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信解禁股票解禁是什么意思思

股票中解禁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股票中解禁是什么意思?
比如说现在有一支股传4月份解禁.我应该怎么去理解它?是现在买等到4月份卖呢?还是这支股4月份开始涨呢请细谈
提问者采纳
解禁以后流通股增加,这就是解禁什么时候,但是庄家会打压吸筹。这个还要靠自己分析。如果公司业绩不好就有可能抛售,一般价格要下跌,那就不太乐观;但是如果公司不抛售影响不大原来不流通的股份现在要流通
相关专业回答
解禁股是指原来不能流通的限售股票现在可以上市流通,这样实际上是增加该股票的供给量,一般来说解禁股上市会对该股票有一个压抑股价的作用,正常来说如果持有这些解禁股票的股东没有减持意愿,不会对该股票的股价产生明显的压抑作用。至于怎样判断是否解禁股就根本不能从交易时就能判断的,一般来说解禁股要上市流通在上市公司的基本相关信息可以了解得到...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要看当时市价。是否有利,现在可以卖了,叫解禁原来不能卖的股票
解禁:就是指以后流通股数量增加了,至于涨跌就不好说了,根据当时大盘情况
解禁是从保护一般投资者的角度的出发, 一些特殊的持股人被要求在某一段时间内不能卖出他们持有的股票,这段时间叫做禁售期。禁售期结束则叫做解禁。证券之星问股
股票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基金中的“解禁”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基金中的“解禁”是什么意思
提问者采纳
报告与备案管理,封闭式基金未在允许投资行列,制订相关管理制度并报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备案,遵循公平,对基金从业人员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的有关事宜作出详细规定,基金从业人员投资基金时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基金解禁是指基金从业人员可以明正言顺买卖基金了、银行托管部门应当在允许本单位基金从业人员投资基金前。持有基金份额的期限不得少于6个月,不得利用职业便利牟取个人利益,基金管理公司、上市交易公告书及相关基金半年度报告和年度报告中披露本公司基金从业人员持有基金份额的总量及所在比例、公正的原则。通知要求。基金从业人员往后可以明正言顺买卖基金了。基金管理公司应当在基金合同生效公告,管理制度应包括从业人员的行为操守。通知鼓励基金从业人员通过定期定额或者其他方式进行长期投资、违规处理方式等方面的明确规定,不得利用内幕信息买卖基金、投资方式,基金从业人员投资基金应当履行一定的信息披露义务。基金从业人员投资基金应当树立长期投资的理念。此外。通知规定。在允许基金从业人员投资基金的同时、投资限制,中证监要求有关单位必须建立相应的监督和报备机制.中证监基金部、公开。但投资品种仅限开放式基金
参考资料: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但是股东对该股票后市看好所以那天同样是解禁却逆势大涨。也就是俗称的大非解禁和小非解禁,是股票的解禁。而同一天的兴业银行也有大非解禁。原始股和限售股发行后,小非(大非流通股股东和小非流通股股东)解禁的意思是到了规定的年限后基金里面没有解禁。比如中石油1月份的大非解禁,造成那天中石油股价暴跌,持有的股东不看好该股票大量抛售,有一定的年限不能上市流通,这些股票可以上市流通了。按照持有的股份大小也可以称做大非
参考资料: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限售非流通股允许上市
大小非解禁
小,即小部分。 非,即限售。 小非,即小部分禁止上市流通的股票。反之叫大非。 解禁,即解除禁止。 小非解禁,就是部分限售股票解除禁止,允许上市流通。 当初股权分置改革时,限制了一些上市公司的部分股票上市流通的日期。也就是说,有许多公司的部分股票暂时是不能上市流通的。这就是非流通股,也叫限售股。或叫限售A股。其中的小部分就叫小非。
大非:即股改后,对股改前占比例较大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5%以上者在股改两年以上方可流通.
小非:即股改后,对股改前占比例较小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比例小于5%,在股改一年后方可流通.
