色为九成,含银量应为六钱四分八厘。但各省所铸,成色并不相同,大多数低于标准,但也有少数高于标准的。
  民国银圆――“袁头币”和“孙币”、“船洋”
  &民国元年(1912年)开铸孙中山半身侧面像的银圆,上缘“中华民国”、下缘“开国纪念币”,背面铸“壹圆”,环有英文“THE&REPUBLICOF&CHINA&,ONEDOLLAR”等。但是民国成立后,军阀混战,币制未定,“大清银币”仍流通使用。直到1914年袁世凯头像的1圆银币铸出,全国币制才逐步趋于统一。
  民国三年(1914年)二月颁布《中华民国国币条例》,收旧币、改铸造袁世凯头像的新币即所谓“袁头币”。以“圆”为单位,成色改为八九。同年十二月,先在天津总厂铸造袁头像银币。民国四年以后,各省先后仿铸。此种银圆形式,币面铸袁世凯的头像及铸造年度(如民国三年),背面为嘉禾的纹饰和“壹圆”的字样,俗称“大头”。
  1927年6月北伐胜利,国民政府停铸袁头币,由南京造币厂改铸“中山币”&即中山开国纪念币(用的是民国元年的旧模),通称为“孙币”,俗称“小头”。从此在抗日战争以前中国境内就通行“袁头”和“孙头”两种银圆,其成色基本相同,全国各地市面上都可以通用。其它成色较次的以及“墨银”等就逐渐被淘汰了。
  一直到1933年国民政府“废两改元”,颁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规定每枚银圆重26.7克,含纯银23.5克,并由上海造币厂铸造新银圆,正面为孙中山头像,背面为“帆船放洋”图案,俗称“船洋”。
  据估计民国初期的20年中,“一银圆币”约铸造14亿枚。这种“银圆本位”的货币制度,到日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政策”,正式宣布停止使用银圆,才基本结束。但是后来十几年间,银圆仍然在世面上时隐时现;一直到“人民币时代”,银圆才完全退出市场,成为历史文物。
  “小洋”和“双毫”
  除了面值“壹圆”的银圆外,满清末年及民国时期,都铸造过各种银辅币(小型银币),俗称&“小洋”、“角子”或“毫洋”。种类也很多。
  1914年北洋政府规定银辅币有1角、2角、5角三种,先从天津试办。天津造币厂铸造“银角子”过多,比价跌落。市价低到1银圆兑换12角至15角,甚至24角。
  广东地方所铸银质辅币,成色(含银量)为82&%,分为面额5角、2角、1角、5分四种。由于铸造有利可图,数量上又没有限制,以致成色越来越低,又不能平价兑换银圆,常受供求影响,市价贬值。
  小银币中最通行的二角银币,俗称“双毫”&(相当于两角的毫子),因形制适中,与我国古代五铢钱的重量大小相似,日常交易很方便。在两广一带,竟代替“一圆”银币,而成为主要的本位币。大致情况下,“小洋”1元2角或6枚“双毫”,折合1块银圆(大洋),也就是兑换率为1:0.8。在上海有一个时期,贬值到7枚甚至10枚“双毫”方可兑换一块银大洋。
  “银本位币”的购买力
  从19世纪末到1936年以前,我国流通的主要货币一直是银圆;国产四大银币为“龙洋”“袁币”“孙币”和“船洋”。到40年代纸币不断贬值,从经济学的角度,将不同年月的钞票的购买力做比较时,往往折合为“标准银圆”换算。这时银圆仍然在世面上流通,民间有所谓“大头小头、买进卖出”的谚语。所以,在法币、金元券和人民币时代以前,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时代可以称为“银圆时代”。
  那么,各时期银圆的购买力如何呢?我们可以参考历史上的物价来计算(见附录2)。
------------
附录一(铜钱)
------------
  (二)铜钱
  外圆内方的制钱
  中国封建社会通行的货币是银两和铜钱。铜钱是日常民间通用的小币值通货&(辅币),种类很多。“一文”、“一吊”、“当十”、“当廿”,都是跟铜钱相关的计量单位。在一般的小买卖、小生意中,和支付工钱、小帐的场合,民间通常使用铜钱,而不便直接使用高值的银两。
  “制钱”,专指明清两代,按照本朝定制的由官炉所铸的铜钱,以区别于前朝旧钱和本朝的私炉钱。制钱有一面铸文字,所以称钱一枚为一“文”。这称呼从南北朝时代开始。“分文不取”、“一文不值”是典型的成语。
