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高冒区充填材料用什么材料呀?

&& | && | && | && | && | && | && | && | &
在线办公系统
在线办公中心
-矿业院校网站-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中国矿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工商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华北科技学院
-煤炭官方新闻网站-
国家煤炭工业网
国家安监总局
中煤信息网
中国安全生产网
山西煤炭工业局
中国煤炭技术装备网
-各大煤炭科研院所-
总院太原研究院
总院上海分院
总院西安研究院
总院唐山研究院
总院抚顺分院
总院重庆研究院
总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
-各大矿业集团-
中煤能源集团
大同煤矿集团
龙煤矿业集团
淄博矿业集团
淮北矿业集团
晋城煤业集团
冀中能源集团
潞安矿业集团
阳泉煤业(集团)
新汶矿业集团
淮南矿业集团
山西焦煤集团
&&煤矿安全
2015年&46卷&4期
刊出日期:
试验·研究
许春兆,司荣军,李润之
极高温条件下瓦斯爆炸极限变化规律研究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煤炭自燃、二次爆炸等都极易导致高温环境,为研究极高温条件下瓦斯爆炸极限的变化规律,利用1 L极高温气体爆炸特性测试系统对瓦斯在25、100、200、300、400 ℃初始温度条件下的爆炸极限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25~400 ℃范围内,瓦斯爆炸极限与初始温度大致呈线性关系,且初始温度由25 ℃升高到400 ℃时,瓦斯爆炸上限升高了7.7个百分点,爆炸下限下降了1.53个百分点;随初始温度升高,瓦斯爆炸范围增大,爆炸危险性增大。研究得出的结论为预防煤矿极高温条件下瓦斯爆炸事故提供了理论基础。
2015&Vol. 46&(4):&1-4
雷东记,郭晓洁
静电场对煤样吸附瓦斯的影响研究
为研究静电场对瓦斯吸附作用的影响,运用EST802静电发生器对不同煤样分别施加0、4、8、12、16 kV的恒定电压,然后采用WY-98B吸附常数测定仪测定各煤样的瓦斯吸附量及Langmuir吸附常数a、b值。得出: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加场前后煤样瓦斯吸附量随电压升高而增加,b值相对a值变化明显,且呈增大趋势;对于不同煤阶不同破坏类型煤样受静电场影响程度上有:中高变质的烟煤大于无烟煤,软煤大于硬煤,且煤岩组分对含瓦斯煤样的电场响应程度影响较大。
2015&Vol. 46&(4):&5-8
楚超良,刘彦伟,牛国良
粒度对长焰煤瓦斯放散规律的影响研究
为研究粒度对长焰煤瓦斯放散规律的影响,通过建立能够容纳大质量煤样的吸附解吸实验系统,模拟煤样的放散过程。以粒度变化为主要因素,研究不同破坏类型的干燥煤样在恒温(30&1)℃和恒压0.74 MPa条件下的长焰煤瓦斯放散规律,并结合软硬煤的孔隙结构,分析不同煤样的瓦斯放散量、放散初速度的差异性。
2015&Vol. 46&(4):&9-12
李森,何俊龙,赵一超,潘利强,刘昂
高冒区瓦斯积聚区域特征数值模拟
巷道在掘进及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顶板垮落超过正常巷道或工作面的设计高度从而形成高冒区的现象日益凸显。高冒区不仅影响工程进度,对于高瓦斯矿井,在进风槽高冒区内还会造成瓦斯积聚。因此对高冒区瓦斯积聚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高冒区划分为风流影响区、环形紊流区、无风区3个区域。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风流影响区不会发生瓦斯积聚;环形紊流区中心有较少一部分瓦斯移动,浓度较低;瓦斯主要会在无风区积聚,是瓦斯治理的重点区域。
2015&Vol. 46&(4):&13-15,19
姜楠楠,金龙哲,陈绍杰
煤层注水驱替瓦斯前缘的渗流规律研究
煤层注水驱替瓦斯前缘在数学上是一个气水交接的间断界面,渗流过程比较复杂。为了研究间断界面上水驱气前缘水相饱和度的变化规律,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多物理场耦合模拟软件对煤层注水驱替瓦斯渗流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模拟得出的气水两相相对渗透率的变化情况,引入一维块网格系统的三阶TVD格式和四阶TVD格式进行驱替前缘的计算。从而得出注水前沿的水相饱和度分布规律:两相驱替前缘水相饱和度在0.2~0.7之间下降很快,呈先下降,后保持平稳值的趋势。该方法具有很好的间断捕捉能力,对于间断的可压缩流体运动有较高的分辨率又不产生虚假数值震荡,为进一步研究分析注水提高煤层瓦斯运移的机理提供基础。
2015&Vol. 46&(4):&16-19
徐乐华,蒋承林
煤样粒径对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为研究煤样粒径对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的影响,对薛湖煤矿二2煤层不同粒径(0.5&~1、1&~2、2&~5、5&~10、10&~15 mm)的煤样在同一温度条件下测定它们的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结果表明,任一粒径的煤样均随瓦斯压力的增大,具有的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增大;在相同的瓦斯压力条件下,煤样的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与平均粒径大致成负指数下降的关系,煤样粒径越大,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越小,反之亦然。所以,煤体在地应力作用下破坏后平均粒径越小,发生突出的危险性越大。研究结果证实了降低煤层瓦斯压力和通过煤体固化提高煤体强度均可降低煤层突出危险性。
2015&Vol. 46&(4):&20-22,26
满建峰,彭杨皓,康洪涛
煤矿高浓度胶结充填开采覆岩变形规律
为了研究煤矿高浓度胶结充填开采覆岩变形规律,以新阳矿十采区10203充填开采工作面为背景,应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相似模拟的方法对充填开采工作面上覆岩层的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充填开采主关键层不发生破断,只有微小的变形;覆岩变形以垂直方向的整体弯曲下沉运动为主,上覆岩层不发生断裂和垮落,无明显的垮落带;与垂直方向相比,水平方向的移动变形量很小,基本可以忽略。根据上述结论,将充填开采地表移动变形的研究重点放在垂直方向的岩层移动和地表沉陷方面是合理的。