关于占股比例多少和限售时间关没有明确的确定,只是业内一种通俗的说法。
限售股上市流通将意味着有...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基金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定向增发解禁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定向增发解禁是什么意思
  定向增发解禁定向增发的股票过了锁定期。  定向增发是指上市公司向符合条件的少数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的行为,规定要求发行对象不得超过10人,发行价不得低于公告前20个交易市价的90%,发行股份12个月内(认购后变成控股股东或拥有实际控制权的36个月内)不得转让。  为了维持股票价格的稳定和使公司对股票拥有掌控权,这部股票在规定时间内不得上市交易(以增发招股说明书为准),过了这个期限,这部分股票就可以上市流通。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定向增发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解禁股_百度百科
解禁股是指过了限售承诺期,可以在二级市场自由买卖的股票。 解禁股分为解禁股和小非解禁股
解禁股简介
解禁股是指限售股过了限售承诺期,可以在二级市场自由买卖的股票。
以前的上市公司(特别是国企),有相当部分的。这些法人股跟,但成本极低(即风险全由承担),惟一不便就是不能在公开市场自由买卖。后来通过,实现企业所有股份自由流通买卖。
解禁股法规
按照证监会的规定,后的公司原股份的出售,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自改革方案实施之日起,在12个月内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转让;(二)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5%以上的原,在前项规定期满后,通过挂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12个月内不得超过5%,在24个月内不得超过10%。取得流通权后的非流通股,由于受到以上流通期限和的限制,被称之为。
解禁股影响
解禁股是,,所以它会通过下调价格达到这种平衡,另则是因为大小非的成本极低,以股票价格来讲有极大的获利空间,也使它有较强的抛售意愿,股票短期波段主要是取决于供求关系,一旦大小非抛售,其它的投资者不愿意接盘,就会出那种连续的走势. 除了没有太大的抛售压力外,其它小非的限售股上市后多数采取的措施,事实就是这样的,特别是限售股解禁后使现有的流盘的越大的股票,跌幅越大。
解禁股分类
小,即小部分。非,即限售。小非,即小部分禁止上市流通的股票。反之叫。解禁,即解除禁止。小非解禁,就是部分票解除禁止,允许上市流通。当初时,限制了一些上市公司的部分股票上市流通的日期。也就是说,有许多公司的部分股票暂时是不能上市流通的。这就是,也叫限售股。或叫限售A股。其中的小部分就叫小非。
大非:即后,对股改前占比例较大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占5%以上者在股改两年以上方可流通.小非:即股改后,对股改前占比例较小的非流通股.占总股本比例小于5%,在股改一年后方可流通.关于占股比例多少和限售时间关没有明确的确定,只是业内一种通俗的说法。上市流通将意味着有大量持股的人可能要抛售股票,力量增加,原来持有的股票可能会贬值,此时要当心.最大的“”既不是公募基金,也不是私募基金,而是以低成本获得的大小股东,也就是所谓的“”“小非”。其中作为市场最有发言权的则是控股——他们对自己企业的经营状况最为了解,但股改之前大股东及其他法人股东的股份不能流通,所以他们对公司既不关心,也无动力经营好上市公司。