  制钱中间有方形的孔,所以戏称为“孔方兄”。可以用绳子把钱串通起来,一千文叫做一“一吊”。明清时代通常一两银子可以折合一千文,为一贯钱或一吊钱。民国之后,在北京也有所谓“说大话使小钱”把100文称为“一吊”的。
  “孔方兄”、“孔方兄”、“孔兄”、“方兄”为钱币别名,源于秦代的“方孔圆钱”即“半两钱。”秦统一之前,铜钱的穿孔,以圆形为多,“半两钱”确定用方孔,这是圆钱形制上的一大变化。外圆内方的半两钱,寓有天圆地方之意。古人云:秦始皇把天命、皇权熔铸在“半两钱”形制上,外圆代表天命,内方象征皇权。
  新式铜元的诞生
  清朝末年,与新式银圆同时流通的金属货币中有一种形态新颖的机制铜元。机制铜元与传统制钱――铜钱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改变了历代用范铸方孔圆钱的传统,改用机器制造,中间没有孔,俗称铜版。新式铜元诞生于清代光绪二十六年(1900),清末采用机器铸造铜元,这是我国货币发展史上的一大变革。它的出现,使曾经大量行用的“孔方兄”――制钱逐渐退出了货币流通领域,成为历史文物。
  清代的货币制度,银两与制钱并用。银两――银锭、元宝或零碎的银块银片,多使用于田赋征收及其他巨额支付;一般货币流通主要使用铜或铁浇铸、内有方孔的制钱。自清嘉庆年间始、因鸦片流入使白银大量外流,银贵铜贱,制钱制度濒临崩溃。咸丰年间,太平军兴,内忧外患,财政危机,遂推行“大钱”(即铸成“当十”和“当二十”的铜钱)以取代制钱。而大钱制度实际上是一种通货膨胀掠夺财富的手段,很快失去了信用。各地铸钱局相继停铸铜钱,市面通货日见短绌,商品流通受阻。虽然光绪年间,沿海闽、粤、浙等省尝试以机器铸造制钱,但终究未能挽回制钱制度没落的命运。制钱即不可恢复,大钱又不可行,于是新式铜元就应运而生了。
  早在光绪二十三年(1897),江西道监察御史陈其璋就曾奏请“鼓铸大小铜元三品,一品重四钱,中品半之,下品又半之,以补制钱之不足”,但未被采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广东因铸钱不足,市面出现“钱荒”,香港等地的外洋铜辅币流通量渐趋增加。为缓解“钱荒”,抵制外洋铜辅币在粤流通,洋务派督抚奏请清廷,请示仿造香港“铜仙”样式,试铸铜元,获得清廷批准。同年六月,广东正式开铸“光绪元宝”铜元,从此机器铸币正式取代了传统手工钱范铸造货币,这是一大飞跃。
  “光绪元宝”铜元
  广东最早试铸的铜元,每枚重二钱,以紫铜95%、白铅4%、点锡1%&配合铸成。直径28毫米,形式精美。正面中央铸“光绪元宝”四个汉字及满文“广宝”,外环珠圈,上缘有“广东省造”字样,下缘为纪值文字“每百枚换一圆”,左右文饰小花星;背面中央铸有象征清王朝的蟠龙图案(钱币学上称为“飞龙”),龙图外环珠圈,上缘为英文纪地“KWANG-TUNG”(广东),下缘英文纪值“ONE CENT”(一仙),左右饰以小花星。这是我国最早铸造的铜元。“仙”(CENT)意为百分之一,原是香港铜辅币的计值单位,说明这种铜元是仿造香港铜辅币铸造的。
  但“每百枚换一圆”和以“仙”为单位的纪值方法,毕竟与传统方法不相符合,因此光绪三十年(1904)奉命将钱文改为“每元当制钱十文”,背面英文币值也由“ONE CENT”(一仙)改为“TEN CASH”(十文),这就是钱币学界所说的“改版铜元”。这种式样遂成为晚清铜元的标准形制。
  “光绪元宝”铜元,面值分一文、二文、五文、当十文、当二十文五种,其中发行最多、流通最广的是“当十铜元”,发行量占铜元发行总数的90%&以上。
  新式铜元铸造精良,远非传统手工铸钱所能比拟,不易伪造、私铸;它式样新颖,中间没有穿孔,大大提高了铸造速度和质量;它成色划一,标明与银圆的固定比值,“通行市肆,民间称便”。因此铜元发行初期,其价值甚至超过币面价格,在市场流通时普遍有5%―15%的升水。如光绪二十八年(1902),一元的银圆在苏州只兑铜元88枚(升水率12%)杭州可换90枚(升水率10%)。铸造者大获其利。各省纷纷向外国采购机器,建造厂房,仿广东铜元式样开铸铜元。