2015&Vol. 46&(4):&23-26
王斌,刘庆明,汪建平,刘丽斌,张云明
静电点火下煤粉爆炸特性研究
为完善粉尘爆炸测试方法,建立了一套基于20 L球形爆炸装置的煤粉爆炸特性参数的测试系统。实验采用大能量静电点火对不同粒径的煤粉-空气混合物的爆炸特性进行了研究,测得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煤粉的爆炸特性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煤粉浓度的增加,爆炸压力、压力上升速率等爆炸参数先增大后减小;煤粉粒径对其爆炸特性影响很大,煤粉粒度越小,爆炸烈度越强烈;随着点火能量的增大,爆炸压力、爆炸压力上升速率等爆炸参数逐渐增大,当点火能量增大到一定值时,这些参数又趋于稳定。
2015&Vol. 46&(4):&27-29
邓军,胡安鹏,马砺,董国强,张颖
煤自燃防治气溶胶制备的试验
基于二流体超音速雾化技术原理,设计了二流体超音速雾化气溶胶制备系统和胶体粒度分布分析系统,应用该系统对雾化胶体粒度分布进行研究,测试了不同压力、不同型号雾化喷嘴在不同位置的雾化粒度参数。试验结果表明:供气压力为0.6 MPa,水压力分别为0.6、0.8、1.0、1.2 MPa时,沿喷雾轴向距喷头300、500、700 mm 处随着轴向距离的增加,雾化粒径先变小后趋于稳定;在同一大气压和水压下,随着喷嘴孔径的变大,流量变大,雾滴平均粒径变小;液体压力为1.2 MPa、气压为0.6 MPa条件下MAL1130B1喷嘴雾化粒度最佳。
2015&Vol. 46&(4):&30-33
刘普,寻增霞
氧气呼吸器高压密封材料的热重分析试验
采用加压热重分析仪对正压氧气呼吸器所用高压密封材料进行热重分析试验。通过建立尼龙、聚四氟乙烯、丁腈橡胶、氟橡胶的热重分析曲线,得到在不同氧气压力下的着火点,确定材料着火点随着压力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分析了高压密封材料在压力和温度升高的过程中氧化反应放热不断加速,集聚的热量最终导致密封材料着火。提出选取氧指数较高的材料,有助于降低氧气呼吸器高压供气系统着火的可能性。
2015&Vol. 46&(4):&34-36
大保当井田覆岩岩土比对开采沉陷的影响
以榆神矿区大保当井田2-2煤层覆岩为地质原型,基于区域地质条件和3个代表性钻孔构建了30个不同岩土比类型的数值模型,运用数值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在地质条件和开采工艺相同的情况下,覆岩岩土比对开采沉陷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100 m和200 m埋深水平下,随着岩土比的增大,下沉系数呈现较为明显的减小趋势,而在250 m埋深水平下,除各别点外(岩土比为2∶1时)也基本符合该规律;不同埋深水平条件下,随岩土比增大,下沉系数的减小幅度不同;基于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超过80 m的厚土层具有降低下沉系数的效应。
2015&Vol. 46&(4):&37-39
杨振国,李铁
高位关键层对压力拱演化规律影响的研究
高位关键层稳定性问题可能引起下伏工作面的动力灾害,而目前主流的煤与瓦斯突出的预测方法无法达到高位岩层的范围。为研究工作面附近应力拱与高位关键层应力变化的关系,以海孜煤矿86采区762工作面开采为例,简化建立煤层走向长壁开采3DEC模型,分析压力拱演化规律,并与微震监测数据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压力拱随着工作面的推进不断扩大,当压力拱范围扩大到在高位关键层层面时,会重新成拱,引起整个压力拱形态的改变。
2015&Vol. 46&(4):&40-43
李晓帆,管学茂,张海波
橡胶粉对喷射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不同橡胶粉等体积取代砂量对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以及断裂时变形量的影响,并分析了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与机理。研究表明:喷射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在橡胶粉取代砂量不超过10%时,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超过10%时,各龄期的抗压强度呈下降趋势。抗折强度随橡胶粉取代砂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劈裂抗拉强度在橡胶粉掺量不超过10%时均有所增加,在10%~15%时变化不大,超过15%时劈裂抗拉强度降低;喷射混凝土的断裂时变相量在橡胶粉掺量为等体积取代砂量不超过15%时均有所增加,掺量超过15%时有小幅下降;橡胶粉的合适掺量为等体积取代砂量的5%~10%。橡胶粉改善喷射混凝土性能的原因是橡胶粉的掺加使得喷射混凝土断裂形式由脆性断裂转变为韧性断裂。
2015&Vol. 46&(4):&44-46,49
煤体冲击倾向性指标权系数与冲击危险性研究
为了准确地反映煤体冲击倾向性,统计分析了大量的实验数据,采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方法确定了冲击能量指数、弹性能量指数、动态破坏时间的冲击倾向性指标权重系数,并通过专家打分法对其进行修正,根据实验数据的统计规律,分别建立了每项指标的模糊隶属函数,从而形成煤体冲击倾向性的模糊综合评价体系,通过与实际结果进行对比表明: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与专家打分法确定的权重具有较好的可信性。
2015&Vol. 46&(4):&47-49
露天煤矿穿孔与运输作业期间PM2.5粉尘浓度分布规律
为掌握PM2.5粉尘浓度在露天煤矿分布规律,利用粉尘浓度测量仪器对某露天煤矿穿孔与运输2个产尘量大的生产环节进行测试,测试了一定条件下露天煤矿的PM2.5浓度距离、时间上分布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产尘点固定、环境因素影响较小时,在产尘点附近存在粉尘聚集效应;PM2.5在自然情况下难以沉降,在距产尘点50 m以上 、停止作业30 min以上时仍然有较大浓度,且该数值远超空气质量标准。试验数据可为露天煤矿PM2.5粉尘防治提供参考。
2015&Vol. 46&(4):&50-53
蔡卫,殷帅峰,田多,师皓宇
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煤壁弧型滑动失稳机理与控制技术