不过,经历去年的洗礼,越来越多的“大非”“小非”已经或即将解禁流通,这些大股东们还是公司股票,能相当程度地反映公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百分之五以下的原,可以无需公告的限制而套现,广大投资者无从得知具体情况。
所以,持股比例偏低、股东分散、有较多无话语权“小非”的上市公司是值得重点警惕的对象。
解禁股持仓策略
解禁股 挑战基金资金优势
不少投资者将大半年市场暴跌归咎于,即便实力雄厚如基金都对大小非忌惮三分。二季报中,不少基金透露出对大小非的“恐惧“。其中华宝增长基金经理牟旭东便提到:“随着产物——大小非的解禁,原有的市场格局正在被打破,一直以秉承各种投资理念著称的各类将首次面对新的挑战。”他还提到,面对,基金的资金优势将不复存在,的定价权将会适当转移。按照年初机构测算,以当时股价计算,解禁股数额高达3.3万亿元,当时规模与此相当,为3.28万亿元,一旦大小非“放手”,对基金而言也是难以承受之重。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大小非这些手中握有巨量的股票资产,因此基金在投资时也要看它们的眼色行事。长城证券基金分析师闫红坦言,基金追求的目标是净值增长,因此它会关注各种影响股价的因素,而对A股市场来说,是制约市场走向的重要因素之一,基金在操作时不可能不考虑这方面的影响。
一线:解禁前回避 解禁后增仓
自从《上市公司接触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实施以来,两市大宗交易平台成了一个便利的平台,对于我们而言,这也是观察大小非减持的一个重要窗口。统计显示,两市共有99家公司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出售手中股份,其中被减持最多的个股是中国平安被8次减持,共成交3346.9万股,达到万元。兴业银行和中国人寿紧随其后,分别被减持81138.29万元和56487.55万元。
基金当然不可能完全抛弃中国平安这种大,不过在解禁前后也会选择性地适当回避。中国平安在3月3日解禁了277659万股,以当时计算,超过2000亿元,对其股价形成较大的压力。不过该股解禁的主要是,理论上说来原始成本比大小非高,因此压力相对较小。
从上证所来看,在解禁之前,中国平安遭到基金大肆抛售。从年初以来截至2月28日,基金整体净卖出122.4435亿元之巨。不过在解禁当天,基金却逆市净买入3.5907亿元。
之后基金一路中国平安。根据赢富数据统计,二季度末,中国平安的基金持股数大幅增长了万股,而中国平安的基金数量也从一季度的34家跃升到71家,持股数量大幅增加了76.89%。原来持有中国平安的基金中,建信成长、世纪分红、建信优化配置 、华夏优势、长城久泰、光大量化核心等6只基金逆市增持该股,持股数量分别较一季度增加95.7%、29.0%、24.9%、21.4%、10.8%和0.8%。而一季度已经重仓中国联通(600050)的基金中,只有13只基金小幅了该股,其中减持比重较大三只基金分别是招商安本增利 、兴业趋势以及宝康灵活配置。
兴业银行的遭遇与中国平安相差无几。该公司解禁了297900万股首发战略,当时市值超过1500亿元。解禁前一个月,基金有13.7445亿元出逃该股票,但解禁当天却大幅增仓6.4362亿元,受此推动兴业银行当天逆市上扬3.54%。
以来两市大宗交易平台兴业银行,金额达8.11亿元,仅次于中国平安。相比之下,基金4月22日以来却净买入该股超过11亿元。
然而从基金二季报来看,基金的数量较一季度大幅减少了9321万股,基金也从原来的48家下降到33家。一季度重仓兴业银行的基金中,有12只出现了减持,其中基金金泰(500001)、中信经典以及世纪分红的减持幅度最大,分别较一季度减少81.3%、31.9%和28.6%。
相反,华富成长趋势 、光大新增长、华宝收益却出现明显增仓,持股比重较一季度分别增加了83.7%、56.0%、42.3%;而三只新进基金大成创新成长、嘉实成长收益 和国投瑞银成长二季度分别持有兴业银行23041.07万股、8724.37万股和4395.7万股。