  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全国已有十七个省的二十二个钱局铸造铜元,所铸铜元总额由1900年的16.9亿枚激增至75亿枚。铜元供过于求,导致不断地贬值。宣统元年(1909)铜元与银圆兑换比价,已由110枚合一圆跌至130-140枚合一圆,在市面行用平均须贴水10%-40%,与1905年以前的市价相比,贬值惊人。
  大清铜币
  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下令将天津银钱总厂改称户部造币总厂,统一铸造“大清铜币”,以期收回铸造权,并使铜元整齐划一。同时颁布整顿环法章程,规定正面中央为“大清铜币”四汉字,外环珠圈,上缘满文“大清铜币”,下缘纪值文字“当制钱×文”,左右分列于支纪年;背面中央为大清蟠龙纹,上缘年号“光绪年造”(1909年后为“宣统年造”),下缘英文“TAICHING-TIKUO&COPPERCOIN”(大清帝国铜币)。
  此后各省纷纷仿铸,对这种铜元的铸造比较一致。各省铸币在正面中央置一阳文或阴文小字,如直(直隶省)、闽(福建省),以示区别。大清铜币分四类:(1)重4钱,当制钱二十文;(2)重2钱,当制钱十文;(3)重1钱,当制钱五文;(4)重4分,当制钱二文。清政府采取控制设局、限制铸量等措施,希望挽回铜元信用,但各省因利之所在,阳奉阴违,铜元泛滥之灾愈演愈烈。
  各省铜元的出现,迫使清朝末年的方孔圆钱退出历史舞台。最后一种方孔圆钱,是末代皇帝宣统时铸的“宣统元宝”。方孔圆钱的取消,无疑是一种进步。
  宣统二年(1910)四月十六日,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在确定银本位的同时,规定铜元为辅币,有一厘(百枚换银币一角)、五厘(二十枚换银币一角)、一分(十枚换银币一角)、二分(五枚换银币一角)四种面额,但这套铜元未正式发行。
  1910年发行一套新铜元,正面中央为蟠龙图案,四周为“大清铜币”四字,背面中央为嘉禾图案和币值,有五文、十文、二十文三种,除十文币曾正式发行外,五文、二十文币仅存样币。上缘“宣统三年”,中心为“十文”,下缘纪值“百枚换银一圆”。
  同时还规定新旧铜币暂时并用,三年内逐步收回旧铜元。但这一币制改革方案还没来得及全面实施,满清王朝就被推翻了。
  民国以后的铜元
  中华民国元年(1912),第一次参议院会议决议,以国旗五色旗与九星旗一同作为铸币图案,铸造“开国纪念币”。还铸造过以孙中山头像或黎元洪头像、袁世凯头像为一面图案的“十文”铜币。此后各地军阀割据、各自为政,把发行货币看作筹措军费的捷径,纷纷开设铸币厂,竞相滥造铜元,币制更为混乱。
  发行最多的“民国开国纪念币”币值为“十文”(下缘英文&TEN&CASH)或“当十铜元”。
  1916年袁世凯称帝,铸造“洪宪元年开国纪念币”当十铜元。
  民国六年(1917)二月,天津造币总厂根据《国币条例》的规定,铸行中心有圆孔、币面有嘉禾图案的新式铜元,有五厘、一分两种,其中一分币(合十文)曾一度流通于市,五厘币铸额较少。
  北洋政府企图以新式铜元“当十文”、“当二十文”统一货币,但无法抑止各地军阀的铸币竞赛。
  北伐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掌握全国政权,地方军阀势力日益衰落,货币发行逐渐转向纸币,铜币铸造已成强弩之末。民国年(1930)国民政府宣布推行银本位制,以银圆为主币,发行纸币角、分票,和镍质辅币,于是铜元逐渐失去流通价值。
  铜元不断贬值
  清末民初,铜元和银圆的兑换率有很大变化。简单说就是:在银本位情况下铜元贬值。
  1905年起,满清政府所铸的“当十”、“当廿”(当二十)铜元,又叫“大钱”,代替了制钱成为通行的辅币。“当十”又称为一枚,“当二十”又称为一“大枚”。起初,100枚“当十”铜元、或者50枚“当廿”铜元可以兑换1银圆。但是几年以后就发生变故,铜元价值急转直落。
  1911年辛亥革命后建立民国。北洋军阀执政,滥发“当十”铜元辅币和兑换券。随着铜价跌落,铜元和兑换券一再贬值。银圆兑换铜元的比例,不断上升。北京逐年每一银圆对“当十”铜元的兑换率如下:
  1905年100&1921年152.8