针对同忻煤矿8107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煤壁严重片帮事故,综合现场调研、煤岩样力学试验、数值模拟及理论分析,建立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煤壁弧形滑动失稳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大采高中硬煤层片帮主要形式是煤壁上部的弧形滑动片帮,片帮起始破裂点位于煤壁深部顶煤&冒落拱&拱脚位置。严格Janbu法煤壁弧形滑动片帮安全系数计算结果表明:8107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煤壁片帮关键控制指标为护帮阻力Fr,控制区间1 000~2 000 kN;弧形滑动轨迹控制参数&,合理值区间30&~60&;煤体力学参数及顶煤冒落拱相关参数。煤壁片帮主要原因是支架护帮千斤顶进液管路严重泄漏导致支架护帮阻力不足,YHX型液压泄漏检测仪通过拾取分析泄漏产生的高频声波和振动信号实现了液压故障检测和准确定位。
2015&Vol. 46&(4):&54-57
含自由面岩体预裂爆破控制技术
运用波的传播规律及力学知识,分析了应力波在自由面附近的传播形式,得出了采用反射系数表示岩体自由面反射前与反射后的应力关系式,认为反射应力随应力波入射自由面角度增大而减小。根据柱状爆破岩体破坏特征将含自由面岩体分为:爆破空腔、裂隙发育区、弹性区和反射应力拉伸破坏区,并针对煤层预裂爆破提出了保护自由面完整性的方法。运用LS-DYNA程序模拟了爆破应力波在自由面及无反射边界面的传播形式,认为应力波在自由面处发生反射,在距自由面0.5~0.8 m范围内形成反射应力波作用区。
2015&Vol. 46&(4):&58-61
技术·创新
闫昕岭,刘光毅
立井&疏-堵-固&快速揭穿突出煤层综合施工技术
结合首山一矿立井揭煤实际情况,提出了&疏-堵-固&快速揭煤综合施工技术,即:在井筒布置6圈钻孔和1个中心孔,孔底间距3 m,控制井筒掘进断面轮廓线外12 m区域范围内戊9-10煤层。采用煤岩体钻孔封孔剂把第1圈钻孔和中心孔封孔并安装压力表,揭煤爆破前全过程监测煤体瓦斯压力变化情况;第6、第5、第4圈钻孔施工完毕后安装抽放管及封孔器;施工完第3、第2圈钻孔,安设加工好的金属骨架连接注浆专用封孔器封孔;第6至第2圈钻孔按要求完成封孔后,联网抽放瓦斯;瓦斯抽放结束后,利用第3、第2圈金属骨架进行预注浆联合支护加固煤体。该技术堵截了煤层及瓦斯向井筒工作面位移和溢出,增强了井筒周围煤(岩)体的承载能力、整体性和稳定性,提高了井筒揭过突出煤层时的安全系数。
2015&Vol. 46&(4):&62-65
王跃明,王金光,王海洋,黄肖,杨亚峰
低瓦斯矿井高瓦斯综采面瓦斯治理技术
以镇城底矿22620综采面为研究对象,结合22620综采面的采煤工艺和地质条件,研究该综采面瓦斯浓度较高的原因,并对裂隙带瓦斯抽采机理进行探讨,提出巷帮裂隙带钻孔抽采、邻近工作面顶板裂隙带钻孔抽采、本煤层抽采的瓦斯治理技术,其中巷帮裂隙带抽采起到了上隅角埋管抽采的效果,在延长抽采时间的同时降低了成本。邻近工作面顶板裂隙带钻孔抽采为该综采面的正常有序推进创作了条件,瓦斯治理技术实施后监测设备显示:22620综采面回风流瓦斯浓度控制在0.34%以下,为综采面的安全高效有序生产提供了保障。
2015&Vol. 46&(4):&66-69
周鑫隆,李军舰,石必明,贾占伟
深部高瓦斯压力区域快速测压技术
基于深部煤层高地应力、高地温、高渗透压的特点,分析了目前深部区域测压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以控制测压气室体积、套管带压固结与多步分段封孔和主动式补气测压为主要措施的深部测压成套技术,并在潘三矿进行了可行性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套管带压固结与多步分段封孔技术能够有效封堵深部围岩裂隙,消除水压及深部煤层群的影响;主动式补气测压法大大缩短了深部高瓦斯压力区域测压时间,实验结果的误差也非常小。基于以上措施准确测定出揭煤区域7煤、8煤的瓦斯压力分别为2.9 MPa和3.14 MPa。
2015&Vol. 46&(4):&70-72,76
毛勇奋,屈英
华亭煤矿强冲击倾向煤巷掘进期间矿压防治技术
针对华亭煤矿强冲击倾向性特厚煤层巷道掘进期间冲击矿压显现的剧烈性及复杂性,秉着&强支护、强监测、强卸压&的原则,结合华亭煤矿地质开采条件,在采区巷道布置、巷道支护技术及掘进期间的卸压解危技术方面入手,全面调整优化参数,降低应力集中程度、提高巷道支护强度、降低矿压显现强度,与条件近似的工作面掘进期间相比,显现次数、巷道破坏、影响时间及人员伤亡情况显著降低,取得了较好效果,保障了巷道的安全掘进。
2015&Vol. 46&(4):&73-76
康先勇,陈梁
不等强分区加固技术在复杂边坡防护中的应用
为有效解决保德矿四周复杂边坡极易坠落、倾倒、滑塌的难题,通过分析边坡复杂地质条件及围岩性质,研究了不同区域边坡破坏变形特征,并对边坡进行区带分类划分,且创新性的提出了分区分带式不等强加固技术,对矿区边坡进行防护。现场监测数据表明:在采用此加固支护方案后,边坡在各区内最大水平位移量仅为46 mm,为加固前的0.35倍,因此采用该边坡防护方案,能够更加经济有效的控制边坡变形,为矿山安全高效生产及周边环境修复提供保障。
2015&Vol. 46&(4):&77-79,83
林玉祥,李文平,王启庆,丁卿峰,史乾
高承压水上暗斜井开拓断层带底板水害预测与防治技术
基于大埋深高承压岩溶水上巷道开拓近断层破碎带,底板岩层变形破坏加剧,导致有效隔水层厚度锐减,从而发生突水事故的规律特征。通过分析某煤矿下组煤首采区暗斜井开拓范围内岩体结构、力学性质等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采用力学计算、数值模拟方法,对暗斜井开拓井巷底板岩层导水破坏深度及奥灰含水层导升带高度,进行了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底板破坏深度增加幅度不同,越接近断层底板岩层导水破坏深度越大。预测行人暗斜井施工至400 m时,存在底板突水隐患。根据井巷底板岩层破坏规律及水害预测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水害防治措施,保证了暗斜井开拓工程的顺利施工。
2015&Vol. 46&(4):&80-83
樊建勇,梁立勋,卓军,贺华茂,刘华林,江乾林
煤矿井下充水岩溶裂隙带防治水施工技术
针对挖陇沟煤矿+970 m主石门在强含水地层施工中,遭遇富含大量黏性黄泥、砂及高压力岩溶水的特大岩溶地质构造带,采用综合勘查技术、防喷及可控排放技术、带压帷幕注浆水害治理技术,攻克了掘进通过充水特大岩溶裂隙破碎带的难关,成功解决了煤矿井巷施工水害治理的难题。
2015&Vol. 46&(4):&84-86
刘爱卿,张剑,程蓬,张玉海
复合顶板酥软煤层巷道支护技术