区别对待二线蓝筹
——巴士股份、恒宝股份(002104)以及西水股份(600291)、金龙汽车(600686)等在大宗交易平台也频频遭遇。其中巴士股份合计成交52254.94万元,恒宝股份、西水股份也分别成交了31401.29万元、27753.58万元。
虽然巴士股份今年并没有解禁,不过3月31日将有33811.62万开始加入流通行列。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前十大中有两家基金,分别是嘉实沪深300指数基金和工银瑞信核心价值 股票型基金,持股数占流通股的比重分别为0.66%和0.41%。然而数据显示,二季度末,已经没有该股票了。不过据上证所赢富数据显示,一季度末时该股券基比重为2.21%,而到了二季度末增加到了2.3%。
恒宝股份年初解禁3257.06万股首发原股东限售股,而4月22以来它在大宗交易平台亮相总共亮相了六次。与巴士股份不同,该股票受到了基金的热情拥戴,几只基金频繁进出,更有基金无畏解禁,大幅增仓该股票。
2007年底时恒宝股份前十大中共有 、嘉实策略增长 和申万巴黎新经济 三只基金,分别位列第一、二和第四流通股东。2008年一季报中,该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新增了基金泰和(500002)、申万巴黎新动力 和交易型开放式指数三只基金,除了嘉实策略增长退出前十大流通股东之列以外,嘉实主题精选也减持了143.72万股。不过申万巴黎新经济却增仓125.06万股,成为第四大流通股东。
而据恒宝股份最新中报显示,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再次上升至第一大流通股东,它在二季度中大幅增仓了600.03万股;申万巴黎新经济位列第四,同样增持了176.64万股;而申万巴黎新动力轻微减仓1.43万股成为第九大流通股东;嘉实策略增长再次进入前十大流通股东之列,持有该公司129.37万股。
解禁股市场操作
“解禁股的走强,很大程度上与机构趁低获取廉价有关。”天相投顾首席仇彦英表示。
“推动解禁股票走势强劲最重要的因素还是股票价格,前期的抛售压力,导致了的加速下跌,其也更明显。”
广发证券策略分析师游文峰也表示,从近期解禁股的表现来看,是压力短期的释放,2009年、2010年是大小非解禁最凶猛的两年,所以的压力仍然存在。他分析,的走强是机构看好,公司的潜力比较大,因为抛售压力被提前反应,所以其股价并没有大幅下跌。实际上也释放了短期压力。目前的环境下,再寻找其他合适的投资机会确实比较难。
不过,在年末的这轮大小非解禁高峰中,大量的公司出现惊天大逆转,其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在普通的投资者眼中,依然是迷雾重重,外人很难知道其中的真相。
一位私募基金人士表示,近期大量上市当日不跌反涨,甚至放出,其原因存在以下几种可能性。
第一种可能是,国家在营造气氛,以减轻股市2009年的解禁压力,如果、等在限售股上市后不跌反涨,必然能够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此前,国家推出“四万亿”计划,拯救经济,并多次出台利好政策,但股市依然再度走弱,就与的抛售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能够树立几个标杆,那么,就有利于缓解市场对于限售股解禁的担忧。
第二种,解禁的相关的机构,刻意在营造气氛,以维持。比如,本身认识到股价的低迷或者估值合理,而套现又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渠道,于是他们不愿再卖出,并通知一些机构将有利好消息出台,让基金等机构去帮忙接盘。
第三种,确实有机构认为,由于前期解禁压力太大,股价已经充分提前反映了这种压力,导致了获取廉价的机会。
第四种,解禁股相关机构制造陷阱,比如机构根本卖不出去,他就反向操作,让股民盲目追进,然后再找机会抛售。