  1913年134.71922年170.7
  1914年132.01923年193.2
  1915年135.41924年232.9
  1916年136.91925年285.5
  1917年123.51926年300
  1918年134.21928年360
  1919年138.01930年400
  1920年141.01935年 460
  在上海,每一银圆对“单铜元”(即“当十”)的兑换率又有差别:
  1902年  92     1916年127.
  1905年  95     1921年154.
  1908年 123     1927年 284
  1909年 127     1929年296.     
  1911年 134&    &1930年301
  1912年123.    1935年314.
  当时,全国各地的体力劳动者(无论“大工”还是“小工”)的工资一般按“日”结算,都以铜元(而不是银圆)支付。由于铜元不断贬值,大为减少了劳动者的实际收入,加重了贫民的生活负担。
  到30年代,在北平一块银圆(或一元国币)竟可兑换40“吊”,也就是400枚“当十”铜元、或200大枚“当廿”铜元;甚至可以兑换50“吊”。30年代以后,“当十”铜元已不多见,通用者仅有“当廿”铜元(以及兑换券“当廿”铜元票)。
  根据1935年出版的《北平旅行指南》所载,当时流通的铜元只有一种“当二十”的辅币:“目下行市,每元可换四千六百文至五千文(俗呼五十吊,即当二十铜钱二百五十枚)。”也就是说:沿袭了咸丰年间的兑换率:“当十”的一枚只值两文制钱。五百个“当十铜钱”或二百五十个“当廿铜钱”,兑换一块银圆。票面“当十”的宝钞值2厘银圆,“当二十”的宝钞值4厘银圆。
  30年代北平通用的“当二十”大铜元一枚相当于4-5厘银圆,称为“大铜子儿”,或“一大枚”。10枚小铜子儿才值2分多钱,10大枚铜元(大铜子儿)才值4-5分钱。
  200或250大枚铜元才合1块银大洋。
  后来河北发行了“铜元票”辅币,有二十枚(4分)、三十枚(6分)、四十枚(8分)、五十枚(1角)、六十枚(1角2分)、百枚(2角),在华北地区30年代仍可使用。例如:北京(北平)的有轨电车票,天桥至前门(或东四至东单)一段十枚,相当于2分半;又如:中央公园、北海公园、天坛公园的门票,一人次都是铜元票二十枚,相当于5分钱。
  铜元的寿终正寝
  1930年,国民政府财政部颁布《中华民国国币条例》,明令禁止旧铜币的流通。然而铜币的使用并未立即停止,尤其是边远地区和穷颖僻壤,民间继续行用铜元找零。到1945年8月抗战胜利时,铜元基本都停用了。
------------
附录一(纸币)
------------
  (三)纸币
  现代化银行与货币制度
  有了现代化的银行,才有现代化的货币。虽然清朝末年我国已经有了许多“钱庄”“银号”和“票号”,但它们还不是资本主义金融机构――银行。从钱庄到银行、从银圆、兑换券、国币到法币,就是中国货币制度逐步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的第一家现代化金融机构(银行)是1896年盛宣怀向清廷奏准设立的“中国通商银行”,1897年正式开业。英文原名为 THEIMPERIALBANKOFCHINA&(中华帝国银行),&总行设于上海;名为商办,实为官商合办,银行组织制度模仿英国汇丰银行。于1898年开始发行“银两票”和“银圆票”两种兑换券。这是我国近代银行第一次发行钞票兑换券,“壹两”票背面印有英文&ONE&TAEL,SHANGHAICURRENCY&字样。辛亥革命后,英文名改为 THECOMMERCIALBANKOFCHINA&,&
  1905年8月,满清政府在北京成立完全官方的“大清户部银行”(THETA-CHINGGOVERNMENTBANK&)除了经营一般银行业务外,还有铸造货币、发行钞票、经理公款等特权;曾发行“银两票”、“银圆票”和“制钱票”三种兑换券。所发行的壹圆券,背面印有英文“ONEDOLLAR”字样。光绪三十二年(1906)“户部”改为“度支部”,三十四年(1908)正月“户部银行”改称“大清银行”。