复合顶板岩层构造复杂,各层黏结力低,易发生离层,巷道支护难度大。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分析了复合顶板离层位置对锚杆支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离层位于锚固体边缘时,预应力场相互叠加,但是与深部围岩相脱离,稳定性差,但通过锚索作用,能够弥补锚杆支护的缺陷。实践证明对于复合顶板酥软煤层巷道宜采用高预应力强力支护系统,重视两帮的支护强度,采用短掘短支的方式,能够取得良好效果。
2015&Vol. 46&(4):&87-89
李磊,马广振,李农,谭贤君
倒梯形大断面巷道设计与支护技术
随着矿井的不断开采,采场条件日趋复杂,带来应力集中、围岩变形量大等大量问题,严重制约着矿井的高产、高效。针对东滩煤矿含夹矸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围岩地质条件,分析了原断面设计及支护方案的不足,提出了1种新的倒梯形大断面巷道形式,并设计了相应的支护参数。现场实践与测试表明:确定的巷道形状及支护参数能满足生产和安全需要。
2015&Vol. 46&(4):&90-93
设计·开发
煤层气智能抽采与联动装置
针对煤层气抽采节能效率较低以及盲目抽采造成的自燃发火问题和其他相关问题,提出智能抽采与联动装置的研究。本装置监测事故的相关参数,通过参数的变化得知事故的发展状态,当达到事故临界点时,采取抑制事故的技术手段,开启或关闭相关设备,使抽采系统达到安全运行;同时,根据煤层气抽采的浓度和流量指标,以及矿井煤层气涌出情况,评价煤层气抽采的情况,当抽采效率过低时,变频装置减小频率或者关闭相应分支路,保证抽采系统经济、高效运行。
2015&Vol. 46&(4):&94-96
刘业献,王依磊
唐口煤矿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
针对唐口煤矿的生产技术条件,从提升矿井安全保障能力出发,设计了唐口煤矿紧急避险系统;紧急避险系统由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和可移动式救生舱组成;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的设计和建设要充分考虑采掘接续计划、围岩和地压情况及安全生产实际,要与供氧系统子系统、环境监测监控系统等有效结合;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应用,可增强井下职工的安全感,有效保障煤矿企业的安全运营。
2015&Vol. 46&(4):&97-99
矿用激光光谱多参数灾害气体分析检测装置
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光谱吸收检测技术而设计的矿用激光光谱多参数灾害气体分析检测装置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宽量程、低误差等特点,可以克服水蒸气、粉尘、背景气体等因素的干扰,正在煤矿安全领域进行大面积的推广,不但可以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并且为煤矿高效高产提供有力的保障。
2015&Vol. 46&(4):&100-102,105
开滦集团三维矿山应急救援指挥决策系统
基于物联网的数字矿山建设将原本孤立的矿山安全和自动化系统整合到一个集成的平台上,彻底解决矿井各信息化子系统的&信息孤岛&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井下环境及人员监控、语音、视频、自动化控制等的多网合一。在煤矿事故发生时,借助此系统可以对各类信息的统一管理、共享和分析,提供决策信息和解决方案,并自动反馈给相应的系统和设备,为矿山安全保驾护航。
2015&Vol. 46&(4):&103-105
卓青松,张进军,贺海鸿,乔斌
KJ216顶板动态监测系统在大佛寺煤矿的应用
通过采用煤矿顶板动态监测系统对大佛寺矿综采放顶煤工作面,运顺、回顺顶板围岩活动情况实施全天候、全方位监测,极大地降低了矿压监测工作量,提高了监测的准确性、连续性和长期性。能及时、准确地撑握了回采过程中液压支架的工作状况,工作面顶板周期来压步距,两巷顶板围岩活动状态。在工作面回采过程种,未发生顶板事故,确保工作面快速推采。
2015&Vol. 46&(4):&106-108
常德功,秦臻,李国星
新型矿用救生舱隔热结构设计与分析
救生舱的隔热性能是影响救援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新型矿用救生舱的隔热性能,对原有隔热结构进行改进,并考虑法兰与隔热支撑等部分的影响,应用AutoCAD和ANSYS Workbench联合仿真,得到新型舱和旧型舱隔热结构的温度云图和曲线变化图,仿真结果验证了新型救生舱的隔热结构的优越性。
2015&Vol. 46&(4):&109-111
呼吸器氧气瓶爆破数值模拟
针对呼吸器氧气瓶压力失效造成的危害,采用显式非线性动力有限元软件LS-DYNA对一定TNT当量下的圆柱形氧气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氧气瓶受力爆破过程,得出氧气瓶在压力失效爆破时元素节点的速度。结果表明:氧气瓶在中心环面处出现塑性失稳,裂纹轴向扩展进而爆破,破片元素速度较大,为氧气瓶防爆装置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2015&Vol. 46&(4):&112-114
蓄能器在行走式液压支架上的应用
介绍了行走式液压支架的基本组成和适用条件,对液压支架的工作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提出了行走式液压支架在工作过程中压力下降的问题,分析了压力下降的原因,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法。通过详实的理论和数据证明了这种方案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可以为类似需要保压设备的液压系统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具有非常实用的指导意义。
2015&Vol. 46&(4):&115-117,121
盾构机掘进煤矿巷道保护装置设计
巷道的掘进技术和装备的水平对煤炭的开采有着直接的经济效益影响,盾构机是一种专门用于隧道工程全断面开挖的大型工程机械,与传统施工机械相比,可显著地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针对目前低瓦斯矿井中引进盾构机进行煤矿巷道的掘进情况,设计并实现一种保护装置。详细介绍了软件和硬件设计,保护装置的各设备采用分布式控制,可以通过485或者CAN总线进行实时交换数据,实现盾构机周围有害气体浓度和其它状态参数的实时监测、声光电报警、故障检测和功能扩展,为盾构机在煤矿巷道掘进过程中的保护提供了解决方案。
2015&Vol. 46&(4):&118-121
应用·实践
厚煤层顶板定向钻孔技术研究与应用