在与之前,金融解禁股的二级市场表现已经呈现出“拐点”。12月25日,中国15.8亿股有限售条件流通股上市流通,股价在开盘瞬间创出上市新低后便毅然转头向上,并于
次日收出。
与和解禁股强势表现形成对比的是并没有面临接近压力的中信证券。在与海通证券的估值的比价中,中信证券略处下风。
数据显示,海通证券总市值相当于中信的49%,静态PB1.69倍,相对中信2.45倍的PB有31%的折让,也远低于行业平均4.9倍PB。中信证券PB在上轮熊市中的2005年达到2倍的最低点,也略高于海通证券目前估值水平。
估值的劣势使得部分机构决心换仓,尤其是因参与而一直稳坐中信证券二股东的中国人寿集团。昨日的显示,席位分13笔抛售中信证券,累计成交1745万股,涉及超过3亿元。
分析师对于中国人寿的大举抛售理解为“换仓”,并认为“在目前二级市场的估值情况下,以及保监会鼓励险资增持的背景下,中国人寿不大可能如此大幅度高调”,而换仓的对象很有可能就是“近期的解禁”。
明年解禁涉及808家上市公司,解禁股数为1706亿股,按照昨日收盘价计算,相对应的约为2.2万亿元。与今年相比,上述数据分别减少 33.7%、40.3%和59.5%。
目前A股约25.5万亿元,按此计算明年A股的解禁市值占总市值的比例仅为8.5%。仅从上述数据而言,明年整体的解禁压力要明显低于今年。
解禁股市场研究
图表 1:A股市场、与存量限售股[亿股] 一、A股存量限售股:3.43倍于
截至日,A股市场累计限售股15398.53亿股,已经解禁3475.32亿股,存量限售股11923.21亿股,存量限售股占比77.43%。其中,累计产生的限售股4663.13亿股,已经解禁1106.04亿股,股改存量限售股3557.09亿股,股改存量限售股占比76.28%;累计产生的IPO和增发限售股10735.4亿股,已经解禁2369.28亿股,IPO和增发存量限售股8366.12亿股,IPO和增发存量限售股占比77.93%。
即使在A股市场整体下跌高达72.83%的情况下,A股市场的存量仍然十分庞大,是的3.43倍。截至2008年10月底,A股市场的是16990亿元,而A股市场的为37050万亿,1:2.18的比例对于A股市场07年至今的历史数据而言明显偏低,最高的07年7月份曾经到达1:5.99。A股存量限售股比较庞大,未来的2-3年内预期的1.70万亿的存量资金要支持11.2万亿的。有两种情况可以避免这样的比例发生:一是A股市场继续大幅下跌,直至比例基本合适;二是场外资金加速流入A股市场,但是在“赔钱效应”和“短视”的情况下,基本上可以排除二级市场的普通投资者大规模入市,厚望只能寄托在的增持、回购和上。
图表 2:A股市场与存量资金比较[亿元] 二、A 股的:高与流动性紧缩
截至日,A股市场解禁限售股累计减持的数字无从统计(交易所公布的数据不全面),仅有的是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公布的限售股减持数据。截至9月底,A股市场股改解禁限售累计减持267.89亿股,占全部解禁数量1094.40亿股的24.48%%。其中,(持有限售股数量占比高于5%)累计减持80.63亿股,占全部已经解禁数量673.26亿股的11.98%;小非(持有数量占比低于5%)累计减持187.26亿股,占全部已经解禁数量421.14亿股的44.46%。
图表4中的数据再次验证了我们前期策略报告《短期(9月、10月)必然加速》中的观点。限售股的减持轨迹比较明显,即小非减持意愿强于大非,在A股反弹幅度比较大的7月和9月减持大比例增加。具体来看,9月单月减持比例上升到42.66%,而8月份的单月减持比例仅为2.23%。其中大非单月的减持比例基本平稳,为11.98%,而小非单月的减持比例在9月为193.04%,创下小非单月减持比例的新高,而此前的最高值为7月份的151.91%。