  1907年,邮传部奏准成立“交通银行”(GENERALBANKOFCOMMUNICATIONS&),总行先设在北京,1928年迁往上海。这个银行经营“路、电、邮、航”四大业务,还有权发行钞票。
  辛亥革命后,1912年北洋政府正式接收前朝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BANKOFCHINA&)。这时全国共有大小银行17家。
  民国之初,金融恐慌,财政窘迫。孙中山发表《钱币革命》一文,创导币制改革。孙中山认为造成金融恐慌的原因是“钱币之不足也”,指出“以国家法令所制定纸币为钱币,而悉贬金银为货物”,国家收支,市场交易,悉用纸币,严禁金银。其现作钱币之金银,只准向纸币发行局兑换纸币,不准在市面流行。”(孙中山《总理全集》第一集1011页)这些主张切中时弊,反映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1912年秋,北洋政府财政部特设币制委员会讨论货币改革问题。
  1914年以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货币制度。1914年2月8日,北洋政府(国务会议)颁布《国币条例及施行细则》,规定重量7钱2分的银圆为本位国币,并铸造发行新币(袁大头)兑换各种银圆;由中国银行(股本一千万圆)、交通银行(股本也是一千万圆)代理国库办理国内外汇兑。当时发行全国性兑换券的还有好几家银行(如浙江兴业银行)。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成为北洋军阀政府的两大金融支柱。它们发行的钞票(兑换券)统称“中交票”或“中交券”。
  1915年8月,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与钱业公会达成协议,将以前所有龙洋行市一律取消,只开“国币”(袁头币)一种。这样,上海银洋行市就剩下“国币”与“鹰洋”两种。
  中国内地各省通用“国币”和龙洋,且墨西哥鹰洋已停止铸造,鹰洋流通每况愈下。
  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继学生罢课、工人罢工之后,上海商人实行罢市。在反帝爱国热潮中,上海钱庄业于6月11日决议取消鹰洋行市,只开“国币”一种,把几十年来控制全国市场的鹰洋势力彻底排除,银圆行市得到统一。然而当时实际收支虽用国币银圆,交易计算却仍用“银两”为标准。
  钞票――兑换券
  旧中国流通的货币,除了银两、银圆、制钱和铜元之外,还有各地、各家银行发行的钞票,亦称银行“兑换券”或“信用券”。这是一种“信用货币”,它的支付手段,是可以兑换银圆。无论“兑换券”的发行者是国家银行还是私营银行、是本国银行还是外商银行,都是要兑现的&(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后变成不兑现,这在后面还要说到)。 而“纸币”一般是不用兑现的,这是两者的最大区别。
  钞票的发行,基于客观经济发展的需要,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纸币的发行,基于国家的强制权力,只要在一国的行政权力之内,用命令就可以发行;超出一国的行政范围,它就失去其流通作用。一般说来,各银行发行的钞票“兑换券”或“信用券”,并不因政治局面的变动而丧失其流通的能力;而政府发行的纸币(如金元券),则随发行纸币的政权倒台而消失。
  当然,这两者的区别也不是绝对的,它们可以相互转化,即“钞票”可以由兑现的“信用券”变成不兑现的“纸币”。例如在1935年以前,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发行的钞票,是兑现的,而实行法币政策之后,就转变为不兑现的纸币了。
  金融市场上,除我国公私银行发行钞票外,还有外商银行发行的钞票,这是中国半殖民地经济的特征之一。
  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行的兑换券