保德煤矿三盘区深部大巷延伸为全煤巷道,区域煤层厚度7.4 m以上,巷道沿煤层底板掘进,巷道高度3.8 m。通过在三盘区深部大巷延伸区域沿8#煤层顶板施工下行定向长钻孔对掘进区域进行超前预抽,大幅降低了掘进区域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巷道掘进形成自由空间从而产生微裂松动区,进而增加了围岩的透气性,在巷道掘进期间顶板煤层定向钻孔作为煤层顶板高抽孔抽放,降低了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并解决了巷道层流问题。通过采取厚煤层顶板定向钻孔技术,掘进工作面瓦斯问题得到了合理解决。
2015&Vol. 46&(4):&122-124,127
王兆丰,郭林聪,曹超,苏伟伟
基于小角度高位技术的钻孔初采期瓦斯治理
回采工作面初采期瓦斯涌出不均衡,易出现瓦斯超限现象。针对新源煤矿近距离煤层群开采、瓦斯涌出量大等特点,提出了小角度高位钻孔抽采治理初采期瓦斯的方法;2219工作面应用实践表明,初采期内,小角度高位钻孔抽采瓦斯纯量最高5.25 m3/min,瓦斯抽采率64.02%,回风流瓦斯浓度最高为0.32%,上隅角最高瓦斯浓度0.96%,未出现瓦斯超限现象,取得了很好的初采期瓦斯治理效果。
2015&Vol. 46&(4):&125-127
薛景予,刘高峰,宋志敏
井筒揭煤反向消突技术
传统的井筒揭煤消突方法普遍采用正向消突,但受井筒施工空间限制,存在移动、固定钻机困难,施工不易排水、排渣,影响施工进度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井筒揭煤反向消突技术,即利用井筒井下附近巷道,布置瓦斯抽放钻孔,对井筒揭煤区域进行瓦斯抽放,消除煤与瓦斯突出危险。通过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5&Vol. 46&(4):&128-129,133
基于复合钻进技术的煤层瓦斯抽采定向钻孔施工
滑动定向钻进技术是一种优秀的煤层瓦斯抽采钻孔施工技术,随着该项技术推广应用的不断深入,其逐渐暴露出钻进安全性差和不利于实现深孔钻进的问题。通过对复合钻进技术原理、特点介绍和分析,提出采用复合钻进技术与滑动定向钻进技术结合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实践证明,复合钻进对于提高综合钻进效率、提高系统钻进能力、改善孔内环境以及实现钻孔轨迹精确控制均有积极意义,可作为煤矿井下安全、高效及深孔定向钻进新技术进行试验和推广。最后,针对当前煤层顶底板瓦斯、水害治理中滑动定向钻进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进行顶底板岩层定向钻孔复合钻进技术研究的建议。
2015&Vol. 46&(4):&130-133
新型高效抑尘剂的研究与应用
为了有效解决煤矿防尘用水表面张力大、润湿性能差、喷雾降尘率低等问题,基于抑尘剂降尘机理的分析,结合抑尘剂溶液的表面张力、接触角及保水性实验,研发了高效、环保的抑尘剂配方-复配试剂B。研究表明:使用复配试剂B后,溶液的表面张力降低了61.73%,初始接触角减小了53.66%,保水率为不使用抑尘剂时的3倍。通过在某矿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添加抑尘剂后,降尘率达80%以上,与清水喷雾相比,降尘率平均提高20%以上,且该抑尘剂对呼吸性粉尘的降尘效果更为明显。
2015&Vol. 46&(4):&134-136
展勤建,郝光生,陈宾
深井沿空留巷巷旁充填技术及应用
沿空留巷是国内无煤柱护巷的主要形式,从充填材料及参数选择、设备配套及布置、充填区域顶板支护及工艺流程方面对深井沿空留巷巷旁充填技术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优化了巷旁充填工艺,分析了巷旁充填沿空留巷及充填体的变形及受力情况。实践表明:深井沿空留巷巷旁充填技术能够保证顶板支护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充填体能够达到控制顶板下沉并适应顶板剧烈活动的要求。
2015&Vol. 46&(4):&137-139,143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快速搬家安装实践
以竹林山煤矿大采高1321工作面为背景,设计采用以胶轮车运输为主、轨道运输为辅的搬家方式;采用防爆无轨胶轮车运输,简化了运输系统,提高了采区接替率,减短了工作面设备的倒面搬家时间;设计并成功实施了采煤机、刮板机和液压支架的运输安装方案,使工作面搬家安装既快速又安全,为1321工作面的提前开采节约了宝贵的的时间。
2015&Vol. 46&(4):&140-143
分析·探讨
秦跃平,郝永江,刘鹏,王健
煤粒瓦斯放散模型对比分析
根据煤粒瓦斯放散的机理,将常见的几种放散模型分为扩散型、渗透型、实验型3类。通过放散模型和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渗透模型中的新解吸式与实验结果的拟合度最高;然后绘制了4种煤样在不同初始瓦斯压力下新解吸式和实测结果的对比曲线,发现两者在各种条件下都比较吻合。因此,新解吸式可较准确地描述煤粒瓦斯的放散规律,有助于指导工程实践,进一步分析还得出煤粒中的瓦斯放散更符合达西定律。
2015&Vol. 46&(4):&144-147
任浩洋,王兆丰
测定瓦斯含量取样方式存在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
瓦斯含量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对于煤矿开采,评估煤层气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对井下直接测定瓦斯含量常见取样方式进行总结。通过分析井下实际生产中常用的直接测定瓦斯含量的取样方式,找出采用该对应取样方式对煤层瓦斯含量测定结果影响的主要因素,并通过对主要影响因素的综合考虑,试图找到一种更可靠,更简便,测定结果更加准确的测定瓦斯含量的取样方法。
2015&Vol. 46&(4):&148-151
李源,苏明金
采动区瓦斯地面抽采钻井结构与布井优化设计
利用顾桥矿前期施工2个工作面10口钻井抽采数据,结合矿井地质地层特点与开采工艺,分析、判别影响抽采效果的有利与不利因素,指导、优化后期施工2个工作面5口钻井的结构与布井方式。通过对比分析前、后两期产气情况,表明通过优化的Ⅲ型钻井在合理的布井方式下基本能够适应顾桥地层,抽采半径达到250~460 m,取得较好的抽采效果。
2015&Vol. 46&(4):&152-154,158
徐鹏,吴发宏,韦博蔓,胡荡,杨铭斐
基于测井曲线组合特征的煤层结构综合判断
对淮北某矿区72与82煤层共计65个钻孔测井资料进行统计研究发现:密度与自然伽马曲线幅值的异常可以判断煤层赋存,视电阻率与自然电位的曲线幅值异常结合可以判断煤层结构,综合视电阻率、密度与自然伽马曲线的幅值异常可以判断煤层夹矸与否。基于此,提出一种以视电阻率、自然伽马、密度与自然电位测井曲线的组合特征综合判断煤层赋存、结构与夹矸的方法。