图表 3:截至2008年9月沪深两市限售股解禁、统计 限售股减持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两个,即利润空间巨大导致的主动减持和企业流动性紧张导致的被动减持。根据07年深圳报告公布的32家公司的抽样统计数据,股改平均为1.79元/股,如果综合股改和分红,股改限售股的平均成本在0.988元/股,其中有6家公司的持股成本为零。而07年10月底A股的是19.75元/股(加权平均),即使截至08年10月底的5.82元/股的平均股价,如果不考虑近几年的投资回报,限售股利润空间依旧较大,所以主动减持动力虽然减少了但是仍然存在。其次,在国内企业整体流动性紧张的情况下,预付和应收项目急剧增大,包括家具、玩具和纺织在内的多个行业公司破产倒闭,限售股挽救企业生存空间则形成被动减持。
2008年第三季度902家可比的制造业公司经营性现金流44%,而当期的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环比下降43.23%,现金流的紧张导致制造业公司或不以盈利为第一目标被动减持。
三、延期减持,股东“维稳”策略的第一步
截至日,沪深两市累计34家A股公司发布延期减持公告,其中比较活跃的月份出现在6、7和8月,共28家公司。公布延期减持公告后,二级市场股价表现比较抗跌,但是只是形成短期的反弹效应,随着的连续爆挫,这些公司在后期有连续的。从延期减持公司大股东的控股比例看,整体持股比例比较低,如*ST梅雁只有11.24%;从看,60%以上的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资委;34家A股公司中80%以上的完成增发或有增发意向。诚然,延期并没有大规模的发生,对A股的影响也是“维稳行情”的短期反弹。
图表 4:月大小非减持明细[%] 四、控股股东,对A股估值进一步分歧
截至日,沪深两市累计155家A股公司发布股东增持公告518次,增持股份参考市值250.46亿元,其中8月、9月是公司股东增持的多发期,完成增持金额161.02亿元,占全部参考市值的64.29%。
从上市公司增持过程看,增持的多发期与延期的多发期都主要集中在7月、8月和9月,时值A股正处于“奥运维稳”过程中。频繁的政策利好和股东的市场操作对二级市场的“维稳”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进入10月上市公司股东增持明显减少,特别是的剧烈下跌和可预见的A股公司三季报业绩严重下滑导致A股暴跌,股东增持缺乏动力,10月份仅23.13亿元,11月份仅3.12亿元,减少46.04%。1996年-2008年A股公司股东增持数据显示:整体上看,增持金额不断增加,但是在股市大涨的2000年和2007年,由于市场整体估值,股东放弃了增持操作;在05年、06年和08年,增持明显方法,显示A股公司股东对二级市场的存在分歧。关键的,如果指数继续下跌,则股东增持将进一步放大,减小了股价的下跌空间。
解禁股市场现状
解禁股成香饽饽 再遭资金疯抢
2010年国庆节前夕,市场各界人士都在纷纷议论今年四季度A股市场面临的来自三方的解禁狂潮:第一方是农业银行领衔的IPO时的三个月机构解禁;第二方是中国神华、建设银行和中国石油三大巨头领衔的千亿解禁;第三方是创业板首批28家公司首发原股东限售股解禁。
面对巨量解禁压力,市场是人心惶惶。然而,当解禁狂潮真正开始上演的时候,投资者才发现,之前只是自己臆想出来的一场 “灾难”,预计的大跌不仅没有出现,反而是解禁股在解禁当日遭到大资金疯抢,股价大幅飙升,甚至创出新高。
网下配售股
游资哄抢机构惜售。以后,首发机构一直被视为对短期股价的最大“杀器”。由于参与认购的机构存在较大的,他们卖出对股价影响极大,因此涉及首发机构配售解禁的个股,在解禁当日股价都会出现大跌。然而在国庆节后,这种令人恐惧的现象却突然逆转了。壹桥苗业在日有首发机构解禁,然而在解禁前的10月11日,当农业股集体调整时,该股却强势,资金丝毫不畏惧即将到来的解禁压力。而到了解禁的13日,虽然壹桥苗业,最终大跌5%以上,但从当日情况来看,并未大幅增加,面对账面翻倍的巨大诱惑,配售机构选择了坚定持股。
如果壹桥苗业表现尚可的话,那么同样涉及机构配售股解禁的盛路通信的表现则让人眼前一亮。解禁当日,盛路通信与其他新股走势一样,大幅,但是在巨大的推动下,该股不可思议地快速冲高,最终上涨5.08%。