  中华民国元年2月,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仍沿用旧名。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在民国初年被指定为国家银行,继续发行兑换券。并规定:凡是完纳地丁、钱粮、厘金、关税,购买中国铁路、轮船、邮政等票,发放薪俸、军饷及一切官款出纳和商民交易,一律通用中国银行兑换券,不得拒收。面额有壹圆、伍圆、拾圆,乃至壹百圆等。
  1912年(民国元年)发行的中国银行十圆兑换券,蓝色,正面上方印有“中国银行兑换券”,中央图案中印有竖写的“拾圆”字样,左边印有黄帝像,每种类型的兑换券都印有地名,可按券内地名,由中国银行随时兑换。1914年《国币条例》颁行后,该行为了统一国币,便在票面上印有“凭票即付国币”字样。
  交通银行发行的兑换券,现今见到的有1912年(民国元年)的五圆券,正面上方印有两面五色旗,下方图案为火车和轮船。右边印有“永远通用银圆”,左边印有“中华民国元年”字样。两边两块方印内分别印有“不挂失票”和“凭票即付”八字。1913年(民国二年)的壹圆兑换券、1914年(民国三年)的五圆兑换券,票面也印有“赁票即付国币”字样,每种票上都印有地区名称,计有济南、哈尔滨、天津、重庆、上海等。
  1915年袁世凯称帝,激起了讨袁战争,财政状况日趋恶化。1916年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停止兑现,引起了粮食和各种商品的价格急剧上涨,致使商民蒙受很大损失。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发行的兑换券(俗称“中交票”)1元本来应该兑现银币(大洋)1圆,但在内乱时完全不能兑现,经常只能兑换银币6角或8角,……市场上货币混乱。
  中央银行的银币券
  孙中山为了调节资金、活跃经济,在广州设立中央银行,代理国库、发行货币。宋子文任该行行长。广东中央银行于日开业,同时发行美国印制的民国十二年(即1923年)版孙中山像的壹圆、伍圆、拾圆、伍拾圆、壹百圆五种银币券。
  其中,壹圆票正面为绿色,五圆为赭色,拾圆为淡褐色,伍拾圆为红色,壹百圆为棕色。背面均为蓝色。中央均印有孙中山于1922年拍摄的肖像,上印“中央银行”,下印“通用货币”字样。今见到的壹元券面两边均有“湘赣桂通用券”(湘指湖南、赣指江西、桂指广西),伍圆币印有“爱国纪念”和“保存货币”字样。
  此后,又发行一套新的银币券,文字图案与旧券基本相同。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军需浩大,来不及印制大量钞票,中央银行便在原来的钞票上加盖“湘赣桂通用券”等字样,在陆续攻占的各省通用。国民革命军北代占领汉口后,于1927年1月成立中央银行汉口分行,发行兑换券,印有“汉口”字样。
  除国家银行发行的钞票外,一些普通商业银行经政府核准也取得了钞票发行权,如中国通商银行、浙江兴业银行、四明银行、中国实业银行、大中银行、中国丝茶银行、中南银行、殖边银行、农商银行、边业银行、西北银行、中国农工银行等,它们对发展国民经济也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在国家银行发行兑换券的同时,各省地方金融机构也发行了各式各样的钞票。民国成立后,许多省财政极度困难,筹措无着,只好以发行纸币为其财政来源。任意增发,造成纸币价格低落,失去信用。北京政府1915年发布《纸币取缔条例》,几年后又发布《修正纸币取缔条例》,仍然不能禁止各省银钱行号滥发纸币,人民深受其害。
  “废两改圆”
  北伐战争后,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1928年10月公布《中央银行章程》,11月1日国民政府在上海设立新的“中央银行”,特定为国家银行,具有经理国库、铸造货币、发行全国性兑换券、经营内外债券的特权。后来又利用修改金融条例的办法,把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的总行迁移到上海,特许中国银行为国际汇兑银行,交通银行为全国实业银行。