2015&Vol. 46&(4):&155-158
贾泉敏,孙海涛,秦虎
注热条件下煤体渗透率演化模型及其数值分析
煤层注热是近几年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煤层气抽采方法,为了得到煤层注热对煤层气产出的影响规律,需要对注热条件下煤体渗透率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基于Warren-Root几何模型,结合弹性力学等理论建立了煤体渗透率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数值分析。最终得出在注热条件下,注热钻孔周围煤体渗透率的变化规律,为煤层注热多场耦合模型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2015&Vol. 46&(4):&159-161,165
黄文祥,李红,秦江涛
基于MATLAB软件的瓦斯爆炸光学特征分析
瓦斯爆炸的触发因素是点火源。从点火因素出发,构建了2种点火能量的瓦斯爆炸管道实验平台,对同一浓度的瓦斯混合气体进行引爆,借助高速摄影仪对瓦斯爆炸火焰进行拍摄,同时利用MATLAB编程对所拍摄照片进行分析。分析了2种相差较大点火能量下的瓦斯爆炸火焰传播的光学特征,得出了不同点火能量下瓦斯爆炸光学特征规律,提出了小尺度管道内瓦斯爆炸的3个阶段的划分。
2015&Vol. 46&(4):&162-165
基于GA-ELM的瓦斯涌出量预测
为提高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的效率和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将遗传算法(GA)与极限学习机(ELM)相结合的瓦斯涌出量预测的新方法。为了避免ELM受输入权值矩阵和隐含层偏差随机性的影响,算法采用GA对ELM的输入权值矩阵和隐含层偏差进行优化,建立GA-ELM瓦斯涌出量预测模型。利用某矿瓦斯涌出量相关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实例分析,将ELM、SVM和BP算法预测结果与该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GA-ELM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以相对准确、高效地对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进行预测。
2015&Vol. 46&(4):&166-169
刘贞堂,张松山,郭汝林,耿龙建,张印,林松
不同变质程度煤尘爆炸特性对比分析
采用20 L球形爆炸装置研究了煤尘浓度、点火能量、煤尘粒径对不同变质程度煤尘爆炸特性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变质程度煤尘在相同条件下的爆炸特性差异性。结果表明:浓度为100 g/m3时不同变质程度煤尘最大爆炸压力相差较大,700 g/m3时差异不大,最佳煤尘浓度下爆炸最大压力与变质程度呈负相关。低变质程度煤尘爆炸最大压力随点火能量增大而增大,高变质程度煤尘爆炸最大压力受低点火能量影响显著,当点火能量增大至8 kJ后影响作用减弱。高变质程度煤尘的燃烧持续时间受点火能量影响作用明显,低变质程度煤尘的燃烧持续时间受粒径影响作用明显。
2015&Vol. 46&(4):&170-173
郭红光,王飞,王凯
煤矿井下粉尘治理的PM2.5标准初探
粒径小于2.5 &m的粉尘颗粒(即PM2.5)是造成粉尘危害的主要元凶,与大气PM2.5相比,煤矿井下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大。为了更好地治理煤矿井下粉尘,有效减少尘肺病、矽肺病的发生,营造一个相对良好的工作环境,急需在煤矿井下增设更加严格的粉尘防治标准。通过分析煤矿井下微细粉尘的分布及近年尘肺病新发病例数的增长情况,系统论述了将粉尘治理的PM2.5标准引入煤矿井下的必要性,理论和技术上的可行性。探讨了煤矿常用粉尘治理方法对于PM2.5防治的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2015&Vol. 46&(4):&174-177
张万鹏,廉洁,李德翔,武永岭,马建军
千秋煤矿新井煤柱区冲击地压频发地质原因
为了理清千秋煤矿新井煤柱区域冲击地压频发的地质原因,从而对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提供启示,对顶板岩性、地层结构、地表沉降和断裂构造等地质因素进行了统计、对比和分析,阐述了各因素导致冲击地压发生的机理,研究了地表沉降与冲击地压之间的关系。指出煤层上覆巨厚砾岩和&两硬一软&的地层结构是新井煤柱区冲击地压发生的地质基础。煤柱南部采空区地表下沉系数仅为0.18,上覆岩层远未达到充分沉降,造成煤柱区应力高度集中,是该区域冲击地压频发的主要原因。
2015&Vol. 46&(4):&178-180
韦四江,杨玉顺
义煤矿区冲击地压微震信号频谱特征分析
利用微震监测系统,搜集了义煤矿区跃进矿、千秋矿和常村矿发生冲击地压时微震信号,对其进行快速傅里叶(FFT)变换,分析微震信号的时域波形及频谱特征。得出如下结论:冲击地压发生时,主震振幅较大,其中跃进矿高振幅持续时间短,波形持续时间(大于0.2 s);千秋矿高振幅持续时间长(大于0.3 s),波形持续时间长(大于0.4 s);常村矿高振幅持续时间长(0.5~1.0 s),尾波持续时间(大于0.2 s)。低频所占比例较大,频带较宽,其中跃进矿主频集中在0~80 Hz,大能量波形主频集中在0~40 Hz之间;千秋矿主频集中在0~240 Hz,大能量波形主频集中在0~100 Hz;常村矿主频集中在0~100 Hz,大能量波形主频集中在0~40 Hz。
2015&Vol. 46&(4):&181-184,188
庞冬冬,马海峰,庞大伟
煤巷肩窝锚杆破断崩落机理分析及控制
针对淮南潘二矿18126下顺槽煤巷掘进过程中肩窝锚杆破断失效及崩落伤人问题,对煤巷围岩地质概况及巷道规格的分析可知,折线形巷道在围岩次生应力作用下肩窝处出现较大的应力集中,肩窝锚杆破断主要有锚尾破断、顶帮交界面处破断和离层造成的破断3种形式,建立锚杆破断力学模型,对锚杆破断机理进行分析,在力学模型的研究基础上,针对不同破断形式进行了参数优化。提出了1种带环孔内置螺纹钢圈配合钢丝连接锁扣锚杆崩落防护措施,借助周围固定约束力,有效的避免了锚杆端头崩落伤人事故。
2015&Vol. 46&(4):&185-188
冯军,谭志祥,邓喀中
厚松散层深部宽条带跳采对地表沉陷的影响及应用