面对巨大的解禁压力,到底是哪路资金如此不惧风险,勇于接盘?也许从壹桥苗业近期的可以找到答案。10月11日壹桥苗业涨停,国泰君安疯狂买入1432.45万元,而近来表现抢眼的东方证券杭州体育路以及宏源证券杭州浙大路等4家营业部累计买入1500多万元。解禁当日,游资大佬纷纷现身,中信证券上海淮海中路、申银万国上海东方路以及中信证券上海东方路疯狂抢筹,累计买入金额超过2000万元,而卖出席位则没有悬念,清一色为机构席位。不过从卖出金额来看,其实机构也属于惜售,前五大卖出方卖出金额合计4500万元,约54万股,仅占总解禁量的5%。
业内人士称,目前市场极为活跃,虽然解禁股有较大抛售压力,但是有了资金的积极接盘,走势自然不会差。而从以及有解禁预期的创业板个股走势来看,这点体现得更为明显。
无视巨量解禁 农行大涨5.7%。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在今年四季度,共有7只大盘股解禁量超过了50亿股。其中,近期有巨量解禁的有中国神华145.11亿股、农业银行50.32亿股、建设银行1332.62亿股以及中国石油1575.22亿股。目前中国神华和农业银行已经于10月中旬率先解禁,而他们在解禁当日的表现让市场大吃一惊。10月11日,中国神华145.11亿限售股解禁。当天,中国神华丝毫未受影响,大幅,盘中涨幅一度逼近8%,虽然收盘前略有跳水。
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第一批28只个股中已有金亚科技、机器人等多名董事、监事以及高管离职,他们是否真的会,目前还难以判断,不过从市场热度来看,即便他们减持,也不会对股价造成太大影响,成长性较好的个股甚至有继续走强的可能。这场看似“猛于虎”的创业板解禁潮,在市场资金的不断追逐下,或许将演变成一场“喜剧”。
解禁股限销
2011年解禁整体分布相对均匀,整个一季度是明年解禁压力最大的季度,月均约1621亿元。根据市场走势与解禁市值成负相关的数据统计不难看出,2011年一季度、8月和12月或对应相应的阶段性高点。
实际解禁压力仍不小 虽然明年的解禁市值只有今年的41%,但考虑到中石油、中国神华等占到解禁市值的半壁江山(中国石油约1.8万亿元,中国神华约3500亿元),而上述考虑到行业属性等战略要素,实际抛售压力几乎为零,因而明年的实际解禁压力不大。从解禁股结构上看,
明年首发原股东份占比为51.4%,限售股份占比为18.6%,限售股份占比为18.1%,其余类型占比很小。其中之后 (即股改后上市的IPO公司)的“”成为限售股解禁的主要群体。其中,含量要明显小于今年,因而明年以、创业板为主的解禁压力不容忽视。
为重要手段 区别于二级市场的直接抛售,大宗交易平台成为限售股套现的主要途径。沪深大宗交易平台也显示,在较高的月份,如今年11月份大宗也创纪录地达到235.2亿元,占当月解禁市值1.2%,而解禁压力最小的2月份仅成交23.86亿元,占当月解禁市值的1.44%。由于解禁压力主要集中于创业板、中小板等为主的公司,考虑到二级市场单日的限制,预期明年大宗交易占解禁市值的比例将进一步提高。以今年10月首批创业板解禁的情况来看,“折价”甩卖成为主流,普遍折价幅度在5%-15%。
解禁占比大的公司需警惕 明年个别股票的解禁压力突出是一大看点,其中解禁股占流通A股比例较高的A股宜警惕,目前IPO后的和创业板公司比例通常在30%左右,一旦解禁,相当于扩大一倍以上。从来看,也加大了不确定性。中在今年的中水涨船高,过高的估值或加大限售股的套现意愿。明年限售股比例超过流通股300%以上的公司有美邦服饰(002269,股吧)、濮耐股份(002225,股吧)、海康威视(002415,股吧)、图新(002405,股吧)、胜利精密(002426,股吧)、沪电股份(002463,股吧)、广发证券(000776,股吧)、外高桥、盐湖集团(000578,股吧)等公司。此外,许多公司限售股为的,其套现压力反而更大,相关定向增发比例较高的公司有盾安环境(002011,股吧)、贵航股份、棱光实业、泛海建设(000046,股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票解禁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