  1933年4月国民政府开始在上海首先施行“废两改圆”,规定银圆和纸币“元”完全一致;颁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确定以银本位币的“圆”为单位,银圆同银两的折算率,定为一圆等于上海规元七钱一分五厘。零碎的银两不再流通,由中央银行收购统一铸造银圆,价值估计约2.6亿圆。
  规定每枚银圆重26.7克,含纯银23.5克(含量88%),标准银币,正面为孙中山头像、背面为双帆船图案的“孙币”又称“船洋”。&这时只有作为小币值辅币的铜钱(铜板、铜子儿)尚可流通,但是逐渐也被纸币角票和辅币代替。于是各地“钱庄”(银号)操纵中小型工商业金融市场的实力被大大削弱了,不得不向现代化银行靠拢。此后全国的货币制度逐步得到统一。
  所谓“银两”实际上是一种记帐单位,并非在市面上真有银两作为货币在流通。不过由于我国使用银两有悠久的历史,而银圆是在清中叶以后,才大量自国外输入的(最初有西班牙本洋与墨西哥鹰洋,后来有英国的香港银圆与法国的安南银圆等等)。因其质量形式标准化,使用方便,流通日广;民国以后,早已成为市场上通用的本位货币。无论国家预算、赋税收入、薪工支付,概以银圆计算。只有某些个别单位&(如海关)&仍以“银两”记帐,实际收付,亦折合为银圆。而银两的成色不一,计算方法复杂,虽然上海、汉口等地都产生了标准计算单位,如上海的“九八规元”,汉口的“洋例”,北京的“京公砝平”,天津的“行平”等等。但仍无补于全国性银两制度的统一,而且银两与银圆两种币制并存,形成一种复本位制度,对发展经济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所以,“废两改圆”这项改革是有进步意义的。
  币制改革――法币
  1935年11月4日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考虑到白银外流和国际市场上银价波动较大等因素,决定废止“银本位”制度,采用纸币流通制。规定以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1936年2月以后又增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纸币(原有数额共约4亿圆)为“法币”;同时发行法币小面值辅币。禁止其他银行再发行纸币;所有赋税和公私款项收付以及债务结算,一律使用法币;禁止使用白银和其他钞票,并限期到指定的四大银行兑换法币。
  法币发行以后,许多场合仍然以“银圆”结算。如外汇的买卖,鲁迅委托日本友人在东京购买图书,还是用银圆兑换日元。&
  此后,我国的钞票从可以兑现的信用货币一变而为不兑现的纸币。但还不能算是一种纯纸币制度,而是一种金汇兑本位制度,因它可以自由买卖外汇。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八?一三淞沪战起,平津和上海广州等口岸外汇大量外逃。国民党政府为了防止外汇套购,开始实行外汇统制政策,废止无限制买卖外汇办法。从此,法币对内既不能兑换银圆,对外又不能自由购买外汇,它就变成一种纯纸币本位了。
  关金券
  关金券,是“海关金单位兑换券”的简称,为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海关收税的计算单位。原来海关的关税以银两计算,但是1929年世界银价大落,影响了中国关税收入。中国政府于1930年1月决定征收金币,以纯金0.601866&克(合美金0.40元)为计算标准,称为“海关金单位”。
  1931年5月,中央银行发行“关金”兑换券,作为交纳关税之用。
  1942年4月,以关金券1元折合法币20元的比价,跟法币并行流通。实际上表明,这时法币已经贬值到二十分之一以下。
云层的作用,就像滤镜一般。
※&来源:?水木社区&newsmth.net?[FROM:&166.111.73.15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孙中山开国纪念币壹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