为了解决条带开采技术采出率太低的问题,利用厚松散层大采深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较小的特点,基于建筑物临界变形值原则,提出了宽条带跳采开采的技术来提高煤炭的开采率,解放深部建筑物下的压煤,并利用FLAC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跳采开采和顺序开采对地表的影响。最后,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利用此技术实现了厚松散层大采深下不迁村开采,有助于矿产资源的充分利用。
2015&Vol. 46&(4):&189-191
李云,何宇雄,叶川,刘垒
深部软岩巷道锚注支护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深部软岩巷道围岩控制一直是困扰煤矿发展的重大难题,经过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研究,在深井软岩巷道支护理论和支护技术方面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锚注支护技术是岩土注浆加固与锚杆支护的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注浆与锚固的优点。通过研究锚注支护的作用机理,对注浆锚杆和注浆浆液的类型、特点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安设注浆锚杆与注浆的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对锚注支护技术未来的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
2015&Vol. 46&(4):&192-195
肖坤,李英明,张红柱
玻璃钢锚杆支护失效形式及相应对策
为推动玻璃钢锚杆在段王矿中的应用,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力学分析150405工作面玻璃钢锚杆失效总比例及失效形式。结果表明:玻璃钢锚杆在段王矿的支护可行,锚杆失效形式主要是配件失效和锚空失效,并针对这2种失效形式分别给出支护对策。
2015&Vol. 46&(4):&196-198
宋正阳,王卫,张锦旺,郭尧
敏东一矿放顶煤支架动态承载特征及数值分析
利用KJ216-F 压力监测分站系统,监测敏东一矿I01163上01生产工作面放顶煤支架前后支柱工作阻力。借助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工作面采场实际情况,对放顶煤支架动态承载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近水平放顶煤工作面,放煤支架前后柱工作阻力差值在工作面不同位置呈现不同数值,此现象与工作面不同位置支承压力引起的顶煤破碎程度不同有关。不同顶煤条件下,放煤支架前后阻力差值随着顶煤硬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顶煤硬度越小,支架前后柱阻力越小且分布越均匀,顶煤硬度适中,支架前后柱阻力差值较大,支架上方呈现出典型的顶煤破碎分区,并且可以通过支架前后柱阻力差值来预测支架上方顶煤破碎区域分布情况。
2015&Vol. 46&(4):&199-202
李召鑫,王沉
基于复变函数法的&三软&煤层回采巷道断面设计
针对&三软&煤层回采巷道维护、替棚困难,以邹庄矿3204工作面为工程背景,提出平顶U形断面巷道设计。应用复变函数法得出了任意断面巷道围岩应力的解析表达式,给出了矩形、梯形和平顶U形巷道围岩应力分布图。应力分布规律表明,平顶U形巷道围岩应力较矩形和梯形巷道更小,更适合&三软&煤层回采巷道采用。现场实测表明:采用平顶U形断面巷道设计,巷道两帮最大移近量为312 mm、顶底板最大移近量为267 mm,巷道围岩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
2015&Vol. 46&(4):&203-205,209
矿井掘进巷道生产工序自动识别方法的探索
从瓦斯浓度分析的需求入手,指出要做好瓦斯浓度数据的二次分析,就必须能够正确区分瓦斯浓度序列所对应的生产工序。针对目前监控系统无法直接获得开停数据的掘进巷道,提出了一种通过监控系统监测到的瓦斯浓度数据序列的变化规律自动识别掘进工作面生产工序的方法。指出通过直接监测到的实时巡检瓦斯浓度来直接识别生产工序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了通过求瓦斯巡检浓度平均值的方法对原始数据做均匀化处理,并采用相关性系数对新的浓度序列和原始浓度序列吻合程度进行判断的方法。建立了利用处理后瓦斯浓度序列各浓度值的斜率变化来自动识别不同生产工序的方法。
2015&Vol. 46&(4):&206-209
方运买,王太元,王侃
基于FBG技术的副井马头门变形在线监测
板集煤矿副井马头门埋深达到762 m,地应力大变形严重。从光纤Bragg光栅技术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传感力学模型,采用自带温补式FBG应变传感器搭建了在线监测系统,针对马头门地质结构设计了监测断面,对监测断面上传感器的布置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监测断面上传感器数据的长期监测对比分析,发现其变形规律与实际受力情况比较吻合。将FBG技术应用到煤矿深立井马头门的结构监测中,为后期评价矿井安全状况与运行状态提供了依据。
2015&Vol. 46&(4):&210-212
李秋生,刘凯,姚贵英
防爆盖受爆炸冲击力的分析
介绍了对开干式防爆井盖的工作原理和结构;阐述了新型防爆盖的设计,并通过分析矿井内发生瓦斯爆炸时盖板的受力关系,建立起盖板翻转力矩的数学模型;通过积分方法计算出防爆井盖的翻转力矩。从而为防爆井盖的运动分析,关键部件的设计提供依据。
2015&Vol. 46&(4):&213-214
单极-偶极装置电阻率法应用
单极-偶极装置电阻率法在煤矿安全生产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该方法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电流极、电位极距、采样间隔、记录点方式、探测深度与分辨率等诸多因素影响问题,这些问题没有引起重视或重视程度不够,从而造成解释偏差甚至错误的地质解释。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认为电流极、电位极距与采样间隔选取应适当;以不同记录方式数据直接成图直接解释会产生误导;探测深度不宜过大;且不管采用交会法还是地球物理反演方法,单极-偶极双向测量是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洞穴的最佳装置。
2015&Vol. 46&(4):&215-218
监察·管理
杜凌云,黄成麟,鲁辉虎
基于教学矿井&矿井通风&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
为了解决矿井通风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处理好教学培训关系,突出&以导促教,以做促学,导教结合&为矿井通风实训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利用教学矿井实训条件,将矿井通风理论授课与课程实训相结合,设计了矿井通风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案。同时改变了传统针对知识点的考核方式,采用注重过程、考核能力的评价方式。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团队协作、安全操作等职业素养的培养。
2015&Vol. 46&(4):&219-220,224
余金龙,傅贵,杨春,孙英浩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动作原因中的操作研究
动作原因是导致煤矿瓦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其中违章操作占不安全动作的71%。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将操作分为了9大类:放炮、检查瓦斯、操作电气设备、操作局部通风机、操作通风设施、操作主要通风机、维护巷道、使用矿灯和其他,其中与放炮、检查瓦斯和操作电气设备相关的违章操作较多。根据煤矿规程,将各类操作分解成若干子操作,并结合年间发生的201起重特大瓦斯事故分析,将违章子操作进行了归纳重组和统计,找出了每个子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具体不安全动作,培训煤矿员工这些具体的违章操作,可提高员工自我控制和预防事故能力。
2015&Vol. 46&(4):&221-224
姜福领,林旭
对冲追溯机制的煤矿班组综合绩效考核方法研究
煤矿企业的生产区队是最基层的生产单位,区队的安全管理工作从源头上把握安全关,是整个安全管理系统工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区队是构成矿井整体的主要价值单元,安全状况、质量标准化、成本控制等一系列关键因素和综合管理水平直接体现了矿井的管理水平。以矿井综采区队管理为基础,针对区队、班组的特点进行研究,经不断摸索和实践,提出了基于对冲追溯机制的煤矿班组千分制综合绩效考核办法,有效提升区队、班组综合管理水平,实现矿井自主、系统自控、区队自治、班组自理、员工自律的&五自&管理体制。
2015&Vol. 46&(4):&225-227
阎俊爱,郭祯
基于系统动力学煤矿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聚焦煤矿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影响因素,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构建因果关系模型,对影响因素与应急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SD流图,并通过动态仿真,比较各影响因素对煤矿应急能力影响的大小,为煤矿应急管理决策提供新的思路。
2015&Vol. 46&(4):&228-230
陈飞宇,陈红
基于反式学习的矿工负面行为研究
矿工负面行为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影响逐渐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关于负面行为成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探讨,并未从纵向的角度解释相同行为的复现现象,不能有效地遏制负面行为的频繁发生。研究从行为产生与维持机制视角提出反式学习的概念并阐释其内涵。结合文献分析,提出认知反式、激励反式和关系反式3种典型的反式学习形式,并自主开发了反式学习量表,探讨其在人口统计及组织工作变量上的差异。通过365名矿工有效的调研问卷,运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及描述统计的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不同教育程度、月收入和工种的矿工反式学习具有显著性差异。
2015&Vol. 46&(4):&231-233
金永飞,靳运章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应对措施
针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分别从煤矿从业人员素质、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安全管理方式和水平等方面分析了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应的预防措施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构建本质安全化的生产保障体系、提升煤矿安全监管监察能力、转变安全管理方式和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并进行详细分析,研究对策对于改善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15&Vol. 46&(4):&234-236,240
杜绝煤矿现场不安全行为&双四不&原则
人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保障人的生命健康是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研究发现,煤矿众多的安全事故恰恰都是由于生产现场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生产现场&双四不&原则,即岗位员工按章操作四原则和领导干部按章指挥四原则,正是针对如何杜绝施工现场干部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提出的安全管理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对保证领导干部按章指挥,杜绝岗位员工违章操作,避免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2015&Vol. 46&(4):&237-240
版权所有 《煤矿安全》杂志社
地址:辽宁抚顺经济开发区滨河路11号 邮编:113122
电话:024-616981 邮箱:
本系统由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焦家金矿充填材料厂 的文章

 

随机推